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星球II》將由大衛(wèi)·愛登堡爵士主持。在長達4年的拍攝過程中, 制作團隊共執(zhí)行了125次的探險,水下拍攝時數(shù)長達到6000多個小時。與2001年首播的《藍色星球》相隔16年之后,制作團隊透過新的科技技術突破以往限制,將許多過去未知的地帶、驚人的生物及其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
自從《藍色星球》2001年開播以來,我們對大海之下生命的理解被徹底顛覆了。從北極熊出沒的北冰洋到煥發(fā)著勃勃生機的藍色珊瑚環(huán)礁,本系列紀錄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驚的新發(fā)現(xiàn);邂逅在南冰洋深處神出鬼沒的奇怪章魚,觀賞巨大的鲹魚跳出水面,飛躍到半空中捕魚;騎在虎鯨的背上,同它一起沖向魚群?!端{色星球2》帶領我們體驗讓人敬畏稱奇的新地方,見識魅力四射的新物種,了解非同尋常的新行為。
每集簡單的觀后感,個人有感而發(fā)!這真的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紀錄片,它的意義絕對不僅限于增長我們對于海洋知識的了解。
Ep1:海洋總是那樣神秘,讓人有探索的好奇心。海水、陽光、云團、風暴、洋流、生物,所有的事物息息相關,海洋具有那樣強大的力量,又因氣候變暖、人類活動那樣的脆弱。紀錄片拍攝得太驚人了,隆頭魚、虎鯨和座頭鯨的接連出場實在讓人抑制不住地驚呼!絕妙的音樂,是對自然與生命的贊歌!
Ep2:再次震驚于海洋!The deep!生命無處不在,馬里亞納海溝的空靈獅子魚會不會是天使呢?洋中脊附近由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熱泉會不會才是真正的海洋世界?The deep不算世界的盡頭而是生命的源頭,生命從何而來或許有了答案。木星、水星是否也會有生命似乎也有了答案。
Ep3: 珊瑚礁的褪色,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變成了荒蕪的廢墟,真是令人沮喪!但是,誰又能想得到海底生物在滿月之夜一齊產(chǎn)卵、再生,神奇到令人難以置信!一切總會有希望,這大概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海底世界處處都是teamwork互惠互利的例子。最后,想說,會玩可愛游戲的寬吻海豚、會跳芭蕾舞會制造漩渦的蝠鲼、會 do housework會一起搬椰子殼殼的小丑魚,真的不是海底小精靈嗎?So cute!
Ep4:這一集,短肢領航鯨寶寶之死讓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鯨寶寶已死去多時,鯨媽媽卻一直叼著鯨寶寶,不愿放手讓孩子離去,整個家族久久地陪伴著,而我似乎也同他們一起默哀。物種之間生來就有無法超越的隔閡,而情感卻是相通的,整個家族對鯨寶寶的愛是那樣深沉。鯨寶寶因吸入母親體內被污染的乳汁中毒而死,而罪魁禍首便是海洋的塑料污染。許多人終其一生活在自己小小的圈層中,為物質、為面子、為人情、為享受,畫地為牢,只是過著自己的生活,無論是生活富足還是貧窮。從未思考過自身行為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從未思考過節(jié)約資源、環(huán)境保護等的問題。這便是人的短視。起初看藍色星球,只是因為向往大海,想要了解海洋,而現(xiàn)在卻漸漸明白其意義,不斷開拓眼界,不斷了解新的事物,不斷對生活進行反思,也期望著某一天可以為地球為需要幫助的物種做些什么。
還想簡記一下一些有趣的地方。信天翁在養(yǎng)大最后一個孩子之后,便會拖著年邁衰老的身體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島嶼,再也不會回來。年老的信天翁去哪兒了呢?他們會葬身何處?又為何要選擇孤獨又神秘地離去?葡萄牙戰(zhàn)艦,一種很像水母的生物,有著漂亮的藍粉色泡泡和長達30米的劇毒觸須。越是漂亮越是危險。更讓人驚嘆的是它的觸須能將獵物直接液化吸收,吃得只剩下一堆鱗屑。讓人驚嘆的還有,鯨鯊的秘密育兒地——巨美的達爾文島,真正的海洋盛宴——海豚、旗魚、劍魚、蝠鲼、海鳥群獵燈籠魚,太多了,寫不完了,So amazing!
