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1歲的失控者的故事,她只有一個娃娃屋就到達寄養(yǎng)家庭。現在所有的孩子都處于危險之中。
貼給恐怖片的標簽之一是廉價和套路??催^一些報道,說是恐怖片一般都不會賠錢,而最大的原因是制作成本低廉?;诖?,我猜大部分的恐怖片主創(chuàng)們懶得花時間去研究劇情的合理性、角色的飽滿程度和拍攝手法的電影美學。作為一名歐美恐怖片愛好者,我對它們的模式比較熟悉。通常就是帥哥和美女去野外探險,總會遭遇各種意外:汽車總是會發(fā)生故障,手機關鍵時刻總會沒信號或是沒電,可能會遇到面目可憎的人,總會死幾個醬油男女,男女主總會在前期被壞蛋各種虐,結尾的時候一般會頂著主角光環(huán)干掉反派,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大部分和我一樣有著百部左右觀影量讀者估計要會心一笑表示認可了。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對這些所謂的套路深惡痛絕,恰恰相反,我認為它們對于恐怖片來說不可或缺。能夠長久存在的事物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過老是千篇一律的劇情也會讓人厭倦,于是我期待著在套路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而這部電影《噩夢娃娃屋》做到了。
這部電影的出眾之處在于講故事的手法很新穎。題材上很老套,就是變態(tài)虐待美女的故事。但是導演切入了兩種視角,一個是受害者身體上實實在在受到的虐待,另一個則是基于絕望而臆想的世界。兩個視角的切換沒有怎么炫技,一般的觀眾很快能理解這種切換,分得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真實。這種虛實的結合沒必要故作高深,以至于讓觀眾理解起來很困難。比如最近的《燃燒》,我看完完全沒有再看大神的千字影評中所體會到的復雜表達。所以我很喜歡這種樸素的虛實結合,很感謝導演的體貼周到。
按照我的理解,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少女貝絲和姐姐、媽媽搬家到一個很古老的大房子。這所古宅里有許多布娃娃,很嚇人的布娃娃。媽媽對于乖巧的貝絲非常疼愛,招致了姐姐的不滿,而貝絲也心有愧疚。晚上,兩個變態(tài)襲擊了這一家三口,媽媽被殺,倆女孩被囚禁。被毆打,被虐待。在這地獄般處境下,姐姐和妹妹只得彼此依靠。妹妹目睹媽媽被殘忍殺死,姐姐被虐待,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精神恍惚中,幻想出媽媽殺死壞人,自己長大后成為著名小說作家的情景。但夢境最終要醒。受盡折磨的姐姐喚醒了貝絲,告訴她遇到壞人的折磨不要動,更不要哭泣,否則會更慘。貝絲在壞人面前抓住機會,最終和姐姐逃出了恐怖的娃娃屋。但是壞蛋們追了上來,劫走了正要被警察救走的倆姐妹。一想到又要墜入煉獄,貝絲又進入幻想的世界,在那里她得到了媽媽的鼓勵,終于獲得了勇氣。在遭受變態(tài)施虐的過程中,奮力抗爭。隨著變態(tài)被及時趕到的警察擊斃,倆人終于獲救。貝絲在救護車上仿佛看到母親在老宅的窗戶旁向她慈愛地招手,只是她知道她再也見不到那么愛她的媽媽了!
