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此紀錄片之前,我從未看過與深海有關的影像資料,在我的印象中,大海是社會新聞上藍黃相間的海面,垃圾滿天,人滿為患的沙灘,誤食了塑料袋的海龜,海岸邊由于污染繁殖愈加茂盛的海藻……深海,更是一個充滿恐怖和未知的領域,或許隨時有大鯊魚出沒,小命難保……
打開這部紀錄片以后,他完全顛覆了我對大海和深海的印象,導演的拍攝手法和運鏡,無一處不美。
首先是海面上的畫面,廣袤的海面,翠綠的林木,朦朧的朝陽,醉人的夕陽,陰天,夜晚,每一幀都讓我心醉……
深海的魚類,讓我對美人魚的想象有了實質(zhì),原來在昏暗的深海,陽光沒有百分百照射到的地方,這些魚類在獨自美麗著,他們每游動一次,深海的呼吸是否也在為他們停頓片刻,欣賞自己杰出的作品……
人類的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對地球上各片地域的開發(fā)越來越深入,工業(yè)的發(fā)展,人類的生存,勢必要深深影響動物們的生存環(huán)境,大自然有一定的修復能力,然而人類也不該太過貪心,早日尋找到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方為上計。
深海100米處的廢水出口,我以為是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生物存在,但是潛水員們拍下的照片,這些存在的生物似乎是在告訴我們,“目前還能過得下去”,然而這部分的照片與未經(jīng)污染的深海環(huán)境相比……唯余一聲嘆息。
最后再放幾張珊瑚礁的美照,珊瑚礁是海底的綠洲,是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他們默默的存在,就是深海最好的禮物……還有一些其他海洋生物的美照,我說不出他們名字,但是這樣美麗的海洋生物,值得我記太久太久~
“海底還有另一個地球?!? 從B站看到排在第一的紀錄片就打開來看了。我對海洋一直都是懷著敬畏之心,對未知充滿好奇。 這部紀錄片展示出來的不僅僅有潛水員在平均水深100米中400個小時的拍攝,也更有他們對海洋的熱愛和憧憬。 這個項目他們計劃籌備了18年,我很羨慕他們有一個自己始終熱愛的事情,并為之奮不顧身,追求自己的夢想,向無法到達海洋深處的人們展示出他們的探索成果。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和事業(yè)! 我們都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應該與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和諧共處,營造一個良好的、共同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只能探索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絕不可改造自然。否則,我們哪還能領略到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別具一格的美呢?
4名潛水員,100米深暮光區(qū),5平米潛水倉,28天深海之旅。
這是紀錄片介紹的關鍵詞,潛水員中著名的是勞倫巴列斯塔,他是海洋生物學家,水下攝影師,喜歡運用創(chuàng)新的潛水設備。
首先,影片剛開始看時就是鋪面而來的潮濕感和破舊感,不知道為什么會感到破舊感,當四個潛水員依次從圓圈型的入口進入潛水鐘,潛水鐘里掛滿了各種儀器喝線路,關上潛水鐘的門,能看到大拇指長度厚度的門,上面的黃色漆已經(jīng)掉了一些,露出了里面金屬的顏色,工作人員帶著發(fā)黑的手套關上門,再把固定門的螺絲擰緊。
