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笨”與“蛋”的救贖(我也不想這么惡俗)
我一直認為“疑似特務的”同學的西部片是無法超越的,這部片子證明我錯了,美利堅人民唯一讓我有好感的就只有牛仔了!
“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son of bitch",他相信上帝、他熟讀圣經的每一個章節(jié),可是從他那個婊子老媽拋棄他那天開始,這些注定只能埋藏在內心。他隨意的生活,隨意的殺人,輕易的玩弄對手,所有人的心好像都被他看得穿,直到他遇上了“蛋”。
“蛋”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在南北戰(zhàn)爭中沒怎么上過戰(zhàn)場最后卻被自己人不小心打斷腿的可憐鬼??伤^對是個最稱職的父親,因為小兒子的肺結核,他愿意在一片鳥不拉屎、天不下雨,空氣永遠干燥的地方養(yǎng)牛,即使被老婆兒子認為是窩囊廢也無所謂
不可一世的“笨”落到了走投無路的“蛋”手上,為了200美金、為了在兒子面前當一回英雄,他不顧一切的要親自把“笨”押送到去監(jiān)獄的火車。事實上一切還是在“笨”的掌握之中,這只是又一個他喜歡的游戲。
面對“笨”那一群攻擊、防御、敏捷都超高的一馬仔,所有人都投降了,只有“蛋”一個人在堅持,攻擊、防御、敏捷更高的“笨”隨時都可以親自崩了他而逃脫。但他發(fā)現“蛋”這個“神槍手”其實是個廢柴,拼了命只是為了維護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形象,為了可憐的“正義”,即使是1000美金也不能讓他walk away,笨也震精了,笨決定成全他。
在蛋親手把笨送上火車的那一刻,笨的馬仔把他射成篩子,可他已經完成的自己的救贖,用最牛仔的方式死去已經足夠了。蛋呢,他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自己看不透的人,一個可以成為朋友的人,憤怒還是與過去的決裂?他一口氣把馬仔都殺了,吹著口哨坐上前往監(jiān)獄的火車,他還是那個邊讀圣經一邊殺人的惡魔。
2 ) 你猜中了過程,卻猜錯了結局
作為本年度第一部申奧片,<3:10 to Yuma>本該有所斬獲(意思是我對評委們的品味持樂觀態(tài)度)。拉塞爾·克勞占據了半壁銀幕,收放有度的奉獻了他本人自《美麗心靈》以來最好的表演,也念出了片中幾乎所有的出彩對白。一個殺人越貨的亂世草莽,性格亦正亦邪--既不同于一條道走到黑的惡人,也并非顛覆傳統(tǒng)的反英雄。影片前半部走向平穩(wěn),間或以綠葉面目示人的女性告訴你,這是一部男人戲。
男人們的西部片,那我就等著傳統(tǒng)的復仇結局吧。遺憾的是,雖然結尾不合我俗念,但也太過求新,主角性格的突兀劇變令人猝不及防。就算前面有所表現,也是水多了加面,左右兩塊托盤上總有近似的砝碼,到結尾忽然左側清零右側成了無窮大。如果足夠寬容,你可以解讀成寬恕、救贖、人性的回歸等等;否則,恐怕我們會得出這個結論:劇組在結尾攜手夢游。
3 ) 決戰(zhàn)猶馬鎮(zhèn)(深度劇透,慎入)
好久沒有寫影評了,一個是看得少了,再就是看的精品少了,當然,手懶也是一個原因。
《決戰(zhàn)猶馬鎮(zhèn)》確是一部精品,不論從客觀性還是藝術手法上,都有可圈點之處。
主演里面就有大名鼎鼎的羅素克羅,還有
