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著眼于艾米莉·狄金森作為一名藝術家最富有成效的時期,發(fā)生在正在進行的美國內戰(zhàn)和一場分裂她自己家庭的激烈戰(zhàn)斗之間。
1?? 艾米莉成熟了很多,外形上。爸爸沒了胡子年輕了些。奧斯汀為什么越來越舅化了。情緒的爆發(fā)總是在飯桌上。爸爸說得很好,艾米莉說得很好,奧斯汀也說得很好,你不能判定絕對的對與錯。我們才20歲,為什么要在充滿戰(zhàn)爭的地方。說得對,如果我20歲的話,我會自殺。珍惜家人。節(jié)奏很好。如果戰(zhàn)爭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呢。3??如果你的詩歌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那那些文字就沒有生命力了。如果讓我在你和你的詩時間做選擇的話,我會選擇你的詩。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4?? 黑人音樂好好聽,之后的對話片段有話劇的感覺。唱歌的奧斯汀有一點點可愛。我們要最大限度地感受我們的痛苦和快樂。感覺這一集和任何一集都不一樣。最后的冷調藍光很現(xiàn)代。5?? 給爸爸唱歌這一段非常喜歡,都唱得好好聽啊。海貍終于開口了,當奧斯汀來和聲的時候,我在想,他終于肯改變了,然而,他還是不解風情的那個,或是說,是清醒的那個。一切的矛盾又爆發(fā)了,人自己的矛盾也爆發(fā)了。你是他的妻子,我是你的。6??很喜歡黑人這條直線,其中一個和鄭云龍好像啊??蘇是在妥協(xié)吧,希望奧斯汀能盡到爸爸的職責。艾米莉爸爸一直說自己時日不長,所以也想盡量陪伴家人吧。能預測喬丹的未來好有趣。7??維妮失去愛人的痛苦讓她意識到珍惜現(xiàn)在有多么重要,還好她讓艾米莉也意識到了。8?? 奧斯汀果然是對的,他爸的思想永遠都是腐朽的。9??給喬治開告別派對的場景每個人都那么美好和諧,突然好不舍啊。兄妹三個互相擁抱,尊重彼此,真好。最后的摸鎖骨也太美了。1??0?? 宣布寶寶名字時蘇讀信的聲音好可愛,奧斯汀笑著看著蘇,他也覺得很可愛吧。最后,她穿上了自己做的洋裝。第三季太好看了?。⊥杲Y撒花。
第10集 //www.douban.com/note/822508565/
第9集 //www.douban.com/note/822036402/
第8集 //www.douban.com/note/821617686/
第7集 //www.douban.com/note/821076998/
第6集 //www.douban.com/note/820622387/
第5集 //www.douban.com/note/820075463/
第4集 //www.douban.com/note/819637008/
1-3集歌單 //www.douban.com/note/819514146/
繼續(xù)跟著劇集來讀詩,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E1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 / “希望”長著羽毛-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 / 棲居于靈魂-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 / 吟唱著無詞的曲調-
And never stops - at all - / 從不停息-
//
And sweetest - in the Gale - is heard - / 風暴中-它的歌聲-最為甜美-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 - / 風暴必會帶來苦痛-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 / 會令小鳥驚慌困窘
That kept so many warm - / 而鳥兒卻帶來溫暖如斯-
//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 - / 我曾在最荒涼的陸地聽到它的歌聲-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 / 也曾在最陌生的大海中聽到-
Yet - never - in Extremity, / 縱然-身處-絕境,
It asked a crumb - of me. / 它也不會向我 - 索取絲毫關愛。
第一段:像鳥棲息于樹,“希望”棲居于靈魂,“希望”不需要詞匯,永恒地看向未來;第二段:為什么“希望”會是風暴中最甜蜜的,人們何時最需要“希望”?第三段:最寒冷的陸地和最偏遠的大海在哪里?當身處那里,“希望”仍在不屈的歌唱。讀這首詩時,時刻記得長著羽毛和鳥都是比喻希望,而風暴、荒涼大地、偏遠海洋等乖都是困境的象征,不難理解。這首詩體是抑揚格,每句分為三個部分讀。
本集年輕人將開戰(zhàn)后的現(xiàn)狀形容為“New normal“,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當下,開場姨媽的潦草葬禮也像是去年死亡率較高時的慘狀,死神都覺得不忍心。通過狄金森的詩鼓勵人們不要失去希望,是本劇很可愛的一種嘗試。
E2 It Feels a Shame to be Alive
上季的Nobody,現(xiàn)實中確有其人的Fraser Sterns再次出現(xiàn),艾米莉贈他這首作為幸存者的內疚之詩。
It feels a shame to be Alive - / 幸存是一種恥辱 -
When Men so brave - are dead - / 當那么勇敢的人們 - 死去 -
One envies the Distinguished Dust - / 羨慕出類拔萃的塵土 -
Permitted - such a Head - / 接納了 - 他們的頭顱 -
//
The Stone - that tells defending Whom / 石碑 - 記載了這位斯巴達勇士
This Spartan put away / 為了保衛(wèi)誰而戰(zhàn)死沙場
What little of Him we - possessed / 我們何曾具備他的 - 一分一厘
In Pawn for Liberty - / 為自由典當 -
//
The price is great - Sublimely paid - / 代價高昂 - 崇高地付出 -
Do we deserve - a Thing - / 我們是否 - 當得起 -
That lives - like Dollars - must be piled / 用眾多生命 - 銅板一樣地 - 堆積 -
Before we may obtain? / 方可換來的任何東西?
