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對象定位于孩子的影片,圍繞一個簡單清晰的故事來展開,通過正反兩派交戰(zhàn),最終斜不壓正,這種通用的橋段是最能吸引孩子的,同時也最能有效傳遞正面價值觀。
影片主要講樂迪幫助飛飛救她被壞人抓走的母親,和惡勢力比利威利進行斗爭,并最終戰(zhàn)勝他們的故事。故事中穿插了一些與當下社會高度相關的元素,比如超級飛俠是生活在以精準送達為背景的時代,他們的世界里也有點贊和排行榜,包括比利威利的轉變也是由于主播行業(yè)的產生侵軋了他的利益。這種將現(xiàn)代生活元素加入影片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感覺更貼近自己的生活,更有代入感,這種直觀的引用對孩子觀影是有益的,他們還沒有能力對復雜的東西進行拆解和消化。
在孩子淳樸的世界里,好人與壞人是涇渭分明的,好人的身上不存在壞的方面,壞人亦是沒有正義的一面,這樣的人物本身缺少矛盾的地方,完美的太過單調,主角形象的扁平化是兒童電影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因為正義和邪惡,溫柔和野蠻,真誠和欺騙在真實的世界里大有可能發(fā)生在同一個人身上,人性的復雜在孩子的世界里沒辦法全面展開,因為他們還沒有踏入這個黑白之間還有灰色地帶的世界。
來看《超級飛俠:樂迪加速》,是小外甥的主意。他超愛《超級飛俠》,說這些小飛俠就是陪伴他一起長大的好朋友。
觀影過程中,小外甥看得比我更加投入,有時放聲大笑,有時興奮到揮舞雙手。89分鐘的時間里,整個影廳洋溢著歡聲笑語,變成了快樂的海洋。這是極為難得的體驗。
這個暑期,想讓孩子感受到快樂,《超級飛俠:樂迪加速》是首選。作為家長,看到孩子那么開心,一定會很有滿足感。
看這部電影前,我特意看了些TV版動畫的片段。而這讓我在看這部大電影時,有遠超預期的驚艷感。相比TV版,它算得上是全面升級了。
眾多超級飛俠形象各異,又有鮮明的特征;畫面精致,片中的世界五彩繽紛,給人審美上的愉悅;而且動作場面做得也很扎實、絲滑,每個超級飛俠的裝備和超能力也有升級。尤其是到最后,對決的發(fā)生地變成了外太空,超級飛俠與反派“玩具大師”比利威利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對戰(zhàn),場面恢弘開闊……
真沒想到,一部主打“為全世界的孩子帶來快樂”的國產動畫片,竟然做出了這樣的氣象。
《超級飛俠:樂迪加速》更讓人驚喜之處是它傳達出的內涵。影片通過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講述了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超級飛俠樂迪,自稱是“世界上最快的飛機”,速度是他最引以為傲的超能力。他的日常工作是給全世界的人運送包裹。有時,為了保證準時到達,他擅自使用絕招“極限速度”,會因為失控帶來危險,給環(huán)境帶來一些破壞。在一開始,他癡迷于速度,只知道求快,還不懂得任務的終極意義。
再比如新角色飛飛,她是學生,媽媽時不時就要敦促她為奧數比賽做好準備。課余時間,她還心懷夢想,致力于打造趣味舞臺,甚至是探索宇宙。一邊是學業(yè),一邊是夢想,她在兩者之間來回徘徊,進退失衡。
反派“玩具大師”比利威利的出現(xiàn),打亂了他們的生活,同時也為他們帶來了轉機。比利威利在世界各地搞破壞,綁架了很多市民,也包括趕來救飛飛的媽媽。比利威利要將他們送往太空,在這個世界消失。如此,孩子們才會買他精心設計的各種玩具,才會給他更多目光。
有意思的是,為了照顧到孩子們的感受,主創(chuàng)將比利威利寫成了一個喜劇角色。片中,他有不少搞笑的段落。比如飛飛媽媽問他綁架的目的,他回復說:“好問題,但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边€有,他會稱呼超級飛俠們?yōu)椤俺措u飛俠”。笑死了,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看到這些段落,小外甥樂得不行。因為反派雖然很壞,但壞得坦率又可愛。這種塑造方式,能博得孩子們的歡心。
