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秦腔的人,就算不是戲迷,也都會知道《三滴血》??戳藨?,往往就會哼唱幾句……這部戲,不光故事令人拍案叫絕,戲曲唱段也經(jīng)典得家喻戶曉,絕對能夠稱得上易俗社的門面擔當,當屬代表作品中的代表作。
閑話少說,直接入題:
在陜西韓城縣做生意的山西商人周仁瑞,曾有一對孿生子,因妻難產(chǎn)身亡,無力撫養(yǎng)的他只好將小的兒子送人。留下長子取名周天佑,也經(jīng)常托付給乳母王媽照料撫養(yǎng)。
多年以后,買賣一直都不景氣的周仁瑞帶著兒子周天佑回到山西老家。弟弟卻擔心哥哥帶著侄子回來爭分家產(chǎn),聽信其妻教唆,逐將哥哥告上官府。五臺縣令晉信書以滴血認親的方式,斷定周天佑不是周仁瑞的兒子,并將周天佑驅(qū)逐出境,由此父子失散。
被驅(qū)逐的周天佑尋父不見,決定上山求簽,途中偶遇“鄰家小妹”賈蓮香。賈蓮香和父母來五臺山上香祈愿,一家人被老虎欺散,落單的賈蓮香被周天佑舍身相救——兩人雖是鄰居,可周天佑自小在陜西韓城長大,所以并不相識。
英雄不能救美,救了美人便要以身相許。這段戲,既搞笑,又真誠,看一遍就記住啦:
“空山寂靜少人過,虎豹豺狼常出沒。除過你來就是我,二老爹娘無下落。你不救我誰救我?你若走脫我奈何?常言說救人出水火,勝似焚香念彌陀?!边@是賈蓮香對救命恩人周天佑的一段說唱。由于這個女孩子獨自一人在大山深處,剛剛虎口脫險,“前怕老虎后怕狼”,自然糾纏著他不肯放手。周天佑被她左一聲哥哥、右一聲哥哥叫的心軟,也只能無可奈何陪著走路。【這一段戲,就是經(jīng)常單獨拎出來演唱的折子戲《虎口緣》】
眼看天色漸晚,賈蓮香走不動路,兩人正在掰扯的時候,被她父母撞見了。周天佑受了一點冤枉,賈父過意不去,拿出十兩銀子給他當做路飛盤纏,小伙子感激凄零,跪地磕頭;知女莫若母,賈蓮香的媽媽看到女兒一往情深的樣子,就和她父親商議,順帶給娃把婚定了。周天佑順水推舟,作揖致謝,嬌羞的賈蓮香在旁邊嘟囔:“十兩銀子都叩頭,這就該叩頭,才作了個揖,連輕重都按不住……”
這邊廂,周仁瑞的小兒子是王媽牽線搭橋,賣給了只有獨生女兒李晚春的寡婦李三娘,取名為李遇春。眼看倆娃已經(jīng)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李三娘和王媽商量如何讓二人結(jié)為夫妻:最終依照王媽的建議,說李遇春是親生的(擔心他知道自己身世之后,將來尋找生身之父),反而將親生的女兒李晚春說成是抱養(yǎng)的——如此一來,姐姐李晚春將來就會是弟弟李遇春的媳婦。這兩人的關(guān)系有多好,開篇不明就里的李晚春曾唱言:
“兄弟窗前把書念,姐姐一旁把線穿。姐弟二人同作伴,天倫樂事非偶然。可恨女兒難久站,出嫁便要辭家園。母女姊弟怎留戀,想起教人好心酸?!?/p>
可惜好景不長,李三娘病故,鄰村無賴阮自用偽造婚約,要強娶李晚春。因李氏兄妹拼死相爭,無賴就將他倆以“姐弟成親,亂 倫敗 俗,有傷風化”的罪名,告到府衙。那時候還沒有DNA鑒定技術(shù),韓城官衙也沒辦法,層層上報,后來就從山西五臺縣借調(diào)了晉信書來斷理此案。
晉信書依然運用滴血認親的辦法,卻判定李氏兄妹是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姐弟……于是,無賴就趁勢強娶李晚春。結(jié)婚當晚,李晚春用計將無賴灌醉,趁其不省人事之機,逃離出本地。
李遇春為了尋找姐姐,在途中遇見周天佑,兩人互生好感,隨即義結(jié)金蘭。在做自我介紹時,李遇春的這段唱詞,就算不懂秦腔戲的關(guān)中人,恐怕都能哼唱幾句:“祖籍陜西韓城縣,杏花村中有家園,姐弟姻緣生了變,堂上滴血蒙屈冤。姐入牢籠她又逃竄,大料她逃難到此間……”
菩提老韓 ,贊 1.3萬
趙牧陽曾憑借改編此曲一節(jié),在崔健網(wǎng)絡演唱會上“炸鍋”。
這一段,就是有名的折子戲《結(jié)盟》。
