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海底三萬里

科幻片美國2007

主演:洛倫佐·拉馬斯  辛·勞洛  娜塔莉·斯通  Victor J. Springer  埃米利奧·羅索  Michael Tower  達米安·普克勒  Declan Joyce  Rob Filson  John Tessier  Kenn Jenkins  Spencer Jones  Dorothy Drury  Dan Halladay  

導(dǎo)演:Gabriel  Bologna  

播放地址

 劇照

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1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2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3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4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5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6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13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14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15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16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17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18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19海底三萬里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22:52

詳細劇情

在儒勒·凡爾納這部最經(jīng)典故事的現(xiàn)代版里,有號召力的sociopath Nemo 船長使用他的高科技潛水艇向表面世界發(fā)動報復(fù)。

 長篇影評

 1 ) 當你對社會沒用的時候,你就自由了

前半段確實有點被李白的雙相情感障礙油膩男的感覺震撼到,但是往后看還挺感動的。

李白特別像那種頭上一直有個聚光燈的人,一直在表演。小時候很多動畫片里寫主角心情不好,經(jīng)常給他們頭上畫一片下雨的云,大概就是這種感覺。世界是以我為中心的。

詩句的流傳讓我意識到為什么現(xiàn)在的節(jié)奏剪輯、任意押韻都火得那么快,因為音韻和節(jié)奏就是刻在人DNA里的。

我看大家相互介紹的感覺be like:

這是微博紅人年度影響力大會。

高適,我是邊塞垂類

杜甫,民生賽道的。

(沒出場的)孟浩然,田然垂類的。

啊,我是李白,你們肯定都聽過我的名字,但是因為我太精彩了垂不起來,所以他們后來都叫我仙人。

李白這種性格在當代應(yīng)該也是一個超級大網(wǎng)紅吧,而且也走的是詩(內(nèi)容)這種自下而上聲名遠播到長安的路子。

進影院之前看影評還看到有人說這里捧高適的踩一捧一太明顯了,我完全沒覺得誒,這就是兩種人生。尤其是,當你是一棵大樹的時候,你不能再有實際的用處了。

莊子有多處講到這種樹,因為它過于盤根錯節(jié)、彎彎曲曲、不守規(guī)矩,木匠走過去連看也不看一眼,一點用都沒有。但是“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在曠野上,人靠著它乘涼,何嘗不是一種自在,為什么要因為沒用而自苦呢?

當你得道之后,你對同時代的人和事來說確實沒用,因為你思想自由,但是行動力一般,而且還有點刺頭。

同場的小學(xué)生一直在跟著念詩,哈哈,《將進酒》他肯定還沒學(xué)到,所以安靜了。

據(jù)說人在默讀文字的時候用的聲音都是自己的聲音,所以當我從前讀詩的時候,我只用了自己那種詮釋方式、我自己的聲音,也許最多還有語文磁帶里那種渾厚的男聲,或者綜藝節(jié)目里明星的表演。

《長安三萬里》提供了另一個讀詩的聲音,甚至另一個關(guān)于詩的場域。

我感覺很浮躁的時候就喜歡在任何平面上開始默寫詩,寫得最多的就是《蘭亭集序》、《湖心亭看雪》和《將進酒》。

電影里給《將進酒》很宏大的場面(雖然假如預(yù)算更足的話會做得更好?somehow我覺得這不是追光預(yù)期的最高畫面水平),而且這個部分給我看哭了,一扭頭發(fā)現(xiàn)我身邊的中文系小姐妹也在哭。

其實這里沒啥淚點,但是,這片子沒可能不好,畢竟三分之一的文案都是李白寫的。而且《長安》也不是簡單的詩句羅列。

在看這段的時候,我又重新理解了“莫使金樽空對月”,以前最喜歡的都是別的幾句。

在現(xiàn)實中我也發(fā)現(xiàn)愛喝酒的酒鬼們常常都不是一個人喝,但是他們自我也挺鎖閉的,不太講真正深沉的話,主要就是圖一樂,就算酒友之間也都是雞同鴨講。

當你意識到人生的虛無和孤獨之后,你其實沒必要人為地讓自己更孤獨,不如和朋友多喝幾杯嘛,盡管你知道沒有人能真正地理解你,人和人之間也沒有真正地相互理解,但是此時此刻此在,我們不是都相聚在一起嗎?

詩的共情從我們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了,在這一二十年里一直在被賦予新的內(nèi)涵,一直在變化、一直在重新理解。假如有什么東西的內(nèi)涵變化能在中國人心里趕上詩,我看只有愛、成功和幽默了吧。

當我們小學(xué)的時候拖腔拉嗓地共同朗誦“讀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時候,誰能想到李白寫出這樣舉重若輕的東西時已經(jīng)58歲了呢?58歲對于一個年齡只有個位數(shù)的小孩來說又能意味著什么呢?但這個小孩有將來的一整個人生去找他的輕舟,去劃過他的山。

去年范冰冰出席柏林的時候,網(wǎng)絡(luò)上不乏溢美之詞,我覺得最優(yōu)秀的編輯起了一個標題叫 范冰冰:輕舟已過萬重山。雖然沒李白那么難,但真的是十分恰當。

馬克思韋伯在《以政治為志業(yè)》里面講,有資產(chǎn)的人,對于個人生存的經(jīng)濟安全的關(guān)心,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成為他們整個生命取向的基本定位點。有些階層,因為沒有資產(chǎn),故處在對一個社會的經(jīng)濟體制維持(有利害關(guān)系的圈子)之外。

一種無所忌憚的、不講條件的政治理想主義的存身之所,便是這種階層。

這么說來,李白的出身和經(jīng)歷可以說是理想Buff疊滿,父輩經(jīng)商、做贅婿、中年貧困,使他一直有機會脫離當朝的主要利害關(guān)系,從來沒有掌握過真正的權(quán)力。

高適身上則有太多東西能把他拖回地面,父輩的期待和國仇家恨等等。因為經(jīng)世致用的老傳統(tǒng),在當代看來、高適、白居易這樣身居高位又有詩學(xué)造詣的一定是贏家。

不中繩墨的大樹是不會被任何工匠看上的,但它最有可能穿越時代,至少活得特別特別久。

我一直覺得,在資本主義設(shè)立的梯子、在政治體制設(shè)立的梯子之外,一定有別的更重要的東西,因為政治經(jīng)濟局勢一直在變,它們一定是些不永恒的東西。但是詩和故事卻自發(fā)地流傳,前者的維持是因為畏懼,而后者則是因為愛戴。假如人在完成基本的自我保存之后,一生還因為沒有錢權(quán)而自苦,那他就只活了別人的人生。

老中人一生都在找自己的位置,即使我們都喜愛的李白也是如此。但是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本來就足夠了,你在哪,哪就是你的位置。

