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映+首映禮+活動場,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這部電影我已經(jīng)看了不下3遍了!
說實話,第一次看完后,2刷3刷電影的時候,我還是會看得笑到流眼淚。我都不禁開始懷疑,是我的“笑點”太低了?為啥這部電影都已經(jīng)不是第一遍看了,可還是會笑不停呢?
于是,我忍不住問了下身邊已經(jīng)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其中也包括我認為一直“笑點”很高的,想問問他們覺得這部電影怎么樣?
結果證明,我認為我的“笑點”低,是我多慮了,因為有個朋友說這部電影他已經(jīng)看了9遍??!還是會被劇情戳中笑點;還有個“笑點”特高的朋友跟我說,這部電影拍的很諷刺現(xiàn)實的搞笑,但也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現(xiàn)實中真的會發(fā)生可能比這還狗血的事。
我問他,“那你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笑了沒?”
他說,“我肯定是笑了的呀,看這電影很難忍住不笑的吧?”
確實,這部電影好看的地方在于:
1、劇情笑點不尬,源于生活,貼合現(xiàn)實。首映禮觀影映后,導演和編劇有分享說,這部電影他們籌備花了很長時間,這期間切實走訪了很多大廠和公司,征集了很多在職場上打工人的心聲,在收集了一個個打工人真實故事的基礎上,反復打磨出這樣一個劇本的。所以全片看下來,我有種,電影雖然很多情節(jié)是荒誕搞笑的,但卻有現(xiàn)實的影子,現(xiàn)實中是真的極有可能發(fā)生類似情況的事兒的。好比最近剛發(fā)生的某知名企業(yè)“小作文”事件引發(fā)的種種連鎖反應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可能也是我覺得電影劇情好看的重要原因,因為它并不是單純?yōu)榱酥圃煨c而強行搞笑的片子。
2、演員無論“主配”,演技在線,自帶喜感。電影里最出彩的莫過于大鵬和白客兩位的演繹了??措娪暗臅r候,他們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完全不會出戲,覺得他倆像他們早年打造的經(jīng)典形象了。原因就是他們無論是自身演技方面,還是塑造這部電影里的人物下的功夫方面,是能看得出他們各自的成長的。而像莊達菲、王迅、孫藝洲、孔連順、肉食動物等配角的表演也完全不拉垮,他們的部分也有很多搞笑且的橋段。真的是位電影整體加分許多。
3、整體拍攝調(diào)度,電影節(jié)奏,把控得好。我認為能讓這部電影好看的另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電影整體鏡頭切換節(jié)奏把握的很好,從而起到放大了搞笑程度的作用。
另外我認為,這部電影本身也有一點不足的地方,那就是:
前面故事講的很好,但是結尾,“年會”結束后,給我一種想要草草收場的感覺,結尾結的太匆忙,讓我覺得有一丟丟垮掉。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電影結束的時候,我仍有種意猶未盡之感導致的吧。
總之,我覺得《年會不能?!愤@部電影,算是2023年,我看過的電影中,年度最佳喜劇了!希望2024年的電影頒獎典禮上,年度最佳喜劇的獎項中會有《年會不能?!返纳碛?。
終于有一部觸及現(xiàn)實生活的喜劇片了,不再是單純的為了搞笑而搞笑,懷舊、諷喻、嬉鬧、勵志有趣嫁接并不違和。有些段落像一根柔軟的刺,輕輕扎你一下,吱吱疼一下又哈哈樂一下,樂完會想起一句古早網(wǎng)絡用語“給你講個笑話,但你別哭”。
一個優(yōu)秀鉗工莫名其妙地調(diào)到公司總部任HR專員,升職加薪,一路誤打誤撞,眼花繚亂;一個塞錢托人走后門的人陰差陽錯倒霉透頂,一心討個說法;一群大公司的996社畜有預謀地被“優(yōu)化”裁員,人人自危卻無可奈何。其間似是而非哭笑不得,以大鵬飾演的胡建林為導火索被《年會不能?!氛諉涡{,一一展示。
公司總部,摩天大廈高聳,玻璃幕墻耀眼,以HR為代表的大大小小各個部門、各個層級的領導,陽奉陰違、拉幫結伙、拉高踩低、狐假虎威、中飽私囊,把手上權力用到極致,顯然就是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這個公司時興取英文名并引以為傲,但一點不洋氣,每一個英文名不土不洋透露著濃濃的偽精英山寨氣息。
與之相對的是,公司創(chuàng)業(yè)的起點,成立于80年代末、目前作為老企業(yè)的標準件廠,廠區(qū)破破舊舊,銷量遞減,供銷不暢,瀕臨破產(chǎn)。生活在這里的基層鉗工,每個人穿著老式工裝,做人做事認真專注,簡單淳樸、重感情、講義氣,每個人都有拿得出的手藝,面對質(zhì)量問題眼里容不得沙子。
歐陽奮強飾演的集團胡董事長性格執(zhí)著,生產(chǎn)一線出身,善意溫和,實事求是,對人對事有一顆包容的心,公司壯大了也沒丟掉繼續(xù)做實業(yè)的決心。以之相對的是,李乃文飾演的徐云峰為首的高管,以資本運作的思維做空企業(yè),以優(yōu)化之名侵吞資產(chǎn),組建個人小團隊,每一步都為自己謀私、另立山頭。
