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說愛情,他說藝術,我說生活作為2013年圣丹斯的最佳紀錄片,《小可愛和拳擊手》似乎還可以更加的深刻一些。雖然兩位藝術家之前的愛情表現很真實,細膩,鏡頭語言和視覺畫面都屬上等,但總覺得在哪里缺了些什么。也許和我本身的經歷有些聯系,總是覺得,啊,這難道就是我的未來嗎? 先普及一下二位藝術家的背景吧。筱原有司男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便在日本成立了一個“新達達主義”的組織,在當時也算是先鋒派的代表藝術家。之后赴美,在美國認識了當年只有19歲的則子,后結為連理。這樣的故事在則子的筆下表述為,年輕富家女赴美尋夢,戀上窮苦藝術家,心甘情愿被騙吃騙喝還為此與家庭決裂。到了晚年還要住在狹小的公寓里,為房租而擔憂。這怎么看怎么像一個在婦女雜志上出現的二流的狗血故事。 難道是因為是兩個貧窮藝術家,讓這個故事看起來如此動人嗎? 來看看筱原有司男的簡歷吧,作品被MOMA和古根漢姆藝術館收藏不說,名字還位列于2006年每日藝術獎的名單上,獲得此獎的多是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遠有谷崎潤一郎,三島由紀夫,市川昆,近有隈研吾,村上龍,甚至還有細江英公,不過他比筱原還要晚一年。這樣看來,筱原也算是成功的藝術家了。 成功藝術家住著這樣的房子,因為想節(jié)約車費而拿著大箱子不坐車,還壓低價格賤賣自己的作品。這些都不是受到如此多的認可的藝術家 應當有的待遇。而正是這樣的細節(jié),無比真實的略帶感傷的細節(jié),最容易將觀眾,拉近這個故事。其中有一段,則子略帶愧疚地說著教育兒子地問題,我似乎可以看到,若她當年回了日本,那么她地孩子也是富家子弟,她應該站在櫻花樹下穿和服小碎步去給丈夫開門,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路小跑,沖向漆黑的樓梯,或者看著喝醉的丈夫收拾殘局。 從片尾的夫妻對話中“l(fā)ove is Roar”看,導演看似想強調的是愛情。從則子少女時代對于有司男的崇拜,一種單純的愛情,結婚生子后對于有司男行為的抱怨,一種隱忍的愛情,到最后獨立為展覽取了“l(fā)ove is Roarr ”,和有司男斗嘴中的勝利,。她不斷的在成長。我很喜歡片尾二人拳擊的慢速鏡頭,看著這個可愛的老太太打贏了那個老公公,也暗示著則子在這場愛情中取得了絕對的勝利,她可是比藝術家更佳成功的人。在說道前面的那個二流的狗血故事,這完全就是一個女性自強自立的勵志史。 不得不說我很喜歡導演的視角。平靜隱忍細膩 ,正如則子的畫。我一直會想多。比如我覺得這部電影想說的完全不是愛情和藝術,而是生活。真真正正的生活。這也是我覺得導演缺少的地方。他似乎哪里都想說一些,無論是二人的情感,藝術上的成就,還有家庭。這些最最平凡的元素都被揉進這82分鐘,不冷不熱,但也正像每天的柴米油鹽。導演在之后的訪談中也曾提到“我的工作結束了,我也沒有任何理由再去記錄他們的生活?!?我一直認為紀錄片比劇情片更加具有個人感情色彩,就像真實的東西更容易感動人一樣。虛構的東西可以更加的理性,因為你清楚的知道,這是假的,你有權利去控制這一切。而對于記錄,你在等待事情的發(fā)生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入,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要被迫離開了。 只能說導演在盡全力控制情緒,并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看到了吼叫般的勇敢。
這兩天睡覺前,都會刷一刷秘密,看看大家的吐槽。每天都會看到一條朋友的朋友發(fā)的狀態(tài):“晚安,小可愛?!边@條秘密的主人大概沉浸在甜蜜的愛戀里吧。每天看到這條都會想到《小可愛與拳擊手》。 紀錄片以“小可愛”的繪畫故事為線索,講述了小可愛和拳擊手從相識到在一起的時光。鏡頭下兩個藝術家在紐約的生活清貧,簡單,又樸素。電影沒有太多的亮點,打動人的是他們四十年如一日的執(zhí)著和單純。即便小可愛已年過60,但是在她的繪畫當中,你依然看到的是懷抱愛情的少女,她稱自己為小可愛,少女的初心始終未變。拳擊手是個倔強又執(zhí)著的小老頭。他們都極其鉆心于藝術,以至于可能忽略了生活的清貧。 小可愛會抱怨拳擊手對她的忽視,抱怨拳擊手的酗酒,抱怨自己為了拳擊手舍棄了可以更好的未來。但盡管如此,她依然在努力體現自己的藝術價值。一邊為愛無怨得付出,一面完成自己的價值體現。作為一個非藝術青年來說,我其實很無法理解藝術家的生活,也理解不來拳擊手的作品,更不能想象他們的清貧又枯燥的生活。但是正如Ushio所說,“You throw yourself away to be an artist”,這就是藝術的代價。 整部影片詮釋了兩個藝術家一貧如洗,又怨又愛的藝術生活。他們單純,執(zhí)著,永保赤子之心。你可以在這60.70歲的藝術家夫妻身上看到16,17歲愛戀的眼神。也許,初心不改,才是他們生活下去的動力。
一個騙錢、騙酒、騙炮打的藝術家能擁有這樣一位有些怨念但不離不棄的愛人實在叫人羨慕。像boxer作品色彩中模糊的輪廓一樣,導演用實景拍攝、老錄像帶和cutie的手繪三線交織把藝術背后艱辛的生活和愛情也勾勒出了一個讓人羨慕卻望而卻步的輪廓。
Love is roarrrrr ! ! !
