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印度的女兒

綜藝英國2015

主演:阿莎·德維  巴德里·辛格  Satendra  穆克什·辛格  M.L. Sharma  Vinay Sharma  Pawan Gupta  Akshay Thakur  A.P. Singh  Leila Seth  Maria Misra  Sandeep Govil  Raj Kumar  Rashmi Ahuja  Pramod Kushwa  索尼婭·甘地  

導演:雷思麗·尤德文

播放地址

 劇照

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1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2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3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4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5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6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13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14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15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16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17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18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19印度的女兒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18:55

詳細劇情

  此紀錄片圍繞2012年12月震驚世界的德里公交車輪奸案,23歲的Jyoti Singh在車上遭輪奸和毆打最終因此死亡,四名成年被告被判死刑,紀錄片采訪了其中一位強奸犯Mukesh Singh、他的律師和受害者的父母。

 長篇影評

 1 ) 看完之后說不出話來

看完短短一個小時的片子后的第一感覺是,多少個赫敏站在聯合國講臺上用發(fā)著抖的聲音呼吁He for she帶來的感動,也暖不了來自強奸犯以及辯護律師令人發(fā)指的鄙視、物化女性的言辭帶來的寒冷。在他們眼里,女性是沒有自我的,她們只能作為兒子的母親、丈夫的妻子或兄弟的姐妹而存在。我最初真的難以相信,擁有這樣觀念的人和我生在同一個時代。

看完片子后的第二個反應是,想把里面那些刺激到我的話都記下來。
"You can't clap with one hand. It takes two hands to clap. A girl is far more responsible for rape than a guy."
"Boys and girls are not equal. Housework and housekeeping is for girls, not roaming in discos and bars at night, doing wrong things, wearing the wrong clothes."
"She should not be put on the streets just like food."
"When being raped, she shouldn't fight back. She should just be silent and allow the rape. Then they'd have dropped her off after doing her, and only hit the boy."
"If my daughter or sister engaged in pre-marital activities and disgraced herself and allowed herself to loose face and character by doing such things, I would most certainly take this sort of sister or daughter to my farmhouse, and in front of my entire family, I would put petrol on her and set her alight."

這些話真的讓人渾身發(fā)冷。德里輪奸案剛爆出來的時候,只是覺得怎么有人能夠如此殘忍。后來仿佛一夜之間對于印度層出不窮的強奸案的報道和關注越來越多,讓人覺得在印度(當然不只是印度)還談不上女權,某種程度上來說,一些婦女甚至連最基本的人權也沒有。而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強奸這一行為本身,而是事情發(fā)生了之后,不僅強奸犯,甚至連社會上一部分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依然能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指責一個被輪奸致死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來為男性開脫。最可怕的是那個說著女性才應該對強奸負更大責任的男人,或者說男孩,用一種麻木的、不解的甚至略帶委屈的理所當然的語氣問為什么我們需要被判死刑,難道不是那個女孩的錯嗎。沒有恐懼、沒有羞恥,沒有大家習以為常的被判刑后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原諒的橋段,然后屏幕前的人才發(fā)現,他們是真的從心里相信自己沒有錯,也不該受到懲罰的。讓人即使想破口大罵,也仿佛一拳打在軟綿綿的棉花上,找不到著力點。

同樣對慘劇表示漠視的還有犯人的父母及妻子。尤其是當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妻子對著鏡頭問,難道我就不是印度的女兒了,丈夫被判死刑后我和孩子的死活就沒有人管了嗎的時候,我竟無言以對。一時間想起很多年以前看過的一條毫不相關的新聞,講的是印度某個城市為了環(huán)保,決定建立一個垃圾回收場。本該是一件好事,卻遭到了當地很多拾荒者的痛批,因為這些人靠揀垃圾為生,建起回收場,就是斷了他們的生計?;蛟S這才是最悲哀的——對一些連基本的生存權都沒有得到保障的社會底層人來說,正義、公平以及公共利益也許只是高檔餐廳里的裝飾品,和每日的馕餅比起來,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所以電影中接受采訪的強奸犯以及親屬都不遺余力地描繪生活的艱難與不幸,仿佛因為這樣,一切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釋。記得有這樣一段,犯人說他自小家境貧寒,不愿讀書,親人教育他的方式非打即罵?;蛟S正因為這段經歷,在長大后的他們想要“教育”夜晚出門的Jyoti,想要炫耀身為男性的權威時,才會毫無顧忌地使用暴力并且感到如此理所當然。然而社會決不是一切的托辭。我贊同影片中所說的,家庭和社會需要對此負有責任,沒有一個強奸犯可以從他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中被割裂出來。然而把主要甚至是全部的責任歸咎到大環(huán)境中卻是很可笑的,畢竟不是每一個出生艱苦的人都曾去偷去搶都對生活對周圍的人充滿怨恨。