好的恐怖片必須要能讓觀眾有情感共鳴。姐姐與貝絲的姐妹情,母親的護犢深情都讓人很有感觸。尤其是貝絲和媽媽在幻想世界的互動,再聯系到悲慘是現實世界,讓人不禁唏噓。同時,許多劇情中的不合理之處也暗示了此時貝絲身處幻想的世界而不是現實世界。盡管最后的結局仍然是女主光環(huán)的使然,但對于追求正義和光明的人來說,沒有必要對此求全責備。
存在劇透,專門為了討論結局而立貼
看了其他影評,尤其是熱度最高的那個,發(fā)現下面有不少討論最終被營救的結局到底是幻想還是現實。畢竟是剛看完電影就來翻評論,情節(jié)還是沒忘了,個人感覺是現實。但見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主要是以打印機和窗戶沒破來佐證的。
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立馬又回去看了幾個重點鏡頭。
首先,看下最后結局,即女主母親的幻象在窗邊指著打印機的鏡頭
以及地上的打字機
然后我們再回到女主扔打字機來聲東擊西的鏡頭
女裝大佬中計后,扒窗口聞聲尋人
這里就開始我們的討論了,首先要確認一個前提條件,即按照一般思維,假如我是女裝大佬(不可能的),有人砸窗逃跑,我肯定要在被砸破的窗跟前看對方往哪跑。上圖也印證了女裝大佬探頭的窗戶就是打字機飛出去的窗戶。
然后我們再細看探頭的那個畫面,窗戶是靠墻角的位置,墻面光禿禿的,窗前有顆光桿的灌木,窗外右下角有個瓦片房頂的坡面
然后,我們再回過來看結局母親幻象的畫面
沒錯,窗戶的確是完整的,因為跟前文討論的不是一個窗戶啊。這個畫面里,窗戶在二樓的位置就不對,窗前也沒有光桿灌木,而是墻上類似爬山虎的植物,右下位置也沒有瓦片房頂。
我又找了更多此建筑正面(假設此面是南面)的鏡頭
這個畫面窗簾都是閉的,旁邊另一個窗戶連燈都不亮,總不能說女裝大佬有隨手關燈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吧。
到這里,就已經可以確定,結尾母親幻象站的那個窗戶并不是打字機飛出去的窗戶,幻象在的窗戶完好而打字機在外面不是劇情bug,也不是什么邏輯矛盾點能證明最后獲救場景是幻想的,所謂的BAD ENDING的那些證據是不成立的。
但女裝大佬那個探頭的窗戶到底在哪呢.......找了半天細節(jié),又問了天貓精靈,終于找到那個窗戶的位置了
這張畫面,其實就是那個高空拋物的窗戶。上圖亮度調高,就能看到在一層瓦片房頂上有個完全符合的窗戶。
這張就能看到有兩個淺藍色窗戶之中靠右的那個窗戶,在位置上就跟女裝大佬探頭的窗戶相吻合,都是靠墻角的窗戶,窗外右下方有個瓦片房頂的坡面。只不過全片都沒此視角白天的畫面,所以光桿灌木這點就沒辦法驗證了,不過也不影響證明此窗就是女裝大佬探頭的窗戶。
(女裝大佬探頭的窗戶是打字機飛出去的窗戶,打字機飛出去的窗戶右側就是房屋的墻角,而且窗戶下面有瓦片房頂的坡面)
但是,結尾打字機的確落在了房子的正面,因為最后上救護車的場景都在房子的正面(南面)發(fā)生的。而探頭的窗戶是在西面,那這樣一看,女主當初扔打字機的角度的確有點刁鉆。。。。。。
其實這部電影并沒啥太深的劇情,里面的伏筆都有印證,基本一遍就清晰明了,節(jié)奏還可以,就是感覺不算恐怖,只是氛圍感覺壓抑。
唯一看不懂的地方是,電影開頭,三人還在開車趕路,姐姐在后座往外看到一個小男孩。前面還有這個小男孩奔跑的畫面,但后面再沒有能跟這小男孩扯上關系的細節(jié)了。思來想去也不知道這個小男孩出境的意義是啥。
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女主家里闖入了兩個怪人,女主的母親與他們殊死搏斗,最后成功反擊,保護了姐妹倆。此后女主長大成人,成為了一名作家,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以這段經歷創(chuàng)作的小說也備受好評??墒桥鞯慕憬闼坪跻恢弊卟怀瞿莻€陰影,她一直給女主打一些奇奇怪怪的電話,語氣異常激動,也充滿恐懼。放心不下的女主回了家,(這里出現了第一個疑點,女主的樣貌已經是三十多歲了,可是母親卻一直沒變化,還是女主十幾歲時的樣子)發(fā)現姐姐的確被不名的東西毆打、折磨。她的臉已經變形,身上也傷痕累累,甚至還有燒傷(這個也是一個鋪墊,巨人喜歡用噴火槍灼燒“娃娃”)女主發(fā)覺這個家已經越來越不對勁了。
