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游氏的崛起
《跟蹤》
游乃海,曾擔任過長時間銀河映像的編劇,作為銀河的王牌編劇,他的作品早期的有《暗花》、《非常突然》的詭異精妙、出人意表;中期有《槍火》、《再見阿郎》的冷峻浪漫、蒼涼厚重;后期有《大塊頭有個大智慧》、《PTU》、《龍城歲月》對哲理因果的表現(xiàn),以及對社會問題大局觀掌握和細致入微的再現(xiàn),加上復(fù)雜的故事線索和人物關(guān)系顯示出了小游的不凡魅力,此次親自披掛上陣更是不容小噓.也許是跟久了銀河老總杜琪鋒的緣故,《跟蹤》的風格有幾分杜佬的色彩.
影片把視點放在警方的跟蹤隊上,這支小隊很少在電影中出現(xiàn),像這次這么詳細還是第一回吧,新鮮感游然而生.跟蹤隊的精英們都是長相極為平凡,就是那種讓你看一眼就會忘的.任達華這次舍棄有型的外表,扮演一個挺著個大肚子的中年男人.形象之衰的程度在他的電影里絕無僅有,當然更貼近劇中的人物.跟蹤隊俗稱"狗崽隊".帶頭的就是代號"狗頭"的任達華.有趣的是,他們把跟蹤隊喚作動物園,而里面的成員都有各自的代號:狗頭、豬女、雞丁、兔子、貓貓等等.這樣更方便于交流又不至于暴露身份.
華哥帶領(lǐng)的跟蹤小隊要對付的就是由梁家輝帶領(lǐng)的搶劫小隊,此君非常不簡單,聽聲辯位還談不上,但他能感覺出附近出現(xiàn)的警察,一手策劃的搶劫行動從未失手,他都精準地把握警方出現(xiàn)的時間和地點,因而指揮弟兄們跑路,在兄弟間的威信是很大的.在《龍城歲月》中扮演過飛揚跋扈的大D一角,還因這一角色獲得過最佳男主角的殊榮(香港金像獎).梁家輝在塑造老大這一形象上已經(jīng)是游刃有余,叫人過癮的跟蹤和反跟蹤之戰(zhàn)就此上演.
有兩位元老級別的演員加盟,演技方面就不用說了.至于女主角則由新人徐子珊擔任.最近香港電影在扶植新人計劃中是不遺余力,因為新人才是未來的市場.小徐的長相倒是很符合劇中人的形象:夠平凡.女二號由另一位銀河元老邵美琪擔任,她在片中的角色是警局的大姐頭,脾氣火爆自然是不在話下,她飾演的角色大多跟"男人婆"靠上邊,這次也不例外.
故事到后來發(fā)展為三個人之間的跟蹤大戰(zhàn).由于年輕的徐被精明的梁發(fā)現(xiàn),生命危險,"狗頭"華立刻前去營救,卻中了梁的圈套,被梁刺中頸部大動脈,導(dǎo)致大量出血.之后就是本片最煽情的地方.任達華在講完一個冷笑話后終于倒地.大家應(yīng)該都以為他掛了,但最后還是沒死(浪費我的感情).大任落到了小徐手中,原則性地不負眾望,找到梁的老巢,一舉殲滅了搶劫小隊.梁在逃亡途中正好被懸掛的鉤子刺中頸部大動脈,流血過多而死(壞人的運氣就是背).著也應(yīng)證了《跟蹤》的英文片名《EYE IN THE SKY》(老天有眼).
雖然善于編劇,但有一點我、始終不能認同,那就是結(jié)尾處,明明梁已經(jīng)逃走了,可雨一停,他還走在前面而被徐發(fā)現(xiàn)(走路的速度未免太慢了吧).游乃海的首部作品得到銀河的力挺得以參加柏林電影節(jié)的開幕影片,前途無可限量.