當你對既有的系統(tǒng)沒用了,你也就不受它控制了,你想要的自由也就來了。不要怕它。

 2 ) 總結(jié)一下《長安三萬里》中出現(xiàn)的唐詩

昨天帶著小朋友去看《長安三萬里》,非常棒的電影,可以說是高適視角下的李白,影評稍后奉上,電影中有一處非常吸引我的是,其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詩人和詩詞,這些詩詞和詩人非常順暢的嵌入到劇情當中,可以說,是對小觀眾們很妙的唐詩啟蒙,昨天當劇情中吟誦《靜夜思》時候,有小童跟著一起朗讀,可能大童們比較矜持,其他詩詞出來時候沒有一起朗讀的,今天我試著把電影中出現(xiàn)的詩詞整理一下,看看你會背多少首呢。

(按影片中出現(xiàn)的時間順序)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上李邕

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馀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扶風豪士歌

李白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 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 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 梧桐楊柳拂金井,來醉扶風豪士家。 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將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 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 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 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相和歌辭 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落第長安

常建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寄遠十一首

李白 玉箸落春鏡,坐愁湖陽水。 聞與陰麗華,風煙接鄰里。 青春已復(fù)過,白日忽相催。 但恐飛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題玉泉溪

湘驛女子 紅葉醉秋色,碧溪彈夜弦。 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宋中十首

高適 梁王昔全盛,賓客復(fù)多才。 悠悠一千年,陳跡唯高臺。 寂寞向秋草,悲風千里來。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guān),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guān)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風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行路難

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別劉大校書

高適 昔日京華去,知君才望新。 應(yīng)猶作賦好,莫嘆在官貧。 且復(fù)傷遠別,不然愁此身。 清風幾萬里,江上一歸人。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采蓮曲

賀知章 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雜曲歌辭

李白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 胡姬貌如花,當爐笑春風。 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欲安歸。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酤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俠客行

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擬古十二首 其九

李白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前后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李白 其一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雁鶩池。

其二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其三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獵獵過尋陽。 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其四 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春風試暖昭陽殿,明月還過鳷鵲樓。 其五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賢王遠道來。 其六 丹陽北固是吳關(guān),畫出樓臺云水間。 千巖烽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 其七 王出三山按五湖,樓船跨海次陪都。 戰(zhàn)艦森森羅虎士,征帆一一引龍駒。 其八 長風掛席勢難回,海動山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龍驤出峽來。 其九 祖龍浮海不成橋,漢武尋陽空射蛟。 我王樓艦輕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 其十 帝寵賢王入楚關(guān),掃清江漢始應(yīng)還。 初從云夢開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其十一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 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子夜吳歌 秋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代扶風主人答

王昌齡 殺氣凝不流,風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遠,游子彌不歡。 依然宿扶風,沽酒聊自寬。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 便泣數(shù)行淚,因歌行路難。 十五役邊地,三回討樓蘭。 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 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 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 鄉(xiāng)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 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 禽獸悲不去,路傍誰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少年與運會,何事發(fā)悲端。 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 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

別韋參軍

高適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 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 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兔苑為農(nóng)歲不登,雁池垂釣心長苦。 世人遇我同眾人,唯君于我最相親。 且喜百年有交態(tài),未嘗一日辭家貧。 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歡娛未盡分散去,使我惆悵驚心神。 丈夫不作兒女別,臨岐涕淚沾衣巾。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李白 爾從咸陽來,問我何勞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土牛滯東魯。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飛一雁秦云秋。 坐來黃葉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樓。 絲桐感人弦亦絕,滿堂送君皆惜別。 卷簾見月清興來,疑是山陰夜中雪。 明日斗酒別,惆悵清路塵。 遙望長安日,不見長安人。 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jīng)為近臣。 一朝復(fù)一朝,發(fā)白心不改。 屈原憔悴滯江潭,亭伯流離放遼海。 折翮翻飛隨轉(zhuǎn)蓬,聞弦墜虛下霜空。 圣朝久棄青云士,他日誰憐張長公。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李白 水國秋風夜,殊非遠別時。 長安如夢里,何日是歸期。

隴頭吟

王維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guān),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guān)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jīng)大小百馀戰(zhàn),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jié)旄落盡海西頭。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以上便是《長安三萬里》時候記下的唐詩,(邊看邊記,難免疏漏,還請大家一起查缺補漏),不難看出,這是一部浸潤了唐詩最鼎盛時期的詩歌的電影,那么,這些作品中,你會背誦多少?看了影片后,你又對哪首唐詩更感興趣了呢?

 3 ) 你寫唐詩,盛唐,長安,李白,差之毫厘,就沒人會滿意

觀點。

推薦看嗎——不推薦 應(yīng)該分成兩部動畫嗎?——正確的 情節(jié)性爛嗎?尿點多嗎?——正確的 用詩句來填塞臺詞的做法讓它很像是很爛的那種教育片嗎?——正確的 視覺效果出彩嗎?大唐的還原和呈現(xiàn)上好嗎?——不好(我懷疑在我活著的時候有人能做好嗎?) 最為稱道的《將近酒》動畫呈現(xiàn)的好嗎?——不好,也不充分(詩學(xué)層面和動畫層面都不充分) 重點場景,重點單元,重點結(jié)構(gòu)的呈現(xiàn)完整嗎?——一塌糊涂 用高適人物來“串”起影片發(fā)展的做法很聰明嗎?主角形象出彩嗎?配角塑造完整嗎?(甚至不用拿更高的人物要求做標準)——差,很差,非常差 如果說這一部被謬贊為中國近些年最佳動畫(這個評斷也是相當離譜)只說明兩個問題: 1中國動畫制作真的已經(jīng)爛到底了; 2中國觀眾已經(jīng)文化自信和審美寬容到只要一部作平標榜“東方美學(xué),盛唐氣魄”,就能夠贏得贊譽,如果再加上超長的籌備周期,就幾乎能博得滿堂彩了。 我真是咬牙切齒,恨鐵不成鋼。(是的,我只批評不建設(shè),是的,我是爛人) 算了我不提美術(shù),不提畫面,不提特效,不提動作設(shè)計。作為普通觀眾,這些方面我做不出專業(yè)的技藝評判,反正我是一點不喜歡,尷尬得緊。 單講情節(jié)敘事來說,就像一群實習編劇坐在會議室里一人一句硬攢出來的本子,玩高空木板接龍是吧?整個看下來覺得,為什么沒那么大本事,要攬那么大活呢?眼高手低,好大喜功的臭毛病為什么不改,好好好,糟蹋東西不遭天譴是吧?現(xiàn)在就請制作團隊和編劇答我四大問。

四問。

一問,軍帳監(jiān)軍上來便問“李白”,無鋪墊無解釋,中途吐蕃大軍逼境,仍然靜聽高適講課,哪里合情,合理?

二問,高適與李白數(shù)次相合相聚,數(shù)次離開,離開時,無動機無解釋,純工具人展現(xiàn)宴飲場面,主角人物性格呆板沉悶,用意何在?

三問,高適憶與李白其事其人,動輒評以“瀟灑自如”“不羈散漫”“我從未見過像他那樣的人”,這樣的詞出自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年人之口,(附賀知章在酒館評“謫仙人”語),畫面表現(xiàn)力與其評語失衡,除了讓人覺得尷尬幼稚肉麻之外,有何意義?