看到這里我突然就產生了一個很可怕的想法,會不會女主的媽媽根本就沒有贏了那個搏斗,女主只是陷入了一個幻想(在電影開頭女主姐姐就抱怨過女主太會幻想了,竟然在日記里把自己描述出一個成功的作家,還到處接受采訪),想到這里我的寒毛都要豎起來了。事實果然如此,在強烈的刺激下女主選擇自我保護,進入了幻想世界。這里有一個特別恐怖的鏡頭,女主媽媽在和變裝男搏斗,女主蜷縮在地下室,門關上后發(fā)出一聲巨響,然后那個變裝男把女主媽媽的頭割了下來。。這一幕是整部電影最驚悚最悲傷部分。在女主的想象中,英勇的母親打死了變裝男,她是支撐自己活下去的保障與信念。而現在,母親被毆打,被侮辱,被殺害。那種失去至親之人的悲痛和信仰毀滅的絕望實在是太有沖擊力了。
等女主清醒過來,她已經被巨人毆打折磨過了。她的姐姐已經broken了,現在輪到她了。說實話因為少年版和成年版的演員長得太像導致我一直不能理清楚這個故事發(fā)生了多久,后來看完電影細想了一下才發(fā)現,可能只過了幾天。女主一開始沒被巨人折磨是因為她生理期,之后被折磨可能是生理期過去了。而且女主被那個變裝男化妝的時候看到了自己母親的頭被扔在壁櫥里(好恐怖)似乎還沒有腐爛。
巴斯卡·勞吉哈 (Pascal Laugier)又開始虐人了。
他被稱為肉體折磨類影片中的“手藝人”,其對象大多是玉體美好的小女生,他對溶解,撕裂,切割,有著瘋狂的喜好。
他對身體的迷戀,以毀滅性的方式,觸目驚心的呈現在人們面前。
《殉難者》(Martyrs)中,用摧殘肉體的方式表現了宗教的“饑餓”,精神錯亂后的用力反噬。
該片讓巴斯卡·勞吉哈名聲大噪,躋身為影迷心目中的恐怖類型片怪咖之一。
最近,他的新片《噩夢娃娃屋》 (Ghostland)再次驚悚來襲。
我得承認,
這是整個上半年,最讓我感到刺骨驚恐的影片之一。
因為,它讓人異常的絕望,
是那種無力反抗后,甘愿窒息而死的深度絕望。
是在承受如凌遲般折磨后,一心求速死的心灰意冷。
故事講述,一家三口,母親和13、14歲的兩姐妹到鄉(xiāng)下奶奶的屋子度假,
半路上被殘暴的虐待狂盯上。
單親母親需要撐起整個家,
姐姐處于叛逆期,對母親偏愛妹妹的行為大為光火;
而妹妹缺乏安全感,長期沉溺于自己的文學想象世界里,她的夢想是成為出色的恐怖小說作家。
原本平靜的夜晚被一對折磨狂打破,
畸形低能,但力大無窮的男人負責破壞,
性別模糊,穿著怪異的家長負責心狠手辣。
一家人頓時陷入恐怖的死亡危機。
密室禁閉,鄉(xiāng)下老屋,虐待狂和懵懂少女,這是類似《千尸屋》等好萊塢邪典影片中慣用的電影元素,沖突結構。
劇情的發(fā)展也是以不斷的低落走勢引發(fā)觀眾的情緒起伏,讓焦慮控制理性,直到放棄抵抗,用麻木回應恐懼。
《噩夢娃娃屋》在恐怖中加入了懸疑,把封閉的屋子設計成了心理學上,自我封閉的內心囚牢。
為此,影片在喜歡寫作的妹妹身上大做文章。
為了減少劇透,胖哥只能浮于表面的進行淺嘗即止的解讀,那份高濃度的恐懼藥液還是留給大家獨自去品嘗。
在遭受如此的恐怖威脅,身體重創(chuàng)之后,兩位姐妹都經受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抑。
片中,畸形的巨漢和其家人,幾乎不把她們當做人來看待,而是可供觀賞、玩弄、宣泄的布娃娃。
這種不可控制和不可預測的應激經歷對人的腦和身體都有嚴重影響,會造成不可逆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會影響到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即自我認同感。
