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日本治愈系的動畫電影,時間大多發(fā)生在夏天。宮崎駿的《龍貓》,《幽靈公主》,《懸崖上的金魚姬》可能還有《千與千尋》;吉卜力推的《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細田守的《夏日大作戰(zhàn)》和《穿越時空的少女》(他最近拍的《狼之子雨和雪》時間跨度比較大,有夏天也有冬天);原惠一的《河童之夏》;新海誠的《云之彼端,約定之所》;高坂希太郎的《茄子:安達盧西亞之夏》;還有《螢火之森》;以及本片《給桃子的信》。再仔細考察的話,治愈系的動畫(或者在更加廣泛的意義上說,日本動畫)主人公往往是個孩子,而這些奇幻夢幻的故事,又往往發(fā)生在暑假期間。
除去《幽靈公主》和《茄子:安達盧西亞之夏》世界觀另外建構(gòu)的片子,上一段提到的電影基本上都發(fā)生在鄉(xiāng)下,要么是主人公本來就住在鄉(xiāng)下,要么是放暑假去鄉(xiāng)下親戚家避暑,要么主人公給什么神奇物種拖去鄉(xiāng)下旅游。機緣巧合,總要讓故事發(fā)生在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的鄉(xiāng)間。
不止治愈系,整個日本動畫似乎都形成一種思維慣性,那就是自然和鄉(xiāng)野一定是好的,而對城市和科學技術(shù)的態(tài)度,即使不像宮崎駿那樣旗幟鮮明的反對,也至少是謹慎或者有反思的,即使在諸如高達,EVA,MACROSS這類以巨型機器人作為賣點的動漫,導(dǎo)演在導(dǎo)彈巨炮擼爽了以后也總不忘借助某個中二病少年之口,來談一談科學技術(shù)對人性的摧殘。
《給桃子的信》是是一部和技術(shù)八竿子打不著的電影,它和《龍貓》《平成貍合戰(zhàn)》,《河童之夏》,《螢火之森》一脈相承,講的是鄉(xiāng)野當中的怪物,《龍貓》里面的怪物是吉卜力創(chuàng)造出來的,剩下幾部都充分利用了日本豐富的妖怪資源(所謂八百萬神明),這部動畫借鑒了江戶時代浮世繪師歌川豐國畫的《黃表紙》,妖精都長得古色古香的。我手頭沒有這個畫集,只能對著《百鬼夜行圖》來找 ,阿巖可能是大首(日本人起名字真隨便),阿川可能是河童,阿豆可能是小豆洗。
最開始人們因為恐懼創(chuàng)造妖怪,但人的認識歲年代的更替會發(fā)生變化,妖怪們不能與時俱進,就逐漸變得不那么可怕了。人對舊式妖怪的畏懼,轉(zhuǎn)移到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妖怪身上。妖怪越新越可怕,而神明則相反?,F(xiàn)在人們用古早的妖怪講故事的時候,都不是為了嚇人,而是取其飄渺靈動。
但是這個故事里,三個妖怪基本上以二逼青年的形象出現(xiàn),坑蒙拐騙偷,連飄渺靈動也沒有了。但講鄉(xiāng)野怪物的故事,一定要一點飄渺靈動來帶,否則就淪為低級搞笑了。在這個故事里,承擔飄渺靈動任務(wù)的角色,是死去的桃子爸爸的角色。除了回憶的片段以外,他后來的戲份只有寄了一封兩句話的信。但就是這個虛無的角色,卻成了整個故事的關(guān)鍵角色。父女之愛也成為了驅(qū)動整個故事的核心動力。
