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所有電影和電視劇的上映順序,星際迷航是先有電視劇再有電影: 《星際迷航:囚籠》試播集 《星際迷航:原初》29集 《星際迷航:原初》第二季26集 《星際迷航:原初》第三季24集 《星際迷航:動畫版》16集 《星際迷航:動畫版》第二季6集 星際迷航:無限太空 星際迷航2:可汗怒吼 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 星際迷航4:搶救未來 《星際迷航:下 一 代》26集 《星際迷航:下 一 代》第二季22集 星際迷航5: 終 極 先 鋒 《星際迷航:下 一 代》第三季26集 《星際迷航:下 一 代》第四季26集 《星際迷航:下 一 代》第五季26集 星際迷航6:未來之城 《星際迷航:下 一 代》第六季26集 《星際迷航:深 空 九 站》20集 《星際迷航:下 一 代》第七季26集 《星際迷航:深 空 九 站》第二季26集 《星際迷航:深 空 九 站》第三季26集 星際迷航7:星空奇兵(斗轉星移) 《星際迷航:重返地球(航 海 家 號)》16集 《星際迷航:重返地球》第二季26集 《星際迷航:深 空 九 站》第四季26季 《星際迷航:重返地球》第三季26集 《星際迷航:深 空 九 站》第五季26集 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 《星際迷航:重返地球》第四季26集 《星際迷航:深 空 九 站》第六季26集 《星際迷航:深 空 九 站》第七季26集 《星際迷航:重返地球》第五季26集 星際迷航9:起義 《星際迷航:重返地球》第六季26集 《星際迷航:重返地球》第七季26集 《星際迷航:進取號》26集 《星際迷航:進取號》第二季26集 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 《星際迷航:進取號》第三季24集 《星際迷航:進取號》第四季22集 星際迷航11 星際迷航12:暗黑無界 星際迷航13:超越星辰 《星際迷航:發(fā)現號》15集 《星際迷航:發(fā)現號之短途》4集 《星際迷航:發(fā)現號》第二季14集 《星際迷航:發(fā)現號之短途》第二季6集 《星際迷航:皮卡德》10集
系列里少見的性暗示和純粹器物崇拜,借禁忌的謎底落到實處
半年前追完驚艷四座的《奇異新世界》后,我沒看過星際迷航的任何作品。此番在大銀幕觀賞4k翻新的導剪版的《無限太空》,結果成了本年度最佳的影院體驗。
盡管多達13部電影,大銀幕仍不是星際迷航的主場;粉絲群體的觀念是,無論從整體品質或在canon里的構成,st系列電影都不及已橫跨半世紀,數量超過八百集的小熒屏敘事。結果就是,除了新世紀的開爾文三部曲,此前我只照著網絡輿論看了《可汗之怒》,《第一次接觸》,以及講述世代更替的《斗轉星移》。
一個原因是電影敘事與廣播電視單元劇在格式上的巨大差異:前者除了鼓勵人物深刻的變化和成長,也更看重事件的推進和首尾狀態(tài)的區(qū)別;但由于電視劇在canon里無可爭議的地位,創(chuàng)作者面對故事時間上同步的電影時又被限制拳腳(這點參考名探柯南)。
解法也有?;蛳馢J那樣另起爐灶,借科幻的殼玩其他時間線的”未來“神話;或者像《可汗之怒》那樣,找回劇集中仍有戲劇潛力的支線,大刀闊斧來個徹徹底底的收尾。
巧的是,這幾部口碑好的系列電影都展露編劇為了大銀幕敘事改編st的意圖。除了危機的升級和景觀式場面的加入,科幻的構想和概念顯著讓步于角色弧線和事件/狀態(tài)的變化。觀感上,它們更接近為人熟知的好萊塢主流作品,只不過背景被設置成距今百年的未來人類文明。
《無限太空》作為系列的首部電影,并未跟隨這樣的改編思路。它更像把單元劇一貫有之的兩集“大事件”敘事,移植到了銀幕上。事實確實如此,本該接棒原初系列的第二部星際迷航劇集Phase II臨時被砍,而那部暗藏著弗洛伊德文本的試播集In Thy Image則被改編為電影《無限太空》。幾位新加入的配角,也如同客串演了兩集電視劇來了又去。
故事起自三艘炮灰級克林貢戰(zhàn)艦被一團星云狀的不明物輕松剿滅。星聯隨即得知該不明物直奔地球而來。在企業(yè)號又又又又又又一次成為該距離內唯一能攔截不明物的星艦后,本已升官admiral,平日閑坐辦公室的Kirk艦長,果斷奪回他的艦長椅,出發(fā)解除危機。