白客飾演的馬杰唯唯諾諾,前怕狼后怕虎,敢怒不敢言,一直加班加點,秀存在感,表演忠誠,習慣了為別人擦屁股;莊達菲飾演的潘怡然,則有一種天生的熱血叛逆,面對不公敢回懟,敢挺身,最后勝利了,也不貪戀“戰(zhàn)果”,毅然決然地去追夢個人夢想。這兩人是典型的社畜代表。
胡建林有如神助,一路打怪升級,住在公司精裝樣板房里,窗外夜夜閃爍著“人生巔峰”的霓虹燈,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一開始沉醉在權力與年薪帶來的誘惑里,慢慢才覺醒過來,明白自己不過是一介屌絲,除了品性善良、俯身車床當鉗工,其他一竅不通。在總部的日子,他做中層干部培訓,就是帶大家去機修車間打磨錘子,一語雙關,“錘子”在云貴川方言里的意思耐人尋味。這場戲中,胡建林與董事長交流的影子倒映在玻璃窗上,形成一種看似親密的關系,所有人不再懷疑他有特殊背景。
《年會不能?!繁容^寫實的是裁員優(yōu)化過程,既哭笑不得,也讓人略感心塞,軟弱者自暴自棄,堅強者奮起抗爭,管理者不斷挖坑,沒有人知道明天的結果是什么。莽撞的胡建林每天在門禁處、食堂、走道、電梯里背人名、數(shù)人頭的過程,搞得人心惶惶,每個人都成了疑似被優(yōu)化的人員,這種杯弓蛇影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了,頗有辦公室政治的縮影。
胡建林是一個“攪局者”,不帶私心和個人恩怨,迷失后幡然醒悟,揭開了公司富麗堂皇下面的污點。王迅飾演的莊正直也是一個“攪局者”,一心只為自己,得理不饒人無理攪三分,標準的小市民形象,花出去的錢打了水漂,來總公司討說法,殊不知他為了籌錢以次充好假冒公司產(chǎn)品的行為,害慘了身后的標準件廠。自己一直倒霉,處處受挫,卻沒想過倒霉的原因。
這是一個喜劇,笑點是核心,但裁員和反裁員的博弈,無疑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這個掀桌子的人就是胡建林,本來他可以裝聾作啞,和HR一伙人沆瀣一氣,掩蓋自己身份倒錯、什么都不懂的事實,過上事情少、拿高年薪的日子,騎在馬杰這些人頭上作威作福,但他還是決定奮起抗爭,為尊嚴,為信任自己的人和自己信任的人,放手一搏證明自己血仍未冷。
每年的年會應該是歡聲笑語,觥籌交錯,大家承前啟后、共話未來之時。這次年會,因為有攪局者胡建林的出現(xiàn),變成了一次聲討、揭露大會,彩旗招展,載歌載舞,RAP不停,張雨生的代表作《我的未來不是夢》,S.H.E的《Super star》在這里有了不一樣的意義,醒來的社畜通過努力爭取到了權利,獲得了一點活下去的勇氣,盡管單薄但不乏暖意!
要跨年了,愛情片和喜劇片都是片單中的熱門,畢竟忙碌了一年,大家都想解解壓。
對于打工人來說,什么才是最解壓的?當然是吐槽和發(fā)瘋!大鵬和白客主演的這部《年會不能停!》就是滿足打工人需求的跨年首選。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一部喜劇了:夠好笑,夠燃,夠有感染力,還夠現(xiàn)實,完全懂普通人上班的那些梗。
老實說,職場喜劇,不是一個好拍的題材。
職場,看似是生活里最常見的場景,但最容易拍得懸浮。人人都在上班,分分鐘就能挑到毛病。
喜劇這個大類近年來也是踩雷高發(fā)區(qū),一方面是觀眾審美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多喜劇并不真正了解生活,只是把熱門梗排列組合。
“搞笑”這件事是需要認真的,《年會不能停!》就是不糊弄觀眾的那一類。
首先,演員陣容就是奔著搞笑去的。大鵬+白客,“屌絲男士”x2,演普通打工人完全就在舒適區(qū)。在演員里,他們也是難得的真正上過班的,演打工的狀態(tài)很對味。
比如大鵬和白客見面這一場戲。大鵬飾演的胡建林在廠子里老實巴交干了一輩子技術,猛然被調(diào)到上市公司總部做HR,見到領導立刻點頭哈腰,生怕鬧了笑話。白客飾演的馬杰是普通小白領,當了小領導但級別不高,在公司里小心翼翼,努力討好每一個人以獲得好人緣。
這樣的兩個人一見面,互相彎腰寒暄,職場人的狀態(tài)一下就有了↓↓
其他群像也都是老喜劇人,童漠男、肉食動物、Rock、孔連順、王皓....都是脫口秀和喜劇大賽里讓人印象深刻的選手,搞笑質(zhì)量有保證。童漠男還是文學策劃,臺詞打磨上確實留下了脫口秀的影子。
有趣的是,演大領導的又都是正劇出來的實力演員,比如演董事長的歐陽奮強,是87版《紅樓夢》的寶玉。演副總的是李乃文,《我不是藥神》《堅如磐石》《三大隊》里都是和演技派搭檔的黃金配角。
喜劇人負責認真搞笑,實力演員負責用氣場演繹出領導的樣子,增加現(xiàn)實感,分工明確而有效。
其次,影片中最值得說的一點,就是杜絕使用任何網(wǎng)絡熱梗,每一個笑點都扣住生活兩個字,可以說笑著笑著就共情了。
主創(chuàng)一定認真了解過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的環(huán)境,才捕捉到了最精華的點。
胡建林進總部,第一件事就是選英文名,馬杰啟發(fā)胡建林,自己姓馬叫杰,所以根據(jù)中文發(fā)音英文名應該叫什么呢?