片中,比利威利使用的武器也都是玩具。他通過注射特殊液體讓玩具變大,從而具有破壞力。比如玻璃球、炫酷機甲等等。
從成人的角度看,這樣的設計頗有深意。電影中的反派,往往是某種社會現(xiàn)象的濃縮、表征。
回到這部作品,比利威利這個形象的出現(xiàn),就是在提醒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們可能已經對玩具不感冒了。這或許會讓他們失去一些樂趣、失去益智的機會。
而在跟比利威利的對抗中,樂迪與飛飛的困惑都得到了化解。
最終大戰(zhàn),樂迪以一己之力,無法擊敗比利威利。關鍵時刻,他的超級飛俠朋友們到場援助,并肩作戰(zhàn)。他們分別使用自己的超級裝備:旋風悠悠球、救援繩索、超酷工具組合……尤其是銀河系投擲+全新手臂的組合拳,一舉重創(chuàng)反派。此刻,樂迪明白了團隊的價值、合作的意義。獨自逞英雄,不如擰成一股繩。
緊要關頭,樂迪終于使用了極限速度,這很冒險,但他必須這么做。他既領會了超能力的正確使用方式,也擁有了“速度越快,責任越大”的擔當精神。如果說樂迪以前的行為還是自我彰顯。那么現(xiàn)在,他已經建立起了真正的自信。
而為了拯救媽媽,飛飛堅持讓樂迪送自己進外太空。她見到了執(zhí)行任務的爸爸,受到了鼓舞,有了繼續(xù)追夢的勇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媽媽得救了。
媽媽也終于明白,對一個孩子來說,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固然重要,冒險精神、執(zhí)行力與強大的韌性同樣重要。夢想看似遙不可及,但逐夢的過程便可以積蓄揚帆起航的力量。
飛飛走出了自己的路;媽媽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女兒。
真的好意外,《超級飛俠:樂迪加速》這樣一部主打合家歡的國產動畫片,竟然還是一堂生動深入的親子教育課。
觀看這部影片,既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能激發(fā)他們面對困難的決心、解決問題的耐心;而家長也能緩解一下教育焦慮——孩子的人生,并非只有一條道路可走。
走出影廳,小外甥還在跟我科普,那個會潛水的超級飛俠叫小青,她很擅長游泳;擁有超酷工具組合的超級飛俠叫多多,任何時候,他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那個說掌握樂迪“搞笑證據”的是包警長,他是個工作狂,很懂破案……
我從沒見過他看哪部電影像現(xiàn)在這么激動和開心。他的眼神中閃爍著亮光,就像是實現(xiàn)了潛藏心底已久的夢想。
by 烏合之子 20230711
毋庸置疑,在觀影結束之后,我承認這當然是一部非常熱鬧且刺激的動畫電影。
因為是科學想象,將原本不應該具備生命的交通工具擬人化為能說會笑的小孩子超級英雄,他們是超級飛俠,所以可以穿梭在天空之中。
他們不是冷冰冰的機器,同時具備著喜怒哀樂,這當然是一種泛靈論的觀點,萬物皆有靈,所以一定可以對話并成為朋友。
這比之于福瑞,更進了一步:動物的擬人,是有生命作為基礎的;而機器的擬人,需要先對零件賦予想象。
只有大人才會去分辨有無生命,小孩子則全都要。
《超級飛俠》的受眾到底是誰呢?
今天下午在進入電影院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周圍坐著的全是媽媽帶著女兒。這些小朋友雖然也會吵鬧,但她們總會選擇在某個特別的節(jié)點,那就是當超級飛俠遇到困難的時候。
她們會吵著對媽媽說,“我不要看,我不要看”。
因為她們不忍心自己心中的一個完美的樂迪使出極限加速,讓自己失控;也不愿意看到超級飛俠們在沒有裝備的情況下,面對壞人的襲擊一籌莫展。
那么回到一種更加安穩(wěn)的表現(xiàn)手法,就是動畫劇集的完成任務的手法可以嗎?
