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王朝2的第一集美洲獅部分,深深感嘆“為母則剛”四個字不僅僅是在人類世界,在非人類動物世界也顯得閃閃發(fā)光。
為兒女奮不顧身成為一種信仰,保護兒女不惜犧牲生命,為求他們生存,她舍棄所有的自我。
當母愛成為一種選擇時,這種感情又或是天性更是撼動人心。
有時候我雖然知道大自然掌控所有的法則,例如人的天性是自私,母體的天性是無私,當兩種法則同時作用時,克服自私的個體,有可能不斷的把這個基因延續(xù),甚至更強。
但當然也有的自私的母親,所以我更認為,母愛是母親樸實而偉大的誓言。
昨天,終于回到廣東,今天復診拍片,出醫(yī)生門時,她還說“等檢查結果出來,就可開證明上班?!? 等片子出來,看到“病灶稍增強”幾字,醫(yī)生就只能,再開一個月的藥,到那會再拍片看看如何。 她說“十二月藥停那會,你該來復查的?!蔽艺f“平安夜前,外公在醫(yī)院忽然走了,就趕回去,后面不久外婆也走了,馬上就春節(jié),所以現(xiàn)在才得過來”。 如果那會不回去,肯定后半生都遺憾。雖然,以前怨怪兩老生那么多,老來卻一個兒子跟不了,害老媽兩腳輪流斷也依然照顧。但在此刻,依然是把“送他們最后一程”,看為比自己健康更重要,即便為此吃了大半年的藥。 這就是,見底的品性。沒有什么,在生死面前,更能展現(xiàn)一個人的心底。感覺,沒多少人,能像我這樣做到。接下來,這命就由老天定了。 感覺自己身上這些品性,和人類社會之外的地球萬物挺像的。所以確切的說,是拾回了,物種從獨居到群居后,丟失的一些東西。 它們,在最近看的紀錄片《王朝2》上,都能清晰感受到。比較喜歡,那美洲獅、非洲獵豹,那是我們都清楚,獨自面對無垠草原、荒漠、雪原時,是怎樣一種心境。 無所依靠,只有自己,饑餓也好、傷殘也好、酷暑也好、嚴寒也好,都要獨自面對。 它們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了,就不會感到孤單——以人為師,不如以天地萬物為師。
好的作品“口碑”就是最好的廣告。
BBC出品的《王朝2》這部紀錄片真的非常非常值得一看,
攝制組多年的跟蹤拍攝,真實地反映了“美洲獅”“非洲象”“獵豹”等動物的“王朝”。
為了種族的延續(xù),為了兒女的生存,權利爭斗在所難免;
每一幀畫面都震撼,隨便點開一個,就可以做屏保那種;
奔跑,覓食、廝殺... ...真是的戰(zhàn)爭每分每秒都在上演;
溫情同樣滿格,繁衍生息刻在它們的DNA中的。
目前B站可以看,而且限免,
真的是孩子了解自然,了解生命,了解生存的好素材,也是會讓大人們深思的好作品。
在看科幻書《三體》時,有感文中對電腦硬件和軟件,以“琴和琴譜”比喻,于是也寫了一段點評,得到很多書友的點贊: “這樣類比,蕩漾開去,那么每個孩子,來到世上,亦如琴和琴譜。也就有了,貧窮與富貴、不達標與達標之下的父母親朋要求或遞來的琴譜。這琴譜,彈得標準了,就能富足安逸,但卻不一定是快樂。如工業(yè)產品,千篇一律,沒有棱角,只有合規(guī)。所以,快樂的琴譜,終究只能跳出舒適圈,自己去定義去抒寫,才能讓人感覺到,這才是自己的人生。” 到看了,紀錄片《王朝2》,深感美洲獅母性的豁達與通透。美洲獅,都是雌獅獨自撫育小獅,到一年半后長成和自己一樣大。 這過程,有遇到危險,別的雄獅要襲擊小獅子們時的沖散,母獅后面會四處尋覓低鳴,找回小獅,一個都不能少。這讓人,看到牽掛、擔心,及執(zhí)著。 好不容易,把四個小獅子帶成自己一樣大,這過程為了越來越大的口糧,皮開肉綻過——卻于一夜,默默離開。很是讓人,震撼。 毫不考慮,自己有跑不動的一天。心如明鏡,小獅子們已能獨立捕獵,該走就走。 崇山峻嶺,萬水千山,從此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后面會怎樣。傷也好,殘也好,饑一頓餓一頓,都是自然的磨礪,那是母獅曾經(jīng)也是小獅子,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這份無言的琴譜,讓人看得欽佩,只有這樣看似無情的深情,才能撐起它們世世代代于南美洲萬獸之王的地位,才能長存于氣候惡劣的南美洲。