胡建林:杰克馬?
馬杰:那不僭越了嗎...
既有人名梗,也調(diào)侃了許多大廠讓員工取花名的規(guī)定。
互聯(lián)網(wǎng)職場黑話也被把握得相當準確,“對齊顆粒度”“形成閉環(huán)”“后臺管理”等把職場人逼瘋的話術全被調(diào)侃了一遍。明明可以清楚地說人話,非要造詞,這是多少打工人想說卻又不敢說的心情。
為了鼓勵加班而提供班車、健身房、食堂;明明是扁平化管理,但等級森嚴到職級不到位就刷不了休息室的卡;領導總是有相似的畫餅技巧;裁員叫“優(yōu)化”;女員工被強行敬酒;升職跟能力沒有什么關系;公司八卦總會越傳越玄......
以及問領導yes or no,領導的回答總是:or,員工:(卑微)好的。
打工人可太熟悉這些場面了,這樣赤裸地放在眼前,很難不笑。
那么,笑完就又有另一層情緒了——很難不代入自己。
片中的主角團是打工人的三種普遍狀態(tài)。胡建林,四十多歲的基層員工,因為陰差陽錯才被調(diào)到集團總部。這樣的年齡和職級,就算再有真材實料的技能也是在優(yōu)化邊緣,沒有人管你對公司有多少情懷,做出多少貢獻。不能被壓榨,就是原罪。
所以胡建林在得知真相后也猶豫,究竟該不該戳破這個錯誤?
馬杰,35歲小領導,被優(yōu)化的危險年齡。技能可以被替代,馬屁容易拍歪,辛苦完成的工作被會匯報的人搶功勞,任勞任怨把加班當成勛章,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對公司還有用。
潘怡然,因為是女性,職場難度加倍。不是985名校畢業(yè),只能一直在大廠做外包,想通過熬來獲得一個正式員工身份。只想正常完成工作,不想加入職場甄嬛傳,卻被說成是理想主義。
上班為什么總使人情緒失常?這三個人的處境說明了一些問題。不勤奮不對,但勤奮也不一定對,站錯隊伍就更不對。明明只是想好好干工作,拿多少錢辦多少事,但許多事又身不由己,浪費了很多精力。
公司年會都風風光光,最開心的環(huán)節(jié)只有抽獎,至少能拿到真實的好處。
片中還給出了許多打工人都會面臨的狀況:面對公司里明顯的問題,到底是自保,還是為了正義和更多人的利益勇敢提出來?
這就來到了電影里最燃的部分,打工人的逆襲。
胡馬潘三個人被不同程度PUA,遇到兩難選擇時也有不同的看法。最終他們的決定卻非常一致:反抗。
與其說是反抗,不如說普通打工人想得到尊重,想擺脫“當牛做馬”的標簽。
感受到這一層,才會發(fā)現(xiàn)胡建林的身份有不少隱喻。
胡建林來自基層工廠,前二十年都在生產(chǎn)螺絲釘,自己也是整個企業(yè)的螺絲釘。人人都知道建高樓要靠一顆顆微小的螺絲釘,但遇事是最先偷工減料的就是這些微小的部分,最先犧牲的也是一個個基層員工。
知道有裁員計劃后,所有基層打工人憂心忡忡,被HR記住名字都在懷疑是不是在列裁員名單,他們都深知領導是不可能被裁的,被犧牲的只能是自己。
而在領導那里,掀掉別人的飯碗只是因為權力斗爭,或是玩一些資本游戲。
胡建林的反抗不過是點明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再渺小的人都有思想和感情,高壓之下必有反彈。
有的事,有的人,雖微小,但卻是這個世界運轉(zhuǎn)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螺絲釘,又何來高樓大廈?
