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世界盡頭

科幻片英國2013

主演:西蒙·佩吉  尼克·弗羅斯特  帕迪·康斯戴恩  馬丁·弗瑞曼  埃迪·馬森  裴淳華  托馬斯·洛  扎卡里·拜萊斯  賈斯珀·萊文  詹姆斯·特拉佩  盧克·布羅姆利  索菲亞·埃文斯  Samantha  White  洛斯雷諾茲  Richard  Hadfield  Flora  Slorach  Francesca  Reidie  Charlotte  Reidie  大衛(wèi)·布拉德利  邁克爾·史麥利  皮爾斯·布魯斯南  

導演:埃德加·賴特

 劇照

世界盡頭 劇照 NO.1世界盡頭 劇照 NO.2世界盡頭 劇照 NO.3世界盡頭 劇照 NO.4世界盡頭 劇照 NO.5世界盡頭 劇照 NO.6世界盡頭 劇照 NO.13世界盡頭 劇照 NO.14世界盡頭 劇照 NO.15世界盡頭 劇照 NO.16世界盡頭 劇照 NO.17世界盡頭 劇照 NO.18世界盡頭 劇照 NO.19世界盡頭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1 01:40

詳細劇情

過度沉湎酒精、年屆不惑的蓋瑞·金(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飾),突然間想起20年前青春時代一件引以為豪但未竟的浪蕩事,于是相繼找來如今已經有了各自家庭和事業(yè)的好伙伴奧利弗·張伯倫(馬丁·弗瑞曼 Martin Freeman 飾)、彼得·佩吉(埃迪·馬森 Eddie Marsan 飾)、史蒂文·普林斯(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飾)和安迪·奈特利(尼克·弗羅斯特 Nick Frost 飾)。他們相約返回故鄉(xiāng)紐頓哈芬,試圖再次找回通宵5人、12間酒吧、60杯啤酒的快樂時光。小鎮(zhèn)一如既往,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但是鎮(zhèn)上的人似乎全然不記得這幾個老男孩。

 長篇影評

 1 ) 被社會所奴役?開心嗎?自由嗎?誰知道?誰關心?不如喝到宇宙終結。

我總是覺得那些荒誕的東西很有意思。
越是荒誕的事其實越真實。(有時候那些真實的事其實更荒誕)

我在看完《僵尸肖恩》后第一次開始思考,僵尸的含義。 他們緩慢,麻木,僵化,愚蠢。他們還想同化你。 那時我在讀大學,是個憤青。我在那個故事里看到了世界上其實很多人是僵尸。無聊的活著,僵化,麻木,愚蠢。還想同化我。
這是個中二的觀點。首先,我貶低了他人。第二,我反對的是大多數人,也就是這個社會。第三,我把那些循規(guī)蹈矩的活著的人稱為僵尸,實際上把自己比他們對立起來,成為了敵對面。
好吧,以此觀點出發(fā),我最終是被同化了。
《僵尸肖恩》是2004年的片子,而現在是2013年。
“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到來了。
片子的觀點也變了。
僵尸 變成了 機器人?;蛘哂眠@部片里的話說:空殼人。

我們看到空殼人其實有他們的觀點,他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他們不再是麻木的,愚蠢的。和主角相比,空殼人其實更加成熟,更加正確。他們使得這個世界更美好。而主角這樣的人,最后毀了這個世界。
這樣說也是有根據的。 人是社會的一部分,人存在的意義是傳承基因,必然是社會的奴隸。
不過這個世界越來越強調自我,也就是脫離社會零件這種設定。

扯遠了,還是回歸影片。
主角是什么樣的人?一個醉漢,一個精神病。某種意義上,我就是一個醉漢,一個精神病。嗯,我想起豆瓣有個書評叫《我不是孔乙己》差不多一個意思。
有趣的一點是,片子最后妹子跟的也不是他。為什么?我想起我高中時追過的一個姑娘說我不成熟。
片里快尾聲的互相說教,讓我想起了我和我父親的對話。最后高等生物惱羞成怒的確很想我父親憤怒的樣子。誰也說服不了誰,那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吧。
the world end。
從主角觀點是他贏了。但是此片最后的結局和僵尸肖恩一樣,人類最后還是和僵尸/空殼人,一起生活著。
這么說其實沒有人能改變什么人。
什么是不被奴役,什么是自由,主角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里是不是混蛋?誰知道,誰關心,就這樣活著,沒有人能決定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沒有人能決定對方該怎么活。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最后給出了一個和以前一樣的答案。只是稍微讓步了。(否定與自己不同的人的態(tài)度比以前軟了許多)
我想這就是社會吧,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大家一起活著。中國講中庸,其實這就是中庸,因為各種極端都有,最后反而中和了,但又多姿多彩。(不過這樣看來,還是社會的零件啊。。。)

誰知道呢。大醉一場,喝到宇宙終結。
The World's End

                             ----------最后扯點劇情相關的------------
假如不是舊傷疤和被干后出藍色液體。如何百分百分辨是不是空殼人?樓下說空殼人完美一眼能看出。我一開始也是這么想的,但是仔細想想又不覺得他們多完美,要真的完美就不會煩那么多錯誤,最后失敗收場。

