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第二季于4月1日回歸,殺害Rosie的兇手也將在第二季浮出水面。翻拍自大獲成功的丹麥電視劇《Forbrydelsen》,講述的是一個發(fā)生在西雅圖的少女謀殺案以及警方的破案過程。該劇是2011年初AMC為全世界奉上的犯罪劇大餐,一經(jīng)推出大受評論界和觀眾的追捧,獨特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手法令人眼前一亮,在罪案劇中獨樹一幟。第二季中主演們圍繞女主角Sarah Linden警探 (米瑞·伊諾絲 飾演)依次排開,氣氛猶如海報下方深不見底的冰冷湖水,陰冷、沉郁、似乎有著莫名的憂傷隱藏其中。
其實對于這部劇是沒有拿來當偵探片來看的,一是他的節(jié)奏較慢;二是線索都是循序漸進的出現(xiàn),而且矛頭指向都不確定;三就是編劇應該是想反轉(zhuǎn)反轉(zhuǎn)在反轉(zhuǎn)。所以就沒有必要糾結于兇手是誰,還是當作劇情片,重點還是在于案件之外。
兩季26集26天,這么長的時間我們兩個可愛的演兒子的小演員都長大了,案件審的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小男友->老師->譯員->廠長->真兇,兩個警探也是被虐的死去活來。雖然劇情節(jié)奏這么的慢又有些太波折,但他卻構成了一個小世界,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都有他們的秘密和無奈,這才是這部劇最精髓的地方。
對于這部影片的結局說實話我是沒有一下子就接受,這個結局剛開始給我的感覺還不如第一季就把案子結掉。第一季議員因為妻子憂郁抑郁到殺人雖然有些太浪漫但總歸能夠前后呼應。但第二季的結局議員一直以來忠心耿耿的心腹和那個小姨是兇手的話,前后結合的就真的有些生硬,除了后兩集我能看出這兩個角色面部的異樣外剩下的劇集中他們都像沒事人一樣,這心里素質(zhì)得多么強大。特別是那個小姨他應該能猜出那個他驅(qū)車淹死的女孩就是rosie了,但他還是能心安理得的在她姐姐家該干嘛干嘛,一起痛恨那個“兇手”為rosie落下眼淚?這就不太合理了。不過后來再想想這兩個人是兇手的動機還是很充分的,也比較符合人物本身的性格。就是前后鋪墊沒有做好,這是這部劇比較差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編劇是直到最后才想好的結局并不是兩季一起編好的原因。
再說說這劇亮點人物的塑造。像標題那樣,每個人都不是那么完美,這很現(xiàn)實,一部破案劇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人性和社會。一條主線兩條支線,相互穿插又彼此獨立,兩個警探的艱辛破案之旅,痛失女兒面臨支離破碎的家庭,現(xiàn)任市長和潛力譯員的選舉爭奪,每條線刻畫的都很真實。
被親人拋棄的堅定警探sarah——比起風趣幽默的holder他可能不是一個很討喜的角色,因為大多時候由于種種原因壓迫的他像是一直被憂傷的陰霾包裹,但即使沉重他也不忘前行。他可能不是一個好媽媽,但他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他的孩子,劇中她找孩子和holder受難孩子不再holder家的兩次崩潰真的演出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一直孑然一身的他習慣了忍受和無人理解,面對如何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她的笨拙和失責看上去就沒有那么的過分甚至還有些可愛。
holder就不用說了,他應該是本劇最受歡迎的角色了吧。仗義忠心,還有那時時刻刻不合時宜的有趣吐槽幾乎承包了這部劇的所有笑點。但表面輕浮的人可能有一顆細膩的心,holder也有屬于他的黑暗的過去,吸毒濫交偷竊以致他的唯一親人姐姐對他避如瘟神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接觸,被自己一直信任的上司利用,遇到了sarah這個伙伴應該是他們倆個人的幸運,這兩個人彼此激勵,走出了一直困擾對方的陰影,完成了蛻變成長。
這部電影每個人物刻畫的都如此的好以至于每個人都像是主角,關于他們都能寫很長一段的評價。再詳細的寫一個我認為很復雜有趣的角色,對于他我的感覺是五味雜陳,那就是——議員,那個憂郁溫柔,對自己已故妻子念念不忘的人。這個角色塑造的真的是很好,起初他躊躇滿志野心勃勃,想要伸張正義得到喝彩,但間接導致自己妻子的死亡;從此心如死灰從流連于諸多妓女中尋找慰藉,但他從未停下他步向權力的腳步;再到被懷疑成殺人犯受到槍擊高位截癱,在得知陷害后從新奮起反抗;最終心滿意足當上市長,卻重蹈原市長的覆轍。雖然他聲張正義,但他可能并不是正義的。就像為他殺人的心腹所說,你所說的正義只是理想主義,你現(xiàn)在能說這樣的話是因為我把幕后那些骯臟的交易替你做了,每個有權利的人誰的手上不沾滿鮮血?的確如此,譯員并非像他一直想以為的那般正義,他的重生并沒有帶來新生,從最后他關上門和那些他原本不恥的人做交易時就告訴了我們,他一直沒有變,即便他妻子的情景再復演一次,他還會做出相同的選擇,這可能就是人性,有時候有些東西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改變可能沒有那么容易...他還是赴上了原市長的后塵,變成了他,就像原市長那樣他曾經(jīng)也是個意氣風發(fā)的青年,出身鄉(xiāng)下受人輕視,連選三次才登上市長的位置,想改變這個世界,可是最后卻早已被這個世界所改變,濫用職權篡改法律。社會是個大染缸,誰又能保證自己不會被染臟呢?
