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于特島7月22日

恐怖片挪威2018

主演:安德烈·伯恩森  亞歷山德·霍爾門  布瑞德·福里斯達  艾麗·瑞亞儂·穆勒·奧斯本  蘇陸士·薩達特  馬格努斯·莫恩  張?zhí)靥m  

導(dǎo)演:埃里克·普派

播放地址

 劇照

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1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2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3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4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5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6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13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14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15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16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17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18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19于特島7月22日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31 18:20

詳細劇情

在2011年的7月21日那天,650個年輕人正在于特島上參加夏令營,他們剛剛得知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奧斯陸的一座政府大樓被一個全副武裝的右翼激進份子炸毀,接著激進分子就來到了于特島。影片將跟隨一名叫卡佳(Kaja)的小女孩,在聽到了激進分子的第一聲槍響后,令人窒息的72分鐘生存掙扎。影片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于特島慘案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單人犯罪槍擊案。

 長篇影評

 1 ) 于特島: 珍愛生命 多看紀錄片

今天為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于特島慘案”!

如果不是這件震驚世界的事,我想很多人永遠都不知道于特島。這個島隸屬于挪威,距離挪威首都奧斯陸45公里。

2011年的7月22日,有一群青少年正在該島組織夏令營。

營地領(lǐng)隊正向這群祖國的未來介紹這這座小島“當時我們感覺這里是世界上最快樂和最安全的地方?!?/p>

此時,45公里外的奧斯陸的一座政府大廈停車場,發(fā)生爆炸。場面一片混亂,死傷不詳。

(現(xiàn)場實況)

消息傳到島上,島內(nèi)外互通電話,互問情況,相報平安。

后經(jīng)查實,此次爆炸,屬人為,與恐怖襲擊無關(guān)。

45分鐘后,發(fā)起爆炸的人來到小島。他身著警服,聲稱自己是警察,首都發(fā)生爆炸,特派他來保護大家的安全。他叫營地的領(lǐng)隊,把大家都召集起來。

“砰,砰,砰砰砰......”

突然之間這位“警察”開始向人群開槍射擊!一時之間,人們的驚呼聲,倒地聲,逃竄聲混成一片...

殺戮正式開始...

所有人開始拼命的跑,有躲在樹林里的,有躲在海邊巖石壁的,有假裝尸體躺在地上的...

兇手地毯式的搜索活物,接下來在長達72分鐘里,槍聲沒有停過,橫尸遍野,慘不忍睹。

(新聞畫面)

90分鐘后,警察到達現(xiàn)場,兇手獲捕。

于特島實踐造成,77死亡,300多人受傷。

此次事件被定義為繼二戰(zhàn)以后挪威境內(nèi)發(fā)生的最為嚴重的暴力襲擊事件。

兇手是誰?

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土生土長的挪威人,32歲。

7.21日,他獨自一人在一個農(nóng)場配置炸藥。他為了此次行動準備了8年。鍛煉身體,甚至喝蛋白粉增肌。

7.22日,他將自己花費了三年時間,用英文撰寫的,長達1500頁的“歐洲獨立宣言”發(fā)到網(wǎng)上,通過郵箱發(fā)給了5700人,然后驅(qū)車前往奧斯陸。

他將車停機了政府大樓停車場,然后遠程遙控引爆了炸彈。這只是為了聲東擊西。

45分鐘后,他來到于特島....

為什么策劃殺人?

首先我們看一下他的信仰,你就會明白

“反穆斯林移民”“保護歐洲文化純潔”

他是挪威右翼政黨進步黨成員,屢次在網(wǎng)上發(fā)表強烈的國家主義言論,批評挪威的移民政策太過寬松,反對不同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

而且支持暴力消滅伊斯蘭教、“文化馬克思主義”和多元文化政策,以保持基督教歐洲。

他在日記中自詡為“歐洲圣殿騎士團”,曾揚言要發(fā)動一場保衛(wèi)歐洲的“基督徒戰(zhàn)爭”,以抵抗“伊斯蘭人的進軍”。

圣殿騎士團Ordre du Temple,全稱為“基督和所羅門圣殿貧苦騎士團”,他們誓要奪回被穆斯林占領(lǐng)的耶路撒冷。

為什么選中他們?