其實這部片子看完有點失望,3星都是有感情分在里面了,因為不夠顛覆。感覺主題思想和第一部《僵尸肖恩》其實沒什么太大進步,只是僵尸變成空殼人,而空殼人和僵尸的區(qū)別是他們能溝通說理,不是絕對對立。
但是《僵尸肖恩》最后,人類和僵尸其實在某種成都上已經互相生活在一起了,所以本片和第一部區(qū)別真不大。
這幾年的僵尸片如《我是傳奇》、3集英劇《復生》和《溫暖的尸體》已經把僵尸這個形象進一步顛覆,相比空殼人其實更有趣了?!郧埃覀儼呀┦瑢α⑵饋?,現在我們把僵尸視為人類的一部分,只是我們不去了解他們,了解之后,發(fā)現他們也是有愛的。
——————————————————————————————
桃姐說:看IMDb才注意到《世界盡頭》幾位主角的姓都是有含義的,之前只注意到西蒙·佩吉是國王,原來還有騎士、管家、王子什么的【Simon Pegg—(Gary) King】【Nick Frost—(Andy) Knightly】【Eddie Marsan—(Peter) Page】【Paddy Considine—(Steven) Prince】【Martin Freeman— (Oliver)Chamberlain】
——————————————————————————————
關于結局,我是這么想的?!揪褪抢献舆@么做其實沒有什么內涵和深度,空殼人和人類其實老子根本不在乎,老子也不是什么好人,世界毀滅也沒關系,我就是要與世界為敵。我才不管世界到底怎么樣,反正就是要和主流做對,因為這么干,我覺得爽!】——其實電影本身也是,你可以發(fā)現它和沒內涵的片子比起來有內涵,和有內涵的片子比起來,更無厘頭和有趣??傊褪欠侵髁?。 最重要的是,西蒙·佩吉希望不管你怎么看待這電影,至少你覺得爽!

 2 ) 血與冰淇淋

這是“血與冰淇淋”系列的第三部??吹竭@個不正經的系列名,大概也能想到是什么調調的片子了吧。沒錯,這是部cult電影,充滿了無厘頭惡搞和低俗元素,一眼看上去很像渣片,不過如果你喜歡“僵尸肖恩”或者“Hot Fuzz”的話可不要錯過,他們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從半截毫無預兆的跳轉神展開,以非典型的結尾收場。最后一本正經的外星人也被搞得沒脾氣,忍不住來了句“fuck it”,笑死我了!話說這幾個哥們真是很有性格,聽說有部僵尸電影邀請他們去客串,本來想給他們幾個路人角色,但是他們堅持一定要演僵尸,而且是被機槍打的稀巴爛那種...如果你喜歡這部片的話,相信下面這幾部你也會喜歡的:僵尸肖恩,熱血警探,外星人保羅,歪小子斯科特。

 3 ) 要是能重來——腦補重構1990串吧之路

掃了豆瓣20條長評,好像還沒有人真的聊這電影的另一種可能,即開場4分鐘之后全是主角Gary一人腦補的。來,我們仔細探討一下這個可能性。


“你失望了嗎?”
“失望什么?”
“你們最終沒有到達世界的盡頭?!?/blockquote>

這段發(fā)生在電影開場的互助會的對話,成了Gary腦補1990串吧之路的契機,電影里的提示:

一. 從他招募眾人的片段可以看出,他對四個好友的認識隱約留在1990。

二. 串吧之路的一系列故事,稍后展開。

三. 約85分鐘,他與好基友爭執(zhí)時露出了精神科病患的手環(huán)。

互助會與精神科

串吧之路需要詳細展開,我們可以隱約感覺到前四分鐘的1990串吧之路和電影(權且當作是2013吧后面說外星人來這里23年了)的串吧之路有諸多相似,列下對照清單的話,我們似乎才能理解,為什么到后面劇情越來越荒誕。


0. 途中

1990/2013——我開著“野獸”進城,按了一個路人的門鈴。五個人并排走時位置都一樣。

1. 一號郵局(The First Post)

1990/2013——“我們去了酒吧,大喝一場”。

酒吧名字直譯就是“第一站”。

2. 老相識(The Old Familiar)

1990——“我們醉了,我們笑了,我們爭鋒相對,有小妞,有烈酒,有好戲看。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有酒喝?!?/p>

這里的剪輯并沒有告訴我們具體是在哪間酒吧,因此2013的Gary也是把這段記憶攪在一起,并沒有嚴格按照1990“可能”的時序。

1990/2013——“我們醉了”。

酒吧名字直譯就是“老朋友”。

3. 聞名雄雞(The Famous Cock)

1990/2013——“我們笑了”。

酒吧名字直譯就是“出了名的屌”。

1990/2013——“我們針鋒相對”。

4. 交叉之手(The Cross Hands)

1990/2013——“有烈酒”。

酒吧名字直譯就是“過過招”。

1990/2013——“有好戲”。

5. 好伙伴(The Good Companions)

1990/2013——“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有酒喝”。

酒吧名字直譯就是“大家要一起”。

6. 忠仆(The Trusty Servant)

1990/2013——“我們覺得自己天下無敵”。

酒吧名字啟發(fā)Gary,“這家伙變走狗”。

1990/2013——Oliver跪了。

7. 雙頭狗(The Two Headed Dog)

