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已經(jīng)工作一年的法學生,其實是不愿意在下班時間再看專業(yè)相關(guān)的電視劇的。尤其是其中一些案件的改編,確實讓人有些迷惑,就更不愿意花時間看了。
但國慶回家時周圍的好幾個親戚(既有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也有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在聊天時都提到這部劇,并且針對生活中的一些具體情形問我“他們這樣做算違約吧?”、“如果遇到xx情況,法院會怎么判?”,我才發(fā)現(xiàn)這部劇并非一無是處,對于一些對法律知識沒有過多了解的普通人來說,這部劇算是一部比較接地氣的普法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教育宣傳作用,加上自己雖然學了六年法律卻沒有去法院實習和工作過,于是便花了些時間把這部劇完整地看完了。
從選取的案件來看,整體還是以人民群眾關(guān)注度較高為標準,尤其是一些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廣泛討論的案件。同時,還選取了一些結(jié)合新興經(jīng)濟模式的案件,例如網(wǎng)絡(luò)主播猝死、強制性二選一等案件,算是“與時俱進”。此外,還選取了一些實踐中較為常見的案件,例如高空拋物致人損害、自甘風險等。故總體來說,案件選取還是及格的,可以在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法律知識的普通人心中埋下法治的種子。但像一些案件的改編,確實是不合適的,已經(jīng)有許多朋友討論過,這里就不再贅述。如果最高法以后還要再做普法案例宣傳,希望能多多用心。
從各個角色的的成長和感情線上看,就讓人有些看不明白了。
第一,雨霏(實在想不起來姓啥了)和徐天兩個的感情線, 從開始到最后都是徐天單方面舔,雨霏一直各種拒絕,介意之前徐天沒有和她商量出國讀書的事情。她不是在因為案件痛苦,就是在跳舞,或者在因為案件太痛苦而去跳舞的路上,根本看不出來是怎么重新被徐天打動的,難道就是去跳舞的時候那隨便聊的幾句天?最后大團圓劇情強行和好,莫名其妙。
第二,葉芯作為最高法下來學習的法學世家的新晉職場人,其實是可以在劇情里展現(xiàn)出她的成長路徑的,如果能描述她從最開始完全的理想主義者,到后面成長為一個和方遠一樣,可以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的法官,可能會更好?前面的她讓人無語,但是卻符合人設(shè),后面這個角色卻完全失去了存在感。至于和周亦安的感情線,不是很懂為什么一定要有,我也可以理解大家普遍覺得家庭條件差距這樣大的兩個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吐槽。最重要的是,明明是男方先說表白在一起的,但后面女方因為媽媽的事情而痛苦的時候,男方啥也沒安慰,就一直吃吃吃,全靠師傅安慰,完全看不出來兩個人是情侶。
第三,稍微好一點的可能就是方遠這個老法官,以前是排斥喝酒,只工作,不顧家庭,喪偶式育兒,到最后逐漸認識到問題所在。這種情形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還比較常見,周圍常有一些男性同事,以“加班”為由晚下班,其實也不過是在和同事吹牛,逃避自己應(yīng)該承擔的家庭責任。
