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紀錄片時讓我想起了動漫《來自深淵》,動漫和紀錄片正好相反,紀錄片里人們在探索人類可以征服的最高跳躍高度,而動漫里的人是持續(xù)往深淵底部探索,但其實他們的含義是相用的:即對真理的探索
動漫里的深淵只是一種隱喻——人類認知范圍或能力范圍外的一切事物抑或可以說是真理的所在地,人類渴望一步步接近它,了解它,揭開真理的面紗,但這個過程需要的不僅僅是冒險精神,它需要創(chuàng)新的意識,強大的能力,周密的籌劃,良好的協(xié)作,等等等等,這些全部都考驗著人類,人類在自然和真理面前實在太渺小了,就像動漫里一樣,人哪怕往前下降一米,就伴隨著致命的威脅,危機四伏,一步走錯,隨時可能會殞命。探索真理也是如此,哪怕你想要揭開它很微小的一角,也需要付出無數(shù)的心血甚至生命,每一步都走的異常艱難。但還是有無數(shù)的前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在探索真理的路上前行。
很多人質疑極限運動質疑冒險運動,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狹隘的看法,不管你個人怎么看待這些東西,不管你感不感興趣,但毫無疑問證正是無數(shù)個前人用生命來執(zhí)著冒險,才澆筑出我們今天腳下的巍峨根基,沒有那些人看似無意義甚至很瘋狂的一次次嘗試,我們的認知以及我們的科技能力都不會前進到如此發(fā)達的程度,他們的冒險,就是在給人類前進道路添磚加瓦。
我很喜歡看歐美的科技紀錄片,因為在其中我總能看到一些人用盡一生堅持著一件看似無意義又瘋狂的事,從青蔥歲月到垂垂老者,這種精神讓人敬佩也讓人向往。
影片中在主角之前有人曾完成過太空驚險跳,高度是3萬米,那么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主角沒有再跳的意義,可是,要知道他這次足足高了8千米,這8千米看似微小,但它正是代表著人類在前進的道路上執(zhí)著和堅定的,是哪怕緩慢也要前進的精神,哪怕是一米,哪怕這一米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要前進,有些人總喜歡問,做這些事有什么意義,在我看來,就是這一米,甚至哪怕沒有前進一米但敢于試錯,也比原地踏步安于現(xiàn)狀好,因為生命終歸要結束,我們能賦予其價值的方式就是讓它死的有意義,哪怕沒有前進一米,后來人也會給我們的死亡添加意義!
影片中在主角之前他的朋友曾實施過一次跳躍,很不幸去世了,他會是下一個嗎?毫無疑問他也會有死亡的可能,不管做的再周密,一旦升空,很多未知因素在威脅著他的生命,探索路上正是如此,那些勇敢邁出第一步的人從來不知道自己會面對什么未知危險,但他們會在能力范圍內做好一切準備,從容應對這一切,哪怕失敗過,他并未因此氣餒,人類也是如此,而是前赴后繼繼續(xù)挑戰(zhàn),那一刻真的讓人為之動容,這部影片真正的讓我理解了那句話:我前進了一小步,而人類前進了一大步。
看到氣球升空以及他從高空跳下那一刻,真的很感動,鼻子酸了,他們做到了,人類做到了。
致敬那些不畏艱險冒著生命危險去探索真理的人,致敬你們的精神,向你們學習!
一跳傾心??!感動死了!
8.0/10 分。太空自由落體跳傘,四年中歷經無數(shù)的艱辛:機器的制造、人員的訓練、核心工作人員的離開,其他人員的加入又離開,主角的半路放棄,氣球的失去,無線電的失敗,等等,全都讓人深刻感受那份不容易。。。
網(wǎng)絡惡搞版的貓比男主可愛幾分
牛逼的是那個背后的團隊
光為那精彩一躍就值得五星了。這集講的是這一躍背后團隊的故事,是一群NBers的故事,其中有挑戰(zhàn)有爭執(zhí),有困難有退縮,但最終還是成功完成了我們看到的那精彩瞬間——創(chuàng)造了歷史奇跡的一跳。
felix baumgartner。 把我看哭了...人類在探索世界的里程上又多走了一步。人可以在空中超音速飛行。
2013-015
在這舉世震驚的超音速一跳的背后有無數(shù)科學家,物理學家的心血,本片沒有一味的歌功頌德,而是非常客觀的記錄著3年來的準備工作,對每個人物不帶感情的描述著他們優(yōu)缺點.Felix和Joe還有整個團隊的矛盾都在最后一跳中化解.感動!
從離地面36000米的高度進行跳傘,打開艙門俯瞰整個地球那一個畫面真的美爆了。
同樣作為一個項目經理,深知做成這個項目的艱難,除了技術,心理將是最大障礙
團隊合作巔峰案例,不屈無畏偉大精神 (BBC太空跳傘)
令人顫栗,最后幾分鐘,簡直緊張地透不過氣來,87分鐘的紀錄片,展示了更多細節(jié)和致命危險,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那縱身一躍,完成了一次人類壯舉,它是勇氣與科技共同的奇跡。
不過不失的作品。
這才是玩極限玩到極限的牛逼之舉。
太空跳傘確實是壯舉,不過紀錄片就拍得悶了點……
封面已經更新,麻煩大家投下票吧
high fly
很棒
雖然看起來總有點像紅牛廣告,不過結尾的高空一躍還是夠揪心的,勇氣大過天啊
有夢想的人可以超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