在豆瓣上有一個短評說,這個電影講桃子父女之愛又講三怪大鬧小漁村,兩條線都再扯,都沒講清楚,我覺得這個評論并不正確,這兩條線是有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的。如果去了三怪大鬧小漁村,那么父女之愛天人永隔,不知道要怎么發(fā)展故事;如果去了父女之愛,三怪大鬧小漁村又缺乏動機,最后也不好收尾。我覺得正是這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整個故事才靈動又接地氣。
說起接地氣,這個故事有兩個高潮,一個是桃子和阿巖阿川二怪被野豬追的高潮,一個是雨夜百鬼夜行的段落。我覺得這兩個高潮剛好呼應(yīng)了接地氣和靈動。被野豬追的片段,。桃子倒是表現(xiàn)得正常,但二怪表現(xiàn)卻實在不容樂觀,借助了人類的技術(shù)(過山車),使了下三路的損招,還是被野豬給追個半死,再加上死里逃生以后表現(xiàn)出的雞賊樣兒,實在有損妖格。但這樣一來,妖物和人之間的差別,就只剩下了外表。三藏說得好,妖物一旦有了人性,那就是人妖。
這個故事里還剩一點妖氣的,就只剩下天然呆阿豆了。阿豆平素不說話,不記事,純賣萌,但常常能夠得到本地小妖精的喜歡。三人組里面,如果阿巖和阿川是用來接地氣的話,阿豆的工作就是和精靈溝通。所以第二個高潮,雨夜百鬼夜行,基本上就都是阿豆的功勞了。
在鏡頭上,桃子最初被半透明的二怪追,這一段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短片《文子的告白》的影子,同時《文子的告白》那種感覺,也出現(xiàn)在小桃和二怪被野豬追的段落。阿豆和本地小怪互動,可以從《龍貓》的煤球怪和《幽靈公主》的小精靈里找到影子。而最后那段百鬼夜行,大量半透明半流質(zhì)的妖怪組成一個巨大的史萊姆轟隆隆奔向目的地,又明顯有吉卜力的一貫風格。處處都可以看到致敬。
這一部電影,處處能嗅到夏日的氣味,但最感人的,其實是在三怪離去以后,桃子和媽媽海邊散步,母女盡釋前嫌,這時載著父親天堂來信的稻草船漂流到岸邊,夏夜的微風拂過,吹熄船燈,在晦暗的海邊,竟顯得無比溫柔。
這種溫柔,只有在被野豬追過的夏天,才能見到吧。
一開頭就確定了會喜歡這動畫。類似宮老的寫實畫風,自然日常的對話方式,都讓人覺得放松且舒服??傊妨Τ銎返膭赢嬀褪怯心欠N細膩到令人不愿錯過每一幀,使人深深陷入故事中的魅力~
【關(guān)于妖怪】
三只妖怪以水滴的形式從天而降,總覺得和桃子的爸爸喜歡大海喜歡水有一定聯(lián)系。它們來到人間的任務(wù)就是向上天報告桃子和桃子媽媽的近況并保護她們,有可能是桃子爸爸的托付或者干脆就是爸爸的化身吧,當然也可能妖怪本身就不存在,而是桃子由于太想念爸爸的應(yīng)心而生。三只妖怪不僅在完成他們自己的使命,同時也在幫助桃子成長和走出喪父的痛苦。初來小島,桃子還沉浸在悲痛之中沉默寡言不與人接近,后來有了可愛的妖怪們和鄰居家喜愛跳水的孩子們,桃子慢慢開朗起來,在聽到阿川說“我不喜歡吃魚”后努力為妖怪們尋找可以免費吃的食物,并對媽媽說:“我啊,并不那么討厭這個小島哦”,不過媽媽睡著了沒有聽到,如果聽到了會非常欣慰吧。后來桃子媽媽哮喘發(fā)作,妖怪們嘴上說著不能干預(yù)人的生死可是還是組織了好多妖精搭成了“妖體大棚”,它們?yōu)榱颂易俞u打破了好多戒律。三只妖怪——阿巖、阿川以及最萌的阿豆,雖然它們不似其他動漫里的妖怪有討喜的外形和強大的法力,但它們單純的頭腦、調(diào)皮的話語和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足以讓人深深喜愛。
【關(guān)于父母】
