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場游戲N場夢
文/夢見烏鴉
給騰訊寫的,這個是足版
作為一部在暑期登場的好萊塢科幻電影,《明日邊緣》有著同類電影一貫的特色:獵奇與奇觀。他們之間的共同點便是能夠帶給觀眾欣賞時的愉悅,同時也沒有讓觀眾醞釀此起彼伏的睡意的龐雜主題。這類電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爆米花電影。爆米花是沒有營養(yǎng)的,其價值核心在于讓人們心甘情愿的去花錢享受那瞬間的甜蜜焦糖味道。
埋沒“黑名單”終見光,劇情似游戲S/L大法
電影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櫻坂洋2004年的輕小說《殺戮輪回》,小說講述主角桐谷啟二不斷重生與外星怪獸作戰(zhàn)的故事。該小說當年在科幻星云賞(日本年度科幻文學獎項)上大放異彩(候補資格,未能獲獎),隨即被好萊塢買下了電影改編權(quán),不過一般好萊塢的片商們是不愿意碰這樣的科幻戰(zhàn)爭題材,一來需要架構(gòu)一個比較宏大的世界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二來改編自日本小說相對群眾基礎(chǔ)薄弱,不如改編漫威英雄或《變形金剛》這樣的有觀眾緣的作品。電影拍砸是小事,重金打造的激戰(zhàn)場面打了水漂才是傷不起的。所以《明日邊緣》曾入選過好萊塢劇本“黑名單”。
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根據(jù)原著所提供的故事模板,本片的劇情可以簡化為一個士兵陷入在戰(zhàn)場上被殺后回到前一天再度投入戰(zhàn)斗這樣無限輪回的人生漩渦中,也可以進一步簡化為,好比一個人在玩游戲,存檔之后無數(shù)次讀檔、接關(guān)最后終于一命通關(guān)。這樣類似游戲save/load的方式(簡稱S/L大法)并不新鮮,往遠了說有知名的《土撥鼠日》,近了說有英國喜劇片《時空戀旅人》,甚至《大話西游》、《疾走羅拉》等片也有類似設(shè)定。仔細一想,這樣的輪回劇情撐起一部投資不菲的科幻大片確實有點難度,說白了就是劇本“有看點但無賣點”。所以華納兄弟公司找來了道格?李曼擔當本片的導演,從成片效果來看,華納這個決定相當正確。
反常敘事加明快剪輯,導演凸顯“玩故事”功力
道格?李曼電視制作人出身,拍得電影不多但各個名氣不小,他是屬于好萊塢同行中比較會“玩故事”的導演,拍攝動作片別具一格?!墩櫽爸刂亍芬粋€特工失憶的俗套故事在其手中樸實而充滿張力,《史密斯夫婦》同樣也是老舊的特工大戰(zhàn),但在掌控下故事變得野性而又溫柔。同樣將《明日邊緣》這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交給道格?李曼,后者將本片玩出新的花樣。
電影沒有遵循好萊塢黃金敘事法則(即平緩進入,低調(diào)發(fā)展,而后進入高潮的三段式),而是開場立刻進入正題,湯姆?克魯斯血雨腥風之后“死而復(fù)生”,沒有任何鋪墊,卻用大量視覺沖擊震撼了觀眾(全片效果最棒的大戰(zhàn)幾乎也在開場),同時也留下了懸念,導演用了這種比較冒進的方式增強了本片的帶入感。隨后的任務(wù)交給了明快的故事節(jié)奏和剪輯完成。
雖說電影的設(shè)定已經(jīng)不算首例,但本片卻最完美的詮釋了游戲S/L大法的精髓,尤其是早年間的游戲沒有存檔功能,不少玩家日夜磨練技術(shù),無數(shù)次從頭開始,最終一命通關(guān)的成就,在《明日邊緣》中尤為明顯。本片用了大量跳躍式剪輯手法,詳實的描述了湯姆?克魯斯利用這種時間輪回功能,如何從菜鳥成長為久經(jīng)沙場的職業(yè)老兵,包括武器使用、走位飄忽、敵人下一秒從哪里出現(xiàn)等技巧運用純熟。而且在電影結(jié)尾,主人公失卻了時間輪回的能力但不得不面對終極boss,好比一個玩家好不容易打到最后一關(guān)卻發(fā)現(xiàn)游戲幣用光了,擺在面前的只有華山一條路,從而增強了劇情張力。簡單而言,道格?李曼將這個簡單的故事拍得節(jié)奏感強烈,正是其“玩故事”的本色。
時空循環(huán)生笑料,場面全景特寫交錯金屬質(zhì)感強烈
《明日邊緣》是一部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電影,卻沒有如《獨立日》那般人類抵御外敵大無畏的高尚精神,也沒有《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火下小人物的人性寫照,更沒有《洛杉磯之戰(zhàn)》那般聒噪炫技,《明日邊緣》是一部注重情節(jié)的電影,“外星人入侵”只不過淪為了電影襯托劇情的道具,電影的情節(jié)在片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主角由于穿越時間造成種種“未卜先知”的能力,帶來了大量笑料情節(jié),這在劇作中有個俗稱叫“熟悉的陌生人”。觀眾以上帝視角審視整個故事脈絡(luò),類似于《月光寶盒》中“我為什么要說‘又’”,造成類似喜劇效應(yīng),這樣的段落在片中占據(jù)了大量空間,能夠提升觀眾的觀影愉悅感。