在憤怒之外,看到The Huffington Post的一篇影評,雖然我對里面的一些觀點仍然持保留意見,但有一點真的覺得是有道理的。強奸在印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它更是印度社會其他方方面面問題的一個體現和爆發(fā),從不同階級、不同種姓間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到貧富分化嚴重,到暴力多發(fā),再到教育的缺乏……其中一些問題在電影里也有涉及到??勺屓擞X得有些遺憾的是,電影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想要涵蓋跨度如此大的話題,真的太難了。希望能有其他這方面的紀錄片。

另,看到受害者父親描述當時感受時說"For a father who once upon a time let his baby girl sleep over him, who held her in his arms and played with her, who held her finger and taught her to walk, to have set fire to that daughter during cremation by his very hands…This is very difficult"的時候,真的覺得太太太太沉重而難過了。

http://www.huffingtonpost.in/harjant-gill/the-trouble-with-indias-d_b_6823206.html

 2 ) 《印度的女兒》:“絞死強奸犯!”

     我在網上曾經交過一個來自于印度的朋友。那時恰逢“印度黑公交輪奸案”事發(fā),我問他對此有什么看法,他說:這是國家的恥辱,也是我的恥辱。但這些人畢竟只是少數。這個期間他在努力備考,準備來中國求學。
    一兩年前我和一個許久未曾謀面的朋友長聊,他談起他在異國求學的生活。他說他生活的地方附近,有個便利店,一個印度男人在打工,那個印度男人對他說:我原本是醫(yī)生,但是我愿意為了美國綠卡而在便利店打工。朋友與這個印度男人在異鄉(xiāng)相逢,意外地投緣,聊得天南地北。
    這兩則小故事有一個共同的點:他們想出來,離開印度。
 
    假設這樣一個情形,你是一個記者,在做一個隨機的采訪。你問女性:“你是愿意生活在一個女性權利受到保障的殖民地,還是愿意生活在一個時刻有被性侵風險的主權國家?”你問男性:“你愿意生活在一個妻子、女兒感到安全放心的殖民地,還是愿意生活在一個令妻子、女兒不安、恐懼的主權國家?”此時你才會發(fā)現,國的概念是那么稀薄,而人的切身又是那么沉重。甘地給這個國家?guī)砉鈽s的獨立,卻沒有給這個國家留下偉大的制度。比封建制度更令人不齒的是種姓制度,封建制度滋生的奴性具備圓滑的特質,而種姓制度里的奴性卻像基因,從祖祖輩輩烙刻進子子孫孫,周而復始,萬劫不復。
 
    “婆羅門教將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是最高種姓?!?br>    “低種姓女子被強烈鼓勵嫁給高種姓男子以提高種姓的地位?!?br>    “印度圣女源自印度的一項古老傳統,來自貧困家庭女孩進入青春期后,就被迫賣身于寺院,成為印度教高級僧侶和婆羅門長老的性奴隸?!?br>    盡管種姓制度早已被廢除,被種姓制度的核心仍未被消滅:男人為王。
 
    在紀錄片中,類似于“女孩子怎么能在晚上七點鐘穿得那么漂亮和男朋友在大馬路上”的話,言下之意不就是這么晚出來又穿那么漂亮不就是讓我強奸的嗎?
    “女人怎么能和不是丈夫的男人出來看電影呢”,言下之意:女人只能和唯一的男性,也就是她的丈夫出來。
    “她在被強奸的時候如果不反抗,如果只是什么都不做的被強奸,她就不會死了”,言下之意:乖乖被強奸不就好了。
    印度,一個有信仰的國家。在信仰之下如此垮塌,本質卻是,信仰本身帶有了不該帶有男或女的性別色彩。在藍色信仰照耀下,印度的首都被稱為“強奸之都”,監(jiān)獄里關的幾乎都是強奸犯,每22分鐘就發(fā)生一起強奸案,就在我寫文章的幾天前,信仰的光芒幾乎快要照耀全世界,在印度被強奸的女性,從美國到日本,從瑞士到丹麥……罪惡的集郵。

    印度黑公交輪奸案發(fā)生不久,在印度爆發(fā)了一股狂躁的“反強奸”運動,女人為了爭取權利走上街頭,不懼丈夫的拳頭,不顧警察的棍棒,疼痛不再是疼痛,而是越被打壓越要爆發(fā)的革命,《印度的女兒》里誠懇地收錄了這光輝一天的片段。但沒過多久,《印度的女兒》遭到全國禁播。
 
    影片里一位女教授傳遞了印度社會的一種普遍觀點:“在印度,被強奸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與其被強奸后還活著,倒不如就此死了一了百了……”受害者不配活下去,施暴者只是小施懲戒,這就是印度社會的現狀。離事發(fā)2012年已過了3年,因為強奸案的不夠暴力、不夠血腥,人們對此的關注度又漸漸少了許多甚至于轉移淡忘麻木。是的,我生活的這個地方,性愛可以明碼標價、公平正義,違反法律卻也保護女性,至少在大街上走著并不用費心去分析那個迎面向你走來的男人會不會強奸你,在你身后往你走來的男人會不會性侵你。
    “印度又發(fā)生強奸了?!蹦硞€人對另一個說,另一個人打趣地回答:“是啊,印度是強奸大國啊?!蔽丛钤谀莻€惶惶不可終日的環(huán)境里的人已麻木,但那些身在其中的人應該麻木嗎?像行尸走肉般生活著,接受最終有一天的被強奸的命運,無動于衷,聽天由命吧?
 
