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無比完美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只因為大家都擁有各自的缺點,所以人才是獨立的個體,也正是因為大家之間形形色色的性格與優(yōu)缺點,才能使整個世界變得炫目多彩,借著“完美世界”的名號,妄圖完成可以控制人的光線,所謂的“烏托邦”,其實是一個犯罪陰謀,美好的世界只存在于想象當中,而現(xiàn)實的世界,已然足夠美好,就算反派再怎么處心積慮,就算控制人的光線有再強的威力,也戰(zhàn)勝不了大雄與哆啦A夢,還有他和伙伴們,那深深的羈絆,正如故事發(fā)展到后面,大雄面對所謂的“三大仙”時說出的那番話一樣“同伴之間深深的信念與羈絆,不是任何外力可以摧毀的,哆啦A夢才不是沒用的機器人,他是我最好的伙伴?!闭麄€故事在開頭的時候就已經(jīng)為結(jié)尾布好了局,大雄在一開始看到云中烏托邦時見到藍色甲蟲,其實是大伙兒在找到烏托邦并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陰謀之后,反派將哆啦A夢變成的,在故事一開始時下的一場太陽雨,其實是墜落的烏托邦所落下的水,電影從一開始就點明故事中的烏托邦是并不存在的東西,而現(xiàn)實世界其實才是最美好的。 即使烏托邦中的世界再美,那也不過是一番虛幻的假象,不過是別有用心的人想要創(chuàng)造出的犯罪世界,操縱三大仙的雷博士,就是幕后始作俑者,他一直致力于操縱人的光線的研究,而所謂的烏托邦就是他研究的最大成果,那些從世界各地被搜集來的人們,不過是他的實驗品罷了,但是在這些人當中也有清醒的,比如女孩子漢娜,她早就已經(jīng)發(fā)了這其中的不對頭,每個人胸口所戴的徽章會越變越圓,最終變成滿月,但是實際上這個徽章并不是什么你變得完美才會變圓,而是你被控制的越深,就會變得越圓,雷博士企圖用這樣的手段控制所有在烏托邦當中的人,就連胖虎,小夫和靜香也一度中招,因為漢娜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端倪,所以她用一種藥物使自己保持清醒,再加上漢娜的父母也希望女兒能夠回來,所以他們就雇傭了賞金獵人馬林巴,這個馬林巴也是非常厲害,能夠繞過烏托邦外圍的冰凍護罩,潛入烏托邦當中,在最后要攻擊三大仙的時候被大雄發(fā)現(xiàn),被變成了七星瓢蟲,那個時候大雄和哆啦A夢還不知道三大仙是壞人,當漢娜知道此事之后,將事情全盤托出,馬林巴在哆啦A夢的老舊復原光線下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可愛甲蟲人,因為躲藏地點被發(fā)現(xiàn),所以三大仙立刻緊急轉(zhuǎn)移,烏托邦本就是可以移動的場所,這一次他們直接來到了某世紀的日本海底,不過知道此事的大雄和哆啦a夢開始了他們的拯救和逃脫行動。 電影最后服務于“三大仙”的貓型機器人索尼亞(后面在追擊逃脫的大雄與哆啦A夢,還有馬林巴時,被哆啦A夢感化(但是仍然將他們給抓了回去,不過如果不這樣設計,后面的劇情就不好展開了),認識到一定要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改邪歸正了),為了大伙兒犧牲自己的場面,還是挺讓人潸然淚下,本來墜落的烏托邦被大伙兒收進了四次元垃圾袋,但是烏托邦即將爆炸,大伙兒都不愿意放手,索尼亞用手中的激光電筒擊落了大伙兒的竹蜻蜓,大伙兒只能用背上的降落傘緩緩往下墜落,最后被擊落的是哆啦A夢,他不愿意放手,但是索尼亞卻說,你讓我尊從我的內(nèi)心,而我這么做,正是遵從我的內(nèi)心,這場面是真的非常感人,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大雄一廂情愿想要成為完美的人,最后這個愿望也只能化為泡影,雖然他有很多的缺點,雖然靜香,胖虎,小夫都有很一些缺點,但是在他們的父母眼中,但是在這些伙伴的眼中,他們都是不可或缺的,完美只存在于夢境當中,虛假的完美是妄圖將人變成傀儡,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世界才會更完美,因為在大家眼中,你會是獨一無二的。 