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龍貓
小時候雖然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是只要喜歡,就該勇敢追去,是灌木是荊棘都無所謂。龍貓就是大白,可以依靠,可以在它身上溫暖睡一覺,這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安全感。電影升華的部分是梅、姐姐和龍貓一起埋下種子,為種子祈禱跳舞那一段,(種子即希望)我們跟電影里主角一樣,可能我們沒有信仰,但是我們內(nèi)心卻有向往。
借鑒,不妥私信刪。
2 ) 童心
看完《龍貓》后,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很驚詫,宮崎駿是不是有種“巨物癖”,其他的獸類倒也罷了,在這樣一部童趣天然的電影里,他怎么仍然會想象出如此巨大的動物與天真弱小的兒童相伴?至為難得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真的非但不可怕,而且簡直可愛之極,各個電影論壇里有多少人對它念念不忘,何況片中那對惹人憐愛的小姐妹?以至于,這個夸張可愛的家伙最后成了宮崎駿那著名的工作室的標志。
我想,或許是因為在巨大的龍貓身上,有著和小姐妹一樣的善良品性、童真氣息吧;或者,它更加寄托了兩個孩子,以至所有的孩子甚至成年人飛翔的夢想、心想事成的祈望吧。
對于孩子,那是在童年星空下永遠不滅的夢,他們在幻想里找到了翅膀和希望;對于成人,那是灰色生涯里紅塵眷戀的回頭一望,讓他們得到甜蜜的安慰和憂傷的懷想。
誰能忘記那雨夜中奇譎的公車和車中溫暖的燈光呢?誰能忘記那個不斷飛升,連靈魂也會在滿月的天空下起舞的夢境呢?還有那一夜拔節(jié)的幼苗、媽媽病房外的眼睛?
也許有人會不喜歡宮崎駿的深沉,但我肯定很少有人會不喜歡他在《龍貓》中的眷眷童心。
3 ) 愛是最美的擁有
小淑女曾經(jīng)說:“ 《龍貓》是我過去最好的朋友常看的一部片子,現(xiàn)在她早已從我生活中隱去,不在了,消失了。當年,大夏天被她拉去看這片子的情景仍毫發(fā)畢現(xiàn),我沒看完,她卻早已熟知細節(jié)。數(shù)年后的今天,我仍不明白,我們曾經(jīng)的愛是被時間默認了,還是否定了?!?br>這段話,寫在小淑女給我的生日賀卡上,生日禮物便是《龍貓》的電影光碟。
那時,我16歲。不懂得愛。也不懂得她的哀愁。
當時的小淑女常笑我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心智那么孩子氣。她也說我是EQ不高但出奇豐富的單純家伙,討得她的喜歡。奇怪我那么糟糕的記憶里偏偏記得她瘦小的模樣,笑起來頭微微的顫著,頭發(fā)卷著,束在腦后。她常是樂滋滋的出現(xiàn)在我的左右,親切的叫我的名字,沖我笑的時候,她眼鏡后面的眼睛便彎起來,是很慈祥的樣子。
后來,小淑女對我說,我伴她走過了四分之一年,她說有的人與她一輩子連四分之一柱香的時間都沒有呆過,所以她說我是多么的幸運。
可說完這番話不久,我的幸運就到期了。我沒能伴她再走過又一個四分之一年。
而她只是為我留下了一部《龍貓》。
最近總是會想起她,所以,又把《龍貓》找出來看。
緩緩流淌在畫面上的田園,淡彩的世界,小月和小梅的世界,小月、小梅和多多洛的世界。
鄉(xiāng)下的陽光總是透晶亮的。布滿灰塵的閣樓因為有了小月和小梅的尖叫聲而顫抖起來。那些“黑家伙”成群的從小梅胖嘟嘟的小腳邊竄過,把她白白的小腳染得黑乎乎的。但是,小梅并不覺得害怕。她只是好奇、頑皮又興奮的一把抓住一個,然后興奮的從樓梯上狂奔而下,滿屋的找著姐姐,要與她分享。
看著小梅因為興奮而紅起來的臉,真是讓人歡喜,止不住的喜歡。