這樣的場景與那種充滿科技感的科幻片中場景和設備的不同才會給我第一印象是破舊感,但是看紀錄片介紹我們就會知道,這次潛水時利用潛水中最前沿的技術,飽和潛水技術(網(wǎng)上解釋是潛水員體內(nèi)組織在特定壓力下最大限度吸收惰性氣體,體內(nèi)氦氣達到了飽和狀態(tài))和使用閉路呼吸器的水肺潛水相結(jié)合的嘗試,在100米深處的暮光區(qū)進行28天的不間斷深海之旅。
如此充滿挑戰(zhàn),未知與危險的航程,因為工作人員嫻熟的動作,甚至因為經(jīng)歷過實驗與挑戰(zhàn)而留下痕跡的那一點點掉漆的門都給人安全感。但是因為向大海投放潛水鐘時繩索被卡住使它劇烈晃動,有位女工作人員焦急的哭了,她擔心潛水員的安全。這時才知道里面有位潛水員是她的老公,也讓我再次感覺到了這份工作的危險。
第二,我感嘆的是當我們作為一個觀察者,出現(xiàn)在大自然時是這么美好,各種奇形怪狀的海洋生物旁若無人的,悠閑地游過潛水員身邊時真的太美好了。珊瑚礁和水中的巖石像陸地的森林和山一樣,各種各樣的海洋生命與他們?nèi)跒橐惑w,共同創(chuàng)造出海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其中印象深刻的生物,筐蛇尾(有點像長著無數(shù)觸角的靈芝)
黑珊瑚(枝干為黑色,表層有一層白色蠕蟲)
法瓦爾蝦(成群結(jié)隊的蝦觸角相連,形成社交網(wǎng)絡,交換信息)
羽毛管蟲
第三,是感嘆于生命的多樣性,記得看神奇動物在哪里時驚嘆于導演豐富的想象力,但是看這樣的記錄生物的紀錄片,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的多樣性遠遠不止于此。
第四,影片中出現(xiàn)了城市輸送的海洋排污管道,管道周圍無礁石,海床生命荒蕪,又是另一番景色。所以影片中說到,我們需要新的生產(chǎn)方式,或早或晚,我們必須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產(chǎn)品。
最后,最喜歡的一句話,我看到海底有另一個地球。
99%的人們沒有親身體驗過潛水員們眼中的海洋世界。
99%的潛水員沒法見識到海平面下100米的藍色花園。
海洋平均溫度的升高;南北兩極的冰川日益融化;珊瑚礁白化的問題愈發(fā)嚴重;漁業(yè)資源崩潰般的衰竭;萬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都能發(fā)現(xiàn)的白色污染。海洋生態(tài)關乎于每一位棲息于地球上的人類。
請大家從少用一根吸管的小事做起。
本文系紐約時報旗下的雜志《故鄉(xiāng)與世界》 New York Times Travel Magazine China的約稿,原刊于2021.7.8,地址為://mp.weixin.qq.com/s/iIFLjdywcU1GAwZhZiqvaQ
原創(chuàng) q2 & dujuan
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勞倫巴萊斯塔(Laurent Ballesta)帶領三位隊員乘坐潛水鐘,下潛到海底120米深海區(qū),使用飽和式潛水方式,進行了一場為期28天的海底科研活動。通過幾個小時的電話采訪,我們獲得了這個人類在體能的邊界,探索深海的故事。
——編者按
2019年7月,腔棘魚探險隊乘坐潛水鐘,潛至水下120米的半深海區(qū),開始為期28天的海底生活。他們的日子自此在兩個極端上來回:一邊是承受著十幾倍大氣壓,呼吸著特質(zhì)的混合氣體,在5平米的空間內(nèi)蝸居;另一邊,潛入這幾乎看不見光的海域,他們以從未有過的自由方式,探查陌生的世界,尋找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了如夢般的海底影像。
下潛的第一天猶如先兆一般,印在探險隊員勞倫(Laurent Ballesta)腦中。
以表致意,地點選在1950年電影《寂靜的世界》的取景地,蔚藍海岸國家公園(Calanques National Park)。這一部由科斯托與路易·馬勒指導的電影,影響了一代人對潛水的認識。
