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俠已不是俠
看完新版40集,雖然說劇情已經(jīng)完全不是我所愛的原著萍蹤俠影了,但我覺得張丹楓就是那個張丹楓,云蕾也還就是那個云蕾,可能我一直沒抱多大期待吧,所以哪怕能抓住一絲感覺,我也能滿意了??梢哉f這部片子完全是幾位配角吸引住了我,幾乎我是沖著他們看下40集,然而確實不盡人意。
潘粵明和董潔確實演不出張丹楓和云蕾,可能是演技的問題,但確實可以鼓勵一下。
2 ) 真是我見過的最無語+白癡的劇情
今天看了下結(jié)局,真是無語+白癡,導演,你能再拍得像樣點嗎?什么狗血劇情嘛,看了開頭就知道結(jié)尾。
一開始我就覺得不對頭,寶藏獻給國家?你是不是響應(yīng)現(xiàn)在GCD的號召呀~!
再說說,云和張的故事吧。先說說他們的親友,那個云重,表情呆滯,簡直是白癡中的白癡。那個云澄也是一樣,看來是導演的一脈相承啊~!那個云蕾,董潔演的,實在不好看,武打動作十分之不流暢,要不是之前是她的粉絲,早就想罵她了~張的演技,個人覺得還可以,相較之言。
再看那個上官天野,一個想做帝王的人,會在最后一刻選擇找個地方和你們四個單挑嗎?如果我是他,絕對不會那個SB,直接把大王殺了,我看還有那個能力吧,哪會找個地方去武斗???
其實導演,拍到最后,突然發(fā)現(xiàn),正派演員都比較SB,反派的都太強勢了,所以沒辦法交代了吧~原來勝利來得如此突然。。。而且反派最后都爆裂成碎片,太厲害了吧~
不說什么了,這片簡直是。。。不忍再看。。大家千萬別看此爛片了。我想想啊,加一句,看新《還珠》,個人覺得情節(jié)再雷人,但人家也給人帶來歡樂,很多笑點,不失為一個娛樂片。而這個算什么?我不知怎么回答,沒有歡笑,沒有武俠的感動,似乎什么也沒有。
3 ) 氣死梁羽生
突然看到電視臺在放萍蹤俠影,天哪,什么時候出來的!
竟然看到米雪和劉松仁,我以為眼花了,媽呀,居然是謝天華和葉盈盈,導演還有點頭腦哦··· 。謝天華咋個結(jié)婚了???
董潔古裝不好看,簡直不好看,還沒有師傅米雪好看哦;潘粵明就更差了,老是一副木然的表情,張丹楓咋個可以這樣嘛,我的完美的張丹楓···他們穿的衣服為毛那么難看,還少主哦,不能穿稍微漂亮點嘛
石翠鳳也丑啊,還有澹臺鏡明,怎么都這副模樣,那個發(fā)型實在太難看了!!
豆瓣頁面上這個劇照,雷死人不償命呀,我以為是小人書插畫??????
