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安:只要你心中有路,何懼天涯海角 姚木蘭:只要我們一大家人在一起,呼吸著新鮮空氣,就處處是家 姚思安:不是什么身外之物都可以舍棄的,那是老祖宗在骨頭上留下的字,又經(jīng)過火煉和千百年的風雨 姚木蘭:就是因為這樣,它們已經(jīng)化為精神了,是別人用刺刀也逼不走的。精神是偷不走、搶不掉的。爸,您要是不肯走,就是玉石俱焚。我已經(jīng)失去莫愁妹妹了,我不想再失去一個親人,不想失去您。女兒需要一個活著的父親守著、敬著、孝順著,從小到大,您為我費了那么多心血,我連報答您的機會也沒有,我求您跟我一起走吧 姚思安:爸是趕上亂世了,從八國聯(lián)軍來折騰到大清垮臺,從北洋政府到國民政府,到眼下的小鬼子來入侵,就沒有消停過??稍绞莵y世,越能彰顯人情。難道你今天讓爸爸向他們,向東洋來的小鬼子彎一次腰嗎?聽爸的話,你趕緊走,爸爸不想在一天之內(nèi)失去兩個女兒,咱們一家子,就靠你和蓀亞照顧了。如果這次爸爸大難不死,就會追你們?nèi)サ?。好閨女,走,走! 姚木蘭:當年輝煌一時的王府花園,只落個流水落花春去也。人去園空了,留下了搬不起的園林,帶不走的家具,甚至于一窖來不及喝的美酒佳釀;帶走的只是不愿意做奴隸的靈魂以及對于故土家鄉(xiāng)難解的思念
很喜歡這部劇,因為它的主題并沒有小家子氣,而是一部反映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文學劇制,想給這部劇一個主題詞——家國情懷!
準確的說,應(yīng)該是這本書的主題,時代背景定位在民國,一個戰(zhàn)火紛飛,思想解放卻又有些禁錮,無數(shù)思想先進的仁人志士力爭反抗舊俗的年代,一場家庭包辦的婚姻,女子賢德為大,有人反抗,有人屈服,以小看大,傳統(tǒng)世家之間的兒女婚姻和思想進步青年之間的愛情形成鮮明的對比,即使接受了新文化洗禮,懂得婚姻自由,懂得女權(quán)主義,但傳統(tǒng)思想的賢良淑德,女子的三從四德是無法摒棄的,所以女主屈服了,她是一個合格的妻子,兒媳,卻犧牲了自己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權(quán)力,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家對她的重要性,妥協(xié)屈服來維系家的和諧安定,這個對家的情懷!
甲骨文就算燒成灰燼,也樣留在華夏大地上 !這是我對這部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而姚父在迷失與日本人同歸于盡的片段至今覺得最為震撼,新舊思想不管如何更替,愛國永遠是最大的主題!很慶幸這部劇并沒有局限于家長里短或是分分合合的愛情,而是把目光擴大到了那個時代背景,即使國家動蕩,備受凌辱,還是有很多的愛國志士,為了祖國他們可以犧牲生命!他們在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反抗,這是對祖國的情懷!
