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迅配音,迪士尼制作的《我們誕生在中國》 已經(jīng)上映快一周,豆瓣8.2分。
在這樣一個爛片橫飛的八月,這樣一部清新脫俗的動物專題片的確可以給我們換換口味。
關(guān)于這部動物世界大電影拍的多么多么好我懶的說了,想看正經(jīng)的影評人士請出門左拐。
而我今天想說的,其實98%的人都沒看懂這部電影。
我覺得這部披著動物專題片名義的電影其實暗喻的是當下社會的家庭倫理道德!
它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
如何處理兩性關(guān)系和教育子女!
不要覺得我胡說八道,咱們一點一點來分析。
影片記錄了四種最具中國特色的重點保護動物:雪豹、熊貓、金絲猴、藏羚羊一年四季的動物行為,哦,對了,還有丹頂鶴,可它只是一個打醬油的。
請注意,這里的雪豹不是電視劇,熊貓不是香煙,金絲猴不是奶糖,而是貨真價實的動物進行的實景拍攝,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1
雪豹
影片記錄了一只名叫達娃的成年母雪豹是一位堅強的單親媽媽,一邊艱難地拉扯著兩個娃,一邊辛苦地打獵……
孤兒寡母處世艱難,好在自己家領(lǐng)地水土豐茂,牛羊肥碩。
然而好日子沒過上兩個月,就有一雪山惡霸要強搶民女。
可憐的達娃只能在深秋,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流浪山林。
冬天來了,身處于陌生的新環(huán)境中,達娃捕捉不到羊,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餓肚子,她勇敢的向牛群中的小牛發(fā)起了進攻。
母愛再偉大也不敵野牛的犄角,她不幸被成年的牛群圍攻受了重傷,不久便去世了。
只留下兩只柔弱的小雪豹,面對這個殘酷寒冷的世界。
這一段看似是在講述一只雪豹的動物行為,其實是在告訴人們:
單親媽媽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不易!
導演用雪豹獨立,捕食能力強的本性,加上一個“母”的性別視角,暗喻了成年的獨立女強人!
母雪豹帶著兩個孩子遭受著其他雪豹的攻擊,就是在暗諷當下社會女性獨立撫養(yǎng)孩子,卻免不了遭受同類人的口水和非議,最終淹沒在孩子的壓力和眾人的不解中。
這是導演為獨立女性的有力發(fā)聲,沒有一個牢靠的背景,卻承受著更大的社會壓力的女性是多么的無助!
請關(guān)愛你身邊的女強人,她們其實并沒有你看到的那么堅強。
2
金絲猴
影片記錄了一只小金絲猴淘淘在妹妹誕生以后開始失寵。
正值叛逆期感受不到家族關(guān)愛的淘淘,決定離家出走,投奔了一個丐幫猴群。
丐幫看似自由瀟灑,可感情根本經(jīng)不起任何考驗。動不動就互相傷害,在遭遇戰(zhàn)斗的時候會四散奔逃,看到吃的都不要命,盡管這樣,可小金絲猴還是一直熬到了冬天。
到了冬天,天寒地凍,淘淘尋思這大雪天凍的逼呵的,也沒人給我一個愛的抱抱,最終決定要回到親人身邊。
<圖片5>
可因為曾經(jīng)的叛逆,家族拒絕接受它,形單影只的淘淘孤單無助的被冷落在皚皚白雪之下。
好在突然有一天妹妹遭遇了危險,淘淘挺身而出,最終因為這次保護妹妹的行為將功補過,重新回到了父母的身邊。
<圖片6>
導演又在借金絲猴之筆,呼吁著當今社會家庭:生了二胎以后,請給老大一點關(guān)愛!
隨著二胎政策制定的放開,老大在家里的地位日益下降,端茶倒水,捶肩捏背,洗個尿布成了家常便飯。
導演抓住了金絲猴群居的行為特點來指代一個家庭,通過生一個小妹妹這件事來看一個老大的思想變化。
也通過淘淘找到丐幫的事在警告家長們,如果對老大疏于管理,很容易就和社會上一群壞孩子成為好朋友!
<圖片7>
雖然小猴最終被家族接受,可老大并沒有感受到曾經(jīng)的溫暖。
這活生生的就是有了二胎以后,老大的悲慘遭遇!
