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的一個工廠遇見的一群95后工人。
本片被列入英國皇家人類學協(xié)會影庫。
很多人都在僵硬的工作中漸漸的麻木了自己,當被問及對于未來的規(guī)劃時,他們都表示迷惘,沒有方向,更沒有對于生活的熱愛與目標。片尾中出現(xiàn)綠色的枝葉被一片片地割據下來,充滿了隱喻性,反映出部分年輕人的思想與熱情,被自身的原因與現(xiàn)實的社會漸漸的消耗掉。鏡頭中靠窗發(fā)呆,又不好意思一直面對攝像頭的女孩,更是把如花似玉的年齡與當下所面對的迷惘,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影片中最后的結尾,每個人都在鏡頭中說出了自己的夢想,不得不說是這個紀錄片的反轉,因為大部分人從一個對于未來沒有規(guī)劃的人,到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并且洋溢著笑容,給了觀眾與社會更加反思。不管現(xiàn)實如何,只要心中有夢,并且勇于追夢,那么人生便會變得充實 。他們每個人都是如此的渺小,但是并不是意味著他們一無所值,當他們在鏡頭中說出夢想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他們還沒有失去自我,他們也是活生生的人。
有四川大涼山的,讀書無聊,賺錢來耍去開房(來到這里又有人教工作和開房,又好玩,又有錢賺),或者出來耍也不想讀書,拉女孩出去逛完ktv就各自帶各自。有賺錢為了太窮的家里蓋房,到時再說沒有規(guī)劃,即使是談的戀愛也是覺得不好結婚。當然,也有邊做工邊找工作的希望能去更好的地方工作。90后95后一半以上,輟學也好,不喜中專選的專業(yè)也好,出來也是賺錢,賺錢能做的事很多,他們覺得成功的定義不止一種但從沒有覺得自己怎樣才能成功,也想旅游也想到處走走不局限一個地方也沒有計劃,及時行樂不合就分都是常有的,過年就辭工,過完年再算的比比皆是。工作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選擇,而不是成長,生活也只是一個經驗槽,環(huán)境于他們而言才是更自在更多話語權以及自我認知的地方。 他們的夢想,開自己的店,當企業(yè)老板當有錢人,學一門技術,當設計師當軍人當廚師當司機,回家蓋房,多玩一點長帥一點,有人還不忘說一聲“謝謝”,別忘了他們的年齡。
摘自他人影評:
我們本質上沒有差別,差別在于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想象。
打破思維慣式,終身學習。
割草那段,被生活磨平棱角,老板評價90后“性情中人,脾氣很沖”,但我們可預見的他們的未來的其中一種定式就是碌碌無為的中年,沒有未來的掙扎。
緣由:我喜歡的人,95年的云南文山人,看到了抖音上的剪輯,和我分享他在廠里的故事,這個紀錄片很真實了。我因此想看全片,不費力地在b站找到了。 楊鵬,95年,撬刀劃了手,創(chuàng)可貼包扎完后繼續(xù)上班。這一幕讓我心疼,那是鮮紅色的涌動著的血啊。 第二個人,申才金,97年的文山人。他買了小的無人機,巴掌大,但是在房間里都飛不開。他說“房間太小了?!笨赡苁钦Z文老師的職業(yè)病吧,我從這句話里讀出了無人機代表他的夢想,小小的但是承載希望,又受限于狹窄的視野處處碰壁。他的夢想是希望爸媽過的好,和我喜歡的人想法一樣。申才金會看完美世界,我那時16歲,我也看。我作為高中無聊生活的消遣,于他可能是精神慰藉。他喜歡吃米線,下工后的打算只是想攢到錢回家。他們會加班,喜歡加班,因為不加班根本達不到說好的四五千的工資。下班后的慰藉可能是食堂了出現(xiàn)的貓貓,我喜歡的他在自己的空間有一張照片,他對著貓貓伸出手說:跟我走吧,肉都給你。是啊,工廠食堂哪有肉,表達對貓貓的喜歡的方式就是給出自己珍視的東西吧。
當然也有不便于播出的部分,采訪了兩個人,他們抖腿,不好意思面對鏡頭,搓手,尷尬地笑。說出來的卻是從14/15開始耍。耍什么呢?拍攝者問。還能耍什么,男人堆里就說這些。開房貴嗎?不貴,20的特價房。他們/她們,就這樣在廉價的賓館消耗著多余的荷爾蒙,也許是為了抱團取暖消解寂寞。我之前不太懂賓館價格背后的東西,自己經歷了才知道,軟硬件設施之外,檔次更決定著訂房的人認為的自己和伴侶的價值與珍視程度。有些人會給出自己能力范圍內最好的。
楊玉金和楊鵬是一對,她不想干了,年后辭工回家再也不來。拍攝者問“那你男朋友怎么辦”她說“如果可以的話,帶他走啊”多浪漫的一句話啊。他說他不鄙視拜金的人,因為他也是一樣,希望有人帶他脫離那個苦海。為什么那個富婆不能是我呢,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架著七彩祥云帶走我的心上人啊。
電子廠老板說“90后他媽的脾氣很沖”,現(xiàn)在脾氣不好的名義又給了我們00后。不是幾幾后脾氣不好,是沒有負累或者沒有顧及的年齡大家都是張揚的啊。
紀錄片的名字叫18歲的流水線,我現(xiàn)在的學生高三差不多也有18歲。我坐在辦公室看著來來往往的學生,他們的精神風貌,和片中的這些廠弟廠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喜歡的那個人他和我說,覺得我公費師范的專業(yè)好就好在未來是確定的。之前我不理解這句話,看了紀錄片之后,片中的大家提及未來,要么就是空泛的我要有錢我要開店,要么對于自己未來的打算就是我不知道。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并沒有一個合理的計劃,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做不出來。他說,最可怕的不是眼下沒錢的日子,而是不知道這種痛苦又窮困的生活什么時候結束。我想這也是其他類似職業(yè)的人共同的想法吧!
