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殺,是慈悲?
《他們眼中的秘密》 The Secret in Their Eyes
導演:胡安·何塞·坎帕內利亞(Juan Jose Campanella)
主演:里卡杜·達林(Ricardo Darin)
這部電影充滿了大量的對比,明與暗、正義和邪惡、現在跟過去,經得起仔細推敲。主人公本杰明(Benjamin)深陷在回憶中無法自拔,逍遙法外的兇手、司法不公的年代,那段黑暗歲月既是揮之不去的隱疾又是無法治愈的頑癥。通過本杰明的痛苦和失意,電影帶出了另一名隱藏主人公里卡多(Ricardo),他用微小無助的個人行動來追尋兇手,希望能告慰亡妻。這部份篇幅見少筆墨不多,然而在結尾卻爆發(fā)了強大震撼力。本杰明能擁有失而復得的愛情,他只能活在無法挽回的傷逝當中。
影片給出的受害者形象是性感而美麗的,正如本杰明第一眼看到伊蓮娜(Irene),后來兇殺現場的慘象讓人目不忍視,本杰明的內心沖擊就很好理解了,那分明是本能驅使,他不能接受美好被糟蹋毀滅。兇手那邊,導演利用一個精心設計的超級長鏡頭來讓他現身,展開追逐并且繩之以法,但正如那腳彈框而出的射門,抓到他并不代表案情就此作罷,那會是一場可怕的拉鋸戰(zhàn),足球是圓的。
兇手外表安靜,思維縝密,怎么看都跟嚴重的性暴力犯罪不搭嘎。然而他的眼神再一次出賣了他,伊蓮娜抓住破綻迫使他失去理智。兇手先后兩次“亮槍”,無論哪一桿,這都直接暴露了他的心理特征。發(fā)自原始沖動的侵犯其實很好理解,人們很容易把它跟獨裁者的高壓統治聯想到一起。他們追求絕對支配,不肯屈從就干掉你。電影有一些涉及時代的零星點提,更多還是借助人物的情感烘托來追蹤案情形成觸動。
許多關鍵的情感信息都被安排在了人物的眼神當中,從心事難遣的主人公到命運跌宕的關鍵人物,從其貌不揚的兇手到一旁監(jiān)守的小配角,電影抓住眼中的秘密,用頻繁的表情特寫帶出了一些微妙的東西。本杰明不是英勇無畏,相反他接連受挫,逃離遠走。伊蓮娜耽誤了青春,并肩作戰(zhàn)的朋友枉送了性命,而這一切又比不上直接受害者里卡多,他無法找到一個合適辦法去解決兇手,是手刃還是遺忘?前者做起來太便宜了對方,至于后者根本是無法做到。殺與不殺,這不是賞一個痛快的選擇。
在本杰明步步緊逼的疑惑面前,里卡多臉色陰暗,愈發(fā)難看。他們只是畏懼黑暗、害怕失去,而他除了那份愛,卻已經再無可失。生不如死的滋味終究是不好受,如此苦心經營的懲戒說來殘忍,其實更是一種不殺的尊嚴。里卡多用時間編織出一張牢不可怕的天網,讓兇手難以掙脫。幾個男人用生命做了一場接一場的風險交易,代價同樣慘痛。人生無常,放下更難,影片說的就是這道理。【南都
http://gcontent.nddaily.com/2/a2/2a27b8144ac02f67/Blog/c15/471d7d.html】
對無意識舊時代的回眸非常有意義,電影的努力爭取產生了神奇效果。 ——Jonathan Holland (《綜藝》)
主人公扮演了雙重角色,年輕時悵惘于工作,無法把握個人幸福;年老時回頭來看,這人生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Deborah Young(《好萊塢報道》)
影片讓觀眾投入和沉迷于幾個主要角色的情感聯系和關系推動上,這在當下電影里已經是比較少見的了。 ——Mike Goodridge(《每日銀幕》)
2 ) 男人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愛好
本杰明花了二十五年時間追查一件殺人懸案的真相,為的是了結心中的壓抑的正義,也是抹去莫拉萊斯那無力的眼神 。但僅僅是這樣也許本杰明就不會第二次回到莫拉萊斯的家,不會隔著欄桿望著莫拉萊斯。他所尋找的是一個承認自己的機會 ,一個讓艾琳娜微笑的機會,更是一個寫出"A"的勇氣 那是他的愛好。
莫拉萊斯他用微小無助的個人行動來追尋兇手,每日在車站麻木的等待,為了讓兇手得到懲罰一個無期的判決,希望能夠告慰亡妻。但他給自己帶來了無期一個無期的復仇“幾個子彈對我來說又算是什么呢?”他需要的是一個愛好的無期,即便是如此痛苦。
桑多瓦爾悠閑地進入雜貨店隨意性的開了一瓶酒,給店員一個溫情的微笑作為回報,然后出其不意的將本杰明嚇個半死。這就是他 ,一個熱愛烈酒喜愛宿醉的偉大酒鬼 "男人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愛好"這便是他的格言。他的愛好其實并不是酒 ,當他那伍迪艾倫般的臉變得嚴肅,當他悄無聲息將本杰明的照片蓋上時,他告訴了眾人"正義"是他真正的愛好。
3 ) How can someone live an empty life full of nothing?
