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面有人說過,這部劇的劇情與簡介差別很大。就連海報好像也不是用劇里的形象設(shè)計的。但是看過就知道這部劇很有年代感,服化道與場景都挑選得特別用心,放佛讓人身臨其境回到了那個動亂年代。記得小時候電視上好幾個臺都播過。當時女主角王思懿因為水滸傳潘金蓮大火。再加上里面還有演過神劇還珠格格里令妃的演員娟子。所以這部劇當時還是有一定熱度的。看完這部劇后又在網(wǎng)上搜了下相關(guān)資料。原以為這是一部純大陸劇的。沒想到這部劇的原著竟然是香港知名作家寫的。早在七十年代就在拍攝過一部叫《江湖行》的香港電影。
這部劇雖然故事背景是發(fā)生在抗戰(zhàn)時期的動亂年代。但主線基本上是講男主與四個女人的之間的感情戲。因此男主可以看成是民國張無忌。因為劇里女一到女四都喜歡他。后來看完這部劇后意猶未盡,又去買了原著來看。看完后發(fā)現(xiàn)劇里改了好多。原著里男主認識的女人更多。劇里把好幾個女性角色都合并給女二女三了。因此原著里男主也比劇里更渣。不過最后結(jié)局卻完全與劇里不一樣。下面就逐一講解下劇里與原著里的幾個主要角色。
男主叫野壯子,長得也人如其名,高大健壯。但骨子里卻是個文藝青年。特別是到了上海讀書以后,就整天長袍圍巾的打扮,活像一個教書先生。男主雖然是生長鄉(xiāng)下農(nóng)村的山野村夫,但自從上過大學(xué)后就變得多情善感。在感情上十分優(yōu)柔寡斷,因此錯過了女一和女三兩姐妹。還間接害死了女四。而原著里男主遇到的女人更多。雖然有些只能算是紅顏知己。但相比起來劇里還是把男主的內(nèi)心自卑懦弱洗白了很多,因此劇里最后男主也有了個還算完美的解決。而原著里男主就比較慘了。因為女四死了,女二瘋了,女一女三先后另嫁他人。最后男主放棄了義父義母留給他的巨額遺產(chǎn)。最終在青城山上出家做了和尚?;乜茨兄髑鞍肷臼且粋€生活在鄉(xiāng)野里的的莊稼漢,因為機緣巧合來到大上海,經(jīng)歷了一場榮華富貴,在亂世下又輾轉(zhuǎn)隨波逐流漂泊了許多地方。最終卻落得落發(fā)為僧的結(jié)局,讓人唏噓不已。
女二叫葛依情,是所有女性角色里最早登場的。也是男主的初戀。按這部劇首播的年代來看,會覺得女主嫌貧愛富拋棄了男主而滿身銅臭。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按照如今的社會標準來看,女二才是最理智最現(xiàn)實,人設(shè)最豐滿的人物。女二雖然多次另嫁他人,對她來說,每次嫁的都是她當時最好的選擇。而且女二心里卻一直都是有男主。不然也不會是所有女主里面唯一為男主生下孩子的。男主多次拒絕女二,只能說是男主書讀多了,兩人在精神上的追求早已不在一個層面上了。其實女二的演員長得特別甜美,身材也很好。但演技特別好,前期演出了女二的心機與狠毒。從一無所知的戲子到風(fēng)情萬種的名媛,每個階段都詮釋得游刃有余。特別是最后瘋掉以后簡直不像是演的。只可惜這位演員的作品太少,除了這部劇就沒看到過她的其他作品了。
因為女二女三登場都比女一早,因此接下來講女三蓉裳。女三是女一同母異父的妹妹。以前一直以為是徐靜蕾演的,后來才知道是另外一個演員。但這個演員演技也非常厲害。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少女的靈性??磩〉臅r候會覺得女三好像一直沒成長,雖然一登場的時候就是個小尼姑,但到了后期卻還是個學(xué)生。后來看了原著才知道,劇里是把書里兩個毫無關(guān)系女性角色給合并了。所以才會覺得女三一直長不大的感覺。另外女三的身世也與原著有差別。劇里女三是小時候隨著母親被迫與姐姐分開的。原著里是母親離開女主以后才生下的她。因此女三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有個姐姐。而劇里女三小時候是跟自己姐姐在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但后面相認的時候卻依然不知道自己有個姐姐。原著里女三的父親只存在臺詞中沒登場過。劇里把她父親改成男二舵伯了。但奇怪的是她母親在舵伯死之前都一直沒告訴過她女兒真相。直到男二死后女三才知道那是她父親。細看起來,以上矛盾大多都是因為編劇在改編原著時不細心所造成的矛盾。女三的結(jié)局與原著里小鳳凰的結(jié)局一樣,嫁人后到國外繼續(xù)讀大學(xué),算是結(jié)局最好的了。