1990/2013——和Sam一起上廁所。

酒吧名字啟發(fā)Gary,“大戰(zhàn)雙胞胎”。

1990/2013——雙胞胎/雙頭狗。

8. 美人魚(The Mermaid)

1990/2013——“有小妞”,西方的美人魚約等于我們的白骨精。

酒吧名字啟發(fā)Gary,“有人要色誘”。

9. 蜂窩(The Beehive)

1990/2013——“喝到第九杯,我們開始與世界為敵”。

酒吧名字啟發(fā)Gary,“這是一個螞蟻社會”。

1990/2013——“在蜂巢,事情有點大條”。

9?. 煙屋(Smokehouse)

1990/2013——“那里的一切都很瘋狂”。

不用多解釋,就是吸嗨了。

1990/2013——Peter跪了。

10. 國王之顱(The King`s Head)

1990——沒去 2013——國王之顱。

字幕組翻譯錯了,他們略過了(blow off)最后三家酒吧,這也就是為什么這三家酒吧沒有顧客/酒保,因為記憶中就沒去過。劇情只能根據酒吧名字腦補,比如這一間,國王之顱,夠直觀吧?

11. 墻洞(The Hole in the Wall)

1990——沒去 2013——墻洞。

墻上的洞,夠直觀吧?

12. 世界盡頭(The World`s End)

1990——沒去 2013——世界盡頭。

世界盡頭,夠直觀吧?


總結一下,所有稍微“正?!秉c的劇情都是1990年發(fā)生過的,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和酒吧都是對的上的,在細節(jié)上可能有一些出入,記憶嘛,這很正常。這也是為什么36分鐘之后劇情逐漸“失控”,因為喝大了,記憶越來越模糊了呀。最后三間酒吧沒有酒保/顧客,因為沒去過,只能靠酒吧名字腦補。

這個故事就是Gary試圖圓夢黃金一里,打破重重阻撓(世俗價值觀變成了外星勢力),卻在最后,還是沒能喝上最后一杯。

夢沒有完滿,生活還在繼續(xù),未來就仍有希望。

 4 ) 個人對世界盡頭 的分析理解

三部全看完了,個人感覺第三部拍得最好,最后的結局看明白了真的會覺得諷刺悲傷。

以下是本人對世界盡頭的分析,涉及劇透,慎入

king是一個不能適應社會的人。

他個性自在,無拘無束,膽大包天,這樣的性格讓他被一群十幾歲的青少年奉為領袖。隨著時光的流逝,少年的成長,大部分人漸漸學會收斂,安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車禍讓他明白,自己并不能永遠不理會自己身后的責任。從此他兢兢業(yè)業(yè),滴酒不沾,這里的安迪,代表了大部分的少年,從不成熟到成熟,學會控制自己,承擔責任。而king的表現則正好相反,他逃了出去,逃脫了法律的懲罰。這也正代表了他對生活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的態(tài)度:逃避。

自學生時代過了十年二十年,往日的小伙伴都融入了社會,在社會上有了自己的成就和一席之地??蒶ing擁有的就僅僅是那一段回憶了,三四十歲的他一事無成,本性無拘無束的他不能接受任何規(guī)則的束縛,無法接受適應這個社會,最終被當成精神病患者送入醫(yī)院。

king不能適應社會并不代表他真的是一個精神病,他十分清楚自己所處的境地,在精神病院(戒酒所?)里他夸夸其談自己的黃金時光,讓其他人羨慕不已,但是他當年始終有一件遺憾,就是那最后一間酒吧,世界盡頭。每日每日,一群人一遍遍的講述自己的故事,或悲慘,或輝煌,這更是刺激了king,現在的他孑然一身,一無所有,于是,重溫那段美好的時光就成了他最想達成的愿望。

    king叫齊了當年所有的死黨,甚至用自己媽過世的假消息將安迪都喊了出來。五人重回小鎮(zhèn),中間曲折自不用提。一直到機器人出現。機器人安分守己,循規(guī)蹈矩,正正是站在了king的反面,而在一番相談之后,往日的老友漸漸找回當年的感覺,自由自在,為所欲為(還有原因就是被逼得無路可走,只有無所顧忌,可以看出來,king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是有領導能力,這也就是他的價值所在,這里先提一提)。
     一路逃亡中,king雖說是給出了一條相對正確的路線,說到底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這些年他活的生不如死,面對這他人生中唯一輝煌璀璨的時光,完成未完成的狂歡簡直就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兩位好友在旅途中相繼被同化,其實也是有用意的,仔細看劇情,會發(fā)現被同化的兩位好友都是生活相對美滿的。暗戀奧利弗妹妹苦苦不得的史蒂文,妻離子散的安迪,一事無成的king,只有他們三個生活有所殘缺的人才瘋到了最后。這是不是在說,擁有的越多,人就離自由越遠?亦或者是在說,想要自由,先要失去?這里能讀出什么,就任各位發(fā)揮吧。



    話分兩頭,我們分析一下機器人的立場,為什么到最后將king和安迪逼入死路,機器人竟然不用強,還要和主角打嘴炮?這里并不是爛尾或者編劇想不出點子,這些也是黑色幽默的一部分。