一個演威風但邪惡的西部大盜,另一個是正義但是不威風的退伍軍人。故事主要講述的就是埃文斯為了200美元協(xié)助政府和鐵路公司押解大盜韋德去車站的過程。影片中雖然沒有四處充斥槍戰(zhàn),卻彌散著濃重的牛仔的味道,人物形象都像是刀刻出來一樣渾身上下布滿了粗狂的線條,甚至連埃文斯的兒子也不例外。雖然同是粗狂,人物性格卻各有特點。埃文斯隱忍堅強,本韋德沉穩(wěn)瀟灑,查理王子忠實兇殘,埃文斯的兒子崇拜英雄,政府人員多陰線怕死。綜觀全片,政府人員強行圈地,不顧他人死活,保鏢代其行兇,更好不愧疚的濫殺過印第安土著,查理殺人不眨眼,只認錢和兄弟,本韋德策劃實施過幾十起搶劫,只有埃文斯一家是好人,卻也只有他們家過的最窩囊。在這種境遇下,埃文斯的兒子將敢做敢當壞蛋頭子本韋德視作偶像也便不太奇怪了。劇中曾有一個情節(jié),有人指責本韋德為了黃金曾經炸死了一節(jié)車廂的人,本韋德若無其事的更正,不是一節(jié)車廂,是整列火車,埃文斯的兒子在一旁不禁笑出聲來。雖然崇拜,但是小伙子并不盲從,他依然站在父親一邊,協(xié)助押解韋德。他對埃文斯,自己的父親,也有崇拜的感情,但卻多了一層不解和懷疑,這從他多次的與父親行為不一致可以看出來。顯然,埃文斯了解自己的兒子,兒子對別人的崇拜超過了對自己的,這種心情可想而知,何況對方還是個過的比自己瀟灑舒服的江洋大盜。所以要說埃文斯執(zhí)意要押解本韋德是出于正義或者金錢,也不全對,其中還多了一份賭氣。本韋德自然也了解這一點,但是他似乎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埃文的內心,兩人的生存原則雖然迥異,卻隱約之間有種英雄相惜的意思。
這也難怪,在整部片子里,稱得上英雄的也只有這兩人,其余的人,像政府的人,身手太差,而身手好的查理等人,卻太過殘忍近乎冷血??墒羌幢氵@兩人,也不能符合理想中的英雄形象,本韋德壞事做絕,雖然灑脫并且身手不凡組織多謀沉穩(wěn)老練,卻始終是個壞人;埃文斯雖然冷靜勇敢,槍法超棒,人卻做得太過窩囊,連自己的兒子都有些不服。
可是這樣一個窩囊的人,本韋德卻很瞧得上眼,一路上不斷地攀談,并且在關鍵時候遲遲不殺埃文斯,因為他在埃文斯身上看到了自己向往的東西,原則和正義。雖然我殺人無數,可我無時不在想著放下屠刀,奈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阿!瀟灑的身影,是靠壓制和犧牲心中的良知換來的,在埃文斯德身上,本韋德看到了自己一直向往和珍視的東西,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和社會,他找到了有能力作惡卻不做惡的人,這就是他一直尊重埃文斯的原因。本韋德曾經對埃文斯說:我不敢去嘗試幫助別人,因為那會令我上癮,人們看著你的眼睛,好像你是他們的上帝。
在這期間,本韋德的手下查理一直沒有放棄過營救過自己的老大,即便是手下有人動搖過,懷疑過。一路披荊斬棘的追過去,不由得令我們喜歡他的忠誠和義氣。