2 ) 不夠“黑”
色調(diào)不黑,音樂不黑,竟然有陽光型女主角,太不黑了。不是說不好,要是能黑點就更好了。
應(yīng)該這樣:
任達華酷一點不要像個和氣的老伯,干脆的死掉,雨也不停,最好把女主角改成男的
嗯,這樣應(yīng)該還差不多
3 ) 雨停了,香港又多了一個「狗女」
每次在家看完銀河(想寫杜sir)的片子,我看看窗外,都覺得香港是個神奇的地方(平時對香港是很多抱怨的),我怕看的越多遍,我就會迷幻的愛上香港,那些街道,那些茶餐廳,工業(yè)大樓,那些紅綠燈,那些路人,明明影像如同dv般晃動,但是那主角配角的光彩啊,掩都掩不住。明明看似沒有太多表演空間,都是被劇情推動的戲,硬是被這些影帝演的自然無痕,同時又個性十足。梁家輝那個眼神啊,林雪那個萌啊,任達華那個溫柔啊。徐子珊前面有多笨,最後就有多討喜??吹剿蝗文猩裾娴囊蟪韶i女了,覺得那個幸福??!
銀河的片子根本不用按常理出牌,因為那些橋段怎麼拍就是出彩的,就是對的。別人先得有個十分鐘的prologue,他們家的一個prologue出來就是一個小時,管他什麼結(jié)構(gòu),精彩就行。前後特別簡單,就是兩段戲,前半部分跟蹤林雪,是個傻傻笨笨的角色,被警方做了開頭菜;第二段是跟蹤梁家輝,是個聰明而兇狠的角色, 簡直要了領(lǐng)頭的命。不用所謂的起承轉(zhuǎn)合,只要鏡頭之間的節(jié)奏對了,那種流水一般的爽感,看完好似洗了一身熱水澡。
看銀河的片子,有時會說,杜sir已經(jīng)出神入化的一定境界了:不需要故事。因為橋段本身已經(jīng)夠精彩了,鏡頭剪接和表演本身已經(jīng)夠精彩了。但《跟蹤》其實是有故事的,或者說是有一個看似很簡答的意念的,但實則很深刻:師徒之間的——傳承。就是教育。pass it on。細想來,挺重大的。這就是為甚麼我說看他家的影片會愛上香港。那些街道,你看著螢?zāi)谎e主角站在人群穿梭的街道上,城市裡的每一個生命,整個香港的安全,那種信任,背後是一個個「狗頭」,「狗頭」們用自己的耐心/經(jīng)驗/甚至生命,把他們這份職業(yè)傳承下來,然後有了一個一個「豬頭」「豬女」成為「狗頭」「狗女」。雨停了,香港又多了一個「狗女」。那一刻,陽光燦爛,你收獲了意外的驚喜,還有感動。
杜家最牛的是,他們從不以意害詞,從一開始你就看著爽,而最後那個「傳承」的含義完全是個意外的收獲。無論從哪一方面,都能得到滿足。
4 ) 《跟蹤》完全值得表揚
跟蹤這種行為,雖然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電影中,但大多是過場戲,很少有像游乃海的新片《跟蹤》這樣通篇講述的。電影一開始,跟蹤就開始了,紀錄片的風格,鏡頭漫不經(jīng)心,甚至有些像電視中法制節(jié)目中的畫面,就差主持人的畫外音了。轉(zhuǎn)折出現(xiàn),鏡頭也找到了重點,梁家輝、任達華和徐子珊,這三個主角走下電車后的那個鏡頭堪稱妙筆,畫面不動聲色地從一個人滑到另一個人的身上,給人一種緊張感。