四問,制作組在預(yù)告里大肆宣揚的長安復(fù)原在哪里?它和古代任何一坊一式的區(qū)別在哪里?堆砌熱鬧場面,單調(diào)的建模,制作組真的有潛心扎實的調(diào)研嗎?盛唐氣象何在?詩中長安何在? 細節(jié)。

1,太白少年英氣,天縱之才。人物第一次出場,行卷吃癟(李白商人之子無世家大族引薦,黃鶴樓提詩吃癟(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提詩在上頭),有病是吧。人物高光不展現(xiàn)詩才,展現(xiàn)和高適兩個人相撲是吧,好好好,你這么整是吧。

2,李白求仙問道一節(jié),登名山大川,多么浪漫和中國美學(xué)的東西,這不大做特做動畫展示,想象《蜀道難》,省經(jīng)費做潑染水墨定格(我都懷疑是外包),我是圖你幾幅水墨畫嗎?該發(fā)揮特長做畫面展示的時候摳摳索索的,怯得很,用幾句詩對付一下。該省略留白的地方大做追逐戲,動作戲(請問李白追孟浩然一段在干嘛?李白和高適相撲是干嘛?裴十三和高適切磋又是在干嘛?)本末倒置,輕重不分。

3,《將進酒》,好,就說被捧上天的《將進酒》。拍名篇名作,我請制作組請個文學(xué)顧問藝術(shù)指導(dǎo)好不好,《將進酒》融合了詩人的灑脫,悲涼和超越的狂放幾種復(fù)雜的情感,它是一首低徊和高音節(jié)奏分明的搖滾。視覺上白鶴從水里起飛那一瞬還是出彩,但之后的星塵圖,游云霄殿,那都是啥呀,詩意上如何呈現(xiàn)悲涼,哀愁,激越,迷狂(而非灑脫),復(fù)歸悲涼(而非虛無)等層層遞進的情緒?制作者一定要有匹敵的雄心和才氣,才能真正實現(xiàn)這種艱難的圖像化,畫面呈現(xiàn)出來像是吃蘑菇的幻想然后復(fù)歸虛無,我很遺憾這一段沒有充分發(fā)掘音樂的表現(xiàn)力,音樂可以更觸及核心。

4,還是《將進酒》一場,吟詩做完。群像戲,中年失落,人生失意的氛圍,多好的戲劇空間,戲劇張力時刻,被情節(jié)安排李白和高適相撲,得,徹底砸了。我真是氣死了。這么好的戲劇時刻給你,你自己不珍惜

4.高適封節(jié)度使誅叛賊永王,李白站錯隊,被生擒。幾十年好友相見,卻是階下囚和座上賓。舊情與抉擇,想想看吧,這里面有多少戲可寫,更別說豐富李白政治站隊的歷史細節(jié),與夫人分離的江上告別(對于一個詩人來說,告別意味著什么)這三場戲,真真把我氣死,一場寫得比一場隨便,草草了事。編劇你要是沒有壓縮的能力,你就鋪展開來寫,這種把李白和高適都處理成呆子,傻逼,只能暴露出創(chuàng)作團隊的能力欠缺,丟人現(xiàn)眼。

5.揚州截舞女一場戲,本想展現(xiàn)灑脫放浪的形象側(cè)面,結(jié)果表現(xiàn)出李白的渾身匪氣,而無一點瀟灑翩然公子氣度(演古偶是分分鐘被噴死的節(jié)奏)舞女搶奪失敗,在船上就,就跳起舞來了?這情節(jié)安排合理嗎?尷尬嗎?想表現(xiàn)李白豪擲千金,可憐,畫面上隔得好遠扔了個錢袋子,落在船上,舞女去撿的那一秒,沉默震耳欲聾。我直接尬穿地面(沒錯,是我的水平會寫出來的場景)

諸此種種,這些小單元小結(jié)構(gòu),甚至它們在結(jié)構(gòu)來說就是不完整和殘缺的,所以它們既不能推動敘事前進,又不能外延情感鏈接篇章,拙劣的情節(jié)安排更遑論彰顯人物魅力。要命的是,他們在劇中俯視可見,美其名曰萬千細節(jié),群星璀璨。我評“眼高手低,好大喜功”便是源于此處,事實上,這種節(jié)奏上的硬傷是我觀影時最感到氣憤的。制作者甚至敷衍到不愿意把結(jié)構(gòu)單元表述完整。

除了四問和五個橋段之外還有很多的吐槽之處,太細節(jié)太私心甚至我具體到幀我都不滿意,不展開細講。嚴閣來說,這些都是具體到“技”的方面,再到大唐韻致,詩歌氣象,詩歌意象的把握,我更是說不完了,可能影片放了三小時,我得說六個小時,總的來說就是失望,非常失望(來自一個漢語言文學(xué)差生的深深怨念)沒辦法,盛唐的舊夢太宏大,李白的光環(huán)說不盡,你寫唐詩,盛唐,長安,李白,差之毫厘,就沒人會滿意。

寫了這么多,有沒有好呢。有的,唐詩被譜上曲之后演唱出來,非常驚喜,非常動聽,非常感動。那首《采蓮曲》,那首《早發(fā)白帝城》,悠悠從容,是唐人氣象,唐人樂章。很想聽他們唱《清平樂》。結(jié)尾高適書童念太白一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蹦钜痪洹秉S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片月,落梅花”多好呀。太好了。“畫面浮現(xiàn)長安燈火,女子們河邊浣衣,是我影片開幕前腦中幻想,學(xué)生歲月課堂想象——盛唐的舊夢一瞥。

End.好的,此刻發(fā)瘋拿出我那本巨厚的太白全集,用手靜靜撫摸。(讀不完的你別想啦?。?/p>

 4 ) 說說高適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吧

高適,字達夫(一字仲武),是唐朝時著名的邊塞詩人。

自古學(xué)而優(yōu)則仕,高適也是唐代詩人中做官做得最大的人之一,曾做到劍南節(jié)度使、淮南節(jié)度使這樣的封疆大吏?!杜f唐書》里說他“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在《別董大》里那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更是百代流傳、膾炙人口。

而除此之外,他在盛唐的文壇亦有不少朋友,他曾和王之渙、王昌齡在洛陽交游,留下“旗亭畫壁”的美談;又曾與李白、杜甫游于梁宋之間,見證過宗夫人與李白“千金買壁”的愛情故事。在天寶十一年時,高適與杜甫、岑參、薛據(jù)、儲光羲同登慈恩寺塔(即大雁塔),至今塔內(nèi)仍有詩文紀念此文壇盛事。

只是到了晚年,他寫給杜甫的詩里說:“……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蕭索之意,溢于言表,為何他會如此感慨呢?

