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cult片的受眾都不是很多。
哪怕是小影我,有時候也會對某些畫面表示欣賞不來。
但今天要推薦的這部不一樣,至少在小影的閱片經歷里,它真的是很特別的一個存在——
想當初,1977年的《陰風陣陣》曾被稱作恐怖片中的翹楚之一。
哪怕后來經過翻拍,也仍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年度最佳。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導演達里奧·阿基多——
作為恐怖片中的神級人物,他留下的鏡頭與音樂幾乎永遠都不會過時。
包括今天要說的《刺透》,里面有太多內容都在向這位大師致敬。
只是你可能想象不到, 這部優(yōu)作竟然是出自于一個九零后。
本片導演叫做尼古拉斯·佩謝,他的上一部作品《吾母之眼》曾獲得過第32屆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攝影獎的提名。
和《刺透》類似的地方是——
它們仿佛都在試探著觀眾對變態(tài)心理以及殘酷虐待影像所產生的那種包容心。
什么意思?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在挑戰(zhàn)cult風格。
看看我們這些觀眾,究竟是否能從中體會到這種獨特的快感。
雖然到目前為止,尼古拉斯·佩謝僅有這兩部長片代表作,但在不久以后,他的新作卻很有可能會為他創(chuàng)下一個新的里程碑。
至少小影是抱有期待的,它就是——
2020版的《新咒怨》。
沒錯,是美國人拍日式恐怖。
就好比《刺透》,同樣也是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村上龍的著作。
總之,片中所含有的變態(tài)成分真的是非常熟悉了。
當然,類似這樣風格的影片,還得有優(yōu)秀的主角來配才行。
這也是《刺透》成功的原因,尤其是女主米婭·華希科沃斯卡,簡直再合適不過。
米婭·華??莆炙箍?,熟悉她的人大多都是通過《愛麗絲夢游奇境》這部影片。
但大家或許不知道,她身上的氣質卻并非僅僅局限于愛麗絲,反而,有種獨特的野性。
比如當初在《斯托克》中,她就有過一些大尺度的表演令人驚艷。
這一次就更牛了——
影片里,她飾演了一位應召女。
故事還要從一個精神渙散的男人說起。
坦白說,從第一個鏡頭起,小影就覺得此人奇奇怪怪。
怎么會有人拿著堅韌的利器戳向自己的孩子呢?
可事實的確是——
男人對孩子起了殺心。
原來,由于童年埋下的陰影,男人從小便養(yǎng)成了一種懦弱的性格。
但他懦弱,不代表他心中就沒有欲望。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只身來到了一家酒店。
房間就只有他一個人,可不知道為什么,男人神情緊張,四肢也無處安放。
甚至開始了“自導自演”,像是在迎接一場會面。
沒錯,為了這一次見面,男人在房間準備了許久。
是因為就像他說的那樣——
從來沒有過SM的經歷,所以緊張?
不,他緊張的原因是,他從來沒有殺過人。
是的,他招妓不是為了享受身體上的愉悅,而是想要完成他這一生的愿望。
在這一天來臨之前,男人真的做了許多功課。
終于,他等來了那個“送死的女郎”。
在剛開始,一切都發(fā)展的非常順利。
只不過后來的情景,突發(fā)的讓人有些難以想象——
不知怎的,女人在浴室自殘,待男人進門的那一刻,早已是鮮血淋漓的場面了。
這一刻,男人慌了,他不僅沒有趁亂將女人殺掉,甚至還幫她包扎,將她送往醫(yī)院。
也正因如此,女人看起來似乎對他產生了更多的好感。
于是,在去過醫(yī)院之后,女人將男人帶回了家。
孤男寡女共處一室,想必不該發(fā)生的事情在這個時候也能順理成章的更進一步。
然而在關鍵時刻,兩人竟然突然剎車……
緊接著,全片最精彩的一刻出現(xiàn)了——
就在男人要繼續(xù)謀殺計劃之時,女人開始了她的反殺。
如大家所見,兩性間的權力關系于封閉的SM秀場里幾經反轉,然后最終定格在女人的手中。
所以在驚悚之余,說它是女權電影也不為過。
當然,《刺透》的優(yōu)秀并不在于它隱晦的內涵,而是整部影片觀賞下來,刺激感接連不斷。
導演特意精簡了人物、故事與空間,把更多精力都花在了打造獨特的品味上。
事實證明,在融入了老電影的復古元素之后,此片還真有了一種獨一無二的觀感。