作為科幻商業(yè)制作,眼花繚亂的CG特技和以假亂真的科幻戰(zhàn)爭場面讓影片鮮有中景和近景的平鋪直敘,代之以攝影機跟拍、俯拍等帶來的驚心動魄。的確,空降登陸、沙灘大戰(zhàn)、盧浮宮土崩瓦解等場面也只能將攝影機架在飛機上的俯拍和大全景的場面調(diào)度,才能讓狂轟濫炸的燒錢之舉來得值,晃動鏡頭下的跟拍增加了很多身臨其境之感,尤其大量對人物的面部特寫畫面,讓片中的各色人物都能夠看到他們或陽剛性感、或贅肉飽滿的下頷,包括男主角湯姆?克魯斯、女主角艾米麗?布朗特等人的氣質(zhì)與角色極為相符。但對于其他角色而言,幾乎沒有任何空間對他們進行描述,徹底淪為了劇情的道具。好萊塢商業(yè)電影不怕人物單薄,但能夠融入角色、融入劇情之中也就足夠了。
本片的美工似乎是工業(yè)金屬的超級粉絲,除了機甲造型和金屬外星人外,電影恨不得將所有的場景都搬到廢棄的工廠中,造成本片有著強烈的金屬質(zhì)感。視聽的全面沖擊,狂轟濫炸著觀眾的視網(wǎng)膜和耳膜,讓人看得驚心動魄。大全景和特寫占據(jù)本片鏡頭比例的大頭,一來是為了創(chuàng)造出更加目眩神迷的震撼效果和塑造本片的史詩氣質(zhì),客觀上也是好萊塢商業(yè)巨制不可避免的拍攝手段。
結(jié)語
值得補充的一點,《明日邊緣》與原著《殺戮輪回》之間的差異。電影劇本的改動相當大,只是采用了其相關(guān)設(shè)定,原著里主人公在時間輪回中,目睹了戰(zhàn)友一次次的死亡,體驗了無數(shù)次自己肢體破碎的感覺,從早期的驚恐到憤怒、再到麻木和悲憫的死循環(huán)的戰(zhàn)斗,為原著蒙上了比較陰郁和悲觀的精神內(nèi)核。其實《殺戮輪回》的基調(diào)從某種程度上很像《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包括女主角像極了凌波麗)。但好萊塢電影走爆米花路線,靠故事情節(jié)和特效吸引人,并沒有深挖原著的內(nèi)涵。當然并不能否定本片的可觀程度,只是換了一種不同的、更受眾的、更商業(yè)化的方式來呈現(xiàn)而已,也避免了如2013年《遺落戰(zhàn)境》這樣擁有深邃內(nèi)核導致娛樂效果不佳的案例。就像原著的英文名字叫做《All You Need Is Kill》,電影則換成了《Edge of Tomorrow》 。
建議先看電影,再看原著或漫畫,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2 ) 一個計算機用戶的全面劇透
從前,有一個計算機用戶叫比爾·凱奇,他撿到到了一臺電腦,本著不用白不用,天上掉下的電腦砸中我的精神開始使用該電腦。他意外發(fā)現(xiàn)這臺電腦每次運行到一個叫做“沙灘”的軟件的時候就會死機。
不過電腦很先進,提示用戶可以設(shè)置還原點對系統(tǒng)進行還原。
于是比爾·凱奇還原到了一個叫做“報到第一天”的還原點。
然后凱奇發(fā)現(xiàn)如果他改變軟件打開順序,或者改動一下使用方法,“沙灘”軟件可以運行,但是后面的運行的軟件一樣會導致死機。
在系統(tǒng)還原了多次之后,一個修電腦的博士告訴比爾·凱奇,他的電腦中了一個叫做Omega的病毒,凱奇覺得病毒在一個叫做“德國”的文件包里,感染了一個叫做“水庫”的文件。
凱奇想了很多辦法,終于找到了這個“水庫”文件,試圖把它刪除,這個時候才發(fā)現(xiàn)“水庫”文件是一個正常的系統(tǒng)文件,不是病毒。
于是比爾·凱奇拿出一個博士準備的U盤,插入這個電腦,U盤里是一個de-bug程序,通過這個程序,凱奇發(fā)現(xiàn)真正的Omega病毒感染了一個叫做“盧浮宮”的文件。
凱奇在多次避免電腦死機的嘗試后終于找到了這個“盧浮宮”文件,對它做永久性刪除。
結(jié)果電腦貌似還是死機了,不過這次沒有回到還原點而是直接恢復(fù)出廠設(shè)置了。
而且恢復(fù)出廠設(shè)置之后發(fā)現(xiàn)清除病毒的過程中造成硬盤有壞道。
然后比爾·凱奇隔離了壞道,開開心心地和自己的妹子麗塔·弗洛塔斯基玩起了視屏裸聊。
END
3 ) 阿湯哥打街機
逗比阿湯哥在某動漫城打RPG街機,剛開局,阿湯哥略顯緊張,并且手感生澀,明顯是個生手,很快他就掛了。第一次掛了之后阿湯哥感到不忿,決定忍痛再來幾十個幣想要怒X剛剛殺掉自己的外星怪物,在不斷地掛掉。。。重生。。。掛掉。。。重生后,阿湯哥心中怒罵不已:坑爹的游戲連個自動存檔功能都木有。但阿湯哥幣多,毅力強,在無數(shù)次被殺回復(fù)活點后,水平漸漸提高,并隱隱有通關(guān)之勢。又一次掛掉重來后,阿湯哥找回了自信,嘴角浮起迷人的微笑,覺得這一次肯定能滅掉boss,再和女主NPC幸福開動,但誰承想左手瀟灑地摸了摸口,空落落的感覺,讓自己菊花一緊,最后一個幣了啊臥槽,阿湯哥心中千萬草泥馬奔騰而過,怎么辦?