她倔強,她懂事,她勇敢,她純真,她快樂。她在鄉(xiāng)間的草地上開心的玩耍,充滿了好奇心。她發(fā)現(xiàn)了多多洛,她欣喜的趴在它柔軟又有彈性的肚子上,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她眼下的那個龐然大物,學(xué)起它的叫聲。紅裙子隨著她不安分的身體,不停的擺動著,率性又純真。
依戀著爸爸媽媽和姐姐,但是并不給他們添麻煩。只是因為擔(dān)心媽媽,牽掛媽媽,所以才會迷路在去往媽媽所住醫(yī)院的路上。
但是,神奇的多多洛愛護著這個勇敢的小女孩,它不會讓她受到傷害,遇到危險。
為此,我忽然想到,那些也曾說我是孩子,說我需要被保護的人們。
他們在我的生命里有過那么熱烈的溫度,可是卻短暫的很。所以,當我再次惦記起那些溫柔和關(guān)懷的時候,16歲時沒有懂得的小淑女的心情,我現(xiàn)在算是體會了。
隨身帶到學(xué)校的記事本里,壓著一片小淑女當年送我的云大的銀杏樹葉。
樹葉是稻谷的金黃色,紋路很清晰。樹葉上面有我逼她寫下的字,那么多年過去,圓珠筆藍色的字跡已經(jīng)嵌到條條脈絡(luò)里,和銀杏融為了一體。可是不幸的是,我不小心把它弄壞了,干脆的葉子被我撇成了小碎片。如今翻開本子,只看到用透明的膠帶黏住的那片已經(jīng)殘缺不全的銀杏。
是啊,為什么還要留著呢?為什么還要更加珍惜的保管著這些已經(jīng)不再完整,已經(jīng)不能再挽回的東西呢?還包括那些信件,那些字條,那些短信,那些被寫過字的紙巾、煙盒。
我想我是必須要用它們來不斷的提醒自己,提醒自己擁有過,而且擁有的那么完整,那么徹底,那么美好過。只有這樣,我才能在已沒有了他們的真實之中,再攫取那么些許的溫情和安慰。并告訴自己,你也曾被人放在心上,珍惜過一段時間。
呵,這些話真不該說出來。說出來,心情反倒悲壯起來了。
就請你再這樣叫我一次吧:
遠遠,憨娃娃。
恩。
“愛是最美的擁有”。我已經(jīng)明白了。
親愛的小淑女。
4 ) 多多洛的隱喻
《龍貓》知識簡本:
1.圖中胖胖的動物在片中被稱為多多洛
2.多多洛其實是鼠類
3.龍貓在片中其實是多多洛的公交車
-----------------------------------
我們被《龍貓》所吸引,然而那羨慕與向往之心并不是因為身邊缺少一個多多洛。
多多洛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仙精靈,不是我們的依賴與寄托。
沒有多多洛,爸爸仍然是會等來的;
沒有多多洛,小樹仍然是會發(fā)芽的;
沒有多多洛,妹妹遲早是會找到的。
有了多多洛,媽媽還是沒能出院回家。
讓我們真正感動與著迷的是最平凡最瑣碎最樸素最誠摯的感情與生活。
讓我們嫉妒的是他們的滿足與快樂。
當小妹妹青蛙般蹲在水塘邊捉蝌蚪,當她好奇地追趕緊急搬家的小多多洛們,
我們,和我們以后的孩子所受的素質(zhì)教育和全面培養(yǎng)顯得那么殘酷又蒼白無力。
看到爸爸帶著姐妹倆拜森林之神賽跑回家,
看到小姐姐靠在婆婆身上泣不成聲,
看到妹妹擠在姐姐座位上一同聽課,
看到全村人出動找迷路的孩子,
看到媽媽收到的信上一個歪歪扭扭的小螃蟹。
甚至看到爸爸搖著蒲扇和媽媽說話,聽不到內(nèi)容也看不清面容,卻仍能感到幸福在滿溢。
影片中流露的自然而然的人性的尊嚴更大地反襯了當下人生活的猥瑣、無助與焦躁。
讓我們焦頭爛額疲于奔命的一切,讓我們付出多少委屈多少代價換來的一切
在這里全不成其為問題。
原來美滿的家庭,幸福的生活,人性的尊嚴,不是太難而是太簡單,不是千金難換而是不足一錢。
是我們走著走著就摒棄了或者遺失了那些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的東西。
而后的人生成為一個贖回的過程,時間越久,利息越高。