Ep5:海膽吃海藻,海獺吃海膽,大自然的真諦就是一物降一物,再也不用辛苦紅雀鯛冒著扎嘴的風險把海膽一一叼去扔掉了。章魚的智慧真是高,詭計多端,為什么叫烏賊,因為他們真的很賊。草海龍大概是海底的最佳奶爸。綠色浮游植物帶來了海洋盛宴,座頭鯨每一次的出場都是那樣驚心動魄。一對蝦蛄夫婦廝守了20年,多么讓人震驚,更讓人震驚的是研究者可以一直追蹤觀察20年!
Ep6:每一次觀看都會因為所了解到的新事物而驚嘆,地球是如此奇妙,豐富多彩,有著無限可能,何不讓我們一起去保護它呢?Yang邀請我以后跟她一起去海邊撿塑料瓶,我說“好啊”!從前對于企鵝的了解實在太少,穿著禮服的企鵝彬彬有禮,雖然胖乎乎卻是游泳滑行健將,僅此而已。如今對企鵝竟不由得心生敬意,為了讓有損壞的羽毛重新長起來,它們會親自拔掉身上的每一根羽毛,忍受著饑餓在陸地上等待一個月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應對極其苛刻的生存環(huán)境。世間萬物又有誰不是如此呢?海鸚想要養(yǎng)活自己以及家人,不僅需要出色的飛行能力和潛水能力,而且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絕不屈服的勇氣去和賊鷗對抗。一次覓食就需要三四個小時,想要飽餐一頓那樣不容易。不過,海鸚夫婦彼此之間終生的守候與等待,還有咔嗒咔嗒磕嘴唇式的親吻,應該是最好的慰藉。??海獅確實是懂美食的,美味的高蛋白的黃鰭金槍魚是它們的最愛,然而美味卻有著飛速逃跑的本領,海獅們必須動動聰明的小腦筋,學會團隊合作以及因地制宜利用海灣設下圈套。潮汐退卻后形成的巖池,應該是無與倫比的天然劇場。海水退去,曝露在陽光下的海星、??⒚必惖壬锲戳嗣靥舆M附近的巖池,卻不曾想是才出龍?zhí)队秩牖⒀ā>奂趲r池的各種各樣的生物上演著一出又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紅石蟹為了吃到美味的海草,一邊飛速地跳躍過海,一邊謹慎地堤防海鱔和章魚。想要活著必須得直面各種挑戰(zhàn),to be stronger,faster,and more clever.
世間萬物又有誰不是如此呢?萬物皆是。不斷去調整,努力去適應,充滿生命力地活著。
生命或長或短,
just enjoy the world and yourself!
Ep7:以前對于人類活動給海洋造成的影響,了解得那么狹隘,僅限于塑料污染、廢水污染、核污染、全球氣候變暖。這一集又打開了觀眾的新視角,航船的聲音會給海洋造成聲污染,影響海洋生物的交流。海水變暖使得珊瑚礁白化,生機勃發(fā)的海底世界變成荒涼的廢墟。
每一個堅持研究和保護海洋的人,都太值得敬佩了!
We should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protect
our blue planet !
