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原創(chuàng)]《綠巨人》導演評論音軌摘要
我承認我很無聊..把一篇東西隔了這么長時間又發(fā)一遍...
導演在整個過程中話都比較多,東拉西扯的,再加上Tim Roth那個沒譜的就更能說了,所以我就挑了一些和劇情有點關系以及和EN關系很重大的內(nèi)容上來~下文的順序全是按照電影順序,看不懂的告訴我,我再解釋下
首先從片頭開始,是巴西的貧民窟,里面有一段Banner回到家中看電視學葡萄牙語的。這一段起初的構(gòu)想是讓Banner看巴西的肥皂劇,但是后來編劇靈機一動,改成了讓他看芝麻街,因為有許多人都是看芝麻街學英語的
然后是Banner在裝瓶廠劃破了手指頭,大家都記得導演著力刻畫的血滴吧,他在這里解釋說他是故意拍的不是很隨意,而是很炫耀的樣子,因為他想著力表現(xiàn)這個場景的重要性
關于那個裝瓶廠,其實不是在巴西,而是在加拿大的一個廢棄的工廠,這里就很考研功力了,怎樣室內(nèi)外兩重天,室外還是在巴西到了市內(nèi)就又在加拿大了,而且那個工廠在拍攝期間曾經(jīng)失過火
兩人閑侃的時候談到了EN整個過程拍的都很賣力,尤其是那些整場戲都只有他一個人的,完全是自說自話,仿佛整個片場都是他自己的,Tim說這對于一個演員是件好事
后來講到了Stan Lee爺爺?shù)目痛?,就是喝了混有Banner血液的飲料的那位老爺爺,Stan Lee直到83歲都沒有閑下來,導演費了好大的勁才找來他客串,這樣導演很興奮
在說逃亡戲的時候,導演提到了剪掉大雪山的原因,說是不想讓孩子們在電影一開場就看見自殺的場面,這會讓人太過沮喪(你還不如直接說你怕MPAA呢..)不過我在花絮碟里也還是沒看見大雪山的那場戲..
說到這里插播一下..Tim在評論的時候真的很自戀耶..兩人侃的開心經(jīng)常完全無視EN..
這里提到Banner第一次變身以后的戲份其實是電影拍攝的最后部分,那時候EN因為整個拍攝過程已經(jīng)瘦得皮包骨頭了,導演說那是因為他從來都不吃甜食,雖然有時會偷吃,也盡量避免淀粉,糖類,脂肪的食品,說是這樣是為了保持身材..
Banner回到多倫多大學以后的第一場戲,也就是躲在樹下偷偷看Betty的那段,那里的整場戲其實都是EN做的導演
這里提到了那個Norton360的鏡頭,導演說那只是個巧合,是個無意為之的笑點
再次說到了EN可以對著空氣演戲,還說喬治盧卡斯應該找EN拍星戰(zhàn)7,因為他只需要擺弄已經(jīng)在綠屏前拍好的場景就可以了(這是在夸獎EN還是在?...)
Betty和Banner重逢的一場戲,那場大雨其實是人工造的,那天特別的冷,可是演員還要在水里拍片并且忍受導演坐在干處的監(jiān)視器里指手畫腳..這場戲以后隔天Liv就得肺炎了..
校園內(nèi)的亂戰(zhàn),HULK被音波炮制服的構(gòu)思是EN想出來的,之前導演是想讓軍隊用粘性炮彈將HULK粘起來,沒有著力點了也就沒法打了
Banner在浴室內(nèi)跌倒的一場戲,其實不是EN的全裸(Orz 我早該想到..),而是Tim Roth的替身完成的,Tim還說如果你一幀一幀的來看,可以看到替身的私處(真是老不正經(jīng)..)
然后就是那場讓人糾結(jié)的激情戲啦..導演說這樣設計很有趣,因為他們其實一直在想Bruce變身以后下體會不會也跟著變大(談論這個的時候我媽正好在旁邊,我都要雷死了..)順便給了HULK永遠撐不壞褲子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不想弄HULK私處的特效..也不知該怎么弄...囧rz
接下來就是Banner被Blonsky抓住的時候,Tim是真的在打EN,而且很用力,還說很爽(小樣..借機泄私憤是不是??。?當時EN的女友坐在監(jiān)視器旁邊說:“他被重重打了一拳” (果然無處不在哪..)
后面就沒別的了..至少在也沒提到EN..偏心的導演哪...
最后再來廢話一下,刪減片段沒有想象中的精彩,可能是因為沒看到大雪山的緣故吧..
http://edwardnorton.5d6d.com/thread-626-1-1.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
順便打廣告,歡迎來Edward Norton中文網(wǎng)
http://edwardnorton.5d6d.com 2 ) 《無敵浩克》:帥哥變怪獸,地動又山搖
《無敵浩克》:帥哥變怪獸,地動又山搖
帥哥:儒雅的愛德華諾頓,文質(zhì)彬彬、眼神勾人。
怪獸:渾身綠色肌肉的巨人,刀槍不入,力大無窮。
美女:知識上的博士,愛情上的勇士。
大戰(zhàn):機關槍、裝甲車、直升機,巨人vs巨人等等。
一開篇的關于巴西鄉(xiāng)鎮(zhèn)的描繪,讓人難免讓人想起強勁的《上帝之城》。隨后的工廠中的綠巨人首次變身登場,果然生猛有力。
縱覽全片,情節(jié)緊張,節(jié)奏明快,內(nèi)容方面可以看出作者是充分考慮了”PG-13”的市場性,而動作戲方面著實讓人看到了洋人大片的成熟的一流火爆場面駕馭的水準。中間穿插的小幽默,也印證著成熟商業(yè)片的從容與自信。
值得稱道的是該片的動作場面,著實為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電影工業(yè)爭臉:那如雷貫耳的爆炸,那烈焰奔騰的大火,那《黑鷹降落》式的機關槍大作,那《金剛》式的巨獸飛檐走壁與在大街上扔汽車,都被迫讓人看到日新月異咄咄逼人的電影特效的勢不可當!