//
Are we that wait - sufficient worth - / 枯坐等待的我們 - 是否配得上
That such Enormous Pearl / 那碩大珍珠般的
As life - dissolved be - for Us - / 生命 - 在猶如恐怖的碗 - 的戰(zhàn)場上 -
In Battle’s—horrid Bowl? / 為了我們 - 消溶殆盡?
//
It may be - a Renown to live - / 幸存也許是 - 一種殊榮 -
I think the Man who die - / 我認為死去的人們 -
Those unsustained - Saviors - / 是沒有教義支撐的 - 救世主 -
Present Divinity - / 彰顯神性 -
在這首詩里,詩人開始懷疑戰(zhàn)爭的必要性,反復追問,為了所謂的自由犧牲這么多人是不是值得。她將生命喻為寶貴的珍珠,戰(zhàn)場是消溶珍珠的可怕大碗。很有反戰(zhàn)的味道了。
E3 The Soul has bandaged Moments
分集標題的這首詩在正文中其實并沒有出現(xiàn)。這首詩是狄金森探討、檢視靈魂的眾多詩作中的一首。寫作年代不詳,首次出現(xiàn)是1945年。這首詩將”靈魂“擬人化成為一個女人,她會有一些不好的想法,如恐懼,會以具體的形象比如Goblin而出現(xiàn);她也會有短暫的逃離,這時她會像炸彈一樣跳舞。
The Soul has Bandaged moments -
When too appalled to stir -
She feels some ghastly Fright come up
And stop to look at her -
//
Salute her, with long fingers -
Caress her freezing hair -
Sip, Goblin, from the very lips
The Lover - hovered - o'er -
Unworthy, that a thought so mean
Accost a Theme - so - fair -
//
The soul has moments of escape -
When bursting all the doors -
She dances like a Bomb, abroad,
And swings opon the Hours,
//
As do the Bee - delirious borne -
Long Dungeoned from his Rose -
Touch Liberty - then know no more -
But Noon, and Paradise
//
The Soul's retaken moments -
When, Felon led along,
With shackles on the plumed feet,
And staples, in the song,
//
The Horror welcomes her, again,
These, are not brayed of Tongue -
本集出現(xiàn)的另一首小詩,是這首”Is it true, dear Sue?“。
Is it true, dear Sue?
Are there two?
I shouldn't like to come
For fear of joggling Him!
If I could shut him up
In a Coffee Cup,
Or tie him to a pin
Till I got in –
Or make him fast
To "Toby's" fist –
Hist! Whist! I'd come!