在影片后半段,男女主角會發(fā)生一次身份的互換,至于互換以后又會有怎樣的結局,小影就不做劇透了。
不過在最后一定要強調的是——
無論大家是沖著情色謀殺案,還是變態(tài)玩家棋逢對手,總之,這部影片一定都會滿足你。
禁片?VIP電影?關注微信公眾號:深夜影薦,回復片名有驚喜喔~
【刺透PIERCING】(一般偏下) 前衛(wèi)的“反SM”+“血腥驚悚片”
(幾處可能會稍有不適)的單線故事,劇情過于簡單,男女主角色反轉的那個度欠缺了些,懸疑驚悚氛圍營造也差了點,所以如果作為“驚悚”來講可能還不夠格。男女主演技都不錯,BGM也不錯,劇情設置加上驚悚暗示如果再豐滿些,這部片應該會更好。
懷疑就是一部畸形的“女權”片
在我的bgm里,只有我能殺死我自己
昨天在家看一部驚悚片,這部電影玩了一把冰錐梗。
說起冰錐梗,第一個想起的估計是《本能》,第二個嘛,應該就是星爺?shù)摹短訉W威龍3之龍過雞年》了。
《龍過雞年》的第一場戲就是百萬富翁王百萬被人用冰錐戳死了。
這個冰錐梗也是從始至終地貫穿著整部電影。
冰錐這種東西,可以戳冰,又可以戳人,而且還攜帶方便,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的必備工具啊。
好了,那就直接進入正題吧。
《刺透》
《刺透》根據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龍的小說《穿在乳頭上的洞》改編。
故事講的是一個施虐傾向的男人計劃在酒店招妓,并將其殺害,但計劃卻趕不上變化,一系列意外的發(fā)生,讓他與這名妓女的身份有了一個互換。
咱們國內的電影取個名字,往往都要絞盡腦汁,而像好萊塢電影往往簡單粗暴。
《刺透》的英文原名《Piercing》,“pierce”意思就是刺入,穿透,+ing,就是現(xiàn)在分詞的形式,意思是正在刺入,到底是誰把誰刺透了,再說。
《刺透》劇組,導演在最右
導演尼古拉斯·佩謝是個90后,說得準確些,是1990年出生,現(xiàn)在也不過29歲,這個年紀對于導演來說,很年輕了,他比畢贛還小了一歲。
他的處女作《母親的雙眼》很驚艷,近幾年好萊塢出了不少質量上乘的恐怖片,《母親的雙眼》就占有一席之地。
《刺透》是他的第二部作品,他用反套路的手法打造了一部很復古的SM電影,而且還總牽著觀眾的心理預期走,反轉再反轉。
男主克里斯托弗·阿波特知名度不算高,但也是美國各種獨立片中的熟臉,《登月第一人》里也有他。
女主米婭·華希科沃斯卡,一直都不溫不火,就是那種你能記住她的名字,卻總想不起她的代表作是什么的演員。
剛出道的時候風格小清新,其實我個人覺得,比起小清新,她的氣質更適合驚悚片。
《斯托克》、《猩紅山峰》就挺適合她的。
《刺透》里的抖M妓女,她演起來也并不違和。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部電影,就是跟心理預期對著干。
影片一開始,男主角拿著冰錐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比劃著。
比劃了又比劃,也沒有下手。
當他抱孩子的時候,懷里的孩子突然用一個陌生成年男子的聲音,跟他說。
“你知道你必須要做的事”。
這是他的心魔,還是他的孩子被惡靈附體了,讓我們往下看。
接著,就是他的一段獨白,內容是關于他的殺人守則。
受害者必須是妓女,必須會英語,因為他們必須用英語表達恐懼。
以上是必須要遵守的大前提。
他制定了一個殺人計劃。
第一步.為了防止受害者逃跑,先把受害者綁起來,堵住她的嘴。
第二步.要換衣服,因為會血濺當場。
第三步.這種事肯定不能在家里干,得找一個酒店。
第四步.需要一套捆綁-殺人-分尸的工具。
第五步.親自測試氯仿的效果,并在筆記本上記錄效果,目測這可能是一位理科生,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讓人欽佩。
第六步.臺詞需要彩排,做到不引起對方的懷疑。
第七步.殺人的一整套流程也要預先進行模擬演練,這一段的音效也是著實嚇人,比如捅、鋸的聲效都做得極為到位。
第八步.清理現(xiàn)場,并記下從開始到最后的總時間。
并計算得出他動手需要的預期時間,他需要在這個時間內,完成他的預定計劃。
彩排成功之后,就正式打電話,妓女無所謂是誰,只要會英語就行。
我們的女主角就這樣登場了。
有沒有想起河正宇主演的《追擊者》,他在里面演的就是一個變態(tài)連環(huán)殺手,他招來的妓女最后被他斬首。
是不是心里已經有了預期了?