盡管本片無法也不可能被人奉若珍寶,但它卻絕對可以讓人感受到當今一流火爆片的強悍與生猛!
當清瘦的帥哥搖身一變,化作了巨人嘶吼時,你可以感到連你的座位都在一起地動山搖!
此時--
你可能會說,啥玩意兒,這么tm震耳朵!
你也可能會說,我靠,夠爽!
有肉吃跟著你 2008-9-15 16:06
3 ) 綠巨人傳VS神奇的綠色Hero
題材相同,主角不變,票房有拼,事隔N年,新版的Hulk和老版的被拿來對比勢不可免。
然而打擂也分一個重量級,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沒有標準就沒有真相,那麼打之前先來稱稱重分分級。
電影界有一個奇妙的現(xiàn)象——就是分類型,也就是先入為主貼標簽。怎麼貼法,接下來請大家注意我使用的連詞是“只要……就”。
一部電影裡只要主角有用劍打那就是武打片,只要主角有用拳頭打那就是功夫片,只要主角有用槍打那就是槍戰(zhàn)片,統(tǒng)稱為“動作類”;只要主角有遇到連環(huán)殺人狂那就是尖叫片,只要主角有遇到靈鬼那就是神鬼片,只要主角有遇到怪獸那就是哥斯拉片,統(tǒng)稱為“恐怖類”;只要主角有一個是外星人就是科幻片,只要主角有一個是同性戀就是gay片,只要主角有一個是動物就是萊西片,統(tǒng)稱為“弱勢群體類”(外星人在地球上當然是弱勢群體)。
那如果主角又會劍又會槍又會拳頭又遇到鬼又遇到外星人而且還是一個養(yǎng)恐龍的gay,那個叫做“搞笑片”。
然後咧,上述條件全部不滿足的時候,才會被分入“愛情片”——雖然在武打片裡主角好像有很多時間是在談情說愛;“社會倫理片”——雖然主角在哥斯拉片裡也可以亂倫;還有“文藝片”——雖然在萊西片裡主角也可以對著自家的狗狗念詩。
為什麼當愛情與刀劍齊飛時愛情會淪為二級分類,倫理共神鬼一色時倫理會淪為二級分類咧?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對口味比較重的佐料比較敏感啊。愛情和倫理是鹽巴,刀劍和神鬼就是胡椒,只要一道菜裡沒有加胡椒時我們才會對鹽放得多少有直接的反應,不然我們拍桌子叫的第一句一定是“老板!胡椒放太多了喂!”
想當年《臥虎藏龍》上映的時候我跟人家爭論說這本質(zhì)上應該是一部文藝片,但它的類型裡就是寫“武俠片”,誰理你?。俊稊啾成健吩谖铱磥砻髅骶褪且徊繍矍槠ā赌泻⒉豢蕖愤@種探討同性戀生存模式和心理狀態(tài)的片子才叫做gay片),但是它就被分進gay片裡,你去咬誰?。?br>
不過人家的標準是人家的,我的地盤我做主。
李安的綠巨人和Norton的綠巨人怎麼分類咧?很多人會以為反正主角都是一樣的,當然是同類型的片子,但是當一部電影裡出現(xiàn)一個怪力無敵的超自然人類的時候,伊有可能是Frankenstein,也有可能是superhero,到底要怎麼區(qū)分咧?很簡單,有一個相當能體現(xiàn)人類自私本性的硬性指標——伊有沒有拯救我們?nèi)祟惥幼〉牡厍?,有沒有為我們?nèi)祟悹奚约旱挠X悟。有,伊就是英雄,沒有,伊就是怪物。
所以結(jié)果很明顯了,老版的綠巨人是“科學怪人片”,新版的綠巨人是“悲情英雄片”。那都不是一個類型了,要怎麼比?當然在立意上沒得比,只能就大體結(jié)構(gòu),人物塑造,演員的表演和場面上這麼泛泛地比比看了。
s1409006 李安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量化地來說,如果張藝謀在我心裡的得分是-30起跳,陳凱歌是-10起跳,馮小剛是0分起跳,徐克和吳宇森都是+10起跳,王家衛(wèi)是+30起跳,那麼李安就是+60起跳,也就是說直到目前為止只要有他的名字掛在導演欄,我就直接給及格分。
這種偏愛——當然是一種偏愛,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也不是完全基於技術(shù)水平的,而是靈魂層面的,我覺得很不好懂或者完全不能認同其審美觀的導演就直接扣分,能夠理解並且心有戚戚焉的就加分,上面這些個分是這麼多年來這些導演加減得來的,李導只能說又有創(chuàng)意,穩(wěn)定度又夠,又不在意突破自我,而且每每都能喚起我的共鳴,所以得分自然就高嚕。
他導《綠巨人》不是說不好,但是我覺得他如果想討論科學與人類的宿命,長輩與後輩的矛盾,憤怒與愛情的平衡,他應該就直接去拍《科學怪人》會比較好,至少大家比較容易拋開對於主角的“英雄”型憧憬,而直接進入命題的中心,而不是捧著一大把爆米花等動作鏡頭左等等不來右等等不來而開罵這樣。
他的綠巨人並不是一部關於超級英雄養(yǎng)成並最終拯救人類的類型片,說穿了其實是一部傳記片。記錄了Hulk出生,長大,意外變身,及變身後的迷惘,反抗到最終接受自己的故事。