三個人在各自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直到三個人碰到一起。查理為了救出老大,就要殺死所有阻攔他的人,埃文斯恰好看上去像是個死心眼,而本韋德又不想埃文斯這樣白白死掉,于是三股力量擰在一起把影片推向了高潮。一陣激烈的槍戰(zhàn)之后,本韋德的想法發(fā)生了變化,這是很自然的,其實在這之前,肯定已經有觀眾對埃文斯的執(zhí)拗失去耐心了,如不是本韋德手下留情,他都不知道死掉多少回了,正如本韋德說的:夠了,丹,我不能陪你玩了,你的兒子已經不再看了,沒有人看你表演下去了,你為什么不趁著活著,帶著你的兒子和你剩下的這條腿回家去!雖然埃文斯才是影片中真正的正面的角色,可是我想,在這一刻,所有的觀眾都是支持本韋德的。然而,影片最能給人震動的正是接下來埃文斯回答本韋德講的故事:他雖然是神射手營的地神射手,可是他唯一參加過的一場戰(zhàn)斗是在撤退,他的腿也是被自己射傷的,可想而知,他再也沒有機會參加戰(zhàn)斗證明自己,如同鳥兒在學會飛翔之前折斷了翅膀。聽完這個故事,我一下明白了他在家里的感受,他的兒子對他的看法,他的妻子如何看待自己的丈夫。他太需要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己了,而本韋德這個世人皆知的大盜,正是一個這樣的機會——雖然埃文斯并不是完全討厭本韋德。從這一刻起,本韋德完全找到了自己丟失的那部分,本韋德和埃文斯就像一正一邪的兩個雙胞胎,是英雄這個定義的兩個方面,他們身上那些優(yōu)秀的特點加起來正好可以拼成一個完整的英雄形象。他們也想埃文斯的兒子一樣一直在尋找著英雄,渴望成為英雄。所以本韋德開始在查理的槍林彈雨下幫助埃文斯押送自己,他要親手幫助埃文斯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在埃文斯的身上完成自己的理想。他們的這一嘗試幾乎成功了,本韋德登上了開往刑場的火車,可是幾乎同時,查理殺掉了埃文斯。我們幾乎可以感受到本韋德一樣的震驚,可是也許我們體會不了他的那份復雜的惋惜。然后,我們還沒再震驚中清醒過來,我們看到本韋德木然地走下車,結果查理遞過來的槍,滿腔怨憤地殺掉了所有試圖營救他的手下。我們再一次被震驚了,在還沒有從第一次震驚中清醒過來的時候。這一次,除了震驚,我們還對查理抱有相當復雜的惋惜,雖然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強盜,但是他的忠誠和義氣又讓我們頗為喜歡。我認為這其實導演特意安排的,在現實世界里,本韋德也許不會對手下開槍,但是在電影里,導演通過這種方式,讓我們感受到了本韋德感受到的震驚和痛惜,我們收到的兩次震驚疊加起來模擬了本韋德看到埃文斯中槍時的震驚,而我們對查理的惋惜,和由此產生的對本韋德隱約的怨恨,模擬了本韋德隊埃文斯,自己的夢想,以及對查理的感覺,這真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感情移植的方式,我的看法是此片因為最后這三十分鐘尤其是從本韋德與埃文斯聯(lián)手到他殺掉手下這段,使得影片成為少有的經典之作,無論是觀賞性還是藝術性上。
最后本韋德自己登上了赴往刑場的火車,在埃文斯兒子的面前,他用這種方法為保護自己和埃文斯兒子的夢想做了最后的努力。當然,隨他而去的馬是觀眾們相信,他最終是不會死掉的。
4 ) 《決斗猶馬鎮(zhèn)》:被低估的佳作
在看科恩的《大地驚雷》的時候,我只是奇怪科恩為什么會拍出這樣的片子,而沒有絲毫的懷舊情緒。原因是第一我不是美國人,對西部片更沒有什么太多的感情;第二則是之前剛剛看過《決斗猶馬鎮(zhèn)》。