(小時候真幸福啊,看的是米雪、劉松仁的張丹楓、云蕾)
4 ) 只許張云放火,不許天下點燈
無意去討論導演腦殘與否,或者董潔/潘粵明演的如何如何,因為從一開始看梁羽生的這部書就透著無數(shù)的難以理解。只不過再次付諸影視,引起了我更多不得不說的感慨。
先不說瓦剌變成了瓦力,也先成了也烈,還有一系列有意為了區(qū)別正史與野史所弄出來的差別。整個故事(指的是影視故事)塑造的還是前后相接,首尾相顧的。這個故事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釋仇的故事,用老百姓的話說是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但是其中所表達的對于仇恨的不可思議的憎惡就像大乘佛教對于肉類的禁忌一樣,強的不可思議,即一切仇都是邪惡的,解決仇都是善良的。除此以外,還有那種出于儒教的莫名其妙的對國家的效忠,一個這輩子只知道解仇和報國的無恨、無怒、無嗔、無癡的完美典范就是萍劇的主角——張丹楓。
其實看看倚天里的張無忌和張丹楓又何其之像。同是身負家仇國恨,成人后所做的卻是恨仇兩忘,然后便報國濟世,最后是攜美歸鄉(xiāng)(云蕾和趙敏在最開始同是最想殺主角的仇人,但最后卻都被主角收服,各位看看,像是不像?)。
《萍》中的人物具有非常強烈的雙面性,也就是說一套標準放在這個人身上適用,放在別人身上便是相反的。劇中最重要的忠臣是澹臺家和畢家,這兩家在《萍》中雖然總是跟隨張丹楓的小跟班,但是其正面形象是用他們對張家雖三世而不改的忠心保證的(而作為反面的石英之所以落得悲慘下場就是因為其變節(jié)投敵、作法自斃)。如果你覺得梁大師應(yīng)該是歌頌忠心的,那你就錯了,因為這一群“忠臣”的主子張丹楓便是最大的不忠不孝之輩,不忠于家族,使三世的等待付諸流水;不孝于父親,將老父視之為復國唯一希望的寶藏獻于朝廷,但是很明顯,梁大師要歌頌的也正是張丹楓的這種“不忠”和“不孝”。那么你說,到底是像豫讓一樣,忠心于主,得萬世流芳是對的(豫讓是晉國智氏的家臣,智氏被趙魏韓三家所滅之后,豫讓不忘主仇三次行刺趙簡子不成,最后自戕殉主,現(xiàn)有豫讓碑,千百年來朝謁不絕)還是像秦檜一樣,忘記靖康之恥,迫于局勢,和北國人交臂作友是對的?
萍劇上演的時間正好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想當初在歷史課本里學到張勛復辟的時候剪掉辮子的遺老遺少覺得大清王朝回來了,紛紛到剃頭鋪購買假辮子,弄得一時馬鬃毛洛陽紙貴,覺得可笑無比??吹皆绖P當了83天黃帝最后在萬民聲討中不得不退位的時候覺得這種人不會與時俱進,罵死活該。反觀萍劇里面的這所謂的畢家、石家還有澹臺家的家臣,三世猶死忠于一家,還是早已經(jīng)被歷史淘汰的一家,相比于袁世凱,這些家伙又算神馬東西呢?結(jié)果卻是只知死忠不知變通的畢家和澹臺家變成了不折不扣的正面人物,而唯一知道與時俱進的石家卻成了徹頭徹尾的反面教材。如果在這個故事里推選出一個最冤枉的人,我看非石英莫屬。
商人千里不辭勞苦的奔波是為了賺取利益;讀書人懸梁刺股的刻苦讀書是為了改換門庭、金榜題名。石、畢、澹臺三家論人才皆屬人中龍鳳,論智慧皆能匡扶社稷,有如此資本卻為了先祖受的什么知遇之恩只能像過街老鼠一樣甘退林泉,忍受一世無名。先祖前世之恩,與我何干?我今世無名之痛,先祖卻是難管,本可以盡一己之才,或?qū)W自貢巧運乾坤,富甲一方;或?qū)W蘇秦巧舌勸世,博得聲名天下,卻只能被忠孝愁鎖,做張家忠臣,為大明叛逆,此為何來?結(jié)果石家三代皆苦守而死,到石英這輩,終于等來了復國的一絲希望,結(jié)果卻只是個只知花前月下,書生氣十足而不思天下大業(yè)的張丹楓!如換成你,反也不反?叛也不叛?破祖先枷鎖,順勢而行,本就是大勢所趨。將寶藏留給這不知天下疾苦的文弱少主還有那些愚頑不堪的兩家忠臣,不用想最后也只是南柯一夢,終被有心人所取。那么,作為對石家三世先人的報償也好,作為人生一世的功業(yè)也好,被石家所得,又有何不可?石家先祖曾因一時愚忠,而禍及子孫三世隱遁,那么石英為什么不能開一世先河,成為一代紳商巨賈,繼之福澤后代呢?財本非張氏之才,也是張氏巧取豪奪所有,天下乃有能者居之,財貨便不是有能者居之?張丹楓要獻才于國,而與宦官纏斗;殊不知大明本就是奸官秉政,你方唱罷我登場,所謂興財救國還不是將這些錢送入那些禍國殃民的惡人口袋!