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黑寡婦》這部電影,大多數(shù)觀眾都以MCU(漫威宇宙)的視角來觀看,最多再加上對斯嘉麗·約翰遜的迷戀。此外,這部電影本身到底意味著什么,并沒有太多人關心。
而根源在于,這本身也是漫威老總凱文·費奇的意思。借著寡姐的“退役”,讓寡妹葉琳娜登臺,實行MCU第四階段的新老換屆,對于整個漫威影業(yè)的布局來說,確實無可厚非。 而《黑寡婦》除了是漫威電影,它還是一部特工動作片。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又是完全不及格的,甚至可以說一敗涂地。若不是影迷們的情懷心作怪,豆瓣評分可能連6分都不到。
黑寡婦算是標準的女特工角色,沒有任何超能力,但手腳功夫、情商、偽裝、搭訕各種能力應該是復聯(lián)團隊中最高的。
她的手腳功夫散見于其出場過的眾多漫威電影;情商可見《美隊3》,她在鋼鐵俠和美隊之間的努力縫合;偽裝能力在《鋼鐵俠2》里便可知曉;搭訕技巧,從她在《復聯(lián)1》中反向套取俄國軍官的話,以及敲出洛基的真實目的,可見一斑。
所以,對于這樣一位強悍的女特工來說,挖掘她過往的訓練方式,亦或她在執(zhí)行任務時的亮眼表現(xiàn),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影片《黑寡婦》在序曲部分倒是對此有所指涉。這一段故事發(fā)生在寡姐少女時期,講述由她和另外三名蘇聯(lián)人偽裝成一家四口,竊取美國機密文件的故事。
導演凱特·紹特蘭在處理這段故事時非常微妙。一是當身份暴露、“一家人”面臨危險時,寡姐既沒有像妹妹葉琳娜那般毫無意識,也沒有在意識到危險處境后慌不擇路、手足無措,而是時刻都保持著警惕。
從她幫助受傷的“母親”操控飛機,到最后掏槍警示,想要保護妹妹不受傷害。這個女孩就像蘇聯(lián)特工頭子說的:她的眼睛里面是有火的。
然而,在序曲結(jié)束之后,《黑寡婦》便開始步入平庸和無趣。
她先是收到妹妹葉琳娜寄過來的解毒試劑,遭到模仿大師的圍追堵截;之后,在布達佩斯的公寓找到葉琳娜之后,和妹妹小酌一番,捧哏逗趣;接著,姐妹二人開著飛機從俄羅斯的監(jiān)獄里救出“父親”,三個人又尷尬地鬧出些笑料。
稍微有點懸念感的橋段發(fā)生在梅琳娜身上。當父女三人找到她們的“母親”梅琳娜,遭到特工機構(gòu)紅房的圍困后,梅琳娜便將三人上交給紅房的頭頭德科夫。結(jié)果卻是,梅琳娜和寡姐早就互換身份,寡姐借著向德科夫回報戰(zhàn)果,打算將其刺殺。
也就是說,這一段做了人性的反轉(zhuǎn)。讓我們在以為梅琳娜全然忘記舊情、淪為德科夫洗腦機器的情況下,將親情抬出,光芒萬丈地煽情道:雖然是個假媽,但還是深愛著寡姐啊!
而無論是性格耿直的妹妹葉琳娜,還是蠢笨賣傻的父親亞歷克斯,亦或是外冷內(nèi)熱的母親梅琳娜,寡姐一路上結(jié)盟的這三位都幾乎是毫無正邪懸念的角色。唯一的反派,便是懸浮在天空中的那座紅房子而已。
倘若正派一出場便定型,反派毫無波瀾起伏的內(nèi)心展現(xiàn),所謂的“特工片”便是一道偽命題。因為,特工本身就處于人性灰色地帶,他以及他遇到的所有人都可能在合理合情的情況下變?yōu)橛逊交驍撤?。正是基于這種不斷翻轉(zhuǎn)的情節(jié),才能折射出每個特工內(nèi)心不同的純性與色澤。
其實,從近幾年的特工類型片來看,《黑寡婦》的出現(xiàn)并非偶然。早在2018年,歐美影壇就出現(xiàn)過一批女性特工片。比如樸贊郁的《女鼓手》(《黑寡婦》中的葉琳娜任主演)、弗朗西斯·勞倫斯的《紅雀》(詹妮弗·勞倫斯任主演)、大衛(wèi)·雷奇的《極寒之城》(理查茨·塞隆任主演),此外還有呂克·貝松的《安娜》。
這些影視作品無一例外,都是用全新的角色講述著老套的故事。全新在于,以往的特工片都是男性,而這些都是女性;老套在于,特工片打從1962年的《007之諾博士》之后,早就被發(fā)揚光大,而經(jīng)過“碟中諜”系列和“諜影重重”系列后,實際可說的內(nèi)容已然所剩無幾。
但在以女性擔任主角的情況下,特工片呈現(xiàn)出了迥然不同的質(zhì)地。性剝削、男性凝視等色彩逐漸地附著在這類影片當中,尤其是《紅雀》《極寒之城》和《安娜》三部電影。
女特工色誘男性目標、打斗過程中女性被虐的血痕,以及女特工的姿色,都成為觀眾們很樂于談論的話題。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極寒之城》和《安娜》兩部電影中都有著明顯的女同情節(jié),女特工因為其陽剛一面更為明顯,成為男導演們意淫其蕾絲床戲情節(jié)的想當然的依據(jù)。
其中,呂克·貝松的《安娜》所反思的主題,最為令人印象深刻。一個在人生窮途末路的時刻,遇到克格勃特工招募的女孩安娜,打算將人生換個活法。但隨著她的殺戮越來越多,她發(fā)現(xiàn)克格勃原先承諾的“還以自由”成為一句空話。
于是,她開始利用蘇聯(lián)的克格勃和美國的中情局特工,最終在巧計之下,獲得了自由之身。
這部電影的主題只有一個:蘇聯(lián)或美國都不可信,男人同樣混蛋無比,只有女性才能救女性。
回到《黑寡婦》,它其實也在講述這樣一個主題。影片中設置的高概念:德科夫利用洗腦技術,對所有黑寡婦成員進行思想控制,用來實現(xiàn)他操控全球政治的目的。
而寡姐和葉琳娜兩人便是要摧毀這一計劃,打倒德科夫這位獨裁男性,解放所有被壓迫的受苦女性。顯然,《黑寡婦》的女權主義底色袒露無疑,就連德科夫的長相,都和米拉麥克斯的老總哈維·韋恩斯坦酷似。
女權難道不該嗎?當然不是。就如《安娜》中的女權主義,稍微有些女性爽片色彩,但也還能讓人接受,最起碼呂克·貝松在情節(jié)反轉(zhuǎn)、人物塑造以及動作斟酌上,都還算可圈可點。
可《黑寡婦》卻完全是《花木蘭》的翻版。它只不過是一部政治正確的自我感動的電影,片中的劇情邏輯、人物弧光,甚至于最基本的動作場景,都顯得疲軟不堪,毫無特色。甚至有些網(wǎng)友還挖出了《美國隊長2》中的一些動作橋段,指出《黑寡婦》有抄襲自家前作的嫌疑。
說到底,《黑寡婦》不管在家庭敘事層面還是在特工類型層面上,都力有不逮。這其實都是由于漫威影業(yè)想讓它承擔太多的任務;盡量展現(xiàn)寡姐的風華絕代,完成寡姐的人物線敘述。更重要的是,進行新老交替,打好漫威后面的布局。
這樣算下來,《黑寡婦》作為一部特工片的屬性勢必大打折扣,不可能有太多篇幅可以展現(xiàn)。
