1 ) 一流的編劇,很好的故事。
在dvd里,補充了一個絕望的結局:
張震最后打給江口洋介的電話以后,江口的鬼魂就坐在電話和尸體的旁邊,終于得償所愿,在得意的笑聲中,江口洋介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但不能站立,甚至根本無法動彈。他驚恐地看著自己地手臂慢慢抬起,完全不能控制,重復著自殺的動作……隨后,在那幢關鬼的大樓的頂層,他又自殺了一次……第三次,在江口洋介幼年的幼兒園場景,一個儲物柜里,他失控的繼續(xù)重復自殺的動作……江口洋介絕望的發(fā)現(xiàn),他只能在各個不同的地方無限的重復著他死前的最后一個動作:自殺……
另外,3區(qū)的dvd里也沒有那場大S坐在江口洋介腿上的熱吻撫胸的激情戲。其實不該刪去,這樣在后面江口把大S關在禁閉室就更能突出江口洋介自私陰暗的心理。
導演蘇照彬,還曾經編劇《運轉手之戀》、《臺北晚九朝五》、《雙瞳》、《三更》。這些片子都是我很喜歡的臺灣片子,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故事講得非常好。
以前老覺得中國電影的最大問題就在于沒有好的故事(劇本),大多數情節(jié)瞎掰對白作嘔……慘不忍睹。其實還是有很多相當有功力的,反過來想想也是,很多好本子電影局直接就槍斃了,領導們一分析就替我們做了主,覺得我們不能看這樣的片子。yu……這個話題又扯遠了。
片子里林嘉欣這樣好的姑娘居然在里面只是花瓶,唉,可惜了,不過花瓶也是很到位滴。大s花瓶戲還算多些,雖然早早就死了,死相和扮相都是給人印象很深的。
大s絕對是片子里最漂亮最時尚的角色,那雙高跟鞋,那條黑色九分褲……嘿嘿,我堅信她的服裝肯定是自帶的不是劇組出的。不知為什么,一看到大s我就也能想到她妹妹小S,姐妹倆赤裸裸的要出名要有錢的宣言,自稱姐妹倆穿衣打扮時尚出位絕對是臺灣第一,多少次在主持的節(jié)目里大飆特飆演技……這種直來直往真性情小S比姐姐還要更直接一些。我很喜歡,就該這樣,不虛偽。但是俺覺得大s搶戲有點明顯。從片子里的穿衣打扮到表情和動作,完全就是為了突出一個印象深(確實做到了),太露痕跡,戲有點過。 她在電影里這樣的本性這樣不經意的流露,一看就覺得這人在演戲?;蛘哒f一看這就是大S,而不是那個角色。
看結尾演員表我才看到萬芳的名字,居然在里面演媽媽,女鬼,呵呵,我說怎么有點眼熟,但是因為媽媽形象嚇人,就沒細看,也就沒認出來;另,長發(fā)遮臉胡子一嘴的江口洋介第一次露面的時候,我也差點沒認出來。
2 ) 貪婪是鬼,愛來消
我從來不看恐怖片。因為覺得,只有心靈空虛,追求心靈刺激的人,才會去選擇這么無聊的節(jié)目。
今年年初卻無意中被朋友硬拉著看了一部臺灣的《詭絲》。張震我覺得是有款有型的,何況還有江口兄,所以也就壯了壯膽,看吧。
沒有想到過,導演會安排一個天真無邪的小男孩來演這么令人膽寒的一個鬼。蒼白的面容,失神的雙眼,仿佛漫無目的的游走,冥冥中又似乎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在牽引。誰想要扯斷那根線,誰就會招來殺身之禍。而一旦招惹到了,不管你是否愿意,或者盡力擺脫,他都象一個怎么甩也甩不掉的牛皮糖一樣,粘牢了你!更恐怖的,是他盯死了你!你無處可逃……