勞倫無法不焦慮。他一個人在甲板的一角望著無垠的大海,心里忐忑不安——終于到時候了。這個做了20年的夢,自己終于要親手去把它完成。過程如此漫長,以至于他有時候懷疑自己。
他們穿上潛水服前后跳進鐘里,開始加壓。潛水鐘、生活艙,還有在中間的廁所,被持續(xù)恒定在海床的高壓下。這樣就免除了潛水員每次上浮解壓的必要。他們只要在最后的時候一次性解壓,就能宣告任務結(jié)束。這樣的解壓,需要5天時間。
大氣壓力的快速增加使得室內(nèi)異常炎熱和潮濕,潛水員們汗如雨下。為了防止?jié)撍畱T發(fā)病氮麻醉和癲癇的發(fā)生,他們必須呼吸一種特制的氣體——內(nèi)含97%的氦氣和3%的氧氣。這種氣體讓他們的聲音變的尖細可笑,只能帶上特定的耳機和語音解碼器來交流。
更難以忍受的是,氦氣作為一種非常好的熱傳導體,在充滿體內(nèi)的高壓狀態(tài)使他們感覺異常寒冷,雖然艙內(nèi)是13度,但勞倫感覺比他在南極潛水還要冷。經(jīng)過酷熱的加壓后,他們游出潛水鐘,海水寒冷徹骨。
四個人將擠在狹小的5平米空間內(nèi),共處28天。他們只能透過巴掌大的窗子知悉世界的存在,聞不見花香與海腥,沒有微風吹過頭頂。
他們游出潛水鐘,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在他們正下方10到12米處,是一群閃著銀紫色光芒的魷魚——槍烏賊。這種烏賊極難見到,勞倫在十年前曾有過匆匆一瞥。而這次一大群在他的眼前肆意嬉戲。
突如其來的饋贈對他是一個巨大的激勵。他相信自然、相信直覺,也相信深海在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召喚著他探險的激情。
勞倫的太太懷孕了,預產(chǎn)期恰好在項目前一個月。在準備項目的同時,勞倫也在關心著妻子和孩子。“等我完成項目的時候,孩子就是離開時的兩倍大,因為我進入艙門時他才1個月,出來的時候就2個月了。”勞倫開著玩笑說著孩子的事情。
早在認識妻子之前,勞倫就已經(jīng)開始做飽和潛水的科學考察,所以她只能整個接受這件事。“現(xiàn)在孩子兩歲,已經(jīng)知道我大概在做什么工作,明白不能每天給爸爸打電話或者見面。”
二十年來,勞倫花了無數(shù)時間說服所有的工作人員、經(jīng)濟支持者,讓他們也看見自己能看見的未來、看見他的夢。有時走入死胡同,他只能等一、兩年,有個新的機會或者什么人突然出現(xiàn),又把他的夢往前推進一點點。
勞倫千挑萬選才定下了這三個同伴。他身邊有好多優(yōu)秀的潛水者、同時也是他的好朋友,他都把這些人一個個篩選掉,因為“你需要找到很平靜的人?!?/span>他們對潛水有激情,知道能夠參與這個項目,危險的同時,也是一種巨大的優(yōu)越。
重要的是一種平衡?!帮柡蜐撍亲罱K極的潛水方式,如果你奉獻一生給它,那么你必然會有挑戰(zhàn)這個項目的興趣和毅力?!币虼藙趥悰]有花太多精力,就說服了他想找的同伴。
四個潛水員在5平米的封閉空間中保持平衡,全靠默契?!拔覀冊谖覀儛鄣牡胤缴??!边@是他們的共識。
在隔離的環(huán)境下有多孤獨?勞倫覺得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很奇怪的感覺。“你感到孤獨,但另一方面,有這么多人在為你工作,等你、幫你做事。”在暗光中離開潛水鐘,他每次都很激動。當他們孤零零地身處深海,面對著這一片處女地,冒險者的激情挑動他的神經(jīng)。
在這種孤獨中,他知道孤獨不重要。在無邊的深海里,他感覺自己很渺小、很脆弱,但這種感覺讓他特別治愈:不需要浪費時間在自己身上,他開始真正完全地看向自己之外。
沒有任何一刻,他比此時更認識到,他只是自然之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nèi)珧蒡霭愕纳孑^之于自然的廣袤與神秘,為何還要執(zhí)著于自身呢?
