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網(wǎng)上買的4塊一張的葉問3.簡直是富春山居圖后又一大爛片。要不是朋友在,我簡直就要憤然離場了。而且這確實是我第一次在看電影過程中看到有那么多人離場或者一直看手機的。
1、武打效果爛。作為一個功夫片最不可饒恕的地方。整部片一個半小時只有泰森那幾分鐘打得還面前看得過去。其他武打場景各種無力感,完全感受不到打斗過程的緊張刺激。從一開始兩小孩互毆打腫了眼睛就看出這部片得多敷衍了,尼瑪打腫的眼睛你TM化妝化得跟涂了褪色的顏料一樣。前面各種群戰(zhàn)完全感覺就是在敷衍了事,就像一群螞蟻涌上來被人一腳一腳踩死。甄子丹最后和張晉打挑那一場明明就被用手指尖狠狠戳到了眼睛,尼瑪連點血都不流一下,眼淚也不滴一滴,你以為尼瑪金鐘罩鐵布衫嗎。說實話連香港90年代那種武打片里全程用白粉末來表現(xiàn)的那種打斗的沖擊感都比不上。作為一個武打片,全程一個半小時一絲血都不滴一滴,連被打斷手都沒點血,化妝師你是得多懶,還是沒錢請化妝師啊。還有船廠工人能不能不要穿匡威帆布鞋啊,道具師傅能不能弄點破舊的勞保鞋。
2、場景敷衍,整部片加起來來來去去就那不超過10個場景。室外就尼瑪2個場景,小學和船廠。室內(nèi)就葉問的的家和武館(沒有年代的質(zhì)感,反而讓人覺得很寒酸),泰森那個破廠房(尼瑪你一個這么有錢的黑老大天天讓個漂亮老婆和女兒鉆到你那破廠房搞毛線,明明那個老外黑警察比你屌,為毛要千里迢迢過來你這破房子談事情?你會叫你老板來你辦公室聊事情?)張的武館,跳舞的房子,喝茶的茶樓,醫(yī)院樓道和病床(連尼瑪每次來看他老婆時候旁邊走來走去那個群演都是同一個人,扎著少婦頭穿著紅裙子)。尼瑪一個微電影的場景都比你多吧。全都是一些舊房子舊街道都做得這么寒摻,你這劇組是得多窮,還是鐵了心多撈點錢。
3、劇情狗血+亂七八糟,各種TVB劇的即視感。前半段講一個愛老婆的學校保安和小混混斗爭的故事,后半段講一個愛武術(shù)的武師被一個愛老婆的武師打敗的故事。開場把李小龍放出來,以后是一部一代大師如何教育另一個大師成長的故事,結(jié)果尼瑪是一個愛老婆愛為街坊抱不平的武師的故事。既然這樣,你又何必糟蹋葉問這個名字呢。開場泰森丟下狠話,學校很重要,必須兩個星期拿下,然后尼瑪和別人打個平手就不了了之了,你TM不是黑老大嗎,你這么有愛搞毛啊。葉問各種突然講起大道理,什么身邊的人最重要,什么國家大義,嚴重和劇情發(fā)展脫節(jié)。
4、人物空洞。葉問沒了國家大義,只剩下愛替街坊打抱不平和怕老婆,然后老婆得了癌癥快掛了卻感覺不到一絲的痛苦。葉問老婆;花瓶。葉問徒弟:TVB角色的即視感。泰森:有愛的黑老大。整部片只有張晉的角色稍微豐富一點。
5、演技爛。全是武打明星和花瓶。演技最好的就只有那個小反派了。
PS:嚴重鄙視各種不要臉的水軍,拿了片方一點小甜頭就忽悠網(wǎng)友去為這種爛片買單。就是靠著甄子丹+泰森+葉問的噱頭,全程粗制濫造毫無誠意的圈錢的東西。
PPPS:那些無腦噴的水軍,建議你們換個職業(yè),去做一些實實在在有價值的事情,做個有用的人
————————————————————————————————
3.18更新
貼上在知乎的更新
http://zhihu.com/question/40962002/answer/89472622?utm_campaign=webshare&utm_source=weibo&utm_medium=zhihu
張晉的左手搭得不好,沒有歸肘(手肘歸回中線,具體參照上上圖)甄子丹的膀手可以直接變殺頸手殺頸,而甄子丹的黐手動作已經(jīng)可以算十分標準,但這角度看不出他膀手的好壞。張晉右手的低攤變成了不知道什么手,因為結(jié)構(gòu)出錯,張晉只能用肌肉力量形成抗拒力,肌肉會緊張(且這個動作力量是向外的)甄子丹左手向內(nèi)一圈便可掌擊他腹部(力量向外,難以回救,黐手大忌),假如他是攤手,那化解的方法則比較多。但最后我還要說一句,我是張晉的粉絲欸。