有一種極端去敘述另一種極端,這是《詭絲》想要講述的故事。因為母子間的愛,讓母親為了不再讓兒子受到欺負和歧視,武斷的結束了兒子的生命。她以為,這樣兒子就可以快樂了。而兒子,因為對母親的信任和愛,也讓他久久不能釋懷。正是那種彼此相依,密不可分的關系,導致他們一致對外界的排斥,不管是友善的關心還是貪婪的利用,他們都選擇了殺戮來解決。所以,為了追求名利的大S會被小男孩掐死,那種被放大的人形,反映出人內心的無限恐懼和失措。生命,就是這么簡單,也易流逝。
而江口洋介,那種掌握神秘能量、操控一切的野心,讓自己陷入瘋狂的境地,這是一種可悲、可怕的人類欲望。最終會導致滅亡。他的死,的確不足惜。因為,到死,他都不會明白,那種強大的力量不是來自死亡,而是愛。
片中積極、真誠的代表--張震,正是因一份對母親的愛,對女友的愛,讓他最終逃過了一劫。感化了那對驚恐、暴力的母子。那顆被捏癱的心,在那只小手的揉捏下,重新跳動起來。母子終于平靜下來,久別的重逢讓彼此更加珍惜。而張震也打開久久的心結,安詳平靜的送走了母親。
生活恢復了陽光,詳和,世界和平。
只要世界上的每個人都珍惜身邊的愛,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貪婪和欲望,那就沒有什么值得害怕和恐怖。
那致命的詭絲,原來是血濃于水,能夠抵擋一切侵略的愛。
沒怎么看過恐怖片,但這部我覺得比起那些血淋淋或者邋遢不堪的視覺沖擊要高段得多。
人往往不能戰(zhàn)勝的,是內心的恐懼。是自己內心住著的貪婪、欲望、冷漠和野心。那都是,心中的鬼。
最后說一下,演員的表演可圈可點。江口洋介拋棄帥哥形象,展現(xiàn)成熟古怪男人面目,大S倒是十足的本色演出,林嘉欣玉女依舊,張震戲份最多,也是實至名歸。
臺灣電影,給我的印象,一直是比較好的。如同韓國電影,和當地的電視劇南轅北轍。
3 ) 詭絲的解讀,不止是愛,也是恨,因愛生恨
電影最后看似給出了解答,詭絲其實是愛絲,但也包含恨絲。恨絲是被鬼看到眼睛的人會有,這類人是必死的。
劇里的邏輯是自洽的,遵循劇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只是與坂本說的恨意不符。
鬼沒有聽覺和視覺,遵循生前的習慣而運行著。也說明鬼是沒有意識的,鬼的行動只受絲的影響。兒子死了后,強大的愛意與磁場讓他成為了鬼(這里把愛意理解為意識上的習慣、母子間的磁場)。重復的去上學,回到自己的屋子發(fā)呆。只要母親在世上一天,愛絲就連接著母子。
愛絲的連接,讓他能感受到母親安危,習慣性的在危機時去保護她,一是地震,按摩心臟所以母親沒死。二是在醫(yī)院,感受到母親快死了,想要去保護她,卻被坂本帶走了。帶走前兒子看到房子里四個人的眼睛,愛絲已經斷了,變成恨絲,所以這些人都會死的。母親成為鬼后循著絲開始了復仇。女鬼找到了男主的女朋友,被噴了藥水的子彈把女鬼的注意力轉移到男主這里,子彈有吸收磁場的作用,所以女鬼男主的眼睛被女鬼看到(我記得有個眼神交流),所以男主開始被追殺,到了地鐵上為啥男主談過一劫,是因為兒子被坂本放出來了,恨絲斷了,愛絲連接,所以他談過一劫。同樣坂本也逃過了被殺,如果愛絲沒連接,兒子會立馬找他報仇,所以坂本是純粹的自殺。而母子見面后最終也是會消散在世間的。
