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問題
1 如何理解這幾組照片,其中蘊含怎樣的藝術思想?
2 護士能否穿裙裝?抗日將軍抽雪茄,喝咖啡怎么改?
3《雷霆戰(zhàn)將》與《亮劍》都是神劇嗎?
點擊鏈接 看完再聊
在泰國審查機構的神助攻下,Netflix順利宣傳新劇www.digitaling.com
女:抗日神劇……抗日神劇……
拍完電視劇,你禁他,能不急嗎?
導演和導演不一樣,拿個戛納獎回來,你還能禁他嗎?
這叫本事!
假的,他急眼了…… 有必要嗎?
旦分小學畢業(yè)的人,會把電視劇當歷史看嗎?
女:《亮劍》不是真實改編嗎?
哦,那國民黨反動派是那么抗日的嗎?還楚云飛,李云龍……真有人信?
痞子將軍,一槍十個……這嘚瑟!
女:《亮劍》好像沒有一槍十個鬼子的劇情???
……也差不多了,插個翅膀就能飛!
就因為收視率高,廣電也沒怎么著它,但至少我不會拿這種神劇當歷史看,感覺遠不如《地雷戰(zhàn)》!
女:您說些話估計有不少網(wǎng)友反對!
哼……誰在乎,還不讓人說話了?
別說亮劍,就是萬人空巷的《還珠格格》也不能代表清史……說完了,愛咋咋地!
不管您是亮劍迷,還是云龍粉……愛看是您的事兒,咱別左右歷史!
女:這我同意,每個人對歷史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評價的權力……那您覺得亮劍這部電視劇真實性有百分之十嗎?
別說百分之十,那些劇情橋段和真實的歷史連百分之一都對不上……
總之,根本就不符合我的歷史觀,我接受的那可是新中國最最正統(tǒng)的歷史教育,當然,還有世界史的熏陶和加持!
女:哇塞,唯物+唯心……您這歷史觀可是杠杠的呀!
顛撲不破……必須的!
身為美學教父,讓一個寫小說的,一個編劇告訴歷史的本來的樣子……可笑之極!
所以當下歷史劇最缺的是什么?一個有水平的,權威的監(jiān)制!
女:哎呀,早知道請您來把關就沒問題了!
咱不是吹,起碼我能做到八個字:真實還原,歷史重現(xiàn)!
女:就說《雷霆戰(zhàn)將》抽雪茄,喝咖啡……假如您是本片的藝術總監(jiān),當作何處理?
戰(zhàn)場上抽雪茄也不是不可能,但不太可信!
讓他抽鴉片,抽大煙……這就好多了,符合歷史真相!
國民黨那時候都抽這玩意兒……不信你可以讀讀歷史!
女:哦,對,絕對是神來之筆……楚云天也可以抽兩口嗎?
當然,國民黨嘛!老蔣什么人你不是不知道,一個寫日記的主兒……
姜文怎么評論他的?所以老蔣的手下……呵呵,不說也罷!
女:那喝咖啡呢?
咖啡就免了,手上沒抓沒撓的就讓他揉兩鐵球……也可以彰顯性格,草莽英雄嘛!
女:這個點子好,接地氣,因為鐵球屬于民國文玩,我怎么沒想到?不愧是藝術總監(jiān)!
你看,我要說出來這樣改,導演肯定特別服氣,觀眾也都閉嘴了!
拍完了才發(fā)現(xiàn)問題,矛盾這么大……劇組全白忙!
女:反正我覺得女護士穿裙子沒問題,這是國民黨反動派穿成這樣就對了!
你能跟導演的意見一致,這很好!
問題在于觀眾說抗日將軍不能喝咖啡穿迷你裙,于是導演把黑白照片拿出來了:“當時護士有沒有穿裙子?”
女:嗨,可憐的導演……心里肯定是不服!可惜沒叫您過去劇組指揮,也沒這事了!
有理不在聲高,不能權大壓人……網(wǎng)絡就是講理的地方,關鍵是藝術這事沒“準譜”,最高明的方式就是把問題扼殺在搖籃里,但需要預見性和前瞻性!
咱是玩奧斯卡戛納的,就像這種小case,三分鐘擺平……
女:揉鐵球,抽大煙的抗日將軍……?我擔心還有觀眾對不上號!
嗨,沒想象力也不懂表演……
你只要相信一點,這戲讓我拍肯定好看!
設計一些橋段就可以,人設一下就立起來了,而且與眾不同……哼,我再多說幾句劇本都出來了!
女:絕對相信您的實力,就是圍繞鴉片寫三集,都能讓觀眾哭得稀里嘩啦的!
……那必須的,玩煽情咱也是一絕!
我總說現(xiàn)在的觀眾很幼稚,一部電視劇,熱播了就如何如何了……至于的嗎?差不多得了,咱還能成熟點不?
女:哈哈,我也是這趕腳,每次看電影都覺得到“兒童場”了……
熱播只能說明小鮮肉和所謂老戲骨還是有點號召力的,所以說當今娛樂圈“流量為王”……
小鮮肉為什么能火?
