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特警隊》這部電影怎么樣,真不真實,前幾天看了,隨便說下。
1.開頭的人質處置事件原型是去年的8·9南寧地鐵人質劫持事件與11年8·30南京三橋人質事件結合。南寧事件處置順利,狙擊手是南虎突擊一大隊大隊長,當天拎著高精狙穿著大褲衩一槍擊斃嫌疑人?,F實事件中突擊隊員并沒有電影中那么好的條件靠近嫌疑人,只能狙擊手擊斃,并且確實是以搭檔作為掩體。
電影中搭檔還做談判專家,對狙擊是不利的,顯然是藝術加工。后者是11年南京事件,處置半成功,約等于失敗,狙擊手開了兩槍(不是同一個),一槍擊中人質,一槍擊中劫匪頸部。
這次事件是我的大學畢業(yè)論文,我記得當時查資料的分析是大巴車玻璃影響了彈道導致發(fā)生偏轉。再后來工作還向一些狙擊前輩請教過,了解了他們在做的一些解決方法摸索。
2. 電影中大量露肉,現實中是這樣的嗎?是的,訓練赤膊是正常操作。那么現實中特警身材都這么好嗎?看地方,突擊大隊差不多。剛工作的時候在寧波支隊集訓,有一次我走進浴室發(fā)現一個肌肉線條爆炸的人,他一轉頭,是支隊一位老大哥,我一直叫他二十項全能。
3. 開頭女隊員要求加入演練,隊長拒絕。我覺得現實中也會拒絕,但不是什么大男子主義,而是一個戰(zhàn)術小組最靈魂的地方在于默契,新隊員個人能力再強也很難有這種默契,他們是攻堅組,不是另一隊的防守組,沒有多余位置。
4. 一些裝備就不說了,比如軟管窺視鏡、偵查機器人和夜視儀之類的,現實中都有,并且有的地方更好。
5. 凌瀟肅扮演的二隊長劉浪在訓練中調戲一隊長的腰,這個就很有梗了,特警突擊隊訓練多,很多都有點腰傷。名震寧波老三區(qū)新三區(qū)及奉化大部分地區(qū)的某不知名狙擊手曾說:“沒有一條腰可以完整的離開特警”
6. 二隊長劉浪把嫌疑人跑趴下,這個現實中就更多了,我一個師兄就曾經把嫌疑人跑趴下,最后對方實在累癱,他又把他扛回去了。
7. 二隊長劉浪這個角色性格其實比較不真實,過于外露,并不是優(yōu)秀的突擊指揮官人才。我接觸的突擊隊長都相對沉穩(wěn)老練,起碼不這么張揚。
8. 抓人被黑人咬這個,電影算是說的比較輕了?,F實中有很多案例,民警抓捕被咬,嫌疑人確診有傳染病,甚至是艾滋病。
9. 電影演練對抗用的是最新型的警用訓練彩彈槍,威力很大,薄木板輕松穿透,所以別說不戴頭盔了,不穿特制防護服都很危險。
10.直升機索降特警協犬作戰(zhàn),這個戰(zhàn)術以前都是在美國海豹突擊隊作品中看到,去年的全國特警演練也出現了,說明特警戰(zhàn)術更加全面豐富。另外,馬犬是最好的軍警作戰(zhàn)犬,可攻可嗅,全能犬。
11.信任射擊這個很早以前就有了,這些年膽子越來越大。不過其實技術上來說一把高精狙一百米打中蘋果其實非常容易,打中硬幣都只能說是入門操作,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心理關。關于信任射擊到底好不好,并沒有定論。
12. 在導演的上一部電影成龍劉燁主演的《新警察故事》中,特警總隊的戰(zhàn)總就已經是現在的位置了,到了這部電影還是這個位置。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特警升官慢。
13. 高樓索降,繩子溜手,說明他沒有打收尾結,此處應該讓他們去參加下山地救援培訓[Emm]
14. 最后行動中,坐在總指揮旁邊那個戴眼鏡穿特警服看著不怎么樣偏偏還有臺詞的那個人,我記得曾經在某個節(jié)目中看到過,是公安部三局巡特警管理的一個領導,叫什么忘記了。別看坐著斯斯文文,胳膊比一般人腿都粗。