看到這的時候,我就在想,有沒有可能是反殺啊。
一開始,一切都是按著男主的原計劃進行的,他擦指紋的行為,并沒有引起女主的懷疑。
在女主眼中,男主只不過是一個有潔癖的新手客人罷了,畢竟他們字母圈,什么樣的怪癖都是存在的。
到目前為止,一切還都在男主的掌控之中,他看起來像一個喜歡SM的客人,她只是一個提供重口味服務的妓女。
但是差錯還是發(fā)生了,以一種誰都沒想到的方式。
可能是男主說錯了什么話,女主就借口去了洗手間。
他與她之間角色的互換,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的。
因為女主在洗手間里半天沒有出來,他就打開洗手間的門。
發(fā)現(xiàn)了極為震驚的一幕,女主拿著剪刀瘋狂地戳著自己的大腿。(因為畫面實在引人不適,我就不做動圖了。)
男主這時的內心戲應該是,天哪,這女的怎么比我還兇殘啊,這路數(shù)我可沒見過啊。
他從原計劃殺人變成了救人。
不但幫她做了簡易包扎,還一路幫到底,送女主去了醫(yī)院。
就在去醫(yī)院的路上,女主跟男主說,我知道你的目的。
這時,男主就有些謊了,是看破了自己準備報警,還是想配合自己?他拿不定主意,所以就給自己的妻子打了一個電話。
而他的妻子竟然知道他要殺人,非但沒有阻止,還給他分析可能性。
他妻子還總結了三種可能性。
1.受害者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但她想死,她什么都不會跟醫(yī)生說,那就把她帶回去,殺了她。
2.受害者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她只是在拖延時間,她正在跟醫(yī)生講發(fā)生了什么。
3.受害者什么都不知道,男主可以繼續(xù)殺人的計劃。
其實女主是第三個情況,她啥都不知道,以為自己碰上了一個字母圈的同好者。
男主找了自己的預備目標,女主找了自己的預備性伴。
男主終于可以完成計劃了么?還剩下四分之一的進度條說明了一切。
難道女主是器官黑市里面負責釣魚的不成?還是男主費盡周折地殺掉了女主?