還有什么比“無名之輩”團結起來尋找自己的正義更燃的呢?
電影中的另一種燃,是對努力和夢想的肯定。
胡建林從年輕時就堅信“我的未來不是夢”,用近乎笨拙的方式在做一個好人。被稀里糊涂調(diào)到總部后,正是因為真誠和努力,反而化解了許多問題。
馬杰始終善良,收獲了朋友和想要的未來。
潘怡然則是“叛逆”的,放棄穩(wěn)定工作,去追求新的夢想。成功的方式從來不止一種,只要對得起自己都值得被肯定。
主題曲歌詞唱的是“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換句話說,只要認真過每一分鐘,未來的確可以不是夢。
又是年末了,我們需要這份對未來的希望。信心不能停!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社畜”、“打工人”等詞在網(wǎng)絡上流行了起來。
特別是“打工人”的梗,被網(wǎng)友們玩得不亦樂乎!
大家都以“打工人”自居,吟唱著“正能量滿滿“的“打工人語錄”:
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我打工,我快樂。
世界上有兩種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樣!
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早安,打工人!
電影《年會不能停》,講述的就是一個關于打工人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名字看似普通,情節(jié)卻是出乎意料的精彩有趣。
故事的主人公,鉗工胡建林,在集團裁員的風波中陰差陽錯被調(diào)入總部,卻誤打誤撞地一路升職加薪,最終橫掃大廠。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成為人上人!
一方面,胡建林完成了許多打工人心中的夢想,另一方面,又因與大廠環(huán)境格格不入而笑料百出......
同時,“錯調(diào)“事件也將人事經(jīng)理馬杰推向了一系列的困境,為了保住飯碗,他被迫為其隱瞞,還調(diào)來外包小姑娘潘妮一起遮掩真相。
隨著胡建林的升職加薪,馬杰從上級變成下級,從領導變成下屬,他轉(zhuǎn)變的過程和為了保護自己而不得不與胡建林合作的尷尬處境,給觀眾帶來了更多的笑點。
古有張好古,今有胡建林,雖然都是連升三級,但《年會不能?!穭e具匠心,拍出了新意。
“關系戶”竟被錯調(diào)?底層“螺絲釘”制霸大廠?影片看似滑稽,卻又真實,亦莊亦諧,妙趣橫生!關系設定反差鮮明,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從“對齊一下顆粒度”到“職場最重要的是站隊”,從“一個雙輸?shù)腻e誤就沒必要糾正了”到“你這不行,棱角都被磨沒了”,每一句臺詞都充滿了幽默感,令人應接不暇。
裁員廣進(財源廣進),招裁進寶(招財進寶),影片對職場黑話的調(diào)侃更是恰到好處,給觀眾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段子。
“你為什么叫馬杰克,不叫杰克馬?“ ”不敢,僭越了“,估計馬云看了都會笑出聲。
打工人想要什么?要錢,還要快樂!這就是一部快樂的電影,是一部專屬于打工人的電影,是獻給我們打工人的史上最強爆笑爽片!
更難得的是,它共情打工人,跟打工人站在了一起,和打工人同一陣線,讓同為打工人的你我,產(chǎn)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影片貫穿始終的幽默反諷藝術,戳破了領導們對待下屬的做法:“第一遇事要給下面人留空間,第二展示親和力,第三鼓勵下屬互相鞭策狼性競爭?!?/p>
這種對領導秘訣的揭示,以及對資本家和職場歪風的嘲諷,使影片更具深度和觀賞性,也讓觀眾對職場的荒謬和虛偽有了更深的認識。
大鵬和白客表現(xiàn)不俗,將兩個職場小人物演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最讓人驚訝的是莊達菲,她的表演自然流暢,不著痕跡,仿佛演的不是潘妮,而是她自己。
這部電影也讓我對導演兼編劇的董潤年刮目相看,他諷刺職場歪風的手法極具娛樂性,從戲謔的臺詞到出乎意料的情節(jié),都展現(xiàn)了他對于職場現(xiàn)實的深刻思考。
不過,對于劇中角色而言,那個天選打工三人組,最讓我感觸的不是憨厚又機智的胡建林,不是一心想要轉(zhuǎn)正的潘妮,而是無時無刻都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馬杰。
同為打工人的我,看到他那小心翼翼、卑微討好的樣子,真是感同身受,百感交集,仿佛又好笑又可憐的人不是他,而是我自己,他只是在上演我的每一天。
所以,明明是喜劇,我卻看哭了,明明很好笑,我卻看出了淚水。
也許,笑中帶淚,就是對職場人最真實的寫照,生活很苦,也要笑著活下去!
