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傷害還是救贖?
S02E04:
首先,從拍攝手法上,用監(jiān)控式的拍攝方式,不同的小窗口從不同視角講述故事。迎面而來就是壓抑和緊張還有擁擠。尤其是故事的后幾分鐘,不同的鏡頭出現(xiàn)不同的人,緊張感達到頂峰。另一方面,看的時候我全程有一種在監(jiān)視別人的“快感”,其實主管也是再這樣一種監(jiān)視的狀態(tài)下,去操縱去掌控。那么到底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有事多少被掌握在別人手里呢?
其次,想說一下安迪,因為姐姐的突然離世,想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一種自我的救贖,但是可以看到,不論是第一次因為眼睜睜看著一個人死去的無助,還是知道老婦人真的因為那些話選擇自殺的自我懷疑,第三次因為覺得被戲弄的奔潰,當然直至最后一次的死亡。安迪獲得的是救贖還是傷害呢?莉茲的那就話其實總結得很好,這些志愿者比那些打電話來求助的人更慘。京城傾聽和并且為別人煲雞湯的人,心里大致承受了更多吧。悲痛真的會傳染,想起很久之前中國青年說,有一個女生因為幫助朋友進行了安樂死,很久沒能從那種悲痛中走出來。所以如果有可能,還是傳播一些正能量吧。
以后,劇中的兩個有些對立的女士,一個是看似感性的莉茲,一個是表面冷酷的喬安。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善呢,并不好判斷,但是麻木似乎也并不是冷漠,而是另外一種溫柔,你需要的就是傾聽,我為什么還要自我折磨呢?一般情況下,傾訴者似乎總是希望得到回應,但是其實,出于安慰和形式的同情才是殘酷。
兩天追了9集,對與這一集就特別想說一些東西,個人見解,見笑。
2 ) 為當權者迷惑的大眾——第三集
其實我覺得這集諷刺的是被所謂高位者誤導和操縱的無知群眾吧?一群從未理解過那些恐怖的人類突然被告知了女巫這個概念,然后再與惡魔等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便相信了,并拿出來利用了。
法官作為一個仿佛搞笑擔當一樣的角色,認不得那些工具,把罐子當惡魔,最后還買了女巫帽子。這些行為看似是在說他的無能和腐敗,卻足以說明他對女巫這個概念并不了解。
而其他人的指控也都是可笑又低俗,無非是在硬湊那些惡魔之類的話語。更重要的是當二冊提到長乳頭的帽子時他們都大笑著,說明他們不相信這樣的東西存在,既然如此,他們對女巫又會了解多少?
二冊和胖胖,一個審判都還要耍計謀(在伊麗莎白目前撒餅干是為了把老鼠引過去),足以看出來是貪污的騙子,另一個也沒有真實的本領,和觀眾一樣憑借情感辦公。
最終,對于女巫的無知害死了二冊和胖胖,也因此放走了真正的女巫??此茷榱朔崔D而反轉,實際上故事本身就足以說明很多事。
而說到底,反轉不過是九號秘事給人以驚艷的其中一個原因而已。沙丁魚那一集的反轉受到好評也同樣因為前面的伏筆如此精彩,前一集那個十二天也是帶給無數(shù)人感動的一集。
不可否認,我們看九號秘事確實是在期待反轉,但更多的,是在期待一個完整而又深刻的劇情,而這一集的反轉雖然就其本身沒有給一些人帶來震撼,但確實協(xié)助完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不是嗎?
3 ) 第6集遐想!