<圖片8>
(老大自掛東南枝)
所以每一個家長請記住啊——不能有了小寶寶就不顧大寶寶的感受啊。請一定記得要給老大一點溫暖與關(guān)愛。
<圖片9>
3
熊貓
影片記錄了一只成名母熊貓獨自撫養(yǎng)著熊貓幼崽美美,隨著美美的長大,對外面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時候一只會爬樹的小熊貓成功引起了她的注意,美美覺得哎呦我去?這個熊貓能上樹?實在是太酷了!從此效仿起了他的男神小熊貓。
可是因為美美太小了,成年大熊貓覺得它還不具備爬樹的能力,每次美美向上攀爬,大熊貓都會將它從樹上拽下來。
美美心想:你撒開我,不要阻擋我追男神的腳步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最終美美長大了,選擇離開了母親身邊,獨自爬樹而走,宣布了自己的獨立生活。
而大熊貓又孕育了一個新的生命,又開始撫養(yǎng)新的熊貓幼崽。
<圖片10>
導演從一個熊貓的視角在告訴每一位母親:請勿在孩子三觀還未完全建立成熟的時候讓他盲目追星!
幼崽代指著年少的孩子,因為充滿著對外面世界的好奇,看到了新鮮事物而盲目效仿!
小熊貓爬樹的瀟灑身影不正是當下娛樂圈的明星偶像么!家長不盯緊孩子,一不留神孩子就會變成腦殘粉!
所以每一個家長請記?。航o孩子最好的東西不在于教育,而是關(guān)愛,前期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會讓孩子后期走的更長遠。
<圖片11>
4
藏羚羊
影片記錄了雌性藏羚羊在交配后成群的遷徙而去,留下雄性藏羚羊在自己的地盤獨守空房。
雄性藏羚羊要等到雌性藏羚羊產(chǎn)子,并且孩子具有了奔跑,捕食等獨自面對困難的能力后,才會一起回到他的身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藏羚羊的幼崽們漸漸長大,歸心似箭的母羊群帶著孩子們踏上了漫漫回家路。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
雄性藏羚羊與她們再相見時,因為時隔太久,早已忘了曾經(jīng)另一半的氣味,不知道哪個才是自己的配偶!
而此時雄性藏羚羊又會展開新的求偶行為來建立自己的新家庭。
<圖片12>
這分明是導演借著藏羚羊的視角在說不要相信什么天長地久的承諾!要遠離渣男啊!
我為了孩子的茁壯成長背井離鄉(xiāng),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后回來你說你TM忘了我了?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給別的女人大秀魅力求交配?
導演這是在告誡每一名女性,選對象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被一時的承諾沖昏頭腦,可能他就是一個滿嘴跑火車的渣男!
曾經(jīng)說好一起到白頭,你卻偷偷焗了油。對于不負責任的男人請拒絕!
<圖片13>
▼
導演通過中國四種原生態(tài)動物反映出了中國社會問題的四大現(xiàn)狀。
要我說《我們誕生在中國》的評分遠遠不該只有8.2分,它背后反映出來的深刻寓意才是電影的中心。導演用活生生的動物行為學客觀的向我們陳述了當今社會下的殘酷現(xiàn)實與深刻道理,這樣的專題教育片才能引發(fā)我們對于人性的思考!
感謝導演用79分鐘的時間給我上了一課,這些道理我受用終身!
就寫到這,你們湊合著看吧!
因為我實在是編不下去了!