而頭腦深處的記憶閃回是一種PTSD特有的癥狀。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一段記憶照亮的是腦中負責“想”的部分;
而對于PTSD患者來說,記憶照亮的是感覺區(qū)域,因此過去的事不光是被回想起來,而是相當于再次經歷。
于是人會真真切切地看到經歷創(chuàng)傷時所看的一切,也許還會聽到當時所聽到的一切。
造成對于現實和回憶認知空間的模糊,記憶和現實變得混淆不清,難以分辨。
影片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妹妹的角色建構了三個空間。
首先是A世界,兩姐妹在屋子里的遭遇,究竟是妹妹筆下的小說、她的想象還是真實;
然后是與A對照的B世界,妹妹長大成人,變成了受人追捧的作家,家庭美滿,而姐姐因為PTSD,只能終日生活于老屋之中,由媽媽照料;
在A和B世界中來回穿插的C空間,則集中于妹妹的記憶閃回,那一晚的遭遇,非人的折磨如夢魘般困擾著她,
令她時刻提心吊膽,未知的聲響,莫名的威脅都會立刻勾起她潛意識深處的自我防衛(wèi)機制。
《噩夢娃娃屋》 的前半段著重懸疑,利用三個空間的模糊為反轉提供敘事落差。但真相引爆的一刻,觀眾反而會不知所措。
在長期處于高度警覺狀態(tài)后,神經系統(tǒng)就會受到毒害,本能的警報系統(tǒng)被持續(xù)激活,而這會在意識層面之下引起痛苦焦慮,
而這套警報系統(tǒng)位于腦干深處,它激活的區(qū)域讓人抽離自我。人會進入一種情緒封閉的反應,這種情況下感知不到任何感覺,本質上是人脫離了自己的身體。
《噩夢娃娃屋》 里,無論是記憶的閃回,還是文學的想象,亦或遭受精神世界重構的現實,都是一種自我主動抽離的想象,
目的都是為了逃避痛苦,當下的痛苦,或者殘忍的回憶。
《噩夢娃娃屋》后半段,懸疑被打破,觀眾被逼的直面恐懼,全片的高潮轟然而來。
影片中有一個非常具有符號性的場景設計,
鏡子成為了兩個世界的分離點,一面是美好的,一面是殘忍的,
妹妹必須選擇是留在屋子里,還是沖破玻璃,進入到現實之中。
《噩夢娃娃屋》依然有令人難以直視的殘暴血腥畫面,加上對象是年幼清純的小女孩,更加重了心理負擔,恐懼砝碼。
特別是影片中彌漫不散的絕望氣息讓人如坐針氈,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刺骨疼痛。
《噩夢娃娃屋》講述的是女性,特別少女在遭受極端暴力和侵犯后的狀態(tài)。
片尾的最后一幕極為值得玩味,
對于女性,特別是少女來說,其實騷擾和威脅無處不在,那怕對方看起來是一個好人模樣。
這才是延伸到影片之外,更加讓人絕望的恐怖存在。
所以其實她的成年是幻覺?成年虛假的證據是丈夫和孩子,他們和畫里有相似,所以是幻覺,最后虛幻世界已經完全虛幻了,在那個姐姐求救的磨砂玻璃窗。 少年虛假的證據是她們這樣度過了一夜不止,為什么妹妹就精神失常了??媽媽說,不要相信姐姐說的話,媽媽可能是本我的潛意識。
我很在意的點:
1、為什么姐姐妹妹和最后的怪叔叔(像那個男犯)都是腫了右邊的眼睛,是不是姐姐也是自己幻想出來的另一個人格。2、最后那個重復出現的胖警。如果是這樣的話真實的妹妹處境如何?這個就沒有提到了,可能被救出來是真的,現在重頭到尾都只是病人的精神世界。3、警車像糖果車嗎?4、那個窗戶(有說窗戶在房子背面,那么打字機從哪里來?那個時候確實有碎玻璃的聲音。)
我覺得后期的證據沒有很好的展現明暗,因此觀眾會去探尋可能性,最后打字機出現的窗口放錯了,這些劇情可以再細致一點。
其實劇情最后觀眾們在猜的疑點如果有成立方向,劇情是不是更撲朔迷離?是不是還有改進的空間
看完影片沒覺得特別恐怖。估計是一看到娃娃就想到邪靈一類的東西,而影片中幾乎沒有超自然力量,只是心里恐懼吧。
結局特別想自己篡改一下:孩子們在警車上看著警察笑了,警察漸漸變成那個胖男人,警車變成娃娃屋.......