第6集給我的感覺就是導演帶有很強的個人表達色彩的一集,放在最后一集也是對這個系列故事的總結。怎么說呢,我分析一下:
這一季的幾個個故事全是反轉,其實這樣的故事已經非常難寫了,加上有第一季的鋪墊更是難。首先你在看每一個故事之前,都已經有了很強的心理暗示,肯定是反轉,你會在看的過程中不斷的猜到底怎么反轉。最后,如果被你猜到,或者反轉的很牽強,你就會覺得好失望。第6集基本就是模擬了這種觀影心理。里面3個遞進的情節(jié):1.首先就是傻妞第一輪被嚇的不輕,我們第一次看恐怖片肯定都會有類似的經歷,覺得好嚇人。2.接著就來了一個二逼,從他一進來就刻畫他不太相信這些東西,甚至靈媒剛出來時候還笑出聲,感覺馬上要穿幫了,但是隨著氣氛的營造,他最后也被嚇了一下。這就是說他就算之前有防御心理,但是還是能通過不斷的制造恐怖氣氛嚇到他,就跟我們看反轉故事一樣,之前看了很多很多,但是這次還是沒猜到結局。3.最后一個出場的就導演自己了,自己拍了那么多集嚇別人,早就免疫了,道具,化妝的人物,他壓根就不可能相信這些,包括那個侏儒站在那,他第一反應就是團隊在拍他,跟他惡作劇,這是假的。但是到最后他還是被嚇尿了。
我猜導演想表達的可能是,類型故事雖然已經不計其數(shù),但是就算觀眾已經有很強的防范心理,還是可以通過更好的創(chuàng)作不斷的打破觀眾以前的經驗,然后被驚艷到。
所以這一集被安排到第6集,而且故事安排的是一個片場的設定,導演可能就是想加一點個人表達在里面,也對整季做一個總結吧,至于本集的故事本身的反轉是不是弱爆了,其實也許沒那么重要了。
這里面還有幾處細節(jié),1.他們不停的拍攝過程當中,其實流程都是一樣的,第一個女孩進來整個氛圍感覺還是烘托的很好的,當?shù)诙€男的進來很多細節(jié)就開始敷衍了。演侏儒的演員指甲掉了隨便糊弄一下,靈媒的假眼珠就直接掉了一個還繼續(xù)演,就一點恐怖氛圍都沒有了。其實工業(yè)化的電影流程很容易出現(xiàn)這種狀況,說白了,電影做久了其實跟做其他職業(yè)也沒區(qū)別,很容易倦怠,就變成是機械的完成任務。所以可能這塊也是導演的一個思考吧,電影的源動力還應該是創(chuàng)作而不應該僅僅是工業(yè)化流程的一個產品。再有就是創(chuàng)作一部電影,劇本,演員,服裝,道具,這些所有的事情都精益求精才會真的呈現(xiàn)一個好的影片,如果哪一個環(huán)節(jié)敷衍,那就不能看了。
4 ) 充滿惡意的埋伏(有劇透)
如果你是第一季的粉絲,第二季必是充滿期待,但是很多人期待的是反轉,是腦洞,那么這一季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九秘的反轉基于的是顛覆人們的善意,把惡推到極致,看完后,讓人背后一陣寒意。所以它的實質是黑色幽默式的諷刺劇。劇中的人物都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以“平凡之惡”洞悉人性。
其次,九秘多以群戲展開。在短短的半小時內,不僅突出了人物個性,也以個性推動劇情,反過來劇情再次轉變人性,這是標準的故事架構,但是說來容易,寫來卻并非易事。好在,人家有莎士比亞。
最后,細節(jié)的使用也充滿了(惡)趣味。第一集中去參加婚禮的婦女的高跟鞋(看了的人都知道);第三集中處理女巫的刑具;第五集里過生日的姥姥收到的賀卡祝福。信手拈來,著實有趣。
我最喜歡的應該是第一集,當然第一季的第一集也是驚艷之作。
第一集讓我興奮的點很多。封閉空間-車廂,出場人物-7個,在半小時內,7個人在擁擠的火車車廂里會發(fā)生什么精彩的故事?