此次于特島的夏令營是挪威工黨組織的,這是一次挪威工黨青年團年度活動。

挪威工黨,1887年成立,是挪威第一大黨,二戰(zhàn)后主要執(zhí)政黨,在工會中有較大影響。

重點是作為執(zhí)政黨的工黨提出并支持接收移民者。

因為島上的年輕人都支持政府,他們將會在未來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成為一家人。

所以兇手選擇支持工黨的青少年,目的明確,扼殺挪威種族多元化的未來。

兇手的下場?

他被判21年的監(jiān)禁,但關(guān)7年就可外出度周末不受監(jiān)控,關(guān)14年便可假釋。

(監(jiān)獄環(huán)境實景)

布里維克自入獄后便住在一間由三間房間組成的小套房,共約10坪。他一早吃完早餐后便可以看報紙、有跑步機可以健身,甚至還可以使用電腦玩線上游戲。

挪威沒有死刑,如果到了可以放出來的年限,人們還覺得他存在威脅性,那么可以繼續(xù)關(guān)著他。

講真,這日子不知道逍遙過多少人。

引我深思

關(guān)于歐洲移民問題的各種資訊,時常從我手機屏幕蹦出來。最近歐洲的“黃背心運動”,人們紛紛抗議,日常生活質(zhì)量的下降,收入,醫(yī)療,教育方方面面。是外來移民對本地居民的擠壓所造成的嗎?肉沒變,狼多了。移民問題肯定難逃其咎。

我們拉近一點來說,中國有四個一線城市,四個最多外來人口的城市??傆斜镜厝擞憛捦鈦砣?,但是仔細想想,我來到你的城市賺錢的同時也為你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不是嗎?

沒有外來人,誰去清掃凌晨四點的北京?誰在凌晨五點給你熱乎的油條包子?誰讓你每個月坐在家里就能收租?沒有相互排斥,才能互利共贏啊。

用一線城市的力量去幫助二三四線城市發(fā)展,讓他們賺到錢去建設(shè)自己的家鄉(xiāng),從政策上鼓勵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每個人都身體力行的去拉平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差別,盡早的消滅“西部大開發(fā)”這種詞匯。當中國所有城市人均GDP都能近乎持平的時候,那時候的中國一定已經(jīng)是發(fā)達國家了。

說回歐洲,難民是哪里來的呢?還不是因為戰(zhàn)爭嘛,還不是某個國家總是搞事。如果世界和平,誰又會背井離鄉(xiāng)四處流竄呢。

面對外來人,本地人是一家;面對外國人,中國人是一家;面對地球,世界上所有人類是一家。這世界上的所有科學(xué)研究,不是都在造福全人類嘛。說句科幻點的話,有一天外星人入侵地球,整個地球的生物都是一家人。

暴力和殺戮解決不了移民問題,唯有接納與援助,再將所有事情協(xié)調(diào)做到盡善盡美。

love and peace,LOVEISKING!

私人推薦:

彎彎為您推薦的這部影片《于特島7月22日》是以受難者角度拍攝的。 以受難者的第一視角講述,多個鏡頭采用一鏡到底,使觀影者仿佛身臨其境。因此故事角度比較單一,還原真相不那么全面。如果你想詳細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后續(xù),我推薦另一部影片給你。

《挪威7.22爆炸槍擊案》本片全長144分鐘,分別以兇手和受難者的兩個視角細述了起因、經(jīng)過、后續(xù),整個過程。導(dǎo)演保羅·格林格拉斯,是好萊塢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導(dǎo)演。他拍攝的《血腥星期天》改編自北愛爾蘭歷史上的游行慘案,《93號航班》改編自9·11,《菲利普斯船長》取材索馬里海盜事件…還有《諜影重重》也是出自這位導(dǎo)演之手。海報上有網(wǎng)飛的logo你就知道這片子有多硬了。