好看!【暑期檔的一股清流】但是排片和宣傳都很少,如果你喜歡《鳥的遷徙》《帝企鵝日記》這類記錄片,這部由迪士尼自然出品的片子絕對值回票價。劇情導演是陸川,但是拍攝和現(xiàn)場導演都是英國的團隊。畫面精美,簡單的劇情,生命輪回的震撼,配樂讓人感動。主角集齊了功夫熊貓里的,熊貓,雪豹,金絲猴,藏羚羊,丹頂鶴,尤其是丹頂鶴,中國賦予仙鶴的象征意義,在影片中雖然是配角,但是起到了承接“生命輪回”這一劇情的作用。不喜歡紀錄片的別看了。配音是周迅,雖然不是很差,但是應(yīng)該有更好的,但是為了票房,還是周迅吧。【泠影評】
文/黃若菲
昨天有兩部電影同時上映,《我們誕生在中國》當日票房剛過500萬,另一部,當日票房已接近5500萬,再看豆瓣電影的評分,《我們誕生在中國》評分8.2,另一部,評分5.4,不知道萬達家少爺?shù)目痛莩?,對于后一部影片在萬達院線的排片是否有影響,不過顯而易見,大多數(shù)電影觀眾荷包里的錢,又去支持了一部爛片。
爛片這個詞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啟用的?已經(jīng)沒有什么印象了,只是記得,我參與撰寫過《北京晚報》的《2010年飄過的國產(chǎn)大爛片》,當時我們光影欄目的QQ群集體選舉,還只湊出了9部,如今如果再寫當下的爛片,可能每個月評出10部都沒什么問題。
那么,這么多爛片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
有人說,市場需求決定了生產(chǎn)導向,是觀眾愛看,所以才有了這些影片,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電影的制作方只是生產(chǎn)商,產(chǎn)品要想和消費者見面,是需要通過在院線排片來實現(xiàn)的,這就好比你生產(chǎn)的是一種專賣產(chǎn)品,必須在專賣店才能出售給消費者,那么產(chǎn)品銷量的多少,就是由專賣店來控制的,電影票房就是如此。
除了某些定向觀影的觀眾,大多數(shù)目的性不強的觀眾,是把看電影當作日常的休閑活動之一,在休閑的時間里,在熱鬧的街區(qū),選擇一部合適的電影來觀看,是最常態(tài)化的電影消費模式。如果你的排片無法安排在休閑的黃金時段,也無法進入熱鬧街區(qū)的電影院,那么普通觀眾能隨機選擇到這部影片觀看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小的。相反,如果在熱門影院的排片在黃金時段,場次又多,不管多難看的電影,票房也不會太差,只是看的人越多,口碑越差而已。
但是,這又怎樣,至少票房上去了,錢賺到了,口碑算個球,日子一久,爛片一多,大家早就會把所謂的口碑拋到腦后,下次還是找熱門IP,湊幾個鮮肉明星,搞一些特技效果,記住一定更要3D制作,照樣賺個盆滿缽滿。
票房反映出來的,并不完全是真實的市場需求,而是經(jīng)過加工的市場需求,拍電影畢竟是商業(yè)行為,好片如果不賺錢,人家還會繼續(xù)拍嗎?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問一下鄭鈞,《搖滾藏獒》據(jù)說成本是3.34億,最終的票房呢?不到3000萬吧,這還是鄭鈞動用了這么多年積累的人脈關(guān)系,還有華誼兄弟參與制作與發(fā)行,面對院線封殺、排片不足造成如此慘淡的票房,作為原著作者的鄭鈞說他不會下跪,他會豎中指,這只能說是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者的悲哀。
朋友看了我昨天寫的影評,打算今天去看,卻發(fā)現(xiàn)我昨天看這部電影的影城,昨天顯示今天還有排片,而今天,它已經(jīng)從排片表里消失了!