女:我發(fā)現(xiàn)您就特別冷靜,真的,格局不一樣!
美學教父,咱是玩藝術的,不能動不動讓藝術給玩了!
再說,什么就藝術了?神劇嘛不就是……不知道還以為真得了什么國際大獎呢,哎呦啊呀的!
熱播不代表真相,也不能代表正確!
這個社會能“熱”的多了去了……大煉鋼鐵,大躍進,包括文革,當年熱不熱,火不火?
永遠保持冷靜和質疑精神,捍衛(wèi)真理只有一小部分頭腦清醒的人才能做到!
就一個原因“你不配”!
女:小燕子找到皇阿瑪,你憑什么不感動?
該哭不哭,該笑不笑,很多觀眾的淚點和笑點很沒有道理……聽懂掌聲!
女:請問您對抗日劇題材怎么看?
換句話說,沒有瞎編亂造,捕風捉影,壓根兒就不可能有“抗日題材劇”!
女:您要這么說肯定有人不服氣!
我一再強調,這里是教學,拉片式教學影評……
你們未來要干這行,從事影視創(chuàng)作,咱可不是普通觀眾……相反,咱是賺他們錢的!
所以我說的都是“行話”,能理解不?
我不跟棒槌交流藝術,哲學,歷史,美學,etc……我的思維這些人也跟不上!
再說,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有套路!
連玩抖音的都成天琢磨如何才能吸粉,變現(xiàn),何況這么大影視產業(yè),不賺錢本兒都回不來!
到底什么叫“神劇”什么算忽悠……真真假假我說了算,明白不?
我們干編劇干導演的說了不算誰說了算?
女:倒也是,跟杠精或者不是這個行業(yè)的人根本沒法聊!
對啊,你問他做過編劇嗎?知道電影怎么回事嗎?
一個搞藝術的,卻總想著求真,無限地接近歷史,這本身是一種“愚”!
我周圍要都是這樣一群人,咱中國的電影也就徹底完犢子了!
整個抗日題材,這個類型片就延續(xù)不下去,編劇無法創(chuàng)作,以后還拍個屁???
女:您的意思是?
女:那您的意思是,導演拍電影就是為煽情忽悠,帶節(jié)奏?
這不很正常嗎?
我也可以哭,可以感動……但你不能說這玩意兒就是tm歷史!
歷史什么樣兒不是你們粉絲說了算的,拍個所謂熱播的電視劇就如何如何,武則天武媚娘就是電視劇里的樣子?
有幾個真知道抗日怎么回事的?見過日本鬼子的現(xiàn)在還剩多少?
女:沒上過戰(zhàn)場就別胡咧咧……真的假的大家自由心證,下定義就沒意思了!
你說的都對,別人的就錯,憑什么?《雷霆戰(zhàn)將》被封神了,誰又不是神?
我美學教父還沒說話,有爾等妄議的資格嗎?
女 :連個廣告都看不懂……哈哈!
女:現(xiàn)在我能理解《雷霆戰(zhàn)將》的導演為什么不服氣:許你搞不許我搞?
其實這事牽扯到話語權,誰說話有分量,誰是重量級……
比方張藝謀管虎這樣的導演
你可以說他們超生,不懂歷史,屁股坐歪……但不能說這些人不懂藝術!
女:這就是所謂專業(yè)!
沒錯,不管人xx報還是什么報,扣帽子要有根據(jù),而作為小字輩兒導演,這頂“神劇”的高帽要想摘就很難!
女:目前導演竭力撇清自己:對藝術,對歷史他是負責任的!
嗯,但感覺作用不大,求得資方和觀眾的理解吧,包括我寫這篇文章也是這個意思!
我想提個問題,戰(zhàn)爭到底能否“神化”了呢!
當然可以!
當年南斯拉夫的《橋》《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法國的《虎口脫險》等等,是不是神話,有沒有藝術夸張?
女:您這就是藝術眼光,辯證思維!
對,一定要拎得清!
對于歷史,藝術,哲學……拿得起放得下,舉重若輕,這叫大智慧!
女:您說的都是大咖級,這個世界都是看人下菜碟!我相信官媒對大牌導演說話,尤其扣帽子之前肯定要掂量掂量……
對極!“抗日神劇”神不神,是否過于夸張,大家都可以品評……但假如裁判一部電影藝術水準,你認為話筒應該交給誰?
女:……影評人?
對,不過影評人必須夠得上專業(yè)!
還是那句話,把廣告看明白再說……否則無論您說什么,毒舌也好舔菊也罷,都沒“分量”!
女:同意!帶不了節(jié)奏就如同放屁,何必還要說呢!
所以你看,馮小剛包括姜文這些導演,對國內影評人持什么態(tài)度?
女:一臉的不屑……
看表情就知道:不許你們妄議,什么都不懂瞎評什么?洗洗睡……
女:……為什么這樣呢?