到現(xiàn)在,觀眾還摸不著頭腦。不錯劇情很快就清晰了。原來,梁家輝是去作案,而任達華和徐子珊只是在練習跟蹤。影片中的兩頭主線由此展開,一條是作為劫匪的梁家輝一幫,他們喜歡有組織、有計劃地打劫珠寶店,然后把贓物賣給梁家輝的師傅,當然他的師傅已經(jīng)進去了,收貨的是一個不名身份的女人,可能是他的師母。另一條是作為狗仔隊的任達華一幫,他們屬于一個高度保密的政府部門,上班的地方就像一個普通的公司,他們只負責跟蹤犯罪嫌疑人,他們的名稱完全由代號表示,任達華叫狗頭,剛參加工作的徐子珊叫豬女。這兩條線索非常清晰,交叉進行,而又互相干擾。這部電影之所以那么驚心動魄,而且看著不累,我想完全是線索清晰的結(jié)果。相比之下,游乃海的前作《暗花》就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原因就是線索沒有徹底交代清楚。
《跟蹤》的主要情節(jié)就是跟蹤,到了后半部分,又加上了一些反跟蹤的內(nèi)容。我們終于看到了專業(yè)的跟蹤人士的高超跟蹤本領(lǐng),真讓我嘆為觀止。首先,人家的裝備特別精良,隨時隨地的無線通訊,各種各樣的攝像設(shè)備等等,更主要的是人家的個人素質(zhì),任達華可以一整天都坐在車里,并記住每個從他眼睛里走過的人,其他的人,也可以一整天走站在街上,還要裝作逛街的樣子。真想對他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對于跟蹤人員辛苦工作的描述,一直進行到影片的最后,為了工作,任達華還差點把命搭上??吹饺芜_華要死的樣子,我不禁想到,靠,這簡直就像大陸拍的主旋律!又一想,如果大陸拍的主旋律能和《跟蹤》一樣過癮,那它怎么煽情都沒關(guān)系。
《跟蹤》里的男人都愛吃。胖子林雪從出場嘴就沒停過,至少吃了兩支雞腿和一個雞翅膀;任達華更能吃了,一個超大的漢堡,他幾口就咽下去了,他的肚子也大得嚇人;梁家輝去賣贓物,人家算帳,他則坐在桌前大快朵頤。我覺得,男人不停地吃就好像不停地抽煙一樣,是一種焦慮的表現(xiàn)。作為劫匪,作為專業(yè)的跟蹤人士,他們沒有辦法不焦慮,所以游乃海才會給他們設(shè)計了很多“吃戲”。這年頭,電影中的男人不能瘋狂地抽煙了,有限制了,但吃沒有限制,那就大吃特吃好了。
為了不讓影片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淹沒了人物形象,游乃海又加重了影片另一條暗線的表現(xiàn)——徐子珊扮演的豬女的成長過程。經(jīng)過一番風風雨雨,她終于從一個跟蹤菜鳥變成了一個跟蹤高手。她的形象比任達華和梁家輝豐富得多,也真實得多。她在跟蹤了一整天后會感到疲憊,會同情街頭被打的人,也會在目睹警察被殺后激動得忘了任務(wù)。而任達華一出來就是跟蹤高手,梁家輝一出來也是打劫高手,高手一般都是帶著臉譜的,他們也不例外。影片把最后一個鏡頭留給了豬女,更是表明這是關(guān)于她個人成長的一個電影。
在這個電影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情節(jié),并不是跟蹤的那些戲,而是梁家輝一幫內(nèi)訌的那場戲,大家打起來了,這時對面樓上有個性感女人在脫衣服,于是大家都不打了,都看那個女人,直到女人脫得只剩內(nèi)衣,燈一滅,大家又言歸于好。我覺得這段戲真是太絕了,夠荒誕!
