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宿舍樓內,傳來鬼魅的唱戲聲,那聲音竟然來自已經死去的劇團女主演!全樓居民極度恐慌。年輕人陸離和哥們兒一起調查女鬼真相,卻越陷越深,先是劇團化妝師被女鬼附身,離奇喪命,緊接著哥們兒也驚嚇過度,瘋癲死亡,外地來的老母親再度被女鬼糾纏,陸離本人也一次次被鬼魅侵襲!一連串驚心動魄的奇情怪事之后,當夜半戲聲再次飄起,最令人膽寒的時刻終于來臨…… 非常好看 ,屬于驚悚懸疑片,喜歡這類影片的推薦大家去看。
文/滿囤兒
之前囤兒在進行恐怖片的劇本創(chuàng)作時,特別強調一個原則——事不過三。也就是說相似的嚇人橋段,要控制在三個以內,否則會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正因如此,一般的國產恐怖片就算有人死,也大部分死不過三個人。當然了,這也并非絕對。只要你花樣玩兒得多,節(jié)奏把握得好,多死一兩個人也不至于讓觀眾疲勞。比如即將于4月12日全國上映的《原來如此》,就一口氣連著死了4個人,打破了事不過三的禁律。
導演廖必翔和編劇杜輝為《原來如此》設置了一個非常強烈的懸疑節(jié)奏。影片一開始沒五分鐘就死掉了第一個角色——某劇團的當家花旦。這個花旦死得并不蹊蹺,乃常見的投河自殺,可是死之前的經歷卻頗為蹊蹺。她竟然在演出的過程中突發(fā)精神異常,做出了大尺度的羞澀之舉。要不是同臺的幾位龍?zhí)准皶r擋住了她,這部電影就要因為色情鏡頭被斃啦。要知道,懶散的內地觀眾往往在影片開始的三五分鐘或遲到或刷手機或上廁所。一旦他們尚未定下來看銀幕,肯定會被這突如其來的第一死大大地沖擊到。
隨后,死因不明的花旦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家懼怕的鬼。不過這次鬼不再親自出馬殺人了,而是玩起了好萊塢恐怖片常用的附身。被她附身的人無論男女,都會在深夜穿上戲服、化上戲妝,唱著哀怨凄慘的戲曲直到天亮。于是,影片拉開了死鬼折磨活人的大幕,先后有一女二男被這個只唱戲不殺人的鬼給活活玩死了。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原來如此》一口氣死了四個人,但這四個人死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有效地回避了引發(fā)觀眾審死疲勞。
和第一個死亡的正好相反,第二個死的人是死前不蹊蹺,死得很蹊蹺。雖說她死前被人懷疑為鬼附身,但她死前已經按照鬼附身的行為活了好多時日了。也就是說,時間已經把怪異的附身行為磨成了日常。可就在大家已經可以接受她附身的怪異后,她卻突然死掉啦。這不就蹊蹺了么?這也正是導演利用了節(jié)奏上的變化,達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兩個男人的死有一種被“反殺”的意味。他倆主動要去揭秘鬼附身的真相,不料還沒掌握什么實質線索,就被鬼先后給玩死了。這兩個人的死,驚悚的成分較前兩個次之,更多地是增加了影片的懸疑感。本來觀眾是指望他們挖出點兒什么滴,結果沒想到把自己給搭進去了。說起來,還真有點兒可氣捏。眼看幫觀眾挖真相的人都沒了,鬼完全可以逍遙法外了,影片卻來了一次大反轉,告訴你一切原來如此。嗯,囤兒瞬間覺得自己過往的觀影經驗被導演和編劇給利用了。原來他們一開始就準備下一盤不一樣的棋局哈。
這是拍的啥jb玩意啊?笑死勞資了!
劇情混亂、邏輯不通、表演癡呆、亂七八糟的。編劇導演是個傻逼吧。
記住你個山西景辰影視公司了。純粹250影視公司拍這戲??!你們是洗錢吧?
你們這都是玩啥?。⌒隳銈冎巧贪。縿e給太原的影視人丟人現眼啦!