此外,另一點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它除了是一部漫威電影,也是一部迪士尼電影,如《極寒之城》或《安娜》那般極力展現(xiàn)女特工在執(zhí)行任務時的殘酷和大尺度場面,顯然不可能符合迪士尼一貫的合家歡標準。
所以,《黑寡婦》最終呈現(xiàn)出如今的樣貌,也就不足為怪。這不免讓人想到漫威的大多數(shù)單體電影,它們其實有著和《黑寡婦》類似的命運。
但好在它們都處于前期,所以顯得不那么臃腫無趣。而越往后的漫威電影,越得承擔著沉重的使命任務,它們不再是一部部展現(xiàn)個體命運的電影,而是所謂“宇宙”中的一顆塵埃而已。
作者| 花無宴;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首發(fā)于公眾號“影探”
公號ID:ttyingtan
作者:大表妹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寡姐和觀眾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在2010年上映的《鋼鐵俠2》里。
紅發(fā)白衫,魅惑又致命。
結(jié)尾換上神盾局戰(zhàn)衣,柔美中盡是殺氣,驚艷眾人 。
向漫畫形象致敬的同時,也奠定了她在MCU中的一姐地位。
再見已是2012年上映的《復聯(lián)1》。
足智多謀的她被派去和洛基談判,她選擇以坦白過去的方式和這位“謊言之神”過招。
觀眾們聽到了這位沒有超能力的女英雄內(nèi)心世界的陰暗面。
“我欠了債,我想要償還?!?/span>
在這里幾個關于她的關鍵詞也浮出水面。
“血債”、“為騙子和殺手賣命”、“準則”、“德雷科夫的女兒”、“圣保羅醫(yī)院的火災”。
而她和鷹眼的對話更是證明了她的過往,可謂是血跡斑斑。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觀眾們對挖掘寡姐的過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到了《復聯(lián)2》里,導演用了兩處相當重要的戲份渲染了寡姐的背景。
一是在緋紅女巫的操縱下,看到了她在紅房子里練習射擊的場景。
二是和“綠巨人”班納的對話中,透露了自己經(jīng)歷過非人的殘酷訓練,還被迫接受絕育手術。
寡姐原名納塔利婭·愛麗安諾芙娜·羅曼諾娃,化名娜塔莎·羅曼諾夫。
在1964年4月出版的漫畫《懸疑故事》第52期中首次登場。
最早被定位成俄國間諜,并且是鋼鐵俠的對手。
軍事戰(zhàn)斗專家、徒手搏斗高手、精通各類武器、衰老速度減緩、免疫系統(tǒng)加強。
之后叛逃至美國,成為神盾局的一名特工;后來成為復仇者聯(lián)盟的成員之一。
她所有技能的來源,也正是她內(nèi)心的恐懼之源——紅房子(Red Room Academy)。
在漫畫中,這個組織是前蘇聯(lián)在二戰(zhàn)時期組建的一所秘密間諜學校。
在世界各地搜羅年幼的女孩們,將她們培養(yǎng)全能特工(即“黑寡婦”)執(zhí)行任務。
“黑寡婦”只是一個代號。
娜塔莎不過是千萬黑寡婦中殺人最兇狠、計謀最陰險的頂尖存在。
這一項目也在劇集《特工卡特》中有所展示。(和卡特作對的多蒂正是一名黑寡婦)
娜塔莎在這里接受嚴格的訓練。
包括武術格斗、禮儀教育,還有特工必備的心理博弈。
以及毫無人性的“畢業(yè)典禮”:
“在蘇聯(lián)紅房子里訓練的時候,所有的年輕女孩兒都住在一起,那些人讓我們成為了朋友,后來把我們丟到了一片凍土荒原,限我們兩周內(nèi)回去,卻給了我們只夠一個人活下去的物資。” ——《美國隊長3》官方小說
為了保證對任務的絕對專注,娜塔莎被實施了絕育手術。
紅房子的目的是將普通女孩們制造成冷血的殺人機器,甚至還為她們植入虛構(gòu)的記憶。
這也是為何寡姐在與班納的對話中說:“你還覺得自己是團隊中唯一的‘怪物’嗎?”
在電影《黑寡婦》中,導演選擇了開篇記憶閃回的方式,帶觀眾們看到有關紅房子的恐怖記憶。
那些從前只在對話中聽到的內(nèi)容,這時一一浮現(xiàn)在眼前。
例如“畢業(yè)典禮”的絕育手術。
為了忠誠效命,給特工們植入虛假記憶。
和《復聯(lián)2》中有所呼應的射擊訓練。
紅房子是娜塔莎的恐懼與噩夢,還債是烙印在她骨子里的態(tài)度。
在MCU的電影中,“血債”也是成就她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因素。
救世也好,自救也罷,都是在償還過去的債。
在《美隊2》中,已經(jīng)被九頭蛇組織滲透的神盾局面臨著最大危機。
此時的寡姐也知道,自己過往的“贖罪”之路其實是助紂為虐。
她選擇將神盾局的資料公開于眾。
盡管這樣做,她從前的陰暗面也將被人知曉,甚至面臨被抓捕的危機。(刪除片段中出現(xiàn)內(nèi)容)
神盾局是娜塔莎“叛逃”紅房子后的下家。
那時雙手沾滿鮮血的她被神盾局盯上,局長弗瑞派鷹眼(克林特·巴頓)前去除掉她。
但鷹眼卻被這個女孩所吸引,違反命令不說,更是引薦她進入神盾局。
隨后兩人并肩作戰(zhàn)多次,成為默契拍檔的同時,也暗生情愫。
在漫畫中,故事稍微有些出入。
兩人的初次相遇,是一起刺殺鋼鐵俠(《懸疑故事》第57期)。
鷹眼實際上是個罪犯,他在娜塔莎的協(xié)助下改邪歸正。(《復仇者》第12期)。
隨后娜塔莎被紅房子綁架并接受洗腦,是在鷹眼的幫助下成功逃脫,加入了復聯(lián)團隊(《復仇者》第111期)。
寡姐和鷹眼是相互救贖,共同成長,漫畫和電影都是如此。
他們都是對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最愛的那個人,即便他們不是親人也不是愛人。
在《復聯(lián)1》的大戰(zhàn)中,寡姐曾向鷹眼提到過布達佩斯。
而在《復聯(lián)4》尋找靈魂寶石前,鷹眼也和寡姐聊到了布達佩斯。
在電影《黑寡婦》中,觀眾們終于知道了布達佩斯存在的意義。
這不是漫威無端加入的“調(diào)情臺詞”,而是一個埋了近10年的彩蛋。
在寡姐正式加入神盾局之前,她曾赴布達佩斯執(zhí)行任務——刺殺紅房子領導人德雷科夫。
沒錯,《復聯(lián)1》中洛基就有提到過他。
寡姐幾乎摧毀了整個城市,只為找到德雷科夫。
定位完成后,她更是內(nèi)爆了一座大樓,隨后她和鷹眼在布達佩斯躲藏了10日。
電影《黑寡婦》中,寡姐重返布達佩斯,和妹妹葉蓮娜見面。
兩人會面的地點,正是當年寡姐和鷹眼執(zhí)行任務時使用的安全屋。