    前面提到過,機器人指代的是king的對立面,循規(guī)蹈矩,墨守成規(guī)。更進一步說,機器人暗喻的正是有規(guī)律的每天或者的人們,或者說是現實社會。機器人陣營多次提到“我們不是機器人,因為機器人是奴隸,我們不是奴隸”,但是king堅持叫他們“機器人”,其實正是表明了,king認為那些被生活束縛住的,規(guī)規(guī)矩矩的人們,就是奴隸。

    而機器人呢,最后說的很明白了,他們不想入侵地球,只想幫助人類,而事實也正是這樣,循規(guī)蹈矩的人們?yōu)槿祟愖鞒隽素暙I,發(fā)明了各種工具。這是“機器人”做的,也正是那些守著規(guī)矩的人做的。

    而“機器人”們一直在嘗試同化主角們,其實就是想讓主角他們也回到“正常的”社會,一直到最后,他們幾乎是向king妥協(xié)了,甚至告訴了king他們的計劃。他們給出的是什么?是年輕,是青春,是再來一次的機會。是讓king洗掉自己過去的失敗重來一次的機會。而king這一趟拼命的尋找世界盡頭,不就是被多年的失敗所刺激嗎?這不應該是king最想要的嗎?這確實是機器人能給出的對king來說最誘人的籌碼了。

    可惜king要的不是這些。

    他要的,只是自由。

    也許之前還有一次說服king的機會,就是在世界盡頭的門口,那杯可以給king的狂歡畫上完美句號的啤酒。如果king喝下那杯酒,他是不是就滿足了呢?是不是就會向機器人屈服了呢?

    答案是不會,因為胖子沒有讓他喝道那杯酒。最后胖子阻止king喝下那杯酒,看上去是想讓king冷靜下來,許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不讓他喝呢?理由胖子說了:你永遠是我們的王,我永遠追隨你。胖子是這么多年改變的最多的人,但是他的心底依然對當年充滿向往,因為他意識到,即使他再努力的承擔一切,他還是不能挽留住他的生活。于是他想告訴king,求求你永遠瘋下去吧。不要結束這個狂歡。

    king這個名字充滿深意,他是他自己的王,他是孩子們的王,他是孤獨的王。他只能在自己的回憶中當王。

    最后又如何?

    最后遂了他們的愿,生活再無束縛,機器人被視為異類,所有人都自由自在,胖子和史蒂文都如愿得償,可king又如何呢?

    king帶著年輕時的五人組,繼續(xù)著飛揚跋扈,繼續(xù)著反抗規(guī)則的生活(新的規(guī)則,即機器人受到歧視),沒有盡頭,繼續(xù)的追尋著所謂的自由。

    可笑嗎?真的很可笑。我來告訴你們結尾是什么意思。

    king這個人自身最大的價值,他最擅長做的事,就是離經叛道,無拘無束,在規(guī)則已形成的社會,他一無是處,處處碰壁。而后,結尾給了king一個機會,做他最擅長的,推翻了一切束縛他的,推翻了一切規(guī)則。那這樣一來,是不是king就能獲得一段新的人生了呢?

    不是

    再混濁的水,也會沉淀,再混亂的社會,也會有他的規(guī)則,舊的秩序對人不利,有人可以通過推翻舊有的獲得救贖,比如andy和史蒂文??墒莐ing,你本來就是“推翻”本身,你如何能獲得救贖?永遠也不會有適合你的位置生存,因為你本身的意義就是“絕對的自由”

    可惜那種東西是不會存在的。

    在最后的最后,king打破了“機器人不能入內的”的規(guī)則。這一條可以說是他參與創(chuàng)立的規(guī)則。這也就暗示了他的宿命,也正是我一開始說的。king無法適應任何社會和規(guī)則。他人的瘋狂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king,只是為了瘋狂而瘋狂。

    也許他真的應該呆在精神病院里。

    king是一個瘋子。

 5 ) 喝到“世界盡頭”——“血與冰激凌三部曲”創(chuàng)作始末

現在,“怪咖鐵三角”埃德加·賴特、西蒙·佩吉、尼克·弗羅斯特已經完成了“血與冰激凌三部曲”(《僵尸肖恩》、《熱血警探》、《世界盡頭》),他們開始回顧一起經歷過的傳奇之旅——從1999年的情景喜劇《屋事生非》,到最新的這部《世界盡頭》。