現(xiàn)實如此,所謂影評人水平都這樣,誰還當回事?
不過導演們還要指望觀眾買票,也不敢太得罪影評人,影評圈有個現(xiàn)象:“外行(影評人)是完全可能忽悠外行(觀眾)的”!
假內行真棒槌,我見多了!
女:嗯,要不是沖那點票房, 我相信那些大牌導演根本懶得搭理咱們這些國內影評人……突然好想當導演!
首先要搞明白一件事,電影拍給誰看?
女:……是觀眾嗎?
不,評委……
商業(yè)片,藝術片操作方式不同,如何當上大牌導演……這些以后我再具體給你解釋!
女:好啊,不過我感覺,在中國搞藝術太難了,都說咱們這里是帶著鐐銬跳舞……
艸,哪國都一樣!
別老說廣電給你上銬子,人家政策有緊也有松??!
抗日神劇,都神成這模樣了,您還想怎么拍?要不要每人配個火箭筒?
女:哈哈,抗日奇?zhèn)b,包子雷……
導演們要明白,廣電從來沒有捆住你們的手腳,任你信馬由韁,變著花樣折騰到今天的地步!
女:對,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女:用孫紅雷的話說: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歸了包堆,還是水平問題!中國大多數(shù)亂象都用“國足”來解釋,也就見怪不怪了!
女:越發(fā)覺得,在藝術領域,外行和專業(yè)的差別真的很大!
所以很多事我懶得爭,話不投機半句多……根本不在一個頻道!
女:嗯,我看那個導演,感覺他不是在解釋,完全是撇清自己,擺出一副問心無愧的架勢!
確實沒得聊,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一個瘋子一個傻子,怎么吵……見仁見智吧!
女:觀眾傻x無所謂,愛看你就掏錢買票,不愛看就毒舌要么網(wǎng)上bb,反正說什么也沒人聽……不掌控話語權!
確實,但有一點,傻x和書呆子搞不了藝術,他們吃不了這碗飯!
女:書呆子也不行?
……太軸!
我剛說了,舉重若輕……鉆牛角尖的人還搞藝術呢?
就以上我這些觀點,有多少人真能理解吃透,推而廣之?當然還有不少拍案而起,以頭搶地的……
女:哈,死不死呢?咱都懶得搭理……
這態(tài)度就對了……當今社會,一切用實力說話!
有了真正的本事,整個世界對你都是和顏悅色……
說到本片這則廣告,想必導演也是拍了一部“神作”,泰國廣電不干了,說你這是違反了我們這里的“公序良俗”……
關鍵看人家導演事后怎么做的,是不是也一肚子委屈,之后撇清關系表示問心無愧?
女:那樣沒有用啊!
沒用的話不要說,沒用的事不要做!
我們將整個廣告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前兩張照片……
女:這兩張視頻剪輯的畫面有何隱喻呢?
列數(shù)泰國廣電的“罪惡”……
女:哇,有這么嚴重?
第一張是足球比賽,球場周圍的廣告牌被遮擋……
女:可能是廣告方沒給泰國央視轉播費和贊助!
差不多是那意思!所以被馬賽克了!
電視臺那意思是:有球看就得了唄,那么多事干嘛?
球迷一琢磨,倒也是哈,總比沒得看強……韜光養(yǎng)晦,忍了!
女:哈,跟咱這邊差不多!
女:這啥意思?哈,明白了,女人胸前的兩顆“球”不能看……
又被馬賽克了吧?
觀眾一定要跟著指揮棒:讓你看什么就看什么……非禮勿視!
女:這樣一來,觀眾都蒙圈了呀!
蒙圈就對了!泰國的“廣電”,就是讓觀眾無所適從……
你看,導演把泰國廣電損的夠嗆吧?
女:嗯,還不如咱這兒呢!起碼神劇里的小護士還能穿迷你裙……
往下看:《Narcos》中充斥著毒品、性、暴力等畫面。Netflix未做任何刪減,直接將樣品呈遞給了審查機構
這里是一來一回的明爭暗斗!
一方要維護泰國的淳樸民風,另一方則誓死捍衛(wèi)藝術成果!
女:哈,掐起來了!
這時候電視劇導演開始玩陰的了……
你不是讓我刪嗎,ok,我就按你的要求來……咱就這么斗法!
從煙,到槍,再到遮掩的人形……我們發(fā)現(xiàn)陰影面積一次次加大,有沒有?
女:沒錯,到最后的電視劇廣告牌,整個版面都是黑白相間的馬賽克……
原本電視劇的海報卻換成整張的馬賽克,底部還刻意注明:此處廣告被刪減是由于不適宜內容……性,毒品,暴力
女:到底什么意思,為什么要這么搞呢?
引發(fā)的結果是什么?
看廣告的簡介:畫面處理過后,觀眾反而表示更想看原版電視劇,為這部劇引來了很多的關注!