【當艾米莉-狄金森的哥哥和嫂子兼好友蘇在1861年生下他們的第一個孩子Ned時,詩人送上這首小詩作為禮物。”Are there two?“的意思不太明確,是否是在詢問雙胞胎的可能?也可能是只有她們之間才懂的一個玩笑,但two絕對是與Sue押韻的詞。詩人擔心會摔到孩子,所以想知道能不能綁住孩子或把他放入一個容器,或者趕快送給貓。詩作整體風格詼諧有趣?!?/p>
艾米莉-狄金森經常在書信里將自己男性化,稱自己為”Uncle Emily“或”Brother Emily“。這里還對孩子提起了“Bumblebee”,海莉曾出演過的電影《大黃蜂》。
本集出現(xiàn)了另外兩個真實存在過的人,一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與狄金森保持通信的希金斯上校,名字第一次出現(xiàn),艾米莉曾在信中對他說,“War feels to me an oblique place”。
貝蒂幫助的不識字的黑人女性,是索杰納-特魯思(Sojourner Truth)。
1.《狄金森》的編劇是敘事節(jié)奏把控的高手。她始終以艾米莉的偉大人生為重點,艾米莉和sue的感情線被交待得完整但恰到好處:不過多讓劇情失控為賣姬的emisue,也沒有成為很單薄俗不可耐可有可無的敗筆,在一次次內心掙扎或相互傷害中合理推進感情直到驗證真心,水到渠成,很浪漫。最難能可貴的是兩個人都沒被塑造成完全的戀愛腦或渣女,艾米莉和sue都熱烈但也清醒、理智、互補,尤其sue的溫柔守護和無條件支持信任可以說是艾米莉得以心無旁騖施展才華的條件之一。 2.可遇不可求的雙箭頭。艾米莉的人生不止有sue,她心懷的更多,包括家國、寫作,這也是她的偉大之處。因而她對sue的感情沒有sue的程度深,是合理的,但不妨礙兩人相愛,因為潛意識里艾米莉心中本能的第一位還是是sue。sue的人生里經歷了失去親人、嫁人、被強奸種種悲慘,艾米莉是她最信任的、能夠安放她滿是傷痕的心的依靠,所以艾米莉在sue的人生里分量更重,因而第二季蘇橫沖直撞不顧一切地說我愛你是合理的,因為對sue而言愛艾米莉這件事相當于人生大事,且愛的深,備受折磨,無法擺脫,必須要表達出來,不管結果如何。只在艾米莉的角度看sue覺得她莫名其妙小題大做是不客觀公平的。不管你是否像我愛你一樣熱烈的愛我,我始終相信我們之間的愛,我會等你,在等你的答復的過程中依舊支持你,包容你。這就是蘇,溫柔堅韌,感性理性并存的完美的蘇,最好的知己,最好的愛人。
emisue線,是詩人狄金森偉大人生中一個無比美麗閃光的注腳。非常浪漫美好。
無意間發(fā)現(xiàn)有一位朋友也喜歡這部劇,這是我看完結局后忍不住寫給她的話:
“我看完了?。?!
無論是從色彩構圖服裝鏡頭bgm等這些畫面感、氛圍感的角度,還是從歷史內涵的角度來說,我都徹底沉浸了。
以前也有遇到對我有很大沖擊的劇,那些劇在世界范圍來說是熱門的,但由于是我的圈子太小,抑或是我沒有主動去發(fā)現(xiàn),我周圍沒有人關注她們。我?guī)缀醵贾荒芟褚粋€人發(fā)現(xiàn)了巨大的寶藏,欣喜之余卻又因無人分享而感到有些難過。
也曾經主動像別人推薦心里的寶藏劇,但是別人是否會和我一樣把它當作寶藏呢?經歷過否定的答案,于是后來就不再主動提起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以免她們受到傷害。
看過的很多劇都暗含著深刻的思想寓意,甚至會激起我昂揚的斗志,樹立遠大的理想,但那些都是短暫的激情。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這些劇對我最大意義在于我看完后會對生活充滿無限的熱愛,而這份熱愛是無論過了多久只要再想起仍會再翻涌的真實存在。
發(fā)現(xiàn)你也喜歡狄金森的時候,姨母笑之余我以為我會想和你熱烈地討論人物和劇情,但我發(fā)現(xiàn)我最想做的就是在看完結局后向你表達我的興奮,因為我覺得你很有可能也經歷過這樣的興奮??”
