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生只能擁有一個身體和一個大腦,它們要陪伴你的一生,所以,學會保養(yǎng)它們是我們能做成其他偉大事業(yè)的前提。
哪些事物或者選擇對巴菲特的人生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一、大量的閱讀。
十幾歲開始研究股票,從技術分析到基本面分析,大量的,持續(xù)不斷的閱讀使他獲益匪淺。
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和費雪的《如何選擇成長股》讓他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體系。
只要讀書,終將會有好事發(fā)生。
二、對朋友的選擇。
正直,善良是他非??粗械钠焚|(zhì),他也因此結(jié)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查理芒格變成了他一生的摯友和生意上的合伙人。
是朋友讓你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三、家庭和婚姻。
父親對他的影響,蘇西對他的影響。繼承父親優(yōu)良的品格,并超越他,避免成為空想主義者。
四、報名卡耐基口才班。
巴菲特特別說了當初報名卡耐基的口才班的特殊意義。如果沒有報名口才班,不會有現(xiàn)在這么大的成就。口才班的畢業(yè)證書甚至比他拿到的大學證書更有用。
“如果我不改變,我就永遠改不了”
關于投資
一,避免虧損。
二,永遠記住第一條。
耐心是最大的美德,逆向思考,尋找有護城河的企業(yè),永遠在能力圈的中心運作。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youngstone_seafood
如果你是想通過此片一探成功投資的秘訣,恐怕你要失望了
全片是巴菲特完整的一生,與其說是教你怎么賺錢,不如說是在教你怎么擁有正確的財富觀
人的一生當然要努力,巴菲特當然足夠努力,但也請別忽視了每個成功背后的幸運。
我想從三個方面說說他的一生,或者說他成功的因素。
自身、環(huán)境、幸運
一、巴菲特身上的特質(zhì)
1、極度熱愛閱讀。從小就喜歡看各種書,報紙,年鑒等。李嘉誠說每天睡前都要堅持看半個小時書,巴菲特86歲了,依然每天閱讀四五個小時。他說過:我看的書都是別人能夠看到的書。
2、專注。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這對忘年交,在他們認識的時候,比爾的父親,給他們一人一張小卡片,請兩人用一個詞概括自己成功的要訣,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寫下同一個單詞:Focus,就是專注。他們認識的經(jīng)歷也很有意思,認識巴菲特之前,比爾是瞧不上這么一個商人的,認識后相見恨晚。
3、對數(shù)字極為敏感,86歲了,依然記得1930年奧馬哈人口的準確數(shù)字,按他的話說就是:有些數(shù)字就是會印在你腦海中,你也不知道為什么??梢娖鋵?shù)字的癡迷與敏感。
4、極度追求精神世界,他不買什么名畫,辦公室和家都很普通,見不著各種金碧輝煌浮夸的裝飾,倒是放了不少有紀念意義的物件,比如1930年股票崩盤時的報紙,比如他為了克服羞于當眾演講而去參見的課程培訓畢業(yè)證書。他極度熱愛吃麥當勞喝可口可樂,對于物質(zhì)沒有特殊的要求。
5、正直,芒格評價他說巴菲特恥于用欺騙的手段來賺錢。他在收購所羅門兄弟之后,所羅門爆出丑聞,最后接受電視聞訊時說到:他對員工這么講:公司賠錢我可以理解,但是壞了公司的名譽,我不能姑息。
二、生命中的貴人:
1、父親,霍華德巴菲特,他父親是股票交易員出身,后來又創(chuàng)建公司,做到共和黨國會議員。童年時期,巴菲特在父親的書房第一次看了投資學的書,很快又看完了書架上所有的書。雖然后期,巴菲特因為妻子蘇茜的影響,在政治上偏向于民主黨,但一直保持著對父親本人的崇拜,他辦公室的墻上一直掛著父親的照片。
