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似乎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
剛開年,湯加火山就給了人類一個下馬威。
湯加火山噴發(fā)的震撼場面,讓很多人再次對大自然生起敬畏之心。
湯加火山爆發(fā)后還形成了席卷太平洋的海嘯,就連日本、美國、加拿大、秘魯和智利的沿海地區(qū)也因此出現(xiàn)了海嘯。
每一次自然災難都在說明一個事實:自稱地球主宰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
還記得2004年的印尼海嘯,曾造成29萬人死亡,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很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遇到毀滅性的災難,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災難題材的電影,來感受大自然的震撼與無常。
今天想聊的正是這樣一部經(jīng)典災難片,2012年上映的《海嘯奇跡》就改編自印尼海嘯中發(fā)生的真實故事。
這部電影真實還原了印尼海嘯發(fā)生時震撼恐怖的景象,而其中對親情的細膩刻畫更是令無數(shù)人落淚。
海嘯奇跡
影片由伊萬·麥克格雷格和娜奧米·沃茨擔當主演。
曾出演過《紅磨坊》、《星球大戰(zhàn)前傳》、《猜火車》等經(jīng)典電影的伊萬·麥克格雷格首先被影片的故事所打動,在完全不知道導演是誰,其他演員也還未確定時,就決定參演。
麥克格雷格表示,《海嘯奇跡》最吸引他的就是故事的“簡單”和“殘忍”。
曾憑借《21克》奪得威尼斯影后,出演過《金剛》、《穆赫蘭道》等經(jīng)典電影的娜奧米·沃茨也是被電影的故事所感動,決定出演影片。
這也是麥克格雷格和沃茨自2005年《生死停留》之后,兩位影帝影后時隔7年的再次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海嘯奇跡》是“蜘蛛俠”湯姆·赫蘭德的大銀幕首秀,他在本片中扮演大兒子盧卡斯。
當時年僅16歲的荷蘭弟憑借在本片中的出色表現(xiàn),獲得了第84屆美國國家評論協(xié)會獎最具突破男演員獎。
而《海嘯奇跡》的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其實是位拍恐怖片出身的導演,他的代表作是《靈異孤兒院》。
雖然兩種題材相去甚遠,但驚悚刻畫和緊張氣氛的營造卻又異曲同工。
在巴亞納眼中“它們都是關于承受傷痛和親人的死亡,以及關于家庭的電影”。
這部電影在特效方面更是可圈可點,逼真重現(xiàn)了海嘯來襲時的場面。
僅僅為了8分鐘海嘯席卷海岸的場景,6個特效團隊耗費一年,實景拍攝45天,投入1000萬美金才有了最終呈現(xiàn)的震撼效果。
幕后團隊每天要運送135噸的水到蓄水池中,再用機器手臂攪拌水池里的水,讓水保持渾濁和翻滾的狀態(tài),主演們就是在這樣真實的“海嘯”中上演“溺水求生”。
片中的建筑物其實都是微縮模型,后期再加上特效和背景。
《海嘯奇跡》最終呈現(xiàn)的效果極具真實感,絕非一般粗制濫造的五毛特效。
影片于2012年在西班牙上映的第一周,就打破多項紀錄成為西班牙歷史上最賣座的本土電影。
《海嘯奇跡》的原名是西班牙語“Lo imposible”,意為“不可能的”,正如它的英文翻譯“The Impossible”,國內(nèi)翻譯成“海嘯奇跡”基本已經(jīng)劇透了。
主角在災難中奇跡生還是災難片的常規(guī)套路,然而這部電影卻偏偏是“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
“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總給人一種感覺:這部電影已經(jīng)難以置信到必須申明是真人真事。
這部電影正是來自西班牙醫(yī)生María Belón與她的家人在印尼海嘯中的真實經(jīng)歷,他們經(jīng)歷了海嘯、分散和重逢。
在命懸一線和失去親人的絕望之后,一家人圓滿團圓,這的的確確是個奇跡。
María Belón與她的家人