故事一開始就是出木杉在講述烏托邦的故事,大雄一開始還信以為真,真的以為有這么完美的國度,不過出木杉表示這是著名思想家莫爾創(chuàng)作的小說《烏托邦》中虛構的世界,但話雖如此,但是世界各地仍然流傳著半月型的島嶼的傳說,這樣的傳說激發(fā)起了大雄的興趣,他決心去找一找真正的烏托邦,但是卻被大家笑話,畢竟虛構的世界,誰也不會它會真的存在,然而大雄卻鐵下了這條心,那天大雄無所事事,就躺在后山上仰望天空,結(jié)果有一只藍色瓢蟲(從后面的劇情中也不難看出,這只甲蟲就是后來被變成蟲子的哆啦A夢,不過這是后話,暫且不表)飛過,緊接著天空中出現(xiàn)了新月星的島嶼,這更是讓大雄欣喜若狂,他覺得這就是真正的“烏托邦”,回到家中,大雄就開始拜托哆啦A夢,哆啦A夢就拿出時光報紙搜索世界各地出現(xiàn)過的漂浮在空中的新月型島嶼的傳說,這一搜發(fā)現(xiàn)這樣的傳聞還真不少。 大雄下定決心前去尋找,哆啦A夢在大雄的“你沒有飛艇”這樣的話的刺激下,花高利貸買了一款老式飛艇,話說這個飛艇的名字還致敬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樂隊——齊柏林飛艇,大雄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靜香,但是卻被旁邊的胖虎和小夫也聽到了,五位伙伴決定一起展開一場冒險,飛艇買到,眾人在后山上集合,賣飛艇的機器人啰嗦了很多東西, 感覺它也確實挺話癆的,一度讓哆啦A夢下不來臺,不過最后機器人給大伙人都送了一件禮物,就是一個小飛機,這個小飛機可以變成一件飛行衣,這個飛行衣還可以連接著一個飛行道具,還是挺方便的,飛艇正式啟動,一行人踏上了尋找烏托邦的旅程,但是大伙兒的追尋并不順利,不管是某個時代的非洲,還是某世紀的日本海,甚至是很多傳聞中的地點,都并不靠譜,天空中的星月星要么是熱氣球,要么是云朵,反正都不是什么空中島嶼,就這樣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天,大伙兒在歐洲某世紀的夜晚休息,大雄因為睡不著,出來看,結(jié)果真的發(fā)現(xiàn)了在空中的新月型島嶼,哆啦A夢,胖虎,靜香和小夫都十分震驚,大家立刻操縱齊柏林飛艇,開始向島嶼靠攏,但是島嶼上立刻出現(xiàn)了烏云,飛艇進入了烏云當中,烏云當中有不斷的雷電攻擊過來,這些雷電是一艘艘小飛船,為首的正是索尼亞,他將大雄他們一行人抓住。 被抓住的大雄一行人醒來時發(fā)現(xiàn)他們已在一個房間里,這里正是新月型島嶼,也就是所謂的烏托邦,因為讀取了眾人的記憶,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是壞人,所以索尼亞就讓他們得以在這里生存,給他們介紹了這里的領導者三大仙,大雄沉迷于這里所謂的讓人變完美,要留在這里學習,再加上索尼亞表示飛艇還要修一段時間(后來的事實也表示,他們根本就沒有修飛艇),所以大家都只得留下,但是后面的事情也正好表明了,變完美并非什么好事,胖虎變得不會生氣,小夫變得不刁難別人,靜香也沒那么固執(zhí)了,失去了特點的他們好像是行尸走肉一樣,幸虧大伙兒之間還有深深的羈絆,而這種羈絆,將化解一切艱難險阻,還有別有用心者的陰謀,關于烏托邦的秘密,才剛剛在他們面前展現(xiàn),后面還有更多的冒險在等著他們。 (未完待續(xù))
《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xiāng)》,最新的機器貓長篇動畫。大熊夢想能夠找到傳說中的烏托邦,居然成功被他找到空中的烏托邦。但是,最后他們發(fā)現(xiàn)不過是個陰謀,于是他、機器貓等人打敗了背后的陰謀家。故事真的還是比較低幼的,適合小學生們觀看。最后雖然講了個正面的大道理,不過也并沒有太大意義。