農(nóng)民為一己肚腸而辛勞耕作是對是錯?牧人隨水草而牧順勢而居是對是錯?石英只不過為石家之將來,不要再像祖輩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約定而枯守終生;只不過想要據(jù)觸手可及的財富而做一個安善良民,這與為糊口而耕的農(nóng)夫、為富甲而廣牧的牧民又有何差別,只不過他背叛的是萍的正面英雄——張丹楓,所以縱使他掌控天公地道,也只能得一個罪大惡極的下場(想想與其相隔不遠的儒生方孝孺,為人剛正不阿,才德冠世,為官,可稱清廉典范;為父為夫,可稱詩禮傳家,本來應(yīng)該是在世孔圣人一般受人禮戴、流芳后世,卻因為和天下最不該做對的人做對,戶滅十族,成叛臣魁首)。
事實上,張丹楓和云蕾的愛情的重要性似乎超過了一切,而且上升到了可以感化所有人的程度。這點可以說是匪夷所思的。云蕾本來要殺張丹楓,后來因為種種....吧,愛上了他。以后但凡遇到有人要殺張丹楓,云蕾便跳出來以冤仇宜解不宜結(jié)的所謂“大道理”來喝止。
其中包括云蕾的哥哥、云蕾的師父、云蕾的父親等等人??墒桥c此同時,有多少人向張丹楓和云蕾獻過殷勤,倆人一個反應(yīng),不干不干就不干。其中最典型的莫屬脫不花對張丹楓的情誼了,為了云蕾屢次傷害脫不花的感情,而脫不花卻每次都以德報怨,多次在千鈞一發(fā)之時救了張丹楓的性命,甚至以犧牲清白的倉促合婚來挽救張丹楓,但如此丹心一片卻變成了張丹楓一次有一次彰顯他與云蕾愛情有多么堅定還有他的“大業(yè)”有多么重要的道具,而最后見到被自己多次當餡餅一樣踩完又踩卻依然笑臉相迎的脫不花只說了一句“Sorry”(此時想揍他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脫不花對他的救命之恩比不上張云的愛情;脫對張默默地等待和追隨比不上張云的愛情(達爾文有一個癡戀自己多年的表妹,為了希望他的表妹能夠忘記他從而踏上了環(huán)游世界考察物種發(fā)展的路程,多年之后返回家鄉(xiāng)的達爾文發(fā)現(xiàn)雖然離去多年,但表妹依舊癡心不改,待字閨中,以進化論聞名的達爾文卻像上演一出滑稽劇一般的娶了深愛自己的表妹,不是因為達爾文不知道近親結(jié)婚有多大的隱患,而是被表妹一顆不變的芳心徹底感動了);偌大的寶藏比不上張云之間的愛情;興復張氏天下的惶然大夢更比不上張云之間的愛情。結(jié)果,面對親人的窮追猛打,云蕾說:“放下吧”因為如果世仇不能解決,張云就不能相親相愛;面對金銀珠寶,張丹楓說“應(yīng)該獻給國家”因為如果不獻出去,他就必須要向明王朝宣戰(zhàn),就再也不能過那種無憂無慮男耕女織的愛情生活。云蕾的父親以自己的性命為要挾要云蕾殺張,云蕾就算看著父親沒命也不去做,張丹楓的父親深陷大牢,要以京畿國防圖來換,張丹楓寧可出賣大明被瓦力蹂躪也一樣把圖交給了也烈。各位還看不出來嗎?一切一切只要對張云的愛情有所妨礙,什么家仇、國恨,師生情、兄妹義,就可以腆著臉指責別人是過莫大焉;而在愛情以下,張之所欲,就是正道之所欲,張之所求,就是大義之所求,只要是張想干的事,以背祖之名、傾國之險為阻也是不成。一句話道來:只許張云放火,不許天下點燈。
得感謝梁大師啊,畢家、澹臺家守候三世,皆為復國一舉,居然樂呵呵的看著張丹楓把寶藏一次捐空;云蕾兄師,一為三代之家仇,一為十載陳世美之恨,居然幾句話便破泣為笑,重歸于好。在現(xiàn)實中如果出現(xiàn)兩次估計就可以宣布外星人入侵地球了。就像魯迅評水滸傳林沖夜宿野豬林一樣:非魯達之功,乃小說家之功也。誰說只有一個幸運無敵的張無忌?還看《萍蹤俠影》至善至美的張丹楓。
5 ) 改了
只看了幾集 卻沒了興趣。
開頭改了。
可惜改的沒有原著的水平,整個大氣恢弘的開幕沒有拉開,懸疑迷霧一開始就揭秘了。沒有觀眾參與感。
云蕾和張丹楓的相遇也改了原著,原著中他們鮮明的個性似乎淡去了。
張宗周和澹臺將軍跟書中差別太大。
不過個人覺得董潔,劉松仁,米雪,選角上還是很獨到的,可惜劇情沒有期待的好。
梁羽生的小說很好用來拍電視劇,可惜這部有點失望,不是演員上,是劇情上。沒有能力改到比原著好,就不要輕易改動。本來可以更好的。
不知道后面會怎樣,但是不準備看了。
6 ) 還行吧
還行吧,電視劇么,總會有點改動的,看著開心就好。如果還按照以前的老版拍,那也肯定不及不上,就像射雕一樣...
