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扭曲與變態(tài)齊飛
這是一部深入刻畫扭曲變態(tài)心理的活劇,打小缺少愛和受到不良刺激終于開出了“惡之花”,將向母親的報復(fù)施加于無辜的路人。尖刀、慘叫、撕打,都以剝落的頭皮結(jié)束,形態(tài)各異的假人成為心理和身理共同依附的交點。
恐怖片往往都會加入一些情色的原素,因為,反正已經(jīng)是PR級了為了增加賣點何樂而不為呢。但值得肯定的是,這部片子這些原素添加的還算恰到好處,不為淫而淫。而且鏡頭的運用讓觀影者感覺到仿佛是自己在面對受害者,真實感倍增,恐怖氣氛更濃??傊?,這是一部兇殘真實值得一看的片子。
2 ) 成為殺人狂魔
之前完全不知道新版《殺人狂魔》是完全主觀鏡頭的電影,所以在電影開始意識到整部片都將如此后,還有點小驚喜。印象最深的主觀鏡頭還是在《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中,不過也聽說過貌似第一部全主觀鏡頭的電影是《湖上艷尸》,回家后又立刻DL了下來作為補課。1947年的電影作為首次嘗試,形式難免呆板,沒有特效幫助的情況下對鏡子玻璃等反射物的應(yīng)用也顯得拘束。相比之下新版《殺人狂魔》在這方面就游刃有余。
當(dāng)然除了鏡面和玻璃,片中也有好幾次是跳脫了主觀鏡頭,例如后面幾次割頭皮以及最后經(jīng)典的群尸啃食戲,但也可以理解為是Frank的視角跳脫了自身,就像我們也經(jīng)常會突然“靈魂出竅”以旁人的視角來看自己在某個特定情境中的模樣。例如Frank后來就經(jīng)?;匚蹲约汉虯nna在一起時的情境,電影就用客觀鏡頭表現(xiàn)的。
對話戲也比《湖上艷尸》更自然,不再出現(xiàn)一個演員長時間對著鏡頭說話的狀況。畢竟真實生活中除了如面試一樣正式嚴(yán)肅的對話,很少是兩人看著對方的雙眼一動不動的,《殺人狂魔》中的主觀鏡頭就更真實的自由移動,這樣也讓觀眾不會感到枯燥。
對比原版《殺人狂魔》就真的是各有所長了。比如原作讓人毛骨悚然的氣氛在新版中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亞歷山大·阿嘉式的由暴力血腥和虐殺帶來的視覺驚悚感。一臉萌樣的伊利亞·伍德也完全沒有原版狂魔的變態(tài)感,加上全片又都是主觀鏡頭,更多的是需要通過伍德的聲音和其他演員的配合來刻畫狂魔的變態(tài),因此要把如此小身板的男生說成是殺人狂魔還是稍欠說服力。
與時俱進的當(dāng)然是暴力血腥戲,由于是主觀鏡頭因此所有的虐殺戲都非常直接的呈現(xiàn)在大銀幕上,割頭皮鏡頭的血腥程度比較原版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最后著名的群尸啃食戲居然遠沒有原版來得震撼,作為虐殺片粉絲表示腸子神馬的早就是作料級別的了,還不如原版中斷頭來得更有視覺沖擊力。但是新版更有意思的處理是,群尸并沒有像原版中那樣把Frank的頭掰下來,而是把他臉上的皮都撕掉,露出來一個蒼白的木頭模特的面孔。這個改動強調(diào)的是對Frank這個狂魔的刻畫:他不過也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而已,而這也是他真正的恐懼源頭。
當(dāng)然為了迎合當(dāng)代觀眾的口味,最后高潮部分的動作戲大大加長,肉搏撞車神馬的,不過“殺不死的小強”這種戲碼的上演未免顯得累贅。
不管是老版還是新版我都不理解為什么要有一個警方找到他尸體成功破案的結(jié)局。如果說原版是1980年的難免要更“保守”一點那也說得過去,但是新版完全可以在Frank在恐懼中想象自己被剝皮變成木頭模特時結(jié)束,后面警察部分完全多余沒有意義。
新版中最不滿意的其實是配樂。如果說最開始顯示主創(chuàng)人員字幕時的配樂還有點《亡命駕駛》式的80年代復(fù)古曲風(fēng)討人喜歡,那后來貫穿全片過于頻繁的悲憫哀樂就實在是沒意思了。
不過總的來說這次的新版很大膽創(chuàng)新,值得一看。
3 ) 孤獨的人尋那孤獨的鬼啊
喘息著,喘息著
我,看到你了
呵呵呵
放開她,趕緊給我滾你這混蛋
好了,好了
現(xiàn)在正是
孤獨的人
尋那孤獨的鬼啊
嗯
接著走嘛
我跟你走了
一個人了啊
被發(fā)現(xiàn)了嗎?