開篇30分鐘不到,就已經(jīng)能夠猜到大結(jié)局,劇情和對話十分的幼稚。成年人能忍住不睡覺就是極好的了,不過小孩子看還是非常適合的。
從小最喜歡的日漫就是哆啦A夢了,大部分的漫畫都看過。動漫短篇,中篇,各種劇場版幾乎一個不落,最喜歡的還是怪盜和魔界系列。但這一部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爛的一部了,完全不像以往的哆啦A夢,全年齡段的觀眾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另外搞笑的部分,緊張刺激的部分也完全沒有。如果編劇真的想不到優(yōu)秀的新劇情,不如老老實實翻拍經(jīng)典吧,或者換換聲優(yōu)體現(xiàn)差異。
聽到《哆啦A夢》將在內(nèi)地上映時,我就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為它寫一個長評了。本以為作為一部子供向動畫電影不太可能有多少深刻的劇情,寫起來應該是行云流水。但當真正動筆時卻也還是犯了難。
聊日本動畫電影的時候,我大多喜歡從staff入手。本篇的制作人員中最值得一聊的無可厚非就是參與了《李狗嗨》劇本編寫的古澤良太。而這部劇也正如李狗嗨那樣,用輕松詼諧的形式去訴說一些深刻的道理,但又淺嘗輒止沒有繼續(xù)深入。當我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想起這是他編寫的劇本時,腦海里一下就想起了《李狗嗨》中古美門的那句“逆人性而實現(xiàn)大同世界是不可能的,唯有愛上人類的丑陋才是唯一的答案?!庇眠@句話來總結(jié)這次的《哆啦A夢》劇場版的主題再合適不過了。
聊回電影本身,本片的故事是完整而簡單的。甚至充斥著許多“經(jīng)典”(這里是貶義)的要素(如話療,犧牲等)。用“幼稚”來形容本篇的劇情我認為是恰當?shù)?。但我并不認為這是件壞事。我相信不會有小孩子會在看這部電影前還看過諸如《攻殼機動隊》《來自新世界》《未來都市》或者《發(fā)條橙》等同為反烏托邦主題的影片。就我能想到的電影里這部《哆啦A夢》是最適合給小孩子看的反烏托邦題材的電影。它只是淺嘗輒止并沒有再往深入去討論社會制度等更深層面的問題。很適合作為一部“啟蒙作”。
但其實這部影片最能打動我的并不是所謂的“反烏托邦”主題,而是隱藏在其之下的對不完美,愚鈍感的包容。在如今“內(nèi)卷”的社會環(huán)境下,家長們似乎都變得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像影片中“烏托邦”里面的那群孩子一樣,聽話,成績好,有禮貌,待人友好。小孩子們似乎也像大雄那樣希望自己可以變成“完美小學生”。而這部影片就像對這些家長們的一個溫柔的提醒,它不像《發(fā)條橙》那樣的振聾發(fā)聵。但已經(jīng)夠了。
最后我想再聊聊大雄這個人物。我在小時候看《哆啦A夢》時,對大雄是反感,討厭的。因為他軟弱,愚鈍。但如今回看,我卻在他身上看到了“理想主義”的光芒。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我給4分的評價,不是5分是因為我已經(jīng)成為了“可惡的大人”,我已經(jīng)逐漸失去了“童真的眼睛”。正如我已經(jīng)離開了我曾一度停留的“位置”。
第一次見到片尾放出參考文獻的電影,有可能是我之前看片尾都沒仔細過。
今天看了央視對本作的影評,感覺國內(nèi)宣發(fā)全都往“童年”、“天真”方面去了,或許《伴我同行》吃這套,但對本作而言這兩個詞根本不適用——它既有著非常草率且略顯幼稚的情節(jié),也有著非常深刻不好理解的隱喻。
打分給個三星半,出影院時我跟朋友說,豆瓣開分7.0最多了,我朋友說雖然高潮太啰嗦可以全部砍掉,但及格分還是有的,沒想到居然還能有7.4分。
因為編劇是古沢良太,而且在沒上映之前就一直有說法稱是“近十年來最佳劇場版”,所以我不由自主地會將《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xiāng)》與《大雄的月球探險記》進行對比。
