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反攻》是由美國索尼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和索尼動畫聯(lián)合出品的原創(chuàng)喜劇冒險動畫電影。該片由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大獎的《蜘蛛俠:平行宇宙》金牌制作團隊重磅打造,可謂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動畫巨制。邁克爾·里安達(《怪誕小鎮(zhèn)》)擔任導演、菲爾·羅德和克里斯托弗·米勒(《蜘蛛俠:平行宇宙》《樂高大電影》)擔任制片人。特立獨行又充滿創(chuàng)意的凱蒂·米切爾考上了她夢寐以求的電影學院。她本打算坐飛機前往學校,但熱愛大自然的父親瑞克卻決定開車載全家人一起送凱蒂上大學,在她離開之前增進家人感情。除了凱蒂和瑞克,米切爾一家還包括樂天派的母親琳達和性格古怪的弟弟艾倫,以及胖乎乎的可愛八哥犬蒙奇,他們展開了一段刺激的家庭公路自駕游。但意外發(fā)生了,智能科技突如其來地向人類發(fā)起反攻,徹底打亂了米切爾一家的計劃。人們最常用的電子設備,從手機到家用電器,乃至一系列最新的私人機器人,決定在全球范圍內向人類進攻。在兩臺友好的故障機器人幫助下,米切爾一家齊心協(xié)力互相幫助,共同面對這次非同尋常的挑戰(zhàn)!
今天聊聊美國 / 加拿大 / 中國香港電影《智能大反攻》。
片名The Mitchells vs. The Machines / Connected (2021),別名一家人大戰(zhàn)機械人(港) / 一家斷線救地球(港) / 米家大戰(zhàn)機器人(臺) / 無線之戰(zhàn)(臺) / 米歇爾大戰(zhàn)機器人 / 米歇爾一家大戰(zhàn)機器人 / 米切爾一家大戰(zhàn)機器人。
《智能大反攻》是索尼動畫公司的原創(chuàng)喜劇冒險動畫電影,也是他們第一部賣給Netflix獨家的電影。
影片最初的標題是《The Mitchells vs. the Machines》,制作時改成了《Connected》。影片被Netflix收購后,標題又恢復為《The Mitchells vs. the Machines》。
主人公凱蒂(Katie)和父母弟弟生活在一起,一家人都是特立獨行的人,每個人都沉醉在自己的愛好中,并不在意外界異樣的眼光,就連他們自己也自嘲自己是怪胎家族。
凱蒂到了青春叛逆期,和父親的溝通越來越困難,她考上理想的電影學院后,迫不及待地想要離開家庭。父母為了緩和關系,決定開車送凱蒂上學報到。
就在去學校的路上,高科技公司研發(fā)的人工智能PAL向人類發(fā)起進攻,想要驅逐人類接管地球。凱蒂上學計劃被打亂,她需要和怪胎家人一起,阻止人工智能的邪惡計劃,挽救人類。
《智能大反攻》十分歡樂,不論是整個故事不靠譜不著調的基調,還是影片融合了2D、3D的畫風,都顯示出瘋狂又隨心所欲的特質。
影片融入多種風格,從公路喜劇電影到科幻末世電影,夾雜了很多熟悉的內容。本身的文本算不得出色,但觀眾很容易就被高飽和度畫面、稀奇古怪的布景分散去了注意力。大家在忙著哈哈大笑的時候,就會忽略一些小瑕疵。
整部影片可以一直讓觀眾保持在一個比較亢奮的狀態(tài),華麗又俏皮,怪誕又狂亂。
影片作為一部合家歡家庭電影,在傳遞價值觀上也符合大眾預期。
影片鼓勵年輕一代勇敢做自己,老一輩也不要對互聯(lián)網等新玩意兒感到壓力,大家都不需要太過在意外界目光,說不定身上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拯救世界的關鍵,而且“永遠不要為他愛的人感到尷尬”。
硬要說影片不足,那就是過于歡樂,一群毫不在意別人眼光的角色在開心地做自己,會讓那些喜歡吹毛求疵的人感到不舒服吧。本身電影講的就是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戲里戲外都是如此。
喜歡在一部并不追求深度的電影中挖掘深度,挖不出就說電影不好,問題出在誰身上呢?