編劇所理解的完美的女主角與林語堂試圖闡述的完美女人是完全不一樣的。編劇的完美女主人設(shè)是琴棋書畫、忍辱負重,這個“忍辱負重”是受得了天大的委屈還要以德報怨,為了成全女主的人設(shè),原著里文雅陽光的世家公子就要變成劇中戀愛激進、婚后出軌的渣男——原著中木蘭那個被母親慣壞的哥哥直接附到了劇中的蓀亞身上,婚前自由戀愛的對象也從丫鬟變成了木蘭的妹妹。可憐原著中頗有寶姐姐風范的莫愁妹妹變成了這么一個被自由戀愛荼毒、被編劇糟蹋了的作女。中心人物的人設(shè)變成這個樣子,整個人物關(guān)系都打碎了重排,故事情節(jié)變得翻天覆地。
沒看過原著看劇會覺得刺激,刺激得總覺得哪里不對——每個人物好像都“突出”得不像話,每個人身上的戲點太多了,每個角色都在卯足勁往自己身上搶戲點!看過原著再來看劇,簡直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只能說新世紀的審美和世紀前的審美完全不同了。我想起李安《推手》中那個不能適應(yīng)美國、不能適應(yīng)孩子們說話直截了當?shù)母赣H,他遇到了與他同樣受舊北平大家族熏陶成長起來的陳太太,他感念故土,感懷屬于他們畫風婉轉(zhuǎn)、富有興味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他們老去了。80年代拍紅樓夢、90年代拍水滸的畫像感也遠去了。
現(xiàn)在的編劇大概率不會喜歡書中的蓀亞,因為他好像沒有性格,缺少個性,不像木蘭的哥哥充滿了沖突,不似立夫有棱角有才情——他很普通,普通得容易被人忽略。與蓀亞的兩個哥哥比,他沒有病人的標簽,也沒有愛作的老婆,作為幼子最受母親與祖母疼愛,但身上并沒有被寵壞了的紈绔氣息,有的都是一個家境富足、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孩子的溫暖平和,站在光彩四溢的木蘭身邊,他看起來是那么的普通,就像一個沒什么雕飾的絨盒軟軟的,盛著玉一樣的木蘭。他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欣賞不來木蘭粗布褐衣的禪意,會有精神出軌的時候,而木蘭的解決之道也是溫潤含蓄,讓誰都不尷尬。那種老和尚打機鋒、點到為止的味道大概拍起來太難,或者觀眾還要猜一猜,總不如直接的戲劇沖突來得爽利,所以編劇改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我也不知道好不好,吃瓜嗑瓜子的時候看或許還是很好的吧。
轉(zhuǎn)載靈魂nirvana 因為上學的關(guān)系,京華煙云這部片子只零零散散的看了一點,我沒有看過原著,也沒有看過芝姐版的京華煙云,只是最近這部中零零散散的一點,但就這一點卻有兩個人很吸引我,就是莫愁和懷玉,讓我有看完整部片子的欲望,假期的時候從某網(wǎng)站FTP下載了整部片子,完完整整的欣賞了一遍,最讓我感動的依然是那兩個人. 姚木蘭無疑是上面最完美的一個人,從別人的評價,從上部找芝姐演她,我就相信她一定是,可能更重要的是她的人格魅力吧,雖然找趙薇演我不大認同,我認為她不夠漂亮,但人格魅力她演出來了,是她幾年來唯一不垃圾的一部片子. 說她完美其實有三點,第一她漂亮,第二她善良,第三她有大智慧,第四她有大遠見. 曹麗華只有漂亮,只有善良所以她不完美,有句話我一直很認同,"沒人能傷到自己,能傷到自己的只有自己"如果她開始就改變自己,命運不會這樣待她,她眼里只有愛情,她敢愛,這個男人就是她的世界,她沒有辦法跟人分享她的男人,所以她注定結(jié)局是滅亡. 莫愁也不完美,因為她沒有大遠見,她過分以自己為中心,她要平等自由,時代所致吧,我不知道所謂貞潔對女人那么重要么?難道大家不認為,這是幾千年來封建思想對女性最大的侮辱嗎,男人的三妻四妾不是罪過,女人被侮辱就是殘花敗柳,什么道理! 牛素云依然不完美,她沒有善良,她如果有善良,無疑又是一個姚木蘭. 歸如正題,其實我看了論壇上的許多評論,都是關(guān)于木蘭,立夫的,可對于我來說,我在上面最討厭的兩段愛情,第一個就是木蘭跟立夫,第二是蓀亞跟曹麗華的. 