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羨慕BOWIE的長相
買了這個片的時候,是看了背面的介紹,寫的是兩個熱愛搖滾的年輕人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受了勾引,就買了.結果情節(jié)壓根不是那么回事.
但是還是很值的,該片是DAVID BOWIE在1976年第一次接拍的電影,寫的是一個外星人,為了找水來到地球,因為科技發(fā)達,發(fā)明了很多東西,成為世界級大企業(yè)的老板,和一個地球女人相愛,發(fā)展航天科技,為了返回自己的星球,結果被地球人永遠軟禁.
挺孤單挺寂寞的一個故事.拍攝技巧很OLD SCHOOL,不花哨,沒有科幻影片的華麗特技,卻充滿了文藝片的心碎.
里面女人的衣服和發(fā)型都好好看,60-70年代風格,歐米加的發(fā)型,花襯衣...
雖然不是很喜歡BOWIE的音樂,不過很羨慕他的長相,蒼白,消瘦,還有尖尖的白牙,非常象吸血鬼.
估計他接拍這個外星人的角色,也是覺得自己在地球上跟異類一樣,some kind of freak,感覺那么寂寞,那么孤獨,無法愛上別人,無法接受別人的愛.
2 ) 好像為大衛(wèi)?鮑伊量身定做的影片
這片好像有點為大衛(wèi)·鮑伊量身定做的意思,最后湯瑪斯(大衛(wèi)?鮑伊 飾)成為搖滾歌星也很符合大衛(wèi)?鮑伊的身份。大衛(wèi)?鮑伊在影片特意模糊化處理時挺妖艷的,但是一旦特寫之類時就能看出他的慘白老化,還有兩眼不一樣的瞳孔有時候看起來不錯,有時候又感覺丑陋。另外他的鼻子和蒼白面孔有點像白化后的邁克爾杰克遜,也挺奇妙的,兩個都是流行音樂巨星。大衛(wèi)?鮑伊深受日本文化影響,里面他看的的歌舞伎還有像日式的房間都可以看出。有點驚奇于日本文化對一些歐美明星的影響很廣大。也許是越不了解的東西越吸引人吧!
3 ) 一些影片的花絮
這部電影在百度上的資料實在是太少,于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去IMDb挖了點花絮過來。順便給自己挖個坑,過幾天有空了再來填。
渣翻譯,歡迎批評指正。
①據(jù)服裝設計師May Routh說,由于David Bowie實在是太瘦,在片中他的一些看起來很合身的套裝實際上是童裝。
②某個拍攝日,由于Bowie身體抱恙不能參加拍攝,所以在某個場景中,Thomas Jerome Newton是Candy Clark扮演的。她用黑色帽子巧妙地遮住了自己的臉。
③在拍攝間隙,Bowie會利用空閑時間作曲、畫素描、寫短篇小說,還做了一個以《瘦白公爵歸來》為題的自傳計劃——用導演尼古拉斯·羅依格給他的16mm紀錄片鏡頭拍攝了下來。他也會做很多閱讀,例如默片喜劇大師Buster Keaton的傳記。這是Bowie為接下來由他出演的一部Keaton的傳記片而做的準備?!竞孟窠Y果并沒有拍……
④據(jù)說,Bowie曾經因為飲用了“變質的牛奶”而缺席了兩天的拍攝。Bowie看到“玻璃杯里有少許金色的液體在光亮的漩渦中流動。根據(jù)“Bowie Golden Years”網(wǎng)站,Bowie現(xiàn)在仍然不確定當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盡管有六名目擊者表示他們在杯子底部看到了異物,但是在檢測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外來物質。然而那時候Bowie身體狀況已然非常虛弱,他覺得大概這地方風水不好,有業(yè)障。
⑤男主角在外星球上的妻子也是由Candy Clark扮演的。
⑥在電影的結尾,Bryce穿過音像店的時候,貨架上有展示Bowie的專輯Young Americans 。
⑦Bowie 為這部電影制作了原聲帶,但是并沒有被采用。其中的許多想法都被他用在了他1977年所發(fā)行的專輯Low中。
⑧導演尼古拉斯·羅依格在1975年的紀錄片《Cracked Actor》中看到了Bowie之后,選定了他當這部電影的主角。據(jù)羅依格說,Bowie作為歌手出身的演員,從不拖延進度,他的表現(xiàn)使別人和他自己都感到很愉悅。
⑨James Sallis,《波士頓環(huán)球報》的編輯,對此片的描述:《天外來客》作為一個基督教寓言,它不僅刻畫了一個無辜生命的墮落,并且對于20世紀50年代伴隨著Tevis成長起來的保守主義、冷戰(zhàn)以及環(huán)境破壞進行了高度地批判。
⑩Bowie的兩張專輯——1976發(fā)行的Station To Station和1977年的Low——封面都來自這部電影的劇照。