(一) 家道中落與不得志的前半生

盛唐時的詩人多出身文官家族或世家大族,比如王維出身太原王氏、杜甫是京兆杜氏、岑參祖上是唐初重臣岑文本、孟浩然則是孟子后代等。但高適有點不同,他是武將家庭。

高適的祖父叫高侃(一作高偘),渤海高氏出身,是唐朝初年的大將,參與過唐高宗時期滅高句麗一役,也曾在北討突厥時擒獲突厥車鼻可汗。歷任衛(wèi)將軍、北庭安撫使、安東都護、左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等職務(wù),死后追贈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陪葬于乾陵。

雖然祖上有著這樣的家世,但在高適父輩時,已經(jīng)迅速衰落,高適本人性格拓落,家族衰落后在梁宋之間(約今河南)客居,習文學(xué)武,但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謀生手段。在二十歲時也就是開元十一年(723年)時曾去過長安求官無果,約二十八歲前,在宋州定居。

宋州,在那時還有個名字叫睢陽。

二十八歲,也就是開元十九年(731年),高適起身前往東北,投身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幕府,其時后突厥復(fù)國,奚、契丹依附后突厥,在東北與大唐為敵,而此時正值開元盛世,唐玄宗也有意開疆拓土。于是邊疆戰(zhàn)火不熄。

高適出身武將世家,在心中也是極為傾慕祖父當年馳騁沙場、縱橫疆場的風采。在東北這段時間,他見證了邊疆的風土,看到了將士們的熱血。作出了《塞上》《薊門五首》這樣的邊塞詩。

但在這里,他仍然不被賞識。

到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朝廷下令舉辦制舉,制舉是非常規(guī)性考試,所考科目與時間均不固定,高適的好友王昌齡就在前一年的博學(xué)宏詞科中及第。

這年所開科目是王霸科與自謀將帥科,已經(jīng)三十二歲的高適得知急往長安應(yīng)試,落榜。

此后十多年間,高適一直在梁宋之間漫游。

漫游的日子也并非全然虛度,在開元二十六年時,有故人從幽燕回來,帶回了一首《燕歌行》。喚醒了高適那顆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心,他眼前又浮現(xiàn)出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于是他也和了一首《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guān),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guān)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清人趙熙認為這是高適的第一大篇,這首詩寫邊防之重、軍令之急、軍士之苦、戰(zhàn)士之苦而將帥無知無恥,思婦之悲,最后化為終四句的悲憫贊嘆,實在是邊塞詩中的標桿之作,千古之下,讀之仍覺氣血翻涌。

在漫游的這段歲月或更早,高適與王昌齡、王之渙相交,留下了“旗亭畫壁”的美談。

開元年間,王之渙、王昌齡、高適三人在東都洛陽游學(xué);一日下雪,三人在市場的旗亭相聚小酌,推杯換盞間,有梨園樂伎十余人也來會宴。三人見狀,避席讓開。不久又來了四位艷麗生光的女郎,王昌齡就提議:“我們?nèi)司性娒谕猓y分高下。不如就聽聽這些歌伎唱歌,誰的作品被唱得最多,就算誰贏可好?”其他二人均表贊同。

第一位女郎唱道:“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王昌齡的絕句《芙蓉樓送辛漸》。他在壁上劃了一道。

隨后另一女郎唱道:“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這是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適也劃了一道。

又一女郎出場:“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span>這是王昌齡所做的《長信秋詞》的其中一首。王昌齡面有得色,再劃一道。

王之渙一首都沒有,頓覺面上無光,于是用手指著幾位女郎中最漂亮的一個說:“她唱的如果不是我的詩,我此生就再不與你們爭高下了;但若唱了我的詩,你二位就拜倒座前,尊我為師好了?!卑輲熢圃?,當然是酒桌戲言,不可當真,只是詩人的好勝心卻是做不得假。

不過這時也到了那位女郎了,只聽他一開口:“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span>這正是王之渙的《涼州詞》,他得意至極,就開始調(diào)笑王昌齡和高適說:“鄉(xiāng)巴佬!我說的沒錯吧!”三位詩人哄堂大笑。

笑聲驚動了梨園眾人,這時才紛紛明白面前之人是誰,于是請他們赴宴,大家喝了一天的酒,唱了一天的歌。

后來到了天寶三載(744年),這年李白遇見了杜甫,他們相攜同游梁宋,又遇見了同樣有詩名、同樣不得意的高適,這時李白四十四歲,高適四十一歲,杜甫三十三歲,三人遍訪前朝遺跡、古今名勝,采藥煉丹、飲酒作詩,好不快活。

一日來到梁園,三人在此宴樂,席間李白興起,在梁園白墻上題詩一首。

其后有一位宗小姐看到了這首詩,花了千金將這面墻壁買下來;

這位宗小姐大有來頭,她的祖父叫宗楚客,是武則天時的宰相。

再不久,這位宗小姐變成了宗夫人,也就是李白的第二位夫人。

這就是“千金買璧”的故事,這個故事中,高適和杜甫都是見證人。

(二) 逐漸起色的仕途與國家危難

時間來到天寶八載(749年),這年高適四十六歲了。仕途終于有了起色。

這年又開了制舉,是有道科,顧名思義,即是推薦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去做官。宋州刺史張九皋推薦他去應(yīng)試,這次高適終于及第。

但是。

這時在朝廷中掌權(quán)的人是權(quán)相李林甫,李林甫有個極為憎恨的政敵叫張九齡,而張九齡正是張九皋的哥哥。

于是李林甫大手一揮,打發(fā)高適回到河南,去封丘做封丘尉,這是個品級極低的小官,平常負責的也就是些地方治安、緝盜鋤奸的小事。

高適十分失望,過了不久,留下一首《封丘作》,飄然而去。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歸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yīng)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zhuǎn)憶陶潛歸去來。

據(jù)唐史大家黃永年先生的觀點,盛唐時的唐朝邊軍可分為東北和西北兩大集團,兩邊分別以安祿山和哥舒翰為代表人物,高適年輕時曾去東北投奔安祿山的義父張守珪。這一次,他一路向西,受到河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賞識,在他府中任掌書記。哥舒翰也上表朝廷,為高適搞了個左驍衛(wèi)兵曹的官職。雖然這個官職不高,但也屬于哥舒翰的親信了。

據(jù)《舊唐書》所言,哥舒翰任河西節(jié)度使約是在天寶十二載(753年),也就是說,高適在五十歲這年,仕途終于有了一點曙光。

但是。

天寶十四載(755年)的冬天,安史之亂爆發(fā),安祿山從范陽起兵南下,直取長安。

西北軍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守洛陽,可臨時招募的軍隊不敵邊疆的百戰(zhàn)之師。洛陽失守,玄宗聽信宦官邊令誠之言,冤殺高、封二人。安祿山則在攻破洛陽后登基稱帝。

這時已到了次年(756年),安祿山離長安只剩一座潼關(guān)。

這時哥舒翰其實已經(jīng)中風一年,一直在京休養(yǎng),但玄宗手中無人可用,于是詔令哥舒翰為帥,前往潼關(guān)退敵。高適則被拜為左拾遺,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仍然跟著哥舒翰,輔佐他守潼關(guān)。

哥舒翰眼見叛軍勢大,唐軍又多是新兵,遂依托山河之險,扼守潼關(guān),一面練兵,一面徐徐圖之。只是這時朝廷中掌權(quán)的是楊國忠,他既敵視安祿山,對哥舒翰也是厭惡居多;在他看來哥舒翰這樣按兵不動,終會有一天調(diào)轉(zhuǎn)槍頭來對付他,于是又多次向玄宗進言要哥舒翰出戰(zhàn)。