桃子之所以最初不能解開心結(jié),就是因為在爸爸出事前對爸爸說了難聽的話。在知道影片最開始桃子手中只寫著“ももへ”的信紙的來歷時,我頃刻淚如泉涌了,想到自己下午打電話的時候沖我爸吼我知道怎么做我全部都知道我正在準備我會安排我不用人管... 我爸就苦笑笑說那好不打擾你休息了。電話一掛我就恨不得一巴掌扇死自己。從旁人的角度去看桃子,覺得既然爸爸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表達愛完全沒必要被某個特定的日子拘泥,不由的有點責備桃子的任性,可是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如此。桃子同樣不了解媽媽,在看到媽媽和島上的快遞員走得近的時候責備媽媽忘記了爸爸,其實媽媽只是不想讓桃子看到她的悲傷,翻看相冊時的偷偷哭泣,自己照顧桃子要努力工作的艱辛媽媽都默默地承擔下來。從媽媽對桃子說“你爸爸寫論文的時候一套套的,給自己的女兒寫信就不知道寫什么了”“我大概可以猜得出你爸爸想要給你寫什么”和收到草船上的回信時哽咽著說“沒錯,是爸爸,寫得真生硬”都可以看出媽媽對爸爸是多么了解啊,他們的愛那么深!父母的愛從來不是擺在面上的,也因此顯得深沉厚重。
【關(guān)于ももへ】
不得不說,這部動畫可以稱得上是桃子醬的成長史。一個夏天,桃子成熟了太多,了解了父母的愛是怎樣,懂得了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在爸爸不在的時候勇敢地保護媽媽,在跳水的時候克服了內(nèi)心的恐懼……看著桃子,就像看著一個同齡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努力奔跑。一如開頭說的,總是被吉卜力動畫的細致打動,在妖怪們完成任務(wù)消失以后,屋子里那只壞掉的指針停留在5:59的鐘表向前走到了6:00,暗示桃子的生活有了新的開始,擺脫了心中的內(nèi)疚,勇敢地向前走。影片的最后,桃子在跳水之前,對著天空說了句“阿里嘎多”,是對之前推她下水的阿巖說,也像是對一直看著自己的爸爸說。勇敢地跳下水后,孩子們說“這下桃子也是島的孩子了”接著是發(fā)自內(nèi)心快樂的笑聲——新的生活開始了。
PS.片尾曲又戳淚點鳥~~d(T﹏T)b看之前完全不幾道是重磅催淚彈啊摔!55555~~~不過真的好好看,力薦哦~
電影的畫面是清新日系動漫電影的典型風格,每一幀都十足的展現(xiàn)了瀨戶內(nèi)海的風光。藍天,大海,遠看是郁郁蔥蔥的山林,近看蕩漾著層層金光的海。島上的建筑古色古香,街道干凈整齊,每一幢老房子都帶著各自的歷史佇立在這座小島上多年,看著一代一代人繁衍生息。
在我看過的每一個日系動漫電影中,他們對畫面細節(jié)的展現(xiàn)都十分用心,乍一看好像是用相機拍攝的畫面,尤其是新海誠的作品更是將這種真實感和細膩感發(fā)揮到了極致。雖然《給桃子的信》在畫面的真實感上不及新海誠的作品,但是也足夠擁有一種魅力,讓看過的人產(chǎn)生“想去瀨戶內(nèi)??纯础?/span>的想法,想去島上生活一段時間,那里悠閑自在,干凈整潔,住在一幢老房子里,就像是《海街日記》里面的老房子。這樣的生活一定是很愜意的。
在看《給桃子的信》的時候,在桃子的身上,總能看到千尋的影子。她們兩個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沉默寡言,內(nèi)向,也因為內(nèi)向,看起來總有些不禮貌,在各自故事的結(jié)尾,都因為經(jīng)歷一些事情讓自己成長起來。這種成長的方式雖然帶著一些殘忍,但是還好最后在性格上她們得到的堅韌,足以讓人覺得這是一次值得的經(jīng)歷。