Had I not seen the sun ,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 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 My Wilderness has made.“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或許我還能忍受黑暗??扇缃瘢柊盐业募拍?,照耀得更加荒涼?!?/p>
這位敢將自己的寂寞晾曬在太陽下進行解讀的詩人,便是艾米莉·狄金森。
她是19世紀美國詩壇不可逾越的山峰,也是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先驅。
一聲創(chuàng)作詩歌1800余首,但是她生前只發(fā)表過寥寥的八首而已。
她的一生是怎么樣的?又是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下才創(chuàng)作出這些閃閃發(fā)光的詩句,Apple TV+以最別具一格的方式為觀眾還原了她的時光。
《狄金森》第三季
Dickinson
第三季 | 共10集
《狄金森》,2019年Apple TV+便上線了首季。
由海莉·斯坦菲爾德扮演女詩人狄金森。
她曾憑借電影《成長邊緣》獲得過2017年第74屆金球獎電影類 喜劇片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這位年輕的女演員給人一股自然灑脫的氣質,扮演年輕時的狄金森也相當合適。
而且,Apple TV+也沒有用那老一套的嚴肅的眼光來制作這部人物傳記類電視劇,而是將現(xiàn)代音樂的眾多流行元素加入了本劇中。
抓馬+歷史,我們看的多了。
可是搖滾風+田園劇?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倒也不是不可以,而是要看如何融入其中了。
Apple TV+就經過一番密制調合,將多種跨越時代的迥然不同的元素融入在一起,讓觀眾體驗到真正的來自風格上耳目一新,到處都是反差感,一部人物傳記看到片頭就想不自覺地搖起來,但過不了多長時間,又借著狄金森的詩歌,逐漸引發(fā)你那多愁善感的文藝氣質。
就是這么的奇妙。
在這奇妙中,也為狄金森的生活籠罩了浪漫的光環(huán)。
《狄金森》第一季中,講述了Emily年輕時的她的快樂她的熱情,女扮男裝聽一場演講、為了寫作而裝病、與死神親密對話、與名人大家的接觸,以及她那燃燒的戀愛和愛人的死亡。
第二季中,更用一條高甜炸裂的蕾絲線讓觀眾們愛她愛到死去活來。
第三季中,戰(zhàn)爭到來,深情的Sue迎來了她的孩子,Emily開始思考詩歌的價值,她想要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詩歌來治愈苦難中大眾。
觀眾們也來見證她家庭里的雞飛狗跳,以及她自我的成長,她一生從未踏越遠方,但是那些浪漫主義卻充斥著她的全部。
不過,第三季也是最后一季了,目前播到了第三集。
一代傳奇女詩人的故事也會到此為止。
Apple TV+許諾觀眾,我們會有一個詩意般的結局。
在這以前,并不是很了解這位詩人。
唯一的印象就停留在姐妹倆穿越到1955年在濃妝艷抹的女高中生口中所述的“常識”一般:老處女,抑郁癥,陰暗。
所以,我看這部劇,相當津津有味。
沒有被文學史所禁錮,只是欣賞一群年輕人的在馬薩諸塞的阿默斯特鎮(zhèn)的嬉笑怒罵,喜怒哀樂,自由,矛盾,抗爭,希望
個人認為第三季最佳,其次第一季,后第二季。第一季是很久之前看的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蘇穿著婚紗從陰暗的樓梯口微笑著走向眾人的樣子,燭光,鮮花,和她的眼睛交相輝映。
令我特別驚訝的是(也或許是我看的英劇美劇不夠多),編劇竟然能把這么繁雜的主題糅合在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上,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通過她身邊的各種人物,通過她如潮水般翻涌的詩句,自然地串聯(lián)起來,觀者徜徉在一陣又一陣海浪中,感受著由那些家庭生活的瑣事和情感投射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帶來的沖擊。