跑啊
接著跑啊
哪里都沒有一個人呢
這繁華的大都市
億萬人不息
燈光如流星
閃啊
閃啊
閃啊,啊
這天地
容不下你我
你我
共赴極樂
有
何不可呢?
去我家里吧
有的是
絕倫的女子
明眸撐天
永不閉眼
陪著你我
陪著
恐慌什么呢
別叫啊
越叫
我越心顫呢
顫得厲害呢
沒有一個人
這世界如此孤單
我何嘗想要你的命啊
別誤會嘛
我只是
要
要
要啊
我
又不是不知道
你家在哪里
隔著衣櫥縫啊
看你白凈身啊
頂上翠玻璃啊
亮光撒滿床啊
尖尖嫩竹筍啊
和著軟面團啊
浴缸水面的小泡泡
輕輕地手指壓一壓
那個
壓一壓
走到家門口啊
你回眸那個一笑呀
笑一笑啊
笑一笑
我也對面笑啊
就這么一下子啊
嗯啊
那么一下子啊
香那個消啊
啊啊
啊
玉,玉殞嗯啊
啊啊
撫摸著你的雙肩啊
溫?zé)岫甲兞死渌?br>軟軟般的手蹄
化作了
化作了
大理石的直白啊
脖子上的小噴泉呀
咕嘟嘟的冒喲
可憐的人兒呀
你我陰陽兩隔
卸去了你的偽裝喲
把我的身心裝喲
明晃晃地小刀快呀
你粉靈靈的頭皮蓋兒啊
靈魂就在當(dāng)下呀
被我一手?jǐn)?br>小兔抱著亂跳呀
回咱的小窩去了
陪我共長夜啦
身邊不止你一人兒
姐妹們多相見
一起待到那
待到那荒涼世啊
親愛的
你說話呀
你倒是說話呀
別光沖我呲牙樂啊
白牙晃得我頭欲裂
我那個親媽在哪里
潑點冷水解解渴
鏡中那人是阿誰
阿誰?。?br>
伊
又笑了
誰
更能笑到最后呢
朗朗乾坤,日光盡處
同性相殺異性相殘
吐出了一口冷氣
狡黠地看著前方
4 ) 想成為殺人狂魔嗎?
全程幾乎都是第一視角,搞得好像我是殺人犯一樣,不過也確實挺特別的。整部電影除了血腥暴力色情這樣的重口味場面外,其他沒什么看頭。也不知道究竟要講個什么,沒有深意,純粹是沖著名字來的。
男主從小看慣了母親與各種男人的曖昧場面,還不時受到母親的辱罵和鞭打,所以后期導(dǎo)致產(chǎn)生了一些心理問題??催@部電影的父母應(yīng)該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而不是只要活著就行。強行扣出來一點意義,哈哈??
