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戰(zhàn)地記者,調(diào)查記者工作的延伸就交給導演了
戰(zhàn)地記者們發(fā)回的報道,或者在電視出境是不大容易講清更深刻道理的。Jeremy 回到美國參加一些辯論性的電視節(jié)目時,雖然親歷戰(zhàn)爭,但在那些牙尖嘴利的出境主持人面前,優(yōu)勢是沒有的。
那就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說自己的想法。用紀錄片吧!
他條理清晰,環(huán)環(huán)緊扣,講述自己對美國在中東戰(zhàn)爭的觀點,看這個電影就像用眼睛看一篇非常棒的深度調(diào)查報告,不煽情,不需要調(diào)動你的情緒,不需要跟你紅了眼睛去爭執(zhí),一切都如畫卷慢慢展現(xiàn)給你看,但不強加觀點給你,我敘述的是我親眼所見,表達的是我的看法,你可以跟我不同,但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思考。
這個片子跟《菲利普船長》可以放到一塊兒比較,都是美國軍隊,或者美國雇傭軍,一個是在公海上施救美國公民,一個是卷入中東戰(zhàn)爭;一個是對美國軍隊保護公民的生命不計代價的努力,一個是沒有充足理由的去別人領土殺害美國公民。
美國的自信大體可以表現(xiàn)在此:歌頌我的,罵我的,可以在同一個舞臺-奧斯卡上表達自己的看法,別害怕自己這邊小成本,沒有名人助陣,盡管那邊是標準的好萊塢大制作,市場運作。但你們都是86屆奧斯卡提名影片。
2 ) 奧巴馬個虛偽無能的政客
在別人提出反面證據(jù)質(zhì)疑前,Scahill把目前的民主黨當局罵得狗血淋頭,比他那本black water罵布什還狠??梢园褗W巴馬掃進最糟糕的總統(tǒng)行列里。
liberal media跟fox news一樣糟糕。Rachel Maddow真是丟人啊,維護奧黑無底線。
在干掉安瓦爾父子的決定上,美國兩黨是穿一條褲子的。左右派的媒體也一樣,真是丟人到家。
干脆把穆斯林都趕出美國。估計有人肯定這么想的??墒?,美國若干牛人都是穆斯林,包括拳王阿里,真是頭痛啊。
有麥卡錫的心,沒麥卡錫的膽。美國政客也是一蟹不如一蟹。
主觀感性的戰(zhàn)爭紀錄片卻一點也不顯得偏激。杰森伯恩版戰(zhàn)地記者。讓美國人自己感到恐懼的政府。政治經(jīng)濟不行卻對外暗殺樣樣在行。攝影極佳。
沒啥印象的紀錄片,好像每年都有這么幾部這種特別主旋律的電影,進了奧斯卡提名就根本是陪跑,看過即忘
對于這種紀錄片還真要是要多看一些評價,積累兩面的敘述和事實。直接粘過來Total Film的Matt Glasby的評價好了:Though awkwardly assembled, with an overemphatic voiceover, it’s chilling stuff. 還要加上over-self-centred.
看完之后覺得IMDB只有5.5真是意料之中……雖然作為一部紀錄片它太主觀太感性,但這依舊是對待反恐戰(zhàn)爭一種令人深思的視角。作為圣丹斯的最佳攝影得主,攝影真是各種亮。
04/12/2013@CityScreen along with a panel discussion chaired by Lars. Although I always doubt about intentions behind any acts of any governments could be purely based on the respect for humanitarian, I was shocked when knowing the existence of JSOC.
戰(zhàn)爭,怎么可能不骯臟
又是扒米帝反恐戰(zhàn)爭黑歷史的紀錄片,目測這將會成為繼環(huán)保主義之后紀錄片經(jīng)典題材之一,配合去年的《獵殺本拉登》和今年的《孤獨的幸存者》食用風味更佳。話說這片攝影師如此叼,學院獎評委居然不造嗎?!
2015054 奧斯卡提名,戰(zhàn)爭的失控
This is a story about the seen and the unseen.
盡管是用一種主觀的第一人稱在講述,盡管很多人詬病內(nèi)容淺薄沒有挖出深料,但至少他們還在試圖講故事,只是也許戰(zhàn)地記者能做的也只有這么多,除非他打算哪天在吃飯的時候也被無人機炸成肉渣。
由閃爍在陰謀論中的神秘組織,到名正言順的國民英雄,更高效更龐大的戰(zhàn)爭武器需要不斷為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雖然紀錄片表現(xiàn)的許多客觀性值得商榷,但不應忽視反恐戰(zhàn)爭在主旋律媒體身后的第二把聲音??梢院汀禩he Newsroom》對比著看,似乎是兩種不同政見的互文交鋒
不能怪片子講的啰嗦淺薄,這事兒還真不能講太細。神奇的是本片和《孤獨的生還者》都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提名。Good Job!
偏主觀的講述方式給影片說服力打了折扣,且格局也不夠大,但提供的血淋淋的事實依然震撼。美國光鮮的反恐戰(zhàn)績是犧牲了多少別國無辜百姓才實現(xiàn)的。片中提到的al-awlaki被逼成恐怖分子(美國政府聲稱他本來就是,但未提供有力證據(jù)),本人和兒子先后被奧巴馬派無人機炸死,本片拍完后的幾年,八歲的女兒又被特朗普派無人機炸死,實在太慘了。
這個題材太過敏感和危險,也只能拍成這樣了,沒法呈現(xiàn)更多翔實的資料★★★☆
“不知何故,在我們的眼前,未言明的戰(zhàn)爭已在全球很多國家鋪開。無論外國人還本國公民都會一樣被總統(tǒng)的法令所暗殺。反恐戰(zhàn)爭已經(jīng)變成一個自我踐行的預言。像這樣的一場戰(zhàn)爭何以結束?最后,當我們洞悉了那些發(fā)生在光天化日之下仍被隱瞞了的事實真相后,我們又將如何面對?”
攝影很好,調(diào)色和機位,跟一般劇情片比也沒差(那段夜視效果的抓捕場面代替場景還原也剪的很好),把作為調(diào)查記者的男主角的探訪之路,渲染的像是部懸疑片。以美軍在阿富汗的一次(失?。┌禋⑿袆訛槠瘘c(這些人居然會把死者體內(nèi)的彈頭挖走來防止泄密),串聯(lián)起美軍在索馬里、也門和伊拉克的類似行動,那個索馬里軍閥一副“聽美國的”態(tài)度,倒也盡職盡責。這個題材堪稱大膽,可惜并沒有什么深挖,后半部集中在美國暗殺一位美國籍穆斯林的事件上,男主認為這是動搖憲法國本的行為,但這畢竟只是象征層面的意義,全片立論的基礎也是這種務虛味道,可能男主真的無力觸及事情的核心(我也理解),歸根結底這種片子能改變什么呢?而且全片視點做的比較散,能感到貫穿全片的無奈感
主觀視角太明顯了吧。。。
美帝敢提名這種題材真是酷。片子本身也很聰明,揭短同時不忘主旋律。
Dirty Wars (2013)
挖得不夠深入不過也沒辦法,再挖下去就沒命了。JSOC,美國的秘密暗殺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