可能是女主預感到了什么,所以她在吃飯的時候,在倆人的食物里加了點料。
這回反殺應該坐實了吧,那他到底是不是被反殺了,以及是什么造成他去殺人,在這里就不劇透了。
說回到電影,雖然它的評分并不高,但是它對于驚悚片套路的反向運用是值得肯定的。
本片把以往驚悚片里的套路拆解重構來形成一種反類型,看完之后再想要在找到一個對位影片的話,我想應該是昆汀的《金剛不壞》。
同樣是一個變態(tài)殺手,卻被他眼中的目標反殺掉了。
但《刺透》又對殺手本人變態(tài)心理的形成發(fā)掘的不夠,或者說他壓根的著力點也沒在殺手的心理層面上。
他只是用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開了驚悚片一個玩笑。
這片肯定跟拉斯·馮·提爾的《此房是我造》配套觀看。
看看一個業(yè)余變態(tài)殺手和一個職業(yè)變態(tài)殺手的差別在哪里。
再聯(lián)想下去年圣丹斯電影節(jié),《刺透》、《麗茲》、《柯萊特》這三部去年在圣丹斯首映的電影,女權三連。
什么時候米婭·華希科沃斯卡、凱拉·奈特莉、科洛·塞維尼與克里斯汀·斯圖爾特一起演一部電影,一定相當有趣。
(文章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
-FIN - 公眾號:小鮮電影(xiaoxianmovie)
男主準備在酒店殺一個妓女,自己都演示一遍,時間什么的,都用筆記記好,但是妓女來到后卻沒按要求脫衣服綁在床上,而是去廁所自殘,(這里就想不明白,既然要殺她,為什么又要求她?還有雞頭來電怎么知道男主要殺妓女?)帶妓女去醫(yī)院包扎,跟妓女回家,妓女下藥迷暈男主,男主沒倒下前準備殺妓女,沒成功,被妓女知道要殺自己,最后邦了男主在沙發(fā)上。
拿著兔子的小女孩是誰?剛開始妓女下催眠藥男主準備倒下的時候,還以為是妓女,但后面看著又不像認識男主,男主本打算按計劃用冰錐殺妓女,后來迷藥發(fā)作倒下,妓女看到筆記,就按筆記按樣畫葫蘆,最后畫面停在妓女拿冰錐放在男主肚子上
在送醫(yī)院的時候和老婆打電話,老婆也知道他要殺妓女?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
作者:Lizard(來自豆瓣)
來源://www.douban.com/note/705927073/
你有戀物的經驗嗎?物與人的差別是什麼?戀人與戀物究竟有什麼區(qū)別?尼古拉斯?佩謝帶來的《穿在乳頭上的洞》講述了在一個怪異的世界的怪異事件,一個男人叫了一個妓女,他想殺了她,但等他要動手時,卻發(fā)現(xiàn)妓女在瘋狂戳刺自己大腿,於是他驚慌失措,因為一切都怪異的不得了,然而一切卻又多麼似曾相似……
尷尬是這樣的一種狀況,一個男人向一個他以為愛他的她告白,然後她卻說一直把男人當朋友而已,又或者是這樣一種狀況,你滿懷欣喜的到了她家門前,卻發(fā)現(xiàn)她的床上躺著另一個女人,尷尬是所有人都拿一樣的劇本,而你拿了不同的劇本,造成的認知錯亂與角色錯位,所以當本片男主聽從「聲音」(無論是嬰孩發(fā)出的聲音或者電話裡發(fā)出的聲音或者從夢境中的女人的聲音)行動,他都拿了「殺人魔」的劇本要「殺人」,於是殺人便有了兩種可能的意義,1.他是個反抗系統(tǒng)者,因為系統(tǒng)不準他殺人,這也是我們社會對殺人普遍的看法,所以在我們的社會通常殺人是可怕且駭人聽聞的,因為這是系統(tǒng)不容的,但是在男主所在的世界不一樣,他是2.他是被「聲音」驅使著,這個聲音是一種命令,於是殺人是一種順從,而在我們世界,被「聲音」驅使殺人的人我們通常不會將其與殺人者當成同一種人,而是當成可憐的精神病患對待,因為「他不是自己想殺人,而是被迫殺人,被自己的疾病強迫」所以他的老婆像是沒事一樣可以跟他談論他預備殺妓女的計畫的可能結果,他想殺人來解決自己的焦慮,在女主來臨之前那數(shù)次的演練的目的在於他在練習中感到了幻聽、幻視、幻知 ……他在其中表現(xiàn)的游刃有餘且孔武有力。
但他最後沒有做到,因為當一個實際的對象出現(xiàn)在他面前,不只是以物的形態(tài)而是以人的形態(tài)時,他不安了,他無法扮演好殺人魔的角色(而扮演殺人魔的愉悅在於他平常不是殺人魔而是不殺人的人,那種跨越帶來的刺激感會促使壓力大的普通人幹壞事),正如妓女無法扮演好妓女的角色一樣(被主角的無意識的嗤之以鼻給羞辱,啟動了對自己的厭惡感與對自己的暴力),一連串無法扮演好角色的尷尬使得整個「買春」無法順利進行,我們生活中的一切之所以能順利進行(無論其是正確與否,正如一個妓女必然在生活中賣春,正如一個毒販必然在生活中販毒)是因為在我們總在某個結構中扮演某個我們被指定的角色,試想你走到商店,商店沒有人,走到藥局,藥局沒有人,走到餐廳,餐廳沒有人,一切會怎樣?你會怎樣?