    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張圖片,圖片里印度女人被攔在橫桿外,她們舉著牌子,高呼著牌子寫著的“Hang the rapists!”,她們很美麗,但美麗卻不該是她們被強奸的理由,性別、職業(yè)、貧窮、種姓……所有都不該是。
    絞死強奸犯。絞死強奸犯。絞死強奸犯。
    “為什么要絞死強奸犯?他們被生活所迫,他們貧窮,他們的受教程度太低,他們被壞的觀念所誘惑,他們也有家也有妻子孩子雙親……”
    “正如曾經他們強奸所有不該被強奸的女人而無理由一樣,這次絞刑也是?!?

 3 ) 毒料和養(yǎng)分(附種子下載)

片子不錯,有空寫部影評,這會實在需要先把怒氣稍稍發(fā)泄一下。


天朝比印度美好多了,I thought??赐昶硬虐l(fā)現,簡直一對失落的好兄弟??!果然窮逼國連神邏輯都這么一致!



?。?br>“比這個案子更殘忍的強奸案多了去了,憑什么我們要受到這樣的對待?我們有錯嗎?如果我們是錯的,那他們更是錯的。”——rapist辯護律師
z:
比我們壞的zf糟糕的國情多了去了,憑神馬要批判我們?



?。?br>“殺了我們,就沒有強奸案了嗎?”——one rapist妻子
z:
“你吐槽,就有用了嗎?”



印:
“女孩比花朵更美艷,比鉆石更珍貴;女孩應該受到男孩的保護?!?“但如何保護這珍寶,取決于你。你鉆石放到大街上,它當然會被狗叼走。這是阻止不了的。”——rapist律師
z:
百度八音盒


?。?br>“我們的文化乃最偉大的文化?!?“這些人看(西方)電影看多了,以為無所不能;背離了自己的文化?!薄猳ne rapist
z:
我們文明古國。吐槽的都是被西方洗腦的。



?。?br>禁播。此乃西方陰謀,污蔑我大印度帝國。
z:
。。。。



就最后一條附兩段最佳損友吐槽:

 "一被批判就是'西方勢力的政治陰謀';政治勢力的參與確實是一種可能,但是不是被“污蔑”了,也要拿出證據來說話。越禁越響,越抹越黑,掩耳盜鈴,欺里瞞外,這種醉人的邏輯,絕壁基因相似度99.99999%。"

"整天陰謀歐美國早就累成傻逼了。。。。窮國就是這么缺愛,整天幻想高富帥要來虐她們,中二,就是這么牛!"





——————

整體感受:


敘事線索很清晰:以事件過程為順序,通過各方的講述串聯而成,既清楚又照顧了多方;

基調把握很好:中間講到這件事件的意義,強奸犯親屬的反應,講到印度女性地位的一些改變,講到犯罪的社會根源,但都會隨即再次穿插受害者父母的傷心敘述,沒有使影片偏到諸如“展望未來”、“同情罪犯”、“回顧成績”、“理解罪犯”等等令人誤解的方向上,而始終以受害人為核心。既相對客觀全面又不失態(tài)度。(對比下cctv的某些采訪片)

主要因素都照顧到了:
原因涉及:性別不公、性壓抑的道德觀、貧窮與貧富差異、酗酒和暴力、教育、政策法律、etc;
解決手段涉及:教育、觀念、法律、etc;
各方態(tài)度:受害人父母、受害人朋友、罪犯、罪犯家屬、律師、政府、抗議者、學者;不同態(tài)度的男人、女人、老人。等


印度語部分都有字幕,其余的英文也講地比較慢,容易聽懂。里面的話句句叫人“拍案叫絕”,簡直可以做成紅本本供起來,還是自己看吧(片源附后)




————————

個人淚點:


Jyoti Singh母親那種無比絕望、絕望到平靜的,無比悲傷、悲傷到微笑的面龐和敘述:



“她考試完回家,非常輕松。再過完六個月的實習,我們的苦日子就到頭了。歡樂就在眼前?!?br>“她說:‘爸爸媽媽,你們不用擔心。你們的小姑娘將要成為一個醫(yī)生。一切都會好起來?!?br>
(此前介紹了她家庭的不富裕與她求學地艱辛,譬如為了支付學費而勤工儉學,一天只休息四個小說?!M坪躐R上就在眼前了!?。。?br>

”她朋友約她出去,她說:’我要去看一場電影。從周一起我要開始實習,就不會再有時間了?!?然后她說,’再見媽媽。我在兩到三小時候回來?!?br>
(一切細節(jié)栩栩如生、歷歷在目)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撕碎在你面前,誠然?。。。?br>

“如果她回來晚了,她總會給我們打電話。然而她的電話接不通。然后醫(yī)院打來電話?!?br>
“醫(yī)生說,我行醫(yī)二十年,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病例。身體的整個機能都沒了。我們甚至不知道哪些部分是連在一起的?!?br>“他們說,她活不過兩三天了。她所遭遇的,甚至很難相信她存活了下來?!?br>
(手段之殘忍,讓人出離憤怒!)