潛水員們下潛一般是一天兩次,每次3小時,有時一次呆6小時?;氐脚摾锖蠖际蔷AΡM。勞倫在水中的生活除了吃飯、睡覺和潛水,就是讀書。他覺得自己在潛水艙里,把一般一年才能讀的書都讀完了。在外面的時候老是忙著準備這次探險,沒時間坐下來;而進到艙內(nèi),他只能放心把責任交給船上團隊,自己倒有時間,只能讀起書來。
有一本是關于一個法國人穿越美國的故事:他從加利福尼亞出發(fā),跟著一個19世紀末的人的足跡,去阿拉斯加。勞倫自愿困在這個小生活艙里,讀著穿越美洲的故事,心里有一種奇特的感覺。
還有另一本類似的書:法國探險家杰弗里·德洛姆(Geoffroy Delorme)的《尋鹿者(l'homme-chevreuils)》。他在法國北部,花了7年時間和鹿群在一起生活。他一開始只呆了一周,跟蹤、觀察它們;在之后的時間里,他一遍又一遍地回去,每次呆的時間長一點,最后一次呆了整一年半。
勞倫覺得他和書中的人做的事是如此不同,但如此相似;他想看看能不能從他們的故事里,找到方法來理解自己的感覺。
在整個活動中,他們遇到過多次危險。某次下降潛水鐘時,因纜繩沒有均勻繞在卷筒上,導致出現(xiàn)潛水鐘嚴重晃動;另一回,他們進入潛水鐘下到海底后,潛水員亞尼克(Yanick Gentil)的氧氣瓶突發(fā)泄漏,潛水鐘立刻返還海面,地勤人員卻發(fā)現(xiàn)亞尼克的潛水設備調(diào)壓器壞了,需要長時間更換和檢查,只能取消了這次下潛任務;還有一次,海底能見度極差,他們牽出一條救生索鏈接潛水鐘與自己,防止走失,不知什么原因救生索在途中松開了,被潛水員蒂博發(fā)現(xiàn),立即告訴他人,才沒有走失。
在勞倫之前,沒有人把飽和潛水和科學考察聯(lián)系在一起。
水下科考一般用機器人或者潛水艇,但在勞倫看來,這就像是乘著飛機探勘珠穆朗瑪峰一樣,完全達不到科學所追求的精度,也取得不了足夠的數(shù)據(jù)和樣本做實驗。水肺潛水的局限性太大,在120米深處呆半小時,需要6小時上浮,潛水員沒有辦法呆太久,無法用于科考。
但勞倫知道,我們的需求非常急迫。我們已經(jīng)了解很多陸上生物的大部分習性,但仍對海洋生物知之甚少。比如最基本的海洋動物大白鯊、抹香鯨,我們熟知他們的名字,卻從沒見過抹香鯨生子、從沒見過大白鯊交配,他們生活的大部分對我們來說仍是一個迷。
飽和潛水存在已經(jīng)二、三十年,但只為商業(yè)潛水運用,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yè),并且費用高昂,大約在30萬歐元一天。他執(zhí)著著一個個讓身邊的人相信自己:先是同行的三個潛水員、船上所有的工作人員,再是其他技術和經(jīng)濟支持者。
飽和潛水員一般會通過一根“臍帶”與潛水鐘相連,這樣他們既可以和后援船保持緊密聯(lián)系,也不容易走丟。但這樣限制了潛水員的活動范圍,與科學考察所必要進行的探索相抵觸。為了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半深海,勞倫堅持不用臍帶,四位隊員在水下用水肺潛水。
這個想法一經(jīng)提出就遭到了強烈的反對,這對潛水員來說是巨大的挑戰(zhàn),飽和潛水本來就是高?;顒?,如果不連臍帶,他們有更大的走丟、遇上突發(fā)情況的風險?!爱敃r所有人都覺得我是瘋子!”勞倫說。
就這樣走走停停,兩年前,在位于馬賽的法國國家職業(yè)潛水機構(Institut National de la Plongée Professionnelle)的助力下,他們正式開始項目,進行實驗。并最終在腔棘魚項目中,運用這一新技術,出色完成了任務。在這28天內(nèi),后援船拖著潛水鐘,航行了350英里,從馬賽到摩納哥,又原路返回。他們細探了21處深潛區(qū),出色地完成了科研工作。首先是采集標本,利用潛水推進器下配備的DNA泵,收集所到之處的DNA。其次是在海底安裝麥克風,收集海底聲波,利用聲波監(jiān)控海底生態(tài)。