對于打工人來說,《年會不能?!芳仁且粓鰵g笑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治愈。
它以年會為切口,以情懷為基調(diào),給了觀眾最爽的情緒價值,為打工人帶來了一場歡樂的跨年儀式,送上了一場娛樂與啟示并存的精彩視聽盛宴。
“表面風光,全是假象”,“總裁放個屁,總監(jiān)翻成句”,“我是員工不是奴隸,也想做我自己”,影片結尾爆梗說唱,高燃為打工人發(fā)聲,非常精彩,好聽又好看。
拒絕卷,拒絕 PUA,拒絕畫餅,年會不能停,笑聲不能停,讓我們保持初心,直面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024年,讓我們懷揣笑聲和勇氣,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劇透:
——————————————————————————————————————————
裁員計劃已經(jīng)推進了95%,然后靠挽救剩下5的人獲得大團圓。
簡直是嗶嗶嗶嗶嗶嗶。
這就是對于本片的最大劇透。
決定去看這個片,并不是對大鵬有啥期待,他那《受益人》令我過了好幾年仍然心有余悸,但是豆瓣脫口秀大會小組說本片簡直是脫人和喜人團建,2023快過去了,我有點想念他們。
而他們一個一個表現(xiàn)還不錯,就像大鵬,明明每個片子都令人無語,在表演和故事邏輯上,居然還都永遠是及格分以上。
看著是狠狠嘲笑了一把阿里、年會造反又復刻了新東方,結局卻走的是告御狀的傳統(tǒng)戲路。
你要真是喜劇,打算讓人過年出一口惡氣,建議直接把眾合集團整解散,對標樂視,讓打工人自己掙錢養(yǎng)活自己。
————————————————————————————
杰弗瑞在優(yōu)化前面5700的時候毫無阻礙,偏偏在清除最后一個零件廠時,被300個留在過去時代的工人狠狠捶了。除了傳統(tǒng)的咱們工人力量大之外,還讓我感覺到對當代打工人的輕蔑,會喝咖啡敲電腦的這一代,哪怕?lián)碛蠬R都無法反駁的技術水平和功勞,到了35也是說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更年輕。
而胡建林如此忠誠于廠子,崇拜他的老廠長,就顯得更諷刺了。胡董事長,胡建林的老廠長,借杰弗瑞的手優(yōu)化了5700人,集團輕裝上陣,又舉重若輕打擊掉了副總裁一派勢力,贏得無數(shù)員工感恩戴德,要不人能當董事長。 反而是莊正直,無能又心酸,最后都沒能讓自己的孩子讀上省城的中心??吹男亩隆?/p>
這片像在傳達一種過時的價值觀,只有無欲無求,才能名利雙收,但凡有點多余想法,路邊NPC都得笑話你不知足。
看其他評論說本片編劇寫過《老炮兒》,通了,一切都通了。
12.16啤酒場,現(xiàn)在終于能給電影打5星了。
這是一部實打?qū)嵔拥貧獾南矂」适?,不需要太多的華麗的包裝,和宣發(fā)一樣這就是一部訴說打工人扎心事的電影。
在基層苦干多年的胡師傅在陰差陽錯之下得到上層的“提拔”獲得了本不該有的職位和待遇,于是一位在車間工作的工人因為領導的胡來,成為了一名HR!而即使領導的失誤一早就下面的員工被察覺,但員工也只能將錯就錯,硬著頭皮錯也不能背上鍋,丟掉飯碗。
可是胡師傅哪里知道自己是被調(diào)錯的呢,他就是初入職場的老實小白,和職場老油條不同,當別人都在猜測他是靠什么不正當手段進的公司,他卻認為是領導賞識自己而感恩公司,感謝領導。
為了事情不敗露,馬杰克安排胡師傅去認識公司的同事,僅僅是打個招呼,都讓員工嚇一身冷汗,都以為自己要被裁員了。 像這樣的反差,在電影中隨處可見,真就挺諷刺的,一個人的熱情和一群人的猜忌,一個人的老實和一群人的恭迎,而這一個人不就是當初那個初入職場的懵懂小菜鳥嗎?這一群人不就是被職場歷練被生活所迫出來的“老油條”和“天選打工人”們嗎?不就是看電影的我們嗎?
想到影片最后的改編詞簡直就是打工人的嘴替,替我們發(fā)瘋,說出我們的苦楚,瘋得不要太爽,瘋得不要太合理,梗也設計得很合理,年會不能停,人心不能移,年會的精神是凝聚一個集體,不是在集體中分小團體,不是過分的揮霍不需要花的錢財。 所以《年會不能停》,這電影看的人是真痛快?。?