在那部《綠巨人》裡我看到了一個非常掙扎而內(nèi)心動蕩的李安,在《色戒》之前,這樣扯下面具和撕開小心翼翼包覆的外殼,切入地宣泄一些負面情緒的李安是很罕見的,我印象中他總是隱忍寬容而嘆息著,突然把黑暗面嘶吼出來。無論是綠巨人之前大戰(zhàn)惡狗,還是後來的綠巨人逃逸戰(zhàn),那些畫面都是帶著切實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滲透了快感,特效當然不能和時下的來比,嚇人的不是場面,而是那個導演竟然坦白了不那麼好的感情。
將縛死之人的掙扎。
他的Hulk一路上都是被逼的,基因不是他選擇的,記憶不是他想要的,意外不是他策劃的,這個自己不是他喜歡的(所以我格外理解他),可是內(nèi)心的憤怒,乃至因此催化出來的破壞力,確實又是他的責任無法推托。
基本上我對於人類是否應該依靠科學把自己變成神這個問題是無視的——因為說也是白說,人類總是要滅絕的,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在過程上推了一把還是拉了一下,現(xiàn)在都無法判斷,只是當我們擁有了一種能力之後,絕對沒有可能克制住使用它的慾望,所有的辯論理由都只是實現(xiàn)慾望的借口,所有的反對聲音都只是害怕這樣的慾望而已,與其這樣,不如坦承地來使用好了。
但是,當我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被丟出伊甸園要怎麼辦?這部其實應該改名叫《綠巨人 Hulk傳記》的電影裡,主角從否認,憤怒,妥協(xié),沮喪直到接受,這個心理上的死亡五部曲至少是層次分明地呈現(xiàn)了,雖然我不喜歡最後那個隱藏著光亮的結(jié)局,但是李安安排的那一場在槍林彈雨,高樓倒塌,世界崩壞之中愛的擁抱,淚的原諒,那是他的溫暖,也是我的希望,所以似乎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新版的Hulk,我稱為Norton版的,雖然他不是導演,但是作為主演和編劇,我相信對這部電影他比導演更有話事權(quán),這個綠巨人體現(xiàn)的應該是完完整整他心目中的形象。
2008416123652.20137119
Edward Norton,小唐說他不該生活在現(xiàn)代,不該在好萊塢。他就應該是“那個時代”<--《面紗》的背景時代的人,做著醫(yī)生或者律師這樣冰冷冷的工作,一身纖塵不染的筆挺的白色復古西裝,不太說話,大部分時間面無表情,只有一雙藍眼睛情緒飽滿地盯著你,一旦恨上了輕易不原諒,一言蔽之就是老派的典型摩羯男。
他是極少數(shù)的擁有禁欲的古典氣質(zhì)的好萊塢男演員——我們一致認同。
他就應該在狂風呼襲芭蕉撩亂的晚上,裹著白色浴袍頭髮一絲不亂地坐在落地窗前的搖椅裡,手裡端一本難懂的書,聽到動靜時只是稍稍抬一下眼睛又即刻垂下眼簾,湊過去想吻他光潔的額頭時,他會微微閃身卻不會真的躲避,就是永遠也捕不住唇邊輕掠驚閃的一抹笑意。
他其實不算很英俊或者帥氣,就是有一種很電人的磁場,我很喜歡看他剃鬍子的樣子——但一定要用手動的老式剃刀。如果穿現(xiàn)代的服飾,那個魅力就打折。
據(jù)說李安曾經(jīng)想要找他當自己的男主角。李安看上了Norton的哪一點呢?當然不是他的臉(因為後來那個替補Eric Bana實在不是我的菜<--來來來提醒一下童鞋們,伊就是演那個抽瘋享利八世的傢伙),可能是那種距離感。外表冰冷的人,會讓人對他們內(nèi)心 hold住的情緒到底有多澎湃有所期待,這樣容易演出綠巨人五個心理層次落差。
不過Norton當時拒了。拒絕的原因從他自己的這部綠巨人可以看出一點端倪。與李安不同,他根本不關心綠巨人到底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他經(jīng)歷如何的心路歷程,對自己有了什麼樣的認定,他在乎的是當你已經(jīng)被社會所遺棄時,怎樣克服困難,繼續(xù)扮演好英雄的角色。
所以他的電影是回歸,出逃,再回歸這樣的架構(gòu)。跟李安的比哪個比較完滿呢?因為一個是傳記片,一個是英雄片,所以就自身的體裁來說都很完滿。
我不想說Norton對他心目中的綠巨人投射了什麼“個人英雄主義”的浪漫,因為綠巨人到底不像超人,蝙蝠俠,蜘蛛俠那樣PaintedVeil 會在第二天看到自己的照片登在報紙的頭版,聽到新聞裡對他們歌功頌德,混在人群中享受那種隱秘的“與眾不同”的高級感。
但確實他的綠巨人並沒有反社會的傾向,他逃跑,想要治癒自己並不像李安的綠巨人那樣是出於自我和社會認知的不協(xié)調(diào),只是不願意軍方用他的基因製造生化武器危害世界,他回去,冒著危險變身並不是因為無法控制內(nèi)心負面的情緒,而是抱著犧牲自己拯救世界的情操。