⑾原著作者Walter Tevis認為這個故事隱含了他的自傳。他的三個人生特征影響了這部影片:他的童年被長期的疾病所困擾,這使他臥病在床;他為酗酒做的斗爭;以及他全家曾經從舊金山市區(qū)搬到了肯塔基的鄉(xiāng)村地區(qū)。
⑿在新墨西哥的荒漠里一個老阿茲克人的墓地進行拍攝時,劇組曾經與一個名為“地獄天使”的嘈雜的摩托隊進行了交涉。因為他們駐扎在了這個墓地附近。
⒀導演尼古拉斯·羅依格曾拍攝了不少主演是音樂人的電影。它們分別是Performance(1970),主演Mick Jagger;Bad Timing(1980),主演Art Garfunkel,以及本部。
⒁在Bowie和Candy Clark共演的第一個場景里,當Bowie飾演的角色在她的酒店里暈倒時,她并不是真的抱起了Bowie。劇組使用了一個帶有滑板和自行車座的裝置,使女演員看上去在抱著Bowie移動。【嗯寶爺雖然很瘦但應該還沒那么瘦= =
⒂Oliver Farnsworth是根據(jù)Philo Taylor Farnsworth來命名的。他是電視行業(yè)的先鋒之一。在影片里我們可以看到,Thomas Newton對電視非常著迷,這也是他們星球上的人了解地球的途徑。
4 ) 孤獨的漫步者
看了幾個關于該片的評論,全是驢唇不對馬嘴,對影片分析完全沒有穿透力,對看影片的人是否用心存疑,莫非“豆瓣”是個兒童網(wǎng)站?但這無關緊要。
這片子套著科幻外衣,其實是個傷感的故事,很中國。
分析該片實質,有幾個關鍵詞,作為市場的世界,遭到背叛的友情,演變成生理性需要的愛情,當然最后,一個沒有隨地球規(guī)律而改變的面孔,懷念著另一個世界里,充滿溫情的故園的心靈。
如果我說的不是影片真實表達的,我愿意被遭到我批判的受害者們燃起熱情的火炬,把我燒死,我還會在火中大喊:“讓火焰來得更猛烈些吧!”
5 ) 外星人也會有欲望!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因此,總有人處于后悔的邊緣無法自拔。為什么能讓自己處于這樣一個境地,原因還是在于自己本身是貪婪的。貪婪的人對于眼前的一切都是不滿足的,因此,當他身處于一種狀態(tài)之下的時候,很容易對于另一種狀態(tài)有著明顯的眷戀,然而當他處于另一種狀態(tài)的時候,這種眷戀就會轉移到別的地方,人總是不滿足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叫《天外來客》,本片講述的是一個來自干旱星球的外星人托馬斯的故事,他來自一個比人類的地球更加文明的星球,在那個星球上到處是干旱,水則是一種奢侈,托馬斯對于地球非常羨慕,于是他離開了原本孕育了自己的星球來到了地球上,托馬斯一到了地球就被地球深深吸引了。這里大片的水源使得托馬斯如魚得水感覺到十分幸福。
于是托馬斯借用自己非常超人的手段成立了一家公司,并開始了自己的財富之旅。然而縱使托馬斯在地球上掌握了天量的財富,對于他自己來說依舊是忘不了那個遙遠的孕育了自己的星球,畢竟那個星球上還有著自己的妻兒。于是,托馬斯陷入到了這種境地中不能自拔。
《天外來客》說是科幻片,實際上是包裹了一層科幻片外衣的故事片。托馬斯的故事并不單單只有這樣的條件的外星人才有,對于我們每一個地球人來說,這樣的情況每天都發(fā)生在我們周圍,這并不是一種復雜的情感,而是每一個人都能感觸到的且都能經歷的生活困境。
托馬斯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每一秒都在發(fā)生改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對于每一個懷揣著欲望的人來說,未來的美好的期待究竟代表著什么?它代表著自己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這種向往并不隨著自己的生活發(fā)生本質的變化。
我們期待美好的生活,我們愿意為了美好的生活去打拼,但是同時,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就拿本片中的托馬斯來說,他對于美好生活的定義就是這個星球有水,可以讓自己擺脫干旱的境地。因此,地球對于托馬斯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來到了地球之上的托馬斯也享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未來生活。