“她看到我,開始哭。我說,‘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艺f:‘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我們都和你在一起?!?”

(對待悲劇的絕望與無助,安慰的謊言美麗如泡沫,讓人心碎。)



(看到這里,我突然忍不住淚流滿面。。。。)



“她的情況劇烈惡化。她忍受著巨大的疼痛。我們已經無法交談了。這是我能記起的最后的時刻:我們在她旁邊,可我們什么都做不了。這種痛苦我永遠都忘不掉?!?br>
(絕望到讓人窒息)


“做為一個父親,我用我的雙手,哄這個小小的嬰兒休息,抱她在懷里,逗她玩,手把手教她走路;可也是這同一雙手,現在卻要點起她葬禮的火焰。這太難難。真的太難了。我一想到這,就根本說不出話來?!?br>
“我們從沒意識到我們這樣依戀她。當她離去之后,我們再不知道怎樣重新開始生活,又從哪里開始?!?br>

(“他們是個傳統的家庭,卻有著現代的理念”,她的一位朋友說??梢磺?,都已玉石俱焚。)

————————



片子充分展示了,兩種世界觀、或文化觀的人隔著多么巨大的鴻溝?!皞鹘y”與“現代”之間,隔著一道巨大的無形的"銅墻鐵壁",讓兩岸的人形體相貼而不能視。那個比我們更加悠長的“文明古國”,文化的糟粕,掩埋在“繼承”、“驕傲”、“反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甚至“反精英主義”的名義下,拒絕批判,拒絕反思,讓有些東西,顯得荒謬無比,甚至荒謬到讓我們以為與“我們的生活”再沒有任何聯系;可其實這一切,又何嘗不幽靈不散地纏繞在china上方的空氣里?在一個總是消息禁閉的地方,對一個教育內容總是有所欠缺的人群,在一個反智主義傳統強大的政治體系里,“你”,真的以為自己可以百分之百確信,墻在哪里,而“你”,又站在墻的哪一邊?


昨天,我甚至還剛寫了一篇抨擊孝道的書評,心中存著恨意。但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卻忍不住充滿感傷地想到我的父母,忍不住潸然淚下。因為環(huán)境的,也許也有個人的因素,他們腦袋里裝滿了,這個國家兜售的各種垃圾,而后,他們又用這些垃圾,深深地傷害了我??蛇@樣的事情,并沒有也不會有太多人在意,甚至繼續(xù)地發(fā)生。

但同時,又正是他們,供我存活、供我教育,并使我最終得以“逃離”這個存在垃圾漚爛之地、魚龍混雜避之不及的地方,而得以保全自己。遠遠地反觀這一切,卻無能為力。


是毒料,也是養(yǎng)分。無論愿意與否,我一生的悲喜歡愁,都無法逃離我的家庭、與我的“祖國”所烙下的印記。






————————————


種子:
http://pan.baidu.com/s/1hqvNMLI




對話摘要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16578/


 4 ) 聲音,肖像,以及我對女性主義的一些理解


很多年前第一次有人跟我談“女權”和“女性主義”時我表示不甚贊同,原因是時年13、4歲的我認為男性和女性本來就是平等的,談“女權”的前提是把女性降到一個比男性低的位置,反而突出了女性和男性不對等的身份地位。好在這個幼稚的想法很快就被取代了,因為我遺憾地發(fā)現自己把目標當成了現狀,而如今女性和男性的地位的確是不對等的,就像《印度的女兒》這部記錄片中的極端例子表現的那樣,就像我們每日在現實中和在網上都不斷地聽到看到的那樣,“男性”這個概念被擴充理解為“人們”,而“女性”則僅僅是女性,女人,較為軟弱的,屈從的,被動的,肉體(欲)的,當然也同時是美的、善良和慈愛的——給男性以撫慰的。固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區(qū)分兩種性別,但是整個社會傾向于這樣的劃分,否則一個女人就不會被別人在自己的社會身份上貼上“女性”的標簽:女大學生,女醫(yī)生,女律師,女代表……并不僅僅是強調“女”這個自然屬性,而是將其社會屬性,或者說,社會形象跟這些傳統上僅屬于男性的身份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怪異的整體(比如我們想到“女技工”,就同時想到女人細弱的手腕,以及這只手腕上滿是油黑,拿著大鐵鉗子的畫面,給人——男人一種另類的性感)。