這樣的綠巨人,其實是一個有著缺陷的正統(tǒng)英雄。當然其魅力值在我看來就不如一個被逼上絕路的反英雄(參看我喜歡的那些電影和小說裡的角色,用小唐的話說就是“好端端的人我都不會喜歡”)。
eric_bana12 Edward Norton
而演員的部分,Eric Bana在當時還是顆小草,即使到現(xiàn)在其演技仍然2266,只好走大放大開的路線,當時可想而知怎一個模式化了得,很多心理戲都廢在他這張臉上了。可以說當時Norton拒了李安,我深以為憾。因為在Norton自己的綠巨人,由於沒有迷惘期(從開頭來看幾乎有點像李安版的續(xù)集),沒有對自己的否認,從頭到尾都展現(xiàn)了非常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所以Norton也沒什麼太大挑戰(zhàn)的空間,我還寧可看他在文藝片裡放電。
女主角的話,Jennifer Connelly和Liv Tyler外表都是我喜歡的型,但是要論演技的話,可以說我給新版綠巨人那些精彩的打鬥場面加的分在Tyler一個人身上就扣光了(一點也不誇張)。
jennifer_connelly Liv1
這個女主角的身分是將軍的女兒,生物學博士,Hulk的工作夥伴,女友兼心靈監(jiān)護人,這樣說出來心裡會浮現(xiàn)出什麼樣的女性形象——硬朗、成熟、堅強及勇敢。 Connelly的五官線條就很硬朗,身材挺拔,說話的時候咬字清楚,動作不拖泥帶水,伊去演女軍官也很有說服力(跟Demi Moore的氣質(zhì)有點像)。這種強勢的感覺的女性,最後從直升飛機上跳下去抱住Hulk這樣的怪物時才不會有突兀感。
Tyler的話(嘆氣),要說年紀也不小了,也算是熟女了,怎麼還等著媽媽喂飯吃的少女一樣?而且最要命的是這個少女的體形ms有點走樣(我和小唐都驚異於她居然胖成這樣)。
整部電影裡聽到她很捨不得丹田似的用氣聲完全沒有重音地念著臺詞(哇咧她一定沒有受過舞臺劇訓練),我就整個抓狂,真想給她狠狠的巴下去(印象最深刻是有一場公路逃跑的戲碼,她望向後面說“發(fā)生什麼事?”,居然完全地沒有語氣,她有上過臺詞課嗎?不是,應該說是連簡單的朗讀都沒有學過吧)。
然後她那張本來就很文藝片女主角的臉還終日露出一副思春少女的表情,由於很少看到我們專業(yè)的博士會展現(xiàn)這種臉,中間我有忍不住有偷偷問小唐說“你們專業(yè)的博士都這樣嗎?”,她就差點沒把頭搖掉了(其實Tyler剛剛出場沒有多久,她就在我耳朵旁邊小聲笑說“生物學的博士哪有這麼多俊男美女”)。
Norton 跟她在一起好像舅舅帶著外甥女似的(嘆氣),本來應該是成人之間的戀愛,旗鼓相當?shù)母星?,這搞得好像大齡少男少女過家家似的(當然這是考慮到角色身份背景的說法,如果只是簡單地當成調(diào)劑型的殺必死還是OK的)。他們差點搞上床的那場戲本來應該挺浪漫的,但我和小唐都覺得是女主角在撒嬌兼吃豆腐(無語 ing)。我果然對這個型的偽loli莫啥愛。
可憐了Norton,U不適合配loli,要配就索性配個真的,這個偽的真是不合適啊,敗壞你的氣質(zhì)啊我說。因為這女人從頭到尾都一副小女兒家態(tài),我想說忍忍習慣就好了,就當是個PL的花瓶還不行嘛。結(jié)果她在最後大戰(zhàn)的節(jié)骨眼上嬌嬌柔柔地爬出來,還是那麼沒丹田沒重音地叫“住手!”,而Hulk就真的住手了。我是還好,旁邊的小唐差點沒跳起來破口大罵?;ㄆ烤秃煤脭[著嘛,跑出來破壞了整個氣勢?。ㄈ绻鹘呛軓妱莸脑?,就不至於這麼惹人生氣了)。
說到畫面的部分,其實大戰(zhàn)那幾個場面是李安的比較合我的意。因為比較開闊,Norton的有點像啥哥斯拉的場面(or變型金剛?)但是我不喜歡李安中間安排的那個四格漫畫式的插畫法,宅們都應該有體會,一本好的漫畫重要的第一點是佈局美好,啥叫佈局美好就是不勞累我們這些讀者的眼睛的同時又方便我們“腦內(nèi)補完”(簡稱“腦補”),也就是幾根線條,加點象聲詞,我們就能自動在腦內(nèi)補完戰(zhàn)鬥場面。但是本來就是會動的畫,這樣插在一起就有點信息量過大,勞累到眼睛和大腦了,如果要想有漫畫的感覺的話,索性應該把畫面弄成停止的,或者一幀幀的,讓我們自己腦補完吧。
Norton版的綠巨人ms不夠丑,尤其是跟最後的boss比。就算不是心理陰暗面的外在體現(xiàn),Hulk還是應該再噁心人一點吧。
整體氣氛上來說Norton版的Hulk要歡樂輕鬆一點。
李安把Hulk的變身啟動機制設定成“憤怒”,也即是一種負面情緒,是心理層面上的,每一次發(fā)作的時候都是一次心理陰暗面的展露,事後面對自己的時候會為此而痛苦<--我這個曾經(jīng)接受心理輔導來學會“制怒”的人絕對感同身受。所以整部電影壓抑而糾結(jié),只是一個套著流行漫畫角色套子的社會片。