很久沒有看到一部真正的愛情片,一部個人感情與政治、與權利、與金錢毫無關系的愛情片,愛情,就這樣發(fā)生,只是因為女人美麗溫柔,男人堅韌勇敢,因為生活太過悲傷而相愛。 眼睛的秘密在于,認真去看的話,可以看到另一扇窗里的悲傷與孤獨。愛到不能再愛,愛情之外全是虛無和瑣碎。
鏡頭開始只是一個老人,一個不斷寫、不斷撕掉重寫的老人,他寫一個叫Morales的人與妻子共度的最后一個早晨,寫他將永遠記得那個美好的早晨里任何一個細小的動作和氣息。寫一個女人被強奸的鏡頭。寫了撕掉,打開再寫。所有的都只是過去破碎的片段,總是缺少把這些片段連接起來的東西。Passion. 就像好友Sandoval說的那樣,一個人可以改變TA的職業(yè)、愛好、朋友圈子、戀人、婚姻…但是TA的passion卻是不變的,也正是passion使得人成為真正的人,獨特的人、
一個鏡頭,兩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憂喜交加的人生。對于Benjamin來說平常的工作日里,新來了一個女上司Irene,第一次見面就迷上了她美麗的雙眼。但是卻礙于內心的自卑遠遠地觀望著。就像那個懷恨在心的同事Romano所說,She’s out of your league. She studied law, you barely finished high school. She’s young, you’re old. She’s rich, you’re poor. She’s Menendez Hastings, and you’re Esposito, a zero. She’s untouchable, you aren’t. 這個敵意的聲音就像是他自己內心的矛盾,時刻告誡著他要站好自己的位置,不可有任何非分之想。
與此同時,Benjamin接到了一個兇殺案,Morales的妻子被殘忍的奸殺在家里,場面慘不忍睹。因為警署辦案糊涂,把錯誤的人屈打成招從而讓Benjamin對這個案件多了一分關注。感動于喪妻之夫的癡情,B開始著手調查。他是這么對Irene描寫這個失去妻子的丈夫的悲痛的,"You can’t imagine his love. It’s touching. It’s as if his wife’s death just left him there, stopped, stuck in time forever. You should see his eyes. It’s in a state of pure love. Can you imagine a love like that? Unaffected by the wear and tear of the routine? “ 在死者家里的一堆老照片里,看到了背景中嫌疑犯羞怯和愛慕的眼神,正如Benjamin出現在Irene婚宴照片里的形象。
兩個故事就這樣圍繞著一件兇殺案的調查為時間線索展開。找到兇手以后卻因為司法程序的漏洞和人為地操縱讓其流落在外。當最后Benjamin的朋友因其連累而死后,他只好遠走他鄉(xiāng),在乘上火車的同時也放棄了Irene。再回來后,卻已是白了少年頭的半百之人,而對方也是有家有室,有著一個看似豐滿的生活。
電影精彩之處在于,大部分的對白總是讓人感到別有他意,貌似講的另一個故事里的情節(jié),卻在表著這個故事里的感情。而以鋼琴與大提琴為背景的音樂如同對白一樣的流暢精致感傷。畫面處理不乏暴力美的痕跡,但是卻不至于陷入spatacus那樣的做作與極端。情節(jié)緊張緊湊,但是卻不影響語言、意義和情感的傳達,張弛有度。
影片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話就是,an empty life full of nothing?,導演變著方式卻一直堅持著用類似的問題問每一個人,
妻子被殘忍殺害的Morales這樣說殺人犯“Let him grow old (in prison). Live a life full of nothing. “
25年后Benjamin問Irene說
How can I do nothing about it? I’ve been asking myself for 25 years and I’ve only been able to come up with one answer. “ Forget it, it was another lifetime. It’s over, don’t ask.” It wasn’t another lifetime. It was this one. IT IS this one. I want to understand. How can someone live an empty life? How do you live a life full of nothing? How do you do it?