珍愛生命,多看紀實片。

 2 ) 映后導(dǎo)演分享記錄

1026挪威電影周觀看,風(fēng)度翩翩的Erik Poppe導(dǎo)演和觀眾進行了映后交流。關(guān)于該影片,導(dǎo)演分享內(nèi)容記錄如下:

1.拍這部電影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極端分子槍擊時,那些無辜的受害者們當時都是在面對什么,拍攝意圖完全不在于分析兇手,因此他根本沒讓兇手現(xiàn)形。

2.采訪了很多幸存者和家長,讓他們各自講述對當時事件的回憶。然后把每個人說出的故事綜合起來,串成了這部電影。

3.其中有一個受害者的媽媽電話給他,如果他拍出的電影是消費受害者,她不滿意那她就會詛咒他不放過他。但拍完電影她看完后說你放心我不會詛咒你了。

4.為了尋找和真實事件相似年齡的青少年,導(dǎo)演用了一年時間去尋找有天分的非職業(yè)演員,因為擔(dān)心拍攝重現(xiàn)當時情形也會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拍攝期間,請了很多心理專家在每天拍攝結(jié)束后對他們做心理疏導(dǎo)。

5.為什么安排關(guān)心政治有擔(dān)當有責(zé)任的姐姐作主角,以她尋找孩子氣的自己管自己的妹妹為影片線索?而且最后是姐姐死去妹妹活著?導(dǎo)演說因為當時的夏令營很多都是兄弟姐妹一起參加的。安排姐姐死去妹妹活著,是想說明我們的社會需要有擔(dān)當有責(zé)任的英雄人物,正是有了他們,才給了更多的人生的希望,也讓本來不懂事比如妹妹這樣的弱小者迅速成長。(聽導(dǎo)演說后,回憶了下,在電影里可以看到不更事的妹妹已經(jīng)會在救生船上照顧另外一個傷者)。

6.拍攝地點選擇了和于特島地形相似的另外一個島嶼。

7.這部電影在美國高校展映時,反應(yīng)熱烈,很多家長希望有更多的高??梢苑庞尺@部電影。

看完《國王的選擇》以及這部《于特島7月22日》,個人感覺攝影記者出身的Erik Poppe導(dǎo)演,在大事件中不但對那些尊重生命挺身而出的勇者和英雄濃墨重寫贊譽有加,對弱小者也充滿了人性關(guān)懷;而且即便在最危險時刻,仍不忘在電影中表現(xiàn)出樂觀積極熱愛生活的精神,不知道這是不是挪威民族的特點,比如《國王的選擇》中年幼的士兵面對敵人進攻前的聽音樂倒立走路,于特島中男主對女主說逃出去以后一起吃全國最好吃的烤肉串,讓她現(xiàn)在唱歌給他聽等。

映后簽名會,導(dǎo)演在我遞給他的場刊上簽名同時,還寫了love shanghai !

 3 ) 重復(fù)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

和這部不是重復(fù)了么?一樣的事件,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22 July

 4 ) 畫蛇添足的長鏡頭

《于特島》畫蛇添足的長鏡頭。72分鐘的恐怖襲擊,83分鐘的一鏡到底,挪威人用自己的鏡頭呈現(xiàn)出他們二十一世紀最沉痛的傷口。與保羅·格林格拉斯《7月22日》重點表達國民創(chuàng)傷恢復(fù)期的堅毅不同,挪威導(dǎo)演埃里克·普派將視角對準了恐襲事件本身,鏡頭跟隨當日島上一位女孩,全程記錄了她的痛苦經(jīng)歷。從鏡頭的一開始,女主就告訴我們“你們永遠也無法理解”,大段大段的面部特寫,配合一鏡到底的手持拍攝,營造了出色的緊張氛圍,將當時島上少年們的恐慌、無助表達的細致入微。但作為非紀錄片,這樣粗糙的一鏡到底終究太沒有說服力而完全成為噱頭。人物的迷之行為動機讓全片在恐怖的氛圍下失去了本身的事件沖突。雖然角度完全不同,但整體水準較比《7月22日》還是有很大差距。但敢于直視自己國家的痛點,并做到足夠克制,值得贊賞。6分。ps: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把《于特島》和《7月22日》連起來看,事先了解一下事件本身更有助于觀影效果。