面對全新的關(guān)卡,見所未見的場面,阿湯哥心虛不已,但心中通關(guān)的欲望之火熊熊燃燒,前面幾十個幣也不是白給,憑借著嫻熟地射擊爆頭操作,以及風騷的躲避走位,阿湯哥最終和女主NPC干掉了完弄自己無數(shù)次的外星大boss。
阿湯哥長吁一口氣,想著女主NPC的嬌軀,以及剛剛炸掉boss后勁爽,意猶未盡,于是他掏出了僅剩的100元,又買了幾十個幣,決定再來一發(fā),戰(zhàn)個痛快。
4 ) 兩個疑惑和個人解答(平行世界證偽、高維宇宙論……)
20190110更:
本片續(xù)集有望于2020年上映(//movie.douban.com/subject/26596876/),本人的這篇解析說不定會被第二部打臉,所有設(shè)定煩請依據(jù)電影后續(xù)補充為準,但僅就第一部而言,我的解讀如下不變:
——————————
本片存有二大疑惑。
疑惑一:女主middle name。
假設(shè)middle name不唯一,一個叫Rita.Rose.Vrataski,一個叫Rita.Jack.Vrataski等等。
在這個前提下,說明存在平行世界。
在平行世界理論框架下,片中每次時空重置都會產(chǎn)生一個新的平行世界。
但新的平行世界生成的時間點必須是阿湯死亡并在機場被踢醒的這一時刻。
依據(jù)影片設(shè)定,在新的平行世界中,生成節(jié)點前的歷史是復(fù)制舊世界的歷史。所以女主的middle name也應(yīng)完全一致。而middle name這種東西,女主在一天之內(nèi)就取個新的或改掉,是很不實際的。
因此前后矛盾,middle name一定唯一。
在此結(jié)論下,將出現(xiàn)三種情況:
1.阿湯調(diào)戲所言為真,女主死前吐露為假;
2.阿湯調(diào)戲所言為假,女主死前吐露為真;
3.阿湯和女主都是騙子。
論據(jù)1:
我們常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認為女主死前吐露的middle name為真。
論據(jù)2:
阿湯“不經(jīng)意”地提到了女主前男友的名字,并問她“you love him?”
女主這才告訴阿湯:別提了,老娘看他死了三百次,時空重置也救不回來,心都碎了嚶嚶嚶。
推論:
先前的某次時空重置中,女主提及前男友的名字,被阿湯記著,但還沒有親密到提及自己的middle name。阿湯為了搭訕套近乎這才瞎編了一個middle name。
之后阿湯試了好多種方法套路女主,又是包扎又是泡咖啡的。有一次是往里加糖,嘴巴又多,被女主察覺,心里覺得阿湯好討厭扭頭就開直升機去了。這一次女主的死也觸發(fā)了心軟感動條件:“俺叫Rose……”
也就是說,至少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下,平行世界假設(shè)是不成立的。
至于平行世界觀成立與否,我進行了以下思考:
首先,我們不能從主角和人類立場出發(fā),而是應(yīng)該換個角度,從Omega的立場出發(fā),因為它才是reset能力的正統(tǒng)持有者。依據(jù)影片設(shè)定,Omega的目的和它能力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調(diào)整策略,完成對某個世界的侵占。
我們舉例如圖:
在A宇宙中,Omega 1號的手下Alpha 1號死亡。這時候生成了B宇宙,且B宇宙中有了一個Omega 2號。
在A宇宙中,Omega 1號的手下Alpha 2號死亡。這時候生成了C宇宙,且C宇宙中有了一個Omega 3號。(reset點可能為1也可能為2,假設(shè)為2吧)
Omega 2號確實是有了1號先前的記憶,對它完成對B宇宙中地球的侵占確實有幫助。
Omega 3號確實是有了1號先前的記憶,對它完成對C宇宙中地球的侵占確實有幫助。
但是請問:
A宇宙不復(fù)存在了嗎?
Omega 1號在A宇宙中的現(xiàn)狀改變了嗎?
生物演化出的能力,就是為了對自己的發(fā)展有好處,請問它真的對“自己”有好處嗎?
至少對A宇宙中的Omega 1號完全沒有!
除非你愿意承認Omega的思維、記憶、能力是所有平行世界間的唯一存在,1號也好2號也罷,肉身都只是它靈魂的容器。那就很扯了對不對,太唯心了,和《蝴蝶效應(yīng)》這樣的哲學片(我堅持聲稱)就沒差了。
因為我們很少會去想到,在平行世界觀下,時間流才是真正唯一且永恒的,無論生成多少個新的宇宙,舊宇宙中的現(xiàn)狀并不會有任何改變,只會隨著時間流繼續(xù)發(fā)展。
此外,觀察影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光是舊世界,在新世界中某些場景下,若阿湯維持舊世界中的運動軌跡,周邊事物的反應(yīng)或發(fā)展結(jié)果也會完全一致。
因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唯獨阿湯、Omega(與Alpha理解為一個整體)才是這個世界唯二的變量。其余所有的事物都是常量。
而至少在我所認知的平行世界觀中,所有事物都應(yīng)是動態(tài)的、量子化的、多可能性的、薛定諤式的,并且這才是平行世界觀的魅力所在啊。
至此,我認為若是以平行世界觀來解讀本片,會有不合常理之處,甚至過于唯心。我相信所有通讀本文的觀眾,回過頭再去看那些原先以“平行世界觀”進行解讀的影片,一定可以產(chǎn)生新的理解。
疑惑二:Omega死沒死,爆炸為什么能同時存在于reset前后,以及阿湯能否重置時空。
前面提到,我們在主觀上總是習慣于把人類放在這個宇宙利益的中心,而非置身Omega本位上去思考,在“這個宇宙”中、從人類生存的角度而言,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問題本身無法得以全面觀察,更不要說去解決。
那么我現(xiàn)在拋出一個論點:如果存在一個高維宇宙空間,這個宇宙維度才是Omega本體真正之所在呢?