很大程度上,故事遵守這st單元劇大事件格式:危機(謎團)出現 - 遭遇謎團 - 通過科技解謎,了解未知事物真相 - 解除危機??v使人物有所變化,它們都依附于求知和解謎的主線,作為事件進展的結果出現。
該類劇本里,謎團的構想和揭曉很大程度決定了故事的質量,上可令人驚嘆腦洞大開,下則俗至半程看到結局。不劇透地說,歷經了第二幕的接觸未知物,《無限太空》的謎團揭曉在第三幕中相當過癮。妙極的是,最終轉折的鋪墊不需要影片或者星際迷航系列內的文本完成,所以真相的揭曉水到渠成,且于幾位主角經歷的主題有能指的契合。作為科幻尤其是星際迷航的喜愛者,我對這個結局一本滿足。
片子稍乏力的部分在于前半部的陳舊的人和物,比如Spock難以與自身人類情感的那一半和解,深空里機械和意識的結合。更廣的科幻作品不提,這些都是星際迷航長久以來用到的主題和元素。前者是整整三季原初系列,甚至開爾文三部曲都探索的人物核心;后者在原初系列的The Squire of Gothos,The Next Generation的首播集Encounter at Farpoint都有類似設計。俗套元素的堆積使第二幕顯得啰嗦,科幻讀者或者st的粉絲多少要有疲倦感。
文本層面,《無限太空》有系列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純粹器物崇拜和性暗示。Kirk登艦和企業(yè)號進入未知物內核(上圖那朵象征意義極強的巨型太空菊花)的兩個片段,每個都花近五分鐘,配合各式遠景特寫和太空慢搖,細致入微地展現未來機械的每一處。由于未知物的美術缺少細節(jié),徒有抽象的視覺pattern,很多時候像在看慢節(jié)奏實驗短片的晦澀畫面。而這所有的缺陷和荒誕又借結尾的真相落到實處:隱含的父女亂倫,然后由企業(yè)號(人類)帶來新的生命形式。我自己對精神分析的了解有限,但在一時的回想后,也能感受該片用禁忌的欲望來解答存在危機的嘗試。
除了自成一體的敘事,標志性對人類文明的樂觀評估,以及令人拍手叫絕的構想和反轉,《無限太空》是系列內有更深遠的文本野心的作品;倒是因為晦澀的視覺體驗,有待優(yōu)化的敘事節(jié)奏,使其在粉絲群體內也難獲得更高的評價。
最后提個小故事。兩年前聽過一堂電影課,課上講師告誡學生們:你們的電影里,角色們不要除了walk and talk, 就只會sit and talk,這樣的作品會很無趣。我當時想的是:可星際迷航呢?
事實是疫情以來,我感謝它。這個只會sit n walk n talk,打戲一度可笑到只有palm punch的系列,在隨時都可能崩塌的現實里,以單元劇獨特的(每集結尾的)穩(wěn)定和秩序給了我一種莫名的安心感,也讓人時不時想象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看點是一群棉毛衫對初登場的高貴華麗sopck花癡,spock作神圣不可侵犯狀+Jim不顧醫(yī)生阻攔握小手。
8.0/10 分。初看,重制版藍光。系列的第一部電影。最開始快2分鐘都是音樂,沒有圖像。加上字幕,3分鐘半鐘才正式開始。特效還是比較差,年代在這里,四十年前了。。。人物近景啥的,修復得還非常不錯。。。沒看過原初系列電視劇集,也沒看過最初的動畫,找了個老動畫版本也沒有中文字幕。。。只看過最新的幾部電影。感覺那已經是花里胡哨的動作片了。。。老演員基本上都不認識,只認識威廉·夏特納,《波士頓法律》里的逗比色老頭律師。。?!缎乔虼髴?zhàn)》是1977年,早兩年。
威者融合了迪卡與伊莉雅的人性,變成一種嶄新的生命形態(tài),心滿意足地離開地球,繼續(xù)它無盡的宇宙探險。地球的危機也就此化解
在當時來看這電影應該和今日的阿凡達一樣了吧……其實情節(jié)很簡單,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了特技的展示。TOS沒看完就直接來看電影是個錯誤的選擇……故事銜接不上,而且覺得大家都突然蒼老了好多。SPOCK躺在病床上和艦長緊緊相握的時候真是太美好了。
“探索未知”的精神其實可以算作一種神秘主義,也可以說是對于未知事物形而上的思考。在那個特技制作剛起步的時代,科幻片更多承載了人類對未來的哲學思考,可技術日趨成熟的今天,卻只為了帶給人視覺沖擊(辯證思維可說為了引爆人的想象力),《銀翼殺手2049》的迷人之處也在于其“復古”的氣質。
為何有差評?