這部電影在爆笑之余,也是真真切切地為打工人們出了一口“惡氣”。無論是打工人與高管之間的搞笑互動,還是年會上的各種瘋狂表演,都不僅僅局限于好笑,在電影院滿場的笑聲中,也夾雜著對職場生態(tài)荒誕之處的諷刺與批判。
2023年,可以說是打工人崛起的元年,先是有00后整頓職場,而后又有孟羽童離開格力做網(wǎng)紅,董宇輝和新東方鬧出利益糾葛,又有裁員潮讓無數(shù)打工人和準打工人憂心忡忡。可以說,這是打工人被大家“看見”的一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年會不能?!肪惋@得更加應景。
面對計劃大規(guī)模人員優(yōu)化的公司總部,毫無HR經(jīng)驗的中年人胡建林,被卷入一系列的烏龍事件。電影中,幾乎每一個細節(jié),都用無數(shù)的誤會,和巧妙的錯位構成了笑點?!皦选北徽`掉入總部,毫無HR經(jīng)驗,用一個普通車間工人的質(zhì)樸和努力,去記住每個員工的名字,卻被員工們誤會是在給公司的優(yōu)化裁員計劃做準備,把被他叫中名字,視作死神在點名。故事看似荒誕,但是相信你在看過電影之后,也能從故事中找到不少自己供職的公司或者是單位的影子。
電影里有幾個橋段在反復callback,就是人力資源部的幾個中層領導,永遠不干實事,永遠在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考量自己有沒有站錯隊;中層領導故意把任務布置的模模糊糊,讓基層員工去揣摩他的心思;更會鼓動基層員工內(nèi)斗,以免他們團結起來一起對付自己;中層員工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全部甩給下屬,自己專心準備很露臉,但并沒有什么意義的公司年會;至于工作出現(xiàn)失誤,那自然是要讓下屬來背鍋的。
一個個真實又有些扎心的議題,在電影里卻舉重若輕,用故事本身的荒誕感,消解了現(xiàn)實的沉重,而且絕不矯情,也不刻意煽情,在緊湊的故事中,每當開啟一個你以為他會煽情的橋段,總會拋出一個新的笑點,每個笑點之間的連接還非常絲滑,劇情搞笑且不狗血,真的有做到恰到好處,在笑夠了之余,也會在電影的角色中,找到公司同事和上級的影子。
電影里,一直勤勤懇懇做好自己工作的胡建林,誤打誤撞地走上升職加薪之路,同時,也必須接手處理公司冷酷無情的裁員計劃。試問,哪個打工人不會期望自己的努力被看見,哪怕是以莫名其妙的方式?又有哪個打工人不希望升職加薪,手握權力,讓曾經(jīng)對自己頤指氣使的上司成為自己的手下呢?
電影里恰如其分地滿足了打工人的這種想象,更難能可貴的是,并沒有讓打工人的美夢完全脫離真實。假調(diào)職會被發(fā)現(xiàn);公司中高層之間的權斗,也不是簡單的請客吃飯;即使好好工作,業(yè)務能力滿分,也可能在到了35歲的時候被公司清退;而短時間經(jīng)歷人生巨變的胡建林會飄,會沉醉于受員工逢迎的狀態(tài),誤以為是自己人緣好,受到大家的歡迎,也會在忙于籌備年會的時候,沒有看清文件內(nèi)容,就簽字。
電影很真實的揭露了,現(xiàn)在不少公司一面因效益不好為由裁員,另一方面又在年會這類可以省錢的項目上鋪張浪費的現(xiàn)狀,另一方面,也在為無數(shù)的打工人加油打氣,告訴大家,做個業(yè)務能力過關的好員工,凡事較真一點,也一定會有好的回報。
另外,電影里的脫口秀演員、喜劇演員熟面孔真的多。電影里的“包袱”才會抖一個就響一個,抖包袱的節(jié)奏也堪稱是專業(yè)和精準。更難能可貴的是,電影沒有變成一個喜劇演員的全明星“走秀”,幾乎全員的角色都是貼臉且貼人設,在這個基礎上,每個人的表演也都相當不錯,不會有喜劇演員走上大熒幕以后,常見的尷尬和出戲的情況。
白客長著一張公認的“天選打工人”的臉,出演升職受阻,總是缺乏存在感的人力小領導就很適合;“肉食動物”出演的反派公司中層也是十分貼臉;還有更多的喜劇演員在電影里的戲份并不多,可是都有高光時刻和記憶點。讓人不由得在想,是不是因為這些喜劇演員,大多也經(jīng)歷過成名前的艱辛歲月,也都上過班的緣故,演起打工人來,那叫一個到位。甚至,劇情的絲滑程度,讓我懷疑這個片的導演和編劇,也都是實實在在上過班的前打工人,畢竟,電影里有太多太多,讓人會心一笑的橋段,或者讓人男默女淚的職場真實寫照。
整部電影看下來,我有種打工人出了口惡氣的感覺,心中郁結的不少和上班有關的負面情緒也都一掃而空,我想,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和他最神奇的功效。在年會即將開始的時候,去看這樣一部為打工人量身打造的爆笑喜劇,笑一笑,抖掉身上背負起的工作重壓,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儀式感。