而 Norton既然沒有要反社會的意思,就把它設定為“心跳過速”,也即是一種反應,是生理層面上的,所以就可以大玩“我不可以太興奮”這樣的梗。是一部稍微暗黑了那麼一點點(因為還暗黑不過Tim Burton版的蝙蝠俠)的英雄片。而且還很“細心體貼”地為觀眾解釋了Hulk的內(nèi)褲問題——其實沒有看過這部漫畫的人對這種體貼不會有什麼感覺,而我是直接理解成Hulk每次變身都是光著的,只是考慮到發(fā)行的問題,所以在畫面上才多加了一條破內(nèi)褲而已<--這也是一種“腦補”,有些事情不需要講得這麼明白才有趣味嘛。
另外有一個細節(jié)頗有趣的就是在電影中刻意出現(xiàn)了“Norton殺毒”的畫面(一定是刻意的),大家都覺得老西的招術(shù)很好玩是不是,不過這個還算有創(chuàng)意啦。
除了最後突然出現(xiàn)IronMan讓人有點不知所以之外(我開玩笑說大概續(xù)集是IronMan大戰(zhàn)綠巨人),作為一部超級英雄片,這部Hulk絕對是合格的,只是在情節(jié)設定上不如SuperMan,SpiderMan,BatMan這些老牌的Man來得奇峰突起的有梗而已,而且那個終極大boss有點腦殘(缺少背景鋪陳的戰(zhàn)鬥狂這種類型我有點接受不能,而且為啥要硬拗人家是在俄羅斯出生的咧)。
如果撇開類型不同,僅以“好看”這樣簡單的標準而論(就是在看的時候心裡有所動盪,看過之後心裡會回想某些場景臺詞或者畫面),那我覺得李安版的比較好看。就醬。
4 ) 反英雄式的綠色英雄
平民都渴望成為英雄
英雄都是孤獨的
英雄的背后總有一個使之動容并可稱為殺手锏的女人
反英雄式的英雄與英雄中的壞蛋片尾大戰(zhàn)令人神清氣爽
然后...
最愛的諾頓同學...首次嘗試小資金剛,戲份相對較少,表演依舊到位,看到你,眼中已經(jīng)沒有其他```
里外的牛仔褲彈性超強
片尾實在是惡搞,唐尼的笑容相當迷人,期待綠巨人和鐵人這兩位超級英雄的重量級合作了= =不知道他們聯(lián)合起來是要打誰?外星人?
字幕結(jié)束沒內(nèi)容,大家可以不要等了.
最終...
這樣一部有特技有音效有明星有劇情有高潮的電影,其他亂七八糟的技術(shù)性漏洞可以無視了.
5 ) MAN的進化論
現(xiàn)實中的男人,正在往兩極化發(fā)展。我的女朋友們對于男人的審美也隨之展現(xiàn)兩極化趨勢。
一極是以日韓為代表的“花美男”系列,羸弱,長發(fā),愛化妝愛打扮,看到會反光的東西就挪不動腳步。愛用感嘆詞和擬聲詞,是“哎”“喲”“啦”“噠”王國的佼佼者。適用女性以梅梅為代表。
對這類男生的評價通常是“美”和“可愛”,以高中女生為代表的青春期少女動用了所有的母性,像愛兒子似的迷戀日韓掛男。
另一極就是歐美系列的肌肉男系列,崇拜者以鱉為先鋒。這類女人對男人的要求就一個字,MAN。而歐美人正好發(fā)揮人種優(yōu)勢,開始了越來越MAN的進化路線。
幾十年前,歐美男人為了適應自己的進化過程,就設計出了《美女與野獸》這樣經(jīng)典的動畫片。審美要從娃娃抓起嘛。而現(xiàn)在,MAN男更是一個比一個強,超人蜘蛛俠蝙蝠俠青蜂俠算什么?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代獨立女性日益增長的需求了,于是,以怪獸為代表的MAN們出現(xiàn)了。金剛,綠巨人,他們的代詞是“IT”。
怪獸的要求是,MAN.肌肉一塊塊,看上去無敵,內(nèi)心溫柔脆弱。在電閃雷鳴的巖石上,對著雷聲神經(jīng)質(zhì)的扔出一塊石頭,然后乖乖地伏在愛人的腿上,這樣純正的男人,需要的是一個純正的女人。走可愛路線或者野蠻女友肯定是搞不定的(野蠻女友大戰(zhàn)綠巨人?),溫柔才是王道。輕輕一聲嘶啞的呼喚“貝蒂”,女人的心就化了。
當一個女人變得像麗芙泰勒那樣,雖然屁股大了點,但是還是很美的時候;在所有人把槍口對準你,奮不顧身沖向你的時候;在你落魄,拋下一個很NICE的男人跟你私奔的時候;為了你把老媽唯一的遺物當了,給你買有彈力的褲子的時候;輕輕揉揉你濕答答的頭發(fā)幫你理發(fā),拉拉你淘氣的小耳朵的時候;遇到什么事情都會輕輕的對你說“IT'S OK”的時候。。。。。野獸被馴服了。美女是最好的馴獸師。
“別惹我發(fā)火,你不會喜歡我發(fā)火的樣子?!倍嗫岬囊痪湓?,不過馬克思教導過我們,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我想綠巨人的內(nèi)心也會酸楚的說一句,“別跟我上床,你不會喜歡我沖動的樣子?!?br> 綠巨人承擔了有史以來所有英雄的本領。當他刀槍不入的時候,他是超人,當他在城市里蹦來蹦去的時候,我驚呼“蜘蛛俠!”