寡姐說,墻上的孔不是彈孔,而是用箭孔,鷹眼和寡姐曾經(jīng)的激戰(zhàn)只能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 。
在和妹妹的對話中寡姐得知,當年的爆炸并未成功。
德雷科夫還活著,紅房子還在。
還有許多無辜女性走進那個深淵,被殘忍剝奪了自由和命運。
此時寡姐的想法只有一個:徹底摧毀那個地獄一般的地方。
關鍵詞:家庭
《復聯(lián)3》中,滅霸的一個響指,帶走了宇宙一半的生命。
這其中也包括部分復聯(lián)成員。
在《復聯(lián)4》中,寡姐的一番真情告白感動了許多人,她也將復聯(lián)團隊形容成“家”。
但是在這個家之前,她也有過一個極其重要的小家。
雖然是個假家。
父母和妹妹跟她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家庭的組建是為了執(zhí)行任務。
養(yǎng)父是俄羅斯版美國隊長「紅色守衛(wèi)者」阿列克謝,養(yǎng)母是前紅房子的「黑寡婦」梅麗娜。
兩姐妹不過是棋子。
在養(yǎng)父任務完成后便被送到了紅房子,接受嚴苛的訓練。
在電影《黑寡婦》中,為了消滅德雷科夫和紅房子,寡姐和妹妹從監(jiān)獄中救出了阿列克謝。
隨后又來到梅麗娜的家中,試圖打聽到關于德雷科夫的位置。
有意思的是,在漫畫中,阿列克謝其實和寡姐有過婚約。
但是在蘇聯(lián)政府決定讓阿列克謝成為「紅色守衛(wèi)者」時,他被告知禁止與妻子娜塔莎聯(lián)絡。
電影中寡姐在營救阿列克謝時身著的白色制服則是來自漫畫《黑寡婦:致命起源》。
《黑寡婦》的故事發(fā)生在《美隊3》之后,《復聯(lián)3》之前。
那個被她看作是“家”的復聯(lián),開始四分五裂。
《美隊3》里,本在鋼鐵俠陣營的寡姐,在機場大戰(zhàn)后放走了隊長和冬兵。
隨后被政府通緝的她成了流亡客,東躲西藏,變換身份偽裝自己。
顛沛流離對她而言早已如家常便飯般尋常。
但她沒想到的是,這時候的她竟然能和過去的家重逢。
雖然這個家建立在謊言之上,但有過的幸福和快樂都是真實存在的。
短暫的三年時光讓年幼的娜塔莎感受到的家的味道,而今的攜手抗敵更是讓她體會到:
沒有血緣關系,但只要彼此信任、真心相待,那就是一個家。
也正是這次的重逢,讓她對“家”的概念產(chǎn)生了些許的不同。
那些毫無血緣關系的人們,那些在彼此過往中留過一筆或是從未參與的人們。
都有可能成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復聯(lián)團隊中,寡姐是那個維系關系的紐帶、化解沖突的定心丸。
她能將心比心,把傷痕累累的過去攤開在綠巨人面前。
這也是她唯一一次表達過想遠離紛爭,組建家庭的想法。
但版納一句話點明了她,他們不是正常人,永遠都不可能有孩子……
她在得知鷹眼成為浪人后,馬不停蹄趕往異鄉(xiāng),將游走在黑暗邊緣的摯友拉回正軌。
鷹眼的孩子們稱呼她為小娜阿姨,鷹眼的妻子還和她約定好如果再生一個女兒,要取名為娜塔莎。
這是她最像母親的那一刻,而成為母親也成為她這一生遙不可及的夢想。
她和美隊相互信任,在看到美隊經(jīng)歷過佩吉的離世后,立刻給他送上親切的擁抱和鼓勵。
她和鋼鐵俠英雄相惜,都是嘗遍世間冷暖的孤單之人……
原來,復仇者聯(lián)盟就是她的家人,她不再孤單,也不再冷血,而是變得柔軟。
這也是她停止殺戮,開始救贖的內(nèi)在原因。
雖不理想,卻很真實;雖有矛盾,卻也親切;雖不完美,卻又可靠。
于是我們看到了《復聯(lián)4》里她選擇了松手,以犧牲自己的方式,換得靈魂寶石。
在沃米爾星她縱身一躍,只為救活宇宙中一半的生靈。
她的血債,在那一刻終于還清。
關鍵詞:告別
我們常說,過往經(jīng)歷造就一個人,寡姐也是如此。
而死亡,也給生命賦予了更為深刻的意義。
從過往的MCU電影中,看到了她的成長和改變,她有過黑暗的過去,手染鮮血背負人命。
可這也讓她重新審視自己,去成為更好的自己,學會愛人愛己,學會包容奮斗。
宣傳期的一次采訪中,演員斯嘉麗·約翰遜坦言,知道寡姐被賜死時,她心都碎了,躲在浴室里大哭。
演員都不敢接受的告別,更何況是影迷們。
大家難以接受這樣的犧牲,甚至責怪漫威連一場體面的葬禮都不給寡姐。
但用約翰遜的話來說,電影《黑寡婦》的出現(xiàn)或許會幫助大家接受、理解這個角色的選擇。
說回電影,質(zhì)量如何,其實從分數(shù)和評論中可見一二。
表妹覺得,這部電影的出現(xiàn)確實對角色的故事起到了補充。
但它的更大的作用還是為漫威第四階段宇宙觀的建立埋伏筆。
它不像一部超級英雄電影,而是像動作戲沒那么拼命的《碟中諜:全面瓦解》。
整部電影中,寡姐這個角色幾乎沒有變化,更談不上人物弧光,這些只能靠粉絲腦補。
故事套路陳舊,主題老套,動作戲也不刺激,就連特效也顯得成本不高,這一切都沒能達到粉絲的預期。
但好在,影片還是讓寡姐的一生更加完整。
讓我們有時間跟她說再見。
13年彈指一揮間
這次是真的要和她說句再見了。
寡姐的最后一個鏡頭,是遠遠的回眸一笑。
這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見他們最后一面時,他們都是微笑的。
他們每個人都是傳奇。
他們每個人都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每當我們想起他們,內(nèi)心充滿的都是美好、溫暖和堅毅。
這大概也是他們最想留給我們的東西。
再見了,鋼鐵俠;
再見了,美國隊長;
再見,娜塔莎……
文/大表妹
想當年我也是為了首映看過零點場的人,但唯一一次就感覺被喂了??,那一次是復聯(lián)四。這一次不是首映,但還是一樣的感覺。
看黑寡婦,更希望是看到看黑寡婦作為黑寡婦的一面:她是怎樣變成黑寡婦的,經(jīng)歷了怎樣的訓練,執(zhí)行過哪些任務,有怎樣的心里變化。而不是像石樂志一樣:你怎么能搶別人車呢,搶車是不對的、你追殺我,但我不忍心讓你摔下去,所以我要救你、你們要殺我,但我不會和你們打、知道你要殺我,但我你肯定還有人性,我要把你放出來、你還要砍我,但我還是不想跟你打,就是玩
到底是什么把黑寡婦變成白圣母了?原來是family!我知道你會在爆炸最后一刻逃出來,我知道你會在被雪崩掩埋前一刻把人救出來,我知道你出了嚴重車禍依然會安然無恙,我知道你被一群人圍毆還是不會掛,我知道你從幾千米高跳下去可以隨手拿到降落傘,我知道你即使不要降落傘還可以安全落地。只是因為你被家人強化了,有家人,沒困難!唐老大需要你!