我們知道,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更高維度的幾何體難以想象和觀測。但無一例外的是,高維空間內(nèi)包含低維空間。
在高維中的物體,可以在低維中形成一個投影,也可以與低維空間相切、相交,或發(fā)生相互作用。
而低維空間中物體的運動,必然受限于其位面,但高維與低維空間的相交處,高維物體和低維物體是可以相遇和相互作用的。
打個比方,我們的手可以在一張紙片上形成影子,也可以揉捏和撕毀這張紙片,更可以按死這張紙片上爬行的螞蟻;螞蟻只能在紙片上爬行,沒法跳起來咬人,但當我們的手要按死它的時候,它就能在相切的位置上咬我們一口。
所以不妨大膽假設(shè),在阿湯的世界之外,存在著更高維度的世界,那個世界里存在的生物可以直接與阿湯的世界進行接觸,調(diào)節(jié)阿湯世界的局部事物(燒殺擄掠,局部破壞),更可以控制整個世界的運動狀態(tài),將這個世界中所有事物的運動軌跡歸位到某個時間節(jié)點(reset)。
我們回到影片重新梳理一下:
1.
在阿湯的世界中,人類就像寄生在某只高維生物身上的病毒一樣。
人類病毒愛好和平,但高維生物的免疫系統(tǒng)覺得我們該死,于是一大堆白細胞、若干Alpha神經(jīng)中樞和一個Omega大腦就降臨到人類世界來。
2.
有一天,女主砍死了個Alpha神經(jīng)中樞怪,淋了一身血掛掉以后,竟然進行了reset。通過反復(fù)不斷地reset后變得越來越牛逼。
過了段時間后,Omega大腦覺得有點不對勁,為什么有個Alpha神經(jīng)中樞老殺自己人,自己人也老殺它呢?
媽蛋原來我們中出了個叛徒,真是日了狗了。但是怎么把這個叛徒給她廢掉呢——放血——怎么放呢——設(shè)計陷阱勾引她——怎樣的陷阱呢——Omega的假地址。
3.
那次勾引女主的戰(zhàn)斗,女主身負重傷大出血,還輸血搶救,從此高維生物學會了一招“欲擒故縱”:6月6號你們不是諾曼底登陸紀念日嗎,先讓你們這些草履蟲囂張兩天,到時候滅你們還不是和捉王八一樣。
但是捉鱉那天一只叫做“小強”的Alpha神經(jīng)中樞怪不聽勸又跑出來玩,結(jié)果被阿湯結(jié)果了。
這個代號為阿湯的病毒不僅狗屎運極佳,而且狗屎運極佳,到了最后竟然還給Omega炸了。
4.
Omega一下給炸出了血,但此時reset并未觸發(fā)。
依據(jù)影片設(shè)定,阿湯染血成為偽Alpha期間,只有在他死亡時,才會觸發(fā)reset(Alpha級)。
作為同一機制下的Omega,也只有在死亡時才會觸發(fā)其reset(Omega級)。
與阿湯和女主在失血和輸血稀釋后一樣,失血過多和水的稀釋導致Omega大腦失去了reset(Omega級)的觸發(fā)權(quán)限。
5.
阿湯浸染了Omega的血液,所以此時reset(Omega級)的觸發(fā)權(quán)限已經(jīng)移交給了阿湯。
也就是說,此時的阿湯就像先前作為偽Alpha神經(jīng)中樞一樣,是一個偽Omega,可以通過機制的驗證。
而真Omega掛掉并爆炸,把阿湯給炸死了,由此觸發(fā)了針對以阿湯為載體的偽Omega的reset,這次爆炸也為這一次reset(Omega級)提供了【高維能量】。
6.
對于此次O級的reset,機制認為阿湯作為Omega本體,其受傷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他被要求參戰(zhàn),這算做整體戰(zhàn)略上的失誤。
于是機制將reset時間節(jié)點前調(diào)至阿湯從直升機上驚醒,目的是希望阿湯Omega調(diào)整戰(zhàn)略決策,嘗試更多的可能性使自己不被調(diào)入戰(zhàn)場(依據(jù)影片設(shè)定,阿湯作為偶像派軍官,一開始是完全不想上戰(zhàn)場的),避免這次對阿湯這個偽Omega造成的傷害和死亡。
而先前的reset都是A級的,被機制看做Alpha戰(zhàn)斗經(jīng)驗不足導致的局部作戰(zhàn)失利,所以reset點控制在阿湯于機場被踢醒就已經(jīng)足夠。
7.
片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設(shè)定,就是那位博士提到,要把所有的外星生物當成一個整體看待,Omega即為大腦。片中也進行了體現(xiàn):真Omega被炸的瞬間,小弟們也都跟著跪了。就和腦殘人士的丁丁基本都硬不起來一個道理。
在這個設(shè)定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推論:Omega是腦,那么小怪就不可能有獨立思維。
當然我們也可以進行反證:
我們假設(shè)Alpha有獨立思維,那么Alpha死亡前或reset后(假設(shè)它也可以被reset)可能會將記憶和情報upload到Omega處,這會導致Omega從一開始就會得到阿湯和女主染血的情報,從而設(shè)計放血。
但阿湯和女主并不是一開始就被Omega發(fā)現(xiàn)的,而是死亡重置千百次以后才被發(fā)覺,就好比在病毒的潛伏期我們身體偶爾感受到一些刺痛是不會覺得異常的,只有當疼痛過于頻繁時,才會促使我們?nèi)メt(yī)院看病。
所以像小強Alpha亂跑出來玩被阿湯所害這件事,Omega壓根就不知道,反正那么多只Alpha,戰(zhàn)死一個兩個不是很正常嗎。這個設(shè)定和結(jié)論本身就可以自圓其說,即使Alpha的死亡也可以被reset,它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也沒辦法傳達給Omega,因為它們根本沒有思想意識,只有攻擊異體的生物本能。
8.