好偉大,我在想是什么讓母獅媽媽義無反顧的照顧小獅子。
一次次失敗的捕獵比自己體型大上兩倍有余的陰陽怪氣駝,原駝腿長脖子長跑的還快還很會踹,美洲獅要捕獵原駝每次都要承擔受大傷的風險,而且十之八九都是要受傷失敗的。
公獅子要和母獅交配就得先殺死小獅子,而母獅為了保護崽子可以跟公獅子拼命,廝殺的滿嘴血也要保住崽子,結束戰(zhàn)斗又開始漫山遍野的找失散的崽子
崽子大一點食物不夠了,她就不能再一次次的去挑戰(zhàn)成年原駝承擔失敗的風險,只能用速度取勝捕獵幼年原駝,這些原駝住的又遠也不敢把捕獵的食物放著再去帶崽子來吃,怕被別的獵食者偷了,只得一天三次的捕獵再拖著食物帶回去喂
可以安全的養(yǎng)孩子的地方不多,難以抵擋多變的天氣變化的湖畔已經(jīng)是很難得的幼崽養(yǎng)育基地,別的母獅子也會來搶地盤,md一搶地盤又是頭破血流的一仗
一開始的時候我在想是不是為了讓崽子們長大,然后就可以幫她一起捕獵了,結果她養(yǎng)到他們學會獨立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他們。
幾個月后,她再次回到了養(yǎng)育崽子的湖畔,帶著新的四只小崽子……
貓科動物的發(fā)情期是痛苦的,連交配也是痛苦的,然后像這樣周而復始的帶大一批批小崽子的過程也是充滿艱辛的,崽子大了分開了,就成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新的威脅,動物為什么會去繁衍后代哺育后代呢,好像更像是一種本能。
我覺得好神奇,又覺得其實神奇的是人類,可能所有動物都是這樣的,只有人類去質疑這其中的利益性。所以才會看到 母愛、母性、偉大什么的,我不想給這種本能取這樣的名頭,我覺得好像該稱之為別的什么,但又沒有詞語來形容
人類的世界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權謀算計。
從古至今,善于運籌帷幄的人在歷史的長河中開創(chuàng)了一個個王朝。
其實動物世界也是如此,每一個充滿智慧的物種,都可能正在經(jīng)歷著爾虞我詐的家族斗爭。
它們用自己的方式,在地球上的某個角落建立起自己的王朝。
一部史無前例的巨制紀錄片就以此為題,為我們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王朝 第二季
此片由BBC斥巨資制作,大家熟悉的大衛(wèi)·愛登堡擔任旁白。
第一季豆瓣9.5分,剛出的第二季依舊保持了9.5的高分。
在此之前,聚焦動物世界的紀錄片已經(jīng)數(shù)不勝數(shù)。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稱得上“史無前例”,就在于它改變了原有的拍攝方式。
主創(chuàng)團隊摒棄了傳統(tǒng)的“上帝視角”,沒有用科普的方式來介紹動物們的生活習性、生老病死等科學知識。
他們真正地花時間與動物相處,并深入理解它們的家族故事。
母女不和,姐妹反目,家族斗爭……一出出生動的莎士比亞戲劇在鏡頭前上演。
正因如此,有人把這部紀錄片稱為動物版《權力的游戲》。
在第一季中,為我們介紹了黑猩猩、帝企鵝、雜色狼、肯尼亞獅子和印度老虎的權力斗爭。
第二季精彩依舊,聚焦于四種動物的王朝建立。
第一集里,為我們講述的是美洲獅的家族斗爭。
美洲獅是一種孤獨的動物,喜歡獨居,因此又被稱作“山的幽靈”。
在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就生活著一只名叫魯普的雌性美洲獅。
她剛生了一窩孩子,一共四只,這是她生育孩子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要在這篇土地上撫育四個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王朝,是魯普一生的挑戰(zhàn)。
魯普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
每天早上一起來,她就要陪伴孩子們玩耍,這是讓他們學習狩獵的最佳方式。