玄宗皇帝早已六神無主,遂逼迫哥舒翰出戰(zhàn);不出意外,唐軍在靈寶大敗,哥舒翰被俘投降。

長安危急,楊國忠召集群臣商討對策,群臣唯唯諾諾,只有高適主張緊急動員,動用宮廷錢財招募敢死之士、官宦人家的家丁子弟,死戰(zhàn)到底。然而玄宗早已嚇破了膽,不兩日,拋下群臣,慌忙出逃長安,奔向蜀中。

高適跟著動身。在河池郡趕上玄宗,玄宗其實對潼關(guān)戰(zhàn)事原因仍然不甚了了,向他問詢時高適直言不諱、慷慨陳詞。玄宗賞識高適的忠勇敢言,擢升他為諫議大夫。

在這一年的七月十五,唐玄宗行至漢中,不顧高適苦勸,發(fā)下詔令:封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lǐng)朔方、河北、河?xùn)|、平盧節(jié)度使;永王李璘為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西西道節(jié)度使;以及還有盛王李琦、豐王李珙的任命(不過他二人并未赴任,在此不細表)。

玄宗的用意是自己居中協(xié)調(diào),將諸子分別派出去平亂。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三天前,也就是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已經(jīng)在靈武即位,史稱唐肅宗,改元至德,遙尊他為太上皇。

一個月后的八月十二,肅宗的使者才來到成都,玄宗才得知自己“被太上皇”。八月十六,他發(fā)出詔書同意當太上皇,并表示國事只用告知他即可,待到收復(fù)長安,他就不問政事。

大約也是在這段時間前后,高適離開成都,去往肅宗行在。在這年的十二月,被肅宗任命為淮南節(jié)度使。

這時高適已經(jīng)五十三歲,終于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只是高適的人生中,最不缺的就是“但是”。

前文中提到的了高適的幾位好友,在這里提一下他們這時的去向吧。

王之渙在天寶元年已經(jīng)去世。

肅宗即位后大赦天下,此前被貶龍標的王昌齡得以還鄉(xiāng),大約是在這一年年底到次年來到亳州。

李白在廬山隱居,被永王看中,裹挾進入陣營。

杜甫還在亂離中,他會在次年四月前往鳳翔,投奔肅宗。

還有高適二十歲之后的居所宋州(睢陽),在次年會變成人間地獄。

(三) 知交飄零,自古忠義兩難全

在至德元載(756年)的九月,永王李璘到達江陵,應(yīng)玄宗令,就任他的四道節(jié)度使。一到江陵就招募了數(shù)萬軍隊。并讓謀士韋子春三次登門,使李白入幕。

按玄宗的設(shè)想中,李亨在北方平亂,永王則掌握富庶的江淮,為李唐王室提供錢糧。相互配合,共度時艱。

可永王的左右不這么想,他們覺得這個時局應(yīng)該參照四百多年前,永嘉年間的晉室南渡。

當時西晉八王之亂后,五胡亂華,北方生靈涂炭?,樼鹜跛抉R睿本來只是宗室旁支,但因早入江東,取得士族支持,在懷愍二帝遇害后正式即位,占據(jù)半壁江山,即是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如今也是胡人(安祿山)亂華,北方生靈涂炭,就應(yīng)該趁此機會先據(jù)江東,然后圖謀大位。

也許在永王看來,那我奉父皇之命,就是有父皇撐腰。不必在意皇兄這個自行繼位,名不正、言不順的皇帝。

但永王之事終究還是傳到肅宗這里。十二月,肅宗任高適為淮南節(jié)度使、來瑱為淮南西道節(jié)度使,兩人與江東節(jié)度使韋陟呼應(yīng),圍堵永王。

永王毫無退意,也是在十二月,他率水軍“東巡”,而李白也在此期間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以壯聲勢。這里引用兩首: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之二

謝安石即東晉名相謝安,李白以他自比倒也不算啥。但他將時局比作永嘉年間,就難免政治不正確,令人詬病了。

祖龍浮海不成橋,漢武尋陽空射蛟。

我王樓艦輕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之九

文皇一詞,在唐代特指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祖龍即秦始皇。李白拿秦皇漢武及唐宗三人來比永王。至少很難再說他對永王的野心是一無所知了。

高適與另外兩位節(jié)度使會于安陸(這也是李白第一次婚姻時的安家地)。戰(zhàn)前,高適寫下《未過淮先與將校書》,攻心為上,讓永王軍隊早日歸順“使絕永王,各求自白”。其后永王軍軍心大散,再無大動作。

到了至德二載(757年)的二月,唐軍進駐瓜步,與永王軍交戰(zhàn)。永王軍一戰(zhàn)即潰,永王被俘,隨即被江西采訪使皇甫侁所殺。

李白則在潯陽被俘,身陷囹圄;他面臨的罪名極可能是叛亂造反,封建時代,就是死罪起步,上至夷族。

李白下獄后,得知高適正是唐軍主將,托人來了一首詩給高適(《送張秀才拜謁高中丞》),希望他能出手相救。

高適未作回應(yīng)。

宗夫人不愧是宰相后代,她親身前往拜訪高適,希望他能營救李白。

高適閉門不見。

很難評價高適的行為。一方面,他一生仕途艱難,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這個位置,求穩(wěn)自是上上策;而此事是李唐皇室兄弟鬩墻,自玄武門起,皇位上那個人最提防的,往往也是自家骨血。但另外一方面,他這么做,也無異于斷絕和李白的交情。

最后李白終于獲救,死罪免去,流放夜郎;蒙赦原因各有說法,但都與高適無關(guān)。此后也并未再見到有高李二人來往的記載。

這時叛軍也在攻打睢陽,高適無法分身,寫下《與賀蘭進明書》、《與許叔冀書》,欲請河南節(jié)度使賀蘭進明、河南都知兵馬使許叔冀援助睢陽。

或許高適并不知曉,睢陽守將張巡也派南霽云向賀蘭進明與許叔冀求救,只是他們均選擇按兵不動。

張巡困守孤城,與叛軍激戰(zhàn)大半年,彈盡糧絕后“人相食”,到這年十月城破,城內(nèi)人口由數(shù)萬人變?yōu)閿?shù)百人。

也不知道這些死去的人中,有多少曾是高適的相識,有沒有高適的親人。

高適的好友王昌齡在這年來到亳州,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亳州也在睢陽附近,這年中新的河南節(jié)度使張鎬上任后曾勒令閭丘曉援助睢陽,但閭丘曉未有行動。

事后,張鎬欲以貽誤軍情杖殺此前畏敵不進的閭丘曉,閭丘曉以家中有親待養(yǎng)求情,張鎬冷笑著不允:“王昌齡的親人,又該由誰來養(yǎng)呢?(“王昌齡之親,孰與養(yǎng)之?”),遂杖殺之。

在至德二年這一年,高適坐上了節(jié)度使的高位。但也是在這一年,故交反目、朋友遇害、家鄉(xiāng)涂炭。

前文中提到的故人,還剩一個杜甫。

跟上面那些人比,杜甫可以說是幸運多了,他在這年四月投奔肅宗,任左拾遺。但因營救房琯觸怒肅宗,終被貶華州;隨后自行去官,漂泊蜀中。

高適的仕途也談不上順利,他因敢言被賞識,也因敢言被宦官李輔國排擠。先是改任太子詹事,在乾元二年(759年)為彭州刺史。同年底杜甫來到成都,高適得知后寄詩問訊,贈送糧食。到上元元年(760年),高適改任蜀州刺史(今四川崇州),杜甫得知后,趕去看望他。