你會驚慌,不只是因為一切亂了序,而是你發(fā)現(xiàn)你得被拋入你不熟悉的一切,而你會在不熟悉中感到無能,於是你得找到某個物品,就像男主角對皮包與對皮包裡的冰椎的迷戀一樣,從對物的經驗中我們會安心,我們光是操作著他們就具有了對自己的信心,想想看如果你是寫手,拿起筆會給你多大的信心?如果你是學者,拿起課本會給你多大的信心?如果你是廚師,拿起刀會給你多大的信心?,即便該工具的對象根本就還沒來到我們面前。我們會偏好某物,是因為某物曾經給我們確定性的經驗,無論那是痛苦還是歡愉,所以女主瘋狂的用剪刀在大腿上刺出洞的時候,男主先是驚訝,後面卻是對那些洞感興趣,因為那些洞勾起他的性慾,性慾乃是對於我們熟悉之物的性慾而非對人的性慾,人只可能對物產生性慾而不可能對人產生性慾,因為整體的人是抽象的,只存在他的運動之中,比如他的舉手投足,他總被埋在他擁有的一切之中,但分開的人卻是具象的,人在分解的狀況下被我們認識,他們的腳、他們的肚臍、他們的胸部、他們的手指、他們的脖子……每個人認識他人的方法總是帶著一種片面的個人興趣,我們必然性的帶著自己的歷史來進入對他人身體的思考,而且總是不見得擴張到整體的認識。
我們後來知道這些洞與男主經驗中製造的洞是相似的洞,這中間沒有所謂的「良心發(fā)現(xiàn)」,或者說「良心發(fā)現(xiàn)」的狀況根本就是我們在我們所欺侮的對象中看到某些過去似曾相似的部分,所以我們不再能進行我們當下的行為,我們被打斷,我們墜入回憶。在本片中回憶以幻覺的形式出現(xiàn),但回憶總是幻覺,因為回憶總是詮釋,如果我們想起一個回憶還怕的要死,代表我們根本還活在過去,我們還是當時的我們,但同時那些怕的要死的回憶也因此持續(xù)揭露著我們的病徵,一旦我們解決了我們就會遺忘。最後我們要問人從什麼時候才開始是人而非物,畢竟人是從物而來,我們會得到一個答案:「與母體的切斷」我們失去了與我們相連最重要的部分身體,我們的成為人是從一種殘缺開始,那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安心的地方,但當我們成為人就不再能返回子宮,因為臍帶已經不見了,無論是男人或女人都得找別的東西重建與母體的連接,母體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一種能讓你安心的狀態(tài)。你身處其中,然後忘了自己是人,融入物裡頭,但一旦你還記得自己是人,這就是極刑,因為你的一切都將不再由你主宰,所以有一個子宮的具體場景是這樣的,男主夢到自己跟自己殺死的女人一同被從浴缸、馬桶漏出,且不斷上升的水給淹沒,而一只既像蜘蛛也像老鼠的混合體跑到男主身上,因為我們就是載著回憶的混合體,我們離脫的子宮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以惡夢的形式折磨著我們的主體,但我們同時卻又希望沉浸其中徹底消滅自我,同時消滅痛苦,因為痛苦只存在於主體中,痛苦使人清醒。於是在本片中,男主與女主(妓女)的關係相當微妙,擺盪在互相傷害與羅曼蒂克中,前一秒還是驚悚場景,下一秒卻是相互溫存,交互輪替著,因為前者就是爭奪主體性的戰(zhàn)爭,後者則是相互剝奪主體性的戰(zhàn)爭。