Open your mouth wide
張大你的嘴
The universal sigh
那萬物之嘆息
And the ocean blooms
那海洋之怒放
It's what keeps me alive
讓我得以活在這珍貴的人世間
當壯闊的主題曲交響樂響起,一群飛旋海豚乘浪前行,91歲的大衛(wèi)·愛登堡站在船頭,穿的依舊是那件淺藍色的短袖T恤,海風吹亂他花白的頭發(fā)。
他說:“就在我的腳下,便有超乎我們想象的生靈在游弋。技術的革命性更新,我們得以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并拍攝到一些十多年前無法拍攝到的動物行為,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如今海洋的變化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是藍色星球2?!?/p>
當望穿秋水的我在有生之年,狹路相逢這樣的畫面音樂和旁白,忍不住眼角濕潤。如果要說看完第一集后是什么感受,想不出比喻的我只能說整個人被震撼得像個傻子。
“在長達5年的拍攝過程中,攝制組共經(jīng)歷125次探險,訪問39個國家,足跡幾乎踏遍了世界各地的所有大陸和海洋。攝制組的水下拍攝時長達到6000多個小時,從我們熟悉的海岸到黑暗的海洋深處,各處美景盡數(shù)網(wǎng)羅其中?!薄獔?zhí)行制片人詹姆斯·霍尼伯內(James Honeyborne)
第一集,同一個海洋,講了八個故事。
在紅海,一群獨特的瓶鼻海豚會用身體摩擦一種特定的珊瑚,而這種珊瑚可能有某種抗炎的特性讓海豚感到舒服,一只小海豚跟著父母也學會了“珊瑚按摩”。同時也啟發(fā)我們在海洋中有能夠治療疾病的藥物。
接著,講的是一條豬齒魚的日常:翻開珊瑚堆,吹開細沙,四處尋找它心愛的食物——一種蛤蜊。然后它總是游回由一種堅硬珊瑚圍成的特定“廚房”,于是,蛤蜊被叼起,狠狠地被甩向珊瑚礁的特定位置,一次、兩次……直到被蛤蜊外殼破碎,它得以美滋滋品嘗美食。
這挑戰(zhàn)了人類對魚智商的想象。而為了拍它,據(jù)說攝制組花費了兩年時間,最后剪輯成三分鐘。
塞舌爾的海面平靜,而突然一條珍鲹躍出捕食烏燕鷗,接著,更多的烏燕鷗被捕食,謝天謝地,最后,一只小燕鷗在父母的催促下,順利逃開珍鲹的大嘴。
最開始魚吃鳥的故事只是來自一個漁夫的講述,在沒有任何照片證據(jù)的情況下,攝制組導演覺得這是30年職業(yè)生涯中值得冒的風險,于是攝制組四個人帶著800公斤的拍攝裝置,包括一臺防抖攝像機,來到塞舌爾的一個偏遠環(huán)礁,從船上進行拍攝。最終花了好幾周時間終于拍攝到這難道一見的鏡頭。
蝠鲼在墨西哥附近的科爾特斯海大量聚集、拍打翅膀,夜光藻在烏漆麻黑的水底下閃閃發(fā)光。這個場景簡直就像施了魔法一樣。當蝠鲼圍繞攝像機盤旋覓食時,在它們身后留下一串璀璨的光亮。
這一切,得益于超高清低光攝像機。攝影師是在幾乎全黑的環(huán)境下拍攝到這樣的畫面。
在新西蘭海域,數(shù)百只寬吻海豚緊緊簇擁著約150只偽虎鯨,它們之間的語言似乎是通的,彼此之間都能聽得懂。
它們協(xié)同作戰(zhàn),組成了強大的捕食大軍,科學家相信它們是老朋友了。
在日本海生活的雌性金黃突額隆頭魚達到一定年齡和身體大小時,會在很快的時間內變成雄性。
之前還跟那只雄性雙宿雙棲,一下子就變成跟前夫挑戰(zhàn),并戰(zhàn)勝前夫,且試圖將原本受這些雄性保護的雌魚“納入后宮”。
在挪威北部的峽灣,虎鯨將鯡魚群趕往海岸的淺水區(qū),然后它們用回旋踢的方式打暈鯡魚,這樣才順利吃到鯡魚。
當海面出現(xiàn)銀色亮光時,一大群饑餓的座頭鯨從深海趕來,張開血盆大口和虎鯨一起大快朵頤。座頭鯨游過的場景像夢中才有的景象。
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生活在北極的海象被北極熊驅趕到海里。而海中,成塊的海冰越來越少。
海象媽媽不得不抱著海象寶寶到處尋找可以落腳的海冰,到處碰壁。
面對最后找到棲身之地的海象,愛登堡的臺詞寫道:媽媽終于找到能夠棲身的地方,她得以跟她的寶寶待在一起享受母子間的愛意,但,沒人知道它們的未來將會怎樣。
