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部寓意深刻的電視劇,我是無法只通過一篇文章來徹頭徹尾的分析。因此我選取了個人認為最有代表性的前三集來作為主題,而內容并不是去分析,而是如何去分析。
首先,我們要明白《馬大帥》是一部什么樣的劇,畢竟一般來說什么樣的劇,其劇評就匹配著什么樣的風格。
那么很明顯,這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不光現(xiàn)實主義,甚至在細節(jié)方面透露著超現(xiàn)實主義的味道。為什么說是“超現(xiàn)實主義”,在之后內容會有分析。
劇的風格找到了,接下來就是對前三集進行內容“解構”:
首先,他是按照什么敘述模式講的?
雙線敘事
簡單來說,雙線敘事指的是在一部劇或一部劇的某些集里講兩個看似不相關但實際上內容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故事,有些導演甚至會安排一些“彩蛋”為一些隱藏劇情鋪路。最近國外比較火的如《致命女人》、《王冠》、《旺達幻視》都采用的這套敘述模式?;叵胧畮啄昵暗拇箨戨娨晞【褪炀毑捎眠@套方式,功底可見不凡。
那么《馬大帥》的雙線敘事如何?
只用兩個字概括:
高明。
雖然電視劇標題叫《馬大帥》,但是看過劇的人都知道,主角不僅僅是馬大帥,這里還有一個重要人物:范德彪。
因此雙線敘事講的就是馬大帥和范德彪的故事:一個鄉(xiāng)下,一個城里;一個農民,一個保鏢;一個建房還靠彩禮錢,一個隨時可以蹭上老板的車。
這兩個之間能有什么關系?
有人說:有啊,馬大帥要找范德彪??蛇@個屬于我們最終要看到的結果,不算劇情內容的聯(lián)系。
有人說:還有,范德彪是馬大帥小舅子。這個人物設定不算雙線劇情聯(lián)系的范圍內。
其實導演在前三集就安排的明明白白。我來舉幾個例子:
第一,他們都是各自所處生活環(huán)境中的底層人:馬大帥其人無論從身份、物質實力還是性格在馬家堡并不受待見(至少不受村長待見),馬小翠的婚事也是由于一方面村長的兒子喜歡外加上自己的一套忽悠人的說辭給說成的。因此,村長知道逃婚之后,表面上說要找回新娘,實際上早想好就把彩禮錢要回來就行。而范德彪,雖然看起來五大三粗,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位當年拎著菜刀喝退流氓的“彪哥”如今也只是個紙老虎罷了。“彪哥”以及那個“二十九歲”的年齡,是他最后的遮羞布,只要這層窗戶紙稍稍被捅破,立刻得到的就是“落魄”的命運。
那么他們知道自己處在底層嗎?當然知道。他們想要改變嗎?當然想改變。
因此第二,他們?yōu)榱烁淖冞x擇去依附。馬大帥依附村長,范德彪依附老板。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錢,更多的是那一畝三分地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
但是他們僅僅是要物質上的需求嗎?不,他們還有情感的需求。在那個臺灣韓國浪漫偶像劇充斥的年代,大多電視劇把愛情描繪出少男少女流著眼淚在風里雨里雪里高喊“我愛你”的年代,《馬大帥》這部劇直擊了社會上十分現(xiàn)實卻又人人避而不談的話題:中年單身群體的情感需求。而這種需求,在馬大帥這里表現(xiàn)為喪妻后對孤獨的逃避和對重新成家的渴望,在范德彪那里,也許是因為沒有情感經(jīng)歷或者些許自戀,對愛情的表達則還保持著些許理想主義情懷。
(PS:再加上吳德榮,喪偶、單身、離異;中年男人的情感困境居然在這三個人身上巧妙而不違和的體現(xiàn)了。再次感慨這部劇的高明?。?/p>
最后我們再看看讓雙線劇情聯(lián)系起來的導火索,也就使得馬大帥和范德彪二人最終相遇的那個事件——馬小翠逃婚。
父親為了要錢和在村里的地位,不顧女兒的愛情固執(zhí)的要求她嫁給村長的兒子。但是就在結婚當天,女兒居然偷偷跑了,并且主動追求自己心愛的人(當然這是后話)。
這個故事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它既表達對戀愛自由較為古典式的浪漫向往,又傳遞著現(xiàn)代社會反抗父權的價值理念。
說到現(xiàn)在,便有人會問:超現(xiàn)實主義體現(xiàn)在哪里呢?