時間定位在1993年,埃德加·賴特還只是伯恩茅斯普爾藝術設計學院的一名青澀的學生。他被凱斯·穆恩的搖滾歌曲打動,為了生計,跑到街角的店里來了一段即興演奏。十年后,也就是2003年。賴特成了一名導演,正跟他的編劇搭檔兼男主角西蒙·佩吉一起,為他的新片《僵尸肖恩》的劇本絞盡腦汁。他們決定讓配角艾德來一場宿醉,但是需要一個不同尋常的方式來醒酒。賴特想到一個主意:“他不用牛奶或者什么世界新聞,他需要的是一個可愛多??蓯鄱嗍怯兴幱脙r值的?!?br>
又過了十年,我們來到了2013年。我們雜志的記者正跟賴特在倫敦一家咖啡館里面對面坐著。賴特有點不習慣店里放的音樂,對他來說有背景音樂就無法集中注意力。他點了一杯雙份濃縮咖啡(這說明他的新片的確還有一個月就得完成了),坐下來開始侃侃而談?!翱蓯鄱嗟男υ捒偰茏屓碎_懷,不知道為什么。在電影的首映式上,和路雪給我們提供了免費的冰激凌,于是我想,要是我下一部電影里還有可愛多,說不定到時候又有免費冰激凌吃了?!?br>
2007年,賴特和佩吉推出了第二部《熱血警探》,盡管沒有免費冰激凌供應。當時就有人問賴特,是打算拍成三部曲嗎?賴特回答,“是的,就好像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三部曲一樣,只不過我拍的是三味可愛多三部曲?!?br>
現在有了《世界盡頭》,賴特脫口而出的話成了真。《僵尸肖恩》中的草莓味冰激凌是紅色的,象征著血;《熱血警探》的中的冰激凌是藍色的,象征著警察。《世界盡頭》將以薄荷綠為代表色,“薄荷是我最喜歡的口味”,賴特笑著說。

“我是一個主意很多的人,但有時候你需要一點草莓味的調和,有時候你需要一些薄荷?!蔽髅伞づ寮?700英里之外的上海拍攝《尋找幸?!罚哪様D在電腦的攝像頭里?!斑@兒的寬帶要好一些,前陣子我在約翰內斯堡,實在太痛苦了,我不得不五秒一停地看《世界盡頭》的剪輯”,佩吉說。

記者采訪賴特的時候就沒這么多限制了。我們來到他豪華的放映室里,搶先觀賞了他的新片《世界盡頭》。要說限制的話,也就是我們只看到電影前面的46分鐘。但是通過這46分鐘我們已經能夠判斷,這部電影將是《僵尸肖恩》的一個溫和的、成熟的姊妹篇。

電影講述在瘋狂串酒吧喝酒的20年后,五個從小就是死黨的酒鬼重新聚首。讓他們聚集到一起的原因是,他們當中的一個朋友準備再來一次馬拉松喝酒大戰(zhàn)。他帶著自己的好朋友回到故鄉(xiāng),并且決定尋找到那個只在傳說中出現的酒吧“世界盡頭”。然而他們發(fā)現,酒吧和小鎮(zhèn)已經悄悄被外星人占據,于是一系列瘋狂搞笑的事情開始發(fā)生。

“這好像挺自命不凡的,但我們一開始真沒想做成三部曲。《僵尸肖恩》拍完之后,《熱血警探》又機緣巧合地誕生,這時我們才想到,如果再拍一部的話,我們就能完成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電影了?!?br>
在可愛多冰激凌之外,三部電影之間并沒有什么固定的關聯(lián),除了一道藩籬?!拔覀兿耄绻粋€三部分的笑話分別在三部不同的電影里發(fā)生,那該多有意思啊。”《僵尸肖恩》的開頭和結尾都有籬笆墻的鏡頭,《熱血警探》也以搞笑翻柵欄情節(jié)作為呼應。近期劇組補拍了Gary拆柵欄的鏡頭,這場戲會加在《世界盡頭》里?!拔疫€不知道第三段笑話是什么,但只要我們能想出一個巴斯特·基頓式的梗,那就完美了”,佩吉說。

另外,三部曲的主題也有一定關聯(lián)。比如外星人的出現,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以及成長等等。佩吉說他們將私人的東西灌注進一部僵尸片、一部警察片和一部科幻片里,《世界盡頭》為從《屋事生非》開始的一切談論完滿作結。

“要薄荷”,尼克·弗羅斯特堅決地說。草莓可愛多里的草莓永遠不夠,但薄荷味可愛多里滿滿的全是薄荷。在可愛多三部曲瀕臨結束的這段時間里,記者一直跟在弗羅斯特身邊。他過得很愜意,過一會就要去高爾夫球場打幾桿了。但現在他坐在客廳里,在他最愛的椅子上,講述可愛多三部曲怎樣改變了他和他們的生活。

倘若沒有《僵尸肖恩》的話,佩吉可能就不能參演《星際迷航:暗黑無界》了,也不會參與《碟中諜4》,也不會遠在上海跟我們用Skype通話了。而賴特呢,可能就沒有執(zhí)筆《丁丁歷險記》劇本的重任,不會跟昆汀·塔倫蒂諾交上朋友,更不會成為漫威最新英雄大片《蟻人》的導演了。至于弗羅斯特,十年前他還在跟人合租房子,現在跟妻子、兒子住在一座豪宅里,有一個夢幻般的大廚房。并且,他還即將成為一部歌舞喜劇《古巴浪人》的男一號了?!案杏X倒沒什么不同,關鍵是你現在有更多發(fā)言權了,之前是沒有的。尤其在拍《屋事生非》和《僵尸肖恩》的時候,你得明白自己的位置?!?br>
我們再來一次賴特式穿越吧,這次我們來到倫敦的一個花園里。佩吉的好友弗羅斯特當時只有過一次表演經驗——也就是情景喜劇《屋事生非》,他第一次來到了《僵尸肖恩》的片場。在這部新片中,他將飾演艾德,也就是佩吉飾演的肖恩的好朋友。他緊張得要死,但是當跟焦員突然抓住他的胳膊,把他拖到標記處的時候,他反而開始鎮(zhèn)定下來了。跟焦員當著所有人的面說,“站這里,你知道這不是在拍錄像帶玩?!迸寮C明有這回事,“我記得她說的話,然后想,搞毛啊,她居然鄙視我們!”他笑道,“而劇組其他人可能在想,搞毛啊,他們幾個以為這是在拍劣質家庭錄像帶呢?!?br>
從《屋事生非》開始,佩吉和賴特就被人們劃分為“極客”,而《僵尸肖恩》又讓他們成了邪典偶像。臺詞、角色、動作、情感、英倫腔無不經典的《僵尸肖恩》在全球卷走了三千萬美元票房,而它的成本只有四百萬歐。他們不愿趁熱打鐵拍續(xù)集,就拍了部更熱血的《熱血警探》,全球票房成績八千萬美元,其中英國票房2100萬歐,著實是個重磅炸彈。