既然講究唯物和科幻,而不是唯心和神學,那我們應(yīng)該承認,reset的實現(xiàn)至少包含兩個要素:一是【觸發(fā)權(quán)限】,二是被忽視的【高維能量】。
結(jié)局中的阿湯雖然擁有O級reset的【觸發(fā)權(quán)限】,但他并不擁有、也沒有能力調(diào)用,可以改變他所在的整個宇宙運動狀態(tài)所需要的【高維能量】。能量的本質(zhì)都相同,但存在于高維空間、可用以重塑整個低維位面的能量量級必然更加宏觀,也只有高維生物才有能力調(diào)用。所以O(shè)mega的死亡,一定意味著這就是低維空間中的最后一次reset。
擁有reset權(quán)限的阿湯,他的死亡可以由Omega來買單。但對于Omega來說,無論它的reset能力是不是可以reset自己,就算可以,這個權(quán)限也已經(jīng)失去了;亦不存在來自更高位面的什么造物主Master之流,對它所在的時空位面進行reset。也就是說,Omega是真的死了。
9.
私以為,這個理論可以相對合理地解釋,Omega死亡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波動之所以能同時存在于阿湯世界reset前后的原因,即當高維度位面與低維度位面相切乃至重合時,來自高維宇宙位面的能量波動會以這個切點/切面/切體輻射開,從而完全影響低維宇宙位面。無論低維宇宙運動狀態(tài)如何改變,高維宇宙中的能量波動都已經(jīng)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就好比煤氣罐爆炸這一宏觀事件,在微觀看來分子和原子只是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但爆炸是確實發(fā)生的。
10.
其實我本人也很贊同“電腦程序論”,就是說阿湯的世界其實是一套電腦程序,阿湯染血是得到了高級權(quán)限,成為一個自由的、高隱蔽性的、不斷自我學習的PC病毒,他被殺毒軟件弄死的時候就可以觸發(fā)系統(tǒng)保護性的還原,但他的學習經(jīng)驗卻得以保留。這就能解釋為什么除了阿湯之外的所有人和事物都是常量,運動軌跡都是既定的。
當然了,我覺得這也算作“高維宇宙論”:
1.Omega爆炸相當于阿湯利用編程語言從內(nèi)部炸掉了現(xiàn)實中存在的CPU(爆炸相當于超載短路),在系統(tǒng)崩潰之際,又獲得了最高級別的O級還原保護權(quán)限,而系統(tǒng)保護措施(還原精靈)又使得整套程序在崩潰之際實現(xiàn)O級回檔。
2.總得有更高維度的智慧生物來編寫這套程序吧。
so,您覺得呢?
5 ) 我希望自己不曾遇上你
晚上,其實一直在糾結(jié),要不要看這部《明日邊緣》,很多好的外國電影,都會被中文譯名給毀一下,幸好有豆瓣。沖著這評分,沖著阿湯哥,我還是來了。
前半部分看得有點發(fā)困,一次次死去、一次次重復(fù)這一天,根據(jù)記憶改變事態(tài)的發(fā)展,這分明是《羅拉快跑》的節(jié)奏。如果一直這么發(fā)展下去,便沒有新意,是肯定沒有這樣的評分的。于是,我耐著性子看下去。
當演到一半多的時候,一幕情節(jié)、一句臺詞把我牢牢抓住,讓我對這部電影愛到不行。
“I wish I didn't konw you!”
今天的影評,就是為了這么一句話。
劇情是這樣的:當阿湯哥和女主,在不計其數(shù)的死亡、重置后,他們抵達了怪物的基地。(女主是沒有記憶的)
女主受傷了,她又想一槍打死阿湯哥,然后重置前一天,阿湯哥阻止了她。
他給女主倒了杯她最喜歡的咖啡,女主看著他說,“你竟然還能在這種地方找到咖啡?”
他給女主的咖啡里加了兩勺糖,女主看著他,眼中流露著溫暖的感動。
阿湯哥說“你平時要加三勺糖的”,于是又加了一勺。女主的感情防線徹底崩潰了。但與此同時,理智的她心底有一種不安和疑惑升起,“我們究竟來這個地方多少次了?”“為什么還不進攻?”“為什么要拖延時間?”
阿湯哥這才吐露了實情:他試過很多次,無論何種方式,女主都會死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殺掉了BOSS,女主是永遠不能在復(fù)活的。
女主說:“你不必這么在意我的安危,我是個戰(zhàn)士,我是自愿來戰(zhàn)斗的”。
阿湯哥說“I can't.I wish I didn't konw you!”
聽到這句,我耳朵熱了,心底各種情愫在翻涌!從此開始,這部科幻電影綻放了愛情之花。
這句話,我翻譯成“我希望自己不曾遇上你”。
你們可能覺得這句話平淡無奇,可在我看來,這是一句很有味道的表白。
這是一種超級委婉的表白,說到這句的時候,沒有提及愛,但是它已經(jīng)出來了。
這是一種超級感傷的表白,說到這句的時候,剛說出了愛,可馬上就要失去它。
我希望自己不曾遇上你,
那樣我就不會認識你,
那樣我就不會了解你,
那樣我就不會愛上你,
那樣我就不會在乎你。
我希望自己不曾遇上你,
那樣雖然我沒有那些甜蜜的瞬間,
但我也不會有這痛苦的永恒。
有不少橋段,都詮釋著這句話,或者,都以這句話結(jié)尾,戛然而止卻回味無窮。
就像《暗戰(zhàn)》里,蒙嘉慧對劉德華,應(yīng)該也是這樣一種心情,多希望不曾遇見你!