5 ) 棒子們翻拍不了的細節(jié)
真的很少看電影會記筆記,記下每個細節(jié),每個邏輯關(guān)系。只為來個合理的比較,也算是一種驗證吧。驗證我真的沒有愛錯銀河映像。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部跟蹤是07年拍得片子,那么早得片子,我現(xiàn)在談?wù)摵孟裼悬c過時。但是棒子們在13年翻拍的跟蹤,聽說掌聲一片,更有甚者認為其超越了原版。是什么讓人失去了辨別能力?還是越來越多人不會欣賞呢?帶著疑問我開始了一番比較式觀看。前提是我真的當年沒有完完整整的把跟蹤看完。
想想覺得自己也很無聊,我竟然記下兩部片子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進行比較。答案當然是原版就是原版,經(jīng)典就是經(jīng)典。不是隨隨便便加幾個撞車鏡頭,加幾個漂亮演員,裝腔作勢的擺下耍酷姿勢就可以超越的。所謂細節(jié)就是可以細細推敲的地方。
縱觀兩部片子,大方向上劇本及其相似。但是韓國版把原版很多可圈可點的細節(jié)摒棄掉了。代替的是更多地撞車,打架,煽情的情節(jié)。
其實原版有幾個橋段我是非常喜歡也是導(dǎo)演非常用心的地方。一:在山哥生氣用叉子叉他手下脖子的時候。周圍的兄弟也個個站在一旁,沉默不語,突然,對面大樓以為換衫衣服的女子搶走了他們的視線。男性的本能暴露無遺,但是在最關(guān)鍵的時刻,女子關(guān)燈。眾人相視而笑。對于之前山哥生氣的行為也就一笑而過。這個橋段真的非常有意思,也很生活化。在香港一貫的黑幫片中,兄弟情義一直是他們所要表達的。很多老大在外出談判的時候,經(jīng)常會說,這叫我怎么跟兄弟們怎么交代呢?先不說這位老大是何居心。但是這樣的對話足以說明,他們是以團隊在做事的。反之在韓版的追蹤者們中,兇手對手下犯錯的懲罰是及其殘忍的,更別說從中穿插幽默了。二:原版中山哥之所以每次在樓頂觀察,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掌控全局。而且,在出任務(wù)的時候,山哥會先去觀察地形并且測試警察到達的時間。所謂布局精密。但是在韓版中,這些細節(jié)全部省略。代替的是兇手的個人show,在墻壁上分析圖畫一通,這不是抄襲美國片子的場景么?三:原版中山哥之所以能很好地掌控全局,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打劫的都是店鋪類型的,逃跑性大,易于觀察。這個地形和場景的安排都是有其用意的也很符合香港特色。但是韓版的改編我完全無法理解歹徒們?yōu)槭裁匆蕰r間又是誰報的警?這些細節(jié)韓版里都沒有交代。四:原版中監(jiān)視組的組員們隨時會改變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身份,這個也是必須得。但是韓版中基本上組員的角色和位置都沒有改變。五:原版的笑話橋段可是一個首尾呼應(yīng)的橋段哦。導(dǎo)演在狗頭講笑話時所切到得畫面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組員們個個都很認真地觀察者周圍的情況,聲音里播放著狗頭的笑話。在片子快結(jié)尾的時候,狗頭被刺傷,被要求講笑話,這是個很好地呼應(yīng)。這里還有一個很小很小的細節(jié),由于狗頭被刺傷,在講第一個笑話的時候,他嫌太長沒有講下去,換了另外一個,這個是非常真實地一個細節(jié)。