然而對于托馬斯的妻小來說呢?地球是一個讓人心生向往的地方嗎?也是,也不是。對于他們來說,自己的家園才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如果有改變,那么再好不錯了,如果沒有改變那么自己也不會拋棄自己的家園來到別人的星球之上去追隨美好的生活。這也是一種期待,這也是一種選擇,但這個選擇之下,選擇的主體就不得不考慮眼前的問題,干旱是讓人心碎的,但堅守同樣是可貴的。
而對于迷戀托馬斯的女子來說,托馬斯就是自己的唯一選擇,在托馬斯這里,她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生活,雖然托馬斯更多的時候是對于她愛答不理,但這種向往生活的副作用,該女子還是可以承受的,只不過后來當托馬斯告知她自己并不是一個地球人,而是一個外星人的時候,且讓該女子看到了自己真實的面目之后,她的世界觀崩塌了,之前的一切美好的向往開始有了副作用。
因此,每一個人的期待都有著每一個人的特色,當這種特色面臨取舍的時候,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做出選擇。托馬斯的痛苦的根源來自于他面對選擇的時候并不能兩全,因為自己時刻懷念著自己的妻小,但是卻不愿意再一次回到自己家鄉(xiāng)。
這就跟迷戀托馬斯的女人一樣,她時刻懷念著與托馬斯在一起的日子,但卻依舊是沒法在心中接受托馬斯是一個外星人的事實。
托馬斯對于地球的眷戀僅僅因為地球承載了自己對于水的愛慕,但是地球并不是一個讓自己一勞永逸的地方,這個地方依舊是充滿著陰謀,充滿著對于自己的敵意,然而在這里,他卻能掌握最新科技且擁有天量財富。但這里畢竟不是自己的家,畢竟沒有自己的妻小。
兩難的選擇一旦做出來了就不需要再去后悔什么,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理解這樣的情況,那自然如同托馬斯一樣的人就會少很多。付出了代價自然會獲得收獲,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沒有付出的收獲,而每一個人面臨的尷尬局面就在于這樣的付出和收獲是不是成正比,是不是愿意接受這樣的付出?這是我們所需要考慮的,如果不愿意付出就想要收獲,那么大概率就會陷入到托馬斯的境地,他即使是擁有了一切,但他不快樂,貪心使得這樣的故事并不會持續(xù),托馬斯因此很傷悲。
……
你好,再見
6 ) 真是精彩
看評論多是差評,第一次寫點東西:
越思考越覺得有意思…給我整睡不著了……女主沒辦法和湯米本來的樣子doi,但在后來他穿上人皮后兩人做得很開心,就有一種悲劇感在里面…兩人愛恨糾纏的關系通過槍和空彈和sex來體現(xiàn),在這看似很嗨又很悲的doi結束后,是戒指戴不上去的隱喻…
瑪麗盧又天真又渴望冒險和有趣,她天真地覺得只要湯米暴露本來面目就能離開囚禁室了,在她發(fā)現(xiàn)湯米的局限性(或者說不像她幻想中那樣厲害和特別,并讓她的生活也特別后)突然選擇離開他…女主的性格真是很有意思,在她開頭陪了湯米一晚上,離開的時候導演就交代了她對于冒險的追逐,聽見湯米是traveler眼睛就發(fā)亮了。所以她建議男主好好享受地球的一切叫他別回去,又在男主無法抗爭時突然放棄他……人性啊太現(xiàn)實了…
湯米呢,一個充滿矛盾的脆弱的外星人,想回去救他的妻兒但是又情不自禁地留戀地球,被囚禁起來就像所有普通人類一樣只能望著天空…
短評都說喜歡手槍那段,我最喜歡的還是這一段安靜的唯美的絕望的不成功doi:他摘掉人皮后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那段太打動我了…他花了多大勇氣剖開自己啊,好像在等瑪麗的審判…瑪麗也很勇敢地嘗試撫摸他了,但最后還是做不到……
還有關于tv和radio的討論,tv已經說的很清楚了,tv不告訴人們任何事情只是向宇宙招手。radio呢,最后湯米回不去,出了專輯說希望妻子(在外星也能聽)通過radio聽見他的歌…科學家說是的人們現(xiàn)在在哪都能聽radio……radio看似連接了人們但實際上人們沒法接觸
還有男主最后對于科學家的嘲諷,他說你是科學家所以如果你去到我們的星球被這樣對待了一定會有辦法的…哇,這個諷刺又有禮貌又很一針見血,能對應上很多現(xiàn)實里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別人的人咧…而且我懷疑他知道科學家和瑪麗在一起………真精彩,真精彩啊
大寶實在人間尤物,美艷動人。整個故事不知道在干嘛。這個金絲雀的角色就是為他定制的,他和傻白甜的愛情故事雖然很無厘頭但是不失為一段佳話。一顆星給最后外星人出唱片這個悲傷的設定,大寶好可憐,孤身一人沒人照顧,讓我難過一會兒。
哦哦爲david bowie的全裸獻上五顆星!