是的,如今的海洋,兩極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珊瑚白化,垃圾遍布海洋。沒有人知道她的未來將會怎樣。
而為了拍下這些鏡頭,攝影師在狂風大浪中拍攝海豚,而BBC也祭出了黑科技。
“回望過去,我們在拍攝《藍色星球》時,需要乘坐直升機,用的是16毫米膠片?,F(xiàn)在,我們能在任何獲得許可的地方設置超高清無人機,拍攝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這類顛覆性的拍攝技術和此次騰訊視頻提供的當前最佳的播出技術,使我們能俯瞰各種海洋事件,同時增加了細節(jié)和洞察性事件。憑借革命性的新技術,我們得以進入新世界,并以十幾年前望塵莫及的新方法拍攝這些海洋動物的行為?!薄獔?zhí)行制片人詹姆斯·霍尼伯內(James Honeyborne)
超高清和高感光攝像機的運用,記錄下了許多前所未見的動物行為;當捕食魚類和海豚在海洋中發(fā)動高速攻擊時,攝制組用拖曳攝像機拍攝它們的行為;吸盤攝像機能為觀眾提供一種騎在大型海洋動物,像在鯨鯊和虎鯨身上的獨特視角;拍攝珊瑚礁時,為了給觀眾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攝制組研發(fā)出了一種專門的探測攝像頭,更深入珊瑚礁的各個角落和縫隙,探索隱匿其中的動物。
繼《地球脈動2》之后,漢斯·季默繼續(xù)為《藍色星球2》配樂,搖滾樂隊電臺司令(Radiohead)的演唱,讓整部影片更加震撼人心。
這一系列共七集,第二集是深海,讓我們一起期待,一起“Open your mouth wide”,吸這片(騰訊視頻將從今天開始,每周一更新一集)。
The health of our oceans is under threat.
我們海洋的健康受到威脅
They’re changing at a faster rate than ever before in human history.
這在人類歷史上的變化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
--David Attenborough
——大衛(wèi)·愛登堡
提前看了全片,最后一集的評論見:
個人非常喜歡看紀錄片,尤其是自然的和天文宇宙類的。我認為紀錄片是最完美的電影,而BBC的存在使得其他記錄片都黯然失色!
每每看BBC的紀錄片都會震撼無比,都會被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畫面而感動。BBC的紀錄片會給人帶來所有感官上的絕妙體驗!也會讓觀看者真正地體驗大自然,被自然宇宙的一切所驚嘆!我認為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拍攝出這樣美無瑕疵的紀錄片了吧。
8月13日:今天晚上看了藍色星球2的第四集big blue ,題材是遠洋,一如既往的震撼。 剛開始的boiling sea 真的驚到我了,簡直可以說是瘋狂;還有特別著名的葡萄牙戰(zhàn)艦水母也是在這一集;信天翁可以說是十分可愛了,滿屏的溫情氣息,令人感動。 結尾依舊是海洋環(huán)境的破壞——塑料的過度使用和排放,真的好難過。里面一句臺詞“他們生活的地方已經(jīng)十分遠離,但或許還不夠偏僻,因為人類的行為還是影響到了他們?!?整個心碎?? 地球如此美好,真的希望可以一些什么事情保護海洋。 最后,拍攝真的很困難,respect respect respect
8月14日:今天看了藍色星球二第五集green seas. 海藻就像蝗蟲一樣破壞海藻森林,多虧海獺來對付它們;章魚也太會耍把戲了,不僅堵住鯊魚的腮來逃生,還會把貝殼貼在自己身上來偽裝;最震撼的還是座頭鯨捕食了。 終于不是一個悲傷的結尾。
傻逼一:很垃圾的片子,畫面又差,主題又沒有,隨便換個人都能拍出來,毫無新意
傻逼二說:讓人熱淚盈眶
傻逼三說:這種外國片沒什么好看的,評分高的都是崇洋媚外
傻逼四說:高級動物世界,畫面好就打9.9,抱歉我就不贊同
傻逼五:哈哈哈,我就喜歡給滿分的奇奇怪怪電影差評!