讓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導(dǎo)演可以拍到如此細節(jié)的東西,可見導(dǎo)演的功力非同一般。反之在韓版里,換成了組長在吹牛的橋段。感覺平平,更別說首尾呼應(yīng)了。六:原版里在豬女發(fā)現(xiàn)胖子的住宅大樓,并進行進一步跟蹤,喬裝成同一棟大樓的女學生。這里有個細節(jié),第一次,豬女跟胖子一起進電梯,胖子是不按樓層的,豬女先按,胖子再按。豬女假裝在包里翻東西,這次豬女沒有灑出東西。胖子到了8樓出去,豬女盯著胖子,遲遲未關(guān)電梯門,胖子停住腳步,盯住豬女,豬女不得已按下電梯門。第二次,豬女又跟胖子一起搭電梯,這次胖子先按了樓層,豬女再按。這次豬女又再翻東西,不同的是,這次豬女故意灑出東西。導(dǎo)演之所以分兩次這樣進行是有原因的。胖子作為一個罪犯,他肯定是由防范之心的。第一次的時候,他也懷疑同搭電梯女的身份,所以不先按。第二次再碰到豬女,他相信豬女是同住大廈的女孩也放松了警惕。這些細節(jié)非常重要,也可看出導(dǎo)演的功力。反之在韓版里,這些細節(jié)都沒有,花豬在第一次就灑出東西,成功追蹤到了胖子的住所。七:原本里有個這樣的對話情節(jié),由于追蹤組追蹤到了胖子,以胖子為點分叉追蹤與他所關(guān)聯(lián)的任何人。豬女不理解的跟狗頭說,沒必要追蹤胖子的親戚之類的,他們肯定跟案子沒關(guān)聯(lián)。狗頭說,有關(guān)聯(lián)沒關(guān)聯(lián)這不是他們查得事情,他們的任務(wù)就是追蹤然后把信息告訴cib,讓他們動腦查。這個對話非常有意思。也再一次說明了導(dǎo)演的功力。主題明確。他們是追蹤組,追蹤組要作的事情就是追蹤。分工很明確。韓版里雖然也說是有追蹤組,但是貌似他們的madam很忙,一下要追蹤一下又要逮捕。簡直是超級女指揮家有木有。八:原版里,歹徒在進行第二次任務(wù)的時候,是事先開始討論過一番,cool man要把山哥交代給他的話交代下去。有個細節(jié),cib督查在觀看追蹤組現(xiàn)場發(fā)回得視頻推測出還有一個隱形人也就是他們的頭沒有出現(xiàn)。這在韓版里是沒有的,代替的是,韓版里的兇手在跟他們通話會議。這個安排有點匪夷所思。既然兇手沒什么話可說,為什么要在通話中?九:原版里,跟蹤組跟蹤到歹徒們窩在一個大廈里,再他們出發(fā)去行兇的時候,跟蹤組一直是跟蹤著的。但是在韓版里這個細節(jié)是沒有的。更可笑的是,韓版里的胖子還坐上了追蹤組偽裝的出租車。這樣的橋段真的太輕浮了。十:再說到射擊場面,一直很喜歡銀河映像拍得每一場射擊場面,真的是非常棒,觀看者一目了然。他們拍攝的大多都是遠景。就拿追蹤的這場遠景掃射場面來說,在高架上,飛虎隊和歹徒進行機槍掃射。歹徒用車子擋住飛虎的射擊。靈機一動發(fā)現(xiàn)有個樓梯可以逃走,無奈之下,打算從那個地方逃走。整個場景大部分都是遠景拍攝,也是銀河映像一貫的風格。這里有個細節(jié),歹徒從出發(fā)前到行動取消都不知道有追蹤組在跟蹤。跟蹤組的代號是動物園,在跟蹤組跟攻擊隊取得共識,攻擊隊打算攻擊的時候,跟蹤組會先進行撤退。這里面的交流口號是非常專業(yè)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這個細節(jié)導(dǎo)演真的是深入骨髓啊。相較之下,韓版的,槍戰(zhàn)場面大多近景。這里的槍戰(zhàn)場面也還是有點抄襲了原版的擺位。但是由于導(dǎo)演的功力有限,也只能拍近景的掃射場面了。這里有個題外話,我發(fā)現(xiàn)近幾年有些打戲和槍戰(zhàn)戲都是近景場面多。