排片少,已經(jīng)是先天不足,《我們誕生在中國》能夠做的,就是依靠口碑宣傳,把隨機觀眾轉(zhuǎn)變?yōu)槎ㄏ蛴^影的觀眾,希望大家能走進電影院去支持這部影片,首周票房將有部分捐獻給世界自然基金會用于動物保護,是的,我們無法改變排片,但是我們能夠改變上座率。
3.7星。1.與其說是紀錄片其實不如說是劇情片。2.家長朋友與其帶小朋友去動物園都不如去看這部。3.為了小朋友著想,周迅旁邊貫穿全場。作為大人,我只想問“你累不累?”4.周迅的聲音適合走趙忠祥風格而不適合賣萌。5.為啥不找趙忠祥?6.幕后人員很辛苦。6.本片整體水準更像是精編版的《動物世界》。
太適合小盆友了。周迅配音真好
外國人聽得懂的中國故事從來不缺素材,缺的是會講的人
特別棒的一部紀錄片熊貓,雪豹,金絲猴,丹頂鶴,四種誕生在中國的珍貴動物,配以人性化的內(nèi)心活動和旁白,別有一番趣味本來覺得周迅的聲音不好聽,但配合影片來看,卻意外和諧
很棒的中國動物類紀錄片,周迅的聲音完美契合這部電影,可惜當初排片少,知名度也低,看完之后有種不一樣的感動,這是陸川近兩年拍的最好的作品(我認為),希望自己能寫個長評
覺得旁白太吵太聒噪了,人類給動物腦補附加上了太多內(nèi)容。然后訪談陸川說旁白詞是他寫的。。嗯。。你還是去拍九層妖塔吧。。。。雖然沒覺得周迅有多好,但是總感覺她被你坑了。。
雪豹部分最厲害,紅外相機拍到雪豹尚且很難,電影居然有這么多連續(xù)清晰的鏡頭,最多同時拍到了7只。大量素材理出了三個清晰的故事線,又不過分追求戲劇性。出電影院想去扎龍看丹頂鶴。
冬去春來,生命更替,這些美麗的動物都是中國獨有,覺得特別驕傲珍惜。每次看到中國的紀錄片都堅定了要走遍祖國大好河山的信念,感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這么一大片土地,包含各種自然奇觀,也感謝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記錄下這些美妙。這部影片我覺得旁白用專業(yè)人士可能會更好,還有我鶴鏡頭太少了555。
算得上七八月爛片之中的一股清流。支持這樣的片子多進影院。寧可看雪豹趴那一小時也比國產(chǎn)爛片強。
也不知道達娃最后是不是死掉了(美版結(jié)局說是死掉了,中國版那一段周迅沒有配詞),好難過哦,感覺電影可以改名為:《中國悲慘的單親媽媽們》。
這種題材值得推廣,老外提到中國都是惡劣天氣、不文明的民族、到處都是烏泱泱的人,根本沒人在乎我們有多流弊的自然風景。
如果把周迅換了就完美了
雪豹,藏羚羊,大熊貓,金絲猴,丹頂鶴,這才是國人更應(yīng)該炫耀的寶貝,這是看《瘋狂的動物城》《奇幻森林》不能帶給的怡情又怡心的真實感覺“生生不息,生命輪回”
3.5吧 空鏡很美 迅哥旁白很有趣 羨慕她未來是孩子 但是這個不算紀錄片吧 更多的是導演對動物行為的一種感情解讀“我們都是看周迅電影長大的 我們作為年輕導演都非常喜歡周迅老師2333”
不針對導演,不對比BBC。我只是不想看電影院里整天上映著垃圾情愛,低俗青春,不入流的警匪驚悚…中國很美,動物很純粹,不是超級英雄用彩蛋圈禁人,夜里十一點半看到結(jié)尾滾動的致謝卻沒有人想要趕快離開,心靈旅程。
萬物有靈且美:淘氣的金絲猴,呆萌的熊貓,敏捷的藏羚羊,神秘的雪豹,最后用中國傳統(tǒng)意向代表靈魂的丹頂鶴串起整個片子,真實美好。美到極致的攝影與風景,可愛的動物演員。周迅用她獨特的旁邊告訴觀眾,自然壯闊萬千,死亡不是終點,生命是個輪回。電影是好電影,故事也好,只是排片太少,可惜了。
想法挺新穎,也挺好看的,但我更愿意看無剪輯、無修飾、無旁白的純正實錄鏡頭。
一度落淚
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四種動物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符合迪士尼全家歡的訴求,拍的也是美美噠。但以紀錄片而言,多種動物拍的太散,不如老實講一種來的實在,雪豹拍的最好,大自然和生存就是這般殘酷。而丹頂鶴也只起到了“輪回”的客串身份。周迅的解說并不覺得生動,懷念趙忠祥老師。
野生動物拍攝團隊的活兒好。只要拍下來,基本上就不會太差。陸川的工作不過就是把素材串成一個有點情節(jié)的故事。幾種動物有非常濃厚的政治象征:丹頂鶴象征傳統(tǒng)中國,大熊貓作為國寶自不必說,藏羚羊雪豹代言中國邊疆,金絲猴象征對環(huán)境保護多樣性的承諾。故事編排和配音還是低幼化針對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