如果僅僅是像電視劇集那樣完成每集的任務,不過是一個海螺小姐式的重復,因為對于孩子來講每一天都可以完成全新的任務,送達包裹、解救危險、增長見識?;谶@樣的創(chuàng)作理念,都可以將故事無限延伸下去,直到第14季。
但對于電影而言,可重復的任務反而成為了掣肘。所以一定需要講一個更為漫長的故事,一定需要塑造出某種更加根本性的危機,以及更加絢爛的反派。
而反派最好就是大人。
那么在一個滿是低齡向受眾的動畫電影中,如何為反派賦予一種可以說得過去的動機呢?一般而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訴諸于原生家庭童年陰影,正是因為小時候受到了霸凌長大之后才想為自己的過去正名;另一種則是訴諸于突如其來的時代挫折,原本是受歡迎的成年人,因為時代變化從此不再被關注,于是心生妒忌。
《超級飛俠》里,比利威利成為反派的原因正是后者。他所制造的玩具能給孩子們帶來快樂,但是當網絡流行開始之后,這些千變萬化的玩具被千篇一律的畫面所取代。
每個人似乎都在享受著由新技術所帶來的新烏托邦的快樂:故事最開始不斷玩手機的小男孩、在蝌蚪榜單中爭先后的表演、不斷實現(xiàn)創(chuàng)意視頻的宇宙夢想家飛飛,還有隨時可以跟蹤拍視頻的肖邦,他們都共同組成了像比利威利這樣的玩具大師的生存困境。
這不值得可憐嗎?比利威利就應該被拋棄嗎?
也正如大衛(wèi)格雷伯在《規(guī)則的悖論》中所說,超級英雄似乎從不創(chuàng)造任何事物。相比之下,大反派們堅持不懈地發(fā)揮著創(chuàng)造力,總是有一堆計劃項目和想法。因為反派才是那個擁有著青春期、混亂創(chuàng)造的強烈渴望的夢想家。
所以我們便會問一個問題,沉浸在自己玩耍玩具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快樂,與不斷分享和表演所獲得的快樂,哪一種才是更好的呢?
這個問題在樂迪身上也得到體現(xiàn)。他如果專注于自己送達包裹的目標,他的情緒不受到周遭的影響,不會想要急于去證明自己,那么他就能夠獲得在這份工作中的快樂。
樂琪不是說:你能看到每個孩子收到包裹時的笑容,這就是幸福??墒沁@份笑容是私人的感受,不是能被人分享的。
可以被更網絡化所分享的快樂,明顯就是被異化轄制的快樂——作為世界上最快的飛機,樂迪沒有辦法在孩子們和網絡的視線內表現(xiàn)他的超級速度,可以幫助多少人可以澆花,可以分類垃圾。卻因為一段笨拙的被涂有五顏六色的痕跡,上了網站的熱搜,成為了伙伴口中取笑的對象。
雖然動畫在處理的過程中,很快將其轉為了個人單打獨斗比不上團結更重要的主題(這可是相當保守主義的處理辦法),但是由互聯(lián)網所帶來的情緒改變,成為了超級飛俠們的嫌隙。
不過這份嫌隙,在新裝備的幫助下消失了。因為他們又開始并肩作戰(zhàn),而不是排名表演。
借助更加先進科技的反派們,用一種近乎玩鬧的方式搭建起了水火箭,他們成為了自己所反對的模樣:不是用可觸摸的玩具,而是用無法接觸的高科技。
可是高科技就天然可以帶來生命嗎?
在將機械或動物擬人化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必須要慎重表達如何區(qū)別對待有無靈魂的問題。
如果只有一部分同類型的物體,可以變成有靈魂意志的存在,那另一部分為什么不行?
同樣的道理,如果在這一群體中只有幾個角色可以大放異彩成為英雄,那其他人為什么不行?
孩子們會對這種差別心有所懷疑。
坐我旁邊的小女孩,就在問她的媽媽:
為什么超級飛俠可以和人對話,而飛飛的媽媽坐的汽車,卻不能變身,要在高速公路上堵車? 為什么反派角色可以將自己駕駛的機械變成武裝戰(zhàn)斗機器人,而超級飛俠們卻只有裝備? 為什么裝備也不能參與對話?它們只能成為超級飛俠們的裝備? 為什么這些武裝戰(zhàn)斗機器人,沒有靈魂、不能對話、無法溝通?
她的媽媽啞口無言。
我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只能是歡迎這個小姑娘以后來讀我們哲學系研究生。
就像飛飛的媽媽完全不理解蛙站的視頻得獎邀請,為什么比奧數競賽更重要?