個人認為體現(xiàn)在兩點:
第一,結婚照:新郎新娘都有著明顯PS或者拼貼的痕跡;新郎面帶微笑,新娘則面無表情。如果多看這張照片幾秒,則會給人帶來明顯的不適感。結合之前馬小翠逃婚的事實,我們便知道該劇間接用圖像的方式展現(xiàn)封建婚俗觀念對青年群體尤其是女性群體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是從內容上看,比較明顯的。
“解構”運用于藝術作品中一般是要破除傳統(tǒng),彰顯新意;但在形式上劇組反其道而行之,刻意用了一張“解構”傳統(tǒng)修圖觀念的圖片來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結婚照”,從觀感上便強調了這樁婚事本身的“不合理性”,達到一種“反解構”的作用。
結婚照或是被村長兒子抱著,或是掛在墻上,這種無言的存在持續(xù)存在于畫面中,之后甚至給予了特寫,暗示這樣刻意的“拼湊”其實還存在廣大的基層社會里。
第二,也就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點。就是如果我們把前三集范德彪的故事線扔掉,可以發(fā)現(xiàn)馬大帥的故事居然也是成立的,并且更加耐人尋味了一點。
首先馬大帥的目的是很明確的:既然要完成與村長的婚約,那么就需要找女兒,現(xiàn)在女兒在范德彪那里,那么就需要找范德彪。但是馬大帥的目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又變得模糊:先是找錢包,后來賣藝,再后來照顧流浪兒....因此范德彪從一個現(xiàn)實的目的,變成了一個抽象的問題,甚至是一個似有似無的符號,仿佛和其他人物關系的展開只有通過問“你知道范德彪嗎?”才能有效推進。不得不說,這一點頗有向《等待戈多》致敬的意味。
在尋找范德彪所遭遇的突發(fā)情況中,馬大帥所處的位置也是很有意思的。多數(shù)情況下(尤其是遭遇到刑事案件中),馬大帥可以戲劇性的從事件的“他者”變成事件的“參與者”,表面上是身份的轉換,其實深刻表達了對諸多不良現(xiàn)象的深刻諷刺;由身份轉換帶來的場景變換,“潤物細無聲”地為觀眾展示電視劇中開原地區(qū)的民生百態(tài)?;氐今R大帥最原本的身份——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從進城開始就被動的卷入到一系列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規(guī)則中,荒唐的喜劇效果背后其實是諸多老一輩人或者說未享受到現(xiàn)代知識教育福利的人,在面對社會飛速轉型下手足無措,茫然失序的悲哀;也是在城鄉(xiāng)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中,農村人對待城市真實而又矛盾的情感表達;在“馬大帥”們眼里,能讓他們與時代接軌的,也許只有那個空洞的“范德彪”,也許只有當他們提到了“范德彪”,或許才會感覺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有些許的溫度。
最后根據(jù)這些我們可以想個標題(僅供參考):
評農民藝術先鋒派的現(xiàn)實主義轉向——以《馬大帥》的雙線敘事為例
解構與反解構:“結婚照”中的景觀表達
不存在的“范德彪”——論《馬大帥》中的能指與所指
局外人——被嫌棄的“彪哥”的一生
東北第一硬核神劇,15年后再看,依然很硬。
東北第一神劇是哪部?很多人會說“鄉(xiāng)村愛情”。這部劇里有太多可供解讀的符號:“權力的游戲之象牙山”,“東晉門閥制度與象牙山四大家族”,“回不去的故鄉(xiāng)與回得去的象牙山”,“象牙山村村民真·生活與假演戲”……