豆瓣實在是沒有負分,有的話,都給你丫打負分。
趕緊退我票錢,還有臉買28元,騙子!
恐怖片應該是什么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影界一直有個簡單的劃分法:歐美恐怖片、日韓恐怖片、泰國恐怖片、港臺恐怖片。國產恐怖片似乎一直不能入市,其實我認為國產恐怖片也曾有過獨特的風格和重量級代表作。
我其實算是愛看恐怖片的,但是國產恐怖片尤其是近些年的,看得那是寥寥無幾,無他,看不下去,浪費生命而已。
近些年電影市場亂象,那叫一個光怪陸離,資本的攪擾下什么奇怪的事都有,恐怖片本來基礎薄弱,更是為了逐利,爛到無下限。很多預期應該不錯的電影,像《孤島驚魂》《蝴蝶公墓》《碟仙》等大明星加持的電影,拍出來效果也慘不忍睹,大概就是因為主創(chuàng)團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看看國產恐怖片排行前十,評分都不算高,還都是上個世紀的老電影,真是資本市場不喜,觀眾不愛啊。
孤島驚魂是想把恐怖片搞成探險片,這里的翹楚是《夜盜珍妃墓》,氛圍陰森、人性陰暗、利益傾軋表達的淋漓盡致。蝴蝶公墓要把恐怖片搞成愛情片,這里的翹楚是《夜半歌聲》,如此驚懼而凄美、如此心碎而癡纏。碟仙是要把恐怖片搞成半個鬼片,這里的翹楚是《黑樓孤魂》,排在國產恐怖片第十位。
說說今天這部電影為啥激發(fā)我胡思亂寫這一通,直觀點,首先,電影沒啥熟面孔,沒明星、沒流量,但是演員十分賣力,該嚎的地方嚎、該哭的地方哭、該娘的地方娘(啥時候這么基本的表演要求都值得稱道了?),雖然也有用力過猛的地方,總比面癱強吧。
二是結構清晰:有冤、見鬼、命案、真相。沒有偏題,沒有隨便換bgm,不會演的演的變成愛情片、搞笑片、青春注水片什么的(什么時候開始,沒有變壞就是好電影的標準了?)
三是情節(jié)一只抓人,不會看的無聊,不會看的不耐煩,比如:誰唱的戲、誰說的話、誰犯的案,最后還講了一個樸素的道理“有些事必須要做,必須有人去做”。
四是與“鬼”對峙的情緒轉變特別符合實際,特別符合人性:好奇、害怕、憤怒、對峙和決斗、懷疑和后悔。有很多模仿日韓恐怖片的電影,把鬼塑造的無所不能,把人塑造的特別無能,只會怕啊怕,怕完不行動也不知是忘了還是將就過呢,然后又是怕,一個半小時就這么在害怕中過去了,一點也不符合實際,一點行動力都沒有。
時間關系,不能展開聊,說點自我感受做小結。我總以為最厲害的恐怖片,也是最適合國產恐怖片的風格和路線,不是模仿歐美的怪物、蟲子、血漿等畫面刺激,也不是模仿日韓那種惡靈的無差別攻擊,而是更多注重人性、心理的探討。這部電影基本做到了。像日韓恐怖片,我看了也會害怕,但是和看歐美恐怖片一樣沒什么代入感,國產(包括港臺)的鬼多數都是冤魂,是有訴求的,解決了訴求或者遵守某些規(guī)則就能解決,而日韓的鬼偏向于地縛靈和惡靈,擅長無差別攻擊,無處可躲,沒什么法則,既然無法預知無法避免的禍,就當是遇見了災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那有什么好怕的,怕也沒用。真正讓人覺得恐懼的,是一種懷疑、猶豫、搖擺和不甘:有鬼嗎?沒有嗎?什么東西?那么奇怪?黑影?是人?是鬼?