他問妻子被奸殺的Morales,How do you life a life full of nothing? How do you do it?
潛臺詞是,How can you live a life without passion and be fine with it? How long are you gonna keep this going?
講述到最后,Benjamin才發(fā)現,活在passion之外的原來一直是他自己。Irene從來就沒有放棄過他,而Morales,早在最終發(fā)現法律不能還給他正義后,自己給Gomes了一個life, a lifetime in prison. 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停止在頭腦中不斷的想象再現妻子在面對暴力和殘忍時的血腥與無助。 正如Morales所說:" You said life.” 對他而言,是對妻子一生的愛和對Gomez一生的恨。
影片中Irene辦公室的門以及打個總是打不出A的打字機的安排,別有用意。
那個睡夢中寫下的詞“I FEAR” (Te mo)加上個A就成了LOVE(Te A mo),而那個填上去的A正是打字機上總是顯示為Z的鍵。Benjamin再次推開Irene的辦公室:
……………
Irene--It’ll be complicated.
Benjamin--I don’t care.
Irene--Shut the door.
-------------------與電影無關分割線--------------------------------------------
讓精英去尋找金子,讓傻瓜來享受愛情。讓婚姻圓滿,愿愛情長久。
對婚姻這個話題感到不勝其煩的原因十分簡單。第一、它已經隨著愛情的變質更加地形式化與具體化。第二、它已經墮落為一件與愛情毫無關系的關系。第三、它已經變成一種普遍的生存要求與方式(住房、搭伙)。第四。盡管它被社會各行各業(yè)、利益群體、政治群體反復拿來花樣翻新地不停炒作,但它還是餿了。
對愛情這個話題感到荒謬可笑的原因十分簡單。第一、不是所有的人都成熟到可以享有愛情。第二、不是所有的戀情都是愛情。第三、它最后的那塊神秘的遮羞布已經給扯了下來,折現成了人民幣。第四、盡管它被社會各行各業(yè)、利益群體、政治群體反復拿來花樣翻新地不停炒作,但它還是餿了。
愛情只存在于有夢想和痛苦的地方。在我們這個發(fā)誓要娛樂至死的社會里,最大的敵人恐怕就是不能折現的夢想和不能升華的痛苦。你要是還過來跟我談情說愛、談婚論嫁,那你可真是把我當睜眼瞎,太傷害感情了!