原因是這樣可以更好地糊弄觀眾,如果你不是很用腦子在觀看片子。你會覺得這樣的視覺效果很棒。其實有可能是因為導(dǎo)演為了省時省力。拍全景要考慮到擺位,動作以及歹徒的逃跑路線和交戰(zhàn)場景,要考慮的東西很多。但是如果是近景的話,不用很周密的布局加上稍微晃動的鏡頭就能糊弄過去了。如果是外國片,對外國的地理不熟悉的就更容易被忽悠了。我記得曾經(jīng)聽過一個播客說過,為什么像現(xiàn)在的拍打戲的,比如說一代宗師,比如說彭于晏演的黃飛鴻都是近景多。當年李連杰的黃飛鴻可都是遠景,一套動作一氣呵成。原因是現(xiàn)在的演員都不是練家子出身,一套動作對他們來說是很難完成的,他們的打戲有可能是拆分開了拍得。如果用遠景拍攝整套動作像李連杰那樣是完成不了的。所以都用近景代替。有良心的導(dǎo)演,像王家衛(wèi)這樣的,演員已經(jīng)是很努力的在練的都近景多。更何況一些撈錢的導(dǎo)演,演員隨便花拳繡腿幾下也就糊弄過去了。有其現(xiàn)在一些技術(shù)也先進了。但是對于我這樣一個比較苛求的人來說,這樣的片子是入不了我法眼的。十一:剛剛提到,代號細節(jié),原版導(dǎo)演真的非常用心。有個橋段,狗頭和豬女在追蹤影人,影人打電話給兄弟說取消的信號得到追蹤。追蹤信號的師姐在給狗頭和豬女交流的時候,所說的話都是非常專業(yè)的。動物園叫狗頭,現(xiàn)在訊號在士丹頓街。動物園叫攻擊隊,現(xiàn)在可以action action。等等,這些專業(yè)的交流方式也是一個很有力的細節(jié)。在韓版里是沒有的。十二:在追蹤影人的時候,狗頭要求打電話給影人,影人第一次是接了電話。這里面也有個細節(jié),原版里是情報分析組的組長打的,謊稱自己是市場調(diào)查員。影人在接電話的時候并沒有起疑心,還說了對不起。但是在韓版里,這真的是我要吐槽的點,感覺導(dǎo)演沒用心去想細節(jié)。韓版里是一個女的謊稱自己撞了影人的車。這明顯聽起來就是假話,還不如不打,不打影人還不會起疑心。十三:原版里,影人是有背景故事的,雖然故事不是特別清晰。但是可以細細推敲。影人和師傅一起做事,師傅被抓,影人成功跑路。十幾年后再回來犯案賺錢。還是跟師傅合作。用打劫來的首飾換錢。幾個兄弟也是當年的兄弟,這個不難推敲,香港的黑幫環(huán)境也合情合理。在韓版里,影人的背景基本上沒交代,唯一能知道的就是他被師傅要挾犯罪,最后把師傅殺了自己也想跑路。這個設(shè)定很奇怪,為什么師傅要這么對待他,又為什么他對師傅一點情誼都沒有?又為什么他殺了師傅,就可以孑然一身了?漏洞百出。十四:原版里豬女在親眼看到所謂“正義的朋友”出面攔住影人,但是無辜被殺。豬女反應(yīng)不過來,拼命用手和包里的衣物去擋傷口。這個場景,徐子珊把握的不錯,先是愣住,再是拼命擋傷口。這里有個細節(jié),豬女在做這一系列動作的時候,madam一直在指揮部強調(diào)要豬女回復(fù)。但是豬女一直沒回復(fù)。大概過了48秒的時候,狗頭才找到豬女位置并出現(xiàn)。但是在韓版里,這個鏡頭時間很快,組長也出現(xiàn)的很快,沒有所謂的沒回復(fù)細節(jié)。反之代替的是,在搶救室門口說的一大堆煽情的話,簡直弱爆了。十四:原版里,在豬女跟丟影人的情況下,madam馬上要全組人投入另一個綁架案。這個細節(jié)真的設(shè)定的非常好,充分說明了追蹤組的工作性質(zhì)。導(dǎo)演可以深入到如此細節(jié),真的讓人很驚嘆。韓版里是沒有這個情節(jié)的,代替的是一大堆煽情情節(jié),更離譜的是,過去快半個月時間的第一次在地鐵里地情節(jié)(也就是片頭出現(xiàn)的場景)女主角竟然還想的起來。竟然還能推理出影人住得位置。簡直是超級強人了,可以去參加最強大腦了。十五:原版和韓版里都出現(xiàn)了天空放晴的情節(jié)。但是原版是由呼應(yīng)的,有一個細節(jié),狗頭曾說,他曾經(jīng)跟丟一個人,但是沒想到后來這個人就住在自己家隔壁,然后他補了一句,天有眼的!這個就是鋪墊,可以解釋為什么會有天空放晴一說。也就是說天有眼的。老天會幫助該幫助的人逮捕犯人。