也比如下面這個有爭議的橋段,把這句話演繹得別樣揪心。
一個有女友或老婆的男人,他又遇到了一個心儀的女子。她讓他心動,見到她會臉紅心跳,總想見到她,跟她說話,為她做點什么,看到別的男人跟她在一起時,內(nèi)心會莫名地絞痛,仿佛回到了十幾歲、初戀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喜歡上她了,很想和她有些甜蜜的進展,可是,他不能。不僅是因為他又無法逾越道德的鴻溝,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妻子是愛他的,他也是愛妻子的,他甚至清楚,妻子才是他一生最合適的伴侶,他甚至明白,踏出那一步,肯定是錯的。但是他還是無法壓抑內(nèi)心的騷動,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另外那個人。
他恨自己那不安分的基因,他恨命運這多此一舉的安排。他好多么希望自己不曾遇見她。
“.I wish I didn't konw you!”
這個男人,忍住了,就是大家口碑相傳的好男人,
這個男人,沒忍住,就成了渣男,就成了文章。
好了,扯遠了。真可惜,沒有能拍下這句話的瞬間,等電腦高清版出來了,一定截下這張圖。就像截下《暗戰(zhàn)》里,劉德華那句“可惜我的時間不多了”。。
結(jié)尾,大團圓結(jié)局,這是我喜歡的。綜合起來,我的評價是,這是我本年度看過的最佳科幻+愛情電影,沒有之一。
不可否認,《超凡蜘蛛俠》有著超好的3D效果的電影,但是蜘蛛俠的某些玩世不恭,再加上女主的死亡,都讓我本能地排斥這部電影。
我承認,悲劇也是一種美,悲劇能激發(fā)出很大的正能量,人生也充滿了悲劇,文學理應(yīng)反映現(xiàn)實。但人生已如此痛苦,文學、電影為何不能多制造一些美好和希望?
我始終相信,愛和希望能給激發(fā)出人類更大的正能量。
關(guān)于這部電影和我童年的游戲機
其實,在八九十年代,玩過FC、MD等游戲機的人,看了這部劇應(yīng)該會想到很多往事。這明明就是一個不能即時SAVE的RPG,如《荊軻新傳》,只要死了,便要從進入這個迷宮開始;或者是一個有幾滴血或幾條命限制的闖關(guān)游戲,如《松鼠大戰(zhàn)》,只要跪了,便要從這一關(guān)的開頭開始;當然也像網(wǎng)游開荒,推BOSS,如《劍俠情緣叁》,BOSS有幾個階段,掛了就要重頭開始,還要掉耐久。。
那時的游戲是耐玩的,那時的游戲是有趣的。一次次死掉,一次次重來,一點點記錄可能會遭遇的關(guān)卡或怪物或技能,然后想出對應(yīng)的方式,逐步加深游戲進度,最終通關(guān)。
不像現(xiàn)在的游戲,大多數(shù)都可以用SL大法,隨時記錄,隨時載入。從開始到結(jié)尾都是一路完美,可是往往玩不到結(jié)尾就棄游了。
現(xiàn)在,比《魂斗羅》、《超級瑪麗》好玩的數(shù)不勝數(shù),可再也回不到那時的專注和快樂。這不是游戲的錯,而是我們在這個尷尬的年紀,年近三十而立卻仍然彷徨失措,我們浮躁、我們急于求成,我們往往一入手新游戲,就要找攻略,找修改器。生怕浪費時間,卻一直在活生生地浪費時間。
有時,真的該放慢生活的節(jié)奏,欣賞沿途的風景,畢竟,人生不是明天,我們也不一定能享受到明天。珍惜當下吧,享受每一個現(xiàn)在!
6 ) 不想像游戲的小說不是好電影
spoiler alert!!!
1.劇情
簡單梳理,《土撥鼠之日》版的星河戰(zhàn)隊:外星生物入侵,以擬態(tài)存在,占領(lǐng)整個歐洲。人類開發(fā)機甲抵抗,在凡爾登打了勝仗,準備畢其功于一役登陸作戰(zhàn)。Cage身為吉祥物,被聯(lián)合防衛(wèi)軍(UDF)司令要求上前線,拒絕后被當做逃兵扔到希斯羅,以普通大兵身份參戰(zhàn)。
登陸時陷入苦戰(zhàn),Cage殺了一個特殊形態(tài)的擬態(tài)(Alpha),因為Alpha的血液融入,重啟回到前一天的希斯羅。然后試圖提醒旁人未果,每次死在戰(zhàn)場上后重啟回到前一天。這是phase 1.
Phase 2, 他找到了戰(zhàn)場上遇到的戰(zhàn)斗英雄Rita,恰好她有相同的經(jīng)歷,可惜在凡爾登時受傷,輸血后能力消失。博士解釋來龍去脈,濺血的特殊擬態(tài)叫Alpha,比例只占618萬分之一,外星人大Boss叫Omega,有控制時間的能力,每次有Alpha死,Omega就重啟進入前一天。Rita說慢慢會有vision,能感覺到Omega所在之處。
然后展開對Cage的訓練,第一天練,第二天死,死了再練,練了再死。Cage越來越強,跟Rita越來越有感情。然后有一次感覺到Omega在德國一個水壩。于是跟Rita無數(shù)次讀檔沖登陸這關(guān)(Bug1),終于搞定。但是Rita在農(nóng)舍這里怎么都會死,于是下次讀檔時Cage孤身前往,成功到達水壩,發(fā)現(xiàn)是個陷阱:Omega感受到了他的存在,想把他的血弄走。最后時刻Cage成功自殺。
Phase 3,Cage得知有呼叫器存在,可以感受到Omega的呼喚,但設(shè)備在UDF司令手里。于是跟Rita刷UDF總部這個關(guān)卡,終于成功,得知Omega真實位置在盧浮宮。可惜出車禍,暈倒后被輸血,喪失能力。(Bug2)
最后聯(lián)合Rita和所在小隊戰(zhàn)友,飛往盧浮宮,一通打殺,紛紛掛掉,最后Cage跟大Boss同歸于盡,但又濺到Alpha(Omega?)的血,于是最后一次重啟,回到第一次見將軍之前,而所有擬態(tài)已經(jīng)被消滅。Cage找到Rita,響起“l(fā)ove me again”的歌,結(jié)束。
兩處我覺得的bug,第一,既然后來可以搞一架飛機直接去巴黎,一開始為啥不直接去德國水壩,一定要刷登陸這個高難度關(guān)卡?為了刷經(jīng)驗升級?