半部好戲。大鵬進入職場后的戲都是好笑的,而且基本屬于那種認真打磨的、沒有糊弄觀眾的笑點,職場打工人一定會心有戚戚,創(chuàng)作者也是深諳職場這一套系統(tǒng)規(guī)則并且也是有自己態(tài)度在里面的,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視角,所以觀感挺舒服的。但是到了后面懸念打破后開始走心反而就變得沒趣了,又回到了那種二選一的道德困境上。底層始終渴望能有高高在上的“大老爺”為自己做主,于是就又繞回到了“上面的想法是好的,是下面執(zhí)行的人出了問題”這一套令人ptsd的邏輯話術上。影片還是不敢真的寫(或者是不能寫)躺平這件事,所以最多就是用一場“以下犯上”且嘲諷力加滿的rap把這種嚴肅性消解掉,領導聽沉默了,打工人聽嗨了。但是當造夢的機器停下運轉(zhuǎn),回到現(xiàn)實中,該加的班還得加,該背的鍋一個都躲不掉,這可能才是現(xiàn)實最讓人無奈無解無望的地方。
這兩年翻拍故事舊故事太多了,因為原創(chuàng)就是很難,原創(chuàng)一個屬于中國本土當下都市的故事更難?!赌陼荒芡!吠昝雷龅搅?。諷刺我們真正想諷刺的,嘲笑我們真的想嘲笑的,不欺軟怕硬不虛與委蛇不煽動廉價情緒不偷懶耍奸,把真實職場精選加工成好戲,再提煉出成熟的價值觀,關懷與批判并存。大膽心細,沉著有趣。編劇導演董潤年和編劇制片應蘿佳太厲害了!《年會不能?!吠扑]給每一個打工人~希望我們每一個螺絲釘在這里抱團取暖,現(xiàn)實實現(xiàn)不了反抗不了的就在電影里得到慰藉吧。
白客戒指一戴辦公桌一坐,天臺喊出“我失業(yè)了家人怎么辦”時人夫感已沖出天際!(片子整體還是蠻好笑的,點名那部分笑岔氣,導演會用鏡頭和節(jié)奏做喜劇
儘管在職場的細枝末節(jié)上實現(xiàn)了對大廠打工人部分困境的表達,但影片在文化政治上的本質(zhì)仍是在勞資關係極其微妙的關鍵時刻(新東方董宇輝事件即為風口浪尖之一例),由文化資本和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強強聯(lián)合,為迎合“底層中產(chǎn)”的偏好和需求製作出的一套“心靈按摩術”:年會高歌一曲《我的未來不是夢》並引起董事長初心發(fā)現(xiàn),成為尖銳問題的一種想象性的紓解方式(或者說安慰的方案)。當資本代言人被界定為罪惡和無效的因素,影片最終轉(zhuǎn)向?qū)Α罢妗ご髲S”的回歸,以對早已沒落,但因應現(xiàn)實被塑造為穩(wěn)定、純潔、溫情脈脈的國有單位制遺產(chǎn)的重新激活,為當前尖銳的勞資矛盾開出解方,而並不指向勞動法規(guī)及執(zhí)行機制的健全,以及社會對普通勞動者個人權益的支持、扶助和福利保障。這一結尾尤具前社會主義國家的特色,也是在當前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保守和安全的表達。
“裁員廣進,財源廣進”—堪稱新時代地獄笑話。白客身上的班味兒好重啊,長了一張又疲憊又憔悴的上班臉,共情了??
No.10100。就是這個時代的《背靠背,臉對臉》和《黑炮事件》。董潤年這個劇本也太厲害了,完全沒想到這么一個雞湯且捏腳的故事里能帶出些許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主要是后二十年)的反思,以及對國企和工人議題的再激活。當然,能在今天這種環(huán)境下寫出一部還算有點料的諷刺喜劇也真是螺獅殼里做道場了。不過比起黃建新本片里很多人物或者橋段還是太過劇作功能性了,在現(xiàn)實合理性上還是差點意思。有趣的是董事長是本片里唯一一個在大樓里上班兒沒有英文名的人,總公司的這種權力結構以及杰弗瑞總所提出的路線爭論,可能在今天也不能寫得更實了……反正且看且珍惜吧。#華語年度十佳#
董潤年導演的喜劇方法是奏效的,會讓我想起果戈里的《欽差大臣》,還活用“鄉(xiāng)巴佬進城”的傳統(tǒng)配方分別去做身份錯置 & 處境笑料,讓土老冒在職場關系中跟利益相關人員彈皮筋,帶有取笑鉆營攀爬企業(yè)階梯的幽默與諷刺,證明了蘇聯(lián)式笑話永不過時。先自嘲后反諷,先讓讓觀眾產(chǎn)生一種居高臨下的勢差,而后嘲笑的鋒芒轉(zhuǎn)為大公司的風氣做派,作為“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的打工仔會更有共鳴。劇本在合適的節(jié)點去做人物的“靈魂黑夜”,給點題的年會時刻也加了菜,因良心而升騰,讓觀眾相信那一刻的真誠與深刻。ps,今年的大鵬是開了掛的,希望明年繼續(xù)保持!