我們竟在這個補過的過程中攫取所謂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將其樹為一個社會意義上的成功標準。
不算多多洛的話,影片中發(fā)生的事情可算是瑣碎與平實到了極致。
只是宮崎駿從普通生活中抽取了一個普通的片段。
但當他擦除了物欲橫流的商業(yè)氣息,擦除了所有可有可無的人際關(guān)系之后,
我們便驚奇地看見了多多洛,看見了真正的人性世界。
如果說多多洛不是宮崎駿打出來的魔幻的幌子,
那么或許,跟隨宮崎駿的指引,
從追逐瞬息萬變的身外紅塵轉(zhuǎn)而叩問自己的內(nèi)心,
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歡愉清明甚至帶了一點點奇幻的,有如多多洛在身旁的世界便會就此呈現(xiàn)。
而這,也許就是多多洛的隱喻吧。
http://coldenjoy.blogbus.com/logs/31792787.html 5 ) 昭和年的鄉(xiāng)愁
微信公眾號:moviesss 首發(fā)于 MOViE木衛(wèi)
看《龍貓》,至少是十幾年前的回憶了。
印象最深的吉卜力作品觀影記憶,是高考結(jié)束不久,去山里找朋友。
當時沒什么娛樂手段,連單機版的星際可能都沒有。我就對著電腦硬盤上,不多的影視資源,一個個看掉。
放心,并沒有愛情動作片。其中有個文件夾,就是動畫片,老少咸宜。
那時,我看了《風(fēng)之谷》和《天空之城》等幾個片子。說來都是經(jīng)典,無需強調(diào)。朋友和父母,住在學(xué)校的教工宿舍。正值暑假,群山環(huán)抱,但空無一人。與周圍世界,過去生活的短暫屏障,令我充分享受著宮崎駿的異想世界。我不知道自己正在告別什么,卻埋下了樂觀與希望的種子。
抱歉,插播的記憶有點零碎。
我當然是看過《龍貓》的。又因為缺少重看的觀影經(jīng)歷,被網(wǎng)絡(luò)上恐怖的都市傳說所影響(工作室2007年已辟謠)。一直在疑心,年少時,是不是真有遺漏掉電影的關(guān)鍵信息。
得益于二十年后在中國的修復(fù)重映,也就是今天,在電影院大銀幕??上重溫,依然覺得是個單純無比、被孩童想象所充盈和澆筑的成長故事。
《龍貓》拍攝于1988年,也是昭和年號的最后一年。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是平成年最后一年,所以你可能已經(jīng)看過,諸多平成年最后一個夏天之類的修飾詞語。
《龍貓》里面,有美化過后,昭和年間的田園風(fēng)貌回憶,樟樹王、老房子、水稻田、鄉(xiāng)間小路和巴士車。電影美好到無以復(fù)加,從務(wù)農(nóng)的鄰居,到學(xué)校的老師,都洋溢著人性最善良的那一面,體貼并幫助著搬來的草壁一家。父親也盡可能地傾聽女兒的話語,大小女兒天性樂觀,能跑愛笑。唯一稱得上不那么讓人開心的,就是缺席的,患病住院調(diào)理的母親??墒?,醫(yī)院的場景,也是光線充沛,散發(fā)著溫暖和睦的氣息。
重看的一大感觸,是電影的故事,真的好簡單。片長好短,掐頭去尾拿掉歌曲的話。草壁一家搬到村子里,感覺就是幾天幾夜的事情,姐妹倆和周圍打成一片,并且先后看到了躲在樹林的龍貓,并在突如其來的電腦打擾下,請求了龍貓的幫助。
龍貓的出場順序,是從小龍貓(會隱身)、中龍貓(背袋子)到愛睡覺的大龍貓。如果回看這部電影,觀眾會發(fā)現(xiàn),龍貓的戲份并不多,最后,更是交給了召喚而來的貓巴士,翻山越嶺,風(fēng)再起時。
大龍貓愛睡覺的形象,會引發(fā)不同的溫暖歸屬想象,從父親睡覺的模樣,到趴肚子上睡覺。還有咧開嘴吹氣的形象,倒有不少逗樂的成分。至于貓巴士,總是帶著得意的板牙壞笑,目光如炬,并不是想當然的,一味賣萌。