做金融的父親,給了他從小接觸商業(yè),投資,金融,這些天然的土壤。
2、母親,她的母親很擅長數(shù)學,巴菲特對數(shù)字敏感的特質(zhì)應該源于母親的基因。
3、妻子,蘇茜,非常得善解人意,照顧孩子和家庭,讓他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投資事業(yè)。
但是蘇茜和他其實一直存在一個分歧,就是在巴菲特開始賺很多錢的時候,怎么支配這筆錢。巴菲特是一個極度信仰"復利"概念的人,他認為賺的錢應該投入到新的投資中,這樣才能產(chǎn)生新的收益。而妻子蘇茜,一直認為應該拿出這些錢去做慈善。所以早年,由于賺了很多錢缺沒有捐款,巴菲特背負了很多輿論的壓力。在妻子去世后,巴菲特決定捐出自己絕大部分財產(chǎn),大部分給比爾梅林基金會,小部分給以她妻子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由他們的三個孩子搭理,這真是最好的選擇。妻子創(chuàng)立基金會到后期的死亡,對巴菲特的財富觀影響深遠。
4、良師:格雷厄姆,價值投資概念的提出者,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讀書時的老師, 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理論的提出者和早期實踐者。巴菲特是該理論的完美實踐者,并讓價值投資名揚天下。
5、益友:芒格和比爾蓋茨。
巴菲特認為他見過最聰明的人就是芒格,
早期的巴菲特投資策略是只買便宜的股票,而芒格的出現(xiàn)影響并改變了他的選擇,會去選擇有價值的股票,就是只要股票的價格低于公司實際的價值,就可以買入。芒格和巴菲特一樣極度熱愛閱讀,腦袋里裝滿了各種厲害的思維模式。芒格也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思維模式和書都影響了很多人。
如果說格雷厄姆教會了巴菲特價值投資,那么芒格幫巴菲特進一步完善了價值投資。
比爾蓋茨,比爾說巴菲特是他見過這世上最聰明的人,也是他與妻子梅林最好的朋友。
巴菲特教他投資,比爾和梅林教巴菲特慈善。這句話其實在影片中沒有,只是我的猜測,其實用"教"這個詞不太準確,可能用探討更準確些。巴菲特將大部分財產(chǎn)都捐給比爾梅林基金會,兩人互相成全。
以上這些人,都是巴菲特生命中的貴人,他們成全了如今的巴菲特。這些都是肥沃的土壤,而巴菲特就是那顆參天的樹。
三、幸運
但你覺得,擁有這些就夠了嗎,讓我欣喜的是,巴菲特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成功者說自己幸運,你可以理解為一種謙遜,但其實也是一部分事實。
他說,自己在1930年能夠出生在美國就已經(jīng)是很幸運的事了,這在當時是1/40的概率,同時他又是男生,這已經(jīng)是1/80的概率了(他很早就意識到,即便是在美國,當時婦女的權(quán)利也很少,地位很低,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他的一生真的很幸運,而他的成就也對得起這份幸運。所以最后被問到是否害怕死亡時,他很坦然,表示自己的一生過得像電影,很滿足。
最后、大智慧
巴菲特說自己想當個老師,影片中很重要的一組鏡頭,就是巴菲特坐在教室里,給幾十個學生講自己一生的故事,并解答他們的提問。
他精彩的開場:
你可以選一輛車,任何顏色,任何牌子,任何車型,選定就你就可以得到這輛車,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一生只能用這一輛車,那你一定會非常愛惜,非常好的包養(yǎng)它,對不對。
我們這輩子,當然不會只有一輛車,但是我們這輩子,只有一個身體,一副頭腦,現(xiàn)在身體和頭腦都感覺良好,但是它們要陪伴你一生。
不是每個幸運的人都能成就一番事業(yè),但是每一個有所成就的人,在追尋成功的原因時,不要一味強調(diào)自己的努力,而忽略了容易被忽視的幸運成分。