是的,飛飛喜歡在網絡視頻中獲得贊頌,內心的訴求依然是家庭式的,她希望早日和父親(一家三口)見面,希望媽媽不要總是在外面上班,讓她一個人落在家中,描繪的宇宙畫面正是她想要團聚的景象。
這種設定相當取巧,把父親的工作變成了宇航員。但實際上,父母都是受到996壓迫的存在,所以這種焦慮才由媽媽傳遞給了飛飛。
而這種來自人類真實的親緣家庭關系,對超級飛俠們來說當然是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們天然就是超級英雄——至于要不要吃“炒雞”這種食物,機器英雄怎么能吃飯呢?那就也連帶動畫里的人也不吃吧。于是整個電影里,只有道格才塞進去了一塊熱狗。
吃是小事,死亡才是大事。
當樂迪獻出自己的生命“以被摧毀”的犧牲精神阻止了水火箭撞向月球,電影院的孩子們全都哭出聲來,一時間哭聲此起彼伏,正好與這幾分鐘完全默片的畫面相得益彰。
還有旁邊媽媽們的勸說,樂迪不會死的,不會在太空變成無人看到的垃圾。但應該如何復活樂迪呢?
竟然是以誰都沒有想到的方式——被肖邦的電流刺激。
這就又回到了那個問題,生命才會呈現(xiàn)出快樂,那么在網絡上看到的排名是怎樣的快樂呢?
網絡為什么自身不能成為一個能喜怒哀樂的生命體呢?
這個故事,或許創(chuàng)作方奧飛能給我一個場外的答案:奧飛大幅度參與了ChatGPT的開發(fā):
光年無限有自己的AI對話機器人產品-圖靈機器人開放平臺,開發(fā)者可自行快速接入并創(chuàng)建個性化機器人,包含聊天機器人、智能客服等,目前累計注冊企業(yè)開發(fā)者超過150萬。
所以,超級飛俠們是先是生命,才是機器。而現(xiàn)實正好相反,網絡智能先是機器,才變成生命。
但就算變成生命,它也被褫奪了“說話的權力”,肖邦只能發(fā)出電流,接受指令——這當然是獨屬于飛飛的“超級裝備”。
而那些“原始裝備”去哪里了呢?
被樂迪混用之后消失了,去往了廢棄的玩具工廠,去往了即將被碾為齏粉的垃圾場。
那里有曾經是孩子們快樂之源的玩具。
浪費時間?。。?很久沒看過這么爛的片子! 那些好評的是水軍嗎?倆孩子,沒一個愛看的,純粹想知道結果才坐到了結束。
就說這片子從立意到角色塑造,都充滿了無奈無力無趣! 影片里,曾經陪伴童心童年的玩具,被視頻主播們取代,失去了關注從而黑化。就是整個一個“你只能有我”的獨占+不可以“有誰比我受歡迎”!?。?/p>
人類角色,就是一“爸爸云養(yǎng)娃”+“聽媽媽的話”+“你還太弱小”。
這個爸,云??得超牛掰,都云??到外太空了!咱就說,這是死活得蹭到航天熱度么?這么蹭,真的好嗎好嗎好嗎!?
這個媽,就繼續(xù)“嚴格控制”+“我都是為你好”+“自我犧牲”,終于讓娃徹底愧疚+幡然醒悟,,,??????
對于主角小娃,她理想多豐滿,現(xiàn)實就多打臉! 每次想得都很好,就沒有一樣付諸行動! 除了去當主播,其它幾次想救媽不是在工廠被肖邦機器人和樂迪搭救,就是在飛船上被肖邦和樂迪搭救,在外太空被肖邦和樂迪搭救,,,為數不多終于靠自己到達“控制室”也總是來不及“動手”就發(fā)生意外!我就想問,編劇你其實不想她救出她媽媽的吧?咋就讓這孩子過得那么悲催無力呢??? 還有就是有一段劇情,真是糟糕的示范——小女娃多次反復懷疑怪叔叔不是好人(她懷疑得對),卻仍舊一步一步讓自己落入圈套!不能堅持己見,還被豬隊友帶飛!這個情節(jié)設計是幾個意思?。。???? 真想在這兒送編劇一句國粹!
順便說一句,所有的飛俠都表現(xiàn)出“有勇無謀”,也毫無“團隊合作”的默契或用心,其中主角樂迪對此演繹得最為徹底!