最后再補充一點,國產恐怖片最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人們總說,真鬼變假鬼,最終人作祟,所以不可怕。還是年輕??!就如我以上所說,真鬼不可怕,又沒見過,又不熟,可怕的是人,是你的身邊人(參考韓劇《他人即是地獄》),鬼哪里能有人可怕?所以,最可怕是你覺得有奇怪的事發(fā)生,最后證明是人扮鬼在害你。
離奇死亡,附體還魂,夜半戲聲,鬼影曈曈,驚悚面具,妖孽身姿,新仇舊恨,欲壑難平……
將于4月12日公映的電影《原來如此》,竟然集中了如此多的恐怖元素,也是很有心了。影片將傳統(tǒng)的戲曲文化,深植于現代生活之中,讓曾經美艷飄渺的舞臺名角兒,變成了來無影去無蹤的凌厲惡鬼,不僅揭開一樁塵封多年的罪惡往事,而且也將每個人內心的陰暗面,直接曝光于烈日之下,被炙烤,被燒灼,完全釋放出壓抑已久的自我,可算是相當扎心了。
《原來如此》由廖必翔執(zhí)導,池丹、徐志飛、楊燕、羅雅文、董燕偉等聯袂主演,影片曾經于去年入圍第二屆平遙電影節(jié)"從山西出發(fā)"單元,是一部構思巧妙、運鏡大膽、制作用心的恐怖片。影片為觀眾帶來了一個相當具有標志性,又非常中國文化風格的恐怖符號——戲曲花旦,并將這一符號置身于我們最常經歷的場景之中,于無形里帶出無邊的恐懼之感,畢竟,那些在熟悉的場景中所發(fā)生的詭異之事,往往最能引發(fā)觀眾的強烈共情,也總能在觀影之后,讓我們心有余悸、惶恐不已。在這點上,影片中神出鬼沒的"花旦",與 "貞子"、"鬼娃"、"筆仙"、"弗萊迪"等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是一部恐怖片,但影片的片名《原來如此》,卻并沒有如諸多同類型電影那般極盡嘩眾取寵之能事,而是用一個看似尋常,卻深蘊禪意與思辨的四個字,帶出了這部電影的深層內核。畢竟,在當下的華語電影界,所有的詭異故事,都要有一個完整的解釋,《原來如此》也不能例外,如何設局,如何下套,如何又一步步的解密,同時又要避免了匆匆收場的"爛尾"事故的發(fā)生,不啻為對主創(chuàng)團隊的嚴峻考驗??催^影片之后,我們可以發(fā)現,影片已經在有限的空間內,極驚心動魄之能事,各種無法解釋的詭異現象、疑神疑鬼的眾多人物、錯綜復雜的劇情結構,確實都在努力做到最好。
縱觀整部影片,劇團的戲曲演員間的恩怨情仇固然讓人膽戰(zhàn)心驚,而空中飄蕩的戲曲唱腔更是讓人魂飛魄散,但全片最高能的驚悚部分,還是在于冤魂的附體,對于影片的男主角陸離而言,這才是終生銘刻的強烈記憶,畢竟,他不僅親自體會到了一系列的周遭異樣,而且也親眼目睹了鄰居老周的"變異",一個堂堂的七尺男兒,夜半時分翹起了蘭花指,做起了針線活,唱起了戲曲……讓人不寒而栗。而當自己的母親,也突然被附體的那一刻,更是將整部影片的恐怖氛圍,推向了頂點……
我們常說"難得糊涂",但在恐怖電影中,男女主角們卻往往是難辨虛實、難分真?zhèn)?,不由得不糊涂,比如《原來如此》中的男主角陸離,深陷這恐怖的大網之中無法自拔,面對種種詭異事件,無法心知肚明,也只有待生死一線,方能恍然大悟。而對于我們常人而言,同樣如此,庸庸碌碌的半生,總在無所事事中度過,或許只能在彌留之際,才能看透、看穿這一切。人生的真相如此,鬧鬼的真相也是如此,當我們跟隨《原來如此》穿越生死線,再次揭開噩夢般的過往,不僅有著銷魂奪魄的終極顫栗,也會有恍然大悟的徹底坦然。這,或許才是一部高級的恐怖電影的觀感價值所在。
一個國產可怕片起這樣的片名也是奇葩。
劇團鬧鬼的國產片包括港產片并不鮮見。張家輝就執(zhí)導過一部。還是《夜半歌聲》經典。
還往水里放春藥,讓女旦在臺上出丑。編劇是《天龍八部》看多了,幻想自己和“妹妹”被人放春藥關在密室天人交戰(zhàn)呢。