最驚悚的場面應(yīng)該是男主割女人頭皮的畫面,挺血腥的。不過我好像對血腥暴力的場面沒什么感覺,不害怕也不覺得刺激,可是我有種想自己動手實操的沖動。我最近看的電影總是出現(xiàn)剝皮的畫面,尤其是剝頭皮的時候,特別像剝個柚子皮一樣很輕松,搞得我很想試試看那個手感究竟是不是一樣的。
估計別人看了這影評,害怕的不是電影,而是我這個人吧,怎么有這么血腥的想法。但我覺得每個人應(yīng)該都有內(nèi)在最原始的沖動,就是獵殺。畢竟我們的祖先在很長的一段進化史里都是以狩獵為生的。其實也可以說,這是人性里的原罪,我承認(rèn)我這部分獸性,但是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么特別大的事情刺激而做出超過人性范圍的事,至于那些邪惡的念頭,偶爾想想而已。
5 ) “嘩啦”之后便是死寂
原本只打算寫一下有關(guān)《塞拉的領(lǐng)主》和新版《瘋子》的疊加評論,但發(fā)現(xiàn)心中對嘩啦幫這個非官方美式驚悚恐怖片團體有著些許感想,便在此一并道個痛快。初中是我最迷戀嘩啦幫恐怖片的時期,從《電鋸驚魂》系列開始,《人皮客?!废盗?、《千尸屋》系列、《隔山有眼》系列、《尸骨無存》、《死寂》、《狼溪》、《黑暗侵襲》,部部沒有錯過,其成員也成了我真正迷戀的第一批恐怖片導(dǎo)演,本土的“電鋸鐵三角”(詹姆斯溫、雷沃納爾、達倫林恩鮑斯曼)、“昆汀教徒”伊萊羅斯、“搖滾夢魘”羅布僵尸,再加上編外的亞歷山大阿嘉、尼爾馬歇爾、克瑞格麥克萊恩,當(dāng)時完全為這批酷到家的以“拍攝殘酷的恐怖電影”為宗旨的青年才俊所折服。后來,升入高中,看電影的時間少得可憐,漸漸也與嘩啦幫有了時間上的距離。升入大學(xué),才開始惡補近年來錯過的嘩啦幫電影,卻發(fā)現(xiàn)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喧嘩過后只剩下了沉寂來供人回味。
先說我最中意的伊萊羅斯,被塔倫蒂諾稱作“恐怖片的未來”的他顯然沒把這句夸贊當(dāng)回事。羅斯似乎對導(dǎo)演這一行失去了興趣,《鐵杉樹叢》的焦躁平庸很難讓人想象導(dǎo)演還是那個拍出過《尸骨無存》和《人皮客棧》的恐怖新貴。近期的他對演員和制片頗為投入,但似乎也是抱著過癮的心態(tài),除了《無恥混蛋》的臉譜化表演,更多的則是《死亡證據(jù)》與《食人魚3D》中的醬油角色,而對待讓其揚名立萬的《人皮客?!罚约阂彩遣回?fù)責(zé)任的交由別人胡亂搞出了部不三不四的錄像帶第三集來應(yīng)付影迷,制片方面,質(zhì)量每況愈下的《最后一次驅(qū)魔》系列足以說明用心之淺,惋惜之余,只希望由羅斯制片并擔(dān)任主演的《劫后余生》能為其扳回一城。
羅布僵尸無疑是嘩啦幫中最全能的一位,集哥特?fù)u滾名家、地下漫畫師、神秘主義信徒、死亡裝置設(shè)計師與恐怖片導(dǎo)演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他注定了自己的作品將是嘩啦幫中最狂野詭異的。從《千尸屋》系列開始,便一直追看《萬圣節(jié)》和鬼馬的《鬼界超級混蛋》,其為《刑房》執(zhí)導(dǎo)的偽預(yù)告片《納粹女狼人》也刷了無數(shù)遍,但是看過《萬圣節(jié)10》和最近的《塞拉的領(lǐng)主》后,我發(fā)現(xiàn)這個蓬頭垢面的狂人似乎江郎才盡了。將殺人狂弄成僵尸的新版《萬圣節(jié)》在此不多說,單說一下《塞拉的領(lǐng)主》。一如僵尸之前的電影,《塞拉的領(lǐng)主》里飄蕩著刺耳的重金屬搖滾,布滿著恐怖的死亡符號與宗教褻瀆,標(biāo)準(zhǔn)先鋒MV風(fēng)格的畫面骯臟血腥,人物頹廢,充斥著對黑白恐怖老片的迷戀,可以說是集齊了僵尸作品的面子,但是對于故事的里子,本片不僅劇本殘缺,而且敘事緩慢,一切給風(fēng)格讓路,其后果便是影片的空洞與輕浮,要知道,《千尸屋》里可是看到了《德州電鋸殺人狂》和《魔界奇譚》等多座大山的身影的。