以艾米麗為主干,狄金森一家故事的延展,卻被寫成了史詩一般。這其中女性角色們的感染力加分不少:艾米麗一激動就顫抖的聲音,拉維妮婭的在尖叫中流下的眼淚,手舞足蹈的狄金森夫人,還有蘇那雙水光粼粼撲閃撲閃望著你的眼睛。
第一季其實已經不太記得。
第二季是我認為講得最復雜的。劇情也因為主題的多樣顯得有些古怪起來,就像是特意為了衣服加上各種刺繡多出來的針腳。宏觀層面,種族主義,人權,女權,LGBT;微觀層面,愛情,家庭關系,自我修煉。在此基礎上夾雜著各種對人生意義、做人處世的哲學思考,劇情大部分已經在為剖析這些主題服務了,整體顯得有些稀碎??梢钥吹骄巹『芘ψ尮适嘛@得完整,結尾艾米麗和蘇的畫面就足以證明這一點。但前文,尤其是蘇的所作所為,在解釋結局上說服力還是不夠,雖有鋪墊,但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今天剛看完第三季,不能不說拍得真的很好。故事整體緊湊了很多,一條線是國家分裂,南北戰(zhàn)爭;一條線是家庭分裂,父母與子女的矛盾,子女之間的矛盾。兩條線彼此黏連又不顯凌亂。明明是發(fā)生在很遠地方的沖突,卻蝴蝶效應一般將狄金森一家也攪得天翻地覆。更重要的是,戰(zhàn)爭帶來了死亡,戰(zhàn)爭帶來了分裂,這些都讓艾米麗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以及人際關系。奧斯汀與父親的分裂是我覺得最精彩的矛盾,因為這其中展現(xiàn)著艾米麗的妥協(xié),這與之前她自由,反叛,離經叛道的反傳統(tǒng)形象大相徑庭,就如奧斯汀在劇中所言。就在她在無聲中準備將自我意識獻祭給家庭時,父親的舉動令她覺醒——在父親的遺囑中,姐妹二人如財產一般附屬于哥哥。她完全不能接受。確切地說,她進一步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所想所求。
不過奇妙的是,以此為基調,兄妹三人之間的裂痕開始彌合,整個家庭也因此有了走向美好的趨勢。
看完三季,才發(fā)現(xiàn)每一季結尾的高潮都是在蘇和艾米麗的纏綿中再走向平和的完結。太巧妙了。確實,只有蘇能引起艾米麗最純粹的欲望,只有蘇最理解最欣賞最贊同最支持艾米麗。而詩人的想象與瘋狂,總是要一些火花去點燃,只有在最真實的欲望面前,靈感才如巖漿一般翻滾,才能從思維中無可遏制地迸發(fā)出來。
蘇就是那點小小的火星子。
我想編劇或許也意識到第二季蘇和艾米麗的感情鋪墊得不夠(?)。在這一季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彼此的愛都是內斂而深沉,但又如此強烈。從第一季到現(xiàn)在,人物和感情,都變得成熟了許多。
色彩,構圖,配樂,都是一流的。有明顯的色差,但都讓人覺得眼前一亮,視覺上有對比但很舒服。色彩上是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good old days類似短語的暖色調,同時又透露出一種似有似無的朦朧的希望與憧憬。即使是陰暗的畫面,反而就讓那黑色來得徹底,輔以低飽和的紅色,藍色,令人覺得有些恐怖,但又不完全害怕。說到這里,艾米麗進棺材到地下那一段真是太棒了。一身白裙的她一直往下走,那地方就像是美利堅的十八層地獄,地獄里是對她怨聲載道的家人。她在旋轉樓梯里走呀走,一直往下走,走不下去了,推開門,屋外寒風凜冽,她又成了持槍士兵,被突如其來的炮火轟得暈頭轉向,她在角落里祈禱著亨利所在的隊伍勝利。果然,他們勝利了。希望也隨著附有拉維妮婭阿姨靈魂的黃色小鳥的嘰嘰喳喳被喚回。
劇里每一個角色都是那樣鮮活又可愛,他們有時讓人討厭,大部分時候還是惹人喜愛。艾米麗腦中的奇思妙想,除去天分因素,就在這些人周圍生長,深化。
她的世界里,充滿了泰然與自由,光明與希望。
艾米莉和蘇請你們這一季甜甜蜜蜜
感謝那些閃閃發(fā)光的詩句,Apple TV+以最別具一格的方式為觀眾還原了她的時光
最終季了真的舍不得。蘇~我命運般的蘇~