4 ) 很精巧的布局,對當時狀況的批判。
這部電影的結構真是很精巧,前后呼應的地方很多,比如說,剛開頭男主就用“天使”這個詞來調戲女檢察官們,就是效仿他手下以前的行為。還有女主角說過她有種誘人的笑容只給她男朋友看,在電影結尾她終于這樣笑給男主看了,還有“關門”的涵義……犯人最后的下場?不看到最后十分鐘你根本猜不到
當時的阿根廷也蠻黑的,看起來現代化程度不錯,但是事實上呢?無辜的裝修工可以輕易被抓起來當做奸殺案的替罪羊;政府高層可以為奸殺犯提供保護傘,因為那個犯人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政府安插在反政府勢力中的臥底。某個檢察官可以跟黑社會勾結,把擋著他路的警官在居室內槍殺……
有膽有謀的男女豬腳,身為司法工作者,卻沒有施展的地方。女主角后臺硬才免于威脅,但男豬腳卻得匆匆跑路……這一跑,就是25年。
但是,即便是在滔天濁浪里,愛卻從未停止過,男女豬腳那深沉卻總是不敢跨越的情愫,男豬腳的好基友在生命的最后關頭用盡全力保護男主不遭毒手,受害者的丈夫一直努力地尋找兇手,一直珍藏著妻子的照片……
豆瓣頁面的跳轉速度太不給力了,媽鰳逼
5 ) 關上那扇門
跟《殺人回憶》一樣,《他們眼中的秘密》也是圍繞一個懸而未決的謎題而展開,本杰明久久無法擺脫當年案件的影響,電影都準確無誤地指向了一個黑暗而混亂的年代。不同之處在于《殺人回憶》在時代感的營造上下了很多功夫,《他們眼中的秘密》里僅是有所點提,更多則是關于人物內心情感的描述?!稓⑷嘶貞洝方Y尾有掉轉向觀眾的目光,那個特寫鏡頭里包含了極其復雜的東西,原來兇手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可能就隱匿于在座者當中,不為周圍人所發(fā)現和察覺?!端麄冄壑械拿孛堋防镆灿写罅康难劬μ貙懞鸵暰€交流,不過它們更多用于人物對象的交流當中,本杰明和愛人的車站道別和深情對視、兇手因為細微的視線注意轉移露出了馬腳、高潮段落三個人被鐵欄隔開的眼神交匯……
《他們眼中的秘密》有個第一視點,它來自本杰明憶及那起奸殺案的不安和恐懼,可一開始很難理解他的神情凝重,這個人為什么會如此投入或者說牽扯于其中,他那無法排遣的壓抑痛苦又是從何而來?只有駭人聽聞怕是不夠吧。然后案情層層剝繭,幕布徐徐拉開:原來當初辦案時有胡亂定罪,他受到了阻礙跟威脅,好友為此還搭上了性命。這起案件還打亂了本杰明的人生,他不知道兇手的行蹤下落,他無法面對愛人更不敢追求,他更加不明白死者丈夫如何能從傷痛陰影中痊愈。
電影里的眼睛還包括了死者沒有閉上的雙眼和死者丈夫苦等兇手出現,然而最巧妙一點莫過于對照片的反復運用。我們知道相機能起到了人眼的功能,把拍攝到的瞬間凝固。本杰明看到死者原本可以擁有一個溫馨幸福的人生、兇手在照片上的目光偏斜引發(fā)了本杰明懷疑,球場上他們拿著照片一一對比尋找、家中出事時被放倒在桌上的相框,如此多的照片細節(jié)強化了眼睛所包含的各種意義,直接左右了整個偵辦過程。
無論是過肩鏡頭還是對話場景,電影大量借助前景處人物或道具的遮攔阻擋,制造了許多縱深方向上的景深處理。這些無不喻示了時間和空間的特定延伸,尤其在對待案情上,影片在看問題時就試圖尋找一種厚重,進入人性深處。畢竟真相往往是撲朔迷離,無法一目了然。另外《他們眼中的秘密》只用了一個鏡頭就發(fā)現了兇手并將他拿下,中間還一波三折,這不失為一種顛覆性的嘗試。
影片還講到了“習慣”問題,有人改不了去球場的習慣,有人就是喜歡泡在酒吧里爛醉。有人忘不了死去的妻子,年老的本杰明放不下案子更舍不得愛人。電影把一部分重心放在了兩段愛情上面,互為映照。死者丈夫堅貞不渝,寧可背負一輩子的心頭沉重也要設下私刑,用個人意志去對抗法律不公。這也讓本杰明得到了答案,他那姍姍來遲的決定居然也沒有遲到。當辦公室的那扇門被關上時,糾纏了本杰明大半輩子的記憶也被帶上緊鎖,那些心結不暢終于可以消失不見了。
6 ) 悶 并不是重點
冗長沉悶的片子,使得結局是什么早已不重要,因為必定會在過程中睡著?;ㄒ话俜昼娝樗槟钸哆哆度缓蠡ㄊ昼姺崔D,有意思嗎?