接下來說說自己近期最失望的達倫林恩鮑斯曼,脫離“電鋸鐵三角”的他可謂瞬間暴露了自身的各種不足。在將《電鋸驚魂》引入死胡同后,自己走為上策搞出了一現(xiàn)代《洛基恐怖秀》——《遺傳學(xué)歌劇》,可惜犯了與《塞拉的領(lǐng)主》同樣的錯誤,所以,即使其中有莎拉布萊曼,也終歸是一出浮夸的爛戲。接下來,無論是那部讓人哭笑不得的《11-11-11》還是毫無新意的翻拍自特羅馬經(jīng)典的《母親節(jié)》,都給人一種無力感?,F(xiàn)如今,鮑斯曼已經(jīng)淪入錄像帶恐怖片導(dǎo)演的行列,估計暫時翻身無望。說到鮑斯曼的翻拍,嘩啦幫的“翻拍帝”亞歷山大阿嘉不能不提,通過《高壓電》一鳴驚人后,阿嘉先后通過《隔山有眼》和《鬼鏡》等一系列翻拍作品逐漸確立了自己重塑經(jīng)典的能手形象,但是,近期的《食人魚3D》反而讓人啼笑皆非,阿嘉開始向主流妥協(xié)。長久以來只聞其聲未聞其人的《哥普拉》,與“哈利波特”合作的《角》,阿嘉主觀上早已經(jīng)不屬于恐怖驚悚電影,即使由其編劇的新版《瘋子》在視覺角度的選取和血腥場面的營造上足夠精巧而駭人,但這又與劇本有多少關(guān)系呢。同樣被主流招安的還有尼爾馬歇爾,在此不愿多提,《末日侵襲》完全是部動作冒險片,《百夫長》我完全是沖著法斯賓德而去看的。至于澳洲的克瑞格麥克凱恩,在那部平平淡淡的《逃離鱷魚島》后便幾乎隱退了,10年擔(dān)任制片的那部《紅色山丘》除了為《敢死隊3》苦苦物色導(dǎo)演人選的史泰龍外幾乎無人問津。
當(dāng)然了,并不是說嘩啦幫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精匠鬼才,詹姆斯溫與雷沃納爾這對完美組合依然在“后電鋸時代”為影迷保質(zhì)保量的呈獻出一部部精品,但是現(xiàn)如今美式恐怖片的衰弱大勢并不是一部《死寂》或是《陰兒房》就可以力挽狂瀾的,只希望今年的《招魂》能夠繼續(xù)保留那最后的一縷微光,以便在將來還能再次照亮以嘩啦幫成員為代表的新生代美式恐怖電影人的創(chuàng)作之路,即使現(xiàn)在這看起來有點理想主義的想象,有點自欺欺人的憂傷。
6 ) 血腥是重點,深度沒必要,不喜請勿近!
《瘋子》,給四分是因為影片的第一人稱主觀視角的表現(xiàn)手法,此種方式的影片確實見之甚少。
《瘋子》作為一部表現(xiàn)變態(tài)殺人狂的黑色電影,采取第一人稱視角來表現(xiàn)殺人狂的瘋子行為,的確帶給了觀眾非常真實的現(xiàn)場感,尤其是瘋子在停車場刺殺那個高個子美女的場景,作為觀眾,通過第一視角看到兇手的那把長刃一次又一次沒入那個女人身體的時候的感受,真讓人感受有些不堪,由此也更是印象深刻。對于片中主角,那個殺人瘋子的形象,影片也是多數(shù)通過第一視角看到的鏡子來展現(xiàn),給人以特別的另類感受。 此外,影片刻意通過大量的話外旁白來展示殺人狂的內(nèi)心,大量的語無倫次的道白,突出了變態(tài)殺人狂扭曲的內(nèi)心與病態(tài)的性格,加上那些鮮血飛濺的寫實殺人場景,更是強化了影片的黑色壓抑。
除了這些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影片基本還是一個俗套的恐怖犯罪故事,一個有著悲慘童年的人,造成了性格與心里的極度扭曲,進而在其成年之后將其郁悶與煩躁發(fā)泄在了其他無關(guān)的人的身上,往往這些人又都是女人.....同時,如多數(shù)的B級片一樣,影片同樣以血腥為賣點,那刀割頭皮的場景一個又一個,且極盡寫實之力,看著讓人不禁時而會冷汗?jié)i漣...想來這樣在吸引部分受眾的同時,定然也會將一大部分人拒之門外。
像以往影片描述的一樣,多數(shù)變態(tài)之人總有著一些執(zhí)著之事,《瘋子》除了將這執(zhí)著之事表現(xiàn)為殺人之外,還有就是對愛的萌動。片子后半部,瘋子殺人狂執(zhí)著的追尋那個女記者的情節(jié)也是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想來也是為了表現(xiàn)多瘋狂、殘忍的人,都會有著愛心一面吧。
《瘋子》是稍顯另類的影片,第一人稱視角突出了犯罪現(xiàn)場的真實感受,血腥是重點,深度沒必要,不喜請勿近!