最后再說一下片尾彩蛋,這好像是漫威帶起的頭,然后被一眾電影學了過去。我開始對彩蛋是不以為意的,以為像以前龍叔電影結(jié)尾那種片花可看可不看,直到我聽說滅霸在復聯(lián)里就出場過,才知道漫威這種操作之惡心,讓觀眾在電影院坐上七分鐘,再給你一分鐘的彩蛋做獎勵。你坐不下去?沒關系,你只是不會提前知道滅霸會出場,尼克原來call了驚奇隊長,伊蓮娜下一部會跟誰打。以至于現(xiàn)在是個電影都會想著字幕前字幕中字幕尾有沒有彩蛋,放映員都學會快進給你看了,真是太棒了!
哈哈又想起了一個,加油站那場戲真是,一個長對話,兩個機位,交叉剪,一下托著頭,一下環(huán)著手,一下又拿著飲料,全是穿幫鏡頭,看得我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這部電影讓我聯(lián)想到007:Quantum of Solace(007:至少的寬慰),哪怕它給予了粉絲一些寬慰,也只是一份至少的寬慰。
娜塔莎在復聯(lián)4里的死很廉價——明明對Vomir所知最少,還派兩個最弱的去……加之為了把全部的情感集中貢獻給小羅伯特·唐尼,娜塔莎沒有葬禮。對于真心愛護角色的粉絲們來說,這些都是意難平。現(xiàn)在等角色死了以后才推出個人電影,粉絲們覺得你在賣情懷因此希望獲得一些體面點的操作和補償不過分吧?抱歉,它沒做到。也許主創(chuàng)會說,這是個人電影,不要其他角色參與以免被說蹭熱度,但我覺得如果影片里能有如史蒂夫、山姆、克林特的參與,或者至少在彩蛋里能給娜塔莎一個體面的葬禮,哪怕其他成員不出現(xiàn),只讓那些存在于復聯(lián)4背景故事里被娜塔莎收養(yǎng)的孩子們出現(xiàn)也是好的,但結(jié)果只有一排孩子們送上的禮物聊作代表以及一個看上去似乎并沒有人定期維護的墓碑……我真的覺得娜塔莎好慘!不用像《紅雀》里那樣赤裸裸地呈現(xiàn)觀眾也已經(jīng)知道她很慘——一個從小被間諜組織非人道訓練與摘除生育器官的女孩兒。現(xiàn)在個人電影里她又以最滄桑的面孔挨最毒的打,雖然嘴上說自己有兩個家,但一個家的成員在內(nèi)訌,于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題里不出現(xiàn)(史蒂夫在對抗冬兵時、承受佩姬去世時她在吧,克林特在失去家人時她也在吧……她的個人故事里為什么就不能哪怕有一個戰(zhàn)友像她那樣不離不棄呢,這個故事明明應該有一個更好的樣貌),而另一個家的成員明顯是一次性的,莫名地來莫名地走,最終她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我的意難平還是在那里……她值得被更溫柔地對待。
平心而論,影片的質(zhì)量不差,這也是為什么我打了4星,但它的背景、處境和意義太雜糅與特別——它是超級英雄電影史上第一部既是起源又是完結(jié)的電影,也只有IP文化扎實的MCU能搞出這樣的作品。作為起源,它要交待角色的動機,給角色內(nèi)心最深處的命題(自我認同與歸屬)埋下線索,作為完結(jié),它要把之前電影里挖的坑填上,對線索作出回應,完成人物弧光,同時不能和之前電影里呈現(xiàn)的形象發(fā)生沖突。顯然,編劇將娜塔莎自我認同和歸屬關鍵詞放在了復聯(lián)4里她所說的“家庭”上,而且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家庭(所謂“圣約之血濃于子宮之水”,這些年有太多電影聚焦“we are伐木累”的主題了)。
這本來是一個極好的命題設計,自然,復聯(lián)就是對娜塔莎童年家庭缺失的最好補償,但一方面內(nèi)戰(zhàn)里這個家庭崩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演員片酬……因此復聯(lián)其他角色不能出場,使得填坑的回憶部分和自我歸屬部分都沒有老面孔扶持(羅斯將軍你不算,愛死死去),于是便只能增添之前從未提過的新人物、新設定來完成對既有命題的回應,于是娜塔莎在復聯(lián)之外憑空多了一個原生家庭(還多了一個不知道哪里來的男閨蜜),而為了給這個家庭設計沖突,紅房子居然還在,兵力還挺強(那這些年她們干嘛去了)……然后劇情主線就設計成了半路得知紅房子還在,為了挫敗紅房子順便聚集了原生家庭,然后順便地達成了原生家庭的和解、順便地解決了內(nèi)心的罪惡感(which by the way其實和主線沒任何關系),然后這個過程里娜塔莎發(fā)現(xiàn)崩了的家庭是可以救起來,于是打算去監(jiān)獄救人……但我們知道,后來復聯(lián)兩位家長和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娜塔莎……而本片中這些新人物、新事件在MCU前后故事線里是個什么定位根本不用管,于是我也就真的不關心這些新出現(xiàn)的人物和情節(jié)怎么發(fā)展……要不是皮尤憨萌可愛且在彩蛋里和瓦倫蒂娜女爵一起出現(xiàn),喻示著她之后可能會常駐,這個完結(jié)篇真的就是個因為最合適的角色來不了所以整了個臨時班底一次性用完算逑的貨了。但這樣一來,這部電影推出二代黑寡婦葉蓮娜的目的就更昭彰了,更顯得功能性蓋過了故事性,這在復聯(lián)4的廉價死與意難平之后,更容易惹人反感。所以我能理解為什么有人說這部電影沒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存在的不是時候,以及為什么這部電影成了MCU第三階段以來第一部在映前遭遇大量差評的電影。
這部電影讓我聯(lián)想到007:Quantum of Solace(007:至少的寬慰),不僅因為歐嘉·柯瑞蘭寇是里面的邦女郎,大衛(wèi)·哈伯也參演過,蕾切爾·薇姿更直接就是丹尼爾·克雷格的妻子,片中還出現(xiàn)了《007:太空城》的片段,也因為那部電影同樣是為了未完的故事,強行接續(xù)了一堆完全沒有記憶點的一次性人物和事件,最后成了007系列最無存在感的一部。當然Quantum of Solace這個短語用來形容這部電影也很貼切,《黑寡婦》這部電影哪怕給予了粉絲一些寬慰,也只是一份至少的寬慰。
【微信公眾號:開至小路】
====================
本來想著另開一篇,但還是就寫在這里吧。
超級英雄的完結(jié)篇究竟應該是什么樣?