15. 至于戰(zhàn)術方面,其實沒什么好說的,純當娛樂看看?,F實中特種作戰(zhàn)講究非對稱,海豹突擊隊厲害的不僅僅是個人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團隊收集好了一切必要情報,然后由他們多次模擬,最后再行動,所以才有驚人的海王星之矛,而貿然的結果就是紅翼行動。電影中多次放棄了這個準則,放棄了非對稱性作戰(zhàn),這樣子的好處是人物更加完美高大,藝術性觀賞性更強,電影更有張力,但現實不是這樣的。一個優(yōu)秀的特戰(zhàn)隊員是花大量心血培養(yǎng)出來的,能人所不能,一次出手就是千家萬戶的平安。我高中時候知道的成都特警黑豹突擊隊(國內公安特警最早),個個都有絕活,那時候認為進了特警就是武林高手。后來上了警校,進了特警專業(yè),發(fā)現并不是這樣。特警能戰(zhàn)是要依托很多體系架構,很多武器裝備,很多情報支撐,雖然現在很多時候就是憑借特警隊員個人的能力品質——我很多優(yōu)秀的師兄、前輩不怕犧牲——但未來終究會走向成熟的特警作戰(zhàn)體系。
電影拍出了觀眾愛看的一面,說這些也只是娛樂一下,不應該苛求導演特別真實的反映事實。首先要群眾愛看,其次才能讓他們有興趣了解。特警只是人,一群有血有肉有家庭的普通人,也無意義去神話特警。
電影里有一句臺詞我很喜歡,當一個隊員說他恐高的時候,隊長說:“你是特警,這座城市的安全都托付給你了”。也許特警也只是人,但這句話中蘊含的英雄光環(huán)加成,正是全國乃至世界無數特警突擊隊員們義無反顧的原因。
16. 反派用79還吐槽54是老爺槍,有點過分了[旺柴]
《特警隊》是由丁晟執(zhí)導,凌瀟肅、賈乃亮、金晨、張云龍、劉俊孝等主演,真實一線特警隊員參與拍攝的動作警匪電影。
影片中地鐵、高樓、孤島等多個任務場景一一曝光,全景展現影片的真實場面,凸顯商業(yè)大片質感。劇照中,特警隊員們持槍出擊,嚴陣以待,將中國特警的無畏無懼生動刻畫,彰顯生猛與硬氣?!短鼐牎芬哉鎸嵉奶鼐㈥犖椤八{劍突擊隊”為原型,講述了特警隊員在對內實戰(zhàn)演練中互相博弈,場場來真的;對外深入虎穴,齊心協力搗毀制毒基地,共同守護城市安全的故事。
超有型的特警隊員搭配在內地銀幕首次出現的新型警用沖鋒槍,力量感十足,令人“心動”的同時盡顯意氣風發(fā)的狂野氣息。
最好看的是開場的人質解救,專業(yè)裝備配合專業(yè)戰(zhàn)術,狙擊手的素質,談判專家的話術,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天衣無縫。
一部對抗戲,高樓窗戶戲,海上荒島戲挺具可看性,動作激爽,有勇有謀。
特警好身材也是讓人大飽眼福。
配樂層次豐富又助燃。
作為一部反恐特警宣傳向電影,完成度和娛樂度結合得還不錯,很喜歡!
典型男權至上帶有明顯性別歧視的電影。就一句你不是跟男的一樣嗎?貫穿了了整部電影,什么時候女性跟男的一樣變成一句褒獎,見過哪個男的特別自豪的說自己跟女的一樣嗎?她可以是一個跟女的一樣的女特警,為什么不呢?所謂的刻板印象都是人造的,其實她是像女的一樣的女特警,她也同樣可以被公平,公正的對待,可以獲得想男性特警一樣的機會和對待不是嗎?
軍事與電影是我生命中繞不開的話題,同樣也是我職業(yè)生涯中一直熱愛的創(chuàng)作題材。2019年最后的日子,我選擇看的電影是《特警隊》。
本片主演:凌瀟肅、賈乃亮。這二位在電影上影響力稍弱。之所以選擇看本片,第一為導演丁晟;第二為本片原型北京公安特警藍劍突擊隊。
丁晟導演的水平忽高忽低,但懷著對“藍劍”這支國家級反恐突擊隊的敬意,我還是拉著一名北特退伍的特戰(zhàn)隊員,買了票、看了片。
進電影院之前,本想著“藍劍”當顧問的片子不至于差到什么程度。然而筆者認認真真看完全片,毫不夸張地說——從頭笑到尾。
下面,我將從戰(zhàn)術、劇情、人物三大方面好好地聊一聊這部“警匪動作喜劇電影”——《特警隊》。
戰(zhàn)術——
筆者是老軍迷,曾在部隊工作。筆者好友同為老軍迷,曾在中國陸軍特種部隊服役。觀影完畢,筆者與好友找一家夜宵,細致入微地探討了本片存在的若干軍事細節(jié)、戰(zhàn)術問題。
觀影中發(fā)現的問題,均有軍事背景合理考據、推測,并非軍迷意淫。
鑒于本片是線性敘事、正常時間順序發(fā)展,所以筆者的分析也是遵循從前到后的順序。分析內容涉及輕劇透,函請見諒。
情節(jié)A——地鐵人質劫持事件
問題1 該情節(jié)改編自“南寧地鐵1號線發(fā)生的持刀劫持案”,特警戰(zhàn)術基本還原案件情況。一人談判吸引兇徒注意力,狙擊手借助掩護進行近距離狙殺。
地鐵站,35米的射擊距離,高精度狙擊步槍,藍劍的精銳射手。這四個條件擺出來,那就是一槍斃敵的事情。還用得著觀察手嗎?