7 ) 這表現(xiàn)手法·············
導演的表現(xiàn)手法實在太雷了。
本來一直對古人沒有電視機,沒有錄音機的枯燥生活深感無奈和同情,但是本片導演告訴我,古人空下來就喜歡看風景。
而且這貨看風景是目光呆滯的,毫無表情的。我就納悶了,難道有武功的人看風景不要轉(zhuǎn)眼珠的?
而且光是打發(fā)時間就算了,師徒談話喜歡一邊看風景一邊說,戀人見了面也喜歡站著像啥X一樣談情,分別是傻X著道別,想問題的時候也是傻X的站著,尼瑪不累啊,我看的都累!一集電視到底有多少分鐘都是站著的?保守估計是五分鐘。尼瑪演員到底站了多少小時在那無盡的看風景上面!
拜托不要這樣表現(xiàn)憂郁和心事重重好不好,隨便找兩個椅子坐下來說話好不好,拜托不要一直站在河邊看風景好不好,站在懸崖邊上多好,多有悟空范,多有科幻范。不要一拍武俠劇就搞得像拍苦逼劇一樣。
原著很好。武俠很好,但作品很少。張丹楓果然是我的菜。我覺得改編得有點乏味,特效太明顯。不過太喜歡董潔跟潘粵明了。
一點兒也不靈
當年真的是看起來天造地設(shè)啊
沖著劉松仁和米雪去的,結(jié)果喜歡了潘粵明和董潔(晚節(jié)不保)
這貨不是張丹楓,這貨不是云蕾。
兩顆星星,一顆給謝天華和葉盈盈,一顆給這部劇的名字。默默飄走,不再看了
在我心里是最好的萍蹤俠影
垃圾片
花不脫(脫不花?)太雷了。劇情拖沓。唯一的安慰是,云蕾沒有讓我失望
潘氏夫婦的合作。還是不錯的。
一版比一版糟,這版直接言情了,武俠個毛。~
其實吧看原著之前來看這部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喜歡潘粵明喜歡董潔,也據(jù)說是還原度最高的一次。人物什么的一下子就喜歡張丹楓了(。)可白馬俠士這一點…他既沒有白馬連白衣都沒有這點讓我有些郁悶= =。還有就是,雙劍合壁以及四劍合壁神馬的好像純陽六合……OTL
夫妻檔,不錯的。片尾曲也好聽
看了一點,果然潘老師打戲還是……
真受不了。。
跟我媽一起看的,功夫變成特技就沒意思了
潘粵明胖胖的臉沒一點俠氣。
報仇啊,除了報仇沒別的啊
還可以
老爸以前買的小說,老爸超愛梁羽生的,初中的時候偷看的,當時就想什么時候能拍成電視劇呢?沒想這幾年就有兩版了,可是都不狠滿意,黃海冰的張丹楓還算靠譜,但范冰冰的云蕾太妖,董潔是很符合云蕾的氣質(zhì),但潘粵明的張丹楓實在很木,糾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