“美人遲暮,英雄末路,都是世上最無可奈何的悲哀。這種悲哀最令人同情,也最令人惋惜。”——《多情劍客無情劍》古龍
在IMDB上用superhero檢索,可以搜到5329個結(jié)果,但老實講,這么多作品和角色,真正意義上有完結(jié)篇的沒幾個。超級英雄就如同俠客,其結(jié)局無非兩種,成功或成仁。成仁則須殺身,功成則可身退,前者如喬峰郭靖,壯烈不朽,后者如楊過張無忌,溫柔浪漫。當然作為超級英雄電影來說,后面這種情況里還可單列一種情形,就是“成功只是階段性的,生活還是要繼續(xù)”。所以一共是三種情形:1.死;2.隱退;3.繼續(xù)。
自1978年以來的現(xiàn)代超級英雄影視里,真正夠得上第1種情形的只有扮演金剛狼17年的休·杰克曼和扮演鋼鐵俠11年的小羅伯特·唐尼。不過鋼鐵俠的完結(jié)不是在其個人電影里。當然帕特里克·斯圖爾特版X教授也在Logan里退場,但鑒于詹姆斯·麥卡沃伊版作了無縫銜接,角色的獨一無二性被剝奪,情感分量被大大稀釋。至于CW版綠箭俠這里不提了。實現(xiàn)第2種的有克里斯蒂安·貝爾版的蝙蝠俠和克里斯·埃文斯版的美國隊長。采取第3種模式的,在MCU之前那個三部曲真的就是三部曲的時代,單人電影能拍到第三部的只有托比·馬奎爾《蜘蛛俠3》和韋斯利·斯奈普斯《刀鋒戰(zhàn)士3》,像地獄小子、惡靈騎士、神奇4俠甚至后來的超凡蜘蛛俠都只能撐到第二部。這樣比較看來,一個超級英雄角色能被同一演員長久演繹,且能在個人電影里退場,無論對于角色還是對于演員來說都真的是一份殊榮,因為只有當這個角色和演員真正做到合二為一,觀眾普遍認同,且作品質(zhì)量、商業(yè)運作、演員私德都達到一定水準,才能經(jīng)過時間考驗最終獲得這份殊榮。
因此,《黑寡婦》很特別,我甚至覺得作為個人電影它可以單列成第4種情形。斯嘉麗·約翰遜演了這個角色11年。它是完結(jié)篇,但死亡發(fā)生在之前的復聯(lián)4里、墓碑出現(xiàn)在片尾彩蛋中,所以退場的儀式感被分割得很碎。同時它又承擔了講解起源故事的功能,卻又是通過在【偶然撞上】的新事件里用回憶和解釋性對白來完成。所以兩頭都不圓滿。
當然最不圓滿的還是這個故事。我之所以用【偶然撞上】來形容,就是因為假設復聯(lián)沒有發(fā)生內(nèi)戰(zhàn),娜塔莎不需要逃亡,犯不著讓男閨蜜把布達佩斯安全屋的郵件帶過來,那她怎么攤上這攤子事兒?同理,葉蓮娜是咋想的?還指望復聯(lián)端掉紅房子?她既然覺得娜塔莎不會來布達佩斯安全屋,那她把解藥寄到安全屋作甚?整個解藥從安全屋帶到娜塔莎手上然后又被娜塔莎帶回安全屋的故事線純粹只為了讓模仿大師登場秀一波突襲。然后,既然娜塔莎認為紅色守衛(wèi)可能知道紅房子的所在于是去營救,說明她知道這個曾經(jīng)所謂的“父親”就在監(jiān)獄里,所以她就一直放他在里面待著?說明他們之間也沒什么感情嘛。然后剛好,之前她完全不知道還活著的“母親”,經(jīng)過一番短暫談話,被她“策反”了;然后又剛好,曾經(jīng)被無辜波及的Antonia原本一直是內(nèi)心的刺,現(xiàn)在她沒死,而且還被她禽獸不如的父親給改造了,相比之下,被娜塔莎毀容的罪惡和他父親比起來真的不算什么了呢……于是這個故事就成了:沒想清楚怎么辦的妹妹打算找姐姐,但找到姐姐純屬意外,姐姐這么多年從來沒想過找妹妹和爸爸,能遇見也是意外,然后意外發(fā)現(xiàn)紅房子原來還存在、媽媽原來還活著,甚至姐姐這些年沒被紅房子暗殺只是因為紅房子怕被索爾一錘子端了(所以復聯(lián)組建之前那些年Dreykov是在養(yǎng)傷嗎?)一家人通過對話解開心結(jié)是意外收獲,更大的意外收獲是發(fā)現(xiàn)原來當年害死的無辜小女孩沒死,且相比于娜姐姐她更恨她爸爸,所以干掉她爸爸是一舉兩得——雖然她爸爸這些年并沒有主動惹姐姐,要去干他純粹是路見不平;雖然娜姐姐其實也不清楚把她爸爸干掉后Antonia會不會一樣恨自己……
有人說本片像美隊2,確實。但最大的區(qū)別是,美隊2里主角一行身在局中,連史蒂夫未知的一段過往都是這個局的一部分,于是主角們設法發(fā)現(xiàn)真相實現(xiàn)破局,過程里懸念的營造是自然的。而本片更多是情節(jié)推著角色走,因此會有人說這部電影里娜塔莎存在感不強。
《復聯(lián)4》有很多淚點,最受關注的當然莫過于鋼鐵俠的犧牲。
但黑寡婦的犧牲同樣讓人意難平。
更扎心的是,她不僅犧牲了,而且還沒有葬禮。
《黑寡婦》導演凱特·紹特蘭對此的解釋是,她和斯嘉麗約翰遜談過這件事。
斯嘉麗說黑寡婦不想要葬禮。
黑寡婦太私密了,反正人們真的不知道她是誰。
所以我們在《復聯(lián)4》中所做的是讓結(jié)局成為個人所感受到的悲傷,而不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公眾傾訴。
觀眾仍然不會在《黑寡婦》中看到任何大規(guī)模的情感告別,這樣的東西不適合這個角色,所以仍然將展現(xiàn)個人悲傷的時刻。
黑寡婦生前就總是一個人,去世以后還是一個人。
安安靜靜地出生,安安靜靜地離開,仿佛從未存在過。
作為一個特工,她是極其專業(yè)的;
但作為一個人,她的一生就太讓人心痛了。
《復聯(lián)4》沒有拍人們?yōu)楹诠褘D告別的鏡頭,于是導演用了一整部電影來向黑寡婦告別,整部電影就相當于是一場遲來的葬禮。
黑寡婦之所以選擇犧牲自己,保全鷹眼,起初我們以為這是出于兩人的友情。
后來我們得知《復聯(lián)4》之后還有一部《黑寡婦》單人電影,這部電影很可能會講述黑寡婦這么做的原因。
事實也的確如此,《黑寡婦》的確講了這件事。
但副作用是,看完《黑寡婦》再看《復聯(lián)4》,更意難平了。
兩人的友情的確是黑寡婦犧牲的一個因素,但還有其它因素。
當年黑寡婦想加入神盾局,而加入神盾局的最后一項測試,就是殺死德雷科夫。
在這個過程中,德雷科夫的女兒安東尼亞也遇難了,這也成了伴隨黑寡婦一生的陰影。
順便說一下,《復聯(lián)4》中黑寡婦和鷹眼再次提到了布達佩斯,黑寡婦的反應是笑了。
有人說這和《黑寡婦》的劇情是矛盾的,因為回想起布達佩斯的事,黑寡婦的反應不應該是笑。
其實這里沒有問題。
《復聯(lián)1》中洛基說過這件事,黑寡婦瞬間就破防了。
我們知道黑寡婦是裝的,是為了套洛基的話,但她并非完全是裝的,也有一部分是她的真實感受,因為那時她仍然以為安東尼亞真的死了。
直到《黑寡婦》中,她終于知道安東尼亞并沒有死。
而且最后她還解除了安東尼亞的精神控制,并且向她道了歉。
雖然安東尼亞被毀容了,但黑寡婦讓她重回自由了,雖然功過不能相抵,但她也盡力了。
人生沒有圓滿,只要盡力就好。
所以后來《復聯(lián)4》中她笑是合情合理的。