第一人稱視角算是亮點了,除此之外就沒了,既不恐怖,也不懸疑,倒是有點小文藝~
還不錯!原版粗礪邊緣,新版精致迷幻,砍殺更凌厲,懷舊風(fēng)也很好
整體有點無聊 第一人稱視角很贊
我叫Frank 孤獨的尋美者 古董模特修復(fù)師 人們眼中的嗜血殺人狂魔 亦或渴求純潔之愛的小男孩 放浪的母親與浮靡的都市孕育了我 殺戮與幻覺是我唯一的安慰劑 直到有一日邂逅同樣鐘情封存永恒美麗的你 即便結(jié)局不如Francis與Jane般美好 我卻依然深愛你 那么請身著白色的嫁紗 并在地獄等待相逢 — 我的新娘
OST
哈哈,萌萌的霍比特人也會演這樣血腥的片啊
塑料模特修復(fù)師的愛情獵頭故事,七八十年代的質(zhì)感不錯,全程偽第一人稱的代入感也挺強。Alexandre Ajas雖說只是編劇,但有他參與的恐怖片翻拍基本不會失手。結(jié)局加一星
第一視角不錯,有點無聊
伊利亞伍德的角色除了無害的小受,就是暴虐的變態(tài)。本劇從第一視角展現(xiàn)了變態(tài)殺人狂的獨特世界。不過類似視覺系和紀(jì)錄片的風(fēng)格讓人極不耐煩。實驗主義的風(fēng)格讓整個電影彌漫地下的味道。
家庭是多么重要。
片子還可以,結(jié)局挖空心思惡心你,大量重口味全部爆發(fā),跟我預(yù)想的不一樣,ANNA也沒能活下來,這點還不錯哦,拍攝手法設(shè)計過,全片幾乎都站在了伍德的視角上,這樣做有弊也有利,但我覺得在這片里還是利大于弊,劇情故事不新鮮,但大量血腥殺戮畫面直逼眼前,足以彌補不足伍德適合這個角色!
第一人稱視角的設(shè)定挺有趣的,代入感很強。
通篇的第一視覺與高度重復(fù)的殺人手段令人乏味。弗洛多演變態(tài)真是太帶感了。
Elijah wood 的呆萌還是很適合當(dāng)個小變態(tài)態(tài)的
太愁人了 就不能找個稍微有點魅力的男演員嗎!一看內(nèi)男的便秘臉?biāo)缓鹁陀X得好無趣啊……配樂和細節(jié)做的都還可以
本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部分都采用第一視角拍攝,有些難適應(yīng),不過這個嘗試很有意思,更能體會到主角心里的扭曲和變態(tài),加上背景一些故意嘈雜的音樂和音效,看到血腥場景,讓人第一次覺得當(dāng)一個瘋子絕對不是什么好事情。作為翻拍版,情節(jié)基本上和老版差不多,其他方面就乏善可陳了。。。
全片主觀視角。
異常的簡單粗暴
頭發(fā)不會腐爛 但是頭發(fā)也需要營養(yǎng)的
基本全程主觀鏡頭 用一個平淡但血腥的故事講述弗勞多老爺是怎么為了給妹子帶上指環(huán)而變成咕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