古沢良太其實就應該對標辻村深月。這兩部的創(chuàng)作特點其實類似,最后放的大招大逆轉(zhuǎn)都是伏線回收,救場也是靠的伏線回收;高潮的對峙都是為了爭個道理把主題點明,卻又極具說教意味 :胖虎、小夫、靜香的瞬間清醒和前夜三人不愿隨大雄一行離開形成鮮明對比,這顯然有些矛盾。為什么絕境中大雄忽然就不受光的影響了呢,為什么大雄各問了一個問題后三人也跟著沒事了呢?如果時間再給多一些,我想編劇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有人認為開頭的垃圾袋回收道具是編劇偷懶的表現(xiàn),這說明他并不熟悉哆啦A夢的道具。我認為這種說法是稍顯偏頗的。誠然,超能力帽子、預感報知器、聲音固體字形比起美食桌巾更為冷門,但是對道具的使用并非由冷門不冷門所決定,不然的話,《大雄的宇宙漂流記》能用到復制鏡、《大雄的秘密道具博物館》復刻了一堆大山版道具,算不算就能說是最懂道具的劇場版。我想不能,因為道具的堆砌不如對道具的靈活使用來得實在。
再說本作的預告,給人的感覺就是大雄一行人闖入烏托邦并安穩(wěn)地生活下來,這一切被入侵的壞人們所打破,然后五人組在保護這個世界的過程中目睹了烏托邦的毀滅……
可實際上并不是這樣,他們真會剪,硬生生剪出個大型敘詭PV。
誠然,這部劇場版是有很多低幼化的情節(jié),但是也有很多只有了解過才能悟得的東西,比如說理想鄉(xiāng)的音譯,以及劇中對各地空中建筑的考究,對史上第一架飛機的科普,理想鄉(xiāng)的教育是否真能教出一百分,最后那道光就像老大哥的眼睛一樣,以及劇中對理想鄉(xiāng)建筑的展現(xiàn)……這些都不提,只說一點,我是在看到中段,看到大雄一行人住的宿舍覺得不對勁,懷疑PV欺詐的,因為那個宿舍樓全景圖,活脫脫就是??碌娜氨O(jiān)獄。
??轮赋?,在傳統(tǒng)社會控制方式下,只需要一個監(jiān)視者就可以監(jiān)視所有的犯人,而監(jiān)獄中的犯人卻無法確定他們是否受到監(jiān)視,通過這種設計可以使犯人感到道德的約束和秩序的要求。
本作有著低幼的情節(jié),又有著諸多高深的暗喻,前者不適合大朋友,后者不適合小朋友,從另一個方面說,本作本身就像個烏托邦——矛盾的結(jié)合體,不知道目標受眾是誰。
在高潮部分,我一度以為會是垃圾袋中的零分考卷飄出來飛到大雄面前,讓他領會到什么才是真實,可是并不是這樣,在我看來,“正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各自的缺點,這個世界才能夠美好和真實”,這種論點更適合用零分考卷作論證。卻沒想到零分考卷只是慣用的套路,留在最后垃圾袋爆炸后飄到媽媽面前。這種套路在日常中實在是出現(xiàn)次數(shù)太多,不足以當做劇場版結(jié)尾。
我想你也會認同《大雄的秘密道具博物館》和《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的收尾是十幾年來的最佳。
最后說回老生常談的“為什么出木杉只能出現(xiàn)在劇場版開頭”這個話題,對于本作而言,我認為恰恰是適合出木杉出場的,出木杉是可以在特別篇擔當主角的,見大山版第1489集《侏羅紀的大危機》。
只不過正如此作的出場人物只有五人一樣,日常版出木杉=劇場版小夫+劇場版胖虎。
但是顯然,本作的胖虎和小夫也極度邊緣化了,你甚至看不出這是劇場版胖虎。
按出木杉的性格在理想鄉(xiāng)會怎么表現(xiàn)呢,我認為他會“追求完美”,因為他在日常篇中會想要“表現(xiàn)得更好”,以大山版第1780集《文情并茂的情書》為例,該作為漫改,不過與第一次漫改(第408集《模范寫信筆》)相比結(jié)局做了大幅度修改。在結(jié)尾出木杉為了想和大雄一樣寫出文情并茂的信,所以決定模仿大雄的一舉一動,跟著大雄一起上課遲到。
所以,我認為出木杉如果出現(xiàn)在烏托邦,受到光的影響后他會更極致地追求完美。那么終場的對峙正適合野比大雄VS出木杉英才,因為他們是兩個極端。