第四,我個人感覺拍到方遠當副院長那里大家吃飯就可以結(jié)局了,后面狗尾續(xù)貂一段葉芯媽媽和舒蘇媽媽的案例,簡直是讓人不能理解,像是純粹為了向大家宣傳“父母有犯罪記錄,會導致孩子不能考公務(wù)員”。
從各個演員的演技和適配度上看,差別真的很大。很多案件中的配角演技都挺好,例如李芳凝換上葉芯衣服的時候的神情,真的好美,非常打動人心。主角方面,方遠、王秀芬和舒蘇,我個人感覺是適合角色的,演技也很好。王秀芬的人設(shè)不算討喜,但卻并不討厭她(畢竟上了年紀的人的思想肯定是很傳統(tǒng),和新法官有沖突的)這和演員的演技是分不開的,哈哈。葉芯總體來說勉強及格,就是有點喜歡瞪眼睛演戲。周亦安的聲音真的好奇怪,我看wb說是他拍完戲自己配音的,難怪覺得他和其他人不在一個空間交流。
總體來說,我個人認為這部劇能有7分左右。希望以后它能為普法宣傳開個好頭,讓這個社會少一些無腦的“輿論審判”,多一些人能增強法律意識,在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受到侵害時能主動拿起法律武器。
貨拉拉事件的相關(guān)劇情完全失真顛倒黑白,胡編亂造當事人的經(jīng)歷和性格。之前弒母等也不遑多讓。引來當事人批評后拒不悔改,只用刪評控評的方式試圖遮掩,說明你們的編劇就是一群脫離群眾臭不要臉的,是不是你喂人民群眾什么我們都要照單全收?我完全不能認同,這是對于科普法律的褻瀆。底線的電視劇背后就是毫無底線的法律人士試圖洗白自己的骯臟想法。
這個電視劇講述了基層法官的生活,主要視角是立案庭的庭前調(diào)解,立足于生活中的小事講述中國法治建設(shè)的發(fā)展。
除了立案庭中接觸的各種小案子以外,這部劇主要的熱度其實是改編自生活中的輿情較高的大案要案:
1、女主播猝死案的判定對整個行業(yè)是有啟示作用的;
2、江歌案的判定讓我們重新看待法律與道德的界限,然而江歌案在我看來其實的不應(yīng)該現(xiàn)在影視化的,這個案子尚在上訴階段,不適宜影視化,這樣其實是主觀上給一方定罪,與本劇想要傳達的法治精神相悖;
3、貨拉拉案件同樣啟示我們先入為主是不正確的,很容易讓我們錯誤地判斷一些事情。
除了這些改編于現(xiàn)實的案件以外,最后的舒蘇母親卷入企業(yè)行賄受賄案的處理其實就是非常理想化的處理,劇中,為了法治精神等各種因素,舒蘇最終勸母親將證據(jù)交給法院,而蘇母因勒索罪獲刑十年。女兒親手將母親送去監(jiān)獄,這個案件我沒有看出來哪里正確,也許維護了法治,但是也脫離了現(xiàn)實,最讓我理解不了的是為什么要放這個案子,強行升華一下?無語!
對主角葉欣的爭議始終伴隨著電視劇的播出,很多人都覺得她在用別人的人生實驗自己的理想,然而我不這樣認為。我很喜歡葉欣。葉欣的定位就是剛?cè)肼殘錾形幢簧鐣治g的人,這樣的人一定是充滿理想的,對任何事情都想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如果沒有這些充滿理想的人,職場都是老油條,那也就沒有李芳凝維權(quán)成功。也許有一天葉欣也會成熟,也會變成老油條,但總有新的“葉欣”會堅持理想。
從職場劇的角度來講,專業(yè)不浮夸,劇情真實接地氣,小細節(jié)讓人或捧腹或會心一笑。比如吐槽夏裝又厚又難看,霏姐讓交給內(nèi)勤的學習筆記。 演員方面,表演在線。靳東抓住了魂,身在基層整天面對雞毛蒜皮家長里短,嘮嘮叨叨又耐心細致的知心大姐形象,及時止損解決問題的務(wù)實作風,面對有挑戰(zhàn)的典型案例又躍躍欲試的職業(yè)本能,受了委屈時的茫然猶疑,被攻擊受傷時的后怕心悸,那種對工作的愛恨交加和欲罷不能,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個人來說,這是繼明樓之后最喜歡的人物。