 5 ) 和平年代早已不再和平

片尾最后一句話應(yīng)證了事實,2019年3月15日發(fā)生在新西蘭的血腥屠殺,類似的事件或許即將成為普遍,人們的恐慌持續(xù)加劇,平民們何處躲藏?戰(zhàn)爭就發(fā)生在身邊。

明刀易躲暗箭難防,這樣的暗箭傷人如何讓政府應(yīng)對?是全球的監(jiān)控?還是零容忍的判罰?政府正在積極努力的改變現(xiàn)狀?歐洲疲于應(yīng)對的是來自自身的拷問,人口的急劇萎縮,經(jīng)濟的衰退。高福利制度下的人們與飽嘗戰(zhàn)爭戕害的人們在同一個地球上,后者只能被動承受這樣的苦難,而后出現(xiàn)了毀滅的人,這部分人讓前者同樣體會到了戰(zhàn)爭的恐怖,并且正在肆意蔓延,出現(xiàn)了太多太多的恐怖襲擊,就像癌癥一般在地球上擴散,危險的思潮伴隨著血腥的流血事件日漸加深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隔閡,流血事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政府決不能容忍的恰巧正是這樣的襲擊,海灣戰(zhàn)爭還歷歷在目,為了追查本拉登的下落,耗費和動用了半個世界的資源,基地組織尚未被鏟除,而由此帶出了更多的組織。

當下的情形非常類似于《我的英雄學(xué)院》中的惡與善的價值觀崩塌,當界限越來越不明顯,我們?nèi)绾蝸韰^(qū)分什么是惡?什么是善?

反恐戰(zhàn)爭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持續(xù)下去,也必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造就許多的傷亡,和平年代早已不再和平。

 6 ) 有的人死了,她還活著。

說到《饑餓游戲》,想必大家不會陌生。

這是一部關(guān)于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故事。

這樣的反烏托邦電影還有很多,比如《分歧者》《移動迷宮》等等,在這里沒有道德和法律,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三個字:

活下來。

而《于特島7月22日》這部“真實的《大逃殺》”,比虛構(gòu)的故事恐怖多了。

2011年7月22日,挪威遭受兩次恐怖襲擊:政府辦公大樓前的汽車炸彈爆炸案,以及于特島青年團夏令營的大型槍擊事件。

兩次恐怖襲擊共造成77人死亡,被稱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以來挪威境內(nèi)發(fā)生的最為嚴重的暴力襲擊事件”。

該事件被拍成了很多電影,比如《諜影重重2》《諜影重重3》導(dǎo)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執(zhí)導(dǎo)的《挪威7.22爆炸槍擊案》,以及這部《于特島7月22日》。

其中《于特島7月22日》非常與眾不同,因為它不僅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且采用了“一鏡到底”的手法。

一鏡到底的電影并不少,比如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比如前幾年很火的《維多利亞》,但它們都是虛構(gòu)的故事,像《于特島7月22日》這種取材于真實故事的電影卻很少見。