于是她再也沒有遺憾了,可以無所顧忌地為拯救世界而獻身。
這是《黑寡婦》的第一層含義。
第二層含義,是黑寡婦一直以為她被親生母親拋棄了,直到多年以后,她才從梅麗娜那兒得知,她是被紅房拐走的,而且她的生母從未停止找她。
就在黑寡婦重新產(chǎn)生希望的時候,緊接著梅麗娜就說,她的生母已經(jīng)死了,因為她的存在威脅到了紅房,于是被德雷科夫殺死。
自從小時候被拐到紅房開始,黑寡婦就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20多年后,她終于有了他們的消息,這個消息就是他們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
一股無力感瞬間襲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她還沒來得及見父母最后一面,他們就與世長辭。
葉蓮娜至少還可以給她上墳,而她甚至連給父母上墳都做不到,因為她根本不知道他們被埋在哪里,可能性更大的是德雷科夫殺了他們后,隨隨便便就把尸體處理了。
她身為地表最強團隊的成員,她曾經(jīng)和滅霸打過架,然而此時她卻被父母雙亡的事實按在地上摩擦,毫無還手之力。
她最大的敵人不是滅霸,而是孤獨,而是在今天她得知自己永遠地成為了孤兒。
現(xiàn)在再回過頭來看《復聯(lián)4》,你會覺得更扎心。
紅骷髏說黑寡婦的父親叫伊萬,這讓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畢竟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她親生父母是誰,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卻知道,這難道還不夠扎心嗎?
這還沒完,還有第三層含義。
《復聯(lián)4》中,鷹眼的家人化成了灰,黑寡婦在日本找到了鷹眼,說他們找到辦法了,鷹眼可以和家人團聚了。
鷹眼說:不要給我希望。
黑寡婦說:抱歉沒能早點給你希望。
鷹眼這才同意跟著她走。
這就注定了在沃米爾星黑寡婦會選擇自殺,因為她承諾過她會讓鷹眼一家人團聚。
如果死的人是鷹眼,他們一家人還是無法團聚。
更重要的是,為什么和黑寡婦一起去沃米爾星的是鷹眼,而不是班納?
不僅僅是《復聯(lián)3、4》幾乎沒有綠寡這條線,《黑寡婦》也是提了鷹眼、鋼鐵俠、美隊、雷神、獵鷹、黑豹、蟻人,就是沒提班納。
因為羅素兄弟說過了,綠寡完全是韋登一個人的主意。
所以鷹寡應該才是官配。
鷹眼的妻子叫勞拉,是鷹眼加入神盾局的時候,尼克·弗瑞給他安排的。
也許在某個平行宇宙,尼克·弗瑞給他安排的妻子不是勞拉,而是黑寡婦。
所以當她見到鷹眼的孩子的時候,她是那么地高興,就仿佛他們是自己的孩子,她還稱呼勞拉肚子里的嬰兒為“小娜塔莎”。
反過來,鷹眼女兒也很喜歡黑寡婦,因為她不問別人,特意問黑寡婦來沒來。
我們可以從黑寡婦和勞拉的對話得知,雖然其它復仇者不知道鷹眼有家室,但黑寡婦是知道的,而且她和鷹眼一家人關系還很好。
后來滅霸打了響指,鷹眼的家人全都化成了灰,直接逼瘋了鷹眼,他成為了浪人,跑到日本見到黑幫就殺,僅僅是因為他們還活著。
鷹眼是曾經(jīng)有過家人,后來失去了家人。
黑寡婦的經(jīng)歷更加曲折,她是有過家人,又失去了家人,又有了家人,又失去了家人。
她很小的時候就被紅房拐走了,后來為了執(zhí)行任務,和三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組成了一個假家庭。
但她把他們視為真正的家人,因為她真的太想要一個家了。
他們在一天之內(nèi)拍攝了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復活節(jié)和暑假。
她知道樹下所有的禮物都是空盒子,但她不在乎,她還是想把它們?nèi)即蜷_,因為在那一秒,她感覺到了真實。
感覺到這個家不是假的,而是真的。
感覺到梅麗娜真的是她的母親,阿列克謝真的是她的父親,葉蓮娜真的是她的妹妹。
雖然她重新有了一個家,但也非常短暫,這個家很快就解散了,他們下一次相見已經(jīng)是20多年后的事了。
《黑寡婦》的主題是“家庭”,并不是導演強行要談家庭。
如果黑寡婦的電影你全看完了,你會發(fā)現(xiàn)黑寡婦最渴望的東西就是家庭,而這也是她從來沒有得到的東西,即便得到了也很快就會失去。
去了鷹眼的家后,她看到了鷹眼的孩子,沒過多久她就提到當初做絕育手術的事。
因為她也想像鷹眼那樣,結(jié)婚生子,家庭美滿,但是她緊接著就想起自己沒有生育能力。
于是她就開始想,反正我都不能生孩子,倒不如成全他人,倒不如成全她最好的朋友。
在沃米爾星,她已經(jīng)預料到復聯(lián)可能能成功復活死者,但她不希望鷹眼的孩子復活后發(fā)現(xiàn)的第一件事,就是父親去世了。
她知道做孤兒是什么感受,所以她不希望鷹眼的孩子有和自己相同的遭遇。
她曾經(jīng)有20多年沒見過家人,所以她希望鷹眼的孩子能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成人。
她在紅房參加了畢業(yè)典禮,所謂的畢業(yè)典禮就是做絕育手術,所以她希望鷹眼的孩子能參加真正的畢業(yè)典禮,而且每一個畢業(yè)典禮都有父母的陪伴。
她在一天之內(nèi)過完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復活節(jié)和暑假,所以她希望鷹眼的孩子的每一個節(jié)日、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都是和家人一起度過的。
她在圣誕節(jié)收到了禮盒,圣誕節(jié)是假的,禮盒也是空的,所以她希望鷹眼的孩子能和父母過真正的圣誕節(jié),能收到真正的有禮物的盒子,然后拆開它們,發(fā)現(xiàn)里面是自己想要了很久的禮物。
她是一個人長大的,所以她不希望鷹眼的孩子以這樣的方式長大。
她從沒得到長久的家庭,從沒感受到長久的父愛,所以她不希望鷹眼的孩子失去家庭和父愛。
她付出生命,只為成全鷹眼,成全鷹眼的孩子。
因為鷹眼是她最好的朋友,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們的感情已經(jīng)超越了友情,上升為了親情。
至于鷹眼的孩子,他們就像是她自己的孩子。
而她的心愿,就是讓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他的孩子,同時也是她的孩子團聚。