2006年首播到上周第11季完結,這部劇連播13年,長盛不衰的命運也證明了大家對她的喜愛。有人說,這是東北第一神劇的開山之作。對此,我很不認同。
【《鄉(xiāng)村愛情11》時尚海報】
早在第一部《鄉(xiāng)村愛情》播出兩年前,趙家班就拍過一部轟動一時的神劇《馬大帥》,這部劇才是東北神劇的開山鼻祖。在《鄉(xiāng)村愛情11》已經(jīng)播完,新一季回歸還要等好久的這段時間,重溫這部東北第一硬核神劇正當其時?!榜R大帥”共播出三部,第一部最經(jīng)典,本文主要聚焦第一部進行討論。
【電視劇《馬大帥》海報】
關于這部劇的神奇、硬核,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一、集喜劇效果和現(xiàn)實意義于一身,作品凝練度與批判性遠超趙家班其他作品。《馬大帥》講述了農民馬大帥、范德彪進城務工,想在城市立足的故事。
此前,反映農民工群體的影視劇寥寥無幾,即使劇中有農民工,也都是無足輕重、非??~緲的存在。另一部趙家班的電視劇《劉老根》則是以農民為主的農村戲,所以《馬大帥》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農民工進城題材的類型空白。
《馬大帥》首次聚焦農民工群體,通過馬大帥、范德彪在城里謀生計的艱難歷程,讓我們關注到生活在社會底層農民打工者的真實生存狀態(tài)。比同時期不食人間煙火、卿卿我我的偶像劇更有看點。
【和《馬大帥》同時播出的《浪漫滿屋》】
劇集犀利地對一些社會問題進行露骨的諷刺,像文化局長的官場理論,不孝子女不贍養(yǎng)老人,老人去世后卻爭奪遺產等,這些問題至今仍然存在?!多l(xiāng)村愛情》雖也貼合生活,但整部劇囿于象牙山這座村落,回避了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社會矛盾,對現(xiàn)實的批判遠不如《馬大帥》那般深刻。
【馬大帥諷刺官場理論】
更妙的地方在于:劇集以喜劇的形式呈現(xiàn)出農民工生活中的種種無奈,經(jīng)由本山大叔和范偉兩位喜劇大師的精湛表演,劇集笑料頻出。不管是范德彪吃燈泡,馬大帥被小孩捉弄后誤以為自己下蛋,還是馬大帥當人肉沙包與職業(yè)拳擊手比賽,替人哭喪被結婚的人打……看的時候都覺得不可思議好搞笑。
更贊的是《馬大帥》第一部僅27集,但情節(jié)連貫緊湊,全程無注水。如今,制片商為節(jié)約成本,一部電視劇動輒拍六七十集,劇情拖沓,和《馬大帥》相比高下立判。
二、經(jīng)典范德彪。趙本山電視劇中的黃金配角是誰?東北F4?不、不、不,是范偉。
范偉在《馬大帥》中扮演的范德彪是東北最著名的虛擬人物,有關他的傳說依然在遼北大地上流傳,他的各種表情包也被粉絲們爭相收藏,在微信中傳遞。民間有句話表達對范德彪的喜愛,哪怕沒看過《馬大帥》的朋友也一定聽說過:“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萬年范德彪”,可見范德彪演得有多神。
【范德彪經(jīng)典鷹抓撓】
范偉在這部劇里的表演,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摒棄了舞臺演員的浮夸,收放有度。舞臺演員與熒幕演員的表演有很大的區(qū)別:舞臺演員容易使自己的表演有“表演”的痕跡,看過本山大叔小品的觀眾都領略過他在舞臺上的魅力,肢體動作、語言都比較夸張,逗得觀眾前仰后合。其實,這種夸張的表演方式是為了“提煉”——在有限的舞臺空間,有限的舞臺表演時間內,要讓觀眾迅速進入角色就必須高度“提煉”角色的特點,夸大角色的性格。