成毅的形象氣質(zhì)干凈沉穩(wěn),某些瞬間像是回到白月光簡寧。有點溫吞又不緊不慢的講話方式,有點傲嬌又赤誠熱血的為人處世,舒服真實拉好感。雖然第一次看他演戲,但是感覺有眼緣像是舊相識。蔡文靜的人設(shè)有些矛盾交織,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整體來說個性不夠突出。王秀竹的高知美女法官演繹的不錯,驕傲優(yōu)秀,精致豐盈。曾夢雪的白富美職場非主流也不錯。 一眾配角非常亮眼。不管是老戲骨還是新人。片頭配樂也好聽。 總體來說三星半。
追劇筆記第二十、二十一集:
發(fā)現(xiàn)這部劇的編劇很喜歡用雙軌并行的敘事手法,之前李芳凝和莫莫的兩宗性騷擾案件是如此,這兩集中的兩宗離婚案也是如此,通過唐薇和吳華這兩個不同身份不同個性的女性所經(jīng)歷的婚姻故事,來講述她們在迥異人生中的相似境況,描摹出現(xiàn)代女性在事業(yè)、家庭和感情之間遭遇的種種困境。
唐薇與吳華,一個是熱愛工作的法律界女強人,多年來熱衷于事業(yè)而忽視了家庭;一個是成功人士背后的賢妻良母,放棄工作當了近二十年的家庭主婦。在離婚之前,她們所擁有的生活也曾經(jīng)令無數(shù)人羨慕,但就是這樣兩個在人生的重要階段曾做出截然不同選擇的人,最終卻也都還是要面對破碎的婚姻。除了明線中的兩起離婚案件,還有一條暗線是葉芯回憶中關(guān)于母親的童年往事,也是一段失敗的婚姻故事。
愛情與婚姻是人生永恒的主題,人們在步入婚姻的時候,大多都是懷揣著希冀和期盼之種的。只是石火光陰之中,有的種子經(jīng)歲月潤澤可以綻放出絢麗的色彩,有的卻在風瀟雨晦之間黯淡了光芒,枯敗了容顏。愛情里的平等和平衡或許還容易求得,婚姻中的平等和平衡卻很難做到。
吳華和符祥也曾是共同奮斗苦樂與共的患難夫妻,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守著家庭這一隅天地數(shù)十年,人到中年想要尋回自我價值,卻不被丈夫所理解,最終和符祥離心離情;唐薇為了法律工作盡職盡責傾盡心力,卻一直對家庭和女兒有所虧欠,與分居兩地的丈夫陳濤也漸行漸遠;葉芯的母親更是為了事業(yè)前途直接放棄了婚姻和家庭,以至于女兒到如今仍對她抱有心結(jié)。
婚姻從來不是只要有感情就能維系的,一段穩(wěn)固的婚姻還需要夫妻雙方有較為契合的三觀,有良好的溝通和信任,有對彼此不足的寬容度,有對對方需求的關(guān)注度,以及整個家庭的凝聚感。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才有可能把生活經(jīng)營好。就像周亦安媽媽對他說的那樣:離婚不僅僅是愛不愛的事兒,而是日子過不下去了。在這些方面,周亦安的父母其實是一個正面的例子,當年的周父或許不夠優(yōu)秀,周母或許不夠賢惠,甚至婆媳問題也曾經(jīng)不夠融洽,但他們能在人生的風浪之中相互包容相互扶持,他們在婚姻和家庭中歷練出了生活的智慧,已經(jīng)難能可貴。
吳華與唐薇其實已經(jīng)算是各自人生領(lǐng)域中的幸運兒,畢竟吳華擁有優(yōu)越豐足的物質(zhì)生活,而唐薇這個女法官在事業(yè)上也頗有成就,她們的婚姻和生活尚且有如此多的不堪之處,現(xiàn)實世界中的普通女性只會遭逢更多更難的境遇。符祥憑什么認定妻子的回歸就一定會拖垮整個公司?劇中給出的幾個吳華不善經(jīng)營的事例其實并不具備太大的說服力。陳濤又為什么不能為了挽回妻子和家庭放棄去國外,難道國內(nèi)就完全沒有適合他的工作和學術(shù)環(huán)境嗎?