其實可以說的細節(jié)很多很多,我的筆記有四十幾處細節(jié)是韓版所不具備的。令我十分生氣的是,現(xiàn)在整個亞洲都再跪舔韓國的大腿。韓國近年來宣傳和營銷是做的很好,但我們不能沒有一雙辨別的眼睛。不是說人家畫面清晰,視覺上加了很多高科技元素的東西,仿效了點好萊塢的布局就可以算是好片。好的東西是可以拿出來分析和西西推敲的。雖然香港在走下坡路,雖然我也很討厭港人的傲氣。但是好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不能說硬要被扭曲。遺憾的是,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觀眾普遍沒有辨別的能力,也有可能是不想動大腦吧。進了影院,來幾個勁爆場面,多幾個國際級一線演員就覺得票價值了。其實我覺得,值不值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內(nèi)心的啟迪。第一次如此細節(jié)的去挖掘一部片子,發(fā)現(xiàn)追蹤竟然有那么多可以推敲的地方??梢妼?dǎo)演的心思是多么的縝密。這次的驗證完全成功,我沒有愛錯銀河映像。
6 ) :)
白天看了《跟蹤》
看了開頭,發(fā)現(xiàn)是銀河映像,精神就一振;再看見導(dǎo)演編劇都是游乃海,心底原本對這片子的無所謂立刻變成非常期待。結(jié)果當然沒讓我失望,張弛有度的節(jié)奏,穩(wěn)扎穩(wěn)打的劇情,已然不是當初《暗花》時期的陰郁,更多點大氣。
銀河映像絕對是香港電影史不可略過的一章。杜琪峰自然是中流砥柱。但是沒有游乃海,游達志,韋家輝,歐健兒……一定沒有今天的銀河。
《跟蹤》的題材很有意思,風格也是往日一樣凌厲。但是結(jié)尾處的草草收場,不知道是不是很電影審查有關(guān),該不會又是剪輯版?
至于梁家輝之死的突兀,呵呵,如果你看過《非常突然》,就不會對銀河作品的不可捉摸的命運嘲弄感到陌生。
幾個老妖精的表現(xiàn)果然彪悍,游乃海的第一部執(zhí)導(dǎo)作品,受杜琪峰和銀河的荼毒還是很深的。大家普遍評價不是特別高,主要因為好人好報,惡人惡報的大陸式結(jié)尾。但是這次出品人是驕陽不是老杜想怎么地就怎么地的銀河,所以沒有再和錢作對。不用太苛求了,要和諧~~~~~
怎么回事?我很喜歡這部,人善人欺天不欺,最后豬女跟蹤梁家輝到絕望的時候,突然雨就停了,路人紛紛把傘收起來,目標人物出現(xiàn),這都不夠帥呆嗎?還有檢查垃圾的時候,任達華拿著豬女的手教她怎么篩檢東西,多有彩兒啊
20141124.。狗拿耗子捉住了貓 靠的是豬的嗅覺和敏銳 想到這兒我趕快把一分鐘前打的三星兒改成了四星兒 :)。。
韓版翻拍我給了四星,這個銀河映像的原版必須也是四星,杠杠的。除了女主看著讓人覺得無語之外,其他都好。
屬于銀河里比較弱的片子吧,雖說題材還算好。
TMD,怎么變成少女成長故事了。對游導(dǎo)演嚴要求,三星。
早幾年看過,印象中梁家輝最后被鉤子勾到了。虛無與荒誕,還是銀河印象游乃海慣有的宿命感。7.3
