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送給編劇的,希望有大導演重新翻拍一下。故事不錯,有梗,有點。
看完觀后感,不談總體,就談劇本,故事線清楚,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如果換一種剪輯方式,評分比這好。動作,演員演戲,都很假,尷尬癥都犯了,故事情節(jié)換一下比這會好!如果把韋寶寶最后身份變成緝毒隊長更好,韋寶寶表演生硬,表演成分太高,整體演員整容也很差勁,造型那叫一個糊弄,很多氣氛沒有出來,攝影鏡頭運用還可以,燈光氣氛也不錯,但是美術攝影燈光沒配合好整體氣氛。總的來說故事是個好故事,可惜沒拍好,中國好故事不多了,多多珍惜吧,反正這片子熱度也不大,翻拍會更好。我相信翻拍后看過的人還會繼續(xù)看,比如我。
2 ) 對本片不合理之處的集中吐槽
本片自詡“黑色幽默電影”,著實是某些主創(chuàng)人員一廂情愿/自作多情/自視甚高,您啊,根本就不夠格兒~
高中時代語文簡答常聽見這樣一句話:“歐亨利時結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被恼Q卻不失合理,這叫黑色幽默。這種合理性是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因而順理成章。而本片卻處處充斥著脫離現(xiàn)實的荒誕,像是創(chuàng)作者們自慰時精神錯亂的夢囈,讓人看見了創(chuàng)作者們抓耳撓腮想不出idea的窘迫和自娛自樂、圈地自萌的可悲。
1.0分52秒,筆記本電腦的無聲鍵盤,卻敲打出了機械鍵盤清脆響亮的啪啪聲。
2.1分31秒,既然攝像頭拍攝得清清楚楚,為什么不通知出口最近的哨卡,就地攔截目標車輛?
3.1分46秒,隧道里背景噪音很大,薛先生說話不緊不慢聲音還小。這不合理。
真實的情況:兩方扯著嗓子對喊。(或許是為了體現(xiàn)人物高深莫測的特點,而選擇忽略事件的真實性吧)
4.2分52秒起,這個汽車爆炸場面,0分特效,假到不能更假。
5.5分18秒,陶瓷杯子砸頭,傷口和出血量竟如此文雅。
真實的情況:一道或多道劃破形傷口,出血呈噴涌狀,在皮膚上留下大面積散射形血痕。
6.是不是黑道從業(yè)人員,行內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根本不會有,普通人被誤會成行內人的可能性。動不動上刑嚇唬人就更扯了;用水果刀割斷手指,更離譜得沒邊兒。
7.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全身真皮套裝+短發(fā)+露臍=女保鏢,這種設定的始作俑者理應遺臭萬年罪該萬死。 咱們能正常一點兒嗎?
8.1小時12分40秒起,幫派內斗場面,看著像鬧著玩兒似的。拿著刀片的小弟們和空氣斗智斗勇,臉上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這一幕我挺喜歡的,別人拿刀越哥拿棒棒糖,笑點get到啦~
9.非法持有槍支是重罪。既然警察找上門了,說明販毒事宜敗露,難逃一死,況且數(shù)罪并罰。那為什么不直接開槍殺了男主呢?
本來應該打2星的。潘粵明和吳越大哥演技加分。
3 ) 國產影片的小投資之作,有態(tài)度,有新意,有致敬。
評論之前,不得不對于目前豆瓣的風氣吐一吐槽……人民日報一石激起千層浪,激起了“暴民”們反抗的新高潮,只要是國產的片子,不論看沒看,也不論拍的怎么樣,一律打一分,但是這樣對于豆瓣這個平臺來說,又豈不是背道而馳,加劇了“被和諧”的腳步?
