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平和的世界
看完紀錄片,我心情很復(fù)雜,記得第一次知道維基解密所做的事,知道維基解密的存在之后,我也跟那些大街上游行的人們一樣激動,我感覺到終于有一個人站出來了,他站出來告訴我們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我們一直在猜測,但從來沒有被證實,也沒有依據(jù),但它們就是存在的。但是,兼聽則明,聽到越來越多的聲音之后,我不確定我是否堅信阿桑奇是對的。也許我們不愿意承認,但事實就是這個世界大部分情況下都被一群更強大心思更復(fù)雜的人們控制著,很多東西不是表面那么容易理解,不是一份資料被拿出來,就可以立馬判斷正誤,我們不能因為最表面的現(xiàn)象就去輕易的指責(zé)一群人,指責(zé)一些政府,我們能做的,應(yīng)該是像馬丁路德金一樣,尋求更加平和的方式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而不是以最簡單的方式告訴民眾所有的事情,這樣的極端透明會讓社會上出現(xiàn)更多不安分因素。總之,我希望世界更美好,但是,應(yīng)該是以最平和的方式......
2 ) 不真實的紀錄片沒有任何價值
這片挺長的我也不想重頭找bug。說說我記住的。
結(jié)尾幾個記者,前維基解密人員強調(diào)“阿桑奇不是領(lǐng)導(dǎo)者,比起他曼寧才是真正泄密者?!?br>exm???曼寧不是什么天才黑客只是恰巧接觸到國家機密然后刻碟帶出來泄露給維基解密好么??然后自己嘴巴大輕信別人導(dǎo)致事情敗露被捕ok??
還有一個巨大bug....一個德國的前維基解密員工之前說是阿桑奇解雇他最后又說自己離職??神經(jīng)病????
這片傾向性太重了。根本就是在誤導(dǎo)人。一個記者說阿桑奇在全世界跟四個女人生了四個孩子....阿桑奇全世界環(huán)游就算跟別人打炮也不可能一次就中吧?還中四次??這種屁話還要放出來??導(dǎo)演真是居心不良啊。
阿桑奇具體什么性格誰都不知道。因為他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符號人物。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作為一個黑客他敢于把自己當(dāng)成活靶子,創(chuàng)建維基解密讓真相被大眾所知 。他是真正偉大的人!!
所以……不要被這個狗屎紀錄片誤導(dǎo)??!導(dǎo)演居心不良啊??!
3 ) Play about Two Rights is Drama
We Steal Secrets: the Story of Wikileaks
Pitch:
This is the story about two people and their secrets stealing journey: Julian Assange, builder of Wikileaks, considered by some as free-speech hero and by others as traitors and terrorists. Bradley Manning, young soldier who leak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lassified U.S.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documents to Wikileaks.
Access and Editing
Alex said: "the biggest challenge was how to tell the story, and particularly how to tell the story when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either can't or won't talk to you” (Digital Spy). I think he solved both problems well. He used footage from Mark Davis. This is inspirational. Many people film the same subject and not all of them will be able to come up with a film. Using their interviews and footages is wonderful. The animation of Manning’s chat with Lama is fantastic. I think I learned enough of Manning from his words. According to Alex, Assuage believes that “a documentary about him and WikiLeaks cannot be truthful if he does not participate (The Monthly). He is wrong. Of course the documentary can be truthful without him.
I like the way he started with Assange’s background. Alex said: " I was pretty conscious that I wanted people to feel enormous sympathy and affection for Assange, for maybe a good half of the film, and then it changes.” This is a character study. Showing all aspects of Assange makes him human. Alex said: “it is about human beings, and how flawed human beings can do incredible things. …To pretend that people are supermen is an illusion, and ultimately is a trap” (Businessweek).
Subtext
More than just a character study, this is a story about the Internet era. Like Alex said: “It’s all about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 internet in terms of privacy, secrecy, transparency, and also truth and lies”(Collider). I think one of the things that the film says is almighty Internet need human stand behind it, making decisions. Wikileaks was a leaking machine in Assange’s hands. Information and transparency is not everything. The desire to reveal information shouldn’t overcome the people who might be affected by these information (Flavor Wire).
Again, this is a story about truth and lie and “noble cause corruption”. The idea that because you do something good, it entitles you to be a little bit bad is not acceptable. The ends cannot justify the means.