第二,既然死不是問題,可以重新讀檔,那最大的風險就是被輸血,失去能力。所以應(yīng)該有個隨時能死的機制才對,能在昏迷之前確保死掉。身為老玩家,一直沒針對這個問題做好準備,把無限讀檔流玩成了只剩一條命,有點失水準。
簡單看了下原著小說的劇情,其實不管是外星人以擬態(tài)侵略地球的方式,還是機甲的概念,都是相當日系的。而且小說中重啟的原因和機制,比電影要復(fù)雜得多。所以電影的改編做得很好,把原本復(fù)雜的概念變得簡單,不重要的一筆帶過。劇情對于大多數(shù)觀眾來說,都是清晰的。
作為科幻商業(yè)片而言,一個看似高深,但清楚明白的科幻概念是最重要的,而且執(zhí)行上要撐得住這個概念,否則就成了《源代碼》這樣的空有逼格?!睹魅者吘墶冯m然在劇情邏輯上不能說毫無漏洞,但沒有大的紕漏,有一種第一次看《星河戰(zhàn)隊》的牛逼感,而且科幻元素用得基本挑不出毛病,實屬難得。
2.節(jié)奏
劇情上是在龐雜的概念中捋出了一條清晰明白的線,這是便于觀眾理解的優(yōu)點,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喪失了所謂的哲學深度。但作為娛樂片,能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得扣人心弦已是難得,而這恰恰是曾執(zhí)導過《諜影重重》系列導演的優(yōu)勢。
看完電影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流暢、利落。不斷地重啟讀檔過程中,每次的剪輯點把握的非常好,既不會讓人摸不著頭腦,又不會太過啰嗦。在一天的時空當中,重復(fù)的場景有讓觀眾厭倦的可能,但一方面有阿湯哥“擦,又要死了”式的喜劇感抓人,另一方面,導演在相當精到地一點點釋放和解決懸念。
比如一開始幾次重啟,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自然會在節(jié)奏舒緩時大腦不停,做種種猜想。電影并沒有急于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在找到Rita之后才解釋清楚。
之后不管是農(nóng)舍讀檔點,還是兩次陷阱的被發(fā)現(xiàn),都會讓觀眾有恍然大悟的感覺,而且絲毫不費力氣。
其實大家都懂的,這是一個不斷讀檔沖關(guān)卡的過程。只不過讀檔點只有一個,如果是游戲,這么長的讀檔空隙會在重復(fù)中讓玩家厭煩的。但主創(chuàng)只提取了每次讀檔的精華,和轉(zhuǎn)到不同故事線的轉(zhuǎn)折點,在利落的節(jié)奏中,觀眾時時刻刻都有新鮮感。
3.感情
本片最溫柔的一段,是在那個農(nóng)舍里,Cage阻攔著Rita拿鑰匙繼續(xù)前進,而想要喝咖啡,休息,跟她共處一段時間。因為他知道,一旦發(fā)動直升機,Rita就會死去。他們建立起來的感情就會清零。
這是整個感情線里最有意味的一段,當感情里的記憶不被共同擁有和珍視,那感情是否還有意義?這樣不斷重復(fù),從頭開始的感情,到底是如Cage所說,“I wish I didn't know you”呢,還是像片尾曲,每次都能love you again?
但在利落見長的本片里,這些感情線只是雪泥鴻爪,一帶而過。
7 ) 阿湯哥的八百萬種死法
電影中的無限循環(huán)橋段早就是老梗了,很多電影都玩過這一套,比如愛情片《土撥鼠之日》、驚悚片《恐怖游輪》、懸疑驚悚片《源代碼》。《明日邊緣》則給這個老梗穿了件末日大戰(zhàn)的花外套,在花外套的映襯下,這個老梗煥發(fā)出了前所未有的大片氣質(zhì),即爆米花電影的氣質(zhì)。因為影片中的戰(zhàn)士都是穿著機械盔甲對抗外星怪獸,所以這部電影也頗有《環(huán)太平洋》無限復(fù)活版強勢來襲的感覺。
但《明日邊緣》的好看不僅僅是它迎合了喜歡“大場面”和“人獸PK”的觀眾,就算脫掉了花外套,它也足夠有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主要體現(xiàn)在“無限循環(huán)”的呈現(xiàn)方式上。阿湯哥扮演的戰(zhàn)士就像游戲的玩家一樣,由于戰(zhàn)斗力不足,他每隔幾分鐘就要掛掉一次,復(fù)活后再回到起點,而他正是在掛掉和復(fù)活的無限循環(huán)中,提升自己的戰(zhàn)斗力。
要知道,這種掛掉-復(fù)活的場面在電影中表達出來并不那么容易,雖然游戲玩家可以在過關(guān)失敗后回到開始界面,重新闖關(guān),但觀眾可沒有耐心欣賞阿湯哥一遍遍地從頭再來,《明日邊緣》聰明的地方在于它既讓觀眾明白阿湯哥又重頭再來了,又不會將鏡頭每一次都放到初始時刻。有時候,鏡頭會使用快進的方式,有時候鏡頭會切入到某一個時間點。為了給觀眾制造意外,他還會在觀眾第一次看到的場面中暗示,這個場面其實已經(jīng)發(fā)生了無數(shù)次。這種敘事技巧讓觀眾對本來枯燥的重復(fù)提起了精神。
懸念也是《明日邊緣》刺激觀眾始終保持熱情的殺手锏。雖然《明日邊緣》似乎給了觀眾一個沒有懸念的設(shè)定——男主是不死的,但它還會時刻提醒觀眾,阿湯哥的超能力也可以在某種條件下消失哦。所以,觀眾仍然會為阿湯哥提心吊膽。
當然,總讓觀眾提心吊膽也不好,為了緩解觀眾緊繃的神經(jīng),《明日邊緣》時不時還會為你發(fā)送一顆笑蛋,而這些笑蛋就藏在阿湯哥的“八百萬種死法”中!這也是《明日邊緣》最有黑色幽默的地方,它不但讓死亡這么沉重的事情頓時變得輕松搞笑了,也讓一部籠罩在末日陰郁的氛圍的電影頓時充滿了情趣。
說到情趣,就不得不提到女人。在如此硬漢STYLE的電影中,就算美女艾米莉?布朗特也得練出二頭肌、三頭肌和三角肌,再身披盔甲,變身鐵錚錚的女漢子。不過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雖然都在忙著打怪物和拯救世界,根本沒工夫搞對象,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愛情戲卻有一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力量。如果為他們的愛情命名的話,那就是“你雖然只認識我短短一天,我卻認識你好像一輩子那么長了!”