全片都圍繞小女孩卡佳展開,她是650個在于特島參加夏令營的年輕人之一,同行的還有她的妹妹艾米莉。

影片還采用了“打破第四面墻”的手法,換言之,電影角色和觀眾產(chǎn)生了互動。

只見卡佳對著鏡頭說道:你們永遠也不會理解的,你們只要聽我講就好了。

此時,卡佳已經(jīng)得知汽車炸彈爆炸案的新聞,但她不知道的是,接下來自己也會被卷入其中。

與此同時卡佳正在找她的妹妹艾米莉,她叫了艾米莉,艾米莉也不答應(yīng)她,只顧著往前走。

艾米莉聽到姐姐在叫自己,仍然默默回到帳篷拉上拉鏈,不搭理姐姐。

當卡佳走進帳篷,艾米莉也很不耐煩地玩手機,對姐姐愛理不理的。

原來,正是艾米莉的母親給艾米莉打了無數(shù)個電話她都不接,才只好叫卡佳去看看妹妹是什么情況。

甚至艾米莉還就地亂扔垃圾,讓姐姐幫她打掃。

表面上這些只是無關(guān)緊要的瑣事,其實是很重要的鋪墊,這說明卡佳時刻在為他人著想,而艾米莉是一個很自私、很自我的人,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眼看艾米莉這么不友好,于是卡佳走出了帳篷。

沒過多久,槍擊案便發(fā)生了。

卡佳和同伴們躲了起來,可是她仍然想著艾米莉,擔(dān)心艾米莉的生命安全,甚至想出去找她。

此時室內(nèi)也已經(jīng)不再安全,卡佳又和同伴們躲到了樹林。

但是在樹林里,卡佳也仍然只想著妹妹。

最后,她不顧自己的安危,冒著生命危險跑出樹林,去看看妹妹在不在帳篷里……

就這樣,“找妹妹”就成了影片的一個重要線索。

他們和罪犯演繹了一場貓鼠游戲,先是躲在室內(nèi),又逃到樹林里,后來又來到海邊,躲在懸崖峭壁下,但他們總是無法逃離罪犯的魔爪。

就算是躲在峭壁下面,有樹木遮擋,也并不意味著就安全了。

就是這樣的危急關(guān)頭,卡佳永遠都想著妹妹是否安全、有沒有受到槍傷,找不到妹妹她就肩負起營救他人的使命。

一個女孩跌倒了,她把對方扶起來帶著她一起跑;

一個小孩找不到哥哥了,她就告訴他自己先躲起來;

另一個女孩受傷了,她就脫下自己的衣服為她包扎傷口……

就這樣過了1個小時,卡佳仍然沒有找到妹妹。

終于,救援船出現(xiàn)了。

也就是在這時,卡佳在尋找妹妹的期間被罪犯一槍爆頭。

眼看救援船來了,之前躲在懸崖下的人們紛紛跑出來,抓緊時間上船逃生。

生還者中,艾米莉赫然在列,至于她之前躲在哪里,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

卡佳至始至終都一直在找妹妹,結(jié)果最后自己死了,而妹妹卻悄悄活了下來,這樣的對比實在太諷刺了。

卡佳躲在懸崖下時,和同伴說過話,還曾唱過歌,可是艾米莉為了不暴露自己,沒有站出來找她。

而卡佳正是為了找她,才暴露在罪犯的視線之內(nèi),因此遇難。

雖然不是艾米莉殺了卡佳,但卡佳卻因她而死。

你全心全意為Ta著想,然而你在Ta心中根本不重要。

我剛開始覺得卡佳過于圣母了,都這個時候了自己逃命不好嗎?為什么非要去救別人。

可是當我看到結(jié)局,我才明白,導(dǎo)演所諷刺的正是艾米莉這樣的面對危險只顧著自己逃命的人。

正如明明有人駕駛直升機經(jīng)過于特島,可是直升機上的人們只顧著拍照,卻不救他們。

我想起了《泰坦尼克號》,人人都想上船,結(jié)果把整個船都打翻了。

而杰克為了救羅絲,自己被活活凍死。

面對災(zāi)難,他不愿意茍活,把生存的機會留給愛人,這樣的舉動感動了無數(shù)人。

無論是《泰坦尼克號》還是《2012》,無論是《摩天樓》還是《末日崩塌》,但凡是災(zāi)難片都會有這樣的橋段:一個人搶先逃命,結(jié)果害了別人又害了自己。