——————————————————————————————————
推薦一個公眾號(詠春繼承者,微信號:WingChunSuccessor),大家可以通過它了解到詠春拳的淵源,技術(shù)以及搏擊理念,里面會詳細地說明詠春拳的技術(shù)動作的核心,力圖給學習者解惑。因為比較小眾,所以會提供在線答疑的服務(wù),歡迎調(diào)戲。
<圖片2>
————————————————————————————————
等著部電影等了好久,本想元旦假期就組織武術(shù)社團里的同學們?nèi)シ瞰I票房,誰想到一推便是三個月,還好終于是看到了。
平心而論,對于這部電影,我勉強給七分,雖說武打鏡頭十分搶眼,但文戲過于拖沓,為煽情而煽情的臺詞看得我尷尬癥都要犯了,不知道葉準老師傅在看首映的時候,會不會老臉一紅,心中暗想,這是我爸爸嗎?真是嚇死爸爸了。
一,關(guān)于文戲
劇情雖不平淡,但未免俗套,你看到開頭,就能想到結(jié)尾。連為數(shù)不多的驚心動魄波瀾起伏,無一不是以武戲撐起來的。
如果你很跳脫的想一想,你會很奇怪,為什么能養(yǎng)得起一百多個打手的人,卻搞不來一支槍。
這個對香港海關(guān)的盛贊,我給滿分。
在臺詞方面,突然間就開始說教的嘴臉翻得比主角的日字沖拳還要快——連前戲都沒有,便開始自嗨高潮,對于這個,我實在感同身受不起來。
對于這tvb的劇本水平加上連馬桶臺肥皂劇的水平都不如的槽點多多的臺詞水平,我十分懷疑,編劇臉皮一定厚到跟他的學識一樣的薄。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是一個很精心制作的電影,很值得一看。
甄子丹的戲路同以往的葉問系列塑造的形象一樣,懷揣著一臉苦大仇深的眼神,一如既往地偉光正——只不過先前多是民族大義,而后則略有不同罷了。在世界電影普遍讓演員回歸人性的潮流里,這樣的塑造方式,未免是在開倒車,雖然濃墨重筆,但總像是在一個地方描來描去,人物總歸不得豐滿。
而張晉則頗有殺破狼2里的影子,但臺詞不多的他,對角色的塑造絕對是在武打明星里是一流的,甚至可以這樣說,他的整體演技在打星里可以說是鶴立雞群。在這特意贊他一下。
二,關(guān)于武戲
作為一個練習詠春的人,我有幾點想說。從開頭打樁以及后面的武打動作看來,丹哥的功力確實深厚,但詠春技術(shù)以及理念,還是頗有欠缺的,但沒關(guān)系,對于電影來說,好看就夠了。
開頭與張晉合作打反派小弟那一段,可以看出來,很多動作都是從木人樁里拆出來的,可謂是打出了詠春的風味。而張晉的武打功底雖然和丹哥不逞多讓,但詠春技術(shù)比丹哥還要稍遜幾籌,我看到頗多次擺出一個飛肘的膀手作為實戰(zhàn)架的動作,我真替他們感到拙計啊。
還有他連環(huán)拳時的護手,基本上從沒留在中線,而總是手貼前手之肘,每每看到,都想伸手幫他掰上一掰——這個動作,硬生生把我看成了強迫癥。旁邊的人若是不明真相,一定會覺得我是在看3d肉蒲團吧。
武指的設(shè)計是很用心的,相對于葉問,張晉的打法也兇狠許多,多用肘,開合也頗大,在他打黑拳的鏡頭里,他一腳踢在了攤靠在墻壁,早已喪失抵抗力的拳手的頭上。張?zhí)熘镜娜宋镄愿癖闶侨绱恕獮閷崿F(xiàn)夢想擊碎一切前進道路上的擋路石,像一頭走在森林里的強壯的獨狼,把每一個敵人都撕成碎片。
張晉在解救葉問兒子那一段,回頭救葉問,那瞬間我甚至以為是他給兒子(徒弟)打動惻隱,但結(jié)合后來來看,他心中所想,無非是想最后讓葉問敗在他手里而已。
泰森對上甄子丹那一段,讓我明顯感覺到,能打跟能演真的是兩回事,因此,在那一段的很多鏡頭里,拍的大部分都是甄子丹的手法而不是泰森的拳,那也不足為奇了。
之前的新聞?wù)f到,泰森的拳快到攝影機拍不下來,這個我寧愿相信是發(fā)行方炒作的噱頭——這未免也太低估現(xiàn)在攝像機的水平了吧?那想當年泰森打拳,直播都是要放慢的嗎?