肉眼可見的距離,觀察手還報個射擊距離,干脆連風速、溫度等射擊諸元一起報出來得了。就是在配備觀察手的情況下,賈乃亮飾演的狙擊手竟然一槍打偏了。此處應該刷波666!
真實案例中,在休假的特警狙擊手接到命令趕到現場,衣服都沒換,一身半袖短褲趴在地上,用不著觀察手,直接一槍斃敵,不拖泥不帶水。
更看不懂的是,在后續(xù)劇情遠距離狙擊作戰(zhàn),需要觀察手輔助的時候,反倒是狙擊手一個人玩?zhèn)€人英雄主義。這個細節(jié)容后再談。
情節(jié)B——反劫機訓練
問題2本片的敘事極其簡單,實戰(zhàn)與訓練來回兜圈子。實戰(zhàn)完了該訓練了,反劫機訓練是技術含量極高的反恐戰(zhàn)術訓練,但是片中的特警隊員們只是做了幾個觀察、潛入的展示,然后便開始猛沖猛打。
任何特種作戰(zhàn)成功的前提,無一不是知己知彼。反劫機作戰(zhàn)涉及解救人質,更要求知己知彼、掌控全局。這個要求幾千年前兵法中就寫明了。
片中,特警隊員簡單偵察,連匪徒分布位置、匪徒具體人數和男女性別都不了解的情況下,直接發(fā)動突擊,在機艙內連續(xù)進行槍戰(zhàn)。
這是俄式反恐嗎?恐怖分子和人質一起殺,殺敵一百自損八十。
一隊二隊互相比拼,把個人情緒和勝負心帶入作戰(zhàn)?領導還覺得不錯?
一場反劫機戰(zhàn)斗從警察到人質死傷若干,這是藍劍水平?
拆開談一個細節(jié),其中一名恐怖分子偽裝成空姐,成功欺騙特警并開槍射殺一名特警。恐怖分子偽裝成人質,老鷹與小雞混在一起,這個戰(zhàn)術設定真實存在,主要是考驗特警隊員的分辨能力和應變能力。
但是本片沒有上升到戰(zhàn)術訓練的高度,而將恐怖分子偽裝空姐僅僅作為一隊反戈一擊的手段,絲毫不談經驗教訓、不談訓練目的。
關于對老鷹與小雞進行分辨、處理的問題,不需要借鑒外國影視作品。
請看TVB連續(xù)劇《飛虎Ⅰ》第一集如何進行處理;
請看《軍事紀實》(走進獵鷹突擊隊)如何進行訓練。
情節(jié)C——抓捕黑人毒販
問題3 協助其他警種進行抓捕是特警的主要任務之一。本片抓捕對象為一群黑人毒販,體能好、跑得快、抓捕環(huán)境復雜。
這樣的任務條件,特警隊員們執(zhí)行任務不帶電擊槍、不帶射繩槍、不帶電棍、不帶催淚噴射器,一人帶一手銬、帶一甩棍。遇見反抗要么靠兩條腿硬追、要么就地肉搏,沒有任何使抓捕目標迅速失去反抗能力的裝備。
最終結果,跑了一名嫌疑人。這是藍劍參與的抓捕行動?就這個水平?
問題4 抓捕行動為確保萬無一失,軍警會采取1V1的戰(zhàn)術嗎?