出木杉因為追求完美,所以才會懼怕犯錯。
但是大雄沒有這個顧慮。
我覺得這個場景真的很美妙,大雄對著出木杉吼道:“可是大家不就是這樣的嗎,正因為人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所以他才會努力向前,所以說,所以說!從今以后,我還是會不停地栽跟頭,不過,每次我都會努力地站起來,不管多少次我都能站起來。”
這句話其實是改自藤子老師的《45年后》,大山版和水田版都漫改過,45年后的大雄對著大雄說:“今后還會不斷地栽跟頭,但同時你也有了每次站起來的堅強?!狈浅S忻慕鹁?。
完美的出木杉和不完美的大雄,會比大雄對著胖虎、小夫、靜香說“你們有各自的特點啊”更能讓觀眾有所觸動吧。
這個世界因為不完美才美好,照如此說,就更像《大雄的月球探險記》了。
希望下一次小杉不要再只出現(xiàn)在開頭了,幾十年來你戲份最多的劇場版就只有《大雄的魔界大冒險》和《大雄的平行西游記》了。
總之,作為命題作文本作是合格的,但是優(yōu)缺點都同樣明顯,編劇想要說明的“烏托邦并不存在”確實是做到了,但索尼亞的處理、雷博士的退場、三賢人的刻畫,或倉促或輕浮,公正地說,還是欠打磨的。
不過我真的很喜歡索尼亞!
被抓住的大雄一行人醒來時發(fā)現(xiàn)他們已在一個房間里,這里正是新月型島嶼,也就是所謂的烏托邦,因為讀取了眾人的記憶,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是壞人,所以索尼亞就讓他們得以在這里生存,給他們介紹了這里的領導者三大仙,大雄沉迷于這里所謂的讓人變完美,要留在這里學習,再加上索尼亞表示飛艇還要修一段時間(后來的事實也表示,他們根本就沒有修飛艇),所以大家都只得留下,但是后面的事情也正好表明了,變完美并非什么好事,胖虎變得不會生氣,小夫變得不刁難別人,靜香也沒那么固執(zhí)了,失去了特點的他們好像是行尸走肉一樣,幸虧大伙兒之間還有深深的羈絆,而這種羈絆,將化解一切艱難險阻,還有別有用心者的陰謀,關于烏托邦的秘密,才剛剛在他們面前展現(xiàn),后面還有更多的冒險在等著他們。 (未完待續(xù))
為什么大家都愛打造一個美麗新世界???《銀河護衛(wèi)隊3》打造完,《哆啦A夢》繼續(xù)造。醒醒啊,只要有人就不會有美麗新世界?。。╞ushi)劇情對成人來說低幼,對小孩來說無趣。不知道受眾是哪部分群體??
所有的烏托邦必定是反烏托邦。
沒想到這個幾十年的老作品還有這種水平,一開始所有的伏筆都回收了,而且并沒有讓主角一路躺贏。講了很標準的一個反烏托邦故事并且融入了時空穿越的腦洞,每個角色的努力都很清晰明確,構圖都很有意思,那種對角線一樣的構圖很多,還能突出景深。如果沒有角色大量的擺pose可能更好了。??日漸下滑的柯南劇場版加把勁。
半夜上廁所還要出房間,這也叫完美的世界嗎?[doge]
沒有主題曲的哆啦A夢是沒有靈魂的…
不屑完美和包容差異是整部片子的主題。圍繞著“完美”幻想了一處烏托邦,有可以隱藏于世的墻,有迷惑心智的仙人,有控制思想的光,所有人的步調(diào)都整齊劃一,同時會檢舉身邊不遵守規(guī)矩的人,甚至做到大義滅親。這種設定其實算不上新奇,只不過因為能在電影院的大銀幕看到,還是頗有一番風味。但總體感覺更多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無論受眾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太能夠完全沉浸其中。比較感人的是對鈍感力的贊美,大雄是名副其實的失敗者,但他的遲鈍與愚蠢,反而是他認清真相,堅守立場的能量之源。情感無法被磨滅,人心始終都在,從這點來看可以算作是低幼版的《發(fā)條橙》。事物大都一體兩面,就像即將毀滅世界的博士,也會在最后得到靜香的同情。有部分角色的畫風很怪,尤其是變成甲蟲在天上飛來飛去的賞金獵人,像是從別的兒童單機手游中亂入的。
最近真是流淚流個不停。很簡單的道理,你要做自己,你不完美也不要緊,這才是你。童年回憶會貫穿你一輩子。
我愛索尼亞??!