在電梯里與泰拳手對打那一段,武指設(shè)計的泰拳多肘擊而葉問的動作體現(xiàn)出了“臓嚟臓上消(肘來肘上消)”的詠春拳諺。出電梯后,雙方從樓梯一直打下去那一段十分出彩,把詠春拳的腿法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最后電梯開門,男主如同十分鐘前一樣,毫發(fā)無損的站在門外,女主角深情望去,這是整部電影里唯一一段煽情而毫不感做作的橋段了。
最后的正宗之戰(zhàn),確實是可圈可點,如果說這一段武打動作算是九分的話,那基本上沒有什么電影的鏡頭可以給到十分了吧。
以六點半棍為始,雙方開打的動作也是有講究的。六點半棍之所以叫六點半,因為它共有六個半招,其中半招,便是鏡頭特寫的開棍。
他們同時完成了這個動作,則是說明了,他們兩個人的師承相去不遠,確實都是為正宗(說句題外話,我很難理解詠春正宗這句話,梁贊傳下的便是正宗嗎?那雙刀郭寶全傳下來的呢?廣東第一打仔馮少青傳下來的呢?即使是下放到陳華順那一代算起,葉問,姚才,阮奇山,但也是風格不一樣的),雙方的棍法都是從那六招里拆下來的,但打得很流暢,嚴絲合縫,不得不讓人佩服。
夾點私貨,為什么詠春拳的拳與八斬刀都是二字鉗羊馬,但六點半棍是四平馬呢?因為先前稱為釣魚郎棍的六點半棍,是某位詠春名宿用刀法換來的。因此和詠春的拳理銜接不上,但自詠春盛行以來都是歸屬門下,到葉問的時候已經(jīng)算是本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第二招是八斬刀,坦白地說,要拍攝八斬刀的離手武打鏡頭,是很難的,難度跟《師父》里的挾刀揉手,不可同日而語,當然,最后他們也出現(xiàn)了粘刀聽勁的手法,從離刀過渡為黐刀,互有攻防,期間雙方還加了點蝴蝶雙刀的技術(shù)動作(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也算是有心。有一段他們刀具卡一起的鏡頭,其實就是八斬刀的用法之一。以往有言,標指不出門,意思是詠春第三套拳都不能隨便教給別人了,而作為八斬刀這一刀刀拿命的器械技術(shù),自然不能隨便外傳,而在電影里,雙方把八斬刀的技術(shù)動作都打出來了,說明了張?zhí)熘竞腿~問都是得到真?zhèn)鞯?。最后張?zhí)熘绢H有惱怒,貪打了一招,結(jié)果讓葉問得手了一招八斬刀里繳械的動作,失去了武器的張晉擺出了標志性的膀手加護手的實戰(zhàn)架,而葉問隨即丟刀,擺出樁手(也可以說是問手,但問手指的僅僅是前手,而樁手指的是木人樁里開樁的實戰(zhàn)架,包括了后面的護手)
隨即兩人較量拳法。
期間還過渡了一段詠春拳里黐手的基礎(chǔ)動作——碌手(雙方雙手齊出,一一對應(yīng),一內(nèi)一外,一膀一攤,對方一搭一伏,來回變換,這是詠春拳特有的訓練方法,一般是拿來訓練用的。話說張晉這一段的動作細節(jié)做得并不好,有幾個常見的黐手錯誤,具體就不展開說了),堪稱炫技典范,目測未來十年,這一段打戲可以代表著詠春拳用于電影表演的最高水平。
最后張?zhí)熘居昧艘徽袠酥?,標中葉問眼睛——有位兄臺說,他用了刁手,說明了他不是正宗的詠春,這個結(jié)論其實是不對的,因為詠春三套拳里的標指就有這個動作,而第三套拳更是以這個動作來命名。——這是一招陰毒的招數(shù),因為攻擊距離長,且打擊面積小,速度快,比較危險,平時黐手訓練,哪怕是非同門,都不會用這一手。筆者幾個月前參加的黐手比賽,打得再激烈,也沒見人用過。標指一說是用于打眼,一說是用于打喉嚨,在電影里,采用了第一種說法,無論如何,這是一個黔驢技窮的表現(xiàn)。
