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電影微評:靈異駭客
作為10多年前的恐怖驚悚片,應(yīng)該說拍得還算是不錯了。很多橋段讓人想起后來的《鬼語者》。最讓我喜歡的一段其實是催眠那段,整個鏡頭的布置被設(shè)計成了第一視角,讓人不得不跟隨著劇情注意到屏幕上的大字等等,非常精彩。
2 ) 相較《鬼眼》
這是一部與《鬼眼》在各個方面都極為類似的電影,同樣的出品時間,同樣是孩子與動作影星的碰撞,同樣是由于擁有陰陽眼而能看見鬼魂并與之交流……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的話,此片在各方面都比《鬼眼》少低一線。因為在《鬼眼》中所要突出的是各種感情——夫妻,父子,朋友,自我,而懸疑與恐怖只是工具,但在本片里正好相反,所以只能動人之容,不能動人之心。當(dāng)然,兩部影片也有不同之處,在這部電影里,男主角以能溝通異靈的能力,成為找出線索的主要人物,而不像《鬼眼》中,直到最后才揭開真相。
3 ) Stir of Echoes
線路工人湯姆·維特斯基(凱文·貝肯 Kevin Bacon 飾)和麥姬(凱瑟琳·厄比 Kathryn Erbe 飾)是一對普通的美國夫婦,他們和兒子杰克(Zachary David Cope 飾)以及麥姬的妹妹麗莎(伊蓮娜·道格拉斯 Illeana Douglas 飾)住在芝加哥的郊區(qū),生活波瀾不驚。麗莎青春年少,性感迷人,帶著神秘的氣質(zhì)。在一次派對上,湯姆被麗莎催眠,繼而經(jīng)歷了一場短暫而驚悸的夢境。這次經(jīng)歷讓湯姆陷入不安中,奇怪的幻像自此時常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生活也開始為詭異的氛圍所包圍。與此同時,年幼的杰克似乎也和父親有著同樣的感受……
本片根據(jù)理查德·麥瑟森(Richard Matheson)的同名小說改編,并榮獲2000年國際恐怖導(dǎo)刊最佳影片。
4 ) 不為所愛之人哭泣,只因從未離去
看完了凱文·貝肯主演的這部懸疑驚悚電影:《靈異駭客》,還不錯,亡靈借助通靈者洗刷冤屈,報仇雪恨的故事,劇情比較套路,懸疑氛圍營造的還不錯,凱文·貝肯的演技很棒,角色拿捏很到位!
影片講述了線路工人湯姆·維特斯基和麥姬是一對普通的美國夫婦,他們和兒子杰克以及麥姬的姐姐麗莎住在芝加哥的郊區(qū),生活波瀾不驚。麗莎青春年少,性感迷人,帶著神秘的氣質(zhì)。在一次派對上,湯姆被麗莎催眠,繼而經(jīng)歷了一場短暫而驚悸的夢境。這次經(jīng)歷讓湯姆陷入不安中,奇怪的幻像自此時常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生活也開始為詭異的氛圍所包圍。與此同時,年幼的杰克似乎也和父親有著同樣的感受……
5 ) 亡靈呼喚
《亡靈呼喚》的故事非常類似于香港的鬼片,謎底揭到一半的時候,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我想至少對于華語觀眾來說,這個故事并不稀奇。我最近看的類似影片大概是《C+偵探》。
可是《亡靈呼喚》的觀感還是和香港鬼片大不一樣。這不僅表現(xiàn)在更好的視覺特效和化妝上,而且整個講故事的方法也要老練和細(xì)致得許多。懸念層層鋪開的手法倒有些象日式的恐怖片,只是沒有《兇鈴》或者《咒怨》那樣的惡毒。
某些段落的設(shè)計很大膽。我印象最深的是催眠一段。從催眠一開始就轉(zhuǎn)換為第一人稱視角,甚至還插入了一次眨眼的效果。然后是配合催眠師聲音的一鏡到底地展示催眠效果,強迫觀眾集中注意力并逐漸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催眠師指定的地方。這一段非常逼真地模仿了人被催眠后的效果,尤其厲害的是強迫觀眾進(jìn)入這種不受控制無法擺脫的狀態(tài)。而我以為,這種受人擺布的感覺正是很多電影的恐怖感的來源。
電影中其他段落的感染力也很強。如果他有一個更復(fù)雜的故事,那這電影就厲害了。
不過這電影也就僅僅在恐怖感渲染上做得很好,別的地方就沒有什么華彩了。其中有幾段對話似乎想把故事引到對平凡生活的討論上去,不過我不太能夠理解他的邏輯,覺得那兩段對話很牽強。