宣傳說這片子入選了“平遙國際電影節(jié)”,這年頭,國產辣雞片花錢找關系進入各種電影節(jié)鍍金包裝然后回國宣傳作為賣點忽悠觀眾忽悠領導忽悠老板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每年跑戛納鍍金的網紅、國產辣雞片就不少,本來這是野雞電影節(jié)的事,可戛納為了錢也淪陷了,其實搞電影節(jié)還真挺花錢的,記得香港金像獎有一年要不是博納的于冬雪中送炭給了幾百萬,連頒獎典禮都要流產,這還要是很多工作人員都是免費的情況下。
我沒看,但我知道誰看誰傻
笑死我了,我在影院笑得滿地打滾。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封面這個白眼簡直翻到后空翻,笑死。特別點了大圖來看。
看劇照以為是范冰冰
原來如此,是個爛片。(一語雙關【滑稽】)
為什么這么多年過去了,這種辣雞鬼片還是層出不窮呢?為什么中國還有那么多沙雕導演在前赴后繼的浪費時間金錢社會資源拍這種浪費觀眾時間金錢的爛片,難道廣電腫局每年都必須要完成若干不能有鬼的鬼片的指標嗎?
在電影院上廁所,不知道哪個工作人員這么缺德,把這個海報貼廁所墻上,嚇得老子差點尿身上!爛片!!
借用一句影評:電影沒嚇到我,能把電影拍這么爛嚇到我了
電影沒把我嚇到,電影這么爛卻把我嚇到了??長篇三流鬼片微電影即視感。毫無演技和故事和特技和邏輯和……真想打0分,還不如“平遙一角”展映的一些學生作品更像樣。影展上的片子真是參差不齊啊??讓我更加看清了電影產業(yè)的現實??不會再嘲笑那些流量明星的爛片了,至少他們還有流量明星在 @PYIFF首映 說好是從山西出發(fā)看到的卻都是貴陽的影子,什么呀,毀我大貴陽,大山西……
畫面燈光音樂強行恐怖。莫名其妙的出現鬼臉,莫名其妙的恐怖配樂,莫名其妙的閃一下燈。以為這些嚇一下觀眾就能當做恐怖驚悚片了。導演多看看好電影多看看好書吧。顯然是內心無知帶來的想法不足。
313
看導演的名字就知道是爛片 必翔必翔
三個假鬼1.土豪老婆的表妹,為表姐復仇2.化妝師(被另一個唱戲的給毀容了后來為了保持報仇在她水里下了春藥導致她被淹死)樓下的男人,裝鬼嚇唬每晚唱戲的化妝師還真把人嚇死了3.男主的母親,因為男主是她被qj的產物,生下來是因為她想留著他作為證據好報警?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看到我真的是太悲傷了,完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成為最悲傷的故事。
2019年還有這種恐怖片真是嚇到我了
為你們點贊,今年這部應該可以進入19年的終極評選,一塌糊涂的爛,故事沒有邏輯,鏡頭十分粗糙,詭異的視角是要搞哪樣誒。導演悶頭講故事,不理會觀眾能不能看明白,完全沒有觀眾存在的必要性。這是拍給你們自己看的嗎?莫名其妙的空鏡找不到存在的理由,而且還虛的不得了,我服了。
海報包含了全片最大信息——這是一部看了會讓你忍不住翻個海報那樣的白眼的電影啊
國產爛片,演技浮夸,劇情夸張,邏輯混亂,裝神弄鬼!
真逗哈哈哈
編劇的腦子可能有坑吧,媽媽想裝鬼想嚇死三十年前因強暴生下的兒子?您怎么不生下來就弄死他,您都看了他三十年了,突然魔怔了就想嚇死他,這合乎邏輯嗎?最后得知兒子沒死還很不開心,警察還勸兒子要給媽媽點時間。這到底是什么傻雕劇情?片頭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應該改成比傻雕更傻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