隨著人物的逐一登場,發(fā)現(xiàn)他們各個之間彼此看似毫無關聯(lián),但因為主人公一直想睡覺,所以不得不和依次進車廂的他們發(fā)生對話。在這對話中,知道了他們的職業(yè),也得到了幾個重要的信息點,為尸體的出現(xiàn)和反轉做鋪墊:1)夫婦發(fā)現(xiàn)醉漢睡錯了地方;2)醉漢語言粗魯,讓人討厭,無所謂睡哪里;3)夫婦要去參加女兒的婚禮,所以要按時趕到;4)主人公有一個重要的面試,所以不僅要早睡而且要保證火車按時到站;
第一個重要情節(jié)點:尸體出現(xiàn)了,大家對尸體的反應剛開始很驚訝,但是隨著主人公的引導,不能因為尸體(某種意外)耽誤事情讓大家達成一致,來蹭睡的小伙子甚至和尸體一起睡著。參加女兒婚禮的夫婦倆,雖然婦并不認同這樣做,但是也沒有做出什么反應(虛偽的人性?。?。
第二個情節(jié)點:火車突然停了,婦不見了,好像前方發(fā)現(xiàn)了尸體。大家都很緊張,但緊張的意味是不同的。很快,證明虛驚一場。
最后的反轉:這個尸體是被主人公殺害的,而且殺錯了人,原來要殺的是醉漢。這里在開頭其實就埋了伏筆,醉漢喜歡亂睡,而且粗俗的樣子讓人誤會了職業(yè)。
簡直是滿滿的都是諷刺啊,以貌取人,為利益不擇手段,對他人的漠視,某種“鍵盤俠“的虛偽。
這讓我想起東野圭吾的尸臺社區(qū),很像這一集中間的一段。
地址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3449685/第二集看到一些人覺得梗很老,圣經上說“太陽底下本無新鮮事”,這種溫情的東西其實大抵確實都一樣,生命是令人懷念的。但是這一集勝在結構和剪輯上,1)生命里有的不全是好的事情,那些痛苦,背叛在死亡面前都顯得美好;2)驚悚的幻覺。前面適可而止的鏡頭,跳切和無縫的銜接剪輯,都讓這個故事充滿張力,為最后的反轉結局做好鋪墊;3)雖然我覺得他們不適合做溫馨掛的東西,但是這一集的構思仍然值得我們的電影去學習。
第三集的特點是“以古諷今”+“善良是個鬼”。一場中世紀的判決諷刺為了既得利益不擇手段的人們,所有的人都非常丑惡,但是,其中唯一有良知的人當你覺得大快人心后,“啪”,你就被打臉了,小白兔才是“尼瑪大boss”,那句“god save you“(類似),真是妥妥地諷刺了一把上帝。
第四集的監(jiān)控器式鏡頭,到了結尾,你才知道這是為什么。有人說結尾反轉生硬。我覺得并不是。其實鋪墊做的非常到位。1)四個監(jiān)控器模式,形式上的壓抑感,里面去安慰別人的人每天坐在自己的小格子里,生存空間其實非常不適;2)開頭隨意的聊天說到某人離職的原因是受不了一天接了兩個電話,都是自殺之類的。可見他們自己也承受了很多。這些志愿者一直不停地在更替,但是主管確一直在,可見他很有可能心理已經有問題了;3)主管和職員(不聽話)發(fā)生沖突后,排擠走了職員,可見其控制欲是很強的。所以他最后的心理變態(tài)是情理之中的。這一集把現(xiàn)代人的壓抑和無助用幫助別人的安慰熱線里的這群人的故事表現(xiàn)出來,絕對是相當諷刺的。
第五集的中產階級虛偽性在對話里不斷爆發(fā)。整體保持了人物個性突出,情節(jié)推動意外的優(yōu)點。因為酒醉說出真話,引發(fā)的一連串事件。賀卡的那一段話奶奶念了三遍,開頭(某種預言);中間(敘事發(fā)展);結尾(總結性質)。很有技巧的一個小道具。
第六集加了非現(xiàn)實的因素,不是很喜歡。諷刺效果是有的,但是一般。
這部劇的電影感非常強,而且故事又獨立,所以完全可以當作6個短片來看。
最后,人性的黑洞是永遠值得探索的,以一種戲劇化的形式洞悉人性,才是具有藝術性,值得斟酌和思考,否則就是一條只能保持一天熱度的新聞,消失于天際。就這一點而言,九號秘事是絕對的典范。
5 ) 第四集影評——論為什么安迪會死
片中出現(xiàn)了五個志愿者:1號志愿者是主人公安迪,姐姐剛剛去世,來這里是為了不孤獨;2號志愿者安迪身后的女人lizzy(似乎是),為人樂觀真善不虛偽,樂于幫助別人;3號志愿者黑女人,公事公辦自帶負面情緒屏蔽器;4號志愿者上司,一個行業(yè)一個公司勤勤業(yè)業(yè)近三十年,劇中時間已出現(xiàn)精神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暴怒下傷害同事);5號志愿者出現(xiàn)在其他志愿者的dt談話中,也就是九號位置的上一位志愿者。