以上。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
嘿,你知道巴菲特嗎?我看了記錄片《成為巴菲特》,想跟你講講他。
我是數(shù)字游戲的贏家
我們暫且把巴菲特兒時階段稱為小巴。小巴1930年出身于一個有產(chǎn)家庭,他父親那時是股票經(jīng)紀人,有自己的公司,后來一路高升,職位去到國會議員高度。小巴自小對交易,數(shù)字有濃厚興趣,與家庭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小巴很小就通過賣報紙,賣雜志賺錢,16歲進入股市。小巴有點內(nèi)向,經(jīng)常一個人,但特愛閱讀和思考,跟著父親上班,把父親辦公室的書籍看了個遍,有些還看第二遍。在求學階段,天分加上好學,小巴只花了別人三分之一的時間就修完大學學分,早早畢業(yè)。得知少時很喜歡的多德教授在哥倫比亞任教,于是趕緊給他寫了一封信,耿直地說:我看過你的書,我好喜歡你的書啊,我以為你死了,原來你還沒死啊。。。。請問我可以去上你的研究生課程嗎?我真的好想去。。。。多德教授收到小巴的信后,答應了。
來到青年時代中巴,在記錄片中我看到中巴在這個階段至少做對兩件事情:
一是中巴意識到,若要取得成就,必須改善當眾說話的技能,也就是演講,這樣才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于是中巴報了卡耐基的《口才和演講》培訓班,對的,就是那個寫《人性的弱點》的卡耐基。培訓畢業(yè)后,中巴把這個培訓證書一直掛在辦公室。巴菲特取得那么多成就,啥證書也不掛,只掛這個,說明此培訓影響深遠,他也非常引以為傲。
第二件做對的事情是,中巴在29歲遇見了他一生的搭檔查理芒格,他們兩人簡直如影隨形,簡直在哪都可以看到他們在一起。比爾蓋茨老了現(xiàn)在也跟他們在一起。。
話說回來,中巴29歲前的投資風格深受研究生導師格雷厄姆影響,專找便宜的股票購買,但芒格認為不對,芒格對巴菲特說:股票的關鍵不在于它是否便宜,而是在于它的真正價值,平且長期持有。這種觀念伴隨他們后期的所有投資??偟膩碚f,中巴遇到芒格,猶如雙劍合璧,所向披靡。他們兩人都深愛閱讀和思考,信奉價值投資,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圍并安然地待在自己范圍內(nèi)行事,不碰不懂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不碰太難理解的醫(yī)藥公司。在沒有遇到合適的股票,他們甚至可以在兩年內(nèi)不做任何買進,克服他們所說的“人天性愛行動”這一天性。
時間飛逝,中巴來到了老巴時代,老巴在四十出頭,也就是在1970年代,結(jié)識了《華盛頓郵報》掌權(quán)人凱瑟琳格雷厄姆,經(jīng)其引薦,進入了上流社會,獲取更多資源的同時——雖然影片沒有過多解釋——但我相信,媒體打造了巴菲特的形象,并廣泛傳播。在1991年,巴菲特結(jié)識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并請他擔任伯克希爾公司的董事。后面就是更多強強聯(lián)手的故事了,這些強強聯(lián)手,在巴菲特天生擅長數(shù)字游戲,外加專注的力量的基礎上,經(jīng)過復利效益,伯克希爾哈薩韋爆發(fā)出強勁的市值,截至今天,伯克希爾哈薩韋最新市值已達5137億美元,每股股價為31萬美元。
這么多錢的公司,巴菲特說:“你看,我公司總部還是25人啊,從創(chuàng)立的時候是這么多人,現(xiàn)在還是25人。我就喜歡跟自己喜歡還有照顧好我的人一起共事,沒有那么多框架和規(guī)矩。我就喜歡這樣?!?/p>
巴菲特也喜歡慈善,截至今天,根據(jù)《福布斯》報導,巴菲特捐出388億美元,高居財富捐贈榜首。
這個老頭,真是數(shù)字游戲贏家啊。
被照顧的感覺真好
中巴在大學遇到了蘇西,那時蘇西已有男友,但中巴很有計謀,他通過打動蘇西的父親,成功撬動蘇西的戀愛墻角,在21歲時,迎娶了19歲的蘇西,然后一起養(yǎng)育了三個小孩。