王思懿的長相十分符合原著里對女一的描寫。只是她作為臺灣演員,不標準的普通話讓她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女一的劇情大部分與原著一致,只是原著后期抗戰(zhàn)爆發(fā)后并她沒有被日軍強暴。因此孩子也沒有被日本鬼子用刺刀刺死。她老公也沒有慘死在日軍刀下。而是跟隨老公一起去了云南教書。最后結(jié)局也沒有與男主在一起。雖然女一從小身世坎坷,但無論是在原著還是劇中,她都是四個女主里面最善良人格最健全的那個。不但沒有怨恨從小拋棄她的母親,也沒有報復(fù)多次傷害她的女二。所以女一成為男主的最愛不是沒有道理的。在劇里女一在歷盡坎坷后最終于男主重逢并在一起了,而且還在逃亡路上收獲了另一個男配的愛慕。而原著里女一最終并沒有與男主在一起,而是嫁人后生了幾個孩子。在自己母親寡居后,接回了母親一起過上了興奮的日子。因此相比起來女一在原著比劇里更加圓滿。至少沒有被喪子喪夫和被強暴。
小時候看這部劇的時候覺得女四只是戲份最少的女配,長得又不漂亮還想跟男主在一起。現(xiàn)在重溫后才發(fā)現(xiàn)女四其實長得很好看。特別是農(nóng)家少女的裝扮有種原著里描寫的清麗脫俗美。劇里女四除了有一點點戀愛腦以外。其他劇情大部分都與原著相符。只是少了原著里那段被強暴的劇情。因此原著里女四與女三也并不認識。女四在所有女性角色中算是最可憐的。原本有一個溫馨的三口之家。因為抗戰(zhàn)而父母雙亡,自己又淪落風(fēng)塵,還染了一身性病。最終好不容易與男主重逢。卻因男主求婚后由反悔拒絕她而飲恨自殺。因此原著里男主比電視劇里更渣更軟弱。所以最后才會因女四的死亡,女一女三先后另嫁他人,最終遁入空門落得孤身一人的結(jié)局。而電視劇里洗白了不少。改成了女主因為思戀故去的父母而自殺的。因此男主才能有個圓滿結(jié)局吧。
這是好老的片子,多年之后我只記得主題曲的調(diào)調(diào)兒。居然有如此牛逼的編劇。
印象最深的電視劇,除了無悔追蹤,就是這個了
動蕩的時代,飄搖的江湖情。每個人物都很鮮明,瘋狂而又情深意重的的葛衣情,幾個女人之間的糾葛,上一代的恩恩怨怨,時代中的隨波逐流,痛失所愛的自暴自棄,那時的電視劇有一種傳奇感。
小時候看的劇,印象中劇情挺野的。
0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的,因為里面的一段大合唱喜歡上了《送別》
小學(xué)時的午間劇,因為記得就搜“野壯子”回顧了下劇情。其實有些情節(jié)讓我覺得很害怕,對劇的印象都是陰暗而壓抑的。小時候看了不少電視劇,女主角都是王思懿。
一部騷片,三觀不正,蠱惑人心
片頭音樂《茉莉花》很好聽。編劇有:余華,韓毓海。文學(xué)顧問:溫儒敏。
x [王思懿] 很特別
優(yōu)酷有片源.簡介的內(nèi)容與劇情差別有點大,這片拍的很文藝,內(nèi)容劇情緊湊,相當不錯的劇,就是看的人不多。~~~~~~~~~~~~~~~~~~看完了,20集以后劇情就崩了,男主真是渣男,讓人又恨又愛。結(jié)局還算不錯,女主丈夫和孩子被日本人殺了,最后和男主重逢在一起了。女主和霜葉紅似二月花的陳紅一樣漂亮迷人,里面的旗袍裝真漂亮,讓人仿佛走進了那個愛恨情仇的戰(zhàn)亂年代。其實還可以拍更多集數(shù),可能是經(jīng)費限制吧。
很有文人氣質(zhì)的電視劇,整個劇都仿佛在一個朦朧的詩境中,再加上一曲《茉莉花》配樂,令人沉醉。
總算找到這個劇了 小時候在電視上瞄過一眼 把女主記成章子怡了
仍有印象的抗戰(zhàn)眾生相
源于徐訏
。。。。。
陣容整齊。亳不忌諱的話,讓我一直想看這部片子的動力,完全是私人感情! 多年的今天,我釋然了! 很精彩的片子。人生就是這樣,當星星是黑夜的故事或者愛不屬情的夢想,請放飛自己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