這次項目是勞倫的第4137次潛水,他曾打破了多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包括創(chuàng)造了“與700只鯊魚共處24小時”、“發(fā)現(xiàn)于6000萬年前已滅絕的腔棘魚”等,這次又挑戰(zhàn)在海下100米的暮光區(qū)生活28天,不過勞倫好像并不在意這些。打破吉尼斯紀錄對于勞倫來說固然開心,可他真正的關心的是這“海底兩萬里”,畢竟海洋留給人們的神秘太具吸引力。
“我不在乎吉尼斯紀錄。對那些保持世界紀錄的人,我很仰慕他們,但是我不會這么做。讓我著迷的是自然的神秘,是未解之謎?!?/p>
他相信有一天,我們會意識到,我們與自然的關系是多么的不自然。人們掌握了這么多高科技技術,甚至大部分人會使用手機、各種電腦程序,而他們不認識菠蘿樹、不知道怎么種西紅柿。他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攝影、和他所做的事,讓更多人看到自然的神奇。
在維拉弗藍契港附近的一片斷崖邊,面對這2萬年前的海岸線,高大的“腔棘魚”探險隊員也顯得十分渺小。當潛到沉船納塔爾號中,尋訪著時間的印記深入船艙,躲藏在黑暗處的魚兒飛速逃走。
“如果給我一次去月球旅行的機會,即使我不喜歡太空艙,我也會去?!?/span>腔棘魚探險隊的亞尼克在出發(fā)前做了個有趣的比喻。恰好在這里潛水員不需要從船上跳入水中,而是如同宇航員一樣,走入潛水鐘,再利用設備將潛水鐘下沉到深海即可。
這次探索的收獲是什么?“沒有收獲,需要一遍遍遍重新做,海洋太大了,我們知道的太少了?!眲趥惢卮鸬娜绱艘猹q未盡?!拔乙恢痹诤蠡?,有很多問題我都可以做更好。我尤其想要更多時間,因為剛開始有太多問題要解決,之后慢慢地變地很高效。最后一周我們的感覺越來越好,”
這也許是為什么,兩年過去,他又匆匆開始了另一個計劃。電話采訪時,勞倫已經(jīng)在海上。10年前,法國科西嘉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orsica Pasquale Paoli)的研究人員在海底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明原因的怪圈。他們大大小小有1000多個,直徑平均在30米。勞倫去年問起時,發(fā)現(xiàn)沒有人研究了解,于是他決定親自去看看。他和之前的團隊說了這個想法,令人驚訝的是,很多人變地很沮喪,他們不想再經(jīng)歷那些緊張和擔心了。勞倫又一次說服了他們,他們將在這個夏天重新下潛。
在即將到來的旅程中,寒冷是他們要解決的頭等問題。他們準備了電制熱器和其他小機關,希望這次的“蝸居”可以稍微更舒服一點。
法國諺語,冒險是自找麻煩的浪漫說法。勞倫在下潛前曾擔憂:他從未如此靠近這個冒險夢,現(xiàn)在卻擔心會破壞它。他希望真實的經(jīng)歷會如做夢本身一樣,讓他飽含情感。現(xiàn)在,他又一次奔著這個夢去了。
正如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說的: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又痛苦又折磨又幸福的潛水。那么深那么壓抑那么冷。那么大的又美麗又駭人的觸手,人好渺小。
連續(xù)28天的潛水,能去一次這輩子就值了。
離開潛水鐘是有多么恐懼,害怕迷路,我也感受到了。
又刺激又美麗。
一個月的時間那么短又那么長,可以做那么多事又看不到盡頭。所以時間其實是幻境嗎。
一共4137次潛水,人均一千多次,每天三十多次嗎?我不知道。還好大家都沒有受傷,都安全地活下來了。
想做最美麗的開創(chuàng)性的探索,就必定有他人沒有的痛苦經(jīng)歷,甚至無限靠近死亡。