好笑,電影院里全在哈哈大笑壓力山大的職場人,真的是看爽了,真實的打工人辛酸不容易,最后年會的唱歌還蠻感動的笑中帶淚,感謝這些帶喜劇藝術家接地氣地走進生活給我們帶來了歡樂,黃渤和沈騰也有參與搞笑劇本
前半段的喜劇效果主要來自白客發(fā)起的群像式誤解,可惜這套模式外的一切,王迅大鵬的笑點都很蹩腳。主角團的“理想主義”極端失真,看完反而更認同李乃文“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的改革理想(主角團對反派理想的攻擊居然完全在物理層面,幾句干癟的口號和群眾式動員引得最高決策者自上而下解決問題。那么最后有對逝去時代的緬懷嗎?)
值得5星,近些年唯一能看的喜劇片
熱鬧歡騰的外衣下包裹著社畜打工人無奈悲涼的底色。建議組織大廠中高層及以上人員觀賞本片。
年度最佳喜劇,文本異常優(yōu)秀,許多包袱抖得都很精彩,尤其在現(xiàn)行的審查規(guī)則下,頗有種“戴著鐐銬跳breaking”的感覺。盡管“將錯就錯”的故事并不新鮮,但可貴的是表達上一貫到底,通俗且不媚俗,完成度相當之高,也許這就是這些年爛片頻出的開心麻花心中自己作品應該有的樣子。建議納入主題黨日集中觀看片單。
終于有一部貼近職場打工人的諷刺喜劇了,完成度很高,笑點也多,尤其貼今年的“裁員”熱點,適合年終各單位集體觀摩。以及,大鵬和白客演技真的越來越好。
拍給社畜看的一部電影,年終能爆笑一次好解壓!沒想到十年前王大錘“升職加薪邁上人生巔峰”的愿景十年后在白客和大鵬身上完成錯位實現(xiàn)。導演說自己拍的喜劇玩的是結構,而不是靠段子堆砌。的確在流暢性和完整性上,劇情的推進和橋段的鋪排環(huán)環(huán)相扣又極為統(tǒng)一,創(chuàng)作上讓觀眾主動產(chǎn)生共鳴而非刻意迎合喂食,劇本很扎實。撇開企業(yè)貪腐的外衣,電影最終落筆的矛盾還是計劃經(jīng)濟與市場經(jīng)濟的對沖,是對過去艱苦歲月淳樸的懷念。二把手是典型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想順應時代給集團減負轉(zhuǎn)型,但一把手還留有上一代集體主義情懷與員工相伴,老板思維的大方向轉(zhuǎn)舵與員工思維的個體發(fā)展相悖又都合理。白領“裁員”與藍領“下崗”兩個時代與打工人密切相關的詞匯,居然打破時空呼應上了,落地現(xiàn)實和空想現(xiàn)實都拍出來了,很魔幻。
麻花已經(jīng)廢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這都是今年國產(chǎn)喜劇的天花板,感謝電影為打工人出氣,然后2024繼續(xù)埋頭打工。
看見大鵬和包貝爾…就一定不會錯過一顆心!
超乎預期的喜劇片年度黑馬。套用互聯(lián)網(wǎng)黑話來說,董潤年對齊了龍標顆粒度,打通了職場底層邏輯,在嬉笑怒罵之中完成了類型片的精準把控,形成一鬧二笑三口號的形式組合拳,直擊打工人的情緒痛點,最終打磨成耐人尋味的時代影像閉環(huán)。上司之間勾心斗角,下屬之間互相拆臺,同事之間捕風捉影,總結會上站隊發(fā)言,誰都累,可誰都沒閑著,畢竟誰都不想成為時代車輪底下那點摩擦力,可大環(huán)境的齒輪一旦轉(zhuǎn)動,誰又有什么發(fā)言權?所以當那首《我的未來不是夢》響起時,大家都在苦笑,因為這就是夢,電影給了打工人一場拳打BOSS腳踢上司的美夢,在夢里我們意氣風發(fā)直升K8,夢醒以后繼續(xù)加班熬夜低頭倒茶。聯(lián)歡會式的結尾屬實無奈之舉,但也有不妥協(xié):panny衣著光鮮的唱著歌,我們以為她成了知名歌手,而她不過是海選選手,那才是這夢里最真實的一刻。
一坨翔,又他媽被大鵬騙了張電影票,大鵬這個叼毛專攻下層市場是吧?
年度最佳喜劇。難得把職場痛點說得又全又深的大銀幕作品。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脫口秀大會?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的全喜劇演員和編劇陣容。熬過15分鐘交代背景后,幾分鐘一個笑點,有很多次捧腹大笑。看了送啤酒的點映場,把我老公那瓶也喝了。啤酒和喜劇真的絕配。
作為年底公司裁員的親歷者,看到三個人天臺戲和搶電腦那場眼淚就沒停過。潤年師哥太會捕捉打工人的生存狀態(tài)了,每個人都能在《年會》中找到自己,我想我可能是結尾那個因為加班沒能去年會現(xiàn)場的小姑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