葉問被擊中后退步,最后利用張?zhí)熘镜呢澊颍冻隽撕翢o防備的腹部,葉問用沖拳擊腹,鏡頭特寫寸勁(發(fā)力方式類似與木人樁第5節(jié)低膀手加攤手然后貼樁手擊木人樁樁身的動作,只不過木人樁里用得是蝴蝶掌,電影里用的是拳頭罷了。)
一拳定音。
最后收尾,強行煽情,有點為了突出女主與男主的這條線,狗尾續(xù)貂的感覺。
但無論如何,葉問3這部電影說明了,就武術(shù)指導而言,我們在世界電影行業(yè)里,是領(lǐng)先不少的。
希望以后還能看到如此精彩的電影,以及不要再看到如此糟糕的臺詞劇本了。
————————————————————————————————————
最精簡的內(nèi)容,最簡單的道理,最直觀的闡述,最用心的文字
今天半夜,我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AMC里看了《葉問3》的首映。全場爆滿,其中很多留學生模樣的男男女女,成群結(jié)隊,嘰嘰喳喳。
我在倒數(shù)第二排找了一個靠邊的位置坐下。電影開始了,葉問,還是一襲長衫,清瘦,儒雅。文人氣質(zhì),君子風度。我想所謂文人,俠客,其實都是一樣的。他們骨子里相通。俠客就是那個時代的文藝青年。
葉問恐怕是最不喜歡打架卻又打得最好的武師了。這部戲里他所有的大戰(zhàn)都是為了孩子,為了老婆,不得不打,被迫出手。所以總感覺這部葉問里的打戲沒有前兩部那么痛快,那么爽。因為少了民族大義,就連和泰森的對打都是那么隔靴搔癢。
葉問喜歡講理勝過講手,與人和善,全無暴戾之氣。片子的時代感很強,那個時代的香港就是一個詞:講究。人講情誼,講道德。更重要,講一個禮節(jié)。女士輕聲細語,男士溫文爾雅。張晉和葉問的英雄惜英雄,也是建立在禮節(jié)之上。講手之前互相幫助,講手之后自愿服輸。這是君子所為,絕非故意炒作,追名逐利之輩。
其實《葉問3》是一部愛情片。片中著重描寫的不是國仇家恨,而是葉問與妻子不離不棄的愛情。很多打動人心的點:葉問與泰國拳手切磋時,把妻子鎖在電梯里保證她的安全。待妻子到一樓時葉問已搞定那個拳手,妻子露出放心的笑容。妻子身患絕癥,對葉問說:我好久沒有聽到你打木人樁的聲音了。葉問便開始打給妻子看,打到一半哽咽,一個背影,停在那里不動,此時的表演最為動人。最后,為了妻子葉問終于答應(yīng)和張晉切磋,妻子在門口聽他們切磋。不用看的,只用聽的。誰勝誰負,憑聲音就能分辨。這一點也非常打動我。
還記得08年我第一次在桂林電影院看《葉問1》,看到的只是凌厲的拳腳和熱血沸騰的打斗。在那之后便瘋狂地學詠春,找老師,報課,找人切磋。也曾因為會詠春,拳頭比別人快而沾沾自喜。把自己想成英雄豪杰,武林高手,當然,最幸福的記憶莫過于有一個女孩子曾經(jīng)對我說過,和我在一起很有安全感。甚至還叫我“師父”。
轉(zhuǎn)眼8年過去了,我早已不是高中生,我也早已不再練詠春。如今在美國的電影院里看《葉問3》,身邊坐的全是鬼佬和吵吵鬧鬧的留學生。我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看懂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東西,我只是感覺很寂寞。
午
1/22 半夜三點 于美國
本作做得最好的是節(jié)奏相對比之前兩部慢,但打鬥場面和美術(shù)同樣做得相當不錯,幾個短兵相接的鏡頭做到恰到好處,情感方面也是比前兩部來得比較多的地方,葉問和張永成的婚姻,感情和愛情完全領(lǐng)著整部電影。這註定是要將精神大於武術(shù),情懷得到升華的電影。這也許是近期武術(shù)電影最完美的一個終章。
張晉跟葉問總是合不來嘛!一代宗師里面是反派,葉問3里面也是反派,跟葉問蜜汁有緣分。更喜歡一代宗師一點,這部給個平均分。
詠春內(nèi)戰(zhàn)很過癮 故事線略單薄凌亂。全場黑哥們兒鼓掌吹口哨哈哈哈
好久沒有聽到打木樁的聲音了。