原著中關于政治的內容沒有體現出來除了簡略帶過的司法不公正,側重點的失衡越發(fā)變成了日常破事兒堆積和個人小情緒的碎碎念。個人與社會的抗衡到了電影中幾乎蕩然無存,于是最后出現的本來也不令人吃驚的結局就更加毫無震撼力。
類似的電影,比起同樣沉悶的《換子疑云》來說已經差到一百萬公里以外。劇情的推進方面全靠絮叨和百分之五十可以刪掉的完全沒有存在意義的多余細節(jié),“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個蘋果”能夠說清楚的事情非要用“今天晴好25度,東南風,我醒得很早,我穿衣服、刷牙、洗臉、戴上袖扣,用來裝逼的天價蒸餾水已經倒進紅酒杯。我在想吃什么,榴蓮可能有點上火,梨吧,不過梨子這季發(fā)寒,本就心寒,蘋果好了。8:01分,我吃了一個蘋果”來說。
這種類型和題材的電影需要這么多心靈鱉湯????
人物方面兩個互相愛著又作少年羞澀狀說不出來的小事被擴大成一種大叔大媽逝去的人生和25年的痛苦沉重包袱,都四五十歲的人了能不能成熟點????簡直無病呻吟強說愁。
故事方面既然是這個結局,明顯應該把戲份放到丈夫身上,律師本人身上沒有任何推動力除了他放不下的心結,可是誰是來看你和你上司的情戲????
到底是要說律師的事,還是要說強奸案的事,沒錯,現在和回憶交織,都有照顧,問題是這個故事就不能這樣去敘述,這樣一敘述根本散了,還都說不清了,再加上無論哪條線的所有矛盾沖突都很淡,整部電影的用力跟棉花砸在鐵上一樣,還非得逼別人感同身受那種沉重,可能嗎?
悶并不是重點,矯情才是重點。
就是討厭裹腳布電影,給1分都多余。
7 ) 正義的力量
《謎一樣的雙眼》(El secreto de sus ojos)的確是一團迷。
那本是一樁普通的入室強奸兇殺案,受害人的丈夫莫拉萊斯卻數十年如一日地悼念亡妻,只因知道兇手大概會出現在火車站逃跑,就每天枯坐在候車室?guī)讉€鐘頭,等待,尋找。他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永逝的愛情嗎?
處理這案子的阿根廷聯邦法院職員本杰明·艾斯玻希多遠遁他鄉(xiāng),二十五年后退休歸來,還是忘不了那撲朔迷離的案情,他要寫,要問,他還要追根究底。本杰明想要的又是什么?是真相嗎?
二十五年前,美麗的聯邦檢察官艾琳·黑斯廷斯曾經追著遠去的火車,情不自禁地將手按在車窗外,與車內那個漸漸遠去的男人的手連成一體。二十五年后,那些洶涌翻滾的情緒依然無處安放,她卻只能問一句:如果那一切都是真的,當年你為什么沒帶我走?
是的,這個故事由兩段破碎的愛情組成,串聯其中的是阿根廷一段風起云涌的黑暗年代。強奸兇案發(fā)生于1974年6月21日,正是庇隆重新執(zhí)政的最后期。十天后,庇隆總統去世,庇隆夫人繼續(xù)推行丈夫的“第三道路”,但全國的政治經濟形式卻已惡化,各方勢力紛紛登臺,時局動蕩不安,左右翼極端分子沖突不斷,直到1976年,右翼軍人政變成功,魏地拉軍政府上臺,寫下阿根廷現代歷史上最為殘酷的一頁——白色恐怖籠罩一切,軍警四處秘密橫行,失蹤人口高達20萬!1983年魏地拉軍政府倒臺后,阿根廷重新走向民主,但1989~1999年梅內姆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卻終被證明失敗, 2001年阿根廷爆發(fā)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社會政治危機,其陰影一直蔓延至今。