是一部神作,多年后韓國人也翻拍過這部電影,說明這部電影是獲得跨國界的認可。任達華和梁家輝所演繹的角色很精彩,尤其是梁家輝在拿著燒烤叉子對著同伙的時候眼睛里透出的那股子邪狠的勁道令人不寒而栗,這種狀態(tài)和他角色平時的謹慎小心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比,單就這一個鏡頭就折服我了。
邵美琪最后的勇。
7分!戲劇沖突表現(xiàn)得不錯,節(jié)奏明快,干凈利索,可惜弱在劇情上,最后竟變成少女成長故事。“過程非常精彩,結(jié)局非常失敗!”結(jié)局竟然是光明的,不像銀河映像以前的黑暗宿命調(diào)。第17分鐘是看點。
現(xiàn)在的電影總是最后來個畫蛇添足,不管是主動被動,所以看到這么干凈利落簡單的本片心里會暗暗叫好。雖然情節(jié)比較單線條,人物也不算厚實,結(jié)局和過分強調(diào)宿命輪回因果報應(yīng)什么的,但有種“就是用90分鐘的時間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講清楚”的利索勁兒,更何況幾個演員都特合適,寥寥數(shù)筆刻畫就能讓人心懸著、跟著走。就是看過黑社會之后,再看任達華和梁家輝,總會串戲,哈哈
劇情平庸,主要演員表現(xiàn)可圈可點。
重溫,加1星。這片當年感覺中規(guī)中矩,現(xiàn)在重看還是挺不錯的。特別是前半部鏡頭和剪接都處理的很精到很利落,敘事也很緊湊很沉穩(wěn),只是后半段有點乏力感。PS:剛注意到,原來這是唯一一部由游乃海執(zhí)導(dǎo)的片子。
打架時看到遠處住宅里正在脫衣服的女孩于是休戰(zhàn)這段真是神來之筆。
作為銀河的主力編劇,游乃海的實力毋庸置疑,雖然本片部分情節(jié)的處理略顯粗糙,但題材新穎,節(jié)奏一流,很多情節(jié)也依舊呼應(yīng)著銀河典型的宿命主題,也正好照應(yīng)了那句“Eye in the Sky”,或許導(dǎo)演技巧一般,但絕對是部風格作,跟蹤戲的處理也很贊,警與匪的隔空對峙,氛圍 剪輯 配樂,一明一暗,懸念十足
片頭字幕打出領(lǐng)銜主演:任達華、梁家輝、徐子珊。緊接著這掛頭牌的三位便齊聚開鏡畫面的電車上。影迷對此在略顯詫異(因為三主聚首通常出現(xiàn)在劇終高潮)的同時會不自覺地根據(jù)影片釋放的初始信息,片名+領(lǐng)銜+場景+行為舉止,自行展開推測:徐可能在跟蹤梁?接下來一組沉默的“視線鏡頭”很快糾正:徐顯然對任更感興趣??闪阂彩穷I(lǐng)銜,甚至咔位更大啊!所以他絕對不會是個閑雜路人,于是身份懸念未減反增!……游乃海導(dǎo)演在此構(gòu)造了一種非常有趣并有效的開場模式:在故事主題早早明示簡單清晰(跟蹤)的狀況下,不妨砍掉事件前因與角色身份,由一個與主題高度形似的情景中段直接切入,使觀眾處在大方向明確/小細節(jié)不明的狀態(tài)中,于時頓生好奇努力猜測。即使猜錯,卻也無妨,因為情緒與思維已被成功調(diào)動起來。
結(jié)構(gòu)嚴謹,故事發(fā)展合理,主要人物突出。只是07年的徐子珊演技捉急得厲害,幾次哭戲都哭不出來也是醉了。
看梁家輝表演真是一種享受,大D又一次敗在了阿樂手上
明顯港版好看啊,韓版和偶像劇一樣,多出來的半個小時就是加了帥哥配美女的戀愛嘛→_→兩部還真是非常工整,連不知道怎么收尾的毛病都犯的一模一樣,不過想想看這個結(jié)局其實也是為了賺錢,我們都懂得。。
這個豬女變狗女的故事很棒哦,戲劇沖突玩得很痛快,干凈利落,該有的有,該省的省,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