說回這部一看就不是很大制作的國產電影《冒牌臥底》,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們之前應該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故事情節(jié)基本完整,包袱也有,結局上還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翻轉,對于目前混亂的國產電影市場,說實話,能做到把一個故事講清楚、說明白的影片已是實屬不易,這一點上,很多號稱成本上億、名導制作的作品也未必能做到。
再說影片的風格,風格上,這部影片主打黑色幽默,從本質上看,應該還算是一部犯罪電影,而影片的笑點并不是占很大的比重,看上去是一群人在很正經的做著一些特別不正經的事,在這種設定下,反而有著很多意外的笑料。
從拍攝手法可以看出,導演應該是傳統(tǒng)港式涉案片和昆汀的粉絲,影片的鏡頭運用很有《無間道》等港產影片的感覺,而韋寶寶身邊的小狗名字竟然和《無間道》中的梁朝偉一樣叫“永仁”,這樣類似的點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看過之后和我一樣會心一笑。
其實對于這樣一部在年底上映的喜劇影片(我們姑且稱之為喜劇),我們也不用過分要求太多,抱著娛樂的態(tài)度觀之、笑之就好,反正我在看之前也不是沖著能看到什么驚天地泣鬼神的特效鏡頭而來的……只是對于我能看到的中國電影人的努力,還是要小小的贊揚一下,至少他沒有玩票,也沒有拍的很無腦,更沒有想《封神傳奇》那樣由著演員隨便演……我覺得,在年底,能看到這樣一部小成本的誠意之作,至少感覺中國電影,還是有人在努力的,就夠了。
4 ) 認清自己的角色——《冒牌臥底》觀后感
寫在前面:我并不愛看電影,因為看不懂。經常羨慕別人又看了哪哪電影,心中也有個小小的期盼,培養(yǎng)看電影的興趣。正巧,看到合肥趁早的公眾號的一篇文章《用影評換影票》,原來是合肥趁早與百曉生觀影團合作,用影評換影票,若寫出500字以上影評就可以免費看電影。既看了電影,又能提高自己的書寫能力,感覺特棒!
《冒牌臥底》所謂冒牌,就是以你想象不到的臥底呈現(xiàn)其中。既有冒牌,就有真實,所謂真真假假,最后自己也欺騙了自己。結束后細細想來,若你看的認真,若你是個對電影情節(jié)敏感的人,應該很容易猜到誰是真正的臥底。每一個關鍵的細節(jié),就有略微緩慢的特寫。
韋寶寶是一名導游,因想搭訕美女,以薛先生的名義進入一家高檔酒店就餐。晚餐結束后,被盯上,他冒充的薛先生正是黑社會中狼哥所要尋找的人。他不承認自己是薛先生,但是在生死面前,他不得不被迫相信自己就是薛先生,杰哥成了薛先生的保護傘,杰哥說他是臥底,只是單純幫他。偏巧,兩個警察找到薛先生,以現(xiàn)金和介紹警花的好處讓薛先生當臥底。事實證明,這兩個警察是富二代冒充的警察。薛先生開始走上不尋常之路。但是善良之人終是無法冷血,在“真”“假”薛先生的較量中,他仍是不會開槍的那個人。但是善良并不代表愚蠢,看到杰哥的項鏈戴在艾達的脖子上時,他開始產生懷疑,沒有想到杰哥才是狼哥。那誰是真正的臥底呢?真正的臥底是能屈能伸的鐵血漢子,當他受到懷疑的時候,假狼哥將槍拿出來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將槍口對準額頭,扣下扳機。還好只是一種信任的試探。
從電影中看到,沒有立場與底線的人會被環(huán)境所干擾,假的狼哥是個傀儡,卻越來陶醉于狼哥的角色,最后自己也相信了狼哥的角色。一個人從心底開始相信“環(huán)境”賦予的角色,是很難認清自己的。兩個富二代的警察亦是如此,他們陶醉于做警察的快感中,最終都沒有醒來,在監(jiān)獄中還不亦樂乎的玩著警察與壞人的游戲。
雖說環(huán)境,但是這件事情的導因卻是由信任引發(fā)的,杰哥讓假狼哥冒充自己的身份還不滿足,還把可憐的韋寶寶牽扯其中,讓這攤子渾水更混亂??赐旰蟛爬眄樥婕倮歉?、真假臥底的狀態(tài)。真真假假,或許有時候他們也分不清各自的角色。但是韋寶寶卻一直記著自己的身份——導游,所以他仍是他。
我始終覺得《冒牌臥底》指的并不是韋寶寶,而是狼哥,因為韋寶寶一直做的都是正義之事。
最后韋寶寶的身份由薛先生回歸到導游,卻不曾想真正的薛先生出現(xiàn)了。。。。。。故事依然精彩,期待繼續(xù)。。。。。。
5 ) 《冒牌臥底》哪來的“熊心豹子膽”,敢在年末“秀爆笑肌肉”?
2016中國影壇不太平,風波不斷,迄今沒有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尤其是賀歲檔前傳的圣誕檔,亂極了,可以說喜劇、工業(yè)、動作、情懷、雞湯、愛情都輪番來了一遍,依然是“眾口難調”。難道這是個“無解”的“八婆檔期”?