但舞臺式的表演并不適合于電視劇,電視劇根據(jù)生活編造,里面的人物趨于生活化,如果演員此時還在“提煉”、“夸大”,一方面觀眾會覺得假,另一方面長久采取這種方法觀眾也會厭煩,最終走向浮夸的境地。
范偉在飾演范德彪時張弛有度,讓人物的性格更加立體,既展現(xiàn)出范德彪的虛榮與自負,也展現(xiàn)出范德彪的講究與仗義,讓人們分分鐘喜歡上這個人物。
【得知吳總喜歡小翠后,范德彪體現(xiàn)了講究的一面】
范德彪幾乎承包了《馬大帥》中所有笑點,鋒芒已隱隱蓋過趙本山,也能夠為“趙家班”的新人做表率??上Х秱ヅc本山大叔這對兒老搭檔已分道揚鑣。雖然,東北F4出山,但論演技的細膩與多變卻遠不及范偉。不管本山大叔多厲害,沒有范偉的他總像是缺少了些什么。
三、一部讓人看哭的高級喜劇。高級喜劇的內核都是悲劇,《馬大帥》做到了這一點。
劇集盡訴人間酸甜苦辣,早年看不懂其中含義,只被“馬大帥討債”、“馬大帥哭喪”等荒誕情節(jié)逗得哈哈大笑??呻S著年齡的增長,品嘗過社會艱辛后,再看這部劇卻有了明顯的不同——在搞笑的外殼下,馬大帥其實講述了中年男人的漂泊與無奈。
【馬大帥討債】
當年看劇的小伙伴都已長大成人,相信已能體會其中滋味,當我們?yōu)榱松疃疾β?,徹夜加班,想多掙點錢卻力有不逮時,恐怕最能體會馬大帥的辛酸。
【范德彪重新做回廚師】
漂泊多年的范德彪被騙子騙走了所有積蓄,連同村民們一起籌集來的錢,沒臉見大家只得躲起來,為了生存,每天包著臉給人送煤氣。屋漏又逢連陰雨,范德彪在小診所里被誤診為絕癥,他一個人在簡陋的出租屋里哭泣控訴這個世界,很多人看到這里感動不已。
但最令我感動的卻是:范德彪開著公司老板的豪車回到老家,村民們都來湊熱鬧,他在村民面前大肆顯擺自己在城里混得如何如何好,還挑剔村長家的屋里裝修太土、不夠前衛(wèi)。
臨了,魔幻現(xiàn)實的一幕發(fā)生了:所有人都要管范德彪叫彪哥,他奶奶輩、叔叔輩的人也不例外,叫完之后范德彪趁著酒勁兒,給父老鄉(xiāng)親們發(fā)錢,不一會兒功夫發(fā)出去3000多塊(15年前的3000多塊),以至于路上過收費站連過路費都差點交不起。這像不像一個典型的“北漂”、“滬漂”中年男的人生?一面闊氣一面寒酸,一面魔幻一面現(xiàn)實。
好在,電視劇也給出了一個光明的結尾:懷孕的小翠嫁給了吳總,有了一個還算完整的家庭;范德彪虛驚一場并沒有得絕癥,回到桂英飯店繼續(xù)當廚師,愛情也埋下了伏筆;馬大帥因為照顧孤寡老人得了一大筆遺產,還清了債務,還開辦了農民工子弟學校。
文章最后,我們以范德彪的“男兒當自強”來自勉,范德彪雖然缺根筋,虛榮好面子只會忽悠,但他正直善良,特別正能量,雖然事業(yè)不順,卻從沒向命運屈服,他家里掛著一幅字,上面寫著“男兒當自強——范德彪自勉”。
【范德彪“男兒當自強”】
范德彪身上有很多普通人的影子,“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生活總不盡如人意,但努力、奮斗的結果總不至于太差。
馬大帥的第一部看完了,心里空落落的,沒的看了。第二部玉芬換了演員,劇情也很狗血,b站也沒有資源,我就沒看。第三部看了一會,沒有什么感覺。其實第一部并不完美,最后兩集的關鍵情節(jié)很多,為前面的每條線索都做了收尾,堆在了一起,急促,沒舒展開。但整個劇情,到結束時,是很完整的。馬大帥從一個慫出成長為了開原拳王,又得到了蘇老太的遺產,解決了經(jīng)濟問題。即將迎來的是和玉芬及六個養(yǎng)子的溫馨生活。范德彪經(jīng)歷被騙,誤診絕癥的虛驚一場,想明白了很多事,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回到了桂英飯店,重新安穩(wěn)地做回了廚師,和桂英的感情也進入正軌。這些人在一整部戲里,經(jīng)過了無數(shù)的折騰,最終都找到歸宿。很完整。