痛苦是最深刻的經驗,而造成痛苦的物本身就是我們所執(zhí)迷的對象,因為我們害怕一切會消逝而去,所以需要物來喚起經驗,甚至刻意追求傷疤來紀念青春。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可謂相當精緻的小品,除了一些復古的風格外,導演尼古拉斯?佩謝對於選角都有一定的掌握,蜜雅·娃絲柯思卡扮演的非典型妓女配上克里斯多?!ぐ⒉匕缪莸姆堑湫蜌⑷四б约叭R阿·科斯塔的非典型人妻,在這個似模型的城市中展現(xiàn)既是原型又不只是原型的演出,你可以看看他們對話中那種氣氛的游移的節(jié)奏是如何被導演熟練的掌控著,如此我們才知道,所謂的怪異原來也可以很日常,而所謂的日常也可以很怪異,而戀物不是一種特殊性僻,而是一種普遍人性,是一種對穩(wěn)定與安心感的追求,因為我們的生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穩(wěn)固,我們某種程度,都在清醒的痛苦與沈睡的安詳中游移,不知要歸向何方
美國電影《剌透》情節(jié)起伏,人物怪異,也算是看過后令人思考的片子。首先關于為什么殺人方面,一看就知道是性格變態(tài),從小受虐,企圖對他所憎恨的女性實施報復。應該說是費了大量的心思進行籌劃和準備,選擇了目標,策劃了過程,做了相應的準備。但他的妻子或女友為什么知道他的全套殺人計劃,過程中還與他討論研究下一步的行動呢?可以大膽地想像,那根本不是他的家,妻子和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前的母親和他自己,殺人過程中的那一段是心理活動。說是根據村上的小說《穿在乳頭上的洞》改編的,沒找到這部小說,就不去搞清楚了。
別看男主人公花費不少精力,但整個計劃到實施,都存在不少問題,一見就知道是個菜鳥。先說計劃,考慮了目標的選擇,考慮了過程,還進行了演練,但沒有分析對方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你死我活的斗爭,不考慮對方的各種反應,沒有相應的對策,沒有做到知彼知己,所以才出現(xiàn)電影里的變主動為被動,最后角色徹底反轉也不奇怪。相對菜鳥男主人公,女主人公不愧是經過世面的職業(yè)工作者,兩個回合下來就看出男方的詭異,果斷采取了措施。我感到這部電影的可看之處就是心理和細節(jié),搞不清楚的地方不多說了,只從男主人公計劃、準備和實施調整方面犯的錯誤啰嗦幾句。
勉強及格。固定的呆板鏡頭和精心調配的色塊,還有城市模型(連極少的外景也涂裝了一輛卡通式出租車)讓全片籠在一種規(guī)則感里。聲音也用了些花哨的設計,男主預演殺人時給他的殺戮、分尸動作配上了殘肢落地的音效。至于劇情,挺泄氣的,男主的童年陰影,女主的自殘、虐待表現(xiàn)都像是硬生生灑進菜里的調料,期待的大尺度畫面其實也就是露了兩下奶兒,如果說村上龍的原著可能還有點城市里寂寞人心隨機暴虐的孤獨感,電影則是部各種色情、暴力元素的設定亂搭重組、背后躲藏著編導一臉壞笑的解構性玩笑,它不是為了讓你爽,是為了讓你覺得新鮮(盡管挺掃興的)。當然,它風格還是很獨特的,環(huán)球發(fā)行的美國獨立電影小品,大陸的永樂文化還參與制作了。女主的臉粗糙剛硬像個男人,大白腚還有那么點意思