孰料趁著亂勁,半路突然殺出個“程咬金”,潘粵明領銜的嘻哈爆笑犯罪電影《冒牌臥底》將在這個“非凡”的2016年的年末,登上大銀幕,正式加入這場賀歲檔前傳的“亂戰(zhàn)”之中。
《冒牌臥底》會不會像《擺渡人》和《長城》那樣被“扁得”全身上下胳膊疼?目前很難說,但潘粵明不是景甜,也不是梁朝偉,他和他的黃金配角兄弟團沒有氣吞山河的“雄心壯志”,甚至可以說是“胸無大志”,只是想在這個賀歲的當口,奉上一出離奇搞笑走心熱鬧的爆笑犯罪喜劇,讓勞累了一年的全國人民歡聲笑語一回,這不比吐槽、失望、雞蛋里挑骨頭似的看電影舒服多了?
港真,《冒牌臥底》的故事有點兒扯。話說潘粵明飾演的小導游,因為一場誤會被卷入毒品犯罪交易,為保命不得已假扮黑幫大哥,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地做起了“雙面臥底”。這是當黑白兩道都是“零智商”嗎?
邏輯上來講,潘粵明飾演的這個“冒牌臥底”活不過20分鐘。實際上呢?他神奇地活到了最后,幸運地逆襲了,從此與他的小伙伴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先別急著苛刻,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一個人如果是為了保命,他的人生演技和底線也許會是平時的幾倍、十幾倍”。所以,“冒牌臥底”逆襲這件事,非常有可能。更何況,潘粵明飾演的這位“韋寶寶”本身就是集“慫、挫、賤、貧嘴、屌絲、大齡剩男”于一身的loser,上帝從不收這種“爛命”,所以讓他去干了一票大的。
除了彰顯搞笑之能事的“韋寶寶”和離奇冒險搞笑的黑色幽默故事,《冒牌臥底》的黃金配角兄弟團也非常有看頭。這其中有開心麻花的常遠、功夫好人又帥的吳樾、黑幫型男譚凱和周迅的“另一半”高圣遠,以及“老戲骨”金士杰。黃金配角兄弟團這幾位可謂“形色各異”,外形、功能、功效截然不同,他們會讓這部極具英倫范兒的黑色幽默犯罪電影更加帶感。
《冒牌臥底》是一部認真著在搞笑的電影,它的黑色幽默、戲謔、無厘頭等元素,包括故事里‘反套路’的反轉,凝結成了一個獨具一格的“風格系”犯罪喜劇故事。此外,該片還祭出了“反水逆大片”的名頭,冀望以“笑里逃生”的電影寓意,讓觀眾在一年之初“開年見笑”掃盡晦氣。
此外,在整體的視覺風格上,《冒牌臥底》也創(chuàng)新地在電影里“拼貼”了大量的動畫,以求讓電影更符合年輕人的觀影感受。
6 ) 笑料不夠,懸疑來湊
小人物韋寶寶(潘粵明 飾)因為泡妞無意間卷入了一場黑幫間“黑吃黑”的爭斗,迫于無奈只得假扮名為“薛先生”的毒販以求保命。卻不料陰差陽錯的遇到的了一心想辦大案的“冒牌臥底”黃大強和文小天,還有已經在毒販里面潛伏的線人“阿杰”(吳樾 飾),由此引發(fā)了各種啼笑皆非的事情,而真正的幕后黑手也漸漸浮出水面……
聽影片名字就感覺是一部能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劇片,但是看來看去,我這笑點低的人也沒能夠看出個什么笑點來,所以,就是懸疑劇吧,說它懸疑也沒什么道理的感覺??傊且徊靠蓱乙煽上矂〉牟蛔阌捌愋桶桑?!
7 ) 《冒牌臥底》三重臥底
每一部作品都是導演、編劇、演員等工作人員努力付出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個人覺得此片拍出了青年導演唐旭自己的風格,黑色幽默,古怪,懸疑,漫畫。演員陣容都是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戲骨,演技不用多說。本部影片感覺有點像相聲,一個包袱接一個包袱,最后15分鐘把所有的包袱給影迷一一解開。適合給那些自封電影各種達人的大咖們,去猜一猜誰才是真正的臥底?!睹芭婆P底》三重臥底。值得大家前去觀看。????????????