后面再拍,就得破壞這個結果,把主角們的平穩(wěn)重新拉回動蕩,畢竟只有這樣才有戲劇沖突。但這樣就完全違背了第一部的末尾,每個角色給到的內心的成長。馬大帥又慫了起來,范德彪又虎了起來??床幌氯ィ膊幌肟?。折騰不動了。在我這里,馬大帥的故事在第一部結束時,就已經(jīng)結束了。
那一年,王大拿剛剛進城;齊三太還在當村長;王老七、李大國、劉一水還是很小的配角;永強娘、小蒙娘是連臺詞都沒有的群演;王老板還是王老板。
那一年,老馬、彪哥們還和我們生活在一個世界,也會吃不上飯、找不到工作、被人冤枉;而不是在一個不愁吃穿、只要創(chuàng)業(yè)就能成功、村醫(yī)和保安一夜之間就會變成副總的世外桃源。
那一年,笑果是因為老馬和彪哥的表演;而不是靠裝傻扮丑。
那一年,故事里還都是健全人;而不是充斥著磕巴、二椅子、傻子、大舌頭。
那一年,故事還是有情節(jié)的;而不是為了誤會而誤會、為了zuo而zuo。
那一年,故事里只是有人來客串;而不是村子里只有一種車、一種酒,更不會在鐵嶺農村出了車禍送到沈陽的不孕不育醫(yī)院。
那一年,故事里還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正常人;而不是搖頭晃腦、裝瘋賣傻的丑角。
那一年,人物都是有性格的;而不是昨天還是胡攪蠻纏的小混混,今天就是一身正氣的干部。
那一年,老趙還在春晚上壓軸;而不是只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
上高中的時候學業(yè)很緊,知道這部劇火了,也聽我媽給我講過好幾個劇中搞笑的片段,比如德彪吞燈泡,掉進下水井等等,哈哈一樂,也就過去了。
很多年后,大學畢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工作三年,又換了新工作。。。
陪生病臥床的媽媽重看這部劇,也僅僅是想讓病中的媽媽開懷一笑,于是才得以認認真真看了這部劇,才深深體會搞笑背后都是心酸。
確實是一部喜劇,本山大叔何慶魁編劇對遼北大地黑土地上的小百姓的生活編寫演繹的實在是真真切切,接地氣。
1,玉芬被牛二打傷住進醫(yī)院,大帥邊打工邊細心的照顧,忽然想起兩年前媽媽生病在北京求醫(yī),在宣武醫(yī)院的病房樓外我和爸爸坐在臺階上等著探視時間的到來。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一場大病即是災難也是患難與共。
2、馬大帥去干哭活,去世的老太太的兒女在屋里打麻將,雇禮儀隊來哭,似乎這就是“孝”的表現(xiàn)。想起小時候奶奶家鄰居去世,也雇了專業(yè)隊來哭了一天一宿,只聽到一個勁兒的打賞……
————————
下面我想說說小翠。
很多人看這部片子都特別討厭小翠,面癱臉,天天一口一個剛子,不管爹不管舅,全部心思都是剛子,是夠討厭的了。
不過小翠才19歲,農村進城的傻姑娘。
想一想年少的自己也像小翠一樣是個傻姑娘,義無反顧的愛過,因為自己愛過的那個人也曾大半夜的一個人出去散心,也曾在夢中哭的稀里嘩啦,也曾魂不守舍的度日如年……反正這一切,同為傻姑娘的自己都經(jīng)歷過。在那樣一個年紀,那種心智,我可以理解小翠。
———————————
再說全劇最大亮點范德伊彪~
也許你會說這人真彪啊~
但我想說的是他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愛情觀,這不正是長大之后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嗎?