本片以兩條線索講述了一對旅居紐約的日本藝術家夫婦的故事。一條線索為紀錄片視角,宛如當年“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東方時空,瑣碎卻溫暖;另一條是妻子繪制的敘事動畫,回憶兩人相愛過程,充滿怨念。這虛與實,愛與恨的交織,讓這段愛情更具張力。映后老人說:看了她對我的恨,才知道她是多么愛我
love is a roarrrr...
奧斯卡紀錄長片提名。以籌備展覽為主線,串起DV資料和手繪動畫,展現兩位另類藝術家相知相伴的一生,平淡而溫馨。Love is a roarrrr,文藝青年的幸福愛情就是找到與你志同道合的神經病。
這是北野武<阿基里斯與龜>的原型么?玩現代藝術的卻沒有概念支撐,拼命消費前人,把丑陋造型和垃圾色彩擺活了幾十年,既無天賦更無自知,還大言不慚說:她是我的女人,就要跟隨我。小可愛才是這部片子的真主角,像污泥里靠著堅韌掙扎出來的花。而婚姻就是一場拳擊賽,Noriko既是小可愛,更是拳擊手。
藝術家的生活,普通人的愛情
藝術家的柴米油鹽,賢伉儷的似水流年。cutie一直以為她是獨立于bille的,可實際上,這么多年的浸淫之后,bille儼然成為了cutie的一部分。他們不曾擁有太多的物質,但他們卻擁有凡人不曾體驗的快樂。結尾夫妻對打的創(chuàng)意確實好玩,慢剪之下你會發(fā)現cutie的每一拳里都是溫柔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不是關於愛情,而是關於女性主義。愛著一個aggresive型的藝術家,在生活中不委曲求全是不可能的,要發(fā)揮作為藝術家的獨立個性更困難。在輔助丈夫與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實現中來回掙扎,Cutie最後積向前極邁進了。然而表達了自己以後,卻發(fā)現兩人其實早已經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愛和藝術不是萬能藥,不能解決的痛苦和貧窮折磨,但是你七十歲的時候,有人送你鴨子拖鞋當生日禮物,聽到門鈴就知道是你,小跑著去開門,為你創(chuàng)作,和你斗嘴,并一起生活。愛和藝術犧牲了很多,但是也沒有輸。
愛的藝術
八十歲的生日禮物小鴨拖鞋,“我可以理解恐龍喊roar,武士喊roar,但love is roar是啥鬼東東……”紐約窮苦藝術家老夫妻內心激烈卻又難得糊涂的浪漫日記,看著溫暖
藝術家本身的經歷只是裝飾,包括他們的清貧。真正感動我的還是兩個人幾十年的愛情,兩個真實、單純又可愛的老人。性格上的很多細節(jié)都很有趣,比如會偶爾有點小嫉妒和互相吐槽,反而很真實,讓人感動
輕松俏皮賞心悅目,沒有賣弄形式,而是依靠素材本身的激情和活力征服觀眾。藝術的生命和生命的藝術在兩位可愛老人身上融為了一體。And love, is Roarrrr!!
丹青不知老將至。
藝術家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與愛。婚姻和女性。有辛苦和遺憾卻無恐懼。色彩絢麗,畫面柔和,導演的鏡頭不管是物理上還是技術上都選用的很好。算不上喜歡有司男這個老頭子,不過真的驚歎于耄耋之年還可以那麼靈活有神,且拳擊畫真的很好看~Noriko這條線是亮點,在散漫的多條線中獨立并最終脫出!了不起的cutie~
最棒的是沒有拍成“賢伉儷相濡以沫共攀藝術高峰”的故事,而是磕磕碰碰,互相吐槽,相互支撐又彼此斗爭地過了一生。主題與其說是藝術,不如說是婚姻。cutie真是可愛,可惜她沒有一個“自己的房間”,才華被壓制,青春過早地消逝,但她又偏偏特別包容和豁達。果然love is roar。
第74人看過。
日本少女一大天賦就是云淡風輕地說最殘忍的事實,在她們那里,痛苦、禁錮和愛完全可以共存,甚至還不可分割。今年最好的講婚姻的電影,沒有之一。不過能感覺到夫妻兩人還是因為攝像機沒有徹底放開。攝影很棒,可惜沒在今年的混剪里看到這部片。PS 達達主義者活化石。
早知如此,但我依然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