巴菲特是有很多很多錢,然而,知丈夫莫若妻子,巴菲特對錢的追求更是一種數(shù)字游戲,他看到數(shù)據(jù)增長就開心,而不是追求財富本身。阿巴在生活上是很節(jié)儉的,他至今仍住在28歲時購買的房子,平時消費如我一般,股市好,他就給自己買3元的麥當勞早餐,如果股市下跌,啊哈,馬上減到2元。
生活除了節(jié)儉,巴菲特作為父親,丈夫的角色可以說不太稱職,巴菲特貌似除了負責經(jīng)濟,其他一概不理。影片中巴菲特說,也可能因為這個因素,家庭三個孩子性格都像蘇西,安分守己,不像他野心勃勃。
三個孩子長大離家后,蘇西覺得巴菲特過于專注工作——或者如江湖傳言說,巴菲特與《華盛頓郵報》的掌權(quán)人凱瑟琳格雷戈姆有了愛情——于是蘇西離開巴菲特,去發(fā)展自己的唱歌愛好,巴菲特知道后,傷心萬分,躺在沙發(fā)上,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怎么為自己做一份湯。是的,巴菲特在生活上很低能,需要被人照顧,而蘇西雖然離開,但并未離婚,她想了想,找了一個一位餐館女招待,名字叫艾絲翠來照顧巴菲特。一年后,艾絲翠搬進了巴菲特的家。從此形成了:正式場合蘇西陪伴巴菲特,私下艾絲翠陪伴的三人行的局面。啊,巴菲特果然做到了父親的教導: 不要管外人怎么看,你內(nèi)心有把稱就好了。
蘇西去世后,2006年76歲高齡的巴菲特迎娶了60歲的新娘艾絲翠。這場婚禮沒有喧囂,沒有蜜月,只持續(xù)了15分鐘,但是卻最終圓了同居28年的兩個老人的心愿。巴菲特的女兒蘇茜說:這是他(巴菲特)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結(jié)婚。
艾絲翠是人生贏家么:)
在原生家庭上,巴菲特很敬重父親,稱父親是他最好的禮物,父親很相信他,對他很有信心,即使事情搞砸了,也不會直接訓話,而是通過案例講給他聽,事情怎么做會更好。從影片看到,父親出席很多場合都帶著小巴菲特。
巴菲特與一輩子的搭檔查理芒格從未吵過架,兩人合作親密無間。
伯克希爾公司總部25人一直在身邊陪伴和照顧他。
巴菲特的關系是和睦的,高質(zhì)量的,隔著熒幕,我都可以感覺到這位89歲老人的幸福感。
我的思考
老巴今年89歲,回顧他一生,我認為他的成功,更多是天分加家庭影響。如我等普通人若想從他身上獲取一些經(jīng)驗,我想除了他炒股的金科玉律之外,還有他專注,常年閱讀兩樣難得的品質(zhì)。另外推薦《富蘭克林傳記》,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和《曾國藩》這三本書,他們是從普通人起步,通過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送你們兩句話:
我所見過杰出人士,他們都愛閱讀,沒有一個不愛閱讀的?!槔砻⒏?。
信息書籍都是公開的,你讀我也讀,但最后我能贏?!头铺?/p>
影評受益
(1)我很喜歡讀書,喜好安靜。
(2)你只有一個身體和一個大腦,那是你僅有的。
(3)基金——復利
(4)我很早就進入商業(yè)領域了,我喜歡這項游戲,但我更喜歡做自己的老板。
(5)伯克希爾是一家多元化控股公司,它擁有大量不同的業(yè)務,很大程度上是,與它的母公司伯克希爾 分開運營。
我們可能有七八十項業(yè)務,它們是獨立運營的。
(6)我要在30歲前成為一名百萬富翁
(7)申請哈佛,進了哥倫比亞大學,導師,格雷。
(8)人生中的轉(zhuǎn)折點——妻子
(9)演講能力——戴爾· 卡內(nèi)基
(10)投資技巧,坐在那里觀察市場。
(11)35歲控制11億美元基金
(12)投資指標:尋找有護城河的公司
(13)道德標準做事:不欺騙,我構(gòu)造適合我的企業(yè)。
(14)我喜歡安靜,每天用5~6個小時讀書。
(15)專注,與比爾蓋茨一樣,他不懂藝術物理等,專注于商業(yè)宇宙。
(16)巴菲特的妻子:尋找著有自己的生活,人格獨立,精神獨立。
(17)購買一些企業(yè),使自己公司能成長的公司(藍籌股)
(18)浮款
(19)尋找估值偏低、有價值的公司,進行控股、坐等成長、市值