本片也成為索尼影業(yè)首部以LGBT角色為主角的動畫電影。
凱蒂戴著彩虹別針,在片中公開了同性性取向,但絲毫不影響影片敘事。故事依舊以家庭為導向,并沒有刻意強調凱蒂的性取向以及與此有關的矛盾沖突。
單從這一點來看,這十分值得稱贊,大家該干嘛干嘛,沒有必要因為性取向而獲得優(yōu)待或是歧視。
我覺得全片最關鍵最核心,刻畫最生動的當屬哈巴狗蒙奇。
它的兩只眼睛像變色龍一樣總是看著不同方向,憑借似豬似狗的外表和宛若智障一樣表現(xiàn),硬生生地把看似厲害的高級人工智能打翻。
原本準備用專業(yè)演員給蒙奇做配音的,后來改成了用網紅哈巴狗道格(Doug the Pug)做配音。
在凱蒂發(fā)短信的特寫鏡頭中,觀眾可以看到她拼寫錯了,人工智能幫助她自動更正了拼寫。
電影片尾字幕中放出了琳達紙杯蛋糕的實際配方。
PAL機器人是致敬影片《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里的機器人哈兒(HAL)。
PAL機器人和哈爾一樣有紅色眼睛。
PAL手機被揭露為機器人起義主謀時,她站在三本書上。
三本經典書籍分別是兩本關于人工智能的,一本關于軍事戰(zhàn)略。
三本書分別是佩德羅·多明戈的《終極算法: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The Master Algorithm: How the Quest for the Ultimate Learning Machine Will Remake Our World)、孫子的《孫子兵法》和雷·庫茲韋爾的《奇點臨近:當人類超越生物》。
多重混搭嗨翻天,
特立獨行救世界。
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本人極度缺乏想象力,常常被動畫里的奇思妙想擊中,一針腎上腺素精準抵達大腦,“哇!還可以這樣!”。 看到2022奧斯卡提名,里面《智能大反攻》就給我這種感覺,第一反應:一定是很跳脫那種。 先說片名翻譯,一下子就把我誤導了……以為是機器人大戰(zhàn)人類,所以叫智能大反攻……
電影叫《The Mitchells vs. The Machines》,實際是人類一家大戰(zhàn)機器人。
主要的矛盾沖突就是人工智能失控了,想要當家作主,不要被人類控制了。 是不是似曾相識?《Love, Death & Robots》第二季第一集叫自動化客服,一臺智能機器出了問題,最后反攻人類。
繼續(xù)回到電影。這些機器人想把人類都裝到一個一個盒子里面送走。
是不是也有點眼熟?《瘋狂外星人》里面波波星人發(fā)現(xiàn)地球不錯,于是想把地球人都轉移走,就是把人類捕到一個個小球里面。
反正逃不出的獨立空間吧。一個是神奇魔法,一個還有點機械操作(不然后面主角也不好用螺絲刀擰開盒子跑出來繼續(xù)拯救地球)。
一家人作戰(zhàn)的設定,看的有點煩了,要論一家超能力肯定打不過《超人總動員》,但要說不咸不淡的故事線,那又是一家人感情分崩離析到最后解開心結。想到就要嘆氣。
但電影就是這么成熟的工業(yè)流水線。故事沒啥創(chuàng)新,都是舊梗。 最后讓機器人崩潰的居然是它們無法識別一只狗,導致它們自己崩潰了,有點不戰(zhàn)而敗。又要嘆一口氣。 是想呼應 “機器識別一只貓有多難” 這個經典問題嗎? 拋開故事本身,動畫還是精彩的。別深究故事,足夠熱鬧。 也許它也沒想拼想象力呢。
這部動畫電影,集合了當下比較流行的元素,感覺包括了表情包、動態(tài)表情、漫畫、短視頻、鬼畜,特別有趣。我不太會總結,就直接分點說:(涉及劇透) ①主題還是對家庭的解讀,家人之間需要互相理解,常常溝通??當然還包含了人對自我的突破 ②主角一家的鄰居是“網紅”,因為在ins上關注了他們,讓媽媽對他們的生活羨慕不已,產生了焦慮 ③智能派友開始攻擊人類后,有個畫面應該是嘲笑了那些燒5G基站的人?? ④個人覺得智能家用機器人是不是把功能設置的太強大了,都是武器級別了?? ⑤其中還有機器人吐槽爸爸對機器人有刻板印象,笑死我了,那個機器人反駁他的時候那個身姿手勢,我仿佛看到了一個0在跟一個鋼鐵直男解釋不是所有txl都是這樣哈哈哈哈哈 ⑥有一些致敬彩蛋,我能看出來的有星球大戰(zhàn)、獅子王,觀察不是很細,感覺應該還有不少。以及希望國內的學一學,致敬不是照搬哈?? ⑦爸爸喜歡在森林中生活,現(xiàn)代科技用不利落,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東西,讓我看到了現(xiàn)在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機的困窘 ⑧最后對付殺手級機器人的重量級選手,竟然是二孩媽哈哈哈,果然養(yǎng)育了兩個“熊孩子”的媽媽是最強的,在日常中鍛煉出的十八般武藝yyds,讓殺手機器人聞風喪膽吼吼吼 總得來說,匯集了現(xiàn)代生活的許多元素,乍一看是智能反叛,但拋去這點不現(xiàn)實,其實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物。很高興最后兩個“壞了”的機器人和他們成為家人一起生活
彩蛋多多,驚喜滿滿,我們一家子看得非常歡樂!本片尤其適合有女兒的爸爸,以及有爸爸的女兒(感覺是句廢話?)。
這部動畫片是拍給孩子們看的,也是拍給爸爸媽媽們看的,無論父母還是孩子,我們都能在大笑之后收獲感動和感悟。是啊,我們都需要成長,成長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影片中,米歇爾一家被形容為“Wired, but GREAT!” 我們何嘗不是這樣,跟所有人不同,被他人視為另類和怪胎,但那又怎么樣,我們是最棒的!