對于美洲獅來說,要養(yǎng)育四個孩子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隨著冬天的到來,挑戰(zhàn)會再次升級。
其中最嚴峻的一個考驗,就是他們的食物問題。
在這里生活著一種美洲駝,是美洲獅的重要獵物之一。
但是一只成年美洲駝的體型,足足有魯普的三倍大。
每一次捕獵行動,對于魯普來說都有致命的風險,因為美洲駝的一個踢腿就可能讓她喪命。
每十次捕獵,魯普才能成功一次。但是為了自己和孩子們,她別無選擇。
除了覓食的考驗之外,魯普還面臨著另一個關乎存亡的考驗,那就是來自同類的領地威脅。
一只名叫布林卡的雌性美洲獅,很快進入了魯普的視野。
布林卡的母親曾經(jīng)是這片區(qū)域的首領,現(xiàn)在她想再次占領這片區(qū)域,作為自己的育兒場所。
兩只雌獅劍拔弩張,戰(zhàn)斗一觸即發(fā)。
她們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魯普在戰(zhàn)爭中失利,不得不帶領孩子離開。
屋漏偏逢連夜雨,魯普一家已經(jīng)接近一周沒有進食了。
她的孩子們才10個月大,全家的食物都要靠魯普來獲得。
在戰(zhàn)爭中負傷的魯普,只能拖著疲憊的身軀,再次嘗試捕獲美洲駝。
泥濘的土地為捕獵帶來了困難,好在經(jīng)過一次次的失敗之后,魯普終于獲得了自己的獵物。
孩子們享受著母親的戰(zhàn)利品,他們的身體也在一天天成長。
冬去春來,這些幼崽已經(jīng)15個月大了。
魯普的兒子尼內歐,已經(jīng)成長為一只強壯的年輕雄獅,能夠得到他想要的獵物。
他的姐妹們也從母親那里學到了養(yǎng)家糊口的本領,能夠在這篇土地上獨立生活。
現(xiàn)在,為了讓幼崽完成他們的獨立之旅,魯普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做:離開她的家人。
作為獨居生活的動物,孤獨或許是一只美洲獅的宿命。
魯普趁孩子們不注意時,獨自離開了他們的身邊。
她將在這片土地上開啟新的生活,而她的孩子們也會各自獨立,在無止境的權力斗爭中,建立起一個自己的王朝。
和獨居的美洲獅不同,第四集就將鏡頭聚焦于群居的鬣狗社會。
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鬣狗都是一種不受喜愛的動物。
他們的外表丑陋,在動畫作品中也經(jīng)常以反派的形象出現(xiàn)。
但是拋開這些偏見,鬣狗的氏族社會卻十分值得關注。
在鬣狗社會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
女性占主導地位,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等級。
最強大的是一個鬣狗族群的女王,它可以擁有最多的食物,以及這個族群里的所有特權。
在贊比亞的柳瓦平原,就生活著一支南方鬣狗氏族。
他們的女王死了,整個氏族面臨著新的權力之爭。
按照慣例,鬣狗社會的王冠通常由母親傳給女兒,女王兩歲的女兒希婭應該排在下一位。
但希婭公主太年輕,無法掌權。
因此,這個氏族的王位已經(jīng)被另一個競爭者奪走,那就是新任女王蘇瑪。
蘇瑪之所以能夠掌權,盟友的支持至關重要。
她獲得了足夠的支持,從而登上了女王的寶座。
但此時此刻的柳瓦平原,卻陷入了一場嚴重的干旱之中,這為鬣狗王朝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考驗。
好在,蘇瑪擁有一個重要的盟友,那就是獵人身份的莎拉。
莎拉體型巨大、速度快、力量大,并且很有耐心。
隨著夜幕降臨,蘇瑪回到窩里照顧自己的幼崽,莎拉則帶領其他鬣狗開始了一個狩獵派對。
這里的角馬是鬣狗的主要獵物,莎拉擅長找到角馬群的弱點,并沖向他們。
先制造出混亂和恐慌,隨后擊破角馬群的防守,一頓美餐被莎拉輕松拿下。
隨著黎明來臨,莎拉帶著自己的幼崽出來享用這頓美食。
就連莎拉也要等女王一家享用完才能進食,這是鬣狗群族里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
與此同時,希婭公主也在一天天長大,她一直在忙碌著尋找自己的支持者。