也許在很多人的眼里,《決斗猶馬鎮(zhèn)》和《大地驚雷》并不是同一檔次的作品。盡管它們都是翻拍片(《決斗猶馬鎮(zhèn)》改編自同名電影,而《大地驚雷》改編自原著小說),也都是西部片,原版和翻拍版也的確都十分出眾,但是無論業(yè)內評價還是獲獎記錄,《大地驚雷》都要遠高于《決斗猶馬鎮(zhèn)》,《大地驚雷》對于科恩兄弟來說顯得十分另類,而《決斗猶馬鎮(zhèn)》只是一部較為優(yōu)秀的商業(yè)片。但我依然認為,《決斗猶馬鎮(zhèn)》是部遠高于評價的作品。
看《決斗猶馬鎮(zhèn)》的動機是因為我是貝爾的影迷。而在看這部片子的同時,我在惡補西部片。從《關山飛渡》、《正午》(我甚至都奇怪我是怎么淘到這兩部片子的)到《不可饒恕》、《與狼共舞》,西部片的輝煌與落寞雖然還沒有體味得盡,但也算稍有領悟。這時看到的《決斗猶馬鎮(zhèn)》卻仍然有別于我看過的任何一部西部片。它講述的并不是一個英雄的故事,而是一個失敗者的故事,一個從生命中的第一刻失敗到最后一刻的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并不浪漫,故事的主角并不勇敢,他甚至不像是西部片里的主人公,可以拿著左輪蹬著佐羅馬大殺四方。他只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女人的丈夫,一個男人的朋友。這樣的一個人,可以出現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只不過在這部片子里,他出現在了西部而已。他不可謂不努力,為自己的家人,為了一個承諾,他都可以赴湯蹈火,但是最終的結局是,他達成了自己的愿望,卻也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這就是丹,他不是英雄,更不適合西部,他永遠無法像約翰韋恩一樣馳騁西部,西部也并不是他夢想中的江湖,一切的一切是因為一個錯誤,他錯誤地選擇了西部。而這個錯誤,或許才是我真正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說點電影技法的部分吧。在技法上,這是一部很難讓人看出破綻的電影,換言之,它每一部分都完成得很好。作為一部翻拍片,情節(jié)點的設置和情緒的連貫性十分出色——要知道原版的《決斗猶馬鎮(zhèn)》誕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嚴格遵循著好萊塢經典敘事模式,而要將它改編成一部兩小時的新好萊塢商業(yè)片,情節(jié)點的設置是最難獲得成功的部分,可翻拍版偏偏做到了。此外,最后一場槍戰(zhàn)戲的剪輯是相當優(yōu)秀的,幾乎全部由短鏡頭快切構成的槍戰(zhàn)段落竟然可以兼顧空間感、節(jié)奏感與情節(jié)點,即使放在西部片的黃金時代,這個段落也是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槍戰(zhàn)戲。全片金黃色偏白的光線處理使人物的浮雕式質感增強,這種處理方式是對屬于西部片的那個遙遠而光榮的年代的崇高致敬。唯一不足之處或許就在于,它沒有很好地利用隱喻鏡頭。除了對本與丹這對“警匪”之間的奇怪關系做過簡單的隱喻鏡頭(如兩人從分值一鏡到共處一鏡,以及最后的槍戰(zhàn)戲之前利用鏡頭中人物的高低做過心理優(yōu)勢方面的隱喻)之外,并沒有太多的隱喻鏡頭出現。然而,對于一部商業(yè)片來說,能做到以上幾個優(yōu)點中的一點,就已經難能可貴,何況《決斗猶馬鎮(zhèn)》做到了兼而有之呢?
