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篇(食話揚州):
冶春茶社:三丁包、翡翠燒賣、蟹黃湯包
潘大大寶應(yīng)長魚面館:長魚面
鳳凰橋劍南牛肉店(鳳凰橋牛肉湯):牛肉湯
天津篇(津膳盡美):
天津市岳湖道:煎餅馃子
清真正味齋鍋巴菜:嘎(鍋)巴菜
天津市廉江里:漿子
姜記包子鋪:天津包子
貴州篇(黔腸掛肚):
千戶苗寨(苗寨特色香肉粉食店):腸旺面
惠農(nóng)酸湯粉店:酸湯粉
朗德上寨:花米飯(五色糯米飯)
千戶苗寨/鼓藏頭家:雞稀飯
長沙篇(粉城長沙):
公交新村粉店:排骨粉、肉絲粉
民間沙水面粉館:原湯肉絲粉
易裕和粉面館:辣椒炒肉粉、肝腰合炒粉、寒菌粉
玉林粉店:肉絲米粉
矮子粉店:肉餅蒸蛋粉、蒸排骨粉、梅干菜扣肉粉
廣州篇(粵早粵香):
開篇:豉汁蒸排骨、生滾粥、干蒸燒賣、天鵝酥、酥皮叉燒包、咸煎餅、杞子桂花糕、蛋撻、薩其馬、蒸鳳爪、南瓜西米露、木瓜姜撞奶、蘿卜糕
白天鵝賓館:蝦餃、薩其馬、蒸鳳爪、蛋撻、叉燒包
廣州市/多寶路/新聯(lián)腸粉:布拉腸粉
傳統(tǒng)窩藍腸粉·潮汕原味湯粉:窩籃腸粉
廣州市/荔灣區(qū)/明記腸粉:抽屜腸粉
珊珊家:豬骨干貝粥
收尾:鳳尾芋頭酥、煎堆、油角
太粗糙了,看著就沒食欲……除了早茶,其他都是網(wǎng)紅店簡單打卡……手法真沒看出來多講究,還有就是話太多……
看了揚州一集,感覺節(jié)奏有點快,讓人感覺食欲一般。
2020.1 只看了揚州那集
你拍吃的就拍吃的,非要讓做飯的給你演一段講一段..
我選天津和揚州,貴州那集可惜了。
兩年后,還是沒進步啊。
感覺總能看到舌尖的風格影子;太多廣告的嫌疑,作為美食紀錄片,不曝光店名是最基本的吧?
好喜歡這種??!
揚州三丁包、蟹黃湯包、燒麥包,天津早餐,貴州苗族五色糯米飯,長沙矮子粉,廣東早茶,重慶豆花飯。
本輪勝出 湖南長沙 辣椒炒肉米粉取代了重慶小面在我心里的位置 嗦粉嗦粉
平平無奇
很多地方的早餐都挺有特色的· 不錯
??
下飯片
紀錄片對我來說 沒有不好看的 尤其是美食類的
要去天津吃嘎巴菜,去貴州吃酸湯粉
美食一旦與生活互應(yīng),便多了幾分滋味。
還行吧…找長沙米粉來的,炒碼 蒸菜和肉絲碼子看起來的還是有點吞口水的…其他集沒有太多的代入感,出門玩不太吃早餐????
看了一集揚州的,說實話像是能打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而已,蠻失望;吃著晚飯看的,真心不下飯。
貌似自從《舌尖》火了之后,后來的國產(chǎn)美食紀錄片就基本上都是“舌尖體”,先開篇總結(jié)幾句,然后上人物故事,然后總結(jié)上升到人情傳統(tǒng),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