我想,原著小說《他們眼中的質問》(La pregunta de sus ojos)的作者艾德瓦爾多·薩切利(Eduardo Sacheri)將這個懸疑故事的時間跨度設置在1974~1999年絕非偶然:暗殺、綁架、腐敗、恐怖,這是阿根廷現代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這也是為什么本杰明半夢半醒中寫下撲捉靈感的話語會是“我害怕”(Temo)。本杰明向記憶深處回溯探尋兇案的過程,同時也代表了這一代人向歷史回溯追尋真相的過程,他不顧二十五年后莫拉萊斯“把一切都忘了”的吶喊,像個幽靈一樣偷偷潛回農場,在漆黑的夜里終于找到了答案——一個充滿意外的、令人無比震驚的答案。這答案照亮了他早已變得黯淡的人生,讓他終于從恐懼走向了愛,走向一個無所畏懼的明天。
那么,這個終于照亮歷史與人生的答案就是愛的力量嗎?我認為不是。愛情固然美好,它能使人赴湯蹈火奮不顧身,但它終究發(fā)于私,止于私;而支撐莫拉萊斯在火車站一分一秒等待的,讓本杰明和艾琳二十五年都無法釋懷的,讓一個勢單力孤的普通人變得強大起來,二十多年枯守苦地生死維系的,卻是一種更為長久的韌性渴望,是一種超出了個人得失之外的信仰。這個信仰,就是正義。
這種正義并不僅僅是故事表面那一層的司法公正,不,它還意味著道德、良知、奮斗,它還意味著還歷史以真相,它意味著面對“什么都不能做”的慘境,個人始終能從吞噬一切的黑暗中看到點點星光,始終不磨滅對光明和理想的忠貞,始終堅守那一顆赤子之心,哪怕形單影只,始終向前、向前,始終去愛。
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正義才能讓一個弱小的人面對強大的體制獲得尊嚴和力量,讓本杰明在二十五年后終于明白了自己一直尋找的究竟是什么,讓他直面自己的熱情與信仰,讓他終于向艾琳敞開心扉,讓他義無反顧地奔向愛。
那么對阿根廷的歷史來說,作者艾德瓦爾多·薩切利和導演胡安·何塞·坎帕內亞(Juan José Campanella)的意圖是否是對“政治獨立、經濟自由、社會公正”的庇隆主義的回歸呢?我想并非如此?!吧鐣敝皇潜勇≈髁x的一個方面,它也只是“正義”的一個層面。我始終覺得“他們眼里的質問”、謎團的核心,讓一個社會從恐懼走向愛與光明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正義與尊嚴。它并非阿根廷的特例,它適用于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段歷史。只有這種正義的地位得到維系,法律的公正得到伸張,一個國家的人民才能獲得尊嚴,才沒必要走上屈辱的SF之路,才不會絕望的在自家陽臺上ZF,才能吃上放心的米、給孩子喝上安全的奶,才能夠自由大膽地講真話,不用擠破頭皮到外國撫養(yǎng)自己的下一代,才能活得像個抬頭挺胸的大寫的人。
8 ) 沒有一個人能空虛的度過一生
沒有一個人能空虛的度過一生。
暫且不談莫拉萊斯的做法對不對,他的行為已經讓兇手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二十五年啊,二十五年日日夜夜被囚禁在一個黑房子里,沒有人說話,得不到任何外界信息,沒有書籍,沒有音樂,沒有鳥叫,僅有的是每天莫拉萊斯定點送來的餿了的面包屑和牛奶以及莫面無表情“完成任務”離開后死一般的寂靜。多么悲慘的生活,或者這已不叫生活,而是煎熬生命,他已被當為一個茍延殘喘的物體來豢養(yǎng)。如果人陷入這種境地還不如死了好,可怕的是他連死也做不到。
我的心里一直回旋著這句話:人怎么能度過空虛的一生?!這個人的生命讓我覺的很壓抑,或許這是他應有的懲罰吧??墒撬吘故且粋€人,作為人類本不該這樣對待自己的同類,我在想,讓另一個人悲哀空虛的時候莫拉萊斯本人又是如何度過的這么多年呢?我不解,也不知道他們的生命還會延續(xù)多少年,還會這樣痛苦的煎熬多少年?會不會對那個兇手來說,這樣的日子以不叫痛苦而是麻木呢?