(這里沒看懂最后一個鏡頭,在花海的土壤下面,坂本,兒子,母親分層躺著,這里應該都是死去的尸體,母子應該不是鬼,我理解為母子死后團聚了。)
主角與自己母親之間的愛絲,因為死前兒子沒在身邊,母親變成鬼沒有立刻消散,是母子間的磁場/愛絲讓母親看到兒子后,因為生前的習慣,最后給兒子下了個雞蛋,然后才消散掉。
兩對母子,兩組愛絲。而恨絲的形成是迫切的牽掛,是因愛生恨。
(還有一個諷刺的想法,坂本不知道鬼兒子的母親還活著,兒子成為鬼也是有母親這個磁場。不論是恨還是愛,都有一個情感極其強烈的寄托活著才能成為鬼。那么坂本殺掉署長,不就已經切斷了他成為鬼的必備條件之一了,再強大的電子磁場有什么用。)
4 ) 啟東是小鬼救活的
上面很多文章說啟東在地鐵里打電話,感動了女鬼。被女鬼又救活……,這一點我不敢茍同,看先后的兩只手明顯不一樣,后一只手(給啟東心臟按摩)稍小,應該是小鬼的手,是小鬼救活了啟東。
從劇情分析看,由小鬼救活啟東也更合理些,如果女鬼先被感動,那么她殺死啟東則沒有道理,殺完又救就更不合理,所以應該是女鬼殺死啟東,小鬼出現(xiàn)了,救活了啟東,并和媽媽重逢,這樣小鬼又符合了乖巧無邪的角色需要和為愛而存在的劇情主線。
5 ) 詭絲
那次看完金馬獎,就惦記著詭絲。
詭絲每次有提名的時候,都是張震搬動大S,然后半途好像靈魂出竅般的感覺,同一個身體停留在某地。
搬了好幾回,這個鏡頭我就不怕了。
很好奇會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就跑去豆瓣看看過的人怎么講。講到孟結海綿,也不知道具體是怎么回事。
今天并沒有計劃要看的,但正好10點21分的時候ppstream在播,那就看吧。
你信不信有鬼?問過很多人呢,態(tài)度是有些模糊的。如果把鬼稱之為一種能量的話,那還叫鬼嗎?
詭絲片名源于片中小孩與母親之間的能量聯(lián)系。
江口洋介扮演的患有糖尿病的科學家對于死亡懷著向往,自白小時候對于活著就沒什么興趣,他需要尋找一種能量永恒的方式,即使死去,也要不朽。
我沒想到大S扮演的那位女科學家會死得那么早,可是還是對她的扮相覺得很贊的說,覺得這個女生可塑性好強。
有一些地方還是被嚇著了,張震在醫(yī)院里打電話給和美時,那個鬼媽媽已經成形了,瞪著白眼仁在旁邊看著張震,然后風一陣似的刮了出去,是在地上爬行的姿態(tài)。
這是張震的故事,張震的困境在于臥床許久的母親,死亡對于一直待在床上不能動彈不能講話的病人是否是一種解脫。張震還有一個在花店的女友林嘉欣,雖然而戲份不多,但是這是需要張震去守護的心愛的人。
林嘉欣,好干凈美麗的女生,很像畫像里面的女孩。
所以她在鏡頭里做回眸狀一點也不可怕。
最后當母親的精神能量也消失的時候,我覺得詭絲還蠻好看的,不會為了故意嚇人而把音響動靜弄得老大,它還是努力地在塑造人物,表達愛的概念。