我們長大后,也憧憬著和一個自己看得上的人在一起,作為局外人我們都看的明白,老板娘桂英是最適合德彪的,但是德彪為什么不喜歡桂英呢?德彪在劇中是這樣說的:如果你再高點,苗條點,漂亮點,我不就不用費那事了嗎。對啊,“高點,苗條點,漂亮點”這是多少人一直得不到幸福的原因呢?
有多少成年人,不論你是做什么工作,有多大成就,多高的素質,不還是和德彪一樣,在愛情里高不成低不就,無法認清自己,找不到最適合自己的人。
—————————
這是一部好劇,只有對生活有過最最真切的體會和琢磨才能寫出這樣好的劇。我很想念本山大叔。
現(xiàn)在既不批判也不弘揚現(xiàn)實,而是一味虛幻了,這樣說好說壞至少安全。
批判部分:
1、警察不作為,幾次報警基本上都沒什么鳥用,N次誤抓,大帥最后也是靠自己打跑了牛二。監(jiān)獄牢頭獄霸問題
20180703補記:看完馬大帥Ⅲ,對警察形象問題明顯做了修正,出鏡率很高,經(jīng)常麻煩警察叔叔,而且基本上都為人民服務了,最后的結局(抓到牛三)和諧到無法相信。
2、孤兒流落街頭,靠自己和好心人救助,政府作為看不到
3、高局長一句說出為官為政之道,平時少說要裝,領導面前要沖上去,把相關的都變成自己的成績,就是要不要臉
4、所謂盡孝,花錢就是盡孝,還要有人說門風好
5、進次醫(yī)院基本就破產,還不要是大病
6、面子,所有人都當成大事
正能量部分:
1、勤勞,為了生計一直努力
2、樂觀,各種受挫,各種再來,全篇主旋律
3、不夠勇敢,這正是所有人的真實情況,正視而不是回避,追求安定少惹事是人的天性
4、善良,為人之道,經(jīng)常也是站在勇敢的對立面
5、通篇都沒有拜金的年代,愛情就是愛情,事業(yè)就是事業(yè),金錢還沒有成為唯一的標準(僅僅10年前)
6、現(xiàn)實:墻是花的,煮飯鍋底黑的,喝酒大杯,衣服也是花花的,但人人都有自己底線和真情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必須像兩位偉大的人民藝術家致敬,因為這部劇,就是一個或者幾個普通東北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小時候,作業(yè)寫不完被媽媽罵,爸爸抱著個西瓜,來吧兒子看會兒電視,我哭著哭著就笑了。
今天,拼湊一些零零碎碎的休息時間,獨自又重溫了一下,笑著笑著就哭了。
男人,你是否和吳總一樣,擁有一切卻為一個人牽掛。
男人,你是否和鋼子一樣,因為摯愛放棄了江湖、愁怨、打打殺殺。
男人,你是否和彪哥一樣,仗義疏財時胸懷天下,流離失所時又獨自承受。
男人,你是否和大帥一樣,獨自扛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擔,你受的委屈卻從未提起。
這就是生活啊,無論你是富是窮,是顯赫還是普通。男人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強,不管天塌下來還是怎樣,都會跟你最愛的人強裝笑臉,說一句“這就是命”,然后獨自轉身,永不服輸,繼續(xù)與你的命運抗爭。
這部劇就是趙本山的巔峰。
趙本山練拳這個設計很高級,看得出是常年浸淫小品的人才能寫出的妙筆。
搞笑中帶著辛酸
古有奧地利國弗洛伊德,今有遼北大地范德伊彪~平常百姓的生活,歡樂中透著心酸~
狂笑啊
"人類迄今為止,只有兩部文藝作品說透了人對自身局限性的焦慮以及對這種焦慮的突破。一部是《浮士德》,另一部是《馬大帥》 。"掌聲獻給范德彪?。?!