P.S:為了保證各位的觀影快感,我真是強忍著不劇透啊!
全程無尿點
將土撥鼠之日翻拍得如此緊張刺激,女主角不遜色于原版,亞克西呀亞克西!!! P.S.如果用“阿湯哥在直升機上醒來”戛然而止來結(jié)尾更符合我的惡趣味
第一感受是干脆利落,文戲精簡,毫不拖泥帶水,無腦爆米花電影的完美敘事節(jié)奏;然后是所有作料的配合,動作戲炫目,笑料不冷,感情戲點到即止。最大遺憾是結(jié)局太敗筆。
所以說我們的情懷去哪里了啊。十多年前l(fā)oop這么高大上的設(shè)定是用來追MM,追MM和追MM的?,F(xiàn)在只能用來打怪獸了,哼。至于所謂的bug,我看有人說得好,知道自己失去了超能力就跟知道對象不愛你了一樣,推導不來證明不了,可是你就是知道。
艱辛萬苦打到最后一關(guān)面對大boss時發(fā)現(xiàn)不能存檔的恐懼與不安 ← 百分之百理解男主角最后的心情?。。?/p>
《土撥鼠日》《源代碼》《恐怖游輪》《蝴蝶效應(yīng)》《羅拉快跑》……看完也不知道到底更像哪部了,總之類型應(yīng)該加上“喜劇”的。
與其說它是科幻版的《土撥鼠之日》,不如說是好萊塢機甲增強版的《源代碼》。又名「我覺得我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無論像《土撥鼠日》還是《源代碼》,這類電影的樂趣其實都是游戲感。之前一直喜歡稱之為“憤怒的小鳥”式影片,通過不斷測試角度與力度,最終完成目標。所謂讀檔大法,這也是本片最好玩的地方了。故事比較順,外骨骼裝甲這種設(shè)定也挺過癮,可看度很高,雖然沒有特別嗨到我的地方。艾米麗·布朗特亮眼
羅拉提取出月光寶盒里的源代碼遞給涼宮春日說:“請交給阿湯哥!”
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俠請重新來過。
還以為湯姆·克魯斯這幾年每到暑期檔都會有一部平庸的爆米花電影呢,沒想到這一部這么棒!片子創(chuàng)意不算新鮮,但拍的卻是簡潔生猛,酷炫無比,整部電影從頭到尾沒有一個讓我忍不住扶額的尿點,敘事邏輯上也沒有什么問題,而且無論3D效果還是動作戲的份量質(zhì)量都做得很足,你甚至還能看到演技。★★★★
這才是我想要的“逆轉(zhuǎn)未來”!“一次性定點存檔”考驗操作熟練度,通篇渲染“能讀檔真好!”。改編拿捏有度,逼死原作。笑點耍帥場面故事全不誤,外媒絕對欠了阿湯哥一個道歉!遙想源代碼、恐怖游輪都沒給好評,就差這么一段“酣暢淋漓的距離”,此番圓滿。PS:最后高潮這副模樣,我只能理解為沒錢了!
玩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用作弊器改出300條命,死得剩最后一條時終于通關(guān)了。通關(guān)獎勵:進入二周目,全員復(fù)活,解鎖睡女主的可能。
他們在盧浮宮降落時,廢墟里有輛巴士,上面涂的廣告是上海芭蕾舞團來巴黎訪問演出,春節(jié)我去盧浮宮時曾看著它從我面前開過去…………這感覺好微妙。
無限存盤大法好……以及阿湯居然在無限商業(yè)片歷練中越演越好了我的天。
鐵包肉大戰(zhàn)鋼絲球~
死了都要愛,看完真心累。好萊塢化的ACG,窮人版的環(huán)太平洋。被殺死五萬次的男子,靚湯經(jīng)驗值刷到爆,如愿刷到一枚女武神級別的妹子,續(xù)集可以繼續(xù)組隊打怪。
其實講了一個打游戲開著外掛攢經(jīng)驗的故事,最后外掛沒了,只得一次性通關(guān),圓滿大結(jié)局~金屬異形、戰(zhàn)斗鐵甲、科幻穿越算是賣點,但是科幻的bug會有不少,不能細想
故事算是新穎,被一開始逗笑得不行。其實就算沒有那個怪物reset時間,生活也是日復(fù)一日,重要每天都有一點點進步!
真是不錯誒,還想再看一次。。不用拉阿湯哥到觀影黑名單了。片尾曲love me again也算 suprise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