6 ) 值得一看的片子
以前我是不敢看著類型的片子,我心臟不太好受不了這么刺激的東西??涩F(xiàn)在我覺得鬼片也不是那么嚇人的東西,打比方剛看過的《詭絲》,看完后頓時覺得有種看完感情文藝片的感動,母子之情牽動著那條神秘的絲,鬼的存在竟然可以是因為愛.原本以為是位毒辣的狠心的親手掐死自己孩子的母親卻是為了減輕孩子在世上的痛苦而狠心將孩子殺死的可憐人,孩子在死前對母親說著謝謝,死在象征母子之間的花朵叢中,母親邊失聲痛哭邊安葬自己的孩子。孩子死后不愿消失的原因竟是為了維系母親的生命。破了的玻璃窗,下雨天,孩子的自言自語確是在和母親對話。我在想這不是文藝片是什么?張震作為一名警員是劇中參與調查卻唯一沒有死的人,他的母親承受著病痛的折磨,他困惑著母親的生命究竟是該終止還是維系的好。
江口洋介作為科學小組組長邀請這位懂唇語的能干的年輕干探調查能持久不消失的亡魂的死因。張震由最初的拒絕到最終的接受也暗示著他對于生死觀的全新領悟,他接受母親的生命終止比維系的要好,至少母親不會那么痛苦的吊著藥水也不會再在病發(fā)的時候燙傷了手。我想如果生是一種痛苦的時候何不尋求另一種生存狀態(tài)?這不是不珍視生命而是讓自己過得更輕松一些。江口洋介扮演的角色是一位渴望死去的科學實驗者,借助調查鬼魂的死因讓自己也變成一個永不消逝的亡靈,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用為了工作而奔波不用交付高額的房租不用看老板的臉色。然而隨著真相一步步揭開之際,他誤以為找到了不滅之法,他誤以為孩子是帶著對于母親的恨而存留在世上,于是他殺死了自己的老板使自己帶著恨意死去。他是可憐而現(xiàn)實的角色,高壓社會中的投降者。
張震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位演員,他略帶臺腔的國語及他的外形給人一種放蕩不羈的感覺,像是一個夜行者穿梭在這城市,有又寂寞又美好的感覺。日本鬼片素來有嚇死人不償命的恐怖程度,與日本片不同,這條以愛為主線的故事讓人們感受到了一個不同的影像。張震和戲中扮演張震女友的林嘉欣是主角中的幸存。林嘉欣一直在等張震,即使這個等待是漫長的,她知道張震懂唇語于是在離開他母親病房前對他說她喜歡他并且愿意一直等著他。張震了解這一切卻身不由己。他在危急時刻寧愿以身犯險救出她卻不愿和她在一起,他不是不愛她而是怕自己給不了自己所愛的人幸福,他覺得連自己的安全都保障不了怎么保護自己的愛人,這是一種曖昧且痛苦的感覺。我很欣賞倆人微妙的感情線,導演處理得很好,淡淡的卻很清晰。林嘉欣對張震的信任也只是因為一句話,不需要原因。我覺得世上能擁有這樣的感情的人已經很少見了,即使沒有海誓山盟轟轟烈烈也如此震撼人心。“你是不是恨我?”張震母親的魂魄在聽完這句話后消失,留下的是張震的思考,或許是以前太過于專注自己的工作不曾關心過母親。
看完這部片子卻意外的有種想哭的沖動,《詭絲》借助靈異的事物闡述人生道理人物情感,不得不說確實是一部好片子,只不過至于它是鬼片還是其它類型的片子,只能觀者自知。
向臺灣恐怖片致敬!這就是水平!這就是砸錢!我愛張震和林嘉欣哇!金培達配樂!