嘿嘿??just for fun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這個片子,我要給5星,因為這個片子,將一個小女孩蛻變長大到一個女人的艱苦過程展現的淋漓盡致,下面涉及劇透,請謹慎觀看:
剛開始姐倆跟著單親媽媽一起回老房子,路上通過對話對這家人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首先,媽媽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也許是生活所迫,也許是本性如此,反正一個堅強的單親媽媽還能那么溫柔,給了后面姐倆表現的一個充分的理由;而姐姐,就比較像是一個性格外向的小太妹,就是在學校里會有一個姐妹團的女生,對妹妹不客氣,爭強好勝,有點自私,性格很鮮明; 而妹妹,則是該劇女一號,對寫靈異小說十分熱衷,整天滿腦子都是好好寫小說,然后將來當小說家,是個lovecraft的忠實fans,平時被姐姐欺負,也忍氣吞聲。 前面10幾分鐘對這三人的性格交代的很清楚,這也是讓我有興趣往下看的原因,我對人物性格交代清楚的電影會多一分好感。
接下來,一家人到了老房子,房子里滿滿都是娃娃,可愛的,好看的,美麗的,有特點的,有意思的以及詭異的,那個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大娃娃,不知道為什么總是讓我想起安娜貝爾,可能是可怕的東西都是類似的吧。然后第二天,那個頭一天在路上被姐姐挑釁的賣糖果卡車就來到了她們家門口,一個矮瘦一個胖高的兩個壞人就沖進來開始攻擊她們,這個過程讓人心情緊張,畢竟這三個戰(zhàn)五渣還是沒什么反手力的,然后經過幾分鐘的母親強烈的反抗,干掉了劫匪,報了警,三人算是安全了。看到這的時候我還是不太明白導演想說什么,繼續(xù)往下。
然后過了幾年(具體幾年忘了),妹妹已經成為了一個知名小說家,嫁了個完美男人,生了個和她一樣美的女兒,事業(yè)愛情雙豐收,再加上人人稱羨的家庭和生活,讓她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但是之前那兩個劫匪的夢魘依然沒有完全過去,她姐姐因為這件事已經瘋了,在老房子里受媽媽照顧,但總是打電話給她說一些奇怪的話:他們要來了! 妹妹不放心,決心回老房子看一看姐姐,到了地方以后,她母親告訴她不該回來,并且一副堅強無比好沒有受影響的樣子,而屋子里姐姐一直瘋狂的喊:他們要來了,你醒醒吧! 在照顧姐姐的過程中,妹妹開始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因為有些聲音是從她腦海里響起來的,然后,高能劇情出現了:
妹妹醒了! 這距離她們受到兩個人攻擊過了還不到一個月,姐倆還躺在地下室,母親已經被兩個壞人殺死了,妹妹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就直接幻想出了一個世界然后就活到了那個世界里,這一個月里,要不是姐姐一直在保護她,每次都把她藏到柜子里代替她出去受虐,并且每天都給她嘴里塞吃的,妹妹估計直接就死在夢里了(女人天生愛做夢?。?,我當時瞬間就被震住了,這個腦洞有點意思,而且從此也可以看出,大家剛開始都會很喜歡妹妹,因為妹妹有理想有堅持,脾氣性格還比較好,但反倒這個時候,姐姐堅強外向的性格成為了拯救姐妹倆的最直接前提,而妹妹喜歡靈異小說并沉浸于此其實就是對生活現實的一種逃避(這多么像我們以前沒日沒夜打游戲沒日沒夜刷美?。?/p>
然后導演,終于開始詳細介紹兩個壞人的情況,這個節(jié)奏十分的恰當,整部電影其實一直就是以妹妹的角度去演繹,妹妹不接受現實時,這就是兩個攻擊她們的壞人,并且逃避在夢境里的時候,也盡量避免想起這兩個人,而當姐姐急切的將妹妹喊醒的時候,妹妹也接受了現實,這時候也開始愿意了解這兩個壞人,這是一個有異裝癖愛裝媽媽的變態(tài)父親,帶著一個身強力壯酷愛娃娃的殘忍智障兒子,而這個變態(tài)父親,影射了“偽裝的現實”,也就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很不愿意面對的“虛偽”和“假象”,真相和你想象的不一樣時,多少人都會感到失望,恐懼,失落; 而這個兒子,影射了“不可抗力的現實”,現實總是很強大很殘酷,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而人在勇敢面對他們之前,都會對現實產生恐懼而不斷逃避,這就是這兩個形象的來源。而這個父親,則一直在為了兒子到處給他找玩具,死的玩膩了,就給找活人玩兒,這也夸張的演繹了現在人對自己孩子的溺愛,尤其是單親或者孩子有一些殘疾的家庭,總覺得虧欠孩子而毫無底線的溺愛。