愛德華諾頓很帥,肌肉很誘人。
當然,這部電影里還有個比他還誘人還帥的。1900蒂姆·羅斯(我一直以為是007丹尼爾克雷格來著).我和穿著綠短褲紅絲襪的藝術(shù)家婷婷叫他“灰巨人”。除了矮以外,還是很帥的,演技很好,散場后,他的臉久久跟隨著我來往于火車站和百盛。
這個人,是一個腎上腺素分泌過于發(fā)達的MAN,擁有很強的比賽精神,我覺得他似乎選錯了職業(yè),運動員似乎比軍人更適合他。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似乎才是符合他的人生。這也闡述了一個中國諺語:“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br> 在灰巨人像得了脊椎病似的脊椎突出變異后,他的丁字褲讓我和婷婷笑了很久。
正如奧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博爾特和綠巨人一起挑戰(zhàn)人類極限。人類究竟可以跑多快?肌肉究竟可以有多發(fā)達?人獸戀究竟可以有多感人?
最后,懦弱的科學家也變異了,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也出來了,電影變成了一個美國版的動物世界,續(xù)集箭在弦上。
歡迎來到紐約野生動物園,您的晚餐是鹵水怪物拼盤。口味很重哦。
6 ) 《無敵浩克》:金剛褪毛刷綠漆(試論拍綠巨人出力不討好)
《無敵浩克》之所以要搞這種劇情重新來過、演員大換班的續(xù)集模式,貌似跟《蝙蝠俠前傳》系列一樣,對此前票房和口碑都不甚好的前作不滿,力求全面改變風格來為該系列開辟新天地。但與《蝙蝠俠前傳》系列的寫實風對《蝙蝠俠》系列浮夸風的成功顛覆、從而票房大賣的情況不同,《無敵浩克》的火爆動作風對《綠巨人》細膩劇情風的刷新則難言成功,票房和口碑均未明顯超越前作,雖然把鮮有冷場的動作場面接二連三地堆砌在觀眾面前,但仍然讓人感覺無論是劇情和場面的構(gòu)建都無甚新意、比較平庸,缺少作為一部大片的獨特個性,許多地方都似曾相識。最要命的是,全片從頭到尾都冒著傻氣,讓人看起來忍不住想笑。
首先,影片的編劇和導演在對綠巨人能力設定上就開始犯傻,把自己逼入不能轉(zhuǎn)身、合理性失調(diào)的死胡同。在超級英雄電影里,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的能力設定都切忌過于完美,一定要讓人覺得這些超級英雄也會受傷、也有命門、也會面臨生死一線的困境,如果都是不僅刀槍不入、而且怎么打都毫發(fā)無損,那就讓人看起來一點懸念和心理期待都沒有了,跟這樣的超級英雄對上,還不是誰來誰死唄。所以超人雖然堅不可摧、甚至能讓時間倒流,但氪星石一到,就能力盡失;全民超人漢考克仿佛超人的黑人表兄,但他的命門是愛情,只要跟心愛的人在一起超能力就慢慢消退,所以最后醫(yī)院那場打斗戲才讓人看得格外揪心;蜘蛛俠也并非刀槍不入,但靈活的身手和蛛絲可以讓他輕松躲避子彈和攻擊,而且他跟反派搏斗時也常處于生死邊緣,最后往往是靠智慧和敏捷的反應取勝。而《無敵浩克》卻把綠巨人美化到了威力無窮、體力無限、沒有任何武器能夠損傷分毫的極致,這就看起來很沒意思了,大學校園里那場動作戲,軍隊向綠巨人開槍,射出去的子彈就像往他身上扔花生米一樣,一點作用都不起,任由綠巨人橫沖直撞,什么聲波武器、武裝直升機,也只能給綠巨人制造一點小麻煩,只要人家稍一振作,立馬就成一堆廢鐵了。這同時讓人覺得羅斯將軍是個腦殘,都一而再再而三地知道綠巨人刀槍不入了,只要人家一變身就只有逃跑的份兒,還自信滿滿地拉著大隊人馬跟他干仗,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寫嗎?還是仗著自己是人家女友的老爸,吃定人家不敢動自己?對那個靠不停打針變異成巨人“憎恨”的無敵設定同樣沒邊兒,能一把抓過步兵發(fā)射的肩扛式導彈放在身上爆炸一點事
都沒有。他和綠巨人再怎么強都是血肉之軀變的,如此刀槍不入也顯得太假、太無趣了。導演和編劇真應該回去多看幾遍《哥斯拉》,在人家那影片里,哥斯拉雖然同樣破壞力十足,但也不是刀槍不入,對付人類軍隊的槍炮主要是靠靈敏的躲閃,最后被金門大橋的鋼纜困住,才喪命于F18戰(zhàn)機的導彈攻擊之下,這樣做的可信程度和觀賞效果就強多了。最后綠巨人打敗“憎恨”更是缺乏說服力,無論從力量和敏捷上“憎恨”都高出綠巨人一籌,綠巨人也是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怎么后來毫無來由地一下就強了起來,拿個鎖鏈就把憎恨給徹底搞定了。這種能力強弱的轉(zhuǎn)變明顯缺乏合理性,讓人看得莫名其妙。