不論是軍方還是警方,3V1、5V1的部署才能最大限度保證抓捕成功。
筆者在創(chuàng)作一部公安題材微電影時,接觸過基層民警。在他們的講述中,筆者了解到單兵作戰(zhàn)是警務出勤中一大禁忌。經常有剛入警的年輕人獨自行動,這樣的行為即便取得成果,事后也會遭到一頓臭罵。
軍警講團隊、講合作,絕對禁止1V1耍個人英雄主義。
設計該劇情時,不知道丁晟導演想沒想起自己評分最高的那部作品《解救吾先生》,首都刑警在抓捕悍匪華子一個人時的部署。下令抓捕華子時,鏡頭里一共竄出來多少刑警。誰抱摔、誰控手、誰下槍、誰警戒,分工之明確、下手之果斷在當年是令人眼前一亮的。
情節(jié)D——日常訓練
問題5攀巖訓練無保護繩。好友告訴筆者,這樣的訓練方式不是展示血性和技術,而是是作死。在部隊,現場的值班主官會挨罵的。
問題6車輛追捕訓練。倉庫區(qū),地形狹小,特警重型車輛對抗民用車輛,可有絲毫技術含量與戰(zhàn)術?完全是裝備碾壓,踩油門、開過去撞就完事了。
該劇情除了畫面感暴力,對特警隊員的智勇毫無表現。打得是雞屎不是雞血。
筆者依稀記得武警匯報演出中,曾播出過一段追車訓練。力學原理與戰(zhàn)士熟練地控車技巧配合,后車用車頭左前角撞擊前車車尾右后角xxx,可以造成xxx。
熱血從來不和無腦劃等號。禁得起推敲才能余音繞梁,優(yōu)秀電影莫不是如此。
問題7室內戰(zhàn)術訓練。從槍械對射到近身肉搏,一隊二隊打急眼了。有血性是好的、有爭心是好的,但是在快速反應部隊的背景下,兩支主力突擊隊這么對練,又是刺刀又是甩棍,不怕體能消耗過大?不怕非戰(zhàn)斗減員?
莫名其妙不練戰(zhàn)術、開始脫衣服秀肌肉,為荷爾蒙而荷爾蒙?
女性特警隊員的出現因其在一些特殊作戰(zhàn)中,具備男性特警隊員不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在訓練上,女性特警隊員的確在一些科目可以達到男性訓練標準。然而這絕不是“我可以當男人”,男性脫衣服秀肌肉女性不甘示弱跟著脫。
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電影作品的確不同于真實生活,然而該劇情設計到底是導演編劇的異想天開還是特警真這么練,見仁見智。
情節(jié)E——高層酒店解救人質行動
問題7特警隊員采用跑滑、坐滑動作從高而下接近任務樓層。好友提出演員滑降動作不標準,這個筆者可以理解,畢竟是演員。
問題8主角好友、一名因公受傷的交警去世,來醫(yī)院送行的特警隊員戴著手套敬禮。這種操作簡直亮瞎雙眼。
經常刷快手的朋友們,可以去找天安門執(zhí)勤武警的視頻。
不論是定點換崗還是路上相遇,軍警敬禮從來都是摘手套。在冬天,摘手悶子再敬禮動作清晰明顯。
情節(jié)F——海島突擊營救作戰(zhàn)
此為全片大高潮,劇情安排幼稚、戰(zhàn)術設計無腦,是電影笑點最密集的地方。在觀看時,筆者與好友忍俊不禁笑出聲,引起后排兩名觀眾的詫異——
你倆笑啥呢?
如此“熱血”“催淚”表現公安特警神勇的劇情,你倆笑啥呢?
問題9毒販在東海某小島有制毒工廠,藍劍突擊隊集合七人分隊,從朝陽區(qū)坐著直升機奔目標就去了。
筆者粗略測量,從北京到東海邊,直線距離大約1400公里。
空中加油?后勤保障?兩地協調?全省略!動腦子的事情都麻煩。打過去就完事兒了!
藍劍飛一千多公里到東海打毒販,北京你不要了嗎?這事兒,給海軍蛟龍打個電話,張譯、杜江返航路上順手把這事兒就干了。
跨區(qū)域作行動,前期策劃環(huán)節(jié)省略。臨出發(fā)時,就因為領導光選男特警,于是金晨飾演的女特警要求加入。女權主義?
說加入就加入,六人分隊變七人,行動方案如同兒戲說改就改。此處刷波666!
問題10登島后,潛水著裝換戰(zhàn)斗著裝,脫下來的裝備直接扔水里、扔岸上,不捆綁、不遮蓋,水下推進器可能會被洋流沖走,潛水服氧氣瓶可能會被對手發(fā)現。這段劇情中,特警隊員有絲毫戰(zhàn)術素養(yǎng)可言?
問題11登島作戰(zhàn),巖石與叢林地形,特警隊員不會穿迷彩服嗎?依舊是一身黑色作戰(zhàn)服,鏡頭里都能看出這身衣服偽裝效果有多差。
1996年陳嘉上導演的電影《飛虎》中,飛虎隊登島作戰(zhàn)換了叢林迷彩。
現實里,貴陽特警“林豹”突擊隊山地訓練混剪中,因地制宜全身迷彩。
問題12武器搭配不合理。全隊七人,除狙擊手外都使用新型沖鋒槍BJC-16。這樣的任務強度,從戰(zhàn)術考慮為何不搭配穿透力更強的95步槍、火力持續(xù)性更強的95輕機?全隊用警沖,在后面劇情中明顯壓制不住雇傭兵的火力。
美劇《海豹突擊隊》中,B隊任務不同,所采取的武器搭配每集都在變化。
沖鋒槍(HK MP7A1)、步槍(HK416D)、機槍(Mk46 Mod 1)、狙擊步槍(M110 SASS/SR 25),每一種武器的配備都會在戰(zhàn)斗中發(fā)揮作用。
問題13大決戰(zhàn)戲碼,狙擊手需要拉開距離掩護全隊。這個時候觀察手在哪里?賈乃亮一個人趴在海邊巖石上,沒有人報風速、沒人報位置、沒人報射程,孤膽英雄開始百發(fā)百中了。
狙擊小組用好了不亞于一門支援火炮,狙擊手為行動分隊提供精確打擊,觀察手既要輔助狙擊手射擊、還要為行動分隊提供攻防視野與警戒。
近距離狙殺安排觀察手,遠距離作戰(zhàn)不安排觀察手,迷之設計。
問題14全片特警沒有使用消音器。這是多么大的BUG!不論是現實還是影視,特警無聲戰(zhàn)斗的重要還需要提嗎?