糞作
我果然還是不喜歡古澤良太。其實故事很完整,伏線該收都有收,但是和辻村深月的月面相比,我懷疑古澤根本沒看過哆啦A夢,上來就用一個莫名其妙新道具強行把任意門等好用的道具回收掉,全程跟道具沒半點關系,劇本套用給隔壁小新柯南等五人組動畫都沒有任何問題。
全家一起看,除了2歲的女兒都感動哭了??…
【D】真的好累啊,有必要一百多分鐘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輸出大道理嗎,劇本寫得如此偷懶,讓所有的劇情全靠拋設定和嘴炮推進,幾乎不存在演出上的構思,只有一個勁地讓角色說臺詞然后你感化我我拯救你,表面上做了反烏托邦的內(nèi)容確實新奇,但也就是空洞的泛泛而談,如果全是堆設定走馬觀花和只看嘴炮說大道理那真的有什么必要嗎,況且內(nèi)核也就是老一套的“友達”,用著烏托邦的殼也還是在那里說教,再一個哆啦A夢和大雄就像誰說點什么就信誰,一直就是被編劇人為推著走似的。
@ grand cinema sunshine說是反烏托邦所以原本很期待,但其實最后還是把錯誤歸結(jié)到一個“壞人”而非制度。永瀨廉配音還不錯誒。小朋友眼里的“反烏托邦”會是怎么被接收的呢?
這部劇場版感覺是胖虎、小夫跟靜香戲份最少的劇場版了吧[破涕為笑] 簡直全程打醬油的感覺……劇情發(fā)展雖然老套,不過節(jié)奏還不錯,后面對一開始的伏筆的回收也還行。但是對結(jié)局的處理個人還是不太滿意,沒必要為了煽情這么處理啊??犧牲的友情還叫什么友情啊[翻白眼] 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看的,只要別去在意一些小細節(jié)。
現(xiàn)在的背景下拍這種主題不由得有種新冷戰(zhàn)的感覺…
3.5 對成人來說太幼稚 對孩子來說又太深奧
★★☆ 完美,看似是善意的祝福,實則是最惡毒的詛咒。獨裁、封閉、監(jiān)控、欺騙、馴化、洗腦、反多元、偽正能量,只能說Paradapia太像了,一切真的都太像了,只是現(xiàn)實中的索尼亞們沒有那麼容易清醒。作為近年劇場版中難得的原創(chuàng)作,哪怕丟出了一個非常戳我點的主題,也只能在歷年劇場版中得排倒數(shù),畫風像早期我還可以說是復古,而故事則只能說是老套了,光是環(huán)形敘事就已經(jīng)被劇場版用濫了,新角色的刻畫沒有足夠的筆墨,和主角團之間沒有真正建立羈絆,大量說教的戲份佔據(jù)了民智覺醒的篇幅,讓一切都太過膚淺表面。雖然我依舊為主角團之間的友誼而落淚,但那都是過去幾十部劇場版累積下的情誼,這一部別說哆啦A夢和大雄沒什麼高光,靜香、胖虎、小夫更是被邊緣化、工具化,作為粉絲,真的很傷我心!
3.5 應該是排在《新恐龍》《月球探險記》之下,近九年劇場版的第三位。古澤良太編劇存在感很強,開篇把烏托邦/烏有鄉(xiāng)的概念、齊柏林飛艇/德國文化的意象拋出來,就知道是「世界觀與精神控制」的深刻命題。之后果然一步步邁向黑暗。納粹起源(洗腦燈/良民徽)、二戰(zhàn)時德式教育(體智結(jié)合)、柏林墻(屏障)、冷戰(zhàn)遺響……半個多世紀的恐怖故事,都能在這部《哆啦版美麗新世界/發(fā)條橙》里見到蹤影。伏筆回扣的技巧、科幻設計與美術水準,也都非常精良。但可惜的是,為完成復雜的主題表達花了太大力氣,丟失了一些《哆啦》本身純粹的趣味性、觀賞度。打敗反派的戲份甚至沒空好好做了,過于潦草。
動畫已經(jīng)上升到講反烏托邦了嗎,??
個人認為是近十年以來最好的一部最好帶著什么都不知道的心態(tài)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