其次,影片在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也顯得傻氣十足。還是拿大學校園那場打戲來說,軍隊一出動,悍馬車都是從灌木叢中飛出來進行追擊,這種類似于摩托車騰空飛躍的動作用一次的話,還算是突顯氣勢,連著用好幾次就顯得十分刻意且冒傻氣了?;貞浺幌?,羅斯將軍一招手,喊一聲“重武器”,一輛駕著榴彈槍的悍馬就又從灌木叢飛出;一看搞不定,又喊一聲“聲波武器”,兩輛聲波車又從灌木叢飛出,還是搞不定,再喊一聲“武裝直升機”,天空中就傳來螺旋槳聲,敢情您是《魔獸》里的大法師啊,召喚能力這么強,真擔心灌木叢里再突然飛出個“水元素”來。還有那個反派戰(zhàn)斗狂人的傻氣冒得更厲害,面對綠巨人這個大怪物一點都不害怕不說,還沒命地找著綠巨人單挑,逼著綠巨人把他一腳踹飛,感覺這人神經(jīng)絕對有問題。最做作的就是每次綠巨人完成變身,都要站在那吼一吼,這種刺激觀眾的手法也太初級了吧,我只能理解為這是向《金剛》致敬或是借此討個好彩頭,估計在導演心中,金剛把毛剃了之后,刷上綠漆就成綠巨人了。還有綠巨人把女主角帶到森林公園洞穴里的那段戲,向《金剛》靠攏的意圖就更明顯了,因為綠巨人在盛怒之下的變身是比較短暫的,勁頭一過就要恢復人形,怎么可能在洞穴中跟女主角還有那么多細膩的情感交流,這絕對是赤裸裸地模仿《金剛》了。
還有,影片在選角和表演方面也是傻得一塌糊涂。先說最傻的,讓蒂姆·羅斯這個文藝片大腕來演戰(zhàn)斗狂人大反派是誰出的餿主意?倒不是說他的演技不勝任,而是身材塊頭不達標。如果鏡頭只對著他的臉,蒂姆·羅斯強悍兇殘的表情還是挺到位的,但鏡頭一對準他的身體就徹底讓人無語了,蒂姆·羅斯穿著軍裝跟威廉·赫特扮演的羅斯將軍站在一起,五短身材立刻顯露無余,兩人就跟巨人和侏儒一樣顯得滑稽無比。蒂姆·羅斯脫光衣服打針就更別提了,一身蒼白的贅肉,一點精悍的肌肉都沒有,這身材也敢拿出來現(xiàn)?丟人都丟到姥姥家去了。人家奧蘭多·布魯姆拍《天國王朝》不還找個假胸肌帶上嗎?《無敵浩克》的化妝師怎么忘了給蒂姆·羅斯也做一個了?第二傻的就是在《指環(huán)王》中給大家留下美好印象的精靈公主麗芙·泰勒,在片中剛生完孩子的水桶身材就夠嚇人的了,塑造人物的時候竟然還往癡情小女生的套路上演,一見男主角就柔聲細語、淚水漣漣、難舍難分,那樣子簡直就是個大學女生,而不是片中對她的身份設定——擁有博士頭銜的大學教授。對比一下李安版《綠巨人》中珍妮弗·康納利那種女強人式的演法,就知道麗芙·泰勒演得有多失敗了。最后再說說扮演男主角的愛德華·諾頓,說他演得傻似乎不太厚道,就算傻的話,大部分“功勞”還應該算在導演和編劇身上,因為他們白白浪費了這樣一個演技派,綠巨人這個始終在痛苦和矛盾中掙扎的超級英雄,其實是最適合演員發(fā)揮演技的,但是本片給愛德華·諾頓設計的內(nèi)心戲卻相當拙劣,只是讓他在逃避追殺的噩夢中不斷被槍炮聲驚醒,然后陷入極度驚恐和痛苦之中,缺乏深入挖掘和情感層次,因而就顯得十分淺薄了。愛德華·諾頓本人的表演似乎也勁頭不足,沒有像小羅伯特·唐尼那樣,把鋼鐵俠演得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都極具個性魅力,他對綠巨人的演繹并沒有什么出彩之處,而且老是看見愛德華·諾頓平伸手掌、伸出食指慣常動作以及說話慢條斯理的樣子,又會讓人想起他的其他影片中角色,他演的這個綠巨人也就沒什么獨特性可言了。
最后再發(fā)表一下對好萊塢屢次將《綠巨人》搬上銀幕的個人觀點。其實,《綠巨人》是超級英雄漫畫中拍成電影最容易出力不討好的。首先因為綠巨人變身之后丑得要命,而且只會瘋狂破壞,很難讓人對他喜歡起來,跟玉樹臨風的超人、蝙蝠俠、鋼鐵俠,酷勁十足的X戰(zhàn)警、刀鋒戰(zhàn)士,以及單純可愛的蜘蛛俠在個人形象上差著幾個檔次。在動作風格上,綠巨人也就是靠身體和拳頭猛沖猛打,顯得十分單調(diào)粗糙,在視覺上很容易讓人感到乏味,跟打起來花樣多多的蝙蝠俠和蜘蛛俠根本沒法比。而且,綠巨人身上壓抑悲情的格調(diào)也很不討人喜歡,他無法控制自身的變異,就永遠陷入遭受政府追殺、不能跟親人相處的痛苦以及對自己造成巨大破壞的悔恨中,永遠看不到光明的前景,永遠在孤獨、壓抑、無奈、痛苦的籠罩中生活。這樣一來,其他漫畫英雄電影里不可缺少的小幽默也就很難插進《綠巨人》電影中,例如《無敵浩克》中男主角因為擔心過于激動引發(fā)變身而無法跟女主角上床,這樣的搞笑場景就顯得有些生拉硬造,跟整體情緒氛圍格格不入。總之,《綠巨人》真是一個始終缺乏魅力的電影系列,在《無敵浩克》片尾看到鋼鐵俠短暫出場十幾秒鐘,我的興奮程度就已經(jīng)超過了對全片觀感,就已經(jīng)充分說明問題了,《綠巨人》以后就不要往下再拍了吧。(文/列文)
像Jason Bourne一樣亡命,像John McClane一樣打架,像King Kong一樣拍拖……
下面正義聯(lián)盟要現(xiàn)身?終于要拍成電視劇了,搞得跟BB的最后一幕一樣,難道是另一個高潮的前奏?