這幫飛俠除了“超級無腦”,還患有新冠后遺癥——超級健忘,為了硬凹結尾情節(jié)翻轉,妥妥讓它們一直一直一直打無準備之仗?真想說一句,這是智障飛俠吧?
已經無力吐槽,想遭罪的觀眾就自己去看吧!
最后問一句,編劇大人,作為一部現(xiàn)實主義反諷劇吧,咱這樣偽裝成動畫片騙小孩,丟個糖衣炮彈想炸醒誰?
今天看了點映。廳不大,除了第一排幾乎都坐滿了。小觀眾們都很和諧,沒有吵鬧。超級飛俠的劇集動畫,從15年至今,都14季了,能來觀影的小朋友應該都是樂迪的小觀眾,都是被熏陶過的,劇情也超級符合低齡的年齡段,全程沒有需要家長講解的。中途還有萌雞小隊串場,小觀眾們都能接得住。整體相當于一集拉長的動畫劇集,除了樂迪其他超級飛俠都是牽強式露臉。實話說樂迪彈射起步瞬間加速確實震撼確實很燃,其實電視上的動畫劇集這塊的處理也不是敷衍的,速度感頂到極限。遺憾的是,沒有“所有系統(tǒng)全部啟動,啟動啟動啟動!還有……這個!樂迪……樂迪,準備升空!”,激情少了幾分,我這個四百六十個月的兒童當時有些落寞。
這部電影意義深遠,引發(fā)了人們對短視頻和“中國式家長”等話題的思考。劇情有趣生動,適合全年齡段觀眾觀看,融合了動作片和科幻片元素,讓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在觀影的過程中還有小朋友在喊:“樂迪加油!”“超級飛俠加油!”“樂迪你可以的!”。人物情緒刻畫生動形象,配音淋漓盡致,細節(jié)處理到位。電影教育孩子團結合作,勇于追逐夢想,提醒家長關注孩子感受,不要給予過大壓力,避免阻斷孩子追夢之路。
B站躺槍啊哈哈
陪孩子
孩子自己在電視機上看到宣傳,說超級飛俠第一部電影出來了。昨天跟孩子一起去看了,覺得還不錯的,跟熊出沒的立意差不多,都是跟壞人作斗爭,有點熱血沸騰……扣除的三顆星,是因為電影里有上海的場景,說明故事人物在中國,但設計的人物的臉上為什么都有好多雀斑,好丑?。?!中國人的卡通形象為什么要這樣丑化呢?
帶五歲女兒第一次看的電影,很好看!很熱血!女兒很開心!樂迪加速! つ??つ つ??つ
在兒子即將成為小學生的這個暑假,《超級飛俠》終于出了第一部大電影。意料之外的難看,希望兒子能盡早喪失對《超級飛俠》的興趣。
百盛點映 積分換票,如果不在成人的角度看還算過得去。
樂迪:我在全球送快遞!(最新業(yè)務已開通太空航線)
官方吐槽,有點難繃
陪女兒看了部低幼動畫片,同場的有奶奶帶著看,父母去看其它片子的。電影市場的繁榮乃在于可以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不一定非得是好萊塢式的合家歡。
沒報多大希望陪小朋友來的,本來想著如果不好看就趁這個機會睡一會,結果不僅沒睡,看完竟然覺得很不錯,很熱血,有一段好像在看復聯(lián)!中間還閃現(xiàn)了萌雞小隊哈哈!強烈推薦小朋友們去看,比博燃!
已經看完了,還行。
飛飛以及她媽有點電影版《小王子》的感覺。而且我支持這個反派,把那些網紅都扔出大氣層吧??
這部大電影是不是破壞了原有的世界觀,劇版里可沒有超級反派,遇到的困難都是日?,嵤?/p>
感覺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時間不長。
經典動畫片的大電影,適合暑假帶小朋友去電影院看看反派的設定有點意思,為了讓小朋友遠離網絡直播,回歸傳統(tǒng)玩具…我覺得這不應該算反派吧??
尬
塵封了多年的新世紀電影院會員卡居然可以用,領著五歲半的娃看的第一場電影,觀感很好。
陪兒子去看,他很喜歡~覺得很好看
孩子看完都說不好看
兒子說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