2004年,瑪莉雅(娜奧米·沃茨 Naomi Watts 飾)和亨利(伊萬·麥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飾)帶著三個兒子來泰國過圣誕節(jié)。
圣誕節(jié)隔天,一家人在泳池旁享受假日時光。
瑪莉雅笑望著在泳池玩耍的丈夫和孩子,一邊悠閑地看書。
微風輕拂,陽光明媚,沒有任何災難即將來臨的征兆。
然而在一陣不尋常的涼風之后,怪獸般的滔天巨浪突然襲來。
大兒子盧卡斯看著撲面而來的大水,被嚇得呆立不動。
這一幕也成了全片的經(jīng)典畫面。
海嘯襲來的瞬間,沒有任何預警,度假村瞬間被沖毀。
被眼前景象震懾住的瑪莉雅,一時也反應不及,慘遭巨浪襲卷。
而亨利雖然立刻抓住兩個兒子準備逃亡, 卻為時已晚,轉(zhuǎn)眼就淹沒在巨浪中。一家人就這樣被沖散。
被巨浪擊昏的瑪莉雅,醒來后發(fā)現(xiàn)自己漂流在水中,僥幸抱住一棵樹才沒被水沖走,度假村已被大水摧毀,她的第一反應是家人可能皆已罹難。
悲痛欲絕的瑪莉雅不禁發(fā)出了絕望的吶喊。
就在萬念俱灰之時,瑪莉雅突然發(fā)現(xiàn)大兒子盧卡斯就漂浮在距離她僅有幾公尺遠的海面上。
這無疑給了她一劑強心針,她不顧一切奮力游向兒子。
母子倆在不斷襲來的海嘯中幾經(jīng)周折終于緊緊抱在一起。
此時的瑪莉雅已被水中雜物傷得鮮血淋漓、渾身是傷。
母子倆在海嘯隨時會再來的緊張中尋找安全避難處。
盧卡斯驚恐地看到母親身上皮開肉綻的傷口,不禁扭過頭不忍直視。
而母親為了不嚇到兒子,讓他走在前面。這部電影也正是在細節(jié)處體現(xiàn)真實和殘酷。
與此同時,他們聽到了一個孩子的呼救聲。
盧卡斯認為海浪隨時可能襲來,應該趕緊爬到樹上,不該冒險救人。
但瑪莉雅堅持要去救人,她說:如果那個孩子是西蒙或者托馬斯呢?你也希望有人會幫助他們吧?
瑪莉雅用無私和大愛向觀眾展現(xiàn)了身為一個母親如何教育孩子。
母子倆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救下了素不相識的小男孩丹尼爾。
而盧卡斯為了幫傷勢過重的母親爬上樹,咬牙用稚嫩的雙肩托起了母親的無力雙腳。
人性的無私和善良在這部電影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當盧卡斯將在路上撿到的可樂遞給母親,母親小酌一口之后就遞給了救下的孩子。
在大量失血以及脫水的狀況下,瑪莉雅依然不忘照顧素不相識的幼童,這一幕可能是最生動的關于愛的課程了。
電影中最動人的部分正是這種陌生人之間的守望相助:
無法行走的瑪莉雅被語言不通的當?shù)乩先藦哪酁┲芯然亍?/p>
當?shù)氐膵D女見她衣不遮體,傷勢太重,不僅喂她喝水,還找來干凈衣服為她換上。
年輕人則拆下房門充當擔架將她送去醫(yī)院,這一切都出于人性本能的善良,跨越語言和國籍。
在醫(yī)院,身為醫(yī)生的瑪莉雅全然信任語言不通的當?shù)蒯t(yī)生為她治療傷勢。
在病床上休息時,瑪莉雅仍不忘讓盧卡斯把僅有的一個橘子分給鄰床的陌生人。
而盧卡斯也為了幫陌生人找兒子,在醫(yī)院不辭辛勞地奔走詢問,終于促成這對父子團聚。
另一邊,爸爸亨利和兩個小兒子西蒙、托馬斯,因為在海嘯時緊緊抱住了樹也僥幸沒被大水沖走。
剛從昏迷中蘇醒的亨利第一個念頭就是去尋找妻子和大兒子盧卡斯。
父親在很多人心中是堅強、無所畏懼的象征。
但亨利不介意向兒子袒露自己的恐懼,他說:我最害怕的時刻是從水里出來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一個人,后來看到你們兩個緊緊抱在樹上,我就不再害怕了,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幾經(jīng)周折,走散的父子四人在醫(yī)院意外相遇。
這也是整部影片最催淚的一幕。
與丈夫重逢的瑪莉雅第一句話卻是交代身后事,在經(jīng)歷了種種苦難之后,極度虛弱的她喪失了生存的勇氣。
看著傷痕累累的妻子,亨利強忍眼淚鼓勵瑪莉雅堅強地活下去,一定會好的。
最終,在這場災難中幸存的瑪莉雅一家乘飛機前往新加坡接受救治,影片到此也劃上了句號。
《海嘯奇跡》與同類型災難片最大的區(qū)別,大概就是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貫穿了整部電影。