真是一部悲傷落寞的電影。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注定不屬于這里,他真誠的對待他遇到的每一個人,可是他也是冷酷的,這就要夸一下David了,他那幾個前一秒還溫柔和善下一秒就充滿殺氣的表情轉換的太棒。終究,一個異類的身份被發(fā)現(xiàn)了,總是躲不過以科學為名的迫害。被囚禁那段太難過,那么有禮貌的說,請不要傷害我的眼睛,可是,還是被粗暴地對待。最后那張專輯,The Visitor, 旅客至少還有歸處,可是他在遙遠星辰的家已經沒有了。。在家的時候,渴望異鄉(xiāng)的風景,終于跨越千萬光年來到這個渴望的異世界,卻又用在思念著家。這樣的折磨讓人迷失。最后,這是為David Bowie訂做的角色嘛,他的氣質太貼合了!
這四顆星都是給你的,鮑叔,但其中沒有一顆是因為你的演技……
金銀妖瞳+超薄身材,大寶果然非人哉,鑒定完畢。槍與性,70年代的搖滾精神與先鋒實驗。
一年前看Bad Timing的時候我完全沒有記住Nicolas Roeg。這部嘔心瀝血的實驗作品至少在視覺上令我無比享受。論則前衛(wèi)性我并不認為有多少超脫之處,畢竟他不是以先鋒為耀。但槍與性的那段床戲太棒了。Roeg的電影帶有明顯的人類學視角,疏離,鴻溝,相異,自我迷失。一次奇異之旅,一部上乘之作。
一定是我打開播放器的方式不對,不然我怎么什么也沒看懂,就對著BOWIE擼管了……………………
DavidBowie露屌 清晰多圖
有只大美人兒,再悶的片兒都看得下去。(有一段戲寶爺衣衫被女主拽下半邊兒,坦著半邊肩膀,姿態(tài)表情好像被強了一樣,逗死我了……然后頭發(fā)顏色挑染的好美膩!總之想看最銷魂的寶爺就選這片兒沒錯!
本片是當偶像劇看的 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好幾遍才看完 也沒看懂什么。。。但是bowie絕對夠美!
他異常地消瘦,并有一雙顏色相異的瞳仁,耀眼的桔色頭發(fā)更襯得他面白如紙。
因為爺爺?shù)念仯偕^發(fā)+0號身材太犀利,誰來告訴我這到底在講什么?(外星人來地球找水喝然后回不去的思鄉(xiāng)故事么)總之,全片審美超級對胃口?。。『芏鄨鼍胺磸涂戳撕脦妆?,導致2小時片長我看了近4小時。太美太美阿阿阿阿,然后我就不曉得在說什么了。
這就算搖滾風格的電影了,聲音用得蠻有想法,但鏡頭未免過于自戀了。斷斷續(xù)續(xù)看完,其中的荒誕和疏離,是刻意攪拌而成,而且拌得夾生。
-Who did you make it (the record) for?-For my wife. She could hear it one day, on the radio.原諒我這里看哭了。ps 大家都吐槽鮑伊的演技,其實我覺得很好啊……
一言難盡地……怪異。比起自帶外星人氣質的Bowie,導演的腦回路更像外星人,混亂的多線、閃回,突兀的情感線,詭異的轉折……對外星球的聯(lián)想倒是很有意思,一個滑溜溜的、害怕顛簸的種族hh拿著小電扇同時看七臺電視好可愛√
鑒于對男主角的偏愛此片不打分
除了香港我實在想不出華人圈哪個地區(qū)的人會把<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翻譯成《天降財神》。這是一部1976年具有實驗性質的科幻電影,影片晦澀且處處滲透著迷茫與絕望,如果您不是大衛(wèi)·鮑伊的死忠或是資深的科幻迷,真的不需要在這片上浪費時間。
本片和《The Hunger》都有David Bowie被女人抱起來的場景,他這么輕嗎?
大衛(wèi)鮑伊一臉隨你怎么折騰我已經是個廢外星人了的表情,跟縱欲過度了似的。男女主角的乳頭都又小又粉。
看到波伊的時候我的胃一陣暖我便知道自己愛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