《世界盡頭》是在宣傳《熱血警探》的過程中構想出來的,但佩吉等人的檔期一直很緊張,所以六年之后鐵三角才有機會重新聚首,一起寫劇本。但其實這漫長的妊娠期也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幾個都沒太主動。佩吉說他和賴特一直像家人一樣,但《熱血警探》出來之后,他們想分開一段時間?!稛嵫健窙]少耗費腦細胞,佩吉曾經躺在地上哭著耍賴,因為想不出好點子。

休息期間,他們接其他片子盡量步調一致。佩吉和弗羅斯特一起拍了2011年的《保羅》,同一時間賴特去好萊塢拍了《歪小子斯科特對抗全世界》?!侗A_》票房成績不錯,全球近一億美元,所以弗羅斯特覺得就算人們說它不好看,但票房數字在那擺著,還是挺令人驕傲的。《歪小子斯科特》的收益卻很一般,全球票房才4700萬美元,是賴特導演生涯的第一次挫敗。賴特沒有埋怨任何人,他反思自己,然后繼續(xù)努力。他帶領主創(chuàng)人員往返大西洋兩岸宣傳新片,與多年合作的環(huán)球公司感激彼此。

2003年,當Film Four公司舍棄了《僵尸肖恩》項目之后,賴特等人來到了Working Title公司尋求最后一絲希望。他們結識了這家公司的聯(lián)合主席艾瑞克·費納(《四個婚禮一個葬禮》的幕后推手),游說他說要拍一部“理查德·柯蒂斯版的喬治·羅梅羅電影”?!罢娴模课易蛱斓氖虑槎加洸蛔?,更別說2003年的了,但當時我們的確走了一步險棋。賴特很有眼界,一種我們想要支持的眼界”,費納回憶道。

佩吉和賴特稱呼費納為“艾瑞克叔叔”,在他們心中他像一個穿著閃亮盔甲的騎士一樣偉大。因此,當2011年費納被診斷出癌癥時,他們決心盡快寫出《世界盡頭》。賴特本來早就可以去漫威拍《蟻人》,但費納的病情讓他將《蟻人》扔到了一邊。“沒有費納就沒有《僵尸肖恩》,當我們聽說他病了之后,就決定下一部新片一定要拍《世界盡頭》。我覺得虧欠他很多很多?!迸寮獎忧榈卣f。

奇妙的是,費納的病情好轉了。他不但擔任起《世界盡頭》的制片人,還常常出現在片場上。賴特和佩吉從未告訴他,他經受的考驗給了他們怎樣的影響。當記者轉告給費納時,老頭說,“我很感動,真的。聽到這些真好。”

我們的最后一次穿越將來到優(yōu)雅的Elstree Studios,時間定在2012年12月。現在是《世界盡頭》最后一天拍攝,佩吉正坐著,眼神兒發(fā)呆。他開始意識到,前面就是三部曲的終點線了?!氨M管只是許多終點線之一”,半年后的一次閑聊中他說,“我的情緒開始涌上來,我等著眼淚往下掉……可是沒有,因為我的心情好極了!”

這時你可能就收起詢問第四部“可愛多”的想法,《屋事生非》第三季的事兒也甭提了。和路雪已經推出了新口味的可愛多,“所以可能變成四部曲,甚至八部曲,是想這么問吧?”但三部曲就是三部曲,只不過鐵三角以后照樣可以再合作。“我想找佩吉演戲,我可能跟賴特寫劇本,將來我們可以拍很多東西。估計下次我和佩吉就要演敵手了”,弗羅斯特說。

現在他們哥仨又各自忙活起來了。尼克·弗羅斯特去拍《古巴浪人》和電視節(jié)目《斯隆先生》了,埃德加·賴特總算要在九月份開拍《蟻人》,西蒙·佩吉更是片約成堆,比如浪漫喜劇《男人雄起》以及《星際迷航》新片等。佩吉說,“還有很多事情可做,只要心中有念,我們就會行動?,F在我們好像完成了一個很大的成就似的?!段菔律恰返谌緯肋h縈繞在我們心頭,但不會有人再催著終結‘血與冰激凌三部曲’了,因為我們他媽的終于實現了!”