人性的微光如星辰般閃耀在殘酷暗淡的災難場景中。
然而,這畢竟是一部災難片,更何況導演還是拍恐怖片出身。
片中不乏大量堪稱血腥的殘酷畫面:海嘯發(fā)生時被大水吞噬的人們、瑪莉雅鮮血淋漓、皮開肉綻的身體,卡車上、路邊堆放著的尸體……
既沒有夸張也沒有刻意回避,只是誠實地將人類的脆弱呈現(xiàn)出來。
正如主演麥克格雷格說的那樣,誠實而殘忍是《海嘯奇跡》給人的觀感。
也正是這樣殘酷真實的氣氛中,瑪莉雅一家的遭遇才顯得格外像個奇跡。
這一家人在大災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對方,他們從未放棄彼此。
《海嘯奇跡》讓觀眾深切地體會到,災難來臨時最可怕的不是“自己永遠不會醒過來”,而是“醒來后,發(fā)現(xiàn)只剩自己一個人”。
我們所愛的人,才是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希望。
無論遭遇怎樣的困境,只要懷抱無私的愛與堅定的信念守望相助,奇跡就會發(fā)生。
*本文作者:RAMA
荷蘭弟在這片的演技簡直就是童星里的佼佼者
這片看得我全程緊張和驚悚,豆瓣竟然沒有驚悚標簽
母親吐出那條帶血的長東西簡直用了恐怖片的拍攝手法
而且由于這片受傷拍得很逼真,加上醫(yī)院里到處都是血淋淋的,這片真該加個驚悚標簽
海嘯戲份不多的,因為主題是海嘯之后的求生與醫(yī)療等
母親手術時回想起在水底一步步受傷的那一段,太嚇人了
原來這種逼真的災難比鬼出來嚇一跳還恐怖
可能是文化差異,好萊塢電影一般很難看哭吧,但沒想到老美這次拍得如此催淚,而且不是為了催淚而催淚,為了煽情而煽情,完全就是,不由自主的那種,根本沒有刻意安排,但你可能看著看著就哭了,而且這片確實值得奪走你的淚水
后半部分偏文藝,所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嘯襲擊和母子倆在災難地帶的求生
本以為到了醫(yī)院能松口氣了,結(jié)果反而更加緊張,因為母親給人的感覺就是隨時會掛,這就是這片優(yōu)秀的地方
不過母子在泰國醫(yī)院那段我看得有點累,恩,語言不通就像看生肉一樣,這種累
盧卡斯在絕望下的一聲喊叫終于讓一家人團聚了
看著一家人在醫(yī)院那,你錯過我,我錯過你,看得我,那叫一個急啊
這片好像沒啥不滿的,硬要扯不滿的地方,應該是母親有點圣母吧,都自身難保了還要去幫助這幫助那,還讓孩子去幫大家,結(jié)果導致孩子回來時母親沒了,這對孩子來說真的很絕望很難受很氣啊,這是善有惡報啊,這種時候真的更應該陪在身邊而不是吃飽了撐著去幫助別人啊,畢竟,生命與時間真的已經(jīng)很少了啊
但也正是母親的善,讓老天開眼了,在瀕臨死亡的時候發(fā)生奇跡,硬是活下來了
另外這片告訴我們
醫(yī)保一定要買的,尤其是美國這種大醫(yī)保,保險公司直接專機接送來救你,旁人都羨慕死了
這片有這么多血腥的鏡頭,女主角也露點了好幾次,居然不是R級是PG-13級
最深切的痛其實是無聲的,可是我多么羨慕他們能擁抱著大哭。
善
哭了,但絕不僅僅是因為煽情,而是感動。成人彼此間的相信、互助、關愛,母親對兒子無時無刻的人性化教育與引導,父子間、兄弟間的親密維系,這些恰恰都是我們從小家庭和教育的缺失,關于愛的教育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觀后三個感悟:去學游泳,這是生存技能,學習意外保險知識和急救護理常識。以備后患
二半夜看這個,就差嚎啕大哭了我,淚點、萌點巨多,伊萬那個電話,哭的我心都碎成片兒了,小不點三兄弟的重聚,也是大淚奔點。這電影讓我記住了“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和塞吉奧·G·桑切茲”這個西班牙導演、編劇組合,他們之前的作品,是恐怖片《孤堡驚情》。什么都能來,霸氣。
海嘯只有10分鐘,剩下都是奇跡。導演很用心,特效很真實。
果然年度催淚片,姐從daniel摸maria頭那一段開始一路哭到底我也不容易??!Ewan抱著電話哭那段我都幾乎要跟著一起嚎了。兩位主角和Tom功不可沒,那種解手可及的居家感,普通人面對災難厄運的態(tài)度表情。只要略略夸張那么一咪咪就從催淚變煽情了。PS:Tom Holland我看好你喲。千萬別長歪!