到上元二年(761年)的正月初七,也就是人日這一天,五十八歲的高適寫了一首詩(《人日寄杜二拾遺》),寄往杜甫所在的成都草堂。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yù),心懷百憂復(fù)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不知為何,杜甫并未在當時讀到這首詩,在九年后的大歷五年(770年)正月才在整理書卷中看到,“淚灑行間,讀終篇末?!?/p>

這時高適已經(jīng)去世五年了。

作者開了個公眾號:“月球上的詠嘆調(diào)”,主要寫歷史小故事,歡迎大家關(guān)注。

 5 ) 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看《長安三萬里》之前,我特意讓自己放空,沒有看任何劇情簡介和評論,只知道這是一部追光制作的關(guān)于“長安”的電影,這種感覺很棒,因為沒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困擾我,當大幕徐徐拉開,等待我的都是驚喜。原來,這是一部講述我國大詩人李白的動畫片,片中還有各種我童年時候耳熟能詳?shù)拿?,杜甫、王維、王昌齡、孟浩然、崔顥,還有那個雖然讀得不多,但卻和李白很要好的高適。電影浪漫、豪情壯志、氣勢滂沱,整整168分鐘的大唐盛世,而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是從一場安史之亂開始的。通過李白和高適的曠世友誼,牽扯出那個時代的風云詭秘,當一切化為塵煙,能留下來的,只有文字,只有詩。

很喜歡這一款海報

“寫詩”,是那個時代人人都會的事。大家以詩會友,以詩代信,在那個沒有電話、沒有網(wǎng)絡(luò)的年代,人們的聯(lián)絡(luò)唯有文字。所以在片中,李白和高適動不動就許下一個十年之約,在這十年中,可能完全沒有聯(lián)絡(luò),等到需要彼此相見的時候,就徒步、騎馬前往,其中的歲月,見字如面,讀詩如見人。在古代,等級階級還是非常嚴苛的,比如官宦子女會有更多的機會、資源,而商人之子就屬于下民,連投考功名的資格都沒有,但是唐代還是屬于比較開放的年代,當權(quán)者并沒有剝奪大家寫詩的權(quán)利,如果你有才華,詩寫得好,廣為流傳,馬上就可以出名,而這樣的名氣也可以帶來有權(quán)之人的賞識。李白,正是這樣一個例子。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別名李十二,號稱“詩仙”。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靜夜思》就算過多少年都不會忘的,一是因為他簡單易懂,二是因為李白只用短短的五言絕句就描寫出了一個旅居在外的孤獨的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我想,真正的大師就是這樣,他可以做到雅俗共賞,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對應(yīng)的情感共鳴,而李白正是這樣一個大師。

青年時期的李白

電影用李白和高適的關(guān)系作為引子,描寫了初唐、大唐和中唐三個時期的文人墨客以及政治風云。私認為,編劇創(chuàng)造的這個結(jié)構(gòu)很妙,因為任何一個時代的文人都不可能脫離那個時代而存在,任何一點風波都可能引起不小的動蕩。李白和高適年齡相仿,相識于青年時期,兩人都空有一身本領(lǐng)卻毫無施展的地方,正可謂是報國無門,無人賞識。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兩人的家世都不算顯貴。李白雖然挺有錢,但無奈只是商人之后,高適,雖然祖上有點名望,卻因為家道中落,早就不受人待見。李白是個大才子,希望通過行卷來取得功名,而高適,從小都不喜歡讀書,好在習得一身好槍法,一心只想從軍。兩個空有豪情壯志的青年一見如故,就這樣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李白和高適

對于李白,我們都是很熟知的,但是高適,知道的人確實不多,小時候讀他的詩也少,因為他多為武將,寫詩也比較晚,他和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他的前半生窮困潦倒,五十歲以后才取得功名,因安史之亂嶄露頭角,成為一方大將。其實,高適本質(zhì)上和李白還是不同的,雖然他家道中落,但說到底,也是個官三代,政治頭腦要比李白好得多,而李白,在政治上,基本就是個“小白”,非常天真,而且他桀驁不馴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他們倆能進朝廷效力,都是因為舉薦,之前說了,因為階級差異,他們通過科舉為國效力的機會幾乎為零,所以,只有他們足夠優(yōu)秀,才能被舉薦。而他們的命運,卻朝著反方向而去,高適被舉薦有道科后,從此仕途榮耀,一路披荊斬棘冉冉升起。而李白被舉薦并被唐玄宗任命為待詔翰林后,卻是人生仕途最輝煌的時期,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甚至被趕了出來。這一部分在電影中也有體現(xiàn),李白最輝煌的時候就是在長安,和胡姬跳舞,眾人飲酒作詩那段,這段歷史上應(yīng)該真實存在過,所以很多影視劇都會拿來表現(xiàn)“大唐盛景”。在這段全劇的高潮段落,李白和眾詩人在“比詩”,在一根平衡木上當場作詩,作不出的就要掉到下面的酒池中,以示懲罰。當時高適還是一個沒怎么見過世面的鄉(xiāng)巴佬,大把時間都在鄉(xiāng)下的梁園度過,來到長安找李白,哪見過這等場面,當場就被嚇傻了。在場的詩人都是現(xiàn)在叫起來響當當?shù)娜宋?,什么杜甫、王維、王昌齡、孟浩然、崔顥,都是李白的座上賓,可見那時候李白有多么風光得意??上?,官場如戰(zhàn)場,李白在長安呆了短短兩年,就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了。

青年時期的高適

自此,李白對功名利祿好像徹底死心了,一心問道。其實,比起他在長安的那些日子,我更懷念的是他在揚州,在梁園,和高適一起玩相撲、喝酒作樂的日子,李白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他特別愛笑,也愛喝酒,他愛游山玩水,是一個十足的“浪子”,他哪里適合長安那個官場呢?電影很好的體現(xiàn)了李白的性格特征,從他青年時期到他的中年,甚至老年,李白的天真無邪、浪漫主義一直沒有變過。全劇的高潮是那一段超現(xiàn)實的描寫,在看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想,要如何體現(xiàn)李白的那首《將進酒》,因為這是我最喜歡李白的一首詩,這首詩氣勢滂沱,空有滿腹才情卻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躍然紙上,李白借酒消愁,悲憤與抗爭,失望與自信交織在一起,情感如江水般傾瀉而出,讀來激昂萬丈又潸然淚下。看了下主創(chuàng)的采訪,說這一段的創(chuàng)作就花了整整兩年時間,用眾詩人坐在白鶴上飛進幻彩斑斕的天空中象征了思想的升華,這時候,唯有酒,唯有詩讓他們超越世俗的功名。我想說,值得,值得這么好的段落,是整部電影的華彩,升華了整個主題。李白和一群詩友坐在一堆篝火旁,此刻,沒有胡姬跳舞,沒有金碧輝煌,因為他們早已不是權(quán)貴高官的座上賓,而是一堆落魄的文人騷客。從某種意義上說,文人縱使再有才華,也不過是政治家的一顆棋子,隨著時代的變遷沉浮,這是可悲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文人又不僅僅是權(quán)貴的玩物,因為他們的作品可以流傳千年。在這里,我要高聲朗誦這首《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blockquote>