宮崎駿的想象,有無人空屋的灰塵精靈,還有大樹庇護下、以橡果為食的精靈生物,以及連同了家和醫(yī)院、穿過鄉(xiāng)村的貓巴士。它們無一例外,是大人所看不見的。
小孩子能看見龍貓,自然是童心無邪。除了制造人類與大自然的連接,那更多是因為小孩子才能看見美好、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無論是鄉(xiāng)村本身,還是并不曾真實存在的,被美化提煉過后的幸福家庭回憶。像患病的母親一角,就來自宮崎駿自身經(jīng)歷——而那座有點西洋閣樓風(fēng)格的小屋子,是否真存在于戰(zhàn)后的日本呢。
《龍貓》的恐懼,止于小孩子對黑暗的想象(無人空屋、林中深處和天黑落雨)。其實,如果有童年在鄉(xiāng)下成長經(jīng)驗的影迷朋友,應(yīng)該很容易理解由黑暗所帶來的害怕感受,黑暗又引發(fā)孤獨,所以,一個人會需要燈光、溫暖、家庭與人群的環(huán)抱圍繞。
如果糾結(jié)于結(jié)尾的玉米真假,必然會忽略電影所包含的童話色彩。這不是一個以真實邏輯為行進的成長故事,它完全可以是來自童書,不止于想象。
觀看的過程中,也想起了侯孝賢《冬冬的假期》。許多人可能會覺得故事簡單,光陰流水,進而認為,吉卜力的吉祥物電影,不過爾爾。但是,簡單的故事,揣摩兒童的心思,其實最不容易。
6 ) 原來夢是可以看見的
這部電影給帶來一種溫暖和幸福的感覺,這種溫暖和幸福緩如流水,不像其他多部影片那樣以觸目驚心的自然破壞的結(jié)果震撼人心,而直接給觀者最理想的家園,讓人憧憬、使人向往。
這部動畫的主角是姐妹倆個。一個懂事、一個頑皮,但都同樣善良天真,具有屬于孩子最寶貴的東西。姐姐會在妹妹任性的時候責(zé)怪她,卻在妹妹跑丟的時候不知疲累的尋找;而妹妹盡管年歲小不懂事,卻也最懂得關(guān)愛辛苦的爸爸和生病的媽媽。影片中都是一些生活平淡的小事,但就是這些小事,蕩滌心靈。在喧囂嘈雜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追求的這一份安謐甜美的生活在影片中細細展開。一家人在新居共同打掃房間、泡澡盆,以及姐妹倆兩次看望媽媽、到車站接爸爸,再包括鄰居對姐妹倆的照顧和關(guān)心,都是很暖心的情節(jié)。
在這部電影當中,不論是小孩的童真心里,還是父愛,家庭。都體現(xiàn)的很完美,也啟發(fā)到每個家庭,對孩子應(yīng)該有怎樣的心里態(tài)度去面對,去教育??赐觌娪皟?nèi)心有被感染,沒有跌落起伏的劇情,從始至末都是平淡展開,平淡中卻讓人處處體會到溫暖,細節(jié)入微、真實而又不乏高超的想象,真的很不一樣。
我只能說這已經(jīng)不是一部簡單的電影,而是一個夢,一種向往,一個屬于每個人心里追究美好的夢。
萌啊,給我一只龍貓吧
最喜歡的一部動漫 其實沒有什么大的沖突點 整個就很平淡敘述 但一點也不會覺得無聊 看的很入迷 龍貓也超萌的 也看過很多遍 每看一次就又喜歡多一點
宮崎駿最感人的一部,初看平平無奇,回味一下痛徹肺腑。
我要告訴你,純真是一種財富。
摸摸龍貓的鼻子胡須就會顫動起來哦=w=……看見斜眼偷瞄逃跑的小白一定要跟上去! 童話總是在相信它的人心中真實的存在著,想起來的時候心中就會充滿溫暖守護的力量
我好像看到小月和小梅坐在那棵松樹上對我們笑?!案悴缓谜媸撬齻兡??!?/p>
很溫暖的片,喜歡龍貓,那個可愛的、帶給人安全感的動物。| 2018.12.16,大銀幕重溫,依舊美好
人人心中都有個龍貓,童年就永遠不會消失,愛是最美的擁有~★★★★★
如果你在下雨天的車站,遇到被淋濕的妖怪,請把雨傘借給它,你會得到森林的通行證哦
認識一個四十幾歲的姐姐看了這么多年了還在看,足見這部劇并不是只給青少年看的,溫情滿滿的畫面,兩個勇敢又懂事的女孩,一個大而萌的龍貓,友善的鄉(xiāng)鄰,認真負責(zé)的父親,讓人向往的世界。