巴菲特兩條投資規(guī)則:
規(guī)則一:不要賠錢
規(guī)則二:不要忘記規(guī)則一
價值投資理念:如果你購買了價值,就會有好的結(jié)果
穆迪手冊:尋找估值偏低的股票
巴菲特是一個非?!翱帷钡睦项^??赡苁俏冶容^崇拜那些“讀書”很好的人吧。那些一下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點,仿佛把知識已經(jīng)刻在腦袋里。真的很厲害。
1、車,你可以擁有很多輛,但你只有一個腦袋和身體?!獜娬{(diào)健康的重要性。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巴菲特對數(shù)字非常的敏感。
3、巴菲特非常愛閱讀,每天用5-6小時讀書。
4、子女的越優(yōu)秀取決于母親的偉大與智慧,更來自于優(yōu)秀的家庭,即父母。
5、巴菲特對他父親是崇拜有更深沉的愛,許多行為也都深受父親影響。在他晚年的采訪中,也仍不想談及父親。
6、真正富有的人,都在與時間賽跑。
7、人生的許多經(jīng)驗大多都是前人通過不斷試錯總結(jié)下來,現(xiàn)代人不斷復盤、總結(jié)、更新迭代,周而復始。
8、人到達一定的社會地位和階層的時候,住在哪里,擁有什么(比如戶口、大城市還是…),其實就沒那么重要了。
9、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是極理性的人,許多共性和相互欣賞促使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特別倚重的人。
10、巴菲特去找蓋茨的時候,蓋茨不見,以為他就是賣股票的。后來發(fā)現(xiàn),相見恨晚,是對彼此不夠了解。做事之前,先交朋友。
11、巴菲特是一個很善于思考的人,雖然他說大多數(shù)都沒什么用。哈哈哈
12、巴菲特是一個很樂觀,積極的人。
13、巴菲特是一個不合群的人。
14、他是一個有長遠眼光的人,也很會堅持!
15、巴菲特的妻子也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她會把她需要的東西寫在墻上。不知道是本身具有的,還是他們婚姻中,巴菲特影響他妻子的。
16、巴菲特認為,機會都是均等的。任何人都能夠讀到他讀過的書。
17、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你擁有了財富,你可以有更多選擇,幫助更多的人。
18、最后,我想說,其實我認為巴菲特的妻子比巴菲特的格局更大。他只是一個會賺錢的“股票操盤手”,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懂得付出更偉大的愛。
這部片子應該改名《沒法成為沃倫·巴菲特》
“愛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你無法控制它。如果你對人有愛,你會得到更多的愛;如果你緊抓不放,你就會失去。”(沃倫·巴菲特)
看到后面竟然有點兒感動…… 巴菲特的前妻對他的正面影響真的非常巨大,沒有Susie也許巴菲特仍會是個金融奇才、億萬富翁,但因為Susie他才成為了一位真正令人尊敬的了不起的人。祝這個可愛的"有錢"老頭兒健康長壽~(HBO出品)
好的紀錄片就是看完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世界是一場很好看的電影,但你不會想一輩子都夢游”。標題有誘導性,沒怎么講成功原因,倒是忙著給他歌功頌德(片尾長而高尚的慈善名目說明一切)。但對早餐固執(zhí)又可愛的計較、賣老師股票,大量閱讀這類小細節(jié),無不在展示他本人對生活的熱情與認真,這就是寶貴而值得尊敬的品格。
1,人能設定最偉大的目標就是:自我完善,大量閱讀,保持專注;2,人能設定最精明的投資就是: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復利,3,好的紀錄片就是能讓人想要成為更好的人,那么剩下的就Just do it!