劇情中狙擊手擊落無人機引來雇傭兵,如果有消音器直接一槍撂倒不完事了?因為本片特警沒有消音器,所以采用女特警色誘!對,女特警色誘,這時候女特警派上用場了,如此低俗的人物使用方式。
金晨一甩頭發(fā),衣服都沒脫,雇傭兵便傻乎乎地收起武器過來找艷遇了。
此刻再刷一波666!筆者想問,要是遇到一只野狗,是不是該帶只母警犬?
問題15手語時有時無,該用的地方不用,不該用的地方瞎用。雇傭兵靠近,特警隊員不用手語交流情況,竟然躲在巖石后小聲嘀咕!此處應該有三個問號。
問題16無鐳射激光指示器,無夜視儀,弱光戰(zhàn)術更無從談起。在室內弱光條件下,特警全憑肉眼進行射擊。這樣設計等同于沒有設計!軍事指導知道往槍上加瞄準鏡、加小握把,難道不懂指示器、手電和夜視儀的配合?
弱光戰(zhàn)術的影視表現,請參考2017年徐兵導演《緝槍》,73分鐘左右。
問題17突擊作戰(zhàn)女特警第一個受傷,然后不止血、不打嗎啡,男特警把女特警扔在門口繼續(xù)進攻。666!太團隊了。
問題18冷庫肉搏,特警隊員明明有甩棍,非得先拼拳腳,等雇傭兵掏出刀給他來一下,他才掏出甩棍應對。近身格斗不先出器械,在想什么?
問題19登島作戰(zhàn),遠離基地,敵情不明。竟然只去了7個人,出現了兵力促襟見肘的狀況。在地鐵劫持人質的案件中,兇徒左右兩側各一個5人小組,算上談判者、狙擊手、觀察手,現場特警達到13人。孰重孰輕?
問題20一隊有一名特警隊員,文鋼,肌肉男,一看像是練健美的。他與一名雇傭兵被堵在密室,有油桶,臺詞交代開槍就炸,順水推舟那就不開槍靠拳頭吧。在雇傭兵傻兮兮先放下武器后,我方特警竟然也放下了武器。
從鏡頭看,不到10米的距離。我方特警是對自己近距離射擊沒信心嗎?對手放下槍想打,你也放下槍跟他打,最可笑的是這段刻意的打戲并不好看。
至于子彈擊中油桶會不會引起爆炸,好信兒的讀者可以百度考證。
問題21警方派直升機增援,雇傭兵手持目測為MGL140的自動榴彈發(fā)射器對空射擊進行阻攔。榴彈發(fā)射器是曲射武器,射出的榴彈不僅不往下掉,而且特效還做出尾焰,打得奇準,像RPG火箭一樣飛向直升機,逼得直升機做出規(guī)避動作。
力學原理?不存在的。牛頓的棺材板快摁不住了!