無私謙讓不一定活到最后,但搶先逃命一定死得最早。

而《于特島7月22日》則是和以往電影完全相反,救死扶傷的卡佳最終遇難,自顧著自己逃命的艾米莉卻活了下來,這就是現(xiàn)實的殘酷。

壞人往往活得更久,因為他們?yōu)榱嘶蠲裁词露几傻贸鰜怼?/p>

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正是他的好被別人所利用,因此遭到欺騙或中傷。

但是如果再給卡佳一次機會,她也一定不會后悔,仍然會做一個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人,因為她寧愿光榮地死去,也不愿意茍活。

2008年5月13日,人民教師譚千秋的遺體被救援人員扒出來。地震中,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而他們的譚老師卻永遠地去了。

2018年7月30日,貴州小伙蘇威,為了拯救溺水女子,生命永遠定格在20歲……

這樣的新聞還有很多,好心人去救溺水/墜樓/火災(zāi)/地震受害者,他把別人救出來了,自己卻犧牲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么做并不值得,為什么要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為他人的錯誤買單?

這就是為什么卡佳會對觀眾說:你們永遠也不會理解的。

但是,如果沒有他們這樣的人,這個世界會變得多么冷漠?

他們看到別人遇到危難時,毫不猶豫,奮不顧身,冒著生命危險舍己救人,成就了那些在天災(zāi)人禍中的感人事跡。

“挪威7.22事件”中共有77人遇難,99人受重傷,超過300人心理受到創(chuàng)傷。

像卡佳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正是他們舍己救人,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一個又一個生命,才使得傷亡人數(shù)減到最小。

如果每個人都像艾米莉只顧著自己逃命,遇難的人數(shù)只會更多。

“挪威7.22事件”讓我想到唐山地震、汶川地震……每當有災(zāi)難降臨,都有人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短評

一鏡到底并不是萬金油,于故事來說,技術(shù)層面的決策直接影響了故事的完整性,而敘事角度更是被技術(shù)所拖累,又要饑餓游戲又要一鏡到底炫技,自相矛盾。

6分鐘前
  • 華盛頓櫻桃樹
  • 較差

【2018.2.20 柏林】千萬不要以為你家人沒了你就活不下去了,可能他們活得比你聰明多了。反傳統(tǒng)的結(jié)尾能給一個好評(加倆星)。其他部分真的特別沒勁(值倆星)。

9分鐘前
  • 李九弟Jody
  • 推薦

或許還不如《饑餓游戲》。編造虛構(gòu)人物消費真實事件受害者群體,毫無議題高度,只試圖以所謂“臨場感”操縱觀眾(而水平之差甚至不到過半就已出戲),強行還原事件時長更暴露劇作的薄弱和調(diào)度的混亂,剝?nèi)ゲ辉趺礃拥?0分鐘長鏡噱頭,剩下的還有什么?

11分鐘前
  • Lycidas
  • 很差

結(jié)尾真漂亮,演員們的狀態(tài)調(diào)整得好這還的歸功于導(dǎo)演。

15分鐘前
  • 不在過去和未來
  • 推薦

在一個方寸小島上發(fā)生的事件,用一鏡到底的想法還是獨特的。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炫技導(dǎo)致了劇情的單一和薄弱,遠遠遜于同年推出同題材的《7月22日》。后者主要聚焦在司法過程里對兇手心理的剖析,激發(fā)社會和人文思索,這才是還原這個事件較好的姿勢。

20分鐘前
  • 老珂
  • 還行

先不說把真實事件拍成饑餓游戲式娛樂類型片的道德問題,從技術(shù)層面來看太多槽點,一鏡到底的攝影機視角混亂不堪,對人物和人物動機的刻畫單薄空洞,像我這樣對沉浸體驗式一鏡到底毫無抵抗力的人都不斷出戲翻白眼。片頭奧斯陸爆炸戲毫無用處,放在那兒更是凸顯了創(chuàng)作者的心虛。

24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較差

看了上海挪威電影周的于特島 我明天就要寫影評為豆瓣6.0平反!