很明顯,這種把女性視為“異類”的做法是男權社會的產物,原因是女性無法像占主導地位的男性一樣表達自己。女性或者完全沒有話語權,或者需要按照男性制定的規(guī)則出聲,即受到男性聲音的影響和左右,也就是說,她們發(fā)出的是一種借女性之口表達出來的男性聲音,并沒有屬于自己的聲音。所以紀錄片中兇犯的年輕妻子對著鏡頭面無表情地控訴法律帶走了自己所依附的丈夫和幼子的父親,讓自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和可能,所以我國古代婦女心甘情愿地從夫從子,為自己的親生女兒裹腳,一些現代女性也慣于把婚姻當做終生所倚——這些當今網絡女權主義者常舉的例子,仔細想想,其實都是關于“發(fā)聲”的:只有主動發(fā)出聲音,才能擺脫被言語的主體(Subjekt)劃歸為“對象"(Objekt,這個詞也可以表示“物體”)或者說,被物化的境遇。然而物化并不僅僅是那些讓所有人義憤填膺的極端例子那么直接——如影片中的年輕女子被一群男人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和泄欲工具,因為他們覺得她比自己低下【注一】——更體現在“女性”作為一個整體被賦予的形象特征上。
簡單說,當人們談論女性時,談論的是什么?是女性的畫像,Frauenbild。這是我的德語文學學之路剛開始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三個詞之一,是讀萊辛的市民悲劇《艾米莉亞·伽羅第》(Emilia Galotti)的研究文獻時發(fā)現的一個詞:萊辛的劇作中有一個情節(jié),畫家為劇中兩個女主角分別畫了張像,王子的情婦奧爾西娜伯爵夫人的畫像滿溢著性誘惑力,形象兇狠狡詐,貪婪傲慢,而市民少女艾米莉亞的畫像則展示了一位貞潔嫻靜的姑娘,一臉天使般的天真純潔。這兩張畫像就可以代表男性賦予女性的兩種形象:圣女和淫婦,Heilige oder Hure。仔細想想,幾千年女性史上幾乎每個留下名的女性都能被歸到二者其一中:要么是100%的精神和0%的肉體(欲),要么相反,總之都是強調肉體,簡單極端。與之相對的,“男性畫像”則很難畫出,若非把男性用職業(yè)、地位、籍貫等細化,人們似乎很難用幾個形容詞為男性制定出一種或幾種典型形象(Stereotyp【注二】)。原因很簡單:可以發(fā)聲的男性為沉默的女性群體作出了兩張標準像,到了為自己畫像時,每個男人都會考慮自己的個性,以至于畫不出來一張代表所有人的像,只能用一些和女人不同的特征來做些模糊的修飾。

因此,當現代女性第一次打算突破自己被賦予的框架和形象時,她們只看到了女性和非女性兩種可能性,認為把自己放到男性的規(guī)則和語境中,做法就是一味模仿男人,比如穿褲子,不戴胸罩,不剃腿毛,為抽煙而抽煙等等。這是女權道路的重要一步,可是這些為了打破男女之間的界限而想出的做法不僅是模仿男性,同時強調了傳統的女性畫像上的特征。這種手段似乎被人們嘲笑至今,但總算是尋覓過程中的一步。
其后的女性主義者找到了“模仿并且顛覆”這條路。舉個我熟悉些的例子吧:既然文學上的主導權在男性作家手里,只有一脈相承的男性文學,女作家們卻缺少可以借鑒的傳統,所以她們一方面模仿男性文學體系的傳統,一方面試著顛覆這些傳統,并從自身的女性視角出發(fā)對其作出批判(“schielender Blick”,乜斜著眼看),這種手段雖說不那么極端了,卻也不算真正地用女性自己的聲音說話,仍在用男性的視角觀察自身,哪怕最優(yōu)秀的女作家也常常不免用介于男性和傳統女性之間的目光審視自身和世界,仍無法在作品中營造出純粹女性的聲音。一個例子是當代德語文學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克里斯塔·沃爾夫的兩部小說《美狄亞》和《卡珊德拉》。作者把作品的背景放到神話時代,也就是父權/男權社會形成之前或者之時,以便探究最原始最根本的“女性”,探究被禁言之前的女人是什么樣的,以及有個性的女人怎么就變成了面孔模糊的女性畫像。其中特洛伊女祭司卡珊德拉的形象和我們這部紀錄片中被害者Jyoti Singh有些相似之處:兩人都是聰慧、有個性的年輕女子,卻被強權貶低得物化,首先是一個失去了與生俱來的自由和權利的人,其次是一個被裝入框架中的女人【注三】?!队《鹊呐畠骸愤@部紀錄片就是要打破這個畫框,把Jyoti還原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那是一個有抱負的青年,23歲,認為沒有什么比醫(yī)生更為崇高,自尊自愛并且愛家人,對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充滿期待,有作為現代都市青年的精神生活;或者表現其作為學生和子女的身份——觀眾看到這個名叫Jyoti Singh的人是個有不同維度社會屬性的人,社會意義上的“女性”只是其中的一種,然而強奸犯的做法就是把Jyoti限定到這一重身份之內,更不用這一重身份,及典型化的社會女性屬性,還是個越發(fā)難以立足的命題。