編譯自《Empire》等雜志,轉載請注明

 6 ) the world's end既是the world's begin——《The World's End》(世界盡頭)淺析

        《The World's End》(世界盡頭)是西蒙佩吉繼《僵尸肖恩》《熱血警探》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延續(xù)了西蒙一貫的離奇、諷刺、基情、另類超現實主義寫實風格 并保持了一如既往荒誕的英式幽默 讓人看過引人發(fā)笑后又會引發(fā)思考~
        相比《僵尸肖恩》里尼克扮演的頑劣、與社會脫離的胖子肖恩 本片中西蒙飾演的主角Gary King(- -|| 不是gay king 片子里也有吐槽名字的情節(jié))則是與之做了個角色大對調 且可謂是“變本加厲”更加的墮落~ 而蓋瑞從小的玩伴好友們 隨著歲月的洗禮和經過了時間的歷練 成家的成家 子承父業(yè)的繼承父業(yè) 都已經在社會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再看我們的主角 頑劣的性格 放蕩的個性 不思進取..... 在好友和外人看來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與世隔絕、脫節(jié)于社會累贅~ 而在蓋瑞眼里 時間與歲月只是刻在臉上的那一道道皺紋 兒時的那份單純快樂并沒有因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而被沖淡、抹滅 追尋自己內心的那份快樂 是他一直所堅持和向往的~ 為此蓋瑞決定把如今都年過不惑的大家聚起來 一起尋找當年未盡興的那份單純快樂 決定來次“醉后末日” 也正因這次也可能是最后的瘋狂 蓋瑞和他的朋友們的世界以及整個地球被完全改變了……
        曾幾何時 兒時的我們 憧憬著明天向往著美好 單純、快樂;長大的我們 禁錮于圍城 沉浸在其中 空虛、乏味 漸漸的遺失了那些曾經單純的快樂…… 當我們在只為了賺錢而賺錢 財富變得只是銀行卡里的數字;當我們只為了發(fā)微博、微信而發(fā) 科技網絡把我們彼此間的距離拉近的同時 而卻又將曾經熟悉的我們越推越遠……
        網絡、科技、信息技術等無時不刻的改變、影響著我們 在為我們帶來生活的便捷與便利時 卻又奴役和左右著我們…… 這一切的改變讓我們在心里感到一絲欣慰和慰籍時 卻又突然發(fā)現有多了幾分空虛與失落…… 在這個價值觀演變、社會變化的世界中 我們得到、受益了很多 可逝去、失去的卻更多 并且是用再多得到也無法替代彌補的……
        也許像影片的結尾一樣 the world's end既是the world's begin 新的開始 新的世界中的你我 就好像平行宇宙中的另一個世界 重新洗牌后的世界沒有了這些“枷鎖”的束縛 今后的社會、我們會發(fā)展成什么樣 不得而知 但無論世界如何變化 文明如何演變 我們都會像佛洛伊德的三我理論 有人會像“自我”一樣 在這洗牌過后的世界里遵守著社會的規(guī)律 墨守陳規(guī)的繼續(xù)重復著“之前”的自己;有人則像“超我”一樣 拋棄所有的名與利 不計一切的得與失 安然于環(huán)境中;而像主角蓋瑞這樣的人 遵循著“本我” 放蕩不羈的 享受著隨遇而安帶來的這份單純的快樂……
        看過西蒙的三部曲就好像喝下一杯帶氣的蘇打水 讓你口舌之間感到暢快淋漓 看過大呼過癮的同時 事后卻又發(fā)現喝進腹中的只是杯水 在電影中荒誕的揭示演繹了一番卻又沒進行過多的批判與譴責 只是靜靜地耐人思考、引人發(fā)醒……

 短評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傷感的電影。

10分鐘前
  • 璣衡
  • 力薦

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的終結篇,不得不說是個糟糕的尾巴,拒絕長大并與成人世界對抗的主題隱喻,處理得太過膚淺,并且也不好玩,只有開頭五個人豪情萬丈要去喝遍十二家酒吧的場景讓人難忘。

13分鐘前
  • 安東
  • 還行

再多各自牛逼的時光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歲月真是對血與冰淇淋三部曲完結篇的最好詮釋!和前兩部比起來,第三部胖胖和瘦瘦的角色對調了,瘦瘦是個不想長大的中二小子而胖胖才是那個serious man. 胖胖還對瘦瘦表白了啊!He might be a cock,but he's my cock!好基友一生推!

18分鐘前
  • 叉叉
  • 推薦

相當平庸,可能對血與冰淇凌期望太高了,從頭到尾就只有西蒙一個人瞎折騰自high...

21分鐘前
  • Sammy
  • 還行

“血與冰激凌三部曲”的一個奇妙的收尾,話癆片、科幻外殼僵尸片與神棍片的層層遞進,越到后面越多驚喜,結尾的微妙很難以語言來形容,不過骨子里講的依然是自我價值的解讀與友誼。PS:埃德加對于翻柵欄橋段的喜愛被延續(xù)了下來~

22分鐘前
  • 謝謝你們的魚
  • 力薦

還是那種感覺,歲月改變了每個人的容顏,但是一顆玩的心卻始終不曾改變

26分鐘前
  • zhang 2nd
  • 力薦

作為三部曲的完結真的是表現的好渣~~~前30分鐘以為這難道是要和宿醉3拼一拼之后你才發(fā)現這其實是愚蠢版的天!外!魔!花!