8 ) 韋寶寶的無敵
朋友拉著我又看了一遍冒牌臥底,而這次看卻有了全新的感受,這在我所看的電影中少有的。第一次看只是注意了故事的情節(jié),而這次看則讓我感到了影片的寓意。冒牌臥底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確是部好影片,突破了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別具風格,詼諧幽默輕松,是中國電影的一道閃光,對于這點應有客觀的認識。下面是我對影片的一些感受。
他只是一個小小導游,淹沒在游客的人群里。他沒有生活的奢侈,只有性格的頑皮。
可能永遠不為他人所知,即便遇害成為街頭尸體。
面對金錢他也心動,面對尖刀也會畏懼。遇到困難也曾經畏縮,遇到危險也想過逃避。
但做人良知讓他堅持,母親的教誨從未忘記。只有忍者才能成為仁者,只有仁者才能無敵。
人的命運固然不能選擇,會被卷入危險的漩渦,也無法預計。
但能從容面對困境的,是忍者堅強的耐力。遇到重重艱難險阻,仁者才能取得最后勝利。
真正的是“仁者”就是“忍著”有耐力的人,才能成為“仁者”。
《冒牌臥底》小制作大用心,獨僻風格。
就劇本構思來說,明明能做得更好,結果最后就像網大一樣無序,各種混亂
因為潘老師打三星,三星全給潘老師......
潘粵明
不知所云,好凌亂
國產電影就會騙老百姓的錢,糊弄老百姓。
呵呵。
小人物卷入毒品交易與黑幫亂戰(zhàn),冒牌臥底化身熱血英雄,創(chuàng)意是好的,可惜從劇本到剪輯制作都是一團混亂,在劇本混亂的情況下,編劇和導演居然還想強行反轉,并且不止反轉一次,導致所有角色的行為動機看起來非常腦殘,潘粵明倒是很賣力,可惜在這樣的作品中,實在難有發(fā)揮,至于吳樾,越混越差啊
無話可說,已經爛到根了,無藥可醫(yī)
有些劇情呼應的不錯。比如最后的亭子 和開始的亭子相遇 ,最后那個薛先生的梗 蠻好的。劇情上有些破綻,有時候太想讓觀眾明白,對話太直接。比如最后一場,假的狼哥和別的對話中說了: 杰哥不去交易。另外 別人不認識 狼哥 作為 龍爺 爺級別的人 不知道那是假狼?結尾的十字架教堂鏡頭也多余
額......
所謂冒牌 就是以你想象不到的臥底呈現(xiàn)其中 既有冒牌 就有真實 所謂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最后自己也欺騙了自己 結束后細細想來 若你看的認真 若你是個對電影情節(jié)敏感的人 應該很容易猜到誰是真正的臥底 每一個關鍵的細節(jié) 就有略微緩慢的特寫 劇本其實還挺高能的 就是潘粵明表現(xiàn)的很無厘頭的風格 讓人吃驚
中午吃飯時的消遣片,在揭露謎底前,故事都很尷尬,當然,潘粵明的表演則是尷尬十足。情節(jié)是多線發(fā)展,比較復雜,但導演顯然處理得并不高明,有些雜亂無章的感覺,缺乏布局的精致,反而更像是在耍什么小把戲。至于其他配角的表現(xiàn),可以說還算正常發(fā)揮。有快進。
這片子能有兩千萬票房挺神奇的。一通亂燉,故事看到我懷疑自己的智商,我跟編劇生活在一個世界嗎?
完全不好笑,挺爛一片兒,來看潘粵明的,演技還是在線的。
因為潘老師來看的…看到諾基亞真的很懷疑是哪年的電影,潘吳都是不錯的演員,但劇本和導演實在是功力太糟糕,基本的故事都講不圓…認真的希望好演員都能接到好本子 能搞藝術也能吃飯;也希望少點不靠譜的編劇和導演…
幾個主要演員也算是蠻資深的了。前半段看得我一塌糊涂各種邏輯不通。后半部幾次反轉的時候送算是還有圓回來。心疼潘粵明本人。
還可以吧,就總是有一些不得勁的地方。但無聊看看也不錯。另外覺得潘粵明演技挺好的。
這樣的電影也能進入院線真是奇跡。
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能被人罵的電影都是還不錯的電影。這部電影我都懶得給它打分,還不是趕時間被電影院忽悠了,中途差點睡著。都是還不錯的演員,資源已經差到要靠拍這種片子來養(yǎng)活自己了嗎?真是可悲可憐。
故事反轉得比較單調,如果濃縮為小的喜劇短片,或許還不錯,但這畢竟是電影。就拍攝來說,真是很難相信,這是2016年的電影,大概這就是小成本電影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