Gift:
Play about Two Rights is Drama
Alex’s father is a journalist. I think that might influential on his subject choosing style. “Enron”, “Lance Armstrong”, “Wikileaks”, “Park Avenue” are all sensational topics and at the same time all have some timeless elements.
Alex’s way of telling a story fits my ideal form of documentary. Alex said: “ when it comes to a story like this, follow the story, and I hope it rattles around in people’s heads after they watch it because the story itself is so compelling and interesting, but it doesn’t provide any simple answers.” Alex’s films are manipulative in terms of manipulating people to think and to question.
Is he manipulative in terms of what answer would people come up with? Yes. He quoted his documentary hero, Marcel Ophuls, saying: “I always have a point of view but the trick is showing the people how hard it was to come to that point of view.” And then he continued with his theory: “I think the film has an angle and the film has a point of view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ory is not told through experts.... It’s really told by the protagonists and that’s what I think makes it interesting.” The person he chose to interview and facts he choose to include are very much intentional. Later on, he quoted George Bernard Shaw, who said a play about a right and a wrong is melodrama. A play about two rights is drama. (Flavor Wire).
4 ) 他們是催化劑
這是一部在內(nèi)容上我無法評價的影片,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該站在誰的立場上去。
真相很重要,但有些時候隱瞞真相也很重要。這就像是《黑暗騎士》的結(jié)尾蝙蝠俠說的那樣:有時候真相不夠好,人們的信念需要得到回報。
試想如果讓人們知道了哈維·丹特的真相,人們的信仰勢必崩塌,好不容易建起的秩序又會被再度摧毀。
朱利安·阿桑奇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他想的是一個完美的世界。但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完美的事物的,所以完美的世界就更加不可能了。
《一代宗師》里有一句話說的好:正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進步。
如果這個世界真完美了,我想那離世界末日也不遠了。
但我并不會否定他的作為,相反我很佩服他。而且我相信如果沒有他,也會有其他人來做這種事。
不管他們做的對與錯,一個文明的社會是不能缺少這些人的,因為他們是社會進步的催化劑。
而正是由于這些人做的一些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我們的社會才會得以進步。
PS: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覺得朱利安長的很像約翰-庫薩克,而且他的眼神比庫薩克還要迷人。
PS2:還有那個美國的一個女發(fā)言人什么的,長的神似松島楓。
5 ) Mendax
你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改變世界?
這是喬布斯1983年說服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卡利加盟蘋果時的名言??尚Φ氖?,當(dāng)年說服斯卡利的話,在阿桑奇和喬布斯之間同樣適用,不過這次,“賣糖水 “的是喬布斯。
如果說喬布斯送給世界的是以小I 開頭的電子禮物,而阿桑奇的卻不亞于一顆現(xiàn)實世界中的重磅炸彈。當(dāng)喬布斯的自傳熱銷500萬本的時候,阿桑奇至今仍囚居于在英國厄瓜多爾庇護下的小屋。
影片的開頭有這樣一段對話
Reporter: What drives you?