想讓范德彪當我老舅
成天“缸痣,缸痣”的,小翠這個角色實在是太TM惡心人了
遼北地區(qū)著名人,水庫浪子,開原市幾場著名惡仗的主打人,桂英風味飯店行政總廚,維多利亞國際娛樂廣場總經(jīng)理保鏢兼保安部經(jīng)理,德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彪投股份)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開原市液化石油氣總公司首席送氣員,彪記靚湯總經(jīng)理,大帥打工子弟學校常務副校長。不吹不黑這是范偉的巔峰之作!
諷刺現(xiàn)實的力度大了,所以央視不能播了。其實作為東北人我知道,趙本山只是真實呈現(xiàn)了出來,這就是東北,我很悲傷。
這個劇放現(xiàn)在100%被禁,你覺得魔幻,其實都是現(xiàn)實!
寫實的宛如紀錄片,外人可能看起來很魔幻,但確是那個年代的東北。官場,混混,警察,底層百姓,魚龍混雜,還有就是像彪哥這種有點牌面的“社會人”,宛如一鍋東北大亂燉。戲里戲外,誰又是掌勺人?似幻似真,只不過是一場生活。另外,遼北地區(qū)第一狠人非我彪哥莫屬。
這才是趙本山的真正水平,這才是東北真正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這才是趙本山的巔峰之作。沒有之一。
通俗卻不俗套
超級煩馬小翠的人設,不識大體,沒有愛好,沒有品味,整天吊著一張沒有表情的臉,醒著找鋼子,睡著還找鋼子,腦子有坑?相比起來小云可愛多了。不過我很喜歡趙本山宣揚的思想:不論貧窮或是富有,社會地位低還是社會地位高,都應該踏實生活,老實做人,好人終究會有好報。
三部里最好看的一部,也是最靠譜的一部。趙本山和范偉的表演都很精彩,就女角來講,最喜歡王雅捷演的玉芬。
范偉真是個大活寶啊,他將他搞笑的最高水準奉獻給了這部電視劇~~
時隔這么多年回頭看,仍然覺得故事很抓人很真實,忍不住花一晚上溫習了一遍??吹臅r候比照自己當下的生活,總希望從中獲得一些實用的東西,回頭一想又覺得牽強。我想,我渴望得到什么,就會在戲里看到什么,每個人都會代入自己的經(jīng)驗,由衷的感動。
演員們演的都很好啊,特別是范偉好搞笑
當年太火,彪哥承包了所有笑點。
這部劇真正寫出了底層小人物的悲哀。 前幾集范德彪借職務便利,把鄉(xiāng)下親戚都安排在了維多利亞廣場工作。這里不得不說,今年捧回四項奧斯卡大獎的南韓影片《寄生蟲》玩的招數(shù),趙本山已經(jīng)在2003年玩過了。 馬大帥為了給玉芬交上醫(yī)藥費,四處尋活。一天時間內,他在葬禮上聲嘶力竭地假哭、跟失意的拳擊手練拳練到血流滿面、假扮文化局干部安撫被一刀切的前局長……這才是真正的,真正的底層生活。 總體來說,語言辛辣幽默,東北方言較多,可以盡情學習。情節(jié)跌宕起伏,一集更比三集強。東方卓別林出品,必屬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