我想這部紀錄片和現今的無數女性主義宣言及作品都屬于上述的“模仿和顛覆”這一階段:女性打破窠臼,為自己發(fā)聲,同時打破男性賦予女性的畫框,這無疑是男女真正平權之前至關重要的一步,但是遠不是最后一步,畢竟片中的抗議者和眾多觀眾還在為打破男性社會對女性的偏見而斗爭,也就是說偏見還在,問題還在。Michail Bachtin曾提出過不同聲音之間“對話”的模式構想。在這種多少有些理想化的模式下,原本被邊緣化的群體可以和強勢群體共同發(fā)聲并且進行交流,由此慢慢地消除不同群體間地位上的差距,同時,不同話語之間的差異將不再被看作應該消除的鴻溝,而是對話的價值所在。就這樣,逐漸地,無論是女性還是其他邊緣化群體,都能不再只是“為自己發(fā)聲”,而是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做為一個女人說話,或者說,作為”身為女性的自己”,與他人平等地對話,愿意做機械師還是家庭主婦都是以自己的獨立意愿為基礎,破除的只有是社會偏見,而不是男女之間的自然差異。這種平等對話的模式雖然仍不可能,卻不失為大家理想中的下一步驟候選。

不過這是理想。理想實現之前,這部紀錄片一類的“為自己發(fā)聲”是必要的。
要平等交流,只能從學會發(fā)出聲音開始。【注四】

=======

注一:讓我特別留意的一點是,紀錄片里的主犯說:“我對她一無所知,現在報紙上寫她是個醫(yī)學生,我才開始了解。”從中可以得到至少兩個訊息:第一,這群男人并沒意識到女性的社會身份,只考慮了“女性”這一重身份和她混于幾億印度女性中的模糊面孔;第二,如果他們考慮到這個姑娘是個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未來醫(yī)生又會怎樣?會不會多一點敬畏之心?面對“肉體化的女性”和“社會精英”這兩重標簽,他們更看重哪個?私以為還是“肉體化”的這一重,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很可能只能給他們添一些“異類”的性感罷了。
注二:別跟我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什么的,那一般是男性在婚戀中的角色,算是細化過的。
注三:所以說大家是不是小看《十二年為奴》這部電影了?
注四:寫到后來有些困了,所以收尾很草,爭取將來再改改。

 5 ) 那些美麗而驚慌的臉

看這片的時候,腦子里一幕幕回放當年在德里坐大巴去附近一個叫gurgon的小城找朋友、經過郊區(qū)一個小貧民窟的情景。盡管還離了一段距離,盡管早在電影里看過多次,還是被那種景象震撼到了。但印象更深的是,臟亂不堪的棚屋里,偶爾會閃出幾張很美麗的淡棕色臉龐,眼睛明亮但里面除了無知、苦難和驚慌,沒有其他內容。
當時只是一陣驚艷,現在想,生在那么貧窮臟亂的地方,美貌只能是一種負擔,越漂亮意味著越容易被性侵犯和騷擾。
也許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印度是一個天堂與地獄并存的地方,既然能出現感動全世界的特蕾莎嬤嬤,大文豪泰戈爾,圣雄甘地,自然就會有這些滅絕人性還自以為在主持道義的強奸犯。
片子里有個公益組織負責人,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他們(那些赤貧的印度人)…過著一種根本不值得為之活著的生活。”
被害姑娘的父母,完全沒有受過教育,卻說出了非常富于智慧的話,從頭到尾都沒有激烈控訴,很傷心但是始終保持了一種寬厚平和,那種無言之痛令人感動。
我跟朋友談了這個片子,對方說,為什么要看這種片子呢?我是不會找來看的,記不記得有一句話是“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我說,我也想跟個小天使似的每天只在花園和白云里飛來飛去,彈彈琴唱唱歌就好了,可是我現在知道了這個事情。只要一想到,這個世界上,有人僅僅因為出生在不同的地方,就遭受那么大的痛苦,被那么殘忍地剝奪了生命(被害女孩的腸子被扯出了體外),就覺得無法忍受,覺得如果不能做什么,至少也想了解一下。強奸這個問題,始終是全世界女性都必須面對的一種尷尬。大而言之,只要世界上還存在這樣的事情,只要人類文明的均值還有巨大的地方差異,那么,對于貧窮與不公,對于女性和兒童權益的關注度,就不得不一直保持下去。
這部片子并不算好的紀錄片,視角不客觀,兩邊的言論都非常極端,其實應該盡可能吸收一些更加中肯的觀點,比如普通民眾的看法。
我是在B站看的,彈幕上很多人說,一輩子都不會去印度。不知道該怎么說,它不能代表我所看到的印度。盡管發(fā)生了這樣的事,盡管臟亂差,但仍覺得印度是個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6 ) 結構筆記