我自己一個四線小城市的編制內老師罷了,我的生活絕對算不上中產,更算不上有錢,但距離紀錄片中他們的生活還是太過遙遠。幸運的是,在大二的時候認識了他,他和我講了生活當中除了做題考試之外另外一條存在的道路。所以我決定出去走走,看看見識更大的世界,除了大城市的燈紅酒綠,還有不體面的地方那些掙扎謀生的人。他很支持我的這個想法,讓我告誡我的學生好好學習,要不然只能和他們一樣。我說不至于,我的學生是市重點高中學生,他們不會到這種地步。我想要件,只是為了開闊我自己的眼睛,讓我不至于變得偏執(zhí),讓我可以理解別人的行為。指責苦痛不存在和指責別人豪華的生活是編造的,在我看來這些行為都是自己井底之蛙的表現(xiàn)。自認為還是有進步的,至少現(xiàn)在我看到00后會知道有人結婚生子,有人在工作崗位苦苦掙扎,有人在學術領域大展才華,也有人和我一樣平庸,偶爾冒出胡思亂想的火花。
有天晚上我和朋友走到路上,走著走著開始聊起工廠流水線的話題。
他在大學的兩位室友都曾經去過工廠做暑期工,流水線的生活被封閉在一道道工業(yè)園的大門后面,
起床,干活,中午一個半小時休息加吃飯,大多時候大家都累到飯都不想即刻回到宿舍睡覺,下午不變的工位,不變的流水線直到放晚飯。途中我感嘆道,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流水線不是挺賺錢的嗎?
不是的,晚飯后的時間是沒有盡頭的加班,用精神和血汗換來高額的薪資大多在發(fā)薪日再被工廠壓至兩三周,但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閑下來的時間。
那些暫時逃離了流水線的時間是精神的荒漠,于是周圍的桌球館和網吧總是異常的火熱,我的朋友笑稱現(xiàn)在王者榮耀的游戲里號稱國服的至少百分之80都在工廠里,因為現(xiàn)實的無所事事需要在某處虛擬土壤建立耗費干凈。
流水線像是個消殺機器,慢慢的磨礪掉思考的能力,當失去思考,失去對時間的安排,人們就只能通過獲得快速的腎上腺素拉升來緩解干活時的疲憊,隨后不停循環(huán),
我相信在他們之中也會有人仍然在思考,思考除了流水線之外,工業(yè)園之外的他們可以擁有什么樣的生活,應該向往什么樣的遠方,可以懷有什么樣的夢想,但拿到厚重的大門,隔絕了許多東西。
還是很真實的 廠狗和廠妹就是這樣的 沒有文化 男女關系混亂 男的有啥用啥 看看網文 女的也許有點抱負 但多半被現(xiàn)實打敗而沒有出頭之日。
多看多種多樣的生活記錄,不只一種生活。無論在怎么的環(huán)境,青年-成年的迷茫是同一樣的。這個學生作品太像我在學校拍的東西了哈哈,笑死。
有幾個角度拍的不錯,整體顯得比較單薄,題材選得比較吸引白領中產。很多陰暗面沒有表現(xiàn)。
我們本質上沒有差別,差別在于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想象。
割草的那段真的神來之筆,所有人都在慢慢地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工人,工人,一無所有的工人,除了這雙手,他們擁有的只是看不清的未來和暗無天日的勞作
文獻價值??梢院腿痛笊褚粔K看。
真實
迷茫、無希望——這才是底層新生一代對現(xiàn)狀的答復!
哎,我大專畢業(yè),也進過工廠,做過流水線
“摩登時代”
同齡人的不同人生
讓我想起了譯文紀實
和孩子一起看的。倒不是說為了培養(yǎng)自律或是自驅力啥的,因為事實常常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是想讓她知道,每一份平凡的工作,每一分干凈掙來的錢,每一個美好的夢想,每一點小小的快樂,都值得被尊重。
4.25星。很真實,最近總喜歡看工廠青年、廠妹之類的題材紀錄片。這部里面平均顏值還是不錯的,有些女生嬌憨可愛,聲音也萌萌的。比較驚訝的是彝族打工小伙說十四五歲就開始開房了。希望多一些這種題材的紀錄片,看到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不同視角的景象。
真實,每個打螺絲的年輕人都是為了生活
本片的一則短評如是道:“我們本質上沒有差別,差別在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想象?!苯陙?,關於社會底層的敘事,常常成為全社會特別是工薪乃至中產階層視野中的公共話題和主流輿情。實際上這些敘事常常也是由中產階層所給出的,例如“困在系統(tǒng)裡”的外賣騎手的非虛構,背後正有孫萍關於數(shù)字平臺和勞動控制的研究作為學術支持(本片中的流水線工人,則是勞動條件相較外賣員更為惡劣的底層勞工群體)。有時,這些報道的對象並不“夠格”成為報道的讀者。顯然,社會底層和更高階層所面臨的並不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中國,也實際上身處於截然不同的勞動狀態(tài)中,而後者對前者的關注、同情,特別是認同和“感同身受”,本身就是個極富意味的現(xiàn)象,這種“同感”反映和寄寓的實是更高階層對於自身處境極其深刻的不安與焦慮。2022年3月3日黃昏於禮崗。
一般般,很客觀但沒深度
用局外人的心態(tài)去看待這些工人是很偏頗的
不想讀書的時候就看看
最后各自說夢想最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