生命的個體真是又脆弱又頑強。也正是個體的這些特點,才造就了生命集體的綿長不息。一點點更好的演變,都是付出血淚代價。人的自我成長當然也是如此。
不是那種屏保般全程碧藍加治愈系音樂的片子,是實實在在科普深海潛水的辛苦、危險以及克服這些之后拍到的奇異生態(tài)和風景的紀錄片。有些臺詞配得蠻有啟發(fā)的,“黑珊瑚森林其實是一片白,世事常如此?!?B站看的小嘎中文配音版,旁白有舒壓作用~
一個法國探險團隊,完成了潛入地中海一百米深海底四百小時的壯舉。海底世界真是如此絢麗多彩,影片也拍得極美,且讓人增長了不少知識。
我們被徹底封在這里,就好像,胎兒一般,我們在這個“子宮”里,除了吃飯,休息和為出艙做準備外,沒有別的事可做,每一次出艙,都像是在經(jīng)歷出生的創(chuàng)傷,對我們來說尤其如此,因為我們的“臍帶”已經(jīng)被剪斷了,我們可以自由地,去探索外界,這就像是人出生的過程,每次都是這樣
海底的哲學。這個世界有創(chuàng)造者,有破壞者,有修復者,一切皆有守恒定律?!昂谏汉餍纬闪税咨郑朗鲁H绱?。人們以它死后的模樣命名,沒有描述它生前的輝煌?!?/p>
四人小分隊沿法國海岸線進行為期28天的潛水,平時回船上也要待在氣壓穩(wěn)定的密封寢室里。美麗優(yōu)雅時而壯闊浩渺的近海,夜晚深潛船和伴行艇孤燈閃爍的靜謐,這些足以截圖的美景,在海下或目眩神迷、或幽暗深邃的異世界景觀前竟然稍遜一籌??鹕呶擦粝碌挠∠筇^強烈,透著一種不可言說的恐怖而強大的美。海中斷崖前偶遇翻車魚緩緩滑過,仿佛來到時間和記憶的亂流。強烈建議睡前安靜觀看,祝好夢~
艱苦而偉大
畫質(zhì)非常好,B站看的4K,53分鐘中文配音版。海底畫面偏少。
法國人的紀錄片當然是夠浪漫,飽和潛水+地中海100m左右的28天潛水鐘生活,開始和結(jié)束地點的選擇均是為了紀念海洋探索和潛水先驅(qū)Jacques-Yves Cousteau。銀裝素裹的黑珊瑚與羽毛管蟲,so far so good ~
“在海底,有另一個地球。”希望人類能真正學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留下這些偉大的自然遺產(chǎn)
向勇敢的探險家們致敬
說是《極度深海》,但是名不副實,僅僅只是4個法國人在海底潛水28天的日常記錄,不過那些鏡頭下的海底生物確實太美了。
筐蛇尾、白色的黑珊瑚、羽毛管蟲
Subnautica治好了我的深海恐懼癥,現(xiàn)在看格外親切,甚至躁動不安。
拍攝的海底景致,很美。紀錄片本身有點點格局略小了點... 排污管這種插曲,裁剪掉,或許會更好些。4星推薦
越成長 越敬畏
永遠年輕,永遠好奇。深海真是比宇宙還要奇妙的存在。
La romance des profondeurs de l’océan réside dans sa diversité et l’inconnu.
紀錄片節(jié)奏有點慢,但主要是這個事跡很厲害,四名法國潛水員在平均水深100米的地方待了400個小時。深水之中為了保持氣壓,艙內(nèi)只有百分之十的氧氣,大部分都是氮氣,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潛水員的聲帶會發(fā)生變化,說話聲音像變聲器傳出來的。而且因為空氣稀薄,溫度不容易保持,就會出現(xiàn)溫度不低但感覺寒冷的情況??吹饺祟愒诤5椎呐盼酃?,那么荒蕪的地方竟也有許多生命。
無以倫比的記錄!居然看的熱淚盈眶,如果還有下輩子,一定要選擇大海的工作和一群那樣的人一起工作。 不知道以后飽和潛水能商業(yè)化不,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也可以去100米的地方?jīng)]事玩玩~~~~
筐蛇尾彼此的接觸愛撫并不是為了繁衍,是擁有純粹愛情的生物。烏賊一生只繁殖一次。羽毛管蟲也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