成長對于很多對人而言都是變得懂事,開始試著承擔自己的責任,對于桃子而言也是如此。父親去世之后,媽媽帶著桃子搬到了瀨戶內(nèi)海的一個小島上,突然轉(zhuǎn)換生活環(huán)境,桃子需要一些時間適應(yīng)這里,但是媽媽總是很忙,使得桃子總是一個人孤身在家,兩個人之間的交流變少。桃子在心中對媽媽有很大的怨念,她不應(yīng)該總是讓自己一個人孤獨的待在家中,也不應(yīng)該和別的叔叔有說有笑。
人們很容易在孤獨中滋生一些負面的情緒,何況桃子還是一個剛剛失去爸爸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缺少的交流,往往會讓孩子的心形成一座孤島,這座島通向外界的路慢慢的被腐蝕掉,最后家長總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孩子,眼神中仿佛在說“她怎么變成這樣了?從前不是這個樣子?。俊?。
因為沒有交流,桃子也不明白媽媽的忙碌是為自己將來的生活,媽媽會偷偷的翻著她和爸爸的照片哭泣。媽媽在心中同樣藏了很多心事,桃子的心也慢慢的成了一座孤島。但是他們都忘記了一件事,她們是家人,家人本就是一體,即便一些沉默是本著對對方好的原則的,但是沉默本是就是一種傷害。
她在臺風天氣中,決心冒著風雨拯救媽媽的時候,那時候她已經(jīng)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媽媽為辛苦。那一刻桃子像是媽媽的守護神一樣,穿行在狂風暴雨中,守護著媽媽。
電影的名字叫《給桃子的信》,這是一封只有“致桃子”三個字的信,這是爸爸出事前留給桃子的最后三個字。桃子在內(nèi)心隱藏著一個更大的秘密,這件事也一直在她的心中攪動,在爸爸出發(fā)前,她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你永遠不要回來了?!睕]想到竟然稱為父親在人世間聽到的女兒說的最后一句話。
桃子也非常后悔傷害了爸爸,但是這件事就這么發(fā)生了。因為這樣,看見媽媽哮喘病發(fā),守護媽媽的心就更加堅定了,最后媽媽和桃子也回歸到既是朋友也是母女的關(guān)系。這是生活出現(xiàn)的契機,再尷尬的局面也會被契機化解開,在至親的人面前,即便是有沒有契機,也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合適的機會讓關(guān)系重回從前,只不過可能沒有契機出現(xiàn)的這么自然。但是最后的結(jié)局肯定都是好的。
桃子封閉的自我也因為三個妖怪的到來,讓桃子的內(nèi)心世界逐漸打開,原本烏云籠罩的小島開始有陽光從云層縫隙中穿透而過。三個妖怪雖然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但是他們這種沒心沒肺的性格恰好是打開這個陰郁少女的心的鑰匙。
他們成了桃子心事的傾吐對象,雖然他們并不能說出安慰的話,但是桃子需要的只是說出來的,當她說出來的時候,心理的負擔就減輕了一半,在生活上也不會那么別扭。三個妖怪笨拙的表現(xiàn)總是能讓桃子開口大笑,不知不覺間他們就成了桃子最好的伙伴,最后他們還幫助桃子帶回了爸爸的信。他們雖然長得比較粗糙的,但是作為生死之間的橋梁,他們就像天使一樣,守護著要守護的人,雖然笨嘴拙舌還愛偷東西的,但是也是一群可愛的妖怪。