變態(tài)上司就是挑著九號位去打的,所以讓人覺得安迪的死是命運。但試想一下如果是另外幾位志愿者遇到這種事會怎樣呢?黑人女性公事公辦(lizzy所謂的冷血),不會因此影響到情緒,更不會影響到到養(yǎng)貓老太太,不然就不符合公事公辦的準則。而且她會主動出擊解決問題,給自己找出路,不會傷害到自己。根據(jù)她和安迪的談話我們可以知道她原先并不是這樣一個“冷血”的人,只是她清楚了這種工作性質和工作環(huán)境如若不對自己加以保護肯定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所以她選擇保護自己,變得“冷血”。因此我認為她會首先上報這件事,去主動解決。如果上司不出面處理定會尋出其他出路,最后如果因為上司一手遮天實在解決不了也會在事情影響自己前主動退出(離職)
再說說Lizzy,她是一個天生適合這份工作的人。她對她人的關心是發(fā)自內心的,她會給新同事關懷,和對方開玩笑解決壓力。上司沖過來掛她電話完事先罵一句上司然后關心身旁同事有沒有問題,最后跟個沒事人一樣繼續(xù)聊電話。走之前請每個人喝一杯,給安迪電話讓他有問題隨時聯(lián)系她——說明她真的很喜歡聽聽別人抱怨幫別人解決問題。同時她也會合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比如總是和同事口無遮掩地講別人壞話,她心大根本不care。遇上自殺騷擾大概會覺得有趣陪對方玩到底,反逼一把對方。她很熱衷于八卦,把每個來電者的生活當作八卦,有十足的窺探辟,大概會對騷擾者刨根問底并把這件事在辦公室發(fā)揚光大。相信神經衰弱的上司經不起她這么折騰。
再反觀安迪,他來這個工作的出發(fā)點就不是為了別人,雖然他可能和大多數(shù)來當志愿者的人一樣懷著幫助別人一種救世主心態(tài)來得。他來主要是為了自己解悶,因此他最不穩(wěn)定,最容易失控。當他第一次遇到自殺這種事會共情到不行因此無法控制自己,也不會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合理的發(fā)泄口。畢竟他如果有能力為自己合理發(fā)泄也不會為了發(fā)泄自己的悲傷而來到這里工作。因此他的結局一是運氣使然,還有一點就是他自己。
當我分析到這里我更加細思極恐,畢竟我自己的性格就挺差的。
6 ) 第三集-反轉之反轉
這次看了第二季的第三集,同時又一次驗證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這些小劇集不到最后一刻是不會給你全然的反轉的,以及你在剛開始觀看時就要去摸索影片帶有的小細節(jié),這是極為有趣的事情,該集在最后時刻兩次反轉,從而把它想要表達的東西提高了一個層次,至少在我眼中很好地諷刺了每一個人,如果女巫果非其人的話,我們可能會感嘆“哦”的一聲,為正義喝彩,但女巫是真的就讓結局精彩許多。
這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貌似是中世紀時候的小村莊,那個時代的人們安于上帝的果樹園間,對上帝所行神跡的崇拜,以及對魔鬼的憎恨,都是一種猶如塵土般厚硬的認知,而從我們眼中看來似乎這一切均是荒唐,于是從一開始帶進女巫之時,屏幕前的我們下意識地下了評論,“這肯定是一個荒唐的審判”,影片從一開始就諷刺了我們,諷刺我們固有的認知,那些證人說的證詞,在我們眼里似乎再荒唐不過了,可依照結局來看,似乎證人們無意識中是看到了女巫類似的形跡的,但理性告訴我們這不可能,就如那個悲催的審判員一樣,荒謬的結局似乎要從屏幕前跳過來抱住我們說,理性的我們在這場審判中也會被殺死。
法官其實是個不在意女巫是否真實的人,他應和著審判員的話,穿插著調侃與鼓動,真正關心的卻是外鄉(xiāng)人來到本鎮(zhèn)的熱度,人流量給旅館帶來多大的增收,他力圖促使焚燒儀式的形成,如此他又有賣觀看票的生意,歸根見底是純粹的商人,但他卻被冠名為法官,這是多么諷刺的一個名號。兩個證人是女巫的女兒和女婿,他們說的證詞也許是真的,也許是假的,誤打誤撞讓他們抓住他們的女巫母親,但真正讓他們將母親置于死地的原因卻是寬敞的閣樓,騰出母親的地方,好讓他們的孩子有地方安居。而被稱為“老好人”看守人,在臺下背著妻子和女巫發(fā)生過性交易,臺上卻是那么急迫著想打女巫,儼然一派正義的嘴臉,同時他也拒絕為女巫澄清認識他,他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可以不惜犧牲一個女人的性命,可見也不是個“好人”吧,而雙鞋的稱號也諷刺他背著妻子偷情。