記得毛姆說過類似的話: 為了探究一只蝴蝶為何如此美,我把它肢解了。以及,對司機的辯護的一點反思:“如果強奸判死刑,那么受害者被強奸則必死無疑?!?/p>

希望日后能夠創(chuàng)造真品。

PART 1 事件經過

模式:模擬仿真拍攝

穿插雙方立場發(fā)言(這段太有張力了,仿佛是在看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的獨白)

1)一方:強奸犯,及其辯護律師

2)另一方:女孩父母、朋友,法官,路人

? PART 2 社會問題

*轉換片段:社會游行,并持續(xù)作為這一部分的線索,引發(fā)變革以及揭露社會缺陷

1.游行示威——女性不平等問題:墮女胎、強奸etc——社會結構

1)事件結局:女孩去世(印度國會主席甘地:轉移到世界上最好的醫(yī)院之一,我們都相信她會好起來。緊接著下一個鏡頭,其母親說:“她不會好起來了?!狈欠驳膹埩Γ?/p>

2)回到事件:蠟燭紀念儀式

2.采訪少年犯家屬——少年問題:家庭貧困,生而不養(yǎng)——社會貧窮

3.游行呼吁死刑——法律問題:法典條文中的歧視,判處etc

? PART 3 判決以及后續(xù)問題

*轉換片段:對強奸犯的判處,死刑

1.引入一些不同的聲音:為男權辯護的律師(印度女性的物性)、強奸犯的家人(誰來養(yǎng)育和保護我們)、司機(如果強奸判死刑,那么女性被強奸則必死無疑)

——社會思想之過:女性沒有獨立意識,男性習慣于占據強權位置

2.指向家庭/社會的教育

3.結尾:女孩的悼念儀式,花燈在水上飄遠

2012年12月16日,事發(fā)。

2012年12月29日,女孩辛格去世。

2020年3月20日,四名罪犯執(zhí)行絞刑。

當時影片里司機的一句話,說,如果強奸判死刑,那么受害者被強奸則必死無疑。

而我去問了學法的朋友,她說:“正因為要保護受害者,所以才為強奸罪的刑罰設置了梯度,比如(中國)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更加惡劣的情形(我忘了具體說法,大概五條)就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死刑是作為最嚴重的懲罰出現的?!?/p>

很遺憾,強奸犯不是都能判死刑的,但是這是出于保護受害者的考量,如果謀殺和強奸得量刑沒有區(qū)別,那么很多受害者就會被謀殺。sigh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這個案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公眾輿論壓力的脅迫,因為當時印度罕有判處死刑的強奸案。

但是個人覺得中國判3-10年,這也太少了吧qwq

[世界為何要披著層文明的羊皮呢,我們不妨想想還有什么比死刑更重的刑法,安排[笑

 短評

五十步笑百步。共勉吧。

4分鐘前
  • 糾結咪
  • 力薦

阿三的種姓文化以及對待女性的態(tài)度,在自由平等博愛的現代普世價值大流前,尤其滅絕人性慘無人道。印度政府據說禁了此片,更是司馬昭之心!8.6

7分鐘前
  • 巴喆
  • 力薦

非常規(guī)整的紀錄片,話題選的及時,拍的不錯??船F在開始有些評論又開始整那種“至少中國沒這么差”的調調了。醒醒吧中國近幾年女權狀況很恐怖好么,日益俱下,甭一百步笑五十步了。另外,咱天朝能去游行嗎?呵呵。另外,印度語是本身沒有強奸這個詞么?語言沒有強奸這個概念好恐怖,因為強奸肯定存在的

11分鐘前
  • やま
  • 力薦

有很多話想說,卻不知從哪兒開口。想譏諷,想咒罵,最后還是沉默了,不知說什么好。

13分鐘前
  • 三狗大將軍
  • 力薦

沉重和震撼,整個人都不太好。最難改變的就是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在中國,其實最不幸的是藏在骨子里的男尊女卑被這個社會默認,被每個人默認,沒有人去爭取,沒有導火線,一切看起來像一汪平靜的水,而事實上,婚嫁問題已經成為了很大的社會問題……

15分鐘前
  • PennyPig
  • 推薦

把腦子洗壞的人油鹽不浸。

20分鐘前
  • 小小農
  • 力薦

東亞三國手牽手,誰先平權誰是狗。別忘記南亞好弟兄,印巴,印尼啊,泰國越南啥的,誰也別嫌棄誰。都覺得自己文明是地球上最棒的,我們最棒的,所以女人是沒有地位的。世界人口第一、第二大國,都是殺嬰、殺女嬰大國,也別忘記穆斯林好兄弟,都是女性地位低,墮女胎,殺女嬰。女人是延續(xù)人類的力量,我們的生育能力是男人沒有的,卻把牌打的如此爛。應該廣泛墮男嬰才能翻身,不讓這些暴力犯罪分子出生面世。這姑娘生前看的最后一部電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算欣慰,這是她感受到的最后的美好。