妹妹在裝作娃娃被玩弄的時候,弄傷了這個傻兒子,然后姐妹倆和壞人倆就開始了貓捉老鼠游戲,這個過程一定要拍的“千鈞一發(fā)”才會有意思,這個電影很合格,畢竟是R級片,這讓觀眾精神緊張是必須要做到的。妹妹從剛開始的初醒的懵逼狀態(tài),到后來逐漸接受,然后學會面對這兩個“敵人”,在這個過程中,妹妹的思路在不斷清晰,恐懼心理在不斷減少,從剛開始嚇得不輕只顧逃命,眼睛里全是恐懼,甚至后悔了弄傷傻兒子的行為,然后還回去夢里玩兒了一會兒,參加了個酒會,跟lovecraft聊了兩句才醒過來,到后來慢慢的開始下定決心,眼睛里的堅強逐漸顯露,然后,姐倆成功逃出去了!這個出乎意料,實在沒想到,逃出去的時候,還利用了妹妹的打字機打破窗戶迷惑他們,這個細節(jié)很重要,后面我們再說。
姐妹倆跑了半宿,看到警察,本以為要得救了,看了看進度條:60%,明白了,這警察算是死定了,不出所料,變態(tài)爸爸沖出來干掉警察,綁走了姐倆。但是姐倆沒有白折騰,警察總局也查到了這個地方,并且看到了同伴的尸體,查到老房子只是時間問題了。
回到老房子,姐倆自然是受到了一通非人待遇,但是已經可以看到,姐倆已經不再害怕了,在妹妹腦袋里,除了想辦法逃出去,已經把恐懼壓縮到最小了,通過欺騙,激將等方法,成功從傻兒子手里逃出,并且開始勇敢的正面和兩個壞人進行搏斗,但是兩個女孩實力還是太差了,只能是憑著意志和活下去的決心勇敢的戰(zhàn)斗著,“千鈞一發(fā)”之際,警察趕到,干掉了變態(tài)爸爸,救出了姐倆。
影片結尾,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細節(jié),1,女孩兒最后被救出來的時候看到屋里的娃娃還是好的,屋外面的娃娃已經都是破爛了;2,抬出去的時候只是看了一眼她砸壞的打字機,就繼續(xù)看天了。這兩個細節(jié),展現了妹妹已經明白,自己不再需要寫靈異故事來逃避現實,而那些娃娃,也影射了妹妹的幼稚,美化的想象終究敵不過殘酷的現實,接受并且勇敢面對,才是人活下去的唯一出路。《長安十二時辰》里,李必問徐賓:可有解決一切事情的法子。徐賓說:活下去。李必問:那戰(zhàn)士有死節(jié)一說,何解? 徐賓說:那到底還是為了名聲,活下去,有命才能讓事情有希望。 這就是張小敬了不起的原因,他背負的起活著的責任,所以他無敵。生命之重,無任一事可相提并論,背負自己與別人的生命者,強者!
這部電影看完了,心里興奮的難以自抑,這么好的電影,真的很少能見到,我記得上次看完是這個心情,還是《最后的武士》,電影要刻畫人物,無論是人物的轉變,救贖,成長等等,都要深入進去,真的去分享自己心里的東西,照抄別人的模式,拍完了看個樂,完事兒了,就變成了豆瓣一個詞條,看看九把刀,連沈佳宜這個名字都敢用,寫自己親身經歷,害得人家沈佳宜跑到內地躲了兩年,但是《那些年》的成功,大家也有目共睹,盼望著以后還能看到這么深刻的作品!
導演是個賤人,在虛擬世界里熱愛折磨虐待女性,且不給她們任何反擊機會與希望。以此達到恐嚇,馴化女性觀眾的目的,讓她們潛移默化地認為女性是無力的,女性的反抗是無效的。
對于男觀眾,多少男人會津津有味地咀嚼一番女人的血淚和恐懼呢,這是他們的春藥和男性社團的敲門磚啊。
在這個還有無數囚禁強奸折磨女性事件的時代,拍攝這樣的作品,就是在消費每一個受難者的血。
反轉鋪墊的很不錯
反轉鋪墊的很不錯。2個細節(jié)很有意思,一個是妹妹通過幻想成一烈犬撕咬變態(tài)狂拯救現在,一個是幻想母親最后對自己的鼓勵(指了指打字機)應該會拯救自己的未來。但玩偶的邪詭、虐殺的戾氣和逃生的驚懼都呈現得較為精彩。穿插和閃回到結局,都把妹妹的臆想癥交代清晰。兩位年輕女演員的精彩演出。真棒!