傻逼六:這應該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史上最頂級的紀錄片了,太不可思議了,美到無以復加,除了驚嘆還是驚嘆(那你還打一星?)
傻逼七:拖拖拉拉那么久,剛看完bbc就承認造假了
傻逼八:一星不能再多了
傻逼九:不明白為什么已經(jīng)無敵的電視臺還要造假?
傻逼十:保護動物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打擾他們的生活,人類最大的錯誤不是破壞了環(huán)境,而是認為自己可以保護大自然。
總結:“崇洋媚外”、替中國不值、破壞生態(tài)、看心情。我非常佩服這種我是傻B我怕誰的勇氣。存在感爆表??
熱淚盈眶
哭了三回 前兩次是被美哭 最后一次是因為北極熊沒飯吃海象媽媽帶著寶寶沒地方休息 爆哭10m 真的不想當人了 想當海豚 每天快樂沖浪 跟偽虎鯨做朋友
我以后要多吃素,少吃動物。
歷經(jīng)幾萬年進化的海洋世界,攤上人類真的不知是禍還是福。看到海象媽媽為了給小寶寶爭取棲息地,不惜與其他海象為敵,超級感動。這是看完《地球脈動》后,又一部可以追的好紀錄片。每一幀都美到可以作屏保,拍這些的攝影師是我最羨慕的人。
不斷更新的拍攝技術,讓所見越發(fā)震撼人心,真實的海洋,遠超想象。拜科學所賜,很多原非我輩能見的事物今日得見,即便不談具體所見,光是顏色就足夠讓人愛瘋了。
這都怎么拍出來的??!神一樣的存在!
去掉一億最高分,去掉一億最低分,人類綜合得分,真的配不上這顆星球。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繁花大樹,風與塵埃,被辜負的地球的一生。
做為個潛水愛好者,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就著啤酒燒烤看這片實在是太享受了
讓人熱淚盈眶
為了讓海象寶寶們有個家,為了讓海洋生物身上不再纏滿塑料,我以后會盡量低碳出行,自帶水杯,布袋。這才是對這個紀錄片最大的愛和尊重。
海洋世界真的既神秘又美麗~藉由紀錄片來揭開神秘的面紗很感動!製作非常精良
史上最佳觀影體驗
看第一集就可以給滿分了。做BBC的攝影師確實能領略地球,但他們除了掌握一流的攝影技巧和熟知各種攝影裝備、并且具備獨特細微的洞察力外、還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無限的耐心、會游泳 沖浪 潛水等,最重要的是還得不怕死。
制作還是很精良,但是沒有第一次看脈動地球那么震撼了
技術更先進,史密斯導演現(xiàn)身,91歲愛登堡硬朗現(xiàn)身,大海浪慢鏡,水下海龍,古怪爬蟲,只呼驚艷已經(jīng)不夠了。
絕對是值得開會員用藍光畫質來欣賞的紀錄片。第一集看到豬齒魚用嘴銜著一顆小蛤蜊一次又一次撞擊珊瑚石為了吃到肉肉,真是驚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也覺得這些小精靈生存不易。確實是值得五星的紀錄片!
一集一個小時卻看了兩個小時,光顧著暫停截圖了。被大自然的美震撼!
我覺得有些劇光看第一集就可以打分了。
這個系列竟然出2了太激動啦!每次看到海洋都會想到天空,一樣的顏色,一樣的神秘,一樣的等待人類去摸索探尋。
喜歡看紀錄片的原因,大概因為可以跟隨它的腳步去那不曾去到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