5 ) 《3:10到猶馬》:未解決的解決
又一個被生吞翻譯的中文片名(《決戰(zhàn)猶馬鎮(zhèn)》),影片里根本沒有出現任何猶馬鎮(zhèn)的場景,按意思該是平庸的《決戰(zhàn)康坦森》,要么就是如實的《3:10到猶馬》。猶馬鎮(zhèn)不過是3點10分火車開往的目的地,就是一個劇情上留白的,不存在的囚禁場所。在那里Ben Wade可以被審判,送上絞刑架??墒聦嵣?,Ben Wade并不害怕這些,他在火車即將到來之時,對Dan Evans輕聲說道:要越獄,那是輕而易舉。他的存在,于任何時候都是與危險相伴,即便表面上他是叨念著誘惑話語的迷人家伙,比如背出《圣經》《箴言篇》 21這樣的。
Ben Wade在配合Dan Evans的押送,如同要成全他那固執(zhí)到骨子的證明欲,重樹幾乎蕩然無存的父親形象,抓住最后一線求得光明的生機。事實上,他的傷腿,來得并不是特別光彩,留下的傷疤有如生銹的勛章,根本不能解除任何的危機。Dan Evans是有原則,即便被放火燒房,他還是苦苦相求于看上去利欲熏心的資本家,一度他終于按下長槍的保險,看似將要爆發(fā)之際?!按髩牡啊盉en Wade出現了,另外一個機會擺放在他面前,他就此緊緊抓住不放。
許多人將《3:10 to Yuma》解釋為“體外射精”式的不暢,影片刺激到他們忘卻了需要什么防護措施,直接干上(前面近100分鐘的故事體驗接近這樣的,等著處于下方角色的顛覆)。卻在最后一刻,猛然想起這樣要出事,拔將了出來,直接跳開了先前設置布下的重重猜想,失去了真實的快感又尋得解決的安慰,看似保險無誤也在憂心于會否中標??赐曛笠辉倩仡櫽捌叱?,并斷言它的不合理。
Dan Evans至于掛倒的一刻都沒有體面的爆發(fā),Ben Wade面對押送自己的他,再一次在亦敵亦友的概念上閃移,并被父親的尊嚴所震懾(如果你不信尊嚴,那也別信神準的槍法),但他接下去的舉動才是觸到觀眾底線的玩火行為,或許這才是老大鎮(zhèn)得住一幫亡命之徒的魄力。
神槍手加快槍手,神槍手與快槍手的集合體,沒有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一個從頭到尾的壓抑脆弱,一個由始至終的風度超凡,《3:10 to Yuma》,把有小家庭遮蔽的男子與原野般遼闊心胸開闊的男子放在一起。西部世界中沒有非錯即對的二元判斷,他們的各自追求,本質上都沒有錯,同是殺過人,同是有矛頭,這就絞在一起成為影片主繩,埋伏下所有的可能。Ben Wade并沒有束手就擒,乖乖服輸,他用盡一切方法縮減著押送隊員的數量,并且滿滿自信于手下會及時拍馬趕下,啪啪幾下干掉這幫不同來歷聚集在一起的押送隊。但他又在這過程中,不斷深入了解了“懦弱農夫”Dan Evans的內心,Ben Wade洞察內心的能力強大,這是一個老大的本事。他并不會輕易動搖,而是極力要Dan Evans掉頭回家,一家團聚過他們的小日子。Ben Wade向善的可能并不存在,也沒理由洗手不干,即便到了踏上火車的結尾,成全Dan Evans的他,也還是沒理由就說再見。
結局是好是壞,應該Ben Wade勸奉得手,還是聲淚俱下叫手下們回頭,任何一種設置要么被批為正兒八經老套無奇,要么就是目前依據老版的無動機意外,從Ben Wade開場那一次快槍的結果來判斷,他可知手下其心必反,這不包括高呼老大,搶鏡無比的查理王子(Charlie Prince)。忠心耿耿落得斷背嫌疑,用來分析《3:10 to Yuma》純屬搞笑,畢竟嚴肅著呢,怎么不多幾次內心解讀。Dan Evans的背后有兒子,Ben Wade的背后有兄弟,一幫賞金槍手,各自占據有利位置,就等出擊得手。
怎么解決?Dan Evans發(fā)威干掉所有人,兒子露出羨慕神色(……俗?。en Wade聲淚俱下,稱“被你感動了”,一頭躍上火車(……笑?。N唇鉀Q……未解決……未解決是最好的解決,因為故事還在西部繼續(xù)。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639622/ 6 ) 本和丹,其實就是一個男人的,一體兩面。
其他先按下不表,結局實在太匪夷所思,印象深刻!為此,我看了豆瓣上幾乎所有像點兒樣的影評,我看到各種牽強附會的解釋,但真的,解釋得差強人意,毫無說服力……本最后殺死所有千里馳援來救他的兄弟,無論怎么講,都不符合邏輯。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于黑道白道,東方西方,從古自今,都沒有這個邏輯!有人說男主就是這種狂放不羈的性格,我就問一句,這種人品,在江湖上怎么混?不說以后他還混不混,就這種做事風格,之前怎么可能混的起來?