她瞄準了一個重要的人選——蘇瑪?shù)闹覍嵵С终?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西塔萊。
西塔萊剛生下了一窩雙胞胎,這對于她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但對于雌性鬣狗而言,她們會傷害甚至殺死異己的幼崽。
于是,希婭公主趁女王不在時,開始騷擾西塔萊和她的雙胞胎。
通過這種侵略的方式,希婭正在向所有鬣狗示威,并表明自己的成長地位。
通過類似的這種行動,希婭正在向氏族發(fā)送信號——她對王位有需求。
隨著鬣狗被希婭逐一擊破,她在氏族中的聲望漸漸超越了蘇瑪。
幾個月后,這個南方鬣狗氏族的權力斗爭發(fā)生變化。
希婭的盟友越來越多,而蘇瑪卻沒有足夠強大的聯(lián)盟支持。
蘇瑪屈服了,她不再是女王。
希婭也終于在母親去世兩年之后,重新執(zhí)掌這個鬣狗氏族的王位。
不過,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束。
蘇瑪雖然失去了王冠和隨之而來的一切優(yōu)越權,但她還有一線希望——她的幼崽。
她開始全身心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總有一天,她的王朝可能會再次崛起……
除了上述兩集外,《王朝》第二季還講述了大象和獵豹的權力斗爭和家族故事。
雖然拍攝的對象不同,但每一集都堪稱集畫面之美、音樂之妙、情節(jié)之奇于一體。
它不僅像傳統(tǒng)自然紀錄片那樣追求宏大場景的捕捉,更重要的是在一個大的故事情節(jié)中,精準捕捉并呈現(xiàn)一個個小小的突發(fā)事件。
而這些小的事件,往往是對觀眾情感沖擊最大的瞬間。
正因如此,可以說在主創(chuàng)團隊的手下,把《王朝》拍出了堪比劇集的史詩級質感。
不過,為了達到片中這些理想的拍攝效果,主創(chuàng)團隊的付出也難以想象。
比如在拍攝“黑猩猩王朝”這一集時,需要每天早上4點起床出外景,然后一整天都和動物們在一起,直到天黑,然后再走回去。
天氣好的時候,每天要行走8公里。如果天氣不好的話,可能需要走24公里。
在40度的烈日之下,攝制組的3個人每天要扛大約80公斤重的裝備。
整個團隊的步行距離,更是超過了2400公里……
也正是因為這些艱苦卓絕的努力,才有了這部史無前例的紀錄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集的最后還有獨家花絮。
為我們介紹攝制組的幕后拍攝故事,以及這些動物殘酷的生存狀況。
對外有自然環(huán)境的考驗、其它物種帶來的威脅,對內有永不止歇的族群權力爭奪、家族背叛……
這些動物的處境都十分艱難,但是他們?yōu)榱松婧妥迦旱奈磥恚冀K在頑強地與強敵對抗。
他們表現(xiàn)出了高貴的品質,也讓我們看到了殘酷之下的生存美學。
如果你是自然紀錄片愛好者,相信這部新片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你熱衷于權謀斗爭的故事,那么這個動物版《權力的游戲》定讓你眼前一亮。
《王朝2》第三集,終于來了點刺激的,我的意思是輪到咱們頂級獵手――獵豹出場了,獵豹跑起來真是英姿颯爽,好羨慕。片子里獵豹一直在捕殺角馬,成功脫險的角馬群就站在不遠處圍觀獵豹分食同類,小獵豹還喜歡追鳥啊野貓啊之類的小動物,它們的媽媽卡麗和我把這項活動稱為:認識菜單,畢竟有些動物,追起來很好玩,但不裹腹。小獵豹們就拿侏羚來練手,這樣極擅奔跑的動物,決勝的關鍵在于誰先起跑,如果侏羚起跑夠迅速,哪怕是獵豹也追不上,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食草動物也可以有不輸肉食動物的矯健敏捷。 竟然有朋友把熊也歸結到頂級獵食者的行列,謝謝了,我們就是摸魚能手而已,而且喜歡問人類和狼狗要飯,不給就去搶。[旺柴][旺柴] 沒想到,就算是年齡最長,經(jīng)驗最豐富的雌性獵豹,在育兒方面,成功率也不高,獵豹卡麗8歲之前,總共生育了14個幼崽,最后只有2個活到成年,8歲總共養(yǎng)育了三個孩子,這三個孩子目前得以獨立生活,大女兒不但離開了保護區(qū)活動,還出了邊境線。 之后9歲又生了倆,有一個幼崽死于長時間行進的體力不支。這個孩子去世的時候,卡麗和她的另一個孩子還一起陪了尸體兩天才離開,就算親情如此短暫,動物們也能有這樣的感情,我原本以為動物里這樣的感情很少見。 而在整個平原上,也就十來只獵豹而已,這倒是非常直觀讓我感受到,瀕危物種如何瀕危。 難怪大家都喜歡跑到非洲看動物,自然景觀確實很好看。 下一期是不是斑鬣狗要出場了,對于敢搶獵豹食物的惡霸瘋狗(褒義詞)我很期待。