女:對啊,我如果是觀眾,肯定也想看原版,到底刪了啥好東東?太好奇了……
此處是廣告的點睛之筆,精華所在:
男主叼根煙,你馬賽克也就罷了,湊合看!但兩人打架,要擋住其中一個……還看個der啊?
女:哦,還真是那么回事!
假如連想象空間都沒有,電視劇根本沒法看……觀眾能不急嗎?
言外之意:
廣電領導要懂得如何擺平觀眾,掌握火候,令他屈從適應而不至于急眼,逼得大家都去買盜版,你電視臺不傻x了嗎?
女:哈哈,太有意思了!這導演真有招,一物降一物!
這就叫曉之以理……通過藝術語言,電影語言把道理跟你講清楚,這樣的廣告能不獲大獎嗎?
泰國廣電能不低頭妥協(xié)嗎?
女:向人民低頭!向導演低頭!向藝術低頭!
這就是實力!
藝術家,大牌導演,
女:以后只能寄希望您能給我們多多介紹這些優(yōu)秀的國外獲獎作品!
你們也要好好學,四維一體理論,絕對是真家伙!
女:yes sir!
森森大軍:森森大軍 《國際獲獎電影辭?!?/span>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軍:短片集中營《國際獲獎短片及廣告索引》zhuanlan.zhihu.com森森大軍:戛納金獅獎海報《把傷口做成國旗》:女人肩頭的“日之丸”……zhuanlan.zhihu.com
編輯于剛剛
1)創(chuàng)業(yè)期:
銷售額比較低,但在緩慢增長中。
這時候,公司會著重于給潛在顧客推廣自己產品/服務的比較優(yōu)勢。
由于銷售額低,且創(chuàng)業(yè)期初始花費多,一般來說公司都是在虧損狀態(tài)。
2)成長期:
銷售額顯著提高,公司開始盈利。
3)波動期:
銷售額還在繼續(xù)增長,但增長率漸漸地降低。這是因為這時候可能會遇見新的競爭對手。
銷售額在這個時期會到達最高點。但隨著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公司利潤會有所降低。有的公司還會出現(xiàn)入不敷出的情況。
4)成熟期:
銷售額增長得越來越緩慢,利潤較低。
在這個時候,有些公司會研發(fā)和投資更尖端的技術和尋找新興的市場。如果公司成功轉型,那公司的銷售額有可能會進一步提升。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美國老牌錄像租賃公司百視達在公司成熟期遇到了新晉對手網(wǎng)飛(Netflix)的故事。
在2004年,百視達擁有超過六萬名員工和九千家商店。在網(wǎng)飛成功轉型做視頻點播服務時,百視達也想到要進軍視頻點播領域。但在關鍵時期,百視達內部經歷了人事調整。新到的CEO非常短視,覺得相比看不清未來的線上租片服務,還是讓公司停止虧損更好,于是他放棄了線上租片服務。正是因為這個錯誤的決定,15年后,最后一家百視達的分店關了門。
而網(wǎng)飛不僅繼續(xù)發(fā)展了線上租片服務,還開始創(chuàng)作原創(chuàng)影視作品。網(wǎng)飛最有名的原創(chuàng)作品就是《紙牌屋》和《女子監(jiān)獄》。(都是當年我超愛的劇?。┚W(wǎng)飛出品的影視作品都很良心,但現(xiàn)在它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比如有HBOmax,Hulu,亞馬遜視頻,迪斯尼+,油管,蘋果TV+等。不知道它的下一次轉型會不會成功。。。。。。
5)衰敗期:
公司的銷售額、利潤都會繼續(xù)降低。
沒有轉型成功的公司將會失去它們在市場上的優(yōu)勢,最終退出市場。
圖二來自:
//corporatefinanceinstitute.com/resources/knowledge/finance/business-life-cycle/
*我的微博(aka愛讀書的丸子)上有更多電影/電視劇推薦,歡迎大家關注!