為了實現(xiàn)這個心愿,她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她是無私的,她的人生是殘缺的,所以她希望鷹眼的孩子能人生圓滿。
她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只為讓他們擁有更好的人生。
某種角度上,她也是幸運的,她從沒體驗過長久的家庭,沒體驗過長久的父愛,沒體驗過像普通人那樣,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成人,而鷹眼的孩子替她體驗到了。
她從未實現(xiàn)的心愿,他們替她實現(xiàn)了。
《復聯(lián)4》最后,鷹眼如愿以償和家人團聚了。
看到這一幕,她應該能含笑九泉了吧。
電影以黑寡婦去劫囚結(jié)束,她是笑著離開的。
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我們最后一次看到她了。
感謝導演讓黑寡婦笑著演完最后一個鏡頭,畢竟她在那邊也不希望我們哭喪著臉,而是笑著和她告別。
寫在前面:
1.本文涉及劇透,建議讀者在觀摩影片后服用(雖然這部片子也沒什么好透的)。
2.本文為筆者主觀解讀和抒發(fā),無引戰(zhàn)之意,也無任何商業(yè)用途。
正文:
片中有一條很隱晦的感情線,那就是寡姐和她背后的男人。
這個男人角色名叫Mason,在片中三次出鏡,都是為了給寡姐提供物質(zhì)保障。
男人第一次出鏡——
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感覺,只是單純看到寡姐笑了,說明在這等她的當然是個安全人物。
但當我為了寫影評,重新截圖再定格觀察的時候,我不免多了很多想法。畢竟其實寡姐此時正被全球通緝,這樣的笑顏對她意味著,真的可以暫時放輕松了。
物質(zhì)上的準備,男人已經(jīng)齊活兒了,精神上的關懷也來一發(fā)吧——
不得不說這段戲?qū)η榫w的表達處理得非常細膩,就是在說寡姐這時候過得并不好。但她在真正的朋友面前,從來都不懂得隱藏自己,即便笑著,也很沉重。
為什么說她破防了呢,因為她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已經(jīng)不敢和男人對視了。
用心理學解釋,這時她在說謊。她在笑,但這份笑容更多的是在自我保護。
要知道這可是黑寡婦,有多少男人只用只言片語就能讓她破防的?
從寡姐進屋,到男人走出屋子,片長不過短短2分鐘。
除了一開始看到睡著的這個男人時,寡姐是放下了警惕、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了之外,當她在面對這個男人的時候,她的笑容更多是一種保護色。
初看此景只覺不過好友一敘,而再看時卻仿佛有種魔力,恍若將我代入劇中。誰都一樣,即便強如寡姐,也都有脆弱的一面。
男人第二次出鏡——
葉妹這句話其實是有解讀空間的。
See , why you keep him around,翻譯過來應該是:瞧你,干嘛把他留在身邊(他這么敏感一個人,不符合你的作風)。這樣解讀的話,主要是對男人的打趣。
也可以過度解讀為,葉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故意省略了主語:
I see why you keep him around,翻譯過來就是:我知道你為什么留他在身邊了(因為他就是個敏感溫油的男人)。這樣解讀的話,主要是對寡姐的打趣。
因為葉妹念這句臺詞時是連著念的,所以兩種解讀都是可以接受的。
不管怎么解讀,keep him around 都算官方承認的說法了。這個男人,確實擔得起是寡姐背后的男人(之一)!——
嘿,瞧見沒,中文海報對比英文海報,從人物站位來說,是中文海報更有深意誒?。ǚ旁谝患易永铮?/p>
繼續(xù)看這個可愛的男人,接下來還是官方吐槽——
這段對話幾乎可以坐實了,男人與寡姐是有感情暗線的。
要知道漫威的電影,是不會無緣無故加入這種可有可無的對話的。
其實鏡頭語言也在暗示,同鏡中,葉妹正臉,男人側(cè)臉,那么葉妹說的dry,實際上說的就是這個男人,說他太無趣了,和你不搭。
也難怪最后留給男人一個不悅的眼神。心疼又好笑。
于是男人橫下心——
男人這時候,已經(jīng)不像第一次出鏡時說,自己是朋友啥啥的,而是聽了葉妹的吐槽之后,說自己就是一軍火販子(我知道啥意思了,我就一屌絲行了吧)。
這個片段里,寡姐笑的不多,結(jié)合對話來看,她的笑容更多是帶有對男人的歉意。
寡姐知道男人對自己有感情,但自己對他卻沒有。即便是這樣,男人還是都義無反顧地為她提供盡可能的幫助,哪怕寡姐每次都沒有給到她所承諾的補償。
這個男人是sensitive的,而他想要的補償絕對不是物質(zhì)上的,也正因為他性格敏感,便不會明著挑破窗戶紙:既然不說精神上的,那我就說錢來撒撒潑咯。
男人第三次出鏡——
這個片段里,寡姐真的是笑的很開心,因為這個男人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她的真正的好朋友。
其實最后給男人的鏡頭,也暗示男人釋懷了。
他們本無交集,卻在這亂世的狂流中偶遇。男人無法陪她翱翔,無法與她出生入死,但當他一直都在幕后默默支持著。
這便是屬于Mason這個角色的浪漫吧。
最后再扒一下這個角色:
這個角色首次登場于1989年的《漫威圖畫小說:瑞克·梅森,特工》 ,真名Rick Mason,干的主要是雇傭兵、代理人、軍火中介這類活兒,沒什么特別的能力。
在漫畫中的他,其實還是《蜘蛛俠》故事里的反派“修補匠” Phineas Mason 的兒子。
“修補匠” Phineas Mason 這個角色在2017年上映的《蜘蛛俠:英雄歸來》里有登場,是片中反派禿鷲的一個技術員副手,也屬于龍?zhí)捉巧?。不過 Rick Mason并沒有出現(xiàn)在該片中。
當然,這倆龍?zhí)?,Rick Mason和他父親Phineas Mason之后的劇情走向,我猜也很難再被接下來的漫威電影繼續(xù)展開了。
黑寡婦竟然做了這個手勢?該電影可能將遭韓國男性抵制
不夠幸運的一部電影。跳空的一年。男性符號大限度被弱化,女性因弱為用為強的主旨。爆米花節(jié)奏不夠,情緒從頭到尾蔓延,漫威的男性觀眾怕是不怎么會買賬吧。還是那句話,女性為主的電影極少,只要不是跌過底線,來一部贊一部,真心希望能回本。另,F(xiàn)lorence Pugh竟然沒有練肌肉…圓砣砣的肩頭臂膀總在搶鏡…
漫威徹底走上故弄玄虛+粉絲電影的不歸路了??