兄弟結(jié)盟之后,此時由于匪患猖獗,正逢朝廷招兵買馬,二人商議共同赴往河北投軍剿匪。 斗轉(zhuǎn)星移,周仁瑞一直都走在尋找兒子的路上,風塵仆仆中遇見了王媽。故人相見,往事重提,悲痛不已。激憤難擋之下,兩人遂決定前往五臺縣找晉信書討還公道。晉信書為了證明自己滴血認親的技術(shù),把周仁瑞弟弟父子二人找來,當場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二人并非親生……就在是是非非,糾纏不清之際,晉信書接到了來自兵營的白牌調(diào)令。 原來,周仁瑞的雙胞胎兒子,一個能文,一個能武,在軍營里混的如魚得水,已經(jīng)當上官了。而今已經(jīng)上報,稟明當初冤情,要捉拿這個糊涂的縣令,興師問罪。 李晚春因?qū)ふ业艿芾钣龃?,來到兵營,誤將代弟禮遇招待她的周天佑,當做李遇春,為此惹出啼笑皆非的麻煩。周天佑百口莫辯,只得急忙出門,親自找尋李遇春。
正在這個時候,收到成婚邀請的賈蓮香與父母一同來到軍營,在等候周天佑之際,看見了急忙趕過來的李遇春。因此,一家人又產(chǎn)生了誤會,拿賈蓮香她媽媽的話說:“出門打了個轉(zhuǎn),換了身衣裳,就翻臉不認人了。”
當然,在周天佑折身返回之后,大家見了雙胞胎,才明白個中緣由,冰釋前嫌。最后,兄弟二人因全家團圓心情大好,依照上面發(fā)來的指令,僅將晉信書革職了事。
由于三次使用了滴血認親,這部戲因而取名《三滴血》。那么,滴血認親這件事究竟是否靠譜,有沒有什么科學依據(jù)?在《閱微草堂筆記》中,紀曉嵐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聽孫樹森說,山西有個商人把家產(chǎn)托給弟弟打理,自己外出經(jīng)商,并娶妻生子。十多年后,其妻病亡,于是攜子還鄉(xiāng)。他弟弟擔心索要家財,于是誣陷其子為抱養(yǎng)關(guān)系,不能繼承財產(chǎn)。兩人的官司打到官府,當官的不去追究真假,而“依古法滴血試,幸血相合,乃笞逐其弟?!?/p>
挨了鞭子的弟弟,并不愿意相信滴血認親這項技術(shù),于是拉著自己的兒子去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子并非親生,從而追查出其妻出墻越軌。因此“弟愧不自容,竟出婦逐子,竄身逃去,資產(chǎn)反盡歸其兄,聞者快之。”
據(jù)信,滴血認親來自“見汝南先賢傳”,從漢代起就有了這種說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條件都符合這項技術(shù)。反而言之,也就是說能夠通過其他手段來改變“結(jié)果”。能不能精確運用,還在于實踐者的熟練技能和智巧決斷。
翻閱諸多評說,竟然發(fā)現(xiàn)《三滴血》原本與當前故事,竟然被刪減了許多情節(jié):
李晚春被無賴阮自用挾持強娶,這個無賴讓妹妹來說服新婚燕爾、貌美如花的娘子,以便得逞。故而,李晚春先是用計將阮自用的妹妹灌醉,在阮自用喝得酩酊大醉進入洞房之后,將他妹妹拖上了婚床,致使兩人在不知覺的情形之下發(fā)生男女關(guān)系。這也是李晚春能夠成功出逃,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第三次滴血認親,周仁瑞的弟弟發(fā)現(xiàn)兒子并非親生,過堂細審的結(jié)果:其實是其妻馬氏和鄰居賈連城(就是賈蓮香的父親)有染所生。改編后的劇本里,馬氏剛要交代……就被周仁瑞和王媽大鬧風波,給遮掩過去了。這也符合周仁瑞對弟弟的仁慈,之前弟弟有多么刻薄無情,此刻就具有多少反諷意味。
講真,這個故事看完,不禁冒出一身冷汗:真實背后有多少陰謀與暗算,進過創(chuàng)作藝術(shù)的升華和掩飾,呈現(xiàn)出來的就有多么虛偽與荒唐——人世間的真情深意,大抵上,是經(jīng)不起推敲追問的。我們只需要強顏歡笑,在風花雪月的如煙往事中,尋歡作樂。
現(xiàn)在滴血認親已經(jīng)沒有可靠性了
“把你含佛滴兜滴,一會含生瞎量個”??