Assange : well,I like being creative .I mean I’m being inventor, designing systems and programs for a long time. I also like defending victims . I’m a combative person, so I like crushing basterds , so the profession combines all three things. So it is deeply personally, deeply satisfying to me.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男人對抗全世界的故事。
在阿桑奇自己成為新聞頭條之前,維基解密已經(jīng)初試牛刀,獲得了成功:瑞士銀行逃稅的證據(jù),肯尼亞政府的腐敗和謀殺證據(jù),傾倒有毒廢料公司的秘密報告??????直到2009年,維基解密公布了冰島最大的考普森銀行的機密內(nèi)部備忘錄,證據(jù)顯示,銀行內(nèi)部的腐敗在銀行破產(chǎn)之前提前讓它破產(chǎn)。
真正的重磅炸彈在維基解密公布美阿帕切直升機射殺平民錄像后引爆。這段視頻畫面如同電子游戲,美軍士兵語言極其戲謔,在沒有看清目標的情況下攻擊平民和記者,對待生命如同草芥。而這樣的錯誤,被美國政府掩蓋,堂而皇之地成為“軍事秘密“。
這次他遇到的是一個強勁的對手,這個對手是一個涉及三億人的現(xiàn)有體制。視頻發(fā)布后,面對美國政要的指責(zé),他回答:“如果那些謀殺是按照交戰(zhàn)規(guī)定的,合法的,那么交戰(zhàn)規(guī)定就是錯的,而且錯的離譜?!彼拿^刺痛那些幕后權(quán)力。
如片中所說,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或像約翰?列儂那樣的革命者,渴望更好的世界?!叭绻覀円ㄔO(shè)一個更文明更公平的社會,這個社會必須基于真相。”而對核查真相和是否真相公布會傷及更多的人,他幾乎沒有考慮過。這種并不專業(yè)的信息公開方法與新聞界的工作方式的不同,直接導(dǎo)致了他與新聞界的亦敵亦友。當(dāng)初的并肩作戰(zhàn),分享秘密,到最后的反目,互相攻擊。
與《衛(wèi)報》、《紐約時報》等媒體的聯(lián)盟并不長久,在合力揭示戰(zhàn)爭中的平民傷亡要比報告中嚴重得多, 美國暗殺小分隊,婦女、兒童的傷亡巨大,奧巴馬政府違反日內(nèi)瓦公約將戰(zhàn)俘交給伊拉克當(dāng)局等秘密報告后,美國政府的反擊很快到來,認為維基解密的泄密行為讓他們手上沾滿鮮血。美國政府避免主流媒體作對,從而孤立阿桑奇,于是,《紐約時報》便調(diào)轉(zhuǎn)矛頭轉(zhuǎn)向昔日的盟友,形容阿桑奇——古怪、難以捉摸,控制欲強,嬗變,公開敵對,靦腆,辦公室極客,玩忽職守,傲慢,臉皮薄,愛玩陰謀(oddly credulous。eccentric、elusive,manipulative、volatile,openly hostile,coy ,office geek,derelict,arrogant,thin-skinned, conspiratorial.)??????
你無法想象揚言信奉公眾利益和客觀中立,并且作為全球新聞界標桿的《紐約時報》竟然如此嬗變。
1971年五角大樓泄密案,《紐約時報》贏得與美國政府的官司,也贏得了大眾和業(yè)界的尊敬,而這次對于消息源,卻是出于政治攻擊的動機,是戴著枷鎖的舞蹈,不再是信息自由的楷模。
相反,片中切入一段阿桑奇在舞池中的獨自忘我的舞蹈,放縱,陶醉,真實,享受。一個人的反動可能性要比一個行業(yè)大的多,新聞業(yè)面對政府插足時的變軌,讓他們信奉的中立客觀原則如同風(fēng)中的羽毛。
脆弱的信仰。
阿桑奇是傲慢的,毫無疑問,他用“Untouchable ”(無人能及)形容自己—— “美國最頂尖的安全系統(tǒng),而我們完全控制它兩年時間?!啊ⅰ啊拔覀児嫉臋C密文件比全世界媒體加起來都多。
片中,一個女記者完全追問關(guān)于強奸丑聞,最后只得到一句you blow it ,她錯誤地估計了他的性格,他不是政治人物,不需要光鮮的政治外表,他理解的所需要的公眾形象,頂多是在臉上抹粉而已。
在謊言遍地的年代,講真話就是鬧革命?!獖W威爾
是的,阿桑奇是一場革命,一場關(guān)于信息的革命。
“我們要讓世界打開讓它開成一個新世界。”
“信息的天性就是傳播,隱瞞信息就是試圖廢除萬有引力定律,它遲早會獲得自由?!? 三種東西不能長久隱藏:月亮,太陽和真相?!み_多
請相信,世界是平的。
20130620
6 ) 我們在櫥窗外幸災(zāi)樂禍地張望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腦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是米蘭·昆德拉《不朽》中歌德和海明威的一段對話。
“你知道,約翰?!焙C魍f,“他們[也]不斷向我發(fā)難。他們不去讀我的書,卻撰寫什么關(guān)于我的書。他們說我不愛我的幾個妻子,說我不關(guān)心我的兒子,說我一拳把某個批評家的鼻子打歪了,說我說謊,說我言不由衷,說我自負,說我陽亢,說我自稱在戰(zhàn)場上負了二百三十處傷,而實際上只有二百十一處,說我手淫,說我不聽我母親的話?!?br>
“這就是不朽?!备璧抡f:“不朽即永恒的審判。”
“若是永恒的審判,那也應(yīng)該有個像樣的法官才是,不該是心胸狹隘的教員,手里還攥著一根苔鞭。”
“手執(zhí)苔鞭、心胸狹隘的教員,永恒的審判就是這么回事。你還想要什么,厄內(nèi)斯特?”