是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李白,正是有這樣的自信,才能在這浮浮沉沉的人世間活著,他不拘小節(jié),不拘禮儀,他可以為了功名利祿入贅當個上門女婿,也可以為了求仙問道在酷暑下圍著祭壇走了一圈又一圈,他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高適,在性格上和李白有著很大的不同,他更沉穩(wěn)更傳統(tǒng),比如他完全不能接受李白入贅,覺得這是非常丟人的,這是他和李白的第一次沖突,高適也不喜歡夜夜笙歌、喝酒買醉,他更喜歡過健康的生活,釣釣魚讀讀書。這也為后面他們不同的選擇埋下了因果。

曾經(jīng)的李白和高適,在田間練武

安史之亂是一切的起點,因為安史之亂,他們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高適投奔了老皇帝玄宗,杜甫投奔了新皇帝肅宗,李白則投奔了永王李璘。所以說李白這個人天真嘛,就因為永王三進廬山邀請他出山,他就以為遇到了明君,還意氣風發(fā)地寫了《永王東巡歌十一首》歌以詠志。永王是誰???永王對于正牌君來說就是個逆臣賊子,叛亂沒有持續(xù)多久,就被高適平叛了。這一下,高適和李白徹底站在了對立面,無論之前是多么好的朋友,在政治面前,只能妥協(xié)。幸好,電影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無論歷史怎么樣,高適和李白還是最好的朋友,高適還是在暗中幫助了李白,讓他免于牢獄之災(zāi)、性命之憂。

自此,電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幾乎完美的故事,用一場戰(zhàn)爭穿針引線,在老年高適的講述中,回憶李白這個人,以及大唐時期的這些大詩人、大豪杰。最喜歡劇中“詩板”的創(chuàng)意,無論在絕美的黃鶴樓,還是在戰(zhàn)場的休息站,都有“詩板”的存在,大家只要想抒發(fā)情感,就可以上去寫兩句。正是因為這樣,唐代才是一個人人都會寫詩的年代啊!在黃鶴樓上,李白想要寫出古今中外最好的詩句,但是當他看到崔顥的那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詩句詩,他沉默了,原來才子也有惜才的時候,崔顥的這首《黃鶴樓》確實寫得太好,幾乎無人能比,而李白,也在心中默默立下誓言,總有一天,他也要寫出這么好的詩,題在這詩板上!

黃鶴樓的建模還是蠻美的

我愛李白,我愛長安,更愛唐代,這個可以讓人人都寫詩的偉大時代。電影的最后,當那些描寫“長安”的詩句出現(xiàn)的時候,我又禁不住流淚了。唐詩多美??!我們古代的瑰寶,我想再一次讀出那些詩句,背誦那些詩句。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blockquote>
老年李白更得我心吶

 6 )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二刷《長安三萬里》,看完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靜

上次在追光公司內(nèi)影院看的,看完的感受就是想痛快哭一場,不是傷心,而是胸中鼓蕩著一種從未有過的復(fù)雜情緒——

終于有一部如此的國產(chǎn)電影,它帶給了我諸多從未有過的一種觀影體驗

這部168分鐘的動畫電影,講高適回憶中的李白,用1300多年前的家國巨變中,一群性格各異、充滿才情的文化巨人的故事,從而讓2023年的我第一次通過一部電影找到了自我身份認同,這是我在看之前絕對想不到的

很重要的是,透過銀幕,讓我看到了曾經(jīng)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上的高貴

千百年過去,物是人非,只要詩還在,書還在,中國人的精神,就會一直在

我進入電影行業(yè)20多年,真是《霸王別姬》以來,我第一次覺得這是一部真正中國人的電影,別說西方世界,日本,韓國,越南,這三個漢字文明的東亞國家也拍不出來,我很開心,也有些激動,更多是電影中盛世轉(zhuǎn)亂世的現(xiàn)實惆悵,可真是「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啊

追光動畫,十年,等來這部《長安三萬里》,十年,應(yīng)該就是為了這部電影吧,前面所有的坎坷都值了

期待下一部拍宋朝,拍李清照吧

這部「長安」我會去看第三遍

更多觀后感,聽這一期我的單口播客吧

視頻播客#關(guān)雅荻吾愛西尼馬# Vol.005《長安三萬里》??http://t.cn/A60P5z9c

本集主要內(nèi)容:

1、從未有過的國產(chǎn)電影觀影體驗——欲語淚先流

2、影片三處高光動人之處

3、1300年前中國的「人類群星閃耀時」

4、一切都在細節(jié)中

5、「追光動畫」的身份認同與傳統(tǒng)價值再創(chuàng)造——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告白

6、小結(jié):欲語淚先流的原因

 短評

高適的形象塑造的非常穩(wěn),半生不順不自棄,掌權(quán)得勢不欺人,處置站錯隊的老友忠義兩全,在權(quán)利斗爭的漩渦全身而退,追光這次用心寫劇本了(但他家可以做的更好,光膀子摔跤一次就夠夠的了,究竟是誰想看兩個小老頭端著啤酒肚玩相撲?全員小短腿怎么回事?

8分鐘前
  • 瑾朵朵
  • 力薦

看了點映。長安三萬里這一名字雖豪邁,卻大篇幅都是講述詩人們的懷才不遇,王朝的危亡衰落。希望家長謹慎帶孩子來,六七歲的孩子還是很難懂得影片的歷史背景與精神內(nèi)涵。影片可能對大部分普通人稍顯乏味,很多成年觀眾都玩起了手機,大家謹慎觀看。影廳內(nèi)孩子朗誦詩篇的聲音讓我有些感動,希望這部影片能為他們埋下中國文化與詩詞的種子吧!大中華便是我們的長安,詩詞與中華文化便是華人一生的三萬里長路。

10分鐘前
  • Cealar
  • 推薦

總體觀感不錯,8/10。高家槍法,只為上陣殺敵!長安三萬里更像是高適個人傳記,其青年中年老年的人生軌跡特別完整。雖然影片是以高適的視角,帶來了盛唐詩人群像,但其實很多角色發(fā)揮空間有限。全片重點描繪的就是高適自己,感覺片方非常重視這個角色,反而李白的戲沒那么精彩。168分鐘,前兩個小時比較平淡,高潮來的太晚也太短,高適這個人物塑造是最完整,最真實的,特別喜歡。片中融入的很多唐詩設(shè)計也不錯,看得出片方下了很多功夫。將進酒那個段落以及高適戰(zhàn)場部分非常震撼。

15分鐘前
  • 輕嶼繁塵
  • 推薦

難看的要命,混亂的敘事系統(tǒng),時而像重溫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青春期噩夢,時而像身處商務(wù)飯局被迫忍受中年男酒足飯飽后的吹捧說教,中間還穿插著黑皮體育土狗Vs文藝浪蕩奶狗的擦邊同人文,人物單一的性格面向被翻來覆去劃重點,構(gòu)成空洞的宏大敘事,令人呵欠連天坐立難安。