因為缺少重看的觀影經(jīng)歷,又被那套網(wǎng)絡(luò)上的都市傳說所影響(已辟謠),一直在疑心,年少時,是不是真有遺漏掉關(guān)鍵信息。得益于二十年后的重映,大銀幕上重溫,依然覺得是個單純無比、被孩童想象所充盈和澆筑的成長故事。里面有美化過后,昭和年間的田園風(fēng)貌回憶。樟樹王、老房子、水稻田、鄉(xiāng)間小路和巴士車。 小孩子能看見龍貓,自然是關(guān)于童心無邪。除了制造人類與大自然的連接,更多是因為,小孩子才能看見美好、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考慮到電影制作于昭和最后一年),無論是鄉(xiāng)村,還是不存在的,被美化提煉的幸?;貞洝?《龍貓》的恐懼,止于小孩子對黑暗的想象(無人空屋、林中深處和天黑落雨)。其實,如果有童年在鄉(xiāng)下成長經(jīng)驗的影迷朋友,應(yīng)該很容易理解由孤獨所引發(fā)的心理感受,需要燈光、溫暖暖、家庭與人群所圍繞。
下雨天龍貓撐著傘,突然有樹梢積累的大顆水珠滴下來發(fā)出砰的聲響,它很開心,很喜歡那個聲音,就跳起來震得樹上雨水紛紛落下。20181215 和媽媽一起進影院重看。30年過去,這個永恒的夏日童話依然純真得令人淚下,提醒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已經(jīng)一去不返,如今的我,想必已經(jīng)再也看不到龍貓和貓巴士了吧。
龍貓,好爛漫的幻想。消失的鄉(xiāng)下風(fēng)景、慈祥的爺爺奶奶、嬉笑追逐的兒時玩伴,是童年最純真美好的回憶。
這個情節(jié)也太簡單點了吧……
宮崎駿最純凈無邪、恬淡溫情的一部作品。沒有反角、猜忌、沖突與災(zāi)難,即便是"鬼屋"、密林、神怪也都浸染著童趣可人之色。呆萌的龍貓,喜歡水珠落在雨傘上的聲音,乘著陀螺起飛,催種子發(fā)芽,在樹梢上吹橡子。煤炭精靈同[千與千尋]。十腳貓巴士與老鼠車燈。母親的病也不致命,一切都很美好。(9.0/10)
宮崎駿真是個內(nèi)心柔軟的天才。能給這個殘酷的世界這么多溫暖。龍貓真像童年時的一場夢,長大之后似乎忘記了,突然看見它毛茸茸的身軀,就想起了所有的奢望。這大概就是我們得以在孤獨中相互告慰的東西吧。無論怎樣,成熟都是一場病,而能夠治愈它的,大概只有對這個世界最溫存的渴望。
日本的動畫總是能觸碰心靈和溫情
原來龍貓的戲份這么少啊。
那音樂壯麗的響起的時候,覺得心里被一種溫暖充滿,然后實在控制不住眼淚了,不是因為傷心,而是因為,它給人的感覺,實在美好到無法表達了.
#重看#4.5;歷經(jīng)整12年的回溫依然感動滿懷,經(jīng)典作品無懼時光的損耗,歷久彌新。年初《千與千尋》,年尾《龍貓》,于是一年就這樣結(jié)束了,電影定義、標注、界定了我們的生活。滿目蒼翠的山居歲月,一派靜謐悠然,蟬鳴林靜,蛙聲鼓噪,童年天性得到盡情釋放,靈動美妙的配樂響起,在璀璨星空下翱翔于家園上方,簡直是最夢幻最美好的事;日常細節(jié)鋪設(shè)得溫暖而真切自然,雨滴落在鼻子的滴答聲,窗臺上擺滿的花,遠遠望見父母言笑晏晏,惻然而淚目??缭饺祟惉F(xiàn)實界限的龍貓是童真與良善的守護者,唯有不帶塵俗雜念的純良心靈才有機會與之相遇,精靈與人類共生恰是宮崎駿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在這片如桃花源般的理想凈土上,親情與友情煥發(fā)著純粹的光芒,即使生活長河多遇艱難險阻,他們憑著愛與希望,向善與堅強,走出黑暗泥淖,迎向新生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