片中的爸爸有個心愿,希望女兒將來不要再像他那樣,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所以勇敢做自己吧,也勇敢地讓家人去做自己。因為愛是信任,愛是理解,愛是包容,愛是放手,愛是犧牲,愛是勇敢……愛是一切的答案!
老婆說,咱普通人救不了世界,但只要救一個家人,就救了全世界!
我就不多說了,拯救世界去咯!
無論是孩子長大后和父母的隔閡,還是人工智能發(fā)展后奴役人類。這些話題都太過普通和大眾化。所以如果沒有獨特的風格很容易淪為平庸。但讓女兒癡迷電影,然后以此作為基底發(fā)散,拓展出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這可以說是這部電影在平庸中找到的突破口。
當狗警官的KUSO短片不斷地給你做洗腦預備后,你發(fā)現(xiàn),當所有機器人對著它分不出是狗,是貓,是面包,而后全員崩潰都不會顯得十分突兀了。當Pal機器人定住落下的老爺車,Monchi滾落下來,機器人看了一眼,然后狗?貓?面包?崩潰,被車砸扁。貢獻了我最大的笑點。
意外砸壞電腦后,女兒負氣回屋,媽媽跟爸爸說,如果她從此離開家,再也不回來了,就沒有修復關系的時間了。這里讓我心里一顫。是呀,很多來自小地方家庭的子女,就是在離家去大城市上大學后,就再也沒以主人的身份回到這個家里了。
最近對夏天特別著迷,于是以暑假為題材的電影和動畫成為亓紀觀看的標準之一。前段時間看了《夏日友情天》,除了后面的翻轉和人類的態(tài)度變化太快以外,其他方面還是挺不錯的。觀看《智能大反攻》的原因很簡單:這部影片的導演也是《怪誕小鎮(zhèn)》的導演,那是亓紀看到過的最好的暑假生活,沒有之一。 影片的劇情是這樣的:主角團是父母,將要上大學的姐姐,弟弟和一條狗。姐姐喜歡做視頻創(chuàng)造,稍微守舊的老爸不能理解,慢慢產生了隔閡。女兒拿到了大學通知書準備逃離這個家,爸爸為了修復家庭關系準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家庭自駕游。在自駕游的過程中,父女的心結終于解開了,還順便拯救了全世界。 《智能大反攻》里面有很多的驚喜和致敬梗,這才是亓紀要分享的內容。覺得還不錯的網友可以看一下這部影片,細節(jié)和笑點還是蠻有趣的。
一曲怪胎之歌,“不要讓世界把你變正常,好嗎?”雖然,劇情方面還挺套路的。但是,好在夠歡樂,最后還是走了些親情路線,還有些小感動。以及,畫風上確實有些許《蜘蛛俠:平行宇宙》的感覺。以及,片尾驚現(xiàn)古天樂,厲害了。
3.5老爸上youtube太可愛了。中產家庭喜劇,沒人能拍過美國了吧。executive producer居然是古天樂~
科爾曼太可愛了,她一開口我就想笑~另外,制片人居然有古天樂,不過這片子倒也像是他這種老二次元會做的項目~
2021年度最佳誕生得有點兒早啊,太好看了,連 Credits 都很棒,想推薦給所有朋友。在家庭喜劇的老框架里塞了應接不暇的新梗,瘋狂吐槽互聯(lián)網公司和人工智能……能真的笑出聲的場景很多,寫到這兒我甚至想立刻重看一遍。還有個加分項是2D/3D 結合的畫面非常有質感,一看是 Spider-verse 團隊出品,難怪。
《陽光小美女》的《父親》為了珍惜《和女兒的日?!罚c《母親》《弟弟》還有《小狗!》決定來次送想學習《好好拍電影》的《女兒》去大學的《天倫之旅》。誰知《在路上》《非常突然》地遇到《瘋狂外星人》&《我,機器人》式的《人工智能》災難,《生存家族》開始了《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般的《大逃亡》。和《壞機器人》有類似《喪尸樂園》的《較量》之后,他們像《僵尸肖恩》擬定拯救《人類》的計劃,在《超級大壞蛋》BOSS《手機》統(tǒng)領的《黑客帝國》展開《戰(zhàn)略大作戰(zhàn)》?!蹲o航父母》與《兒子》不慎《一一》被《獵捕》又《虎口脫險》,《媽媽》化身為《致命女人》背上《息子》與漸變成《勇士》的《非常父女檔》組成《超人特工隊》成功實現(xiàn)《智能大反攻》并終于到達《旅行終點》。這個關于《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搞笑一家人》故事就此告一段落。