“我什么也不想要。我曾指望死后平安無事?!?br>
“但你卻千方百計想成為不朽?!?br>
“胡說。我只是寫書,僅此而已?!?br>
[......] “我不反對我的書成為不朽。我寫書時,一個字也不許刪除。要頂住任何逆境。而我本人,作為一個人,作為厄內(nèi)斯特·海明威,我對不朽毫不在意!”
“我非常理解,厄內(nèi)斯特??墒悄慊钪鴳?yīng)該更加當(dāng)心才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太晚了。”
“更加當(dāng)心?你是說我愛說大話?我承認年輕時候的確愛唱高調(diào)。喜歡在人前賣弄。聽到那些關(guān)于我的軼事,心里美滋滋的。但是請相信,我并不是為了不朽才這么干的。當(dāng)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確感到不寒而栗。此后我已上千次地告訴大家讓我獨自好好呆著??墒俏以角笫虑樵皆?。我為避人耳目去了古巴。我得了諾貝爾獎,但我拒絕去斯德哥爾摩。相信我,我對是否不朽毫不在意?,F(xiàn)在,我告訴你另一件事:那天我意識到自己已被不朽控制以后,怕得要死。人能夠把握自己的生命,他卻不能掌握自己身后的不朽。你一旦被不朽拖上船,就甭想下去了,即使你開槍自殺,你死后還得呆在甲板上,這太可怕了,約翰,太可怕了。我死后躺在甲板上,只見我的四個妻子蹲在四周,寫她們所知道的一切,她們身后是我的兒子,也在那里書寫,還有那位老太太葛特路德·斯坦因,也在那里不斷地寫,還有我所有的朋友,他們都在披露過去聽說的我的不檢點的往事或?qū)ξ业脑g毀誹謗;在他們身后,上百個手持麥克風(fēng)的新聞記者在那里你推我搡,還有全美國的大學(xué)教授們,忙著分類啊,分析啊,并把點滴所得塞進他們的文章和專著。”
阿桑奇是否想要不朽我們不得而知。但WikiLeaks早已如重磅炸彈,在世界各地掀起軒然大波。大家哄哄鬧鬧地一撲而上,“終于有了詳細記錄的陰謀論!看看現(xiàn)世與喬治·奧威爾的《1984》有何區(qū)別?!”是的,老大哥始終在看著你,這始終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不平衡世界,西方列強始終打著人道主義的旗幟侵略他國。好像我們從來不知道?還是Demoncracy早已給西方國家創(chuàng)造了一個巨大的泡泡,生活在其中的人屈尊俯就,看世界就好像透過了被美化的過濾器。
在信息披露和透明的方面,與其說WikiLeaks和阿桑奇是英雄,莫不如說兩者更像是梟雄。
然而在櫥窗外觀望的觀眾,你我他,我們不滿足于WikiLeaks泄露的資料,我們帶著好奇的眼光把關(guān)注點轉(zhuǎn)到了阿桑奇本人身上。米蘭昆德拉筆下的海明威說他死前能控制著自己的生命,但當(dāng)代社會的媒體讓人死前就無法控制自己。阿桑奇的私人一切被放大了在鏡頭下一一檢視。我們對他的作品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取而代之,開始人肉他個人:他是什么樣的人?為什么他要創(chuàng)造WikiLeaks?他是不是跟伍迪艾倫似的,是個性侵犯者?他為什么和那兩個瑞典女性發(fā)生性關(guān)系時不帶安全套?
誰說老大哥是政府?老大哥分明是你們這些手執(zhí)話筒和記錄相機的媒體。
新聞記者開始轉(zhuǎn)移風(fēng)向。拿著話筒到處質(zhì)問,他們有“逼迫別人回答”的權(quán)力,義正言辭,鐵面無私。今日還和阿桑奇一同抖摟政府秘密,明日就開始抖露他的秘密。墻頭草搖啊搖。
于是阿桑奇也搖身一變:既然你們用我的私人問題質(zhì)疑我,那我用這個私人問題質(zhì)疑你們!什么性丑聞?!這無疑就是你美國政府玩得一套陰謀論,用此來攻擊我本人!