為了解決這個迷惑,我專門快進著看了57年老版。老版的結局是丹失手殺了查理,二人順利登車前往猶馬鎮(zhèn)。
個人覺得,如此結局比較合理。
另外講一點。本和丹在影片中惺惺相惜,可能是篇幅不夠,交代得不夠自然,顯得比較突兀,但是我理解可能導演想要表達,這迥然各異的兩人,實際上是一個男人的一體兩面。每個男人都渴望成為本那樣無牽無掛風流倜儻的"快槍手"跨馬揚鞭行走江湖快意恩仇,可是又無法割舍親情友情愛情的羈絆與溫存?,F實生活中的普通男人們,一邊跛腳走在泥濘中,一邊沉浸在羅曼蒂克的意淫中無法自拔……這種影片滿足了他們這方面蓬勃的欲望而往往容易大受好評。
一開始不大明白 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局 后來想想明白了 你為什么會喜歡這樣的電影 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一個賊為了成全一個父親殺了自己所有的手下,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電影在這里升華,這是道路不同的英雄在終極追求之上的一致與和解。
尋找生命尊嚴的倔強農夫和尋找親情及理解的傳奇強盜之間奇怪的友情故事。
3.10.To.Yuma.DVDRip.XviD-DiAMOND
借老版(原著)的好故事外殼,用現代的電影語言再創(chuàng)造,加入幾場重頭動作戲和“喋血雙雄”感,酷多了。尤其聲音效果太出色,讓這張碟試了一遍又一遍。
本韋德對丹都能那么有感情對自己的兄弟卻那么無情?有點太夸張了吧。
一部極富誠意的西部片,懷舊的基調下卻是嶄新的風骨,通篇的雄性氣息使人荷爾蒙急劇迸發(fā),蒼涼的配樂令人心潮澎湃。
一個強盜幫一個loser挽回面子的感人故事。
結尾時,導演神經發(fā)顛了?
“有時候一個人長大了才知道自己多渺小” 好片!!居然被這么一部西部片感動流淚,真是沒見過…《決戰(zhàn)猶馬鎮(zhèn)》是對西部片的一次復興,兩位主角出色的演技讓這部電影充滿了令人激動不已的雄性間的情誼。
Dan,一個男人...生命都不顧,僅僅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以父親為榮,這對于被父母拋棄的Ben眼中,可能是最偉大的人了.——摘自“愛斯米的七個”
I want to kill the script writer.
他從來都不是什么英雄,但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3.5,以父之名。
西部片。。。。其實我無感的。。。
最后本的轉變太突兀,原因是之前導演對本的內心戲缺乏足夠的描寫,除了提到他的童年和母親之外就沒有了,但僅憑這些不足以促成他最后的行動,也就使得結局不像是升華而更像是九十度的急轉彎。除此之外,整部影片相當精彩。
一晚上沒睡,凌晨4點開始看這個,看完就去考試,太強了我!這片到底算超級扯淡還是超級牛逼呢?!
Russell Crowe在這片里面的魅力真是秒殺啊...西部片中的英雄情懷是我的菜(難道是因為很基?!噗
承接Unforgiven,啟發(fā)True Grit,雖然Roger Deakins明顯更棒,但這位攝影也不賴,而且讓老版漏掉的很多細節(jié)都更加合理。最后一場戲的視聽語言不如老版,但情節(jié)更合理。缺點是死人過多了,Barron,Doctor,Contention大屠殺,這一點老版更克制。Gretchen Mol和Peter Fonda最出彩。子彈飛純抄襲,藍光加一星
可恨之人必有可愛之處,可悲之人亦有可憐之處,為了一個瘸腿農夫的小小尊嚴,一個西部殺手配合著完成了一部押解和救贖之路。所謂的正義邪惡在電影中早已經變得模糊而隱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