16分鐘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高適像李白放在老家的糟糠妻。

19分鐘前
  • 莫非雨
  • 還行

國漫早該作這一曲絢爛詩篇,且《將進酒》一節(jié),就滿足了我對盛唐“浪漫主義”的全部幻想。

22分鐘前
  • 壹安2
  • 力薦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知道 不是動畫片就適合小孩子看 尤其是三個小時的動畫

25分鐘前
  • 姜澀琪開得勝
  • 推薦

我們都是高適,天資平庸,相貌一般,無過人之才,學(xué)習也努力但成效不大,在人群里永遠是默默無聞的角色,我們都愛李白,他們是天才,毫不費力就讓我們無法企及,衣袖輕拂便風華絕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我們只能輕嘆一聲,收起艷羨之心,壓住青云之志,清修于梁園,靜等內(nèi)心錦繡噴薄而出的那一刻。我覺得這個電影主角不是李白,不是三萬里長安,而是高適,一個天資最平庸的人做到了詩人最高的功業(yè),但卻普通人能達到之處,而李白、杜甫、王維,他們是耀眼的星辰,讓我們贊嘆宇宙的廣闊無窮。

29分鐘前
  • 落雪候鳥
  • 力薦

若凡人大多有一個文人夢,那文人皆有一個大唐夢,大唐夢須得發(fā)生在長安。誰不想琴棋書畫詩酒花,意氣風發(fā)疾仰頭策馬。終于有一部動畫電影,帶你我回去這一段獨屬國人的驚艷而厚重的風流印記。它將浪漫主義渲染達了極致,將人生寄望抒發(fā)到了巔峰,將笑淚哀愁詮釋進了心腸,也將抱負情懷展現(xiàn)出了深邃??煲馍倌杲K換白頭,多少知己生老死別,那些熠熠發(fā)光的名字:高適、李白以及杜甫、王維們,永恒留于皎皎星河之中,便是值得。今人望見古時月,古意幽幽照今人。電影有一種樂觀豁達的況味,那便是即使人生如朝露轉(zhuǎn)瞬即逝,即使人生艱難坎坷憾事處處,即使回憶一生無法做到落棋無悔,卻仍落拓笑看凡軀老去,一路追尋心中信念且理想不滅。這大概是它想傳遞給今時你我的一種活法力量。

31分鐘前
  • 不良生
  • 推薦

全片最點醒我的一句話是高適對李白投靠永王的那句評價:“人生暮年,急中出錯。”

36分鐘前
  • Wukong
  • 力薦

終于懂了“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之情”不是簡單的一個答案

40分鐘前
  • 單身就很快樂啊
  • 力薦

片子很長,長到將近三個小時,長到身邊有小朋友已經(jīng)坐不住了,片子很短,短到王維張旭李龜年也只能匆匆一瞥,短到裝不下李白高適以及盛唐燦爛的幾十年,前半場鮮衣怒馬少年郎與烈火烹油極盡繁華的盛唐,后半場前途困窘的中年人和高樓傾覆滿目瘡痍的河山,將進酒把片子推上的貌似是高潮,更是無限悲涼,好在悲涼后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1分鐘前
  • momo
  • 力薦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寫作文,就多引用名人名言,電影把這一得分技巧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42分鐘前
  • Fahrenheit451
  • 還行

那些年少時囫圇吞下的詞句,卻在某時某刻擊中了你。

46分鐘前
  • 蒼月落西林
  • 推薦

講高適,講李白,講壯志難酬,講家國情懷,更講大唐隕落。(i人和e人數(shù)十年的友誼真的很好磕)

48分鐘前
  • 自來卷momo
  • 力薦

哥舒翰,未降。

51分鐘前
  • lemoncookie
  • 力薦

詩在,書在,長安就在,只要我們一直閱讀,一直流傳,文脈在文化也就一直會存在,雖然劇情有些流水賬,但最后拔高做得相當?shù)拇列?。高適和李白的每一次就此作別,以及三次相撲,都是兩人命運的轉(zhuǎn)折點,也是友情的轉(zhuǎn)折點。相比起此前華麗的特效,反而覺得這次平實了很多,最驚艷的是《將進酒》。一直覺得歷史片的意義就在于,能讓那些教科書上的字,不再是“全文背誦”的命令,而是將盛世和亂世中懷才不遇的血與淚拍出來;能讓教科書上歷史人物的那些黑白畫像,不再只是上課時無聊打發(fā)時間涂涂畫畫的表情包插圖,而是拍出鮮活的浪漫的,跨越再漫長的時間也能讓我們共感的,成仙前的那個人。

52分鐘前
  • Xaviera
  • 推薦

不適合12歲以下類人觀看,理由如下:1想象力豐富,墓前祭酒,指酒為尿;幾人喝醉躺在地上,說人死了;李白大笑時大喊“跟瘋子一樣”。2熱心,幫電影人物對詩、跟作者本人搶著背詩。3勤勞,隨機挑選幸運觀眾提供背部按摩服務(wù)。4專注不足但精力旺盛,電影時長過長,注意力被榨干,于是后半截開始聊天、跑來跑去、玩游戲、大喊大叫。5不吝夸贊,每到炫酷鏡頭就是“好6啊”、“牛b”。以下為影評:略流水賬,后半段比前半段好看,畫面可以。幾處伏筆收的不錯,人物塑造有。李白為謫仙人,高適為世間人。再多虛華在高適眼里始終是浮光掠影,然其被世事壓制半生卻不曾任命運裹挾,終大器晚成。以下為吐槽:人腿那么短,為啥馬腿也那么短?!搶舞姬那段不適,把人當個物件。入贅把你委屈的,利用老婆求功名,你好清高好主貴?

55分鐘前
  • Blue
  • 還行

國內(nèi)的動畫電影一直在探索自己的風格,這幾年已經(jīng)在中國風的傳統(tǒng)美學(xué)上做出了中國特色,而《長安三萬里》不僅在美學(xué)方面做了突破,劇本風格方面也開辟出一種不一樣的中國敘事。它的敘事像是展開了一條長長的歷史畫卷,用傳統(tǒng)故事片的方式,不疾不徐地娓娓道來。不搞那些亂七八糟的類型片段子,就是專注于講一個故事。故事主線是高適和李白長達一生的友情,以他倆為圓心,輻射出一眾同一時期的文人墨客,勾出了大唐盛世的另一番景象。大唐盛世背后這一群報國無門、郁郁不得志的年輕人,用兩個半小時道盡人世滄桑人情冷暖。安史之亂之后,亂世帶來了報國和晉升的機會,卻也讓這一代人中的大多數(shù)都葬送了性命。長安三萬里,竟然是這樣的長安!

59分鐘前
  • 褻瀆電影
  • 推薦

這次應(yīng)該不會有人再說追光劇本不行了吧 獨屬于中國人的歷史浪漫 這就是中國動畫的新史詩

1小時前
  • 北緯詩人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