沒我想象的差,和其他漫威電影差不多啊……有關班納和貝蒂情感的部分既不感人又讓電影拖沓了。麗芙泰勒真美
美國英雄大片典型范例,愛情,超能力,大戰(zhàn),軍方陰謀等等俱全,而且這次下部的伏筆更明顯,在放到一半多的時候就有,還把鋼鐵俠的預告也做了,真是一石N鳥
HULK SMASH! 啊三星全給諾頓,要是婦聯(lián)里的綠胖是諾頓演的就更棒了(當然Mark也很萌.....),本來想加顆星Liv Tyler的,確實美,但自從拉拉打雷出現(xiàn)后,看到Liv撅起的嘴我不知道是該用性感形容呢還是打雷了。一貫的超級英雄電影的線路,先毀了扭腰再溫情一段,anyway,反正我是來看諾頓的。
比李安那版好。
他說此片講述愛德華諾頓發(fā)明了一種猛藥不想給別人用自己躲起來的故事
就記得那會兒在電影院,看到諾叔暴走后仍對女友溫情脈脈旋即振臂長嘯時,旁邊大哥很是感慨的說,綠巨人太浪漫了!與此同時我吐槽了一句,K-Boxing……
不知道是Hulk像姚明;還是姚明像Hulk……:)
我是沖仨主角去的。Edward Norton還是一如既往地養(yǎng)眼,我看著看著突然琢磨出一句“諾頓的相貌體態(tài)符合中產(chǎn)階級的審美情趣?!彼€就特適合演知識分子型的角色。而本來我很喜歡的大美女Liv Tyler的教授扮相,簡直就是一胸大無腦的感覺,很不養(yǎng)眼。精致小男人Tim Roth的轉(zhuǎn)型顯然也很不成功?!綰ME雙井】
我最崇拜的諾頓和我最心儀的泰勒被無聊的劇本和不知道想什么的導演逼得下了一個生雞蛋
作為復仇者聯(lián)盟最早的預告片之一 本片亮點實在不少 綠巨人形象和聯(lián)盟一片保持一致 愛德華諾頓卻與m系設定有些差異 巴西貧民窟場景和汽水廠設置出彩 返回美國后一切重回俗套 而且在弗吉尼亞鬧鬧挺好 卻一定要安排藍先生在紐約 便于變種人大戰(zhàn)搞破壞 boss戰(zhàn)太草率是這一系列預告片的通病 另麗芙泰勒很美
很爽快,比李安的強多了。
本片的成功,說是導演的成功嘛也還好,和好萊塢以往的大片、那些觀眾喜聞樂見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沒啥區(qū)別,就是“大片”,視覺饗宴。不過,它的成功還主要是靠了李安的失敗版,本片完全顛覆了李安的儒雅沉悶版,并非續(xù)集而是重新開辟一個振奮人心的天地,有了李安版的襯托及批評熱鬧,才有了這部的精彩
有了Edward我打星評分絕對會喪失理智。
2008.9.24.16:17...因為之前看過Ann Lee03年的那個版本.現(xiàn)在試圖回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記不得什么了.只覺得好像一個綠東西不停地蹦啊蹦啊.而且.Ann Lee的版本還介紹了很多Bruce為什么變身的.凸顯了東方人的細致...而導演Louis Leterrier顯然把重點放在了動作場面上.我發(fā)覺看直升機被打下來比把汽車打爆更能給我?guī)砜旄?動作西我就不說了.最后正義綠巨人大戰(zhàn)邪惡綠巨人的動作戲太猛了.Liv Tyler還是那么迷人.我很想摸Y大腿根兒.而且片子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橋段.但也有一些冗長
我對諾頓是真愛啊,其實劇情挺爛的,我還看著他那小身板一個勁傻笑。。Tim Roth是不是很過癮啊,操著各種機槍還玩兒變身,嘖嘖,這片子的上一年還跟科波拉玩兒文藝來著。。當然幾位養(yǎng)眼的主角和炫目的特效之下,我其實更期待挖掘得更深的東西(李安那版和這個結(jié)合一下就好了。。。)然后結(jié)局是復仇者?
兩集綠巨人看下來感想主要是:……只有他前女友和美國隊長能讓他冷靜。……所以隊長在他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地位???
在看過"復聯(lián)"之后再回過頭重看綠巨人2,不得不說漫威這次和迪士尼聯(lián)手下得這盤大棋,總體上說是非常成功的.唯一比較明顯的錯誤就在于這里—Northon.他是唯一一位沒有參演"復聯(lián)"的原配英雄角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原因不是在于片酬之類的問題.而是在于Northon不是一位典型的好萊塢商業(yè)演員.他只是一個演員.
我是諾頓腦殘粉就這么簡單,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