成長真的是一件不可測的事情,不知不覺就會有人走歪了,家長也是不知道該怎么教育,說重了怕留下陰影,說清了只是隔靴搔癢。在這個過程中,要家長的呵護,也需要自己去體會,每一人的成長方式都不一樣,最后形成了性格迥異的我們。這個夏天對于桃子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開始慢慢長大,體驗到了成長的煩惱,但是也慢慢體味出長大成人的辛酸和憧憬。愿我們永遠保持童真,在復(fù)雜的世界里,心地純凈地活著。
在社會派的「人狼」過去13年后,這次沖浦居然是給自己寫了個少女劇本來導(dǎo)。畫面和鏡頭滿分,可中間劇情的衝突點做得實在不夠好,可以考慮得更加周到的。
寫實感超贊。有種宮崎駿和高畑勛合體的感覺。三只妖怪很讓人想起東成西就里的三只啊,人啊,妖怪啊,原來妖怪怕人,原來人怕妖怪,哈哈哈。
【2017.83】太好了呢,在夏天遇到這部電影,溫柔的妖怪,美麗的海島。成長這件小事,就是在眼淚歡笑傻氣中,慢慢發(fā)酵的,謝謝
有笑到胃痛的、有淚到牙根酸的。對“生死相隔這一亙古的人類困境施與關(guān)懷慰藉”永遠是題材們中最戳我的溫柔一擊QAQ... 黃牙怪不用看cv名單都知道非西田敏行莫屬XD 像ET+家養(yǎng)小精靈混血的最小那只好可愛>A< 最后的百鬼夜行巴士是在向貓巴士致敬嗎TAT
鬼怪小清新,比宮崎駿更松散、清淡,但我喜歡。算今年最喜歡的卡通片?!疤易印痹谌照Z里的發(fā)音是“么么醬”,記下了。還記下一句話,是桃子外公說的,他給外孫女講妖怪史的時候,說,“神明落魄了,就成了妖怪?!笔前?,神明落魄了,就成了妖怪,多有人情味的話。
少女獨立自強的主題真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題材哇
全片最大亮點是西田大叔的配音,一開口就聽出來了好嘛!另外深深覺得那個妖怪的人設(shè)就是按照西田叔來的?
在故事的講述上也略顯平淡,既想表達父女之間的感情,又想營造妖怪與人之間的純真情懷,導(dǎo)致精力分散,最終缺乏一個主線,讓整個故事顯得缺乏張力。
沖浦荒廢了 十年磨一劍 難服眾人矣
這類片子都很喜歡,夏日大作戰(zhàn)啊,意外的幸運簽啊,還有歲月的童話之類的,平平淡淡的,也不多說什么,然后你就感動了。每一部的片尾都很棒。@白小白請求召喚皮卡丘丶
溫馨治愈系。遠離都市的美景、淡淡的憂傷再配上鬼怪傳說,想起之前看過的《螢火之森》。西田敏行的聲音辨識度真高啊。
亮點在妖怪啊3898總是高潮之后在拖一點戲,有種尾大不掉的感覺。
我從來沒這么討厭過棒子字…(電話屋—細谷佳正 ←是哪個啊摔!
情感飽和度和劇情內(nèi)容都要比去年的純愛動畫《螢火之森》豐富。很小的一個切入點,能做足兩個小時的動畫長片,真是佩服日本動畫的想象力 and 墨跡…
治愈系最高。滿滿的誠懇和細膩。
西田茄子叔好搶鏡,另外人人都說像totoro,看了之后我好想念totoro啊……
畫風太喜歡了,把瀨戶內(nèi)海的島嶼風光和悠然治愈的日常,表現(xiàn)得好舒服。在片尾字幕看到背景制作團隊里男鹿和雄的名字,有種“啊,怪不得”的感覺,畫面中隱隱的“吉卜力風”,就來自與此吧。
又一部夏日神之治愈!臺風里的百鬼夜行實在是太太太感動了。。。。好美啊好美啊好想住在畫里不出來啊
果然治愈系啊,好溫暖啊。這三個家伙太萌了!大嘴大叔最可愛!8分
四星半。劇情……基本是《龍貓》加《神是中學生》,這樣總結(jié)可以么…… 就別說本片模仿吉卜力了,首先,劇組中有部分人員曾參與過吉卜力作品。其次,吉卜力也不過是“世界名著劇場”出身的分支中最有名的一幫而已,這種清新風格并非吉卜力首創(chuàng),也就無所謂抄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