29分鐘前
  • 了花
  • 較差

一般。前40分鐘喝酒之路我還覺得是一場蹩腳的好兄弟重獲昔日情誼的溫情片 前幾個酒吧里這幾個人毫無互動感 不情愿不熟悉 全是Gary自己一人在嗨 我甚至也覺得這樣發(fā)展下去只要后面能五個人大和好就挺不錯的 直到出現了藍血人 我就知道明白導演要的不只是這樣。講破除機械化人生要自由灑脫 這觀點不錯 但Gary用嘴炮嚇走外星人我想起了“你不要和傻逼吵架 他們把你拉到他自己的智商水平并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這個梗 就真的過于黑色幽默了。還有胖子打穿對方肚子掏出自己的結婚戒指重新戴上這個太酷了 最搞笑的還是那句罵外星人的“你別想在這里開連鎖店”我要笑抽了

34分鐘前
  • 黃悅_
  • 還行

英國人的量就只是12杯啤酒而已么

35分鐘前
  • Doublebitch
  • 推薦

放棄治療的西蒙·佩吉很歡樂,相比三部曲的前兩部幾乎看到標簽式的黑色幽默了,倒是一些毒舌和搞怪的腐國幽默感還在。從一個中年危機的成人話嘮喜劇逐漸變成了惡搞荒誕的科幻災難片,類型片的融合、轉換和探索很出人意料,最后干脆就荒誕到底了,編劇腦子開掛了,原來這都行?!铩铩铩?/p>

37分鐘前
  • 褻瀆電影
  • 推薦

醒時各分散,醉后同交歡。重走青春路,大戰(zhàn)外星人。

39分鐘前
  • 蘆哲峰
  • 推薦

幾個老男人并排蕩去酒吧的時候那首so young,媽啊這才是真正的聲畫同步啊騷到爆表!致青春什么的一邊呆著去,離擦鞋尚還有一段距離

42分鐘前
  • 黃青蕉
  • 力薦

三部曲中最無厘頭的一部,延續(xù)了英式cult風。就執(zhí)行而言,這部最為拖沓,各種情緒都來得較勉強。

44分鐘前
  • 艾小柯
  • 還行

主題依舊是通過解構和重建來表述友誼(基情)的珍貴,但寫的太雜了,不如前兩部來的爽快和直接,看到后半段幾乎都快失去了耐性;雖然劇作上的回環(huán)和某些熟識的快速跳切還是非常埃德加·懷特,某些小彩蛋還能讓人頗為驚喜,但其余的部分真是乏善可陳。

45分鐘前
  • 托尼·王大拿
  • 還行

看了試映,從頭到尾都是simon鬧騰,第一段鋪墊,第二段喝酒,第三段打怪,最后談判解釋了荒誕不羈的全片內涵,當然散場時也可認為全是某精神病人腦海中的幻想,如果您還記得序幕。

48分鐘前
  • Carf
  • 還行

即便沒有那些花哨的東西,這個主打懷舊的故事本就很好看了,拒絕長大以及對青春、友情的懷念。之后那些奇奇怪怪的設定儼然又一個《天外魔花》或《極度空間》,發(fā)現血與冰淇淋三部曲都是講主角們孤獨的對抗世界,是滿布的恐懼?!督┦ざ鳌肥谴笕航┦稛嵫健肥瞧婀值男℃?zhèn)居民。而這回則是……

51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推薦

那種完全戳中點的冷幽默越來越少了,對類型片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倒是仍然見效,高潮部分的無厘頭險些失控讓我捏了一把汗,結尾終于又找回了點僵尸肖恩的新奇感。

54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還行

拍完這部 95年-00年出道的這群人就真的全部各奔東西啦 看著一群快變成老頭子的家伙在那里high一家家酒吧喝過來像要回到當年的spaced 簡直哭瞎

59分鐘前
  • 寒莓根
  • 力薦

【A-】講真,“血與冰淇淋”三部曲真是一部比一部好看且成熟。標志性的快速剪輯和轉場已經成為我潛意識里的笑點了,出現一次我就跟著樂呵一次。復古、感傷、懷舊,這些情緒可以被感知,但切記不要沉浸,因為無厘頭的笑點設置會輕而易舉的打破它,讓你迅速進入下一個情境之中。僅僅只是自嗨嗎?那為什么這群中年大叔在廁所里以不符合他們年齡的狀態(tài)去干架會如此有趣?豪飲馬拉松、外星人烏托邦、嘴炮驅敵、爆炸與毀滅,合理嗎?誰管?。∥覀兌贾肋@些是對各種類型片的惡搞玩弄,所以這才是關鍵,酒精是解藥,清醒是大忌。背負著沉寂與失落,盡情玩樂放縱,因為這是最后一次能享受“真實”的瞬間。

1小時前
  • 思路樂
  • 力薦

這才是真正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啊,看看人家島國人對成長蛻變和人性本質的思考!to err is human。英國人果然嗜酒如命,影片主線酒吧豪飲馬拉松,咦?好像在那里見過哎。潮爺這回沒打醬油,雖然第一個開掛但是戲份很多——酒吧廁所打架那里萌得一臉鼻血

1小時前
  • fomalhaut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