現(xiàn)代女性的自我意識早已漸漸蘇醒,社會和倫理對女性的要求卻是曠日持久且根深蒂固,整個社會的接受度和容納度并沒有得到相應(yīng)的提高。家庭與事業(yè)如何平衡?同樣的問題如果是針對一名男性提問,他的回答很可能是:根本平衡不了。因此,女性其實也無需勉強自己,無論選擇家庭還是事業(yè),都是自己的抉擇,但依本心便好。職業(yè)女性不是一定要有婚姻人生才算完整,家庭女性在平凡的小日子中也可以不斷完善和豐富自我。在自己選擇的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不失勇氣,不棄希望,人生一樣可以活出不同的精彩。
葉芯法官父親是北京法學專家,有著豐富的上層關(guān)系。父親的關(guān)系,在任何處都能庇護子女,提供更多機會。
1.如果有父母庇護,就可以輕松進入高級機關(guān);2.如果有父母庇護,想到哪兒就可以去哪兒,父母任意安排;3.特權(quán)群體子女,不知民間疾苦,不懂人間悲情?;4.脫離實際的人高高在上,指揮著干實事的群體。
配角比主角出彩,成毅的原音讓我想到了渣爹玄夜有點出戲,女演員總體一般,靳東的方言有點。。。。
真實案例很有看點,但幾個主角吧……靳東有點過有點油,成毅表情和人設(shè)有差距不到位,蔡文靜臺詞感覺跟不上,沒有案例里形形色色的配角舒服貼合
超出預期,節(jié)奏很緊湊,非常喜歡里面的一句臺詞“資本追逐利益,父母隨機分配”期待后續(xù)劇情發(fā)展。另外周亦安真是太可愛了,有一種無痛當媽的感覺…
我覺得爛尾了。
成毅 一年四季住我心里了。
看了兩集,兩點吧,最高法院葉老師的種種行為有點不符合實際;成毅脫離古裝演技還需加強。
案例還不錯。??get到成毅的演技,不套路,幅度很小,但角色塑造得蠻有意思,不經(jīng)意間賤兮兮的勁兒,挺討喜的。
作為電視劇來說,太生硬了;作為普法相關(guān),又太浮于表面了。
說好的丁克為啥不結(jié)扎
最高法參與的司法劇就是不一般專業(yè)又好看,希望以后多多出品我可太期待后續(xù)案件…
靳東,一個字,油膩,關(guān)鍵是靳東一會普通話一會又帶了點方言,看著違和
超前看了前三集,非常正能量的普法劇,類似單元的形式好像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這類劇上。節(jié)奏和敘事風格都很快的進入正題,可以說很多面和真實的還原了庭審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在演員搭配上有靳東和王勁松這樣的實力派,也有年輕有朝氣的成毅、蔡文靜,這個陣容可以說非常值得期待。這部劇有最高法的全力支持,算是很有意義了。期待后續(xù)的劇情有更多的庭審案件出現(xiàn)。
法考客觀題考完的悲傷的第三天,一口氣看完六集,內(nèi)心澎湃而滾燙。如果能為法治事業(yè)獻出青春和熱血,那這條路走得艱難漫長一點,也沒關(guān)系。
終于等到最高法監(jiān)制的劇了,第一集就是經(jīng)典的刺死辱母者于歡案,是前幾年很轟動的案子,最后判了防衛(wèi)過當五年(劇中暫時沒看到怎么宣判的)作為一個已經(jīng)畢業(yè)的法學生,看見真實案例被改編被搬到熒幕上讓更多人思考,是法制的進步
成毅的臺詞真的是一言難盡啊,我開的后臺播放,他有些港臺腔,有時像有感情朗誦課文,有時好像嘴張不開似的說話,又時又是像某爽那樣臺詞連在一起聽不清在說什么。總之聽的人著急,唉,好好劇看的人難受的呀
最高法監(jiān)制 真想看啊,可是我在考法考 沒時間啊。
劇情挺精彩的,真實案件改編,很有現(xiàn)實意義。成毅真是劇拋臉,把周亦安這個年青法官演得惟妙惟肖,小表情很生動。
節(jié)奏不錯,有老演員搭著,成毅真是劇拋臉,繼續(xù)期待
資本追逐利益,父母隨機分配 好真實
看了前三集,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普法劇,網(wǎng)紅猝死案的結(jié)果真是體現(xiàn)了法制的進步,辱母案也很有社會探討價值,可以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