來到最終季,這次困惑詩人的是人生意義。面對戰(zhàn)爭,她能做的就是寫詩鼓勵將軍。雖然面對質疑,也無力改變父親重男輕女的想法,但她還是繼續(xù)安靜寫詩,悠然生活,因為她有兄妹的支持,還有Sue的愛。要把神秘低調的詩人生活寫成三季很不容易,所以這季有不少篇幅給了略嫌沉悶的將軍士兵副線,其實Sue的心路歷程太短,應該被投放更多關注。搞怪的詩人一家繼續(xù)發(fā)揮高水準表現(xiàn),尤其一眾女生,無論主配,都是這部劇好看的原因。雖然Emisue在一起的戲份不多,但都很高質,主創(chuàng)很會寵粉。第三季是主創(chuàng)寫給詩人和Sue的情書,相信若兩位有知,必感驕傲。
只要給我持續(xù)搞姬,我就謝謝編劇您了
第二季還在cue閣樓上的瘋女人,這季進入Emily創(chuàng)作爆發(fā)期后,轉而做了很Austen的改編,明顯存在對pride & prejudice的致敬,表明這季側重自我意識與婚戀關系:大家庭里的聰明姐妹、明智的父親、保守的母親,腦殘哥哥;被突然出現(xiàn)的自戀老男人求婚;朋友的私情和私奔。/搖滾感降低了一些,與死亡/死神完全并行。/刻意的生死交替和有意為之的女性話語讓劇集沖突更劇烈,自然也是因為劇集形式的限制。/emisue情感線更明確,Emily對詩歌和死亡的激情導致愛情失衡,內戰(zhàn)背景本身很能挖掘些東西出來。
我很喜歡,我真的很喜歡這部劇,雖然一部分是因為我對emily dickinson本人的無限喜歡。我喜歡 because i couldn't stop for death.喜歡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最后的結尾emily坐在自己的房間里,經過了一年四季。就是她本人的真實寫照,足不出戶,卻構建了屬于自己的世界,里面有火山,海洋,鮮花,四季還,走過田野,走過學校,走過夕陽,剩下的只有永恒。
作為年代戲來說這部劇極具現(xiàn)代、喜劇化,比如每次解鎖男性人物必須自帶bgm這種搞笑做法。所以當初看第一季還有點不適應。后來略微去了解真實歷史,Emily本人一生沒離開父親的家,后期甚至連房門都不出直到去世。如果寫實的話確實沒法拍,到第三季內戰(zhàn)背景,主創(chuàng)選擇積極輕快的風格更為了中和了死亡的沉重主題,也充滿想象力的還原了她詩中意境,是好看的。尤其做到了大部分美劇做不到的:見好就收,三季完結很圓滿
確定 Taylor Swift 沒有加入編劇???
最開始的輕喜劇路線已經徹底在本季被剝離,好壞七三開。明明是個設定在古早時代框架的故事,卻順應時代變化,加入更突出的觀點表達與大膽的設想;它所做到的,或是設想的,已經遠超開發(fā)之初僅是用時間差異來展現(xiàn)的“覺醒”。盡管承認Jane Krakowski在本季徹底找不到施展空間,并且被奢侈地浪費掉;但落點的選擇,以及得益于這部劇集,讓人對那個年代的文學產生的濃厚興趣(即使這當中有著巨大的事實差異)。點開時以為的,最終獲得的…追劇的美妙也莫不于此。#Farewell
蘇比艾米麗還要更上頭
球球了ella你多拍點片吧我不夠看
這太美了,一種充滿希冀的美麗,感謝主創(chuàng)沒有用一慣的時代劇手法去敘述,而是用了一種荒誕的、詩意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或許,藝術最高級的美也不一定是悲劇。
水季。
誰是「狄金森」?狄金森是生活在美國阿默斯特小鎮(zhèn)的一個大家族(地主),他們引領阿默斯特走入了現(xiàn)代化,走向20世紀,就像其他無數個小鎮(zhèn)一樣。
挺喜歡這個結局的,里面的每個人物都有清晰的缺陷,他們可惡但又是善良的可愛的。Emily和最愛的詩一起待在小屋里度過四季,sue還是有自己的家庭和不斷收到的信。最后無論親人、朋友還是愛人,也都是愛對方的,時間留下了模糊又堅定、變幻又永恒的愛。最后,sue可真好看,堅定、清醒還特護妻~
EmiSue,my baby queers!??戰(zhàn)爭,希死亡和希望,最后一季了好舍不得??不過首映禮上三個狄金森姐妹太可愛了嗚嗚嗚!
emily穿越然后碰到sylvia plath談論我校和mountain day那一段笑死我了!聽說dickinson博物館馬上要重新開放了,下學期一定要去!阿姆赫斯特真是塊寶地,因為擁有過偉大的詩人而閃閃發(fā)光??
不會再有下一季了嗎?嚶嚶嚶
這一季我感覺是拍的最好的,這一季很明顯的感受到艾米莉的成長以及蘇對她的愛,南北戰(zhàn)爭的背景下家庭的矛盾凸顯,情節(jié)有更多起伏,蘇和艾米莉之間的情感更加明朗,那種雙向奔赴真的戳我,希望兩人能有一個好點的結局。