問題22前文中提到被金晨色誘的雇傭兵,在海水中一通搏斗被打暈了,特警沒有確定死亡就不管了,然后這個人在海水里泡了小半個小時,快結局了上來給狙擊手制造個麻煩。
補槍這個詞匯很生僻嗎?這個設定從劇作上看是強行在結局加一個節(jié)奏進去,從戰(zhàn)術上看完全是給藍劍抹黑。
國產電視劇《我是特種兵》第12集,孤狼B組第一次實戰(zhàn),突入室內后對已經中槍的匪徒進行補射、確保死亡。
國產電視劇《特警力量》第21集,有關于特警補槍的相關解釋。
劇情——
我心中的《特警隊》應該是一部反映精銳SWAT、故事合情合理、服化道考究到位、戰(zhàn)術指導認真的一流動作片。
我看到的《特警隊》成為了一部劇情胡編、人物膚淺,從戰(zhàn)術到服化道充斥著濃濃山寨味兒的二流槍戰(zhàn)片。
今年中國電影的票房突破700億大關。從票房數字上看潛力無限,從視效技術上看也有長足進步。
但是中國電影似乎陷入了舍本逐末的怪圈,以前是有故事沒技術?,F在有技術了,一味追求場面,故事上又開始大幅度縮水。
從《戰(zhàn)狼II》到《紅海行動》,主旋律大明星大場面成就高票房,以致于很多電影想走這個捷徑。劇作基礎不好,用明星場面來彌補。
今年國慶檔的《攀登者》與《中國機長》在故事上就開始硬傷累累,到這部《特警隊》干脆開啟腦殘約架的模式。
有人說《紅海行動》故事性很差,全程在打。筆者發(fā)現《特警隊》也在試圖復制《紅海行動》,全程在為打而打。
只是《紅海行動》在一個國際化的視野下,通過一支蛟龍小隊引著觀眾進入一場局部戰(zhàn)爭。劇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邏輯簡單易懂。接近游戲劇情,但加入了不少人文關懷,再有靠譜的軍事指導與服化道,很自然成了國內軍事片的巔峰。
但是《特警隊》聚焦于首都特警,很地域化,限制了劇情創(chuàng)作,每個情節(jié)缺乏聯系、人物松散,邏輯硬傷非常嚴重。
主線緝毒,副線訓練,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系。地鐵劫持人質事件過后,劇情給了反劫機訓練、室內戰(zhàn)術訓練,這些碎片化的訓練完全和主線不搭邊。最后扯到海島緝毒,筆者估計編劇腦洞不夠用了,北京已經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在保證動作、槍戰(zhàn)元素的前提下,以破壞劇作完整性為代價,強行把戰(zhàn)場拉到海島,為打而打,還打得很難看。
其實本片可以向特警戰(zhàn)斗技能教學片發(fā)展,又是解救人質,又是反劫機,又是抓捕。不過,無數戰(zhàn)術設計的敗筆讓筆者嚴重懷疑軍事顧問、戰(zhàn)術指導對電影的參與程度、認真程度。
在如此惡心的劇情下,任何煽情的話都索然無味。更何況片中臺詞水平之低下,如“我們是特警”“我們要保衛(wèi)人民”之類的教條對白比比皆是。
看到《特警隊》筆者想起《空天獵》,都是軍警提供資源,演員場面步步到位,根源在于導演、編劇水平有限,把大好的題材拍成爛片。
太可惜了,軍警的真槍真炮真支持換不來一部優(yōu)秀電影。
人物——
一個失敗的故事,隨時而來的必然是扁平化的人物。
筆者看《紅海行動》還能記住,張譯飾演的楊銳,王雨甜飾演的張?zhí)斓?。筆者再看《特警隊》,只知道凌瀟肅、賈乃亮。觀眾連一個角色的姓名都記不住,那么這個角色已經不能稱之為合格角色。
小鮮肉時代逐漸過時,觀眾都喜歡銀幕上的硬漢。凌瀟肅、賈乃亮兩個頂著偶像劇光環(huán)的演員,先后經歷家庭波折后,都試圖開辟新的戲路。
尤其是賈乃亮。寸頭,肌肉。但是二位挑這么一部戲,凌瀟肅飾演的二隊隊長,時而斗氣、時而逗逼,人物沒有目的、沒有轉折,一點人物弧度都看不見。矬子里拔將軍,隊長幫狙擊手過心理關,這勉勉強強算個小弧度吧。
賈乃亮飾演狙擊手,屢次失手,這個心理障礙到底是啥?沒交代,如何治療?只給出一段膚淺的信任射擊劇情,明明可以展現的狙擊手內心世界,直接忽略。
最后要出任務了,狙擊手輕而易舉就突破了心理關。
筆者看賈乃亮這個角色,想起沈東在2004年導演的電影《槍手》。講述武警狙擊手的成長歷程,這部戲凌瀟肅也演隊長。只是《槍手》對狙擊手內心世界的一個挖掘,遠勝于本片。
金晨,表現中規(guī)中矩,光顯擺顏值和身材了。
男性角色過多往里面加一個女性角色調氣氛、帶節(jié)奏,是劇作的慣用手法?!都t海行動》里面加了女機槍手佟莉,跟石頭曖昧一下?!短鼐牎芬布优鼐?,也有曖昧戲,可這女性角色使用就看出兩部戲編劇的云泥之別了。
女機槍手,首先是女兵,專職機槍手,負責火力壓制,在電影中幾次作戰(zhàn)劇情都有發(fā)揮戰(zhàn)術作用。壓制,掩護,突擊??旄叱睍r,佟莉石頭整一個生死離別,微微矯情,也成就了一段催淚戲。
女特警,各種強調女子當為男,專職不詳,全片也和男特警混在一起打槍。在剪輯速率快的時候,你都分不清男女。
在海島突擊時,云里霧里地大腿受傷,被甩到劇情線外,等編劇需要的時候再拉出來表現女特警瘸腿戰(zhàn)斗的英勇,然后再被扔到一邊,結局再被拉出來跟著全隊一起歡呼。
《特警隊》的導演丁晟,是《解救吾先生》的導演丁晟嗎?