如果汶川地震題材能拍一部類似水準的國產(chǎn)電影,中國電影才真正有了希望。
海外版《我的兄弟姐妹》+《唐山大地震》,年度催淚大作啊。沃茨的水下戲拍的太過逼真,水漫過程看的我全身繃緊。伊萬那場電話哭戲絕贊!
片中的海嘯災難特效遠比預期要精彩的多,災難的震撼效果也讓這家人相互慰藉求生的精神力量更加感染人心,一切都在為劇情服務,這是今年最強悍的一枚催淚彈。娜奧米·沃茨和小演員湯姆·霍蘭德的表演時刻都在折磨著觀眾的淚腺,讓人再次見識到災難面前人類的脆弱,人性的善良和親情的偉大?!铩铩铩?/p>
太痛了,慘不忍睹。旁邊那個十分鐘就扛不住了,我被Naomi虐慘了,有些鏡頭慘絕人寰,導演太無良了什么血肉模糊的鏡頭都給。故事線太薄,表演卻是非常感人,Naomi那個慘烈Ewan那個哭啊,小男主會紅,但不打算推薦,因為太痛苦了。
雖然煽情且主旋律電影,但看完真的感動,是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希望天災中真的能有奇跡降臨!影片中細節(jié)也很打動人心,演員表演自然有度,小演員也表現(xiàn)很好,而且長得都好萌!
三戳淚點,伊萬打給家人的電話(神哭戲好嗎 ;三兄弟重逢(跑的太撕心裂肺了;we are on the beach(導演很細心! 并且恭喜Naomi提名奧斯卡女主~
平淡
小蜘蛛就感覺應該是這種很好的人家養(yǎng)出來的!
有幾處很感動人的催淚情節(jié),始終敵不過這種親情相關的催淚彈。導演果然拍驚悚片有一手,幾處遇難場面在視覺上很揪心,也明確了人在身體上真是脆弱的一塌糊涂。同時對應精神的強大。守望相助,人終究是要向善的。情節(jié)多少有點設計感,真是幸運的一家人。
以為是后天型的災難片,其實海嘯鏡頭一筆帶過,主打災后成長互助血淚親情,整部片看得十分揪心,那種絕望堅強與內(nèi)心本善,幾乎能感同身受,大兒子演技太好,三兄弟團聚一刻胖雞嚎啕大哭,女性在逆境中往往意志堅強,而長兄如父,再小的男人也是男人。沃茨水下的鏡頭真實駭人,生還本身就是一種奇跡。
災難來臨時的場景&氣氛處理堪比恐怖片,娜奧米和那個小正太霍蘭德的表演很棒,結(jié)尾處的重逢拍得俗套了,伊萬除了那場哭戲之外都在打醬油。
災難,兩個字,一橫一豎。糯米是橫著演的,伊萬是豎著演的。片子整體很有馮小剛的范兒!
看完后跟某個頭都哭痛的人說這片簡直就是五集GA合到一塊來虐人,前面的少量質(zhì)高的災難場景非常揪心,后面的親情戲綿延悠長,哭點重重【打電話那段哭瞎了(┳_┳)... 】。Naomi Watts扮相這么慘還露點,頒獎季應該給個提名……
哭死我了!缺點和硬傷不少同時優(yōu)點也非常搶眼。缺點在于不可避免的過于戲劇性以及稍嫌過多的煽情;優(yōu)點則是劇本為故事主題找到了一個很棒的注腳,視角從一家人的分離重逢放大到整個災難中的悲歡離合,最終成功抵達人性中最動人的角落。很喜歡最后飛機起飛前的那一段,娜奧米表演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