21分鐘前
  • Sabrina
  • 力薦

我們現在看他們,產生的感覺,和遠處的人們看我們,產生的感覺是一樣的。

22分鐘前
  • 季軒
  • 還行

“她的名字在印度語里是光的意思,她出生的時候,我們被賜予了光和幸福”。

25分鐘前
  • 沉歌
  • 推薦

對印度一直有著“歧視”,我知道這是偏見,因為不待見,所以不會去了解,只能感受于那些有限的視角和體驗,偏偏這些有限的表現愈發(fā)讓我討厭這個地方。我相信這部紀錄片只是表現了某個階層的印度,但是有這樣一種階層的存在就夠惡心人了。沒受過教育的胡扯也就算了,我很難相信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律師

27分鐘前
  • 畫瞳
  • 還行

幸福的發(fā)達國家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發(fā)展中國家各有各的不幸,在這不幸之中,印度這點和中國非常相似:底層草根出身的家庭都會傾其所有供子女上學讀書,然后全家就指著這個翻身了。就沖著把這片給禁了,印度沒資格稱自己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

31分鐘前
  • Anondot
  • 推薦

莫可名狀的悲憤,歌舞的民族,尼瑪示威吶喊都唱出節(jié)奏了。如果這就是所謂文明古國的歷史包袱、人倫價值觀,這些污垢無異于癌癥。希望生在一個只有幾百年歷史的年輕國家,大家一起上路,一起平起平坐,一起開創(chuàng)各種可能。而,另一個文明古國也別得意,五十步笑百步,而已,lran……

33分鐘前
  • 內陸飛魚
  • 推薦

父親說曾經抱她入睡擁她在懷陪她玩耍 最后卻要親自點火為她火葬 這是多難忍的事 母親說她曾笑容勸慰 你們的小女兒已經要成為醫(yī)生 苦日子終已到頭 最難過的也就在此 她已經前程在望 卻遭此橫禍 她遇到了最好的父母 卻沒有逃過社會現實的劫數 印度太可怕了

36分鐘前
  • 賈哩哩
  • 還行

為這個世間仍有的漠視與男權感到莫大的可怕,正因為文化的歷史悠久導致根深蒂固的男權主義,沒有絲毫愧意的死刑犯,受過高等教育仍然說出女人晚上五點后就不應該出門,好比一塊肉在狗的面前晃,被叼走了只能怪你這塊肉,而狗是無辜的,可怕??!而實際上,另一個文明古國,深埋的男權也只是被表象遮蔽

40分鐘前
  • 嵐小壹時光瑣碎
  • 力薦

印度的警方說:德里是個非常非常安全的城市,和其他國家的首都一樣安全,就是普通意義的安全,現在甚至更安全。政客說:印度是一個非常民主非常自由的國家。強奸殺人犯的辯護律師說:我們有最棒的文化,在我們的文化里,沒有女人的位置。如果我的姐妹被強奸,被玷污了清白,我會親手倒上汽油燒死她。

42分鐘前
  • 匡軼歌
  • 力薦

兩個媽媽眼中的淚水令人心碎,她們都沒有錯,但她們卻遭受著最深的苦痛。改變病態(tài)思想的根本是教育,這一點在中國也一樣。

46分鐘前
  • 島上的夏奈
  • 力薦

看了這個片,連跟團去游印度的想法都要打消了。

51分鐘前
  • 我呼吸的空氣
  • 力薦

世界上最恐怖的,不是暴行,而是不自知的愚昧。大家都說生在中國,是地獄模式,但看看其他更落后的地方,不得不慶幸,至少,我活在中國,當然,世界上有比中國更好的,更幸福的,更自由的地方,但那些地方,都是靠著一代一代人創(chuàng)建出來的,你,為了這個時代,這個國家,做過些什么?

55分鐘前
  • 通叔
  • 力薦

覺得里面強奸犯和他們辯護律師的言論可笑和可恥嗎?憤怒嗎?覺得印度男女平等思想落后嗎?那請停止轉發(fā)“女大學生防狼手冊”,停止提醒女性不要在地鐵穿的太“清涼”,停止拷問女性“你做了什么導致你被家暴”。中國社會里其實有太多同樣的表達,只是披上了“溫柔”的外衣,這樣的毒藥更可怕。

60分鐘前
  • St.hanshaugen
  • 力薦

任何一部影視作品都是意識形態(tài)的產物,這片就是帶著強烈的批判意識,技巧尋常但卻有效。最讓我震驚的,不是犯罪人的毫無悔意;而是一個受過教育的律師說出“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因為)我們的文明里沒有女人的位置”這樣的話。一想到中國的出生性別比高過印度,看這片就像在看一面鏡子。

1小時前
  • mOco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