兩個審判員的另一位卻是個狂熱,狠毒,貪污的官員,在火刑要開始前,法官特地要給一拖錢給那個審判員,可見他們早已心照不宣,不管如何也要白紙黑字搞個罪名出來。他在臺上呼風喚雨,變著法子定女人的罪,諷刺的是自己最后卻被同伴送上了火刑的柱子上,可笑的是他沒有算到自己伙伴“正義的狂熱”。
女巫無疑是最大的獲勝者了,她看著一個個替罪羊被送上火堆,往后自己就可以真正以死去的身份成為一個女巫,一個傳說了,這不是很諷刺,很勵志麼,而等待無知狂熱的村民,貪婪的法官,無情的好人,自私的小兩口的,便是女巫的懲罰吧。
第四集cold comfort真是好,它的內核有一份極深的惡意,在日常里緩慢流動最后積聚成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引發(fā)了深沉的悲痛,像掉到井里很久才聽到悶聲。選擇了監(jiān)控錄像作為載體很高招,信息全部給出,但又需要拼湊和理解。里面的死亡方式叫我想起Sylvia Plath。
S02E04結尾反轉的大亮,節(jié)奏和故事性最佳。E02基本就是生死停留的小版本,其他的小bug太多,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英劇,看一次爽一次!8.6
S2E01閱畢,與前作黑色英倫一脈相承。感覺與我最愛的瘋城時期胖冊兩只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改變了不少。極致的癲狂散盡,更多的是脫胎于古典文學和傳統(tǒng)喜劇的優(yōu)雅和精巧,反轉帶來的諷刺感如同綿里藏針。開始拉窗簾的鏡頭好平靜,看完才驚覺是剛剛完成一場縝密的謀殺。簇擁自然無條件滿分。
1、醫(yī)生臥鋪殺人案2、生死停留3、審判女巫4、安慰熱線5、外婆生日6、小鬼上身。兩位主演演技依舊強大。最喜歡的是第5集,小伙子給外婆跳舞那段,我要笑抽了。
為第二集爆燈!彌留之際的人,可以原諒愛之深刻,也可以原諒傷害痛楚;可以原諒故意,也可以原諒巧合;可以原諒巧言令色,也可以原諒真誠如斯。不管好的壞的,都結束在這笑里。time to say goodbye
第四集中間還以為是自殺熱線再來一次呢!我真是大錯特錯了
圓滿結束!撒花!第二季仍然高水準,個人喜歡的程度大概是2>4>1>5=6>3。
一口氣看完。反轉用多了就會稀釋故事本身的內涵。
你們不要只盯著反轉不反轉,梗老不老。這部劇集嘗試了多種鏡頭方式、劇本結構、表演風格。每一集都有十分獨特的味道。你喝杯咖啡還要從原香、苦酸甜澀、透明度等多個維度去感受呢。多一點欣賞維度,會為你增添很多美好的感知。不要把什么影視作品都當做吮指原味雞,只知道吧唧嘴就夠了。
最后一集真是大失水準。
比第一季差一層樓。
每一集都很贊,各種反轉~期待第三季~
1.列車殺人事件面試醫(yī)生殺錯人;2.stay;3.最強女巫迷惑善心;4.常聽抱怨的人往往心理變態(tài);5.出軌是禍躲不過;6. 玩鬼玩不過
臥鋪殺人和傾訴熱線兩集最好 女巫那集純屬搞笑
reese真是適合演衣冠禽獸…最后一集真是…來包辣條壓壓驚
希望這部劇拍成腐國世奇,不用多,每年春夏秋冬出四番就可以啦。
不夠第一季細思極恐。1.真的就是在火車上看的2.stay3.誰的法庭4.殺人手段有點強5.看似最普通其實最深刻,F(xiàn)orget about the past, you can't change it. Forget about the future, you can't predict it.Forget about the present, I didn't get you one.6.三流恐怖片即視感
1、4、5的構思都還蠻有意思的,尤其是5,給外婆跳脫衣服那段真的是笑瘋了??!2、3的故事題材雖舊,但完成度是相當高的;至于最后一個嘛......
還是熟悉的味道,像在讀歐亨利的小說,一口氣吃幾大碗不費勁。我最喜歡第四個故事,感同身受,所以說大家要關愛客服狗啊,每天承受太多負能量了。
第一集略屌,挺喜歡這種一個空間里的小故事,還是那種恐怖或者詭異的風格的,要去看東方快車謀殺案,馬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