首發(fā)于公眾號“影探”
公號ID:ttyingtan
作者:黃四郎
轉載請注明出處
眾所周知,我們影探的文章中,出現(xiàn)最多的關鍵詞,是“網(wǎng)飛”。
沒辦法,畢竟近年來,網(wǎng)飛產出的優(yōu)秀作品太多了,實在是避不開這個名字。
但是很多讀者,對“網(wǎng)飛”還沒有深入的了解。 最近,一部紀錄片橫空出世。 四郎一琢磨,是時候帶大家了解一下網(wǎng)飛的傳奇歷史了——
Netflixvs. theWorld 2020.4.26美國
網(wǎng)飛,英文原名Netflix,中文官方譯作“奈飛”。
不知什么時候起,就多了“網(wǎng)飛”這么個諢名(Net有網(wǎng)的意思,對比“netease網(wǎng)易”)。
成立于1997年的網(wǎng)飛,雖然目前年僅23歲,可它涉獵的業(yè)務實在廣泛。
早期以租賃DVD為主,后來發(fā)展線上流媒體產業(yè),從各大影視公司購買電影版權,在自家平臺播放。 網(wǎng)飛在海外的地位,大致相當于國內的優(yōu)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播放平臺。
網(wǎng)飛出品的電影,不乏《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美國工廠》、《婚姻故事》等多種類型的佳作。
但網(wǎng)飛主營的業(yè)務,還是劇。 無論是《紙牌屋》、《毒梟》、《怪奇物語》等老牌經典,還是《王國》、《愛、死亡與機器人》等新晉熱劇,都是出自網(wǎng)飛的旗下。
子曰:世有好劇一石,網(wǎng)飛獨占八斗,HBO占一斗,天下片方共分一斗。
因此,劇迷們都親切地對網(wǎng)飛叫一聲:網(wǎng)飛爸爸。
總的來說,網(wǎng)飛是一家自營自銷、管殺管埋的新興影視巨頭。 現(xiàn)如今,網(wǎng)飛是全球最大的線上流媒體平臺,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坐擁2億會員。
在口碑上,網(wǎng)飛也賺的盆滿缽滿:《羅馬》、《愛爾蘭人》等電影,都是歷年奧斯卡的熱門佳片。 雖然年輕,但網(wǎng)飛的流媒體龍頭地位,早已不可撼動。 然而,很多觀眾在享受網(wǎng)飛福利的同時,卻對這家品牌的認知少之又少。 而這部《網(wǎng)飛對抗全世界》,就是對其叱咤風云二十載的全面回溯。 網(wǎng)飛成功的秘密,就藏在這部紀錄片里——
01 故事的開頭,要從90年代末兩個硅谷的卑微社畜說起。 馬克·倫道夫和瑞德·黑斯廷斯就職于同一家軟件研發(fā)公司,過著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 那時的瑞德知足常樂,小富即安;但馬克總是唉聲嘆氣,抱怨生活沒有挑戰(zhàn)。
但人生處處有驚喜。 不久后,二人就職的公司被大企業(yè)收購,新崗位沒有兩人的位置。 馬克聽說自己要被裁,激動的跳了起來: 媽耶,我終于可以創(chuàng)業(yè)辣! 看到這里,四郎不禁感慨,成功人士的腦回路果然不一樣。
而瑞德則是一臉的沮喪,心灰意冷的他,打算卷鋪蓋回老家當教師去了。
馬克聽罷,連忙拉住瑞德:兄弟,想跟我大干一場嗎? 原來,馬克看中了新興的DVD行業(yè),認為其中有利可圖。 那還是一個錄像帶盛行的時代,但敏銳的馬克發(fā)覺到,碩大笨重的錄像帶,很快就會被小巧便捷的DVD所取代。
最終,瑞德被口齒伶俐的馬克說服了,一拍大腿,立馬開干! 但經過一番調研后,兩人發(fā)現(xiàn),這門生意不僅僅是從錄像帶過渡到DVD那么簡單。
畢竟,你們兩個菜鳥都能想到,那些賣了幾十年錄像帶的老資本家能想不到?他們早就在籌劃著向DVD轉型的更新迭代了。 瑞德和馬克僅僅順著DVD這一個賣點走下去,或許網(wǎng)飛只會是硅谷小賣部門口的一個DVD小攤,成不了大器。 馬克一籌莫展之際,瑞德咬咬牙說道: “既然都打算一試了,干嘛不玩點狠的?我們推翻一個帝國吧!” 馬克懵圈了——老實人發(fā)威,果然非同凡響。 瑞德口中的帝國,名叫“百視達”(Blockbuster直譯為一鳴驚人的事物,尤指電影或書;后一般指賣座的大片)。
請記住這個名字,因為如果這個故事要找出一個反派的話,那么就是它。 02 還記得漫威電影《驚奇隊長》的開頭,驚隊不慎墜落在地球時,砸中的那家租碟店嗎? 這就是百視達的門店了。
1985年成立的百視達,在90年代和00年代,是租碟行業(yè)當之無愧的王者。 巔峰時期,在全球擁有8萬多家實體店,盛極一時。 百視達的成功,源于當時人們觀看電影的渠道有限,無論影院還是電視,并不能滿足大眾的日常需求。
但百視達一直以來,都有一塊頑疾,那就是“超期滯納金制度”。 稍有不慎,如果租的影碟沒有在規(guī)定時間內退還,積攢的滯納金都夠買下好幾盤影碟的了,實在劃不來。 其實,百視達也知道毛病出在這兒,只是如果滯納金的利潤高達公司總收益的16%時,誰又會輕言放棄這塊大蛋糕呢? 長此以往,顧客被搞得怨聲載道,但百視達在業(yè)內的地位基本相當于壟斷,顧客也就只能被迫挨宰了。