原來古仔有開動畫工作室!(重點歪
設定很有趣,反科技主題的高科技版生存家族,對如今被科技巨頭們裹挾日常的人類的一次集體嘲諷。戳手機,拍美食,錄開箱,玩梗玩到飛起。2021年手機IoT甚至電車都在AI化,說不定現(xiàn)在的缺芯危機正好拯救了人類呢。
畫風不錯,故事有點拉跨,強行搞笑的片段略多,一些反復出現(xiàn)的惡搞也不是很有必要,致使節(jié)奏混亂。整體也有點過分“歡樂”了,削弱了家庭冒險故事本該有的緊張感——尤其本片還是那種混搭了科幻、動作的強刺激類型。另外古仔居然是本片的執(zhí)行制片人之一,扒錯
真的很無聊,4分
完全延續(xù)了蜘蛛俠:平行宇宙的超酷定格漫畫風,更是把現(xiàn)下的潮流元素玩?zhèn)€遍~故事太瘋啦,但內核還是部溫情家庭片~看片尾字幕驚現(xiàn)古天樂~~
近期的絕對佳作,梗多得很,有點獨特的風格也很討喜,絕對推薦去看。8.5分
畫風有趣,但故事不咋新鮮了。人工智能末日混搭父女和解,兩個話題都沒能講出多少新的東西。
本來很好的腦洞展開,為了合家歡結果歡到嗆頭,終歸俗套。雖說是喜劇動畫,但是整出科幻寶萊塢內味實在不對勁。
表面上再怎么天馬行空的折騰,骨子里的父女情和family還是一如既往地有效且動人,這片子的節(jié)奏也是相當?shù)睾茫?/p>
好像是第一次在主流PG合家歡動畫中看到LGBT主角?半顆星給Sigur Rós的Hoppípolla。速朽的meme電影,僅僅是半年的延期就讓片中的段子和小心思全數(shù)過時,這大概是某種命運的玩笑。實際上,電影所展現(xiàn)的網絡社會也更像是五年前甚至更早時候的樣子,而不是早已進入Tik Tok時代的2020年。本該與《刪除歷史》相映成趣,但電影急切地貼攏gen z觀眾喜好,一時竟分不清電影溫情故事之外諷刺(或者說獵奇)的究竟是被互聯(lián)網遺忘的上一代,還是早已被網絡同化的gen z。相對于那些保質期最多只有幾個月的網絡笑話,我還是希望片尾照片那樣的東西可以更多一點。
又名:《看門狗2:奧創(chuàng)紀元》。? 間接——帶我重溫《亡者黎明》、向我預熱《亡者之師》;?索尼給出一記回應球:不是所有《無敵破壞王2》都屬鼠。
結尾看到了古天樂的全家福,哈哈哈哈
反思智能化時代中的家庭關系,并不是網絡疏遠家人,而是互不理解讓彼此產生隔閡。玩的很high的動畫,一些小幽默的點子挺好笑,片尾字幕的形式也很新穎,但最后過分high了,開掛就跟前面不太協(xié)調
劇情超級老套,但又有很多腦殘搞笑的地方,就像洗腦小視頻一樣特別沒營養(yǎng)但是能逗的人哈哈大笑。不及格的是,明知道煽情特別假,自己都吐槽自己,還非要煽情,一段段煽情特別破壞節(jié)奏。還有就是人物設定很膚淺,大女兒認為跟家里叛逆、跟大學里的狐朋狗友混就是酷,小兒子典型中二nerd、什么都不認只認恐龍,媽媽嫉妒在instagram上很體面的鄰居,爸爸手工達人、電腦盲什么的。再有就是雞賊地拉踩了facebook, apple, amazon甚至tesla這些AI科技巨頭,但是對netflix, instagram, youtube這些同樣用AI收集大眾信息給人洗腦的公司用力推崇,一個instagram拍小視頻的破filter,這么單一的元素在電影里大書特書
少提點兒 family 吧,活著夠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