記得初看《解救吾先生》(豆瓣7.7),那種對真實案件的成功改編、那種對現實題材的嫻熟駕馭,還有手持攝影的現場感、非線性剪輯的凌厲感,那是一部多么出色的警匪片。
然后就《鐵道飛虎》(豆瓣5.2)?然后就《英雄本色》(豆瓣4.6)?
今年的《特警隊》如約與觀眾見面,不負眾望地拿到了5.6的“高分”。
導演同志,你要是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不缺錢,不缺資源,你就給我們看這個?警匪動作喜劇片?
筆者對本片所有的挑剔并非個人成見,而是希望中國軍警題材影視作品能夠越來越好!
全是演技不錯的演員,所以在抖音關注了這部電影,我記得一個短視頻:導演說為了拍這部電影,集體去特種兵訓練營訓練了半個月?????當時我一臉問號的,你訓練半個月就想拍這部電影?在我看來你得三個月左右才能有效果,結婚你一臉膜拜我吧的表情告訴我就訓練了半個月!所以我直接定論:快餐!對,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就是快餐。
丁晟的上限就是解救吾先生了,下限看來得繼續(xù)觀望,還在后頭呢。
這片子就是從頭到尾亂打一通,再加上一堆肌肉男脫衣露肉,根本談不上有啥生動的情節(jié)和角色塑造可言,可以蓋章“爛片”了!為啥是“爛片”?看看片名,你叫“特警隊”啊,英文名還是“SWAT”,這是“特殊武器與戰(zhàn)術”的意思啊,但戰(zhàn)術,戰(zhàn)術呢?整部影片都是亂打,就是特警各種牛、各種吊打老外,實際上沒啥戰(zhàn)術含量??!片中重點表現的兩場實戰(zhàn)演戲+結尾中國特警隊大戰(zhàn)毒販雇傭軍,都打得嚴重缺乏戰(zhàn)術含量,還動不動就把槍一放玩肉搏,簡直讓人看得太崩潰了!最后還瞎編到沒邊兒,京城特警隊殺到東部海島執(zhí)行任務,還有潛水登島作戰(zhàn)技能,簡直秒變海軍陸戰(zhàn)隊啊,這不是爛片是什么?
3星。拍得跟《重案六組》大電影似的。1.劇本粗暴蒼白:演習-小打-演習-小打-大打。中間混著幼稚嘴炮。2.電影讓幾位主演多少都有加分,唯獨導演大扣分,一人參與導演劇本剪輯仨活兒,不管是圖省錢還是貪“才”,三個活兒全崩,剪輯點特別詭異,訓練剪得跟mv似的,還有那個配樂,放過《鴻雁》好嗎?3.本片受眾我只能想到兩類人:喜歡肌肉男的花癡女和小受。4.有賣肉嫌疑,肉是好肉,但部分場景強行脫,演習到一半忽然兒戲一樣開始脫衣服,領導在監(jiān)視器前看得口干舌燥可還行?5.又搞性別平權,又涉嫌種族歧視,emmm。6.小亮點:T-bag的越獄梗和冰庫打斗一段。7.我想重溫《神勇飛虎霸王花》了。
半部GV,另外半部打算在地形上致敬一下《勇闖奪命島》,可惜調度毫無章法。
拍的太像GV了,有好多好多1那種。眾肌肉裸男浴室玩耍、男女混合赤身肉博、霸道毒梟鞭打傲嬌小頭目,我不時倒吸冷氣,太上頭了!
肌肉、汗水、體術競技、塊頭兒、槍械、大男子主義、爺們兒、爆炸、侃著撂狠話、市井、鋼筋、男人裝著逼,丁晟鋼鐵直男的審美取向依然扎扎實實地停留在上個世紀,除了故鄉(xiāng)的海彰顯自己來自何方,其他竟跌落至小鎮(zhèn)青年的喜好范疇。女性去性別化、種族偏見、雄性主導一切,本片在當下如此“陳舊”和“不正確”,可它的電影語言與美學統籌能力又是將某些當代同類的大陸動作片導演踩在腳下的,連帶著上島后災難般全盤混亂的失敗調度,都流露出了與那些狂傲屌絲劃清界限的奇葩個性。T-bag那個自我調侃的《越獄》玩笑、反派在看《解救吾先生》、射擊游戲視角的引入、丁導一如既往的客串、空洞的配樂嘶吼,一個過時大哥在向年輕人孜孜不倦的賣弄自個兒的“魅力”,自信和自戀變質成了他創(chuàng)作的兩大弊病,或許同時又是支撐他表達的兩大支柱。
一星半。丁晟這些年拍一部爛一部,一連拍崩好幾個不錯的題材,這部《特警隊》爛得感覺是一邊吃著片里的那個“紅”一邊拍出來的...文戲渣,動作戲除了酒店外墻那場幾乎沒有記憶點,結尾潛入突襲就是一通亂七八糟的突突突突突,還有些根本不合時宜的笑點,中國特警大戰(zhàn)外國智障毒販小隊....邊看邊想要是劇本重寫,換林超賢來拍,一定比現在這玩意好得多得多。
很差,靠露肉來博眼球終究長久不了!