主演Kevin Bacon一看就眼熟,但如果你不是剛看了《神秘河》不久,恐怕很難一下子想起他演過什么電影。他屬于那種演過很多配角,演技不錯但是缺乏特點的演員。相對于他演過的大量配角,這次在《Stir of Echoes》中擔(dān)當(dāng)?shù)闹鹘沁€算是非常不同且有特點的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小成本制作 相對來說 氣氛渲染還是不錯滴
凱文貝肯成功地演繹了不知所措以及急于擺脫恐怖和不知所措的半瘋狂狀態(tài),這是一部挺樸實而邏輯清楚的恐怖片,人物塑造也非常分明而有聯(lián)系,小可愛很有戲,豆瓣評分太低了。
我以為這會是一部有日系恐怖色彩的片子,結(jié)果它只有前面30分鐘有那么點感覺。影片的女性角色普遍太丑,一部恐怖片如果情節(jié)俗套而又沒有養(yǎng)眼的女性角色,那就太沒有吸引力。。
你不會明白的,厲害的不是那個鬼,而是這些活著的人。制造麻煩的是人,解決麻煩的還是人。看完真有一種脫了褲子放屁的感覺。
神婆姐姐也太坑了吧……Jennifer Morrison第一個大人角色演可愛女鬼,Bacon抓狂挖坑表現(xiàn)可
可憐的我,是個極度害怕看恐怖片的男人……就這一點來說,性格相當(dāng)軟弱……
平庸版第六感,不但與后者同期上映,甚至故事主題也差不多,但被第六感完爆,票房乏善可陳,也挺倒霉的,說實話還是拍得一般
催眠一景是拍得很有亮點,氣氛營造恰當(dāng)好處,嚇人鏡頭也有,拍得很有一套思路。個人認(rèn)為評分在恐怖懸疑片里有點過低了,男主凱文年輕時挺英氣的。
以美式鬼片而言,這片子算是很成功了,小學(xué)時在明珠臺看過,現(xiàn)在看依然不落伍,恐怖氛圍營造得可以,演員演技都很棒,結(jié)尾也不俗套,最關(guān)鍵的是女主又漂亮又聰明,不像其他恐怖片一般關(guān)鍵時刻拖后腿……
當(dāng)你覺得房子里有異樣的時候,挖挖看,說不定有驚喜哦。
劇情流暢 ,電影鋪墊的氣氛非常出色,懸疑不斷,畫面風(fēng)格又獨特,整體驚悚氛圍很出眾,可惜劇情比較老土。
很厲害,很短小的故事,拍成100分鐘,看起來還不墨跡不枯燥,有功力
凱文·貝肯的不錯作品,家庭溫情+父子情+青春殘酷實錄+鬼語者,靜下心來,值得一看。
同類型大多數(shù)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都只是添麻煩添添添 是的做為推動劇情或者茍且牽強的作用 值得肯定 但是 如果我生活中膽敢出現(xiàn)這樣的角色 我大概會咬舌自盡
我特別喜歡開頭催眠和結(jié)尾與鬼魂交流的部分,中間如果能稍微有點意思就好了,其實在恐怖片里這個算不錯的了,還可以算是日常生活版的鬼哭神嚎。
導(dǎo)演David Koepp不愧是和斯皮爾伯格、索南菲爾德、朗霍華德、山姆雷米、德帕爾瑪這些導(dǎo)演長期合作的編劇。大量埋伏設(shè)計與第三幕的絕妙回響都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它不是部單純的恐怖片,對社會探討(千禧年的倫理道德與犯罪)的主題被隱藏在對白和劇情之中,并入選《視與聽》影史上被忽略的75部佳作。
芝加哥勞工社區(qū)的通靈故事,女鬼是詹妮弗莫里森。展開類似午夜兇鈴但很不恐怖,貝肯演情緒失控沒問題劇本這方面沒好好鋪排妻子還總不理解丈夫好鬧心,最后又要搏斗,哎,只有預(yù)知和應(yīng)驗部分簡潔帶感。依然更適合一集迷離幻境的量。
和早期的港產(chǎn)鬼片一個套路,被人殺害后冤魂不投胎,折磨主人公。冤有頭,債有主,為什么不去找殺人兇手報仇?古今中外,小孩子均較易看見鬼魂。本片中男女主人公5歲的兒子,抗拒與被害女孩的鬼魂溝通,還好他爸也有特異功能,能預(yù)知未來+看見鬼魂,終于替鬼魂完成心愿,愿孤魂野鬼們早日投胎轉(zhuǎn)世為人!
挺能理解妻子的畢竟自家人這樣了肯定要瘋、不恐怖但是很有吸引力的展開。最后女孩戴上眼鏡穿上衣服離開就很棒。還有小孩子在車上聽到各種聲音有點細(xì)思極恐這是家家戶戶的節(jié)奏啊。對了催眠那邊場景有點棒
蠻早以前看的了,不知道為什么沒寫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