討厭木蘭跟立夫,因為正如莫愁說的缺乏激情,他們都是太完美的人,但有時候完美對于人這種動物來說,似乎是種罪過,他們心里其實也都有團火,只是這火被世俗被道德一次次澆熄,或許他們是對的,誰在開頭都沒想過,木蘭最終是和蓀亞,而立夫跟莫愁像木蘭說的命運跟他們開了個大玩笑,正好反了過來.可如果當初木蘭放棄了,跟蓀亞離了,蓀亞稱心如意跟曹麗華,結(jié)局真的就是美好的嗎?不一定... 而蓀亞跟曹麗華,仔細想想其實是他跟莫愁愛情的衍生物,然后慢慢就真的成了愛情,而他們的愛情卻是拋卻了一切責任,一種太過自私的愛,我也不喜歡.我一向贊成愛情自由,但卻對把愛情當一切,眼里只有愛情的人很,非常的鄙視 而最讓我喜歡的卻是莫愁跟牛懷玉這段并不完美的愛情,就像王菲流年里唱的,愛上一個天使的缺點.他們2個都是天使,有缺點的天使,而他們的缺點卻恰恰都是善良的缺點,所以,即使到最后牛懷玉變的那么十惡不赦,我都狠不起來.從開頭看到那個只知道跟在莫愁后面像個小仆人一樣的牛懷玉開始,我的所有視線似乎都放在他身上了,為了替莫愁輸球報仇,包了2天桌球,還請了教練,即使莫愁那時眼里只有蓀亞.像個小豹子一樣對每個靠近莫愁的人示威,嚷著"莫愁,是我的!誰也不許搶" 在他眼里他的莫愁就是最好的,當他跟莫愁走再一起的時候,記得他說過一句話,"他們所有人都在看我,"莫愁問看他什么,他說"都在嫉妒我,嫉妒你跟我在一起"當時我笑了,多么可愛的人,好象全世界人都要搶她的莫愁似的.不禁感嘆,在牛家那個只有錢和權(quán)的家教里,他怎么長大的,他怎么做到的那么善良... 當他把莫愁帶回家那次,他的哥哥侮辱莫愁,他不惜到鋪子里對他哥大吵大鬧,不惜跟他哥跪下求他跟莫愁道歉,知道求他哥沒用,就跑到莫愁門口坐著等,只為看到莫愁. 他哥哥為了開導(dǎo)他,把她帶到鶯鶯那,可他都能做到坐懷不亂,這是怎樣的愛情啊,難怪連鶯鶯都佩服他,鶯鶯也是個人物,起碼我從沒看不起她,她因為這個愛上牛懷玉,在后來是看的出來的,而當知道牛懷玉入了日本國籍,毅然離開了他,說,八大胡同總有我一張床,也不會陪日本人睡,中國的女人看來都還是有些骨氣的. "我永遠愛你"“我愛你比永遠多一天”,多么單純的誓言啊,和他一樣單純,我從來不知道,有人會為了一本莫愁讓看的叫天使在哭泣的小說,而跑去問立夫為什么這么寫,甚至讓人家改結(jié)局,再他心里所有的結(jié)局都該是完美的,孩子一樣單純啊,可他不知世事險惡啊. 不光這些,他還要頂著所有人對他牛家的罵名,即使他沒做過什么,他有時候就像個孩子一樣,為了莫愁喜歡的大唐美人雕,不惜拿一個幾乎無價的玉璽去換,讓別人賺了便宜還樂的合不上嘴,只因為,他的莫愁可以高興了..而當?shù)戏前褜ε<业牟焕斫夥诺剿砩?把那個大唐美人雕推到地上,當他撿起碎片時劃破了手指,當他像孩子一樣,委屈的跟莫愁說她碎了,任何一個人都會為他惋惜吧. 這個社會,那個時代,和所有人一起扼殺了這段愛情,再后來蓀亞跟木蘭,莫愁跟立夫的愛情都是久而久之的習慣,多半是親情,而只有莫愁跟懷玉的永遠讓人忘不了,他寧愿為莫愁當車夫,讓所有人都知道,莫愁是他的女王,永遠坐在他拉的擺滿玫瑰的車上,還有誰會像他那樣,全世界只有莫愁,把莫愁當做自己一生的珍寶來看. 然而都不愿看到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我永遠都忘不了當懷玉闖進咖啡屋時像 孩子一般的眼神,失魂落魄的喊著莫愁的名字,問著,莫愁你怎么了,你這是怎么了莫愁...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每次看到這,眼淚就像為他們準備的一樣...只為這簡單的幾句莫愁你怎么了,所有人都沒法想象,一個人失去了他一生最珍貴的寶貝,卻還要問這個寶貝怎么了...她怎么就沒有了...他像頭受傷的小豹子,對他哥拳打腳踢發(fā)泄著他所有的恨,可只能這樣而已.他失去了,是永遠失去了,他的珍寶. 