漫威終于把這棵搖錢樹上最后一片葉子也搖下來了……
作為一部爽片,黑寡婦是前一個小時完全合格的,最起碼比驚奇隊長要強得多。整體故事框架我認為導演在模仿美隊2,不過很可惜,問題依然出在后半段主角和反派對峙尬聊這一段。1.紅房子組織建立在天空中,跟空天航母一樣,我很好奇美隊2神盾局和九頭蛇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龐然大物騎到臉上了還假裝看不見。2.設定是聞到反派氣味所以不能開槍打反派,娜塔莎你為啥不沖涼水澡感冒呢?為什么所有的反派總要洋洋得意地告訴主角自己未來統(tǒng)治世界的宏偉計劃?娜塔莎和反派尬聊扇巴掌那一段簡直尬出天際,真的沒必要模仿黑暗騎士。3.我對MCU笑話沒有什么意見,問題是有些嚴肅的地方不能一味的搞笑,不然就毀了娜塔莎死亡的悲劇,比如大結(jié)局,妹妹給姐姐上墳那一段,這時候加一個擦鼻涕的笑話完全不合時宜,毀了娜塔莎死亡莊嚴悲憤氛圍。
就這?且不說遜于漫威基本盤,連基本A級商業(yè)片水準都沒達到。所謂的美隊2后系列最佳格斗戲就是看了眼近些年熱門片照貓畫虎,東挪一點西拿一些,揮拳軟綿綿,調(diào)度笨拙。甚至連mcu最引以為豪的敘事節(jié)奏這次都糟得奇差無比。大半年下來mcu從劇到電影持續(xù)吃錯藥。
Natasha的pose被官方吐槽了hhhh
7.3/10 作為演員斯嘉麗與漫威影業(yè)離別之前最后一部作品, 同時也作為角色黑寡婦伴隨整個漫威宇宙走過的最后一段旅程, 本作有太多值得期待的理由。 然而本作卻未能回應大眾極高的期待。 眾多新角色的登場導致對于部分角色的刻畫失力幾分, 大量以對話推進的劇情也令作品整體的精彩程度缺少幾分, 不少動作戲份也留有分量短小的遺憾。 幸好, 本作也并非一無是處。 無論是一個完整且擁有些許意外的故事, 還是對于黑寡婦這樣一個角色優(yōu)秀的補充刻畫, 亦或是演員對于部分新角色的精彩演繹, 甚至是些許擺脫往常漫威作品全新風格的嘗試, 依舊讓這部時隔兩年的漫威新作擁有足夠的觀看價值。
三星,為寡姐賣力的武戲加一星。雖然居然有點girls help girls的趨勢,編劇也像隔壁素雞9跑來客串的family主題,但扎堆妹子打架真的很過癮。然后看到Tangier和Budapest一直在努力認路。Anyway,寡姐的終于熬到自己的單人電影,結(jié)果結(jié)局,唉。旁邊的妹子都看哭了
《黑寡婦》也不能說不好看,但為了引出家人這條線而做的鋪墊大大壓縮了正片的精彩程度,而正片并未突破觀眾已經(jīng)熟悉的黑寡婦形象,整個片子都缺乏一個振奮人心的大爆點,這也似乎顯示出漫威的疲態(tài),尤其是其第四階段,不管是尚氣、永恒族還是黑豹、奇異博士,完全沒有美國隊長和鋼鐵俠那樣的領頭羊,隱隱為MCU擔憂起來。
6.5-7.5 還行吧…有笑點淚點勉強,劇情是以往的non- offensive 全家桶… 漫威現(xiàn)在是不是特別喜歡把正傳去世的角色拿出來拋一下光… |彩蛋部分吐槽:婦聯(lián)這一堆英雄都沒有心的么,proper葬禮沒有,人好像被葬在個亂葬崗,連怎么犧牲的都不明不白的,估計后面又會是一堆誤會然后騙足一波回憶與眼淚
走的是蘇聯(lián)女間諜/殺手成長老路線,看著看著感覺就有點串。除了姐妹情深對手戲演的好,打打打之外似乎也沒有什么高潮,妹妹是可愛的。
感覺漫威現(xiàn)在都套不出什么氣場足的反派了,沒有好的反派怎么撐場面啊.
音樂還不錯,女性團結(jié)在一起手拉手,掙脫腩人的控制才是王道。醒醒吧姐妹們!
這真的是漫威寫的美強慘人物巔峰,最終還是對寡姐產(chǎn)生了無限憐愛。真的是一個被愛了那么一下就滿足了的人,她始終只是在守護自己認為的’family’,mental control這回事,從原漫畫改編到這里很不錯了,感恩編劇沒有給她寫感情線。有點可惜的是沒有看到她個人化的愿景,但也算稍微更往前走了拋出個人和集體的問題。沒有什么大腦洞,但也足夠過癮了。愛爆斯佳麗。
早就該出的黑寡婦(們)單電,現(xiàn)在來看難免顯得格局小了。但大概有了話語權之后再拍才能真正完全體現(xiàn)單電的主旨: girls help girls. 硬傷也是很明顯:劇情不夠,跑酷來湊,賣賣情懷,新人上臺。
重組家庭大破寡婦集團,寡姐自帶家屬的謝幕演出。彩蛋扎心了...
她知道做孤兒是什么感受,所以她不希望鷹眼的孩子有和自己相同的遭遇。她在一天之內(nèi)過完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復活節(jié)和暑假,所以她希望鷹眼的孩子的每一個節(jié)日、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都是和家人一起度過的。她在圣誕節(jié)收到了禮盒,圣誕節(jié)是假的,禮盒也是空的,所以她希望鷹眼的孩子能和父母過真正的圣誕節(jié),能收到真正的有禮物的盒子,然后拆開它們,發(fā)現(xiàn)里面是自己想要了很久的禮物。她是一個人長大的,所以她不希望鷹眼的孩子以這樣的方式長大。她的人生是殘缺的,所以她希望鷹眼的孩子能人生圓滿。她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只為讓他們擁有更好的人生。因為鷹眼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們的感情已經(jīng)超越了友情,上升為了親情。而鷹眼的孩子,就像是她自己的孩子?!稄吐?lián)4》最后,鷹眼如愿以償和家人團聚了??吹竭@一幕,她應該能含笑九泉了吧。
沒帶任何預設進場,看完覺得比想像中好,漫威一貫地人物影視比主線劇情好。我還挺喜歡這種冒險故事的。彩蛋氣哭!寡鷹涼了多少年了還不被放過!唉,小娜,我還愛你。
作為承前啟后的一部,功能性大于故事性。而且本身黑寡婦這個角色就不足以撐起一部單人電影,再加上薄弱的故事,這一部太過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