王朝1曾帶給我太多感動,感謝王朝2如期而至,依然是熟悉的感動~ 巴塔哥尼亞地區(qū),這群像大貓一樣的美洲獅是這里最優(yōu)雅的捕獵者,真的是軟萌到你隔著屏幕想去rua一把的那種~非洲象,前段時間剛剛看過亞洲象,在這里看到了非洲象非常驚喜,象群照顧兩只小象的成長,太溫情啦~獵豹,哇,我太喜歡獵豹了,這種大型貓科動物,真的太可愛啦!班鬣狗,當它們成為故事的主角,會發(fā)現(xiàn)我們一直以來對他們的偏見也不過是為了生存~獼猴的世界,交換幼崽增進感情真的笑死我,怎么這么聰明??! 但是它們如今面臨困境,美洲獅鋌而走險去人類的牧場面臨被獵殺的風險,非洲象去人類的農田人象沖突中人象都很危險,獵豹與班鬣狗面臨踩到人類陷阱的危險,而獼猴可能被偷獵者賣往動物園…… 人與自然,人與自然,人與自然……
可能是因為世道艱難,第二季內容比第一季要不虐很多。這一定程度上也和選擇關注的動物有關:這次的主角有一半是獨居動物,而社會性動物往往要比獨居動物更暴力、對同類更心狠手辣;而這次主角所生活的地區(qū)保護工作更為到位,人獸沖突也沒有第一季的那么尖銳。王朝這樣的紀錄片拍攝難度是很大的,不僅考驗攝制組的水準,更需要當?shù)乜茖W家對于動物長時間的研究作為基礎。希望還能看到第三集,能看到更多北半球與人類共舞的動物(比如豺、狼、豹和熊)怎樣在困境中求生,而如果能把鏡頭帶到水下講述鯨類魚類和頭足類的個體故事就更完美了。
這一季的媽媽每個都不容易啊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BBC出品,必屬精品!
第一集就看哭了 媽媽太不容易了
自然的表象是溫柔美麗的,內里卻殘忍暴虐。
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競爭遠比人類世界殘酷得多,它們拼盡全力只是為了讓自己和后代能活著,條件更好的人類理所應當保護和幫助它們,畢竟是人類讓它們的生存變得如此艱難。
拼命捕獵 拉扯小崽崽 為了保護崽崽 去打架去拼命 尋找失散的崽十個小時 她會在死去的崽崽的身體旁徘徊兩天才繼續(xù)前進… 在覺得時機成熟的時候她會沉默著離開 甚至崽崽們還沒有吃完飯、沒有睡醒 無論如何呼喚 她都再沒有出現(xiàn) puma和cheetah都好酷好酷啊……希望人類能把大自然還給動物……
故事講得挺好,第四集鬣狗女王。
節(jié)奏慢,不過挺好??倸w有地方吸引你。第2季更感人,大象也很難挺過大自然。
美洲獅(貓)不可能這么可愛~物競天擇,珍惜當下。
中文旁白的迷弟迷妹可以入,其他稀松平常。
畫面還行,但剪輯越來越弱了,基本就剩下賣萌了,這個系列本來就不是bbc紀錄片里制作最強的那一檔,而第二季顯然還不如第一季。
吹爆!終于有我的大獵豹了!第二季選的動物就很屌!就會很有“故事”!動物們沒有“雜質”的本能大概是人類覺得最最珍貴的“感情”了,也是復雜的人心最最渴望卻不得的吧……這說起來真的很可悲。以及,希望愛登堡爺爺永遠健康,世界那么大,帶我們多去看看吧!ps,獵豹揍鼴鼠,然后被鼴鼠反咬一口,誒這不就是個貓貓嗎!
視聽方面依然頂級,故事性遜于第一季
愛登堡都96歲了還活躍在地球自然的探索和保護領域里,Respect!希望老爺子健康長壽,畢竟他的旁白實在太對味了!
看完發(fā)現(xiàn)所有雄性除了干壞事一無是處
我相信當聽到主持人開場講的第一個單詞,當年學過新概念英語的同學都繃不住了。
本季王朝又名“英雄母親的一天”
絕美但殘忍的母職懲罰。
每次看到大貓捕獵不成功,我都好難過,恨不得把家里冰箱里的肉扔進電視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