29分鐘前
  • 咿一
  • 推薦

跟隨式鏡頭很有現(xiàn)場感

32分鐘前
  • 要嘛沒嘛
  • 推薦

和數(shù)百名年輕人一起在于特島參加夏令營的Kaja關(guān)注著奧斯陸爆炸事件,卻沒想到將經(jīng)歷72分鐘令人窒息的生存掙扎。根據(jù)于特島慘案改編,人物虛構(gòu),場景單調(diào),劇情缺乏實質(zhì)。

36分鐘前
  • 音畫練習(xí)曲
  • 較差

保羅·格林格拉斯的《7月22日》和本片關(guān)注同一話題,但表現(xiàn)方法和側(cè)重點迥異。相比前者,本片評價更加兩極分化,抱怨缺乏戲劇性而乏味和贊揚影片克制與寫實的聲音并存,在之前對該事件前因后果有了解的觀眾可能更容易代入本片

41分鐘前
  • merleau
  • 還行

柏林主競賽補番。長鏡頭完成得還不錯(應(yīng)該還是有幾個特寫是接點),景別控制很細致,那么多群演很考調(diào)度能力,不少時刻比較心理化,強調(diào)沉浸感(或許拍成VR就神作了吧……),通過1:1真實時間來讓觀眾體驗槍擊案中的極度恐怖的氣氛(屠殺72分鐘,長鏡頭則是83分鐘左右)。不過這種環(huán)境里小哥不忘撩妹,女主又作死,還是比較成問題(劇作其實不如[維多利亞]但是氣氛還是要好一些……)準備等威尼斯主競賽資源出差不多了再補綠草那部,2018年出兩部同題材影片,比稿不說,本身就是很有癥候性的。

43分鐘前
  • 胤祥
  • 還行

雜亂的視角,失效的一鏡到底。

47分鐘前
  • 宇文少橫
  • 較差

只是你營造的戲劇性不足掛齒

52分鐘前
  • 戰(zhàn)將波艦金
  • 較差

一鏡到底,基于2011年奧斯陸西北于特島青少年夏令營的槍擊慘案。人物虛構(gòu),但氣氛真實。持續(xù)72分鐘的壓抑與恐慌,顛簸的跟拍,直到結(jié)尾字幕之前觀眾和人物一樣始終無法確定周身環(huán)境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讓人感受到恐懼和創(chuàng)傷將是這一代歐洲青少年難以治愈的傷疤。

56分鐘前
  • 踢邇達
  • 推薦

沒某“影評”紅人說得那么差

57分鐘前
  • .
  • 還行

雖然沒犯什么不可挽回的錯誤,但這種沒有顯示出任何一方面優(yōu)于紀錄片形式的非紀錄片確實沒太大存在意義,大概就是那種壓根沒想好怎么拍但又一根筋一定要拍出來的電影。另外,“長鏡頭”和“一鏡到底”就快被這些導(dǎo)演們玩成貶義詞了。

59分鐘前
  • 柯里昂
  • 還行

因為看前完全不知道這片講的什么,導(dǎo)致我九十分鐘被釘在椅子上呼吸困難。一鏡的恐襲人物中心生存故事,連時長都遵照原型事件,看72分鐘的mass shooting就像陪女主驚悚狂奔三小時,結(jié)尾我和我同學(xué)直接傻了,將事件的創(chuàng)傷性還原到觀影體驗當中,相當厲害了。

1小時前
  • 烤芬
  • 推薦

除了緊張氣氛和攝影技術(shù)展示啥也沒有

1小時前
  • 小米=qdmimi
  • 較差

一直在找妹妹,結(jié)果最后自己死了,妹妹卻悄悄活了下來,太諷刺了。你全心全意為Ta著想,然而你在Ta心中根本不重要。

1小時前
  • 朝暮雪
  • 還行

相較於同年所拍"22 July" ,遜色許多。此片以紀錄片方式,運鏡雜亂暈眩,主角亦無重點瞎闖,兇手和動機也無半點著墨,更是結(jié)束的莫名其妙!遭

1小時前
  • 蘋果臉
  • 較差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