好可怕好悲傷
這個故事又一次告訴我們,只要有機會,一次性把壞人殺死,根本不要打暈就跑,打死謝謝,一定要打死。
還不錯,一開始讓觀眾不知成名作家和身處險境孰真孰假,后來發(fā)現原來是貝斯應急反應屏蔽現實困境制造出一個夢幻世界,被喜歡的作家認可(這作家早就已故很多年),事業(yè)家庭雙豐收。而親情讓她回歸現實,直面惡魔,最終兩姐妹被救。電影的驚悚和懸疑感都可以。
整個劇本完成度蠻高,沒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穿插和閃回到結局,都把妹妹的臆想癥交代清晰。本片的驚悚并不在于各種驚叫、虐待、血漿,而是把這些驚悚元素聚焦起來襯托反應妹妹的病態(tài)心理。如果結局去掉警察成功解救的元素,留下一份無盡的沮喪和絕望,打破常規(guī),也許更好?!铩铩铩?/p>
這種恐怖片還有低分??說真的怕恐怖片的人就別瞎幾把來打分了,害怕你看什么恐怖片?。靠赐赀€打個低分有勁嗎?今年看過的恐怖片最好看的這個絕對排前頭啊
雖然該作在兇手身份和恐怖背景上仍是常見戲碼,但敘事結構上確有不錯的創(chuàng)新;兩個時空混淆真假、嵌套教職,引出諸多真相爆點;一次次破滅遞進破滅觀眾和主角的希望。兩位小演員表現出色,相較之下大人演員們則遜色了一些(特別是小女主之前演過《走過煉獄的女人》,年紀尚輕前途無量)。
最近看的最恐怖的影片,主要是那種心靈上的恐懼,走不出來,導演和編劇很棒。
導演當年的《殉難者》仍心有余悸,這次倒像是拍了部低配版。Jump scare有點多,但玩偶的邪詭、虐殺的戾氣和逃生的驚懼都呈現得較為精彩,反轉也挺意外的。Lovecraft的“特別客串”還以為會有什么大招呢,白期待了。
近期看的最恐怖的一部電影沒有之一,故事情節(jié)和拍攝手法新穎。
身心雙重囚禁的境地是最無力的
多重反轉,精神病人的心理世界,雖然不算新鮮,但整體節(jié)奏感不錯,仍然算有趣。最后的警察救援,讓人懷疑到底是小姑娘再一次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呢,還是真的救援?
豆瓣er對恐怖片太苛刻了……………這部電影除了有點吵,算是近期恐怖類難得的佳作了…虛實困境的轉換很有意思,娃娃也很可愛!
有一種讓人叫不出來的感覺,就是制造恐怖氛圍,卻不走到恐怖的終點。不欠缺恐怖的元素,老屋,人偶,傳統(tǒng)文化里的畸形巨人,難以逃脫的夢魘。相比于同一個導演的前作殉道者,無論是探討的內容深度,還是對于恐懼和絕望的刻畫,都顯得遜色。有一種導演和編劇對于人性中的恐懼都是點到為止。
是真的嚇人...
這個真的是純驚悚片了,除了音樂和畫面配合的很好,明明沒什么東西跑出來但是心臟都要炸裂了。還有就是題材非常好,變裝癖,戀童癖,虐待狂,單親家庭都集合起來,古宅,娃娃,糖果車等元素大雜燴,我覺得這個片子更多的是關注保護未成年人,每個人都應該有義務。媽媽說的對,the world is a horrible place,my dear 為了下一代更好的環(huán)境,有些惡,我們看到了,不可視而不見。
視聽+環(huán)境+心理的暴力恐怖 這個電影告訴我們高速路上不要隨便給別人比中指
打字機對決電焊槍,硬核糖果車巫婆和大怪,致敬Lovecraft到Lovecraft親自出場的地步,卻一點也不克蘇魯,怎么回事?
怎么看也是個3-4顆星的恐怖片了,拜托你們適當寬容些,嘴下留德,少裝點兒B,保護一下越來越稀有的優(yōu)質恐怖片吧,謝謝。日常生活中也一樣,凡事對自己要求嚴格點兒,對別人寬容點兒,而不是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