雖然有很多BUG,不過比想像中好看多了,騸情也沒過分
一點兒都不恐怖的恐怖片,還是不夠專業(yè)的劇情片。不倫不類。
母絲牽鬼子,子絲牽鬼母。人鬼雖殊途,人鬼情未了。
剔除前面十來分鐘的鋪墊,從鬼小孩出現(xiàn)至結尾,我真覺得這片子的恐怖懸疑氣氛做得挺棒。特效雖有瑕疵,但總體做得也給力。至于故事嗎?還行,結局欠佳。難得可貴的是《詭絲》告訴了我們廣電總局不向我們透露的真相:其實電影世界里真的有鬼。(P.S.:現(xiàn)實生活中我是無鬼論者。& 大S的表情有些木訥。)—— 2022.01.21:半夜一時興起就來看下這部故事淡忘不少的《詭絲》。我的天,當年此片的演員陣容還有好些陌生面孔,如今,江口洋介已因日劇《白色巨塔》留下印象、也看過張鈞甯出演的臺劇《白色巨塔》、陳冠伯的《擁抱大白熊》…以及電影中出現(xiàn)的動畫《魔法阿媽》。本來想再次感受一下曾經覺得不錯的恐怖懸疑氣氛,結果時隔多年卻被我看成了喜劇片,尤其是認出「萬芳」后,她在片中本該嚇人的表演,反而成了我的最大笑點…真是讓我意外的重溫觀影體驗。
我艸!甚至比雙瞳更好看啊,蘇照彬太會講故事了好嗎,一幕又一幕啊,嚇得我五體投地!然后陳柏霖吃面那幕我正在吃大碗丸子粉好嗎,嚇尿了嚇尿了~~趕快找我身上有木有絲。。。
最感觸“母親的雞蛋”,其他都很平平~
捉鬼!很有想法.....但是演員表現(xiàn)弱啊毫無質感,美女不美,所有人除了張震都乏善可陳
原來挺好看的!
氣氛掌握還行,但結尾升華的大愛來得不太合乎。片是不錯,但總覺得缺少了一些什么在里面。
比較有親情觀念的恐怖片 相比同一類型其他影片 還是有挖掘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卡司夠強大但大多數人的發(fā)揮空間都太小 金培達的配樂不錯 簡陋的特效還是差距太大
拍的挺有國際水準...其實并不怎么恐怖...我也是相信世間是有鬼魂的...
總體還是很有些新意的恐怖片
我為什么覺得沒有劇情啊
怨憎會,愛別離。呃,說的是母愛
蠻感人的喔,不是很恐怖的那種,導演有講說這是臺灣史上投資最大的電影 95年
從恐怖片角度來說一般 不生不滅的小孩子鬼不斷重復生前的行為 媽媽鬼四腳爬行只為找到孩子 和沒有眼球的眼睛一對視就會死 其實都并不恐怖,但是從懸疑片角度來看 小孩子鬼的循環(huán)到底時為了什么 媽媽鬼的奮不顧身殺人又為了什么?這就有意思多了。不過最精彩的部分還是在于母子情深 掐死兒子還被對方說謝謝 魂魄不散只為了生前沒煮好的那一只雞蛋 這里真是讓人一秒破防。人啊 別想得那么復雜 愛與不愛 能不能走路 甚至拔管與不拔管 都是看能不能讓人快樂罷了。PS張震演得真好 林嘉欣負責美 年輕的張鈞甯嫩得出水但演技不太行 萬芳一點沒認出來。
當冰冷的嘲笑蓋住了心中的太陽,再多擁抱也給不了你眼中的溫暖。當無情的病痛奪走了慈愛的目光,再高溫度也煮不熟你手中的雞蛋。因為滿心憐愛,才不忍心看你不人不鬼的活著。因為滿是愧疚,才不甘心讓你不聲不響的死去。即便我們做出世界有鬼的判斷,那也是因為這世界充滿千絲萬縷難以割舍的人情冷暖。十分另類的鬼片,不僅僅是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鬼是怎么來的,還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了鬼為什么而存在。我們常常用牽絆,牽掛來形容人和人之間難以割舍的復雜情感,或者是痛苦不堪的仇恨,或者是溫暖包容的母愛,只要這份執(zhí)念存在,那無形的絲線就必然存在。就像本片當中所說的“鬼”,表面上是科學解釋的能量與磁場,實際上就是人類情感的另一種形態(tài),內核上和《雙瞳》一樣是同一個主題:無愛亦無懼。沒有感情的人是不會怕死的,有不舍,有留戀,才會有鬼。
我很喜歡你,可是你不快樂。 ★★★☆
萬芳演的那個女鬼好恐怖,問題是她為什么要殺所有人呢?因為她要找她的兒子嗎?好奇怪。。還有完全看不出來這是臺灣影史上投資最高的電影,錢都用到哪兒去了?請江口洋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