也許圣丹斯就是一種電影的標簽吧,過去我們對圣丹斯電影總是懷有特別的期待和美國主流商業(yè)大片不一樣,獲獎的獨立電影總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還有就是很多好電影都篇幅并不太長8/90分鐘左右)。這部在臺灣還沒有公映的《穿在乳頭上的洞》已經很快走進我們的視線,說她是Cult電影也好,說是重度SM題材也罷,但是依然是一部揭示人性的電影,電影為我們一步步揭開了故事的本來面目,讓我們有了一種《切膚之愛》的疼和《水果硬糖》反轉:如果說殺死一個妓女需要幾步,最后反倒自己被算計麻翻應該說又是給心理有陰影的男人一記痛定思痛的范例吧。穿在乳頭……真的有一個大尺度重口鏡頭(自己打乳環(huán))米婭·華??莆炙箍ㄖ坝卸啻蟪叨炔恢烙浀盟凇端雇锌恕芬灿猩钥v即逝的自慰畫面,是不是為了拍戲反正體型也不好看了,乳頭也凸起了很多那個愛麗絲不見了
和佩謝上部片《母親的雙眼》類似,試探觀眾對變態(tài)心理和殘酷虐待影像產生包容與忍耐甚至是習慣與娛樂的可能,村上龍的文本(核心實則是亂步的《盲獸》)提供了反傳統(tǒng)的基本把戲,在特攝風的片頭(模型布景迎合東瀛改編源頭)與對Giallo元素的戲仿與借鑒(形如對阿基多《夜深血紅》中Goblin經典主題旋律以及米拉利亞《紅衣女王的七次殺戮》中邊緣配樂的拿來主義)下,完成的卻是一場反類型玩笑,如哈特利一般,以幽默心態(tài)不厭其煩地豐富兇手前史,卻神秘掩蓋被害女人的詳盡描寫,進而實現(xiàn)層層風趣重建,取得了與塔倫蒂諾《死亡證據》的遙相呼應。
3.3 說實話,我根本不知道這樣的片子到底要講什么,但是我就是愿意看。這種電影帶給人一種非常奇怪的暗涌。
#2018IFFR# Hivos Tiger競賽。復古味道的血漿(反)SM片,村上龍原著??扇≈幋蟾啪褪欠碨M套路和混合幾種不同的驚悚片血漿片等等的套路,預敘段落反著用,有些奇怪的笑點,米婭·華??莆炙箍ǜ@個片奇怪地比較搭……
Modem Giallo
以獵奇的心態(tài)和手法來迎合某類小眾影迷的興趣,實為電影本身某些窺私/暴力功能的弊端。
對冰錐刺殺的動機交代得語焉不詳,以及掃描式極具壓迫感的城市建築,給這部短小精悍的影片帶來可供多重解讀的空間。
兩性間的權力關系于封閉的SM秀場里幾經反轉,最終定格在女人的手中。仿佛可以《刺透》人心的錐子讓我想到了《柯萊特》的鋼筆以及《麗茲》的砍刀,圣丹斯簡直成了女權主義者的福地。
有點覺得我很像mia了,從斯托克到piercing想要征服的心情我都懂,我們甚至身材都極為相似
不忍心啊不忍心,但實在覺得略微網大水準,就80分鐘片長還廢戲太多最后基本淪為了Mia個人秀,Mia這次真有點豁出去了,然而人設整體上仿佛是「斯托克」的復刻。PS永樂影業(yè)竟然投了這么個內地絕無可能上映的片子,神奇…
女主氣質很對,男主我覺得不夠帥也不漂亮......這片就是看氣質的吧,長相我還是很在乎哈哈
導演還是挺有追求的,借鑒了鉛黃電影的風格,融入了老電影的復古元素,通過一個預先張揚的SM情色謀殺案試圖去操控觀眾的觀影心理,變態(tài)殺手先給觀眾來一個無實物的犯罪推演,再利用觀眾的心理預期去玩情節(jié)反轉,當S和M的位置不斷的變化之后,他的那套殺人手法也從犯罪心理學上給了合理的解釋,最后那句“我們先吃點東西吧”,聽上去像極了玩SM時的安全詞,只是當一個詞變成了一句話,感覺這個業(yè)余的小M確實夠業(yè)余,這種似是而非的開放式處理太有意思了。
空想分尸,裹足小鞋,弒母怪虱,儒釘冰錐,can we eat first?……片頭片尾好過正片的復古風小品,擔心新版《咒怨》也會拍成這個鬼樣
好短呀!很想看身份轉變后的劇情走向結果就這么結束了!男女主很贊 確實很sexy 配樂很阿基多
挺有意思的小片
看著片真替男主捉急啊
演員選得好
偷雞不成蝕把米
當致敬鉛黃成了一個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