沒有第一部好看。有點過于溫吞。張晉的表演算是難得的亮點,功夫耍得很帥。
編劇安排張晉在最后關(guān)頭使出刁手插眼,意在點明他才不是詠春正宗。有趣的是甄子丹和泰森(港譯泰臣)對戰(zhàn),到了最后關(guān)頭也做出了一個撩陰掌的動作。更高深莫測的是給泰森安排一位也穿旗袍,身材長相都不輸熊黛林的中國愛人(還帶著一個華人長相小孩),或許潛臺詞是他已夷狄而入華夏,改過遷善指日可待吧。
鐵打的張晉,流水的葉問。同是八爺和甄子丹,拍《青冥寶劍》的時候都睡著了吧?打戲炒了不少八爺以前的冷飯可還是很好看,最后用寸勁逆襲瘋狂追擊的拳師,呼應(yīng)了“莫忘身邊人”的文戲主題,是神來之筆。編劇……不提也罷。
看甄子丹把臉擠成一團去表現(xiàn)痛苦,卻已經(jīng)不想在電影院大吼:層次呢,層次在哪,只希望他開口唱一句“我想哭但是哭不出來”,與之相比,走向木人樁,砰砰梆梆啪啪啪的,不是好多了么。讓一個動作片演員去表現(xiàn)如此需要情感收放的人物角色,真是亂搞啊。面對西洋拳的戰(zhàn)力不足以及時間回合概念還可以。
打戲過癮,人物塑造鮮明不扁平,張晉鋒頭勁過主角
情節(jié)緊湊,張弛有度,好看。在馬來西亞看的,15塊錢,比國內(nèi)提前上映,超值。
3.8/5,比起一場場看起來讓人過癮的打戲而言,我更喜歡電影中的幾處閑來之筆,比武之前武館內(nèi)劍拔弩張,葉問卻在陪著老婆跳舞,閑淡風輕;再有縫補紐扣的橋段;再或者獨自一人聽老婆話,敲打木人段落,讓人覺得妙處頗多。于是然,拋卻以往民族大義,一個居家顧家又柔情的葉問立體形象躍然于眼前。
沖著是在Time square看的首映給個4星。廣東話版英文字幕,另外兩個一起看的朋友跪著看完了電影。進電影院的時候嘲笑人家老外看不懂,葉問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他倆哭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沖著舔屏監(jiān)獄長而去的,滿足~更驚喜的是看到很多港產(chǎn)片的熟悉老面孔~對于我這種淚點低的人來說,全片淚點有好幾處,都是和家人有關(guān)的,“最重要的是你身邊的人”。無論是船廠救子,還是電梯護妻,能立于妻兒家人之前的方可稱為男人。
(7/10)感覺男二塑造得更好些,打黑拳卻不失正直,有些虛榮心卻又知恥,中途救下了孩子,榮譽卻不是他的……
袁和平還是很贊的~其他嘛就隨便看啦~3D沒必要啊。。。
不如前兩作.雖然有張晉和泰臣的客串.但感覺還是廖凡的《師傅》略勝一籌.另外.葉偉信將熊黛林拍得美死了.郭富城會后悔嗎?
情節(jié)散了點,張晉略酷,甄和熊的身高差看得揪心啊 @WE Cinemas 321
整體欠佳,不過細節(jié)有可取之處,比如葉問放棄比武去陪妻子跳舞。與泰森那一段打戲也是難得,第一次承認不敵西洋拳??傮w來說還是老問題:以近代為背景的功夫片,通常都是以打贏外國人(愛國主義嘛)為終極目標,一旦放棄這個沖突(比如葉問3),編導們就不知道如何制造矛盾了。
在cctv6看過無數(shù)遍的葉問1和2,終于在今晚踏入電影院看了葉問3。影片最大的特點還是多數(shù)系列電影最后存在的情懷,武打戲依舊出色?!昂镁脹]聽過你打木樁的聲音”——像我這種喜歡葉問1和2的人,在這最感人肺腑的戲份,在黑暗的影院里以情懷感悟。
少了些民族大義拔高的東西,回到了家與愛人、親人,老婆孩子各救一場。這樣的設(shè)定,起碼不會像前兩部那樣讓人不舒服。不過,插入太多感情了,整部戲反而軟綿綿的。不過有幾場動作戲還是不錯的,好像電梯對戰(zhàn)。整體可看。卻也沒太多可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