在以后的日子,牛家被查,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的牛懷玉,以前那個善良單純,眼里只有莫愁的懷玉,為什么會變,看來牛家的家教畢竟還是會留下影子的吧,本性的妥協(xié),可我依然不討厭他,他沒有辦法呀,那畢竟是他父親,他在不情愿,畢竟是生他養(yǎng)他的父親,他要救他,可他沒有姚木蘭的本領(lǐng),他只能在他姐姐下面,對著那些司令卑躬屈膝,到日本留學回來,更由不得他,他不做就會死,人都有活著的權(quán)利,我們沒有權(quán)利去責備那些只是想活著的人,即使他們出賣了些什么.但是我們的牛懷玉有一點依然沒變,就是他還愛莫愁。 那樣一個失去人性的人,對那么小的阿宣,那么善良的曼妮都下的了手,可對莫愁,他的手顫抖了,莫愁說"我愛過一個人,他叫牛懷玉,那個人正直,善良,不會跟人同流合污,不會認賊作父,可那人已經(jīng)死了,你叫什么.你叫什么?” 那時候我看到一雙因為激動變紅的眼睛...我就確定了,他還是牛懷玉,那個只愛 莫愁的牛懷玉。 當那個監(jiān)視他的日本女人想要殺莫愁的時候,他名知道這樣會得罪他的上司,但還是毅然擋在莫愁前面,他知道這個后果,后果就是讓莫愁跑掉報信,就是任務(wù)會失敗,就是可能會死,當那個日本女人對莫愁開了槍,他眼都沒眨就殺了日本女人,如果留意看過前面,那日本女人也是牛懷玉身邊鶯鶯艷艷女人之一,就是 素云說他玩過火的那個,可見,牛懷玉沒說謊,只有為了莫愁,他才不怕死,不顧后果, 再醫(yī)院里,我又看到了牛懷玉用那種孩子才會有的眼神看著莫愁,輕輕的叫著她的名字,像在咖啡屋那次,我相信他是為了救莫愁而救莫愁的... 其實莫愁即使跟立夫在一起了,可依我一個女人的直覺,她還是忘不了牛懷玉的 ,再最后她拔輸血管前的幾個畫面,雖然都是立夫,但如果你仔細看那幾個畫面,不難理解,她是為了報答,報答立夫在她最無助的時候給了她生的希望,給了她愛情,而對于牛懷玉,那些是印在心里的,永遠抹不掉.. 當莫愁家搬家,懷玉的哥哥來搗亂,牛懷玉不惜拿出硫酸來威脅他哥哥時; 當莫愁和牛懷玉走在街上吃著冰糖葫蘆,大聲的吆喝著“賣冰糖葫蘆嘍”,大家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時,他們卻覺得那么的幸福,那個年代,沒人能理解的幸福 愛上一個天使的缺點,用一種魔鬼的語言......
超級好看,小學時候每天不看一集都不睡覺。至少看了5遍。
相當不錯的木蘭
趙薇其實戲路很寬,刁蠻倔強端莊隱忍都能演 ,姚木蘭是很成功的轉(zhuǎn)型,不再是小燕子了。
好劇,經(jīng)典,很喜歡,老戲骨多,演員演技都在線,女演員都很美,當時覺得孔立夫好帥啊,可惜沒和木蘭在一起,結(jié)局好悲壯,唉。。。
小時候看的,還挺生氣的,木蘭有點委屈
這個很好看,趙薇當時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小燕子的形象
我覺得這是趙薇演得最好的片子誒。。邱琦雯好美~
有味道的情。有想法的人。
可能是先入為主吧,我喜歡這版.看完<京華煙云>,我才真正覺得趙薇不僅僅是那個小燕子了.長輩們的表演都特別精彩.胡可也不錯~黃維德也不錯.
我覺得這是趙薇演的挺好的電視劇之一吧,經(jīng)典。
趙薇的扮相真好看,知性優(yōu)雅大氣
京華煙云讓我看到了趙薇更多的可能性,從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到敢愛敢恨的依萍,木蘭完全是另一種氣質(zhì),可塑性很好!
潘粵明電視劇補完計劃
給兩顆星是因為我覺得能把書改成這樣也挺不容易。
不知道為什么對潘粵明很有好感 = =
賢妻良母的典范式人物趙薇居然演繹的不錯,劇還是可以的,雖然并不喜歡這個故事!
不過說實話,我不喜歡圣母型
趙薇演出了姚木蘭的味道。
趙薇演的這部劇演得真是好,擺脫了瓊瑤劇的瘋癲形象,在這部劇中盡顯大氣,端莊,優(yōu)雅,透露著知性美,很贊
就是這部劇改變了我對趙薇的看法,認可了她的演技,內(nèi)容除了兒女情長還有國仇家恨有很大的可看性。另外演員方面有眾多實力派老戲骨加盟,飆戲也很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