我不敢再往下想,我只希望我們的世界上永遠不要出現惡人,我希望,所有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畢竟,沒有人能度過空虛的一生。
缺掉愛的人生,就像永遠敲不出A字的打字機。逃避愛,逃了25年,終還是沒能逃過自己的這點“心事”,依舊要回頭來承認它、面對它。愛并不是牢獄,逃亡和放逐才是,空無一切的人生才是。而痛失愛,會將人的生命永遠停頓在、囚禁在那一個點上,靜止住,凝固掉,會讓人以死去的方式活著,活得如同死去。
有那么一些動人的瞬間,temo到te amo也是一個不錯的設計。不過25年的時間跨度,主人公對案件和愛情雙層面的糾結,加上secret的主題,似乎還是苦大仇深多了些,欠缺力度與核心。很奇怪IMDB的贊譽極高。
嗯,結局很好,猜到了,我想要用到以后的作品中。
我從未見過如此平靜而又殘忍的復仇。究竟是多深的愛,才能讓一個人不婚不娶,靠回憶一個早上的細節(jié)度過二十五年。究竟是多大的仇恨,才能讓一個人平靜的與兇手生活二十五年,不看一眼,不講一句話。影片的兩條故事線都一樣驚心動魄,我把忍了很久的眼淚,毫無顧忌的留給了所有的沉默和那扇關上的門。
電影的最后半小時,讓我見識了什么叫力拔千鈞、百轉千回…2009非英語電影里最牛逼閃閃、值得回味的佳作。“回憶是我們最后僅剩的東西了,至少挑好的回憶吧。你想如果一開始能制止這一切的發(fā)生,那你就會活在過往,沒有未來。忘了這件事,不然你就只會留下回憶?!?/p>
1.人生只有一次,要告白要復仇都趕緊地!2.廢掉死刑吧,看吧無期徒刑最高!3.第一次看阿根廷的電影,是不是除了天朝所有地區(qū)的電影都可以露三點暴黑暗??!4.西班牙語真美好~我想學><
最后十分鐘扭轉乾坤
最喜歡的三處:1是人人稱道的體育館長鏡頭,2 打不出A的打字機如同愛無能的男主,終將“恐懼”轉為“愛意” 3 恐怕是我能記得的最美好的關門鏡頭。
Te Mo > Te Amo ,由懼生愛。最后的1/3是電影的精華,給人以無比震撼。一個人無論年輕或老去,無論經歷過多少時光的洗禮,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這些東西將永遠伴隨著他,直至生命盡頭?!铩铩铩铩?/p>
2010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懸疑、愛情、政治、哲思、社會派推理兼具。前面略顯沉悶,但后半個小時的各種神轉折讓人大開眼界。表演和剪輯都毫無瑕疵,球場5分多的長鏡頭驚艷無比。除考究的構圖外,另一大攝影特點是大量使用長焦鏡頭造成前后景虛化,并常和過肩特寫鏡頭結合,隱喻了本片主題。(8.5/10)
人,總會有那么點堅持。
我聽他們滴裡嘟嚕的說那西班牙語我就看不進去結果是一苦逼愛情片T_T....中年療傷系果然是本人最最害怕的題材。不外乎用極端濃稠的情感當色拉油把什么時間、回憶、真相之類攪和在一起,貌似自我救贖了一把,說穿了其實還是矯情哀怨無敵小媳婦兒一枚
結尾讓人吃驚。太過固執(zhí)的愛,太過小心的愛,太過崇拜的愛,讓我們都成了愛的囚徒。
Temo→Te amo。被囚二十多年后見到別人,說的唯一一句話不是求救,而是“求你讓他跟我說話”,太好的臺詞了,一句話就值一顆星。
沒有完全明白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好故事的魅力~(P.S.被足球場那個令人蛋疼長鏡頭鎮(zhèn)住了?。?/p>
靜水微瀾風碎月,青煙不散柳藏舟。
什么玩意兒……
不得不說,那個長鏡頭很牛逼,應該融合特技了吧,否則那么多群眾演員,沒有剪切點的話很難做啊。不過與全片有些氣韻不合就是了。全片節(jié)奏基本不錯,幾條線也大體上有條不紊,故事講得有張有弛。除了幾處比較“過于煽情”,有些地方情節(jié)略顯窒澀,其余真的非常之贊。
1h00min48s~1h06min01s,牛逼長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