羅生門的大戲再一次地被搬上了歷史舞臺。你來我往,咿咿呀呀,大家唱得不亦樂乎。而我們在櫥窗外看得不亦樂乎。
泄露的關(guān)于美國政府的Collateral Murder在一片鬧哄哄老媽子似的吵架聲里,黯然落幕。
誰在為無端死去的人抹淚?
老大哥在看著你。
老大哥從來都是你我他,在櫥窗外幸災(zāi)樂禍張望的我們。
與之前幾部以維基解密為題材的紀錄片相比,本片在敘事與陳述上顯得更為沉穩(wěn)有力,視野也比較開闊,全景式的勾勒出維基解密從發(fā)家到高潮的大事件,拋出了很多NWO的概念。放開陰毛論來說,阿桑奇確實有點兒像賽博時代的可汗,有意思的是片子里還真的引用了一段《可汗之怒》。
遠距離看,大家都好美好。近距離看,誰都是一樣的。
最后只能試著去關(guān)注其中人的生活狀態(tài),他們的思維過程。
信息量非常大非常有意思的紀錄片。從阿桑奇的角度還原維基解密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我們只能圍脖解密...
本片重點,被遺忘的英雄布拉德利?曼寧;阿桑奇rape,崇高事業(yè)的腐敗,揭秘人成守密人;政客永遠不敢調(diào)轉(zhuǎn)槍口指向媒體;“匿名者”總是強勢插入捍衛(wèi)自由。
free speech!激進的信息透明主義和無政府主義者。阿桑奇是政府定義的恐怖分子,但是從長遠來看,他做的都是正義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人民有權(quán)知道政府所作的一切從而更好的監(jiān)督它的一舉一動防止權(quán)力的濫用。
烏托邦是遙不可及的糖果,甚至它是不是甜的都無人能夠保證。
美國人拍了這部電影 你就會發(fā)現(xiàn)電影是偏向職責(zé)阿桑奇變壞的 說的是維基解密的罪惡 但是事實是什么 誰也不知道 這就是美國所謂民主政治的丑惡
因為對這故事的人物和背景完全不了解,看完后頓時感覺學(xué)到了好多東西。似乎就是把guru一般的阿桑奇徹底世俗化的紀錄片,可總覺得目的性太過強烈,就當(dāng)我陰謀論吧。
阿德里安·拉莫不明不白的死了。James Ball 講話時,好溫馨的感覺,好喜歡這種氣氛。
反思,人性,節(jié)奏,都很到位
既是網(wǎng)絡(luò)時代自由化解權(quán)力的歷史性一步,又是以理想主義為由的政治游戲。再真善美的追求,只要是人類在實踐,必會出現(xiàn)漏洞。雖然片子節(jié)奏把握得有點問題,可立足點還不錯,至少從多個角度重塑了所謂現(xiàn)實
永遠別惹基佬?。?!
自由頌歌。剖析而非維護阿桑奇,立場比《The War You Don't See》中立得多。
信息量巨大,觀點眾多,經(jīng)常會推翻10分鐘前所說的,也沒有單一的關(guān)注阿桑奇一人,最后的結(jié)尾大愛
維基解密:極客和基佬如何改變世界?!犊珊怪酚亚榭痛???蓯u地ship了朱利安和丹尼爾,基情走向跟臉書那對好像
很好的背景資料,原來阿桑奇的頭發(fā)不是天生白的啊
主角的不是維基解密,而是阿桑奇。信息量大,很值得一看,但請保持清醒,別被牽著鼻子走。
影片呈現(xiàn)了一個無比復(fù)雜的阿桑奇:一個人道主義的無證府主義者,一個自我中心的強奸者,一位懷疑一切的強迫癥患者……這只是整個復(fù)雜的維基解密事件的一個維度。信息自由的邊界在哪里?一個人能如何為其他人做決定?還有最可憐的被囚禁的曼寧……人物和情節(jié)都很飽滿,值得一看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