人畜無害的瑞德,曾經也是百視達的顧客之一。 有一回,他租了一盤《阿波羅13號》的影帶,看完之后忘了還,等到急匆匆趕去退租時,收到了一張40美元的罰單。 瑞德很生氣,雖然不是交不起這錢,但看個片也不至于這么憋屈吧? 瑞德跟馬克商議,咱就瞄準滯納金這個大窟窿下手,保準戳得百視達欲仙欲死。
1997年,在加利福尼亞斯科茨谷一家酒店的小會議室里,新公司正式成立。 起初,馬克想把公司命名為“Kibble”,這是一種在美國有著超高人氣的狗糧的名字。 馬克說,他想給公司一種家的溫暖,有一種狗狗都能在里面安心吃飯的氛圍。
他還興高采烈的問員工們,這個名字怎么樣? 員工紛紛表示,腦洞過于逗比,拒絕了這一提案。
經過層層篩選,Netflix這個名字映入眼簾。 投票全過,就它了! 自此,網(wǎng)飛傳奇,拉開帷幕。
03 1998年4月14日,Netflix平臺正式上線。 網(wǎng)飛推出的租碟方式,是“無到期日、無逾期費、無郵遞費”的三無會員制。 也就是說,只要你充錢成為我們的會員,登錄網(wǎng)站選擇想看的電影,我們就第一時間給你郵過去。
不需要門店,只需要在家動動鼠標,就能享受光影藝術的美好。 當然,看完要記得去郵局把碟片郵回來。 起初,這種新奇的購物模式,著實吸引了不少電影發(fā)燒友。 而一次機緣巧合,更是讓網(wǎng)飛第一次成為公眾話題。 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比爾·克林頓,出軌了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
本來八桿子打不著的八卦新聞,卻讓馬克捕捉到了風口: 我們不如把聽證會的全部內容錄成DVD,獨家售賣怎么樣? 事實證明,果真有效。 相當一段時間內,幾乎每一位顧客的訂單上,都留有“克林頓&萊溫斯基.avi”的位置。
可DVD的制造商們,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了幺蛾子。 他們把網(wǎng)飛定制的DVD和其他客戶定制的小黃片混在了一起,郵寄給了網(wǎng)飛的客戶!
網(wǎng)飛沒轍了,只能挨家挨戶地賠禮道歉。 “受害者”倒也很坦然: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以后還訂你家的,多多益善。 這么一想,網(wǎng)飛如今的片子動不動就開車,也是有傳統(tǒng)的。
于是,憑借如此優(yōu)秀的蹭熱點能力和公關能力,網(wǎng)飛短時間內積攢了良好的口碑。 當然,樹大招風,網(wǎng)飛被百視達盯上了。 04 如此強勁的競爭對手,著實嚇壞了百視達: 臥槽,再這么下去,老子遲早要完。 但畢竟,比起一家毛頭小子,百視達有著更為成熟的商業(yè)體系,以及更老奸巨猾的商業(yè)精英。 于是,各種對策多管齊下,簡直把網(wǎng)飛摁在地上摩擦。
網(wǎng)飛撐不住了,無奈之下,主動對百視達拋起了眉眼。 表面上是想尋求合作,實際上就是想被收購。 但百視達根本不把敗軍之將放在眼里,而且自己也已經建立了完備的線上服務體系,收購你這個累贅干嘛? 談判會上,百視達的高層還問了馬克和瑞德一句: 你們想讓我們付多少錢?
但瑞德也不知道從哪打了雞血,張口就給公司標價五千萬美元。 多年以后,馬克仍然記得百視達高層們努力憋笑,而自己十分難堪的尷尬場景。
談判黃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雙方繼續(xù)開展,百視達繼續(xù)對網(wǎng)飛一通胖揍,甚至為之取消了超期滯納金制度,想把網(wǎng)飛一舉扼殺在襁褓之內。 網(wǎng)飛的財政一直走赤字,馬克和瑞德被迫裁員40%,每天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可生意卻始終不見起色。
重壓之下,網(wǎng)飛只好和百視達打起了價格戰(zhàn)。 價格戰(zhàn)的代價顯而易見,大家都往里砸錢,直到把另一方活活耗死,但網(wǎng)飛比起百視達,明顯體力不支。 當年的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吃瓜,想看網(wǎng)飛這個倒霉催的愣頭青,到底什么時候能死在百視達的手里。
可是偏偏天降餡餅—— 百視達高層人事變動了。 之前力主與網(wǎng)飛死磕的前CEO因故離職,新上任的掌門人,表示那些實體店的老員工,早已對線上市場怨聲載道: 你們線上租片只賠不賺,還耽誤我們實體店的生意,憑啥? 于是,新掌門堅稱線上租片不是未來,大筆一揮取消了百視達整個線上租片服務,繼續(xù)走實體店的策略。 這等于說,直接把線上租片這塊大蛋糕,拱手送給了網(wǎng)飛。
但時代的洪流是擋不住的,現(xiàn)在輪到百視達被社會教做人了。 05 2010年9月,百視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退出了歷史舞臺。 只顧一時利益,放棄長遠打算的百視達,最終也像柯達、諾基亞一樣,被時代所拋棄。
但網(wǎng)飛也沒有只顧著悶頭偷笑,他們還有更具野心的規(guī)劃要做。 沒了對手的網(wǎng)飛,首先要做的就是內容維護。 畢竟自己就是一個播放平臺,必須要向各大片商購買版權,以維持生計。 可萬一哪天,好萊塢片商們聯(lián)合絞殺,就是不把片子賣給你了,怎么辦?
