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覺得甚好
我想很多人都沒看過這個版本吧,看過的那些人也批評它為“中年之歌”。但我卻覺得這一部精神風貌最接近原著,甚至遠遠豐滿過原著的好作品!
演員的確偏老,但正因為都是老戲骨,林道靜——陳煒,余永澤——陳寶國,白麗萍——賈妮(大明宮詞里面的韋后),羅大方——李強(食人魚事件),加上導演王進本身就是因為對青春之歌的特殊感情開拍此劇的,拿捏都特別到位,演的細膩入微。而年輕演員,盧嘉川——丁君,我覺得很英俊正氣,風度翩翩,符合我心中的形象,為什么嫌他胖呢?我看過戴玉強飾演盧的歌劇版本,我也都沒嫌胖呢!
最關鍵的是,劇情大大豐富了。新版把林道靜對盧嘉川的愛扼殺了,但我們最喜歡青春之歌的地方就在于這段沒有結(jié)果、令人扼腕的曠世戀情!而這一版本既將一直以來盧嘉川隱忍的痛苦表現(xiàn)出來,又讓那封訣別信加入了更強烈的情感——把原著“我的心情……還是不要說的好”戛然而止但又令人浮想聯(lián)翩的語句直接演繹出來“明天就要上刑場……我內(nèi)心很平靜……我也是一位情感豐富的革命者……我沒必要隱瞞……我從第一次見面就喜歡上你了……由于這種那種的原因沒有向你表白心意”(我不記得原字句,這是基本的意思),我覺得這作為更富有場景表現(xiàn)力的電視劇是藝術處理上正確的!
前面提到,精神風貌接近原著,是包括服飾、場景(出現(xiàn)了真正的北大紅樓、基本就是在原地點拍攝的)的時代真實感,但并沒有說劇情上沒有什么別動。事實上,我覺得一個很大的改動卻也就是最大的看點。這一版本,變成林道靜、羅大方雙線進行。而且這一版本不僅沒明說林道靜和江華結(jié)婚,就連江華的地位也遠遠不如羅大方的,如果嚴格按原著來講,是不符合的。然而拋開江華,這部作品卻體現(xiàn)了很強的創(chuàng)造性。羅大方與白麗萍的離合成了一個主要線索,仿佛與林道靜、盧嘉川不幸的愛情形成對照。羅大方成了主角,在全篇起到連接林和盧的巨大作用,而羅大方的飾演者李強高深的表演功力也將這個本身不大重要的人物演繹得相當出彩。林道靜、羅大方一個是盧的愛人,一個是盧的手足,兩個人都是在不斷成長之中,不斷在革命中積累經(jīng)驗,這個過程因為有兩人的互相映襯而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Ep01)棄。
拍的不錯,那個年代的事兒,尊重原著,實力派演員!好評!
唐靜,王新軍的定情作吧。如今王新軍拋妻棄子投奔了秦海璐。而唐靜成了炙手可熱的名制片。命運,生活誰也說不清楚。
1998.04.10喜歡陳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