為家庭能付出一切,摯愛老婆的柔情硬漢父親;被愛情蒙蔽甘愿不擇手段的小姨;對好友一直忠心耿耿甚至以死避免影響議員的belko;雖生于權貴家庭但父親只在乎權力不被關心渴望證實自己的參謀;身世悲慘一心為父報仇又心軟的小跟班;認知有問題但喜歡這一家忠心一心為兄弟排憂解難的副手;關心學生善良膽小的老師;渴望擁抱世界又有些憂郁文藝的rosie......這些角色都如此的飽滿,以至于即便你知道他是兇手也沒有辦法恨起來,他們每個人都是那么的活生生都有著自己的難言之隱。
最后的最后,雖然案子結了,但是整個基調(diào)卻沒有絲毫歡樂,甚至算是整個劇最沉悶的地方。一如既往,真相往往是那么的沉重壓抑。女參謀絕望膽顫的望向那沉沉關閉的門,雖然離曾經(jīng)所愛所信之人只隔一道玻璃門現(xiàn)卻如同相隔萬里,本以為已經(jīng)袒露心聲互相接納卻沒想到根本從未讀懂過;當一家人聚在電視前看rosie生前那充滿陽光的影片,噙著淚水的微笑,破碎的家庭像是已經(jīng)復原,可是每個人都知道在角落還有不能提及的像是還在滴血的觸目驚心的傷疤;還記得sarah下車對holder說的兇手已經(jīng)抓到的反問——誰是壞人? ......這誰又能給出答案呢
(第一次寫長影評,筆風邏輯不好請見諒,歡迎建議和討論)
案子查兩季有什么好抱怨的,你愛看不看
其實已經(jīng)故弄玄虛冗長無趣了 對真相的渴望也被過多的心靈救贖壞了胃口。。可為什么看著Sarah的撲克臉就心動呢 為什么忘不掉西雅圖的海岸線和下不停的雨了呢
西雅圖的雨季似乎漫長的沒有盡頭,兩季看下來,從心到皮都沾染了一層壓抑的潮氣。終于結束了,但真相似乎不那么重要。
都他媽說兩季一個案子太慢,全給我滾犢子,本劇不是在講破案,是在講陰霾之下的人心。再說人家一集講一天的故事,26集,不到一個月,線索這么少的大案讓兩個人生低谷里的屌絲給破了,還他媽不夠快啊?都他嗎早泄習慣了咋滴?也不能擼一下就射啊,怎么也得擼幾十下吧各位???!
再也不要看這部劇了,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不過還是打算看下第四季結尾男女主HE,畢竟holder這種大金毛還是值得有個好姐姐疼他的(啥?
悲天憫人的氣息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趨憤怒的殺氣
一個案子拍兩季,最后的結局卻無法定義真正的兇手,平常面孔下的復雜一面無人猜透,游走在光明與黑暗邊緣的人性依然徘徊,西雅圖的雨從頭到尾似乎未曾停過,可嘆那個向往廣闊世界的年輕生命,成了這個紛雜世界的斗爭犧牲品,在狹窄的黑暗中消逝。
玻璃門關上,車門打開,有人放下,有人離開,西雅圖不停的雨把最后一點希望澆滅,也幾乎要讓人心結冰。所有人都忙著隱藏秘密,發(fā)泄悲傷,挽回損失,而Rosie只是紛亂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自私貪婪者的連帶損失。傷痕就像時間,漫長痛苦,永無止境。死去的人有好有壞,活著的人卻沒有一個清白無辜。
第二季有點故弄玄虛,不像第一季有細致的推進,就是在繞圈子,繞來繞去都沒什么進展,要到最后來反轉(zhuǎn),弱了些。話說以為兇手確定了來豆瓣看評論,居然還會被劇透,果然不到最后都不會告訴你全部的真相。期待重新出發(fā)的第三季。
終于追完了兩季,很累,感覺不會再愛了。
親情、愛情、友情……基情,26天改變了多少人生。不管有沒有第三季,linden,別忘了西雅圖雨中的holder!
差不多半年終于等到第二季 了?!皭灐钡眠@么精彩真是難得易啊!所謂暗涌。
有人說的很準確,當結局最終呈現(xiàn)在眼前時,被謀殺不只是Rosie,而是所有人的心。
大家好,我是兇手,我會在第80季最后一集跟大家見面
想一集就知道兇手看csi去!看cm去!知道有個詞叫做“連續(xù)劇”嗎?
二十六天的破案一天都不能少 沒想到我也變成了不期待最后的兇手是誰 而是份外懷念西雅圖濕嗒嗒的雨和Rosie明媚的笑
如果S2還不把Rosie的故事結束我再也不想知道兇手是誰了??!
神作,說慢的人體會不到有多神。神到覺得這是一件真實的事,神到看到rosie演別的作品會以為她詐尸。不必只在意兇手是誰,從受害者家屬切入的手法足以讓人痛徹心扉,尤其是震撼的首集和末集。何況還有個黑馬"Swedish Slim Shady" Holder.Bestest
第二季質(zhì)量有下滑,但開篇和結尾幾集仍屬絕對上乘,最后的真相處理得很好,鋪墊也有跡可循,包袱抖得非常高明。跪求第三季!
其實是部超長電影,長到可以看到每個人的世界,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