中國離好商業(yè)片太遠太遠太遠
倒真的不討厭這片,反而覺得很好笑,有種蠢直男式的表達,看我多硬,看我多強,蠢到有點萌
武警老兵說兩句,那么好的題材拍的那么脫離現實很痛心,沒法理解劇組去特警隊體驗過生活還寫出那么水的劇本。第一場解救從雙腿間射殺歹徒是真實案例,現實中狙擊手一擊斃敵,劇中改成失手,這是在侮辱北京特警的專業(yè)性!劇中演習愚蠢可笑,不是肉搏就是拿著有一定殺傷力的仿真彈對射。更蠢的是為了打擊毒販當著他的面抓下線?還在大街上一對一抓捕?老黑只配備鋼珠槍?樓道可走至于派直升機送特警隊員上天臺嗎?爆破加索降那么大陣仗酒店其他住客還在房里玩情趣?毒販在海島上制毒不等于把自己困死在海島上嗎?海警海軍都是擺設? 就派6.7個人上島?公安根本不會這么操作啊!非把真實案例改失敗,添加邏輯有問題的虛假案例,看到一半就尷尬的坐不住了,國內涉警電影最大短板的就是缺乏專業(yè)性。
個人覺得最有意思的點是那幫黑人罪犯,尖銳地指出當下中國的黑人問題,應當警覺!
中國特警要都這樣的話,那可就完蛋了啊,導演編劇你們去趟真特警隊溜溜看他們掐死你們不,可惜,真可惜,導演你原本的《解救吳先生》挺牛逼的啊,這次咋劈叉了呢,又是無間道又是湄公河行動的…期待著看《紅海行動》那樣的片兒來著,這看了個啥?賣肉有點猛,強烈的喧嘩引起不適,心虛雞毛?這一分是給淳于珊珊和那個邊上有點神經質的小弟的。
宇宙直男導演,話不多說上來就打打打打打。有的地方很CS,第一人稱視角,打完一個地圖換下一個地圖:機艙內,工廠里,摩天大樓外,海底,島上…單人肉搏,團隊槍戰(zhàn),戰(zhàn)術布局…男生看打,女生可能更關注肉體…額,導演給了很多噴鼻血的鏡頭,一眼掃過去全是緊實發(fā)亮赤條條的肉體那種(嗯比如男澡堂戲),畫面很羞射。算是對中國真實的特警隊的一次科普吧。
兒戲。19.12.25 電影學院標放
從片尾真實的特警看來特警的身材看來是都很不錯respect,大型賣肉GV澡堂現場和作曲撈仔加一星吧,某些鏡頭還行。
預告片很燃,陣容堪憂,能不能來幾個爺們兒點的演員……別以為全片充斥赤身肌肉男就是硬漢了,不少真人出演,不少真實事件改編,但是剪輯和劇情太弱了,比起《紅海行動》還差個十個《戰(zhàn)狼》……別問我問什么五星??
不懂怎么有臉上標放的,后悔沒有帶雞蛋
基本可以確認丁晟是本年度發(fā)揮最好的類型片導演了,除去幾場讓人血脈噴張的肉搏戲和槍戰(zhàn)戲外,整個邏輯也比近年不少同類型片更合理,賈乃亮和凌瀟肅的搭配化學反應極佳,沒用任何花哨技巧,但動作戲的視點轉換還是非常有效地規(guī)避了審美疲勞。按理說緝毒戲應該沒人能拍得比香港導演更好看,但丁晟的這套類型片技法還是相當實用,而其對于港片的迷戀也不禁再次讓人唏噓感慨,繼邀黃秋生演《硬漢》和讓劉德華被“綁架”后,又分別把“古惑仔”對峙戲和無間道臥底戲搬到了浴室里和孤島上,線人敲擊紐扣給本部傳達信息這一橋段本可以不用刻意強調,但給到特寫后還是讓人會心一笑,片中類似的名場面都與那個黃金年代產生了某種奇妙的呼應。
好一部人物形象單薄劇情寡淡的肉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