沖著《生活大爆炸》和去年11集的復蘇才讓我打算看看這個系列片。瑰麗的外太空和企業(yè)號都顯示了非常高的美工。但是總體顯得太過冗長,即便是羅伯特.懷斯導演。克林貢人物的造型也像塊大腫瘤~可能真如chris所說,負數集比單數集要好看吧
雖然我睡著了兩次,但最后清醒過來看完還是很激動
竟然是一部用嘴巴演的一部科幻電影,企業(yè)號在太空無限翱翔,我也跟著神游了,倒是藝術指導很棒,羅伯特·懷斯這是要拍出太空哲學片嗎?★★★
Star Wars本質上還是披著科幻外衣的陰謀斗爭,Star Trek系列才是人類對個體和宇宙探索、技術發(fā)展和人工智能的浪漫想象?。S:發(fā)現近期片單日益Sheldor化。
都說雙數集更好看,但這部作為開篇還是很喜歡,原來還是羅伯特懷斯導的。最驚奇莫過于大量推進鏡頭,玄妙變幻著的曲線和光束,探入未知的深淵,還有結尾那句“人類冒險剛剛開始”,正合進取號精神。遺落戰(zhàn)境的母體設定借鑒它了么?極致文明機體竟是300年前的衛(wèi)星,像個急著找媽媽的孩子。配樂鋪滿滿哦
打五分向星際系列致敬,ps劇情簡介太劇透了
三十年前的極致影像,內會兒的人與機器甚至和諧的都可以結合,而三十年后的今天人與機器基本上只剩下了對立,不知道再過三十年這機器是否能夠超越邏輯擁有感情,而真到了內一步樣興許又將是一個新的輪回。
3.5星。進取號迎敵一船懵逼,航海家成精返鄉(xiāng)尋祖。
企業(yè)號起飛時足足用了十五分鐘以上描繪交代!那種對太空的渴望、對神秘未知的暢想是今日已經消逝不見的。結尾進入星云內部的場景非常宏大奇異,其實并不亞于2001,讓人想起克拉克筆下的場面,人造衛(wèi)星變成人工智能的設定在當時也算非常前衛(wèi)有想法了。
文革結束后三年,日本高達上映,美國電影版星際迷航一上映。有種“不在一個文明紀元”的感覺……
最喜歡的科幻系列,比星球大戰(zhàn)有意思多了。看著太空船慢慢滑過太空,總是激動不已,有種無限和永恒的質感~
說實話,這一集的特效比接下來的幾集做的好多了。Kirk船長在這一集里很性感嘛!缺點是節(jié)奏太慢太慢了,經常飛船飛著飛著我就突然發(fā)現自己神游了~~
初入星際迷航的大坑,一邊維基一邊看片。模型加合成的特效居然營造出恢弘震撼的科幻感?,F在看依舊不落伍。毫不覺得劇情節(jié)奏拖沓(比2001快多了…),真相大白時我真的震驚了。想起庫布里克的神作《2001》。電影雖不如2001深邃和哲學,但絕對是精彩絕倫、寓意深刻的太空科幻佳作!值得細細品味!四星半
10年后星艦高級軍官齊聚首想必十分令人激動 Spock應該考慮一下地球人的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