認準自身的天賦,坦誠自己的出生幸運,大量閱讀,保持專注,成功自有天理。晚年把99%的財產(chǎn)全捐出了,太偉大,簡直堪稱富圣!8.2
被很多人愛,也愛很多人。
人生部分不錯,生意方面就那么回事
一個宅而且專注賺錢七十年不動搖的人。
我喜歡安靜,每天用5~6個小時讀書。
6.22 妻子離世后,決定捐款的那段我落淚了。she she ... she ... put me together. 一個懂錢的世界,一個懂愛的世界,當他們相戀,融合在一起,就為世界掀起了波瀾。他的哲學,其實是在為一種生活方式投票。
沃倫真的是一個理性而專注的人,令人驚訝于他的普通和不平凡,人生的偶像,人應該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所長和熱愛?!嘞碌娜松?,我也希望每天早起跳著踢踏舞去工作,和所愛的人共度一生,每晚給自己的兒女唱《over the rainbow》哄他們?nèi)胨?/p>
巴菲特的人生可寫之處很多,導演試圖加入些人文感覺,卻拍的平淡如水,從紀錄片本身來講,平庸之作啊。
1、如果只聽音頻,根本想象不到那么快的語速竟然來自86歲的老爺子。2、幾十年都堅持每天5小時的閱讀時間足夠?qū)⑷澜绲娜硕歼h遠甩在身后。3、一對偉大的父母和一個偉大的妻子,造就了這個偉大的孩子和丈夫。4、用平常心對待覺額財富。
大概是美劇里塑造出來的金融家面目太模式化,看到巴菲特每天早餐去吃麥當勞,覺得非常不真實。然而整個片子看下來才發(fā)現(xiàn),只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坐擁如此財富,對他來說財富可以帶來的享樂不是他追求的,他只是單純的迷戀這個游戲,并且?guī)资耆缫蝗諛反瞬黄!?/p>
滾雪球的精簡版,在投資這件事上,老巴做到了極致,在這部紀錄片中沒有太多介紹老巴的投資事業(yè)。他的大半生實際上非?!皵Q巴”,他為了復利視財如命,沒有支持妻子的慈善事業(yè),原因就是劇中提到的“Focus”,為了Focus,就必須要失去些什么,蘇珊去世后老巴才終于想通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看紀錄片居然看淚目了,對,就是看《星際穿越》那種淚目(男人的淚點還真是少而奇怪)。沃倫對于價值的理解我是認同的,中年后和他分居但仍然心靈相通的妻子蘇西對于價值的理解,我也是認同的。沃倫在蘇西中風去世后,最終調(diào)整了自己,應該說是兩者認同在平行行駛很久后最終匯成一條比兩者更好的河流。
大量閱讀,思維快語速快,專注于自己的空間,生活不能自理,巴菲特并非那么討人喜歡。后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成功人士有顆赤子之心,追求家庭美滿、朋友和睦,成功是該歸功于此。生活上巴菲特得到妻子的照料,事業(yè)上有比爾蓋茨、查理芒格互佐,優(yōu)秀的人身邊不乏優(yōu)秀之人,盡量讓自己向正直仁厚的人靠攏。
1. 這種人的一生就是認準了自己的特長,一直走下去。在專業(yè)和生活領域執(zhí)著著。2. 偉大!3. 及時反省,承認錯誤。4. 巴菲特語速非??欤@個可以判斷他大腦在不停的思考,他的閱讀量也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