在易俗社看了一大半但是人很多好嘈雜很多人更多是拍照沒有基本觀影禮儀 但是坐后排聽到膠卷傳送的聲音真的很滿足 回去后在b站補完了沒有字幕陜西話大半能聽懂 劇情很傳統(tǒng)很戲劇性
超好看!滴血??認親梗?雙胞胎梗。全巧民演的小花旦靈靈的,嘴巴還很損哈哈哈哈哈哈哈。感覺她有點像朱媛媛?周海媚??催@部可以嗑兩對cp,值了。
前一小時真是氣死了!看完后讓我想起之前看的趕集視頻中觀看秦腔的觀眾說:“好人前半場受苦,后半場還受苦,誰還看??!”總之人不要讀死書,盡信書不如無書。
蓮香好可愛哦哦哦,這算不算一種走進科學,#論滴血認親有多不靠譜
看過留痕
秦腔的經(jīng)典,百年易俗社的經(jīng)典。
好
經(jīng)典!
這是標準的傳統(tǒng)戲,簡單粗暴的曲折劇情。
如今成了易俗社的經(jīng)典。高中演話劇時用過秦腔《三滴血》中的內(nèi)容。很愛。 關(guān)中話,但不是佟湘玉。
虎口緣誰看誰說可愛
作為一個西北人,從小是聽著秦腔長大的。在西北農(nóng)村,秦腔是最重要的娛樂文化,幾乎每個村子都有戲臺,農(nóng)閑了老百信聚一起就成了自樂班,唱的好不好不重要,圖的就是吼這一嗓子的爽快勁。包括我在內(nèi)的年青一代,是聽著流行音樂長大的,大多對秦腔嗤之以鼻,人到三十,回頭聽伴隨著童年的這種曲子,突然就喜歡上了。三滴血幾乎是秦腔里,個人認為最好的一部。詞雅,劇情有張力,有內(nèi)容也很幽默。這個版本實在太好了。
一波三折
就沖著秦腔,就完全值回票價!哪個人要是能開發(fā)出一種app, 是能把所有手機里的語音資料轉(zhuǎn)換成各種方言(我要四川話跟陜西話),就好了呢(應該會有不少需求吧,猜?)。
好本子,好陣容,坤伶小生絕絕絕!念白就很可愛,算是知道鄉(xiāng)里人一套又一套的俏皮話都是打哪兒來的了,地方戲的妙處果然不可言喻~話說易俗社百年前都把滴血認親鄙視得死死的,現(xiàn)在要還用這個梗那可真是不該嘍
故事很精彩,滴血認親的荒誕,糊涂官可著一家反復坑,雙胞胎的故事也是經(jīng)典題材。
又是好戲一部,人倫中的父子、夫妻、兄弟等等全部因誤判而產(chǎn)生的鬧劇,完整度之高讓人驚奇,悲喜交加順便諷刺了一番盡信書的腐儒,唱詞也是很好,甚至科普了生理常識,劇情緊湊兩小時也不覺長,不可多得的好秦腔啊!
好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