2011年,向來敢想敢做的瑞德又宣布了一項新企劃—— 我們網(wǎng)飛要自己拍劇了! 消息一出,好萊塢笑作一堂: 我們在座的各位,無論是派拉蒙迪士尼,還是華納環(huán)球,都是近百年歷史的大企業(yè)了,你一個才建了十幾年的小公司能玩出啥花樣?
網(wǎng)飛憋著一股勁:好,我這就做給你們看! 網(wǎng)飛的第一步棋,名叫大衛(wèi)·芬奇。 這位憑借著《搏擊俱樂部》、《七宗罪》等佳片享譽世界的金牌導演,被網(wǎng)飛成功招入麾下。
歷時三年制作,2013年,《紙牌屋》正式開播。 這部講述美國政治潛規(guī)則的大尺度劇集,一經推出便轟動全球,權錢交易、人性冷暖都讓觀眾大呼過癮。
“網(wǎng)飛原創(chuàng)”的招牌自此立了起來。 而2015年的《無境之獸》,則是網(wǎng)飛的首部自制電影。
接下來的故事無需贅言,現(xiàn)如今,生活處處是網(wǎng)飛。 這幾個紅色的英文字母,早已家喻戶曉。 它已經作為一個符號,鐫刻進了世界文化之中。
然而,新的挑戰(zhàn)仍在眼前。 美國的電影院線,利益分配錯綜復雜。 比如,每部院線電影都要嚴格遵守90天的上映窗口期,之后才能在網(wǎng)絡發(fā)行。 但網(wǎng)飛出品的電影,都是直接在網(wǎng)絡發(fā)行,不在院線上映。
在許多電影人眼里,讓大家在大銀幕看到,是身為一部電影的本分,也是作為一部電影的底線。 但網(wǎng)飛打破了這一規(guī)則,非議接踵而至。 斯皮爾伯格等知名導演紛紛向網(wǎng)飛開炮:你們不是電影!
在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的角逐中,《玉子》也因“網(wǎng)飛出品”這一原罪,被評委會刻意針對。 而歷年的奧斯卡評選中,就算網(wǎng)飛電影在其他獎項上碩果累累,卻也始終無緣最佳影片。 只因“你來自網(wǎng)飛”。 關于網(wǎng)飛究竟會給電影業(yè)帶來怎樣的影響,近年來一直被討論。 有人認為,如果網(wǎng)飛模式持續(xù)下去,會讓院線走向滅亡,而線上流媒體并不拘謹?shù)挠^影條件,也會極大的傷害電影藝術。
但四郎覺得不然。 目前,網(wǎng)飛確實不斷在給我們觀眾制造驚喜,用一部接一部的好作品,去證明自己的實力。 當下的好萊塢,制片方對創(chuàng)作者的控制逐漸收緊,續(xù)集和翻拍電影大行其道,原創(chuàng)力大不如前。 而網(wǎng)飛很好的填補了這一空白。 無論是《羅馬》還是《愛爾蘭人》,都是好萊塢不愿去投資的高成本藝術片,但網(wǎng)飛愿意去涉獵。
一個制片商應盡的本分,就是拍出好電影。 網(wǎng)飛確實在努力,我們有目共睹。 目前所有的爭議,也正如《羅馬》導演阿方索·卡隆在領獎時所說: 與其惡斗,不如協(xié)作。
而當我們了解了這一切后,再看本片的片名,便又多了一層玄機: 起初,網(wǎng)飛表面對抗百視達,但實際對抗著實體經濟; 現(xiàn)在,網(wǎng)飛表面對抗好萊塢,但實際對抗著院線文化。 表面他們在對抗全世界,實際上對抗的,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舒適區(qū)。
魯迅曾說:從來如此,便就是對的嗎? 或許我們也該問一句:從來如此,就不能打破嗎? 躺在思維的舒適區(qū)內,或許能收獲小富即安的爽感; 但只有大膽地去挑戰(zhàn),才有改變世界的希望。
況且正如馬克所說的,他們創(chuàng)業(yè)的初心仍在—— 努力創(chuàng)作大眾喜歡的、高水平的影視作品,是他們畢生的追求。 觀眾們的喜愛,以及藝術界的褒獎,也恰恰說明了,網(wǎng)飛的理想不是空談。 對于電影廠商來說,這就足夠了,不是嗎?
文/黃四郎
網(wǎng)飛對抗百視達。就不禁懷想起以前每周在blockbuster或者video ezy租碟租游戲戰(zhàn)戰(zhàn)兢兢算好時間生怕被罰逾期費的日子了,那是錄像帶和碟片的圖書館體制時代。如今時代不一樣了,后浪網(wǎng)飛把百視達為首的前浪拍死在了沙灘上。其實自從影片資源數(shù)字化為DVD開始這就已然是注定的趨勢了,我們略懂一點電腦常識的人也會把租來的喜歡的碟片DVD文件拷貝到電腦上刻盤。還有顯而易見的網(wǎng)絡盜版下載等多種因素,不得不讓各版權公司科技企業(yè)尋找出路推波助瀾。而這些問題片中都沒有提或者一筆帶過。成功者往往都是迎合時代需求的弄潮兒,但關鍵字實際是“潮”而非“兒”。
“一個以弱勝強的故事”。誕生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第一波浪潮,在錄像帶、光碟租賃時代踏浪前行,而當數(shù)字流媒體大行其道,走在時代前列的網(wǎng)飛早已穩(wěn)穩(wěn)傲立于海浪之上。它的迅速崛起,迫使頑固的好萊塢老牌玩家不得不重新整合資源,也加入到這場新時代的商業(yè)游戲。從創(chuàng)業(yè)初期在巨頭的壟斷下夾縫求生,到與好萊塢“六大”分庭抗議,網(wǎng)飛在短短二十多年間取得的巨大成功,源于一個個在今天看來“無比正確”的生存決策。他們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一直以無畏的變革者姿態(tài)應對挑戰(zhàn)。過去,網(wǎng)飛的敵人是盛極一時的百視達;如今,它又站在了傳統(tǒng)院線的對立面。在工業(yè)體系走向僵化的今天,在好萊塢權利被不斷削弱的今天,在受疫情持續(xù)影響下影院破產的今天,多樣化的觀影方式還能否“保持自己的力量”?或是被以網(wǎng)飛為首的流媒體徹底顛覆?下一個十年也許就能看到答案。
能舒適區(qū)下斷臂 能與強敵硬剛 趕腳分分鐘都有被干翻的危機下 自我不斷在破繭成蝶
太多篇幅在Netflix和Blockbuster的商戰(zhàn)上了,對Netflix本身的業(yè)務和理念介紹的比較少。商業(yè)領域不分先來后到,偷技術價格戰(zhàn)也無法用道德去評價,一念之差就是生死存亡,時代潮流,就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新事物新模式總是引來眾人追捧,舊事物及其附帶的文化記憶,也只能在懷舊的傷感氛圍中被偶爾懷念了。
詳盡的闡述了 奈飛和 百視達大戰(zhàn)的過程,不過對于我這種從小在碟片店淘D5,D9盜版碟的人來說,無法共情啊
買股票要趁早啊……
霧霾很嚴重,網(wǎng)飛很有錢
不要讓那些真正對你好的人,漸漸從你的生活中遠去,甚至消失。無論愛情、友情還是親情,都需要用心經營…
無論哪個行業(yè),都有異軍突起的一支小分隊開啟動了別人奶酪的嘗試。但也因為這些嘗試和努力,讓整個行業(yè)不停地往前趕著發(fā)展,適應新的變革
2020年看完的第6部紀錄片,20200607。早在混沌大學的課程里,就接觸過網(wǎng)飛的案例,如今在研究設計思維相關的內容,也多多少少看到了它的案例,而后又發(fā)現(xiàn)了這部紀錄片,兜兜轉轉,一切都在那里等著你的感覺。創(chuàng)業(yè)九死一生,很多時候的確是創(chuàng)始人的遠見,當然也有競爭對手的不具備遠見的因素來“幫助”你,那就真的是命了。
其實主要是講無名小卒網(wǎng)飛崛起滅掉行業(yè)一哥百事達的事,對抗全世界也就最后提到網(wǎng)飛大獲成功帶動大環(huán)境的改變,圈內巨頭都在整合資源開干對抗,整體上還算蠻有趣的,很多黑歷史。
看了半小時,都是Netflix的發(fā)家史,哪里有什么對抗全世界?#20200726
目前為止最詳實的奈飛發(fā)展史紀錄片。順帶將科技,電影業(yè)等階段發(fā)展特征一起綜述了。Netflix 跟Blockbuster 打完,自我革新,進入數(shù)字流媒體時代,又將遇到新的征途對手,這次可不止一家了。
識時務者為俊杰,百事達太慘了,網(wǎng)飛niubility
不是網(wǎng)飛對抗全世界,是世界爛到需要對抗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勝者為王,未來是屬于網(wǎng)飛的。
再次證明一個事,做電影/文化的公司老板,一開始并不是因為喜歡電影/文化才進入這個行業(yè)(我想什么7大8大的創(chuàng)始人也不是,邵逸夫這種可能很少見了但人家最后也放棄了電影,真正愛電影那家從天上掉下來了),但美國算不錯了,畢竟他們打到最后拼的還是內容……另外大數(shù)據(jù)真的太恐怖了,最終你要么被大數(shù)據(jù)征服,要么被大數(shù)據(jù)拋棄
